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喜乐田园之秀才遇着兵-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交代完就匆匆走了,有田看着这河面,一张朴实的脸上眉头紧锁,肯定可以夹得死苍蝇,哀叹了一声:“姐,你说我怎么这么倒霉!”

    小花正打量着河两岸的情况,心里默默的计算着怎么带着田老爹过来,被有田这一打断,瞅了他一眼:“怎么了?”

    “你说好端端的怎么就突然涨水泄洪,这桥也淹了,到时候要是淹了地,三姐夫说的粮价要涨肯定会发生,这天下大事咱就不操心了,家里备了米粮倒是不担心,就是…春桃家可在河对岸呢,又没有别的地方过来,要绕道的话,那太远了,得从那头彭家湖过,那都十里地呢…你说要是成亲的话会不会赶不上吉时啊?”

    有田越说声音越小,小花还是听见了,拍了拍他的胳膊,无声的安慰,这骚年,好不容易找到个媳妇,又担心误了吉时,果真是天大地大娶媳妇最大。

    沈泽在和河那边的田满囤说话,让他今晚就在四姐夫家里住一宿,明天这水面降了再回,田满囤死犟着盯着那河面,不肯回。

    沈泽转过头来就听见小花跟有田说:“有田,去,把咱们家门上那两个铁环卸下来,拿来,先把咱爹弄回来再说,你那春桃,等会姐再给你想办法。”

 125绿水河上露一手,水患来袭忧心重

    小花说完,有田拔腿就跑,她又在后面喊了句:“把我家里门后面挂着的那卷钢丝拿来,再搬个木箱子来!”

    “锤子!钉子!都别忘了!木箱子要大的!”小花又喊了一嗓子。

    有田应了一声跑远了。

    “娘子,你不会是想做‘悬度’吧?”沈泽问。

    “悬度?什么悬度?我是想做个索道,划过去,把人接回来再说。”小花边说边打量着河宽,河面附近可以当做支架的地方,倒是有现成的老树,比现做一个支架倒是要省事又安全的多。

    “听说西南山区,有不少河流渡口利用竹索或藤索渡河,称为‘笮’,也称为‘悬度’。”

    沈泽一边解释,眸子里浮现一抹光亮,也有些期待,虽然在书中见到过‘悬度’的图画和制作,但是到底没有亲自验证过,若是能够大批量的制作,作为富人们玩乐的工具应该不错。

    世人传言,财神爷赚天下百姓的钱,大到屋舍、珠宝、骏马,小至针线、簸箕,但是归根结底,穷苦百姓的钱能有多少?有钱人才是大主顾,有钱人吃穿不愁,就图玩个新鲜。

    要是小花知道沈泽此时的想法,绝对要给他三十二个赞,高空滑索在现代那也是流行的!

    不过此时小花只是默默计算着河面与树的距离,树木的高度,怎么控制倾斜度,单向还是双向索道呢,现在天色已晚,来不及做的太复杂。

    做一个滑索不难,要她自己,一根麻绳两头一牵,用个铜环就能来回了,说起来,已经有很久没有玩过高空滑索了,上次在山上偷偷的玩了一回已经是一年前的事情了。

    但是现在这个滑索自然不能太高,也不能太接近水面,这水还在涨…

    等有田回来的时候,发现小花夫妻俩个都盯着水面目光灼灼,面上泛着喜悦的光芒,倒是让他疑惑了一把。

    小花率先回过神来。

    丈量了一下这绳索的长度,双滑道也够了,只是虽然是钢丝,但是和现代标准的滑道钢丝还是有些差距的,首先这纯度就不够,韧性和张力肯定也不能和现代工艺相比,承载索直径不小于十二毫米…

