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秀田园_果无-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狐小媚初步拟定的契主要是要针线坊保证以后的夹衣都从狐小媚她们这儿拿,至于里面有什么东西,等两家正式成为合作伙伴后,她自可以坦白相告,当然这鸭毛是如何处理的是不会告之的。这也是谨防那些盗版假货。狐小媚始终相信这种穿在里面的衣裳,特别里面加了动物毛发,必须经过消毒杀菌才可以穿。

    里面还有明确写明一件夹衣按里面装的鸭毛的重量,鸭毛或鸭绒不同价格各不相同。

    按照她以前的计划,走低端销售路线,一件夹衣里面装二两鸭毛,有保暖效果,穷苦人家也买得起。但现在由针线坊来销售,档次就必须提升一些。

    吴掌柜是个精明的,做事也爽快,加上旁边还有卫子瑜在,很快将契拟好,当场与狐小媚签了契。

    契的内容包括几项。

    一是针线坊收购夹衣的价格。

    一件夹衣的鸭毛四两鸭毛,价格为二十个铜板,这是一等夹衣;若是填充是鸭绒则是三十铜板一件,算作为上等夹衣;另外有一种狐小媚留下的较硬的鸭毛,这种夹衣档次要低一些,可以卖给一般的人家,收购价格是十个铜板一件,此为二等夹衣。

    至于针线坊拿到夹衣后,是否在上面绣花什么的,卖多少钱,都不关狐小媚的事。

    另外,狐小媚做夹衣的布料由针线坊提供,这是双方考虑后的结果,狐小媚是想节约成本,吴掌柜人家根本不在乎这点银子,本来就有绸布庄子,哪愁进一点柔软的细棉布。

    还有一条便是,针线坊只能从狐小媚那儿拿货,否则违约是要赔违约金的。而狐小媚也只能给针线坊提供货,违约也是要赔违约金的。

    还有一些其它的细则一一写在契子里面。

    最后这契签好了,还要公证人,正好,面前就有,于是,在狐小媚和吴掌柜双双请求下,卫子瑜签字当了这笔生意的公证人。狐小媚是一介老百姓,当然喜欢有个人证更好,本来她想着卫子瑜是不是拿了自个儿的私章盖下就行了,等看他拿了官印在契上盖了个撮,狐小媚差点笑出声来。

    这可歪打正着,正正经经请了官府的人当见证人啦!

    出师不利,好歹生意做成了。

    狐小媚和卫三娘欢欢喜喜的从针线坊出来,卫三娘和狐大友一样,是个实诚的人,见卫子瑜帮了她们的大忙,一个劲儿的感谢卫子瑜不说,还想请他到家里作客吃饭,表示感谢。

    狐小媚可不这么想,等卫三娘兴冲冲去买肉去了,狐小媚这才有模有样的向卫子瑜行了个礼道谢:“谢谢卫大人。”

    卫子瑜收起脸上温洵的笑,似笑非笑的看着狐小媚:“你确实有些小聪明,先前是我不对。不过,此事帮你一回,你我算扯平,至于感谢,还是算了。在下有事,先走一步。”

    狐小媚愣愣的看着卫子瑜走远,好半天才回过味来,敢情这卫子瑜在狐家村办理老李头案件时是故意为难自个儿,他只是没想到狐小媚年纪小,并不糊涂。后来见她果然有几分机智,心中有些愧疚,今日恰巧遇见便顺手帮了她一把,前后的事就算扯平了。

    嗨,真是人模狗样只有皮!

    狐小媚差点对着卫子瑜离开的方向啐出一口。

    本来她还感谢卫子瑜在狐家村的时候有意帮了她一把,结果人家本来就是想故意为难她的。今天也只是还情而已,瞧那架势,还当她们家是狗皮膏药会粘上他呀!

    狐小媚心中恨恨,磨得牙齿咯咯作响。

    卫三娘买了肉回来见卫子瑜已经不见了,不由责怪狐小媚:“好歹卫大人帮了咱们,你也不留留。”

    狐小媚没好气的道:“人家根本就没当回事,您小提大作干什么,这么大块肉咱们一家子刚好够吃。”

    回到家,知道夹衣拿到针线坊去卖了,狐大友,狐篱香,狐篱笆都很高兴,三人同卫三娘一样,对卫子瑜感谢得不得了。狐大友更是高兴的拍着十三的肩膀:“等这生意真正做起来,少不了你的好处。”

