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锦秀田园_果无-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得也是,不过,这大好的机会就浪费了。咱们以后的日常嚼用就得又想法子了。”相氏遗憾的道。
“我看我还是干老营,明日去把石磨买回来,重新卖豆花算了。”狐大友沉吟道。
“这主意行。”狐篱香举双手赞成,她可不想变成奴才,听说当奴才以后婚配都要主人安排。
几人心里都琢磨是这意思,一致同意明日去买石磨和黄豆。
卫青宝走了一会儿,十三和杨九就回来了。
“你们吃过了吗?”卫三娘寻问。她们不吃可以,但杨九是客人好歹得做点啥招待别人。
“吃过了。”十三道:“和杨九在外面吃了碗混沌。你们呢?”
有人暗地咽了下口水,这厮好福气啊,只听到混沌两字他们嘴里就只冒酸水。不过,他们又不能说啥,毕竟这院子都是十三的,让他们免费住进来,出去吃东西肯定也是杨九给钱。
众人纷纷把嘴里的酸味儿压下去。
“吃过就好。咱们也吃了。”卫三娘干笑着道。
十三瞧了眼厨房里动也没动的锅,皱眉道:“你们吃的啥?”
“外面领的粥啊。”狐小媚很老实的回答。
十三立时皱起眉头。
那边杨九已经先叫了起来:“哎哟,你们跑去领粥啦?昨儿我不是才拿了一百两给闻风吗,干嘛不去买些好吃的回来自个儿做了吃。”
“咱们现在得节少省些。”狐小媚道。
十三顿住,接着伸手从怀里摸了摸,那一百两还在,敢情他昨儿压根忘了把钱给卫三娘。他把银票递到卫三娘面前:“昨儿忘了,大娘这钱你先拿着,家里老老小小,吃喝啥都要银子,想吃啥就买,别再去领粥了。”
“是啊,一天到晚喝粥咋能吃饱肚子,况且……”杨九接下十三的话头,然后眼神在狐小媚身上扫了一眼:“喝粥也没营养。影响长个子。”
卫三娘和狐大友哪知道杨九真正的意思,一听这话就想到了正在长个子的狐篱笆,男孩子若不长得壮实一些以后咋好找媳妇。心中暗暗决定听十三的,以后干脆自个儿弄吃食算了。
不过,这银子却不好拿,卫三娘将银票推回去:“太多了,还是你拿着吧。”
“大娘你拿着。”十三道。
卫三娘摇头。
想了想,十三便道:“不如这样,我去将这银票兑些碎银子,这样你也好使些。”
“诶,那好。”卫三娘笑着道。
十三将银票叠好,揣进怀里。
一直看着两人的相氏,在看到十三拿出银票时眼睛都直了,又见他揣了回去,心中遗憾的叹了口气。卫三娘若收下,他们的伙食当真能好过一阵子了。
趁着杨九还没走,狐小媚立刻向他打听卫青宝说的卫府招工人的事。
这事找杨九找听还真找对人了。
“……你们出去转一圈竟然能打听出这事来,真不简单。”
“也不是咱们打听出来的,是回来的路上遇到了一个老乡,听他说的。”
虽然不清楚杨九是做什么的,当凭衣饰就知道不是一般人家。他详细的将卫府招工人的事告诉了狐小媚等人。
“……卫府乃是卫县有名的大族,不仅经商,下面还有好几个大的田产,种的都是蔬菜,水果等,全是你们庄稼人会的活计。好像听说因为现在城内流民太多,由县太爷游说,除了卫府在内,还有其它几个家族全都会招募工人。没有身份限制,不过有一条,得在衙门里做过户籍登记的。这还真巧了,刚才我和闻风出去的时候,他正巧替你们全都登记过了……”
第168章 没人买
古代没有身份证,但为了统计人口,每个地方都有户籍登记。到一个地方安家入住,先就需到当地衙门去进行户籍登记。进行过户籍登记,以后在当地买房买地都很方便。
当然去户籍登记并不是说去马上就能登记,还有繁琐的手续。而且有些人以权谋私,必须要拿到好处才肯办!