    “我只是顺手打打下手,再说我每日在这儿吃饭,还要啥报酬。”十三很老实的道。狐大友和卫三娘就觉得这小子真是个实在的孩子,干活勤快又不会专心眼占便宜。

    “要得,要得。你帮咱们找到买鸭毛的地方怎么能不好好感谢你。”狐大友笑呵呵看着卫三娘,卫三娘也点头。

    “还有,既然今天这生意多亏了卫大人帮把手,人家不愿意到家里就算了,改日咱们买了礼物上门感谢便是。”

    “今儿我都向卫大人表示过感谢了,而且人家卫大人什么身份,能缺啥?咱们送得起吗?”狐篱香皱眉道。

    “怎么说捕快大人的礼也得厚重一些。”狐大友道。

    “爹,娘,我说您们瞎操什么心,人家卫大人今儿说了,这是小事一件,不用感谢,您们还想热脸去贴冷屁股。”狐小媚又不好把卫子瑜的原话告诉狐大友几人,劝说几句,三人又不听,真让她头疼。

 第103章 防伪

    狐小媚的话不无道理,可狐大友和卫三娘是忠厚,心地善良的人,得了对方帮助,自然想着回报。

    而刚才还对卫子瑜一脸感激的狐篱笆这时居然也站在了狐小媚一方:“是呀,人家卫大人能缺啥?咱家本就没啥银子,好不容易挣点银子花,您们光想着送这,送那的,真不知道节省!”

    “诶,你个臭小子,这种忘恩负义的话你也能说出口,要不是卫大人,咱们今儿能把夹衣卖给针线坊吗?”卫三娘手指狠狠在狐篱笆脑袋上戳了戳,这臭小子什么时候也学着这么吝啬了。

    狐小媚揉了揉眉心,郁闷的坐到一旁,心中直怨那卫子瑜假模假样,做事只做一半,害得她老子娘误会。

    试卖的两件夹衣卖出去,结果怎么样还得等到针线坊那边的消息,不过,家里头的人倒可以先置身穿上,自个儿穿当然得用鸭绒,狐小媚将清理好的鸭绒匀了一些出来。

    加上十三,除了狐篱笆已经穿上的夹衣,还得再做五件。量好尺寸,狐小媚,狐篱香,卫三娘在家开始赶制夹衣。狐大友去集市摆豆花,狐篱笆去学堂,十三留下来帮着干些家务活,卫三娘没空的时候他还帮着割猪草,日子一长,狐家村和卫家村的人都知道十三在狐大友家帮忙干活。

    他不爱同人唠嗑,谁有话问起,他便简单回答两句,若是有人需要帮忙,他也愿意顺便搭把手,所以,狐家村的人对十三在村里走动也不排斥。

    特别是上次十三帮着干过家务活的几家人,是除了狐大友一家跟十三走得更近的。

    但也有人笑话十三傻不愣登的。每日白帮人干活,特别是看到狐小媚几人每日待在家不出门,割猎草和地里的活都是狐大友和十三在干的时候,更是有人暗地骂卫三娘一家不地道,难听的话都传到卫家村去了。

    沸沸扬扬几日,话就传到了卫大河便和孔氏耳里,两人次日就寻了过来。

    本来两个老人是想过来劝卫三娘和狐大友别再让十三在家帮着干活的。可一进院子就瞧见卫三娘母女三人围着一蒌子的针线衣裳手不停歇的赶制着。衣裳里夹着铺好的一层一层的鸭绒。

    孔氏惊讶的道:“你们咋把这鸭绒给塞衣裳里去了呢?”

    她瞪圆了眼睛,一脸不敢相信的样子和卫家镇上的几家成衣铺老板表情一模一样,狐小媚想笑。告诉她:“外婆,这鸭绒可是保暖的好东西,缝在衣裳里面能保暖,比穿棉袄还好使呢!”

    “真的假的?”孔氏狐疑的看着衣裳里的鸭绒。

    “不信你回头去问小三。他现在身上就穿着一件呢。”

    “是呀,娘。这东西还能卖银子呢!”卫三娘笑呵呵的道。然后把她和狐小媚去针线坊卖了两件夹衣的事说了。

    孔氏和卫大河听了惊讶不已:“能卖那么多铜板?”

    “当然啦。等那边有了回音,说不定以后会做得更多。到时候,若是咱们忙不过来了,娘。您也过来帮忙吧。”

    孔氏点头,看着狐小媚眼神充满了慈谒,转眼想到了一件。心中愤愤不平后又庆幸起来,这事她还没告诉卫三娘。此时狐小媚和狐篱香都在这儿,她也不好开口,只向几人保证:“要是以后生意真忙起来,你们娘仨忙不过来,就使人过来给我说一声,你们要不嫌我老婆子碍事,我就来搭把手。”

    “哟,外婆,谁会嫌弃您呀,您能来我们高兴还来不及呢!”狐小媚就抱着孔氏的胳膊撒起娇来。

    小时候狐小媚就爱跟着她和卫大河转,这会儿长大了,不仅帮着家里出了豆花生意,现在又想出了夹衣,越来越有出息了。

    孔氏眼睛都笑眯成了一条缝。

    两老听到狐大友家又要添一笔生意,两个老人都很高兴,说了一会儿话,临走时才想起来的目的,将狐大友叫过去,板着脸道:“……偶尔帮帮忙还成,你们怎么成天让十三在家里地里干活,外面都议论着呢!”