所以很多外地人到一个地方以后不情愿去做户籍登记。通常情况下,不做交易买卖,没有特殊事件发生,没有户籍登记也不会大碍。
狐小媚一行人这才进城第二日,十三就去做了户籍登记,着实让人意外。
她知道这里面少不得有杨九的功劳!
既然卫府招收的下人首先要做过户籍登记的,那这第一条他们已是符合了。
之前卫青宝提起此事时并没说到这个,看样子应该是不知道。如此说来,定有许多人不知道还有这么一条规定。
想也是了,不光流民,就卫县本地很多人也想进卫府做事,不将要求写的刁专,难一些,岂不是人人都可以进去。
但是就这一条来说,针对的就是城内的流民。其他的要求,比如会农事,身体健康,能吃苦耐劳,品行端正。这就是考验个人德行问题和能力。
除了考究这些,到时卫府还会派出管事当面面试,询问问题。
“这么说咱们全家都能去?”卫三娘高兴的道。
“娘,是能去试试,究竟谁能行,还得看管事的。”狐小媚道。
其实狐小媚觉得能全家进卫府做事最好,大家互相有个照应。可是狐大友又决定去卖豆花。一时间有些难办。
狐大友说:“这有何难,若是我这豆花生意好了,自然不去卫府,留个人在外看家也是好的,而且若哪日你们不在卫府做了,有我这营生,咱们也不至于一下就没了营生。”
说到这个。狐小媚想起了针线坊。她和针线坊签的契还有效,不过就是不知道卫县城里有没有针线坊的分号。
狐小媚向杨九打听针线坊的事。
“我也不清楚,改日帮你去找找。”杨久道。
“那真谢谢杨公子了。”
有杨九帮忙事情就好办许多。
最后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卫府到底是签的死契还是活契。
“这个我就不清楚了。不过若你们能到最后一关,可以当面问那管事。”
狐小媚点头。
卫府公开招下人的日子还有几日,狐大友决定还是先做豆花的营生。
第二日,狐小媚几个女人去东街买石磨。狐大友和狐篱笆去找卫青宝,投桃报李。卫青宝告诉他们卫府招下人的事。他们也应当把知道的告诉卫家。尤其是这户籍登记的事。
本来卫县东西两个城区没有多大区别。自从流民进来,住到西城的卫府庄园后,西城就变得萧索了许多。有钱人家白日基本都紧闭院门,有客来也是车来轿走。
原来热闹非凡的西市也不复存在。除了一些商铺,街边的小摊小贩少了大半。
原因还是要归究于上一次的抢东西事件,虽然官府很快就平息了。也替流民找到了栖身之所,流民也安份了许多。可是那次的伤人事件在众人心中留下了很大的阴影,很多人至今都不敢随意在路边摆摊。基本都搬到东市。
所以现在东市呈现空前绝后的繁荣景象。
东城一是衙门在此,二是卫府等几个大家族也在这边,所以,东城的治安更好。
狐小媚等人对卫县不熟,更想好好逛逛。
狐大友两人去了卫青宝的住处,十三将狐小媚等人送到东市就独自离开。
临走时一本正经的看着狐小媚叮嘱:“东城很大,你们就在东市逛逛就好了,两个时辰以后我在此等你们。切莫走远了。”
狐小媚应下。待十三走后,几人才朝着闹市而去。
大城和乡下果然不同,不仅街上各种摊位琳琅满目,样样都看着精致漂亮。沿街两边的商铺十二扇门的大铺面,八扇,四扇门的小铺面比比皆是。各个店面看上去不是大气古朴,要不然就是豪华优雅,再不然就是简约耐看,舒心。连装修都比乡下小镇有品味。
狐小媚还好,毕竟她是从现代而来的人,更加高大上档次的建筑都见过,别说这古代的大街了。
可狐篱香等人不同,她们是生平第一次到卫县,以前整日的待在乡土气韵浓厚的乡下,突然一见这些豪华铺面,华丽的衣裳,精美的首饰,热闹非凡的街市,个个眼睛都瞪的铜玲大,就连卫三娘都好奇的东看西瞧。
不过,她们只在街边的小摊上看看,不敢进那些豪气的店铺,也不好意思。
因为光瞧他们的衣裳就知道买不起里面的东西,那些老板一个个都是狗眼看人低的。只要他见你有往里走的意图,立马就横眉冷对。要是胆子稍微小点的,就再没勇气往里踏一步。
狐小媚倒不怕这些人的眼光,难得几人有这么好的兴致,她不想和人冲突扫兴罢了。所以,好几次相氏拉着卫三娘往里走,都让狐小媚给拦了。
卫三娘虽没来过这些地方,但是个心细的,也不想进那些地方,没的自讨没趣,受人白眼。
将东市从街头逛到街尾,连夹巷子里都走过一遍,几人这才回到卖石磨的摊位,买了石磨回到和十三说好的地方。
到地,十三早已经在那里等着了,看见几人终于过来,也松了一口气。
“怎么去了这么久?”十三看着狐小媚问。
狐小媚看眼相氏和卫三娘,相氏不好意思的撇开目光,卫三娘不自在的干咳了下。
她总不能说是自个娘亲和相氏好奇,所以逛久了些?