    刚来时十三只顾着帮狐大友一家干活,现在走在村里只要谁家有事,能顺手搭把手的他都会帮忙,所以,这闲言碎语的恐怕还是那几人。

    狐大友和卫三娘心里有数,安慰卫大河:“他也没成天在咱家里,都在村里到处走动呢!您们也别操这些心呢,我们是看十三一人在镇上吃不好,所以才让他跟着到家里来,他闲不住所以就帮着干点活,也累不着人的,您们放心吧。”

    卫大河知道狐大友和卫三娘的为人,只点到为止,而且看十三做事的确是心甘情愿,两人便不再多说了,临走时孔氏把卫三娘叫出去说了几句话,接着两个老人就回了卫家村。卫三娘进来的时候神色有些不对,狐大友问她啥事,她盯了眼埋头干活的狐小媚和狐篱香,只摇头。

    针线坊不愧是大的成衣绣坊,没两日,夹衣的事就有了信儿。

    狐大友挑着豆花担子兴冲冲的赶回家,人还没进院子,屋子里的狐小媚几人就听到他高着嗓门叫道:“老二!闺女!咱的夹衣生意成了!”

    狐小媚拿去的两件夹衣第二日就被一个有钱人买走了一件,那人拿回去给孩子穿了后,发现果然比棉袄暖和不止一点,还挺轻便,给小孩子和老人穿最合适不过。次日又赶到针线坊,当时吴掌柜正在向另一人推荐那夹衣,那人二话不说掏出银子给了吴掌柜就要把夹衣拿走,另一人本也觉得那夹衣不错,对于有钱人来说几十个铜板根本不放在眼里,犹豫间夹衣就被人给抢了,于是,两人在针线坊上为那件夹衣争吵起来。

    也引来不少凑热闹的人,偏偏衣服只有那么一件,谁也等不得,吴掌柜急得团团转,最后好说,歹说,吴掌柜还承诺夹衣有了货,一定让他先挑,不管他买几件,肯定也会让他买上。那人才作罢,将另一件夹衣让给了原有些犹豫的那人。

    俗话说福祸相依,本来有些人是想瞧着针线坊的笑话,可当围观的人发现夹衣的妙用后,竟然接二连三有人预定。

    根据里面填充鸭绒的不同,价格也不相同,普通人家自然想着买件便宜的穿着试试。订单里有几件上等夹衣,还有几件一等夹衣。针线坊全部接了下来,不管价钱高低,这也是为夹衣做个宣传。

    夹衣卖出去了,这签的契自然就有效了。

    吴掌柜给了第一张订单,五件上等羽绒夹衣,五件一等羽绒夹衣。

    上等羽绒夹衣自是填充的精选的鸭绒,一等羽绒夹衣便是从鸭毛上挑剪下来的柔软的鸭毛,还有二等羽绒夹衣,里面填充的就是精挑剩下的鸭毛。卖得是最便宜的。

    之前全部归类装好,此时要用时很方便。

    狐小媚决定先做那五件一等羽绒夹衣。

    狐篱香和卫三娘却有些不明白。

    “上等羽绒夹衣要贵些,你咋不先做这个呢?做好咱们可以先交五件货,第一单生意总不能让人等久了。”

    “娘,正因为这是咱们第一单生意所以得仔细,咱们都还不熟练,先做一等夹衣,手练熟了,再做上等的夹衣,活自然能更细仔些,您刚才也说了,上等夹衣贵些,咱们以后还指望着这个挣更多钱呢,所以,更得替别人做好些。”

    卫三娘和狐篱香恍然,她们只顾着快点交货,倒把这给忘了,有钱人家才不稀罕那几个银子,衣裳做得好了,多等个两日那些人也没话说。

    而且这羽绒夹衣生意做起来,以后只有买货的人等着向他们买,这样才能更显得这夹衣稀罕。

    第一单生意,全家人都很重视,卫三娘三人专心做夹衣,家里的其它活全都撂给了狐大友,狐大友上午不在,十三一个男子也不好留在狐小媚家,只好响午跟着狐大友一起来,吃过响午便帮着狐大友干活,地里,家里的,两个大男人手脚快,所以,也没啥事让卫三娘操心的。