狐小媚抿了抿唇,干笑了下,道:“卫县和咱们卫家镇果然不一样,所以,逛得久了些。怎么样,你的事办得如何?”叉开了话题。
“和杨九去了很多地方,没一处有印象。”十三道。
自从杨九找到十三后,知道十三失了记忆,遗憾失望至极,每日只要有空就拉着十三去这儿去那儿,希望能勾起十三以往的记忆,谁知道,走过的地方不少,可十三愣是一点印象也没有。
杨九还半开玩笑的说:“幸好,你见着我还有点印象呢,要不然铁定被你给哄出去了。”
十三一本正经的看着他:“其实我对你也没啥印象。”
“啊?”轮到杨九惊讶了,问十三:“那我说我是你的朋友为何你就相信了?”
“有人又是替我买房又是买东西,我不要岂不是傻子。”
这话着实把杨九郁闷了一番,接着十三又说了句:“虽然我记不起你是谁了,不过,并不讨厌你,而且有些熟悉的感觉。”
杨九感动的差点抱住十三的胳膊就哭起来。
不过狐小媚有些不解,杨九干嘛非要十三记起来。
“他有啥企图?”
十三拧眉:“目前我也不知道。”
“那杨九到底是干啥的,我看他出手挺阔绰的。”这是狐小媚一直好奇的事,第一次他一出手就给了十三一百两银子,买的那些东西怎么也值几十两,出手从来没见他小气过。家里得多有钱才能如此大方?
“他家里是干啥的我不知道,不过,听说他自个儿在做些小生意,所以手头上比较宽裕。”十三道,这几日他随杨九出去,也摸清了一些杨九的情况:“他不是卫县人,在这边有些生意,最近和他爹闹了矛盾所以独自一人到了这边。”
“那他是哪里人?”狐小媚道。
十三摇头:“我曾问过他,他不愿意告诉我,只说等我想起来就什么都清楚了。”
“听他的口音和卫县人也差不了多少,家里应该离卫县不远。”天朝地大物博,南辕北辙,各个地方说话的口音略有不同是正常的。
“但是常在外走动的人,去过的地方多,见识广,口音也会有改变的。”
也就是说杨九也有可能家不在卫县周围,只是因为常在这边走动,所以,口音有所改变,和这边人说话差不多。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他对我没有恶意。”十三很肯定的道。
如此便好。
几人边方边走,对狐小媚问话,十三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这几日十三常和杨九出去,十三每日回来从不主动提和杨九的事,狐大友卫三娘也不好问,怕他有什么不便。
没想到狐小媚这会儿问他,他倒是如倒豆子般啥都说了。
回到家,狐大友和狐篱笆已经回来了,卫大河没有出去,正坐在院子里抽烟。
石磨买好,卫三娘又买了些黄豆,按照以往的法子,先将黄豆泡上几个小时,然后次日清晨一早起来现磨豆,点豆,冲浆,接着再拿桶盛上,挑到集市去卖。
出乎狐大友意料的事,一桶豆花挑出去是什么样的,挑回来就是啥样。
“怎么会这样?这好东西难道没人认识?”相氏惊讶的叫道。她可是知道当初狐大友在卫家镇卖豆花的时候生意有多好,狐家村背地里好多人都很羡慕,有人还偷偷在家做过,可惜没有方子,做出来的不如狐大友做的滑嫩。
狐大友也是一脸疲惫。
“今时不同往日,天灾过后,百姓温饱无法解决,众人有银子都急着想法子填饱肚子去了,哪有闲钱买这东西啊!”