    不过,日赶夜赶,这一来二去苘蒿菜种下去也到要采摘的时候了。

    狐大友去菜地看了,苘蒿已经长到了半尺多高,这是大苘蒿菜,分大叶和中叶,细叶,照狐小媚记忆中茼蒿菜的采摘是要分叶的。

    手里十件羽绒夹衣花了七日才做完。开始的时候因为手不熟,又是要卖出去的,三人都做得特别仔细小心,第一日才做出一件,后来慢慢就摸索出经验,手脚也快了。裁,剪上狐小媚一天就完全上手了,缝制也只有靠卫三娘和狐篱香一人。

    好的东西做出来都有人仿制,为了以后减少麻烦,所以狐小媚在夹衣里面的衣角做了标记,用针线缝了个线疙瘩,而且是双层,里面采用的是黄线,外面一层用的是白线。很小很小,不仔细看根本不会注意衣角的里面还有个线线疙瘩,而且一般人初看,只会认为是做衣裳的人手工不好,留下的线头。

    这个线疙瘩里面是留了门道的,狐小媚算是把这当作她的羽绒夹衣的防伪标志了。

    ps:昨天的存稿没了,所以,今天传晚了。

 第104章 成熟了

    第一次种苘蒿菜庄稼户们没有经验,估摸到了采摘的时间,镇上派人下来查看,告诉了唐大明等人,哪些是可以采摘的苘蒿菜,如何采摘,有啥要求。苘蒿菜不比土豆,收了以后可以暂时先放在家里,苘蒿菜必须马上送走,不然时间一长就无法保鲜不说,还会腐烂。

    因此,收购的人不会挨村挨户的买,村民们苘蒿菜摘了后,自己拉到卫家镇去,镇长专门划出一块地方供收购苘蒿菜用。

    至于价钱嘛,两个铜板一斤,虽然价钱偏低,但采摘的要求对方也放得宽,允许将叶子稍微摘长一点。

    等收苘蒿菜的人一走,刚才被点名可以摘苘蒿菜的几家人立刻回家拿东西准备摘菜。

    另外很大一部分人还不知道自家的苘蒿菜还能不能摘,纷纷跑到唐大明家要他去帮自个儿瞧瞧。几十户人家总要一家一家的看过来才行。

    被告知可以采摘的就兴高彩烈的回家拿家拾去了菜地,那些被告知再等个一两日的人就围着唐大明家聚在一起,卫七凤眼珠子咕噜转了下,拿着东西走出院子就对众人道:“你们也别着急,多等个两日也没啥,咱们辛苦种这苘蒿菜就是为了卖个好价,趁机先看看另人怎么摘的,别到时候摘得乱七八糟,不符合上头的要求,再跌了价钱。”

    “哎呀,是呀,听说什么大叶子得摘多长,小叶子得摘多长,还有细叶,刚才头都给我听晕了。”

    “你们瞧卫七凤是不是要去菜地呀,要不咱们去跟着瞧瞧。”

    于是乎。几个妇人就跟在卫七凤后头去了菜地,卫七凤拿了篮子一边弯腰摘苘蒿菜一边道:“听说这大叶和小叶不一样,咱们摘的时候得分开,小叶子吃着更嫩些……但叶子摘得长些就占斤两,所以,大小都必须摘……要瞧清楚了,可得这样摘……站在田垠上瞧不清楚的人就自个儿下来瞧啊……”

    几个妇人站在田垠边伸长了脖子往地里瞧。可卫七凤身子挡着也瞧不清楚她手上的动作。大家你看我一眼,我看你一眼,最后一起挽袖子。跨进了菜地。

    另外一些后来才知道的人也赶到卫七凤的菜地,跟着下地帮忙,就为了听卫七凤讲清楚这苘蒿到底如何摘。

    最后,卫七凤菜地的茼蒿菜一下午就摘完。摘得还特仔细。大概估摸了下,怎么也得好几十斤。一两百个铜板是跑不掉的。

    这苘蒿菜第一次摘完,就可以再追一次肥,等个个把月又可以摘第二次了,卫七凤心里乐滋滋的。一下午就把菜摘完了,趁着天还没完全暗下来,唐大明赶着牛车。两口子去集市把苘蒿菜卖了。

    下午狐大友从地里回来的时候就对卫三娘道:“……一大堆人凑在一块地里,手把手的教。不知道这摘的法子是不是一样的。”

    卫三娘白他一眼:“怎么摘那是采买的人说了算,她再怎么说也得照着别人的法子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