ps:今天去了医院,下午才回来,只用手机打了一千个字,这是晚上才赶出来的。
第169章 营生
穷人没有闲钱买零嘴吃,有钱人又不愿意吃街边的东西,觉得不干净。没有人去尝试,生意便显得越见冷清,于是越没有人吃。
“那咋办啊?”卫三娘这会儿才真正急切起来。
原本以为豆花生意在卫家镇卖得好,到卫县来定也不会差,哪知道会根本没人吃呢!她原计划着若是她和狐小媚两姐妹若是能进卫府作工,自然是好,若是进不了,那狐大友还有豆花营生可以维持生计。现在好了,连豆花生意也没了,眼下只能指望能进卫府。
连续去了摆了几日的豆花,都是无功而返,后来倒是有人来尝,但也是极少的人。每日磨的豆花全拿给自家人吃了。
“看来这豆花摊是真摆不下去了。”狐大友重重叹口气。
“没法做不做便是了呗。”狐小媚安慰他:“过两日卫府就要开始招工,咱们到时候全家都去,就算全家去不了,总有一两人能进去吧?若是,一个人都进不了卫府,咱们再想办法便是,眼下卫县比咱们可怜的人比比皆是,爹和娘不用如此担心,船到桥头自然直。”
“是啊,爹,娘,您们都是种庄稼的能手,若是那卫府连你们这样的人还瞧不上,那我看他们也顶多只能找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人。到时候收成不好,那卫府的主人可就知道自己眼搓识人不行咯!”狐篱笆也忙安慰狐大友和卫三娘,还把自个儿好不容易记到的词语给用上,表情却故作夸奖很是好笑。
卫三娘被他逗笑,伸手在他脑门上打了一记,嗔瞪他一眼:“什么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人家卫府的主人可不是一般人,能连这种人都看不清?就会夸大其词。”
狐篱笆摸摸脑门,嘿嘿笑道:“您看我二姐都不愁,您愁什么呢!”
这话听着有些奇怪。
“小三,我怎么不明白你这话啥意思?”狐小媚道。
“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啊。二姐你现在神通广大,咱们来卫县一路上幸好有你提点。不然咱们这会儿肯定还在卫家镇受罪呢。你说。咱们家现在连营生都没有,你都没愁,爹娘有啥可愁?”狐篱笆正正经经的道。
“呵。狐篱笆,别拍马屁。能想到来卫县的主意我已经憋坏脑子了,也不知道死了多少脑细胞,这会儿我也没主意。”狐小媚老实道。
这可是她的心里话。她现在还真是没其它办法,只能等到卫府招人。劝说狐大友和卫三娘来卫县的时候她每天苦思冥想的想各种办法和说词,这会儿确实不想再动脑子。而且也动不了了。
“哎哟,我的二姐,您都没主意那怎么行?”狐篱笆夸张的叫道。
“讨打是不?”狐小媚扬手作势要打人。狐篱笆忙后退,狐小媚指着狐篱笆直磨牙:“臭小子,损我呢!嗯。是不?再过两年你也成年了,这会儿也该是你学着担起家里责任的时候了。怎么不见你出份力气,想想主意,一天到晚见天就往外跑。卫县城这么大,怎么就没把你给丢了!”
“哎呀,都给我闭嘴。”卫三娘喝道:“一个个说些什么呢。”看着狐小媚训道:“你巴望着你弟弟走丢呢?真是讨打。”
“是是是。”狐小媚坐下,手撑着下巴,慢悠悠的道:“看吧看吧,那是你宝贝儿子了,他可别走丢,不然你定说是我咒他呢!”
“你这死丫头。”卫三娘气笑了。
“别整这些有的没的。”狐大友烦燥的挥手,接着笑眯眯凑近狐小媚:“老二啊……”
“不许叫这名字。”狐小媚立刻反对。
“好好好。”狐大友立马改口:“二丫头,你看咱们现在怎么办?”
狐小媚偏着脑袋想了想,老实的道:“其实我也没办法。要不然等这两日卫府招下人完了再说?这两日咱们在城里逛逛,顺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