    想了想,将这一股钢丝让沈泽和有田裹成两股,要是能够三股四股就最好了,可是这样的话长度又不够,倒是还剩下几个小截的,若是拼凑连接在一起,危险系数又会增加。

    这点钢丝还是前段时间天天下雨,屋顶漏水的不成样子,沈泽才去从铁匠铺子里拿回来的,将屋梁重新加固了一番,又在瓦片下垫了一层油纸,剩下的一些。

    小花则是冲着顾全喊了嗓子,让他回去搬个梯子。

    顾全虽然有疑惑,还是照做了,嘱咐了田老爹几句就走了。

    小花则是将大木箱子检查了一遍,要说对大明朝什么最满意,小花绝对会说是木匠。

    为什么呢?大明朝的木器可都是实打实的原木料做的,工艺细致,一张桌子用一辈子都不会坏,那木箱子打的连缝隙都看不出来,放在水里完全不漏水,要不是水流太急,直接都能拿它当小船用了。

    在木箱子四个角分别钻好了洞,将小截钢丝穿入,做成一个家家户户都有的掉筐样式,两端各有一根钢丝吊着,顶端和一个铜环连在一起,分别穿在那两根长钢丝上。

    对岸,顾全已经搬着梯子回来了,小花将带来的麻绳绑在两根钢丝的一段,麻绳的另一端绑了一块小石头,捏着那块石头,掂了掂,用力的甩出去,这三十米的距离,她还是有信心能够丢出去的。

    顾全捡了石头,拖着绳子,按照小花的指示,将两根钢丝的一端分别系在了两颗树上,这头,小花也让有田将两根钢丝分别牢牢的系在两颗树上,这树离的是近了些,按照标准,双轨的滑道距离要一米最为合适,但是现在也没有办法了,庆幸的是也有八十厘米。

    小花拖着那个木箱子,看了看这个简易的索道,大致上是符合标准的,缓冲装置可以让活人代替嘛。

    在沈泽和有田亮晶晶的眼神中正要跨进那个木箱子,被这两人一人一边拉住了胳膊。

    “娘子,危险!”

    “姐,让我去吧!”

    小花对他们摇摇头,这两个古人,都是从来没有玩过这个的,真遇到什么事情也不好应付,而且这种无动力索道,她过去了,还得再次调高那边的高度,保证有十度左右的高差,十度,她眼睛一瞄就能判断出来,换了他俩行么!

    小花滑行的倒是顺畅,三十米的河宽,她很快就到了对岸,刚从木箱子里出来,吓得田满囤连连说她,胆子肥,顾全倒是一脸兴奋的看着那木箱子,被小花支使着去调高度,还一脸不乐意。

    赵大彪和另外两个去吴家湾赶集的村人也看着那钢索,跃跃欲试。

    小花自己是不怕,但是这钢索没有安全措施是事实,此时又不敢说的太严重,让他们都不敢坐,只能等过去了再强调危险性吧。

    其实也是她过分担心,钢在明朝价格昂贵,谁能够像沈泽这样一拿一大捆?普通百姓想要做这个谈何容易,除非他们不怕死换别的材料。

    为了安全起见,这滑索一次是坐一个人,赵大彪一马当先,媳妇要生产了,早就记得抓耳挠腮的,又怕那稳婆跑了,说了不少好话,又让小花千万留住稳婆,才上了木箱子,妥妥的过去了,麻烦的是两边需要不断的调整高度,把顾全和有田累的满头是汗。

    第二个是那稳婆,其余的人都过去了,最后是田老爹。

    田老爹有些紧张,还是硬着头皮上了箱子,箱子被小花一推,听见田老爹一声惊呼,这还是头一回见田老爹这么紧张,让小花和顾全一阵闷笑,正好梅花过来,一见她爹坐在木箱子“嗖”的一声就去了对岸,吓得连连拍胸脯。

    “梅花,小花整出来的这东西看着不错,要不咱们俩也一起试试?”顾全哈哈一笑,目光炯炯的盯着梅花:“你别怕,就算有什么闪失,我水性好,能护着你。”

    梅花嗔了他一眼,他又说了句:“好不好?”

    小花别开脸去,见沈泽爬进那箱子,扶额,这厮,不是一直最为胆小谨慎的吗,一条蚂蟥都能吓成那样,一时玩心大气,冲着他喊了一嗓子:“河里好多的蚂蟥!”

    沈泽身子一僵,远远了冲着她摇摇头,还是好奇心战胜了,坐着木箱子过来,下来的时候神采奕奕。

    最终,是小花和沈泽一同回去的,两人被束缚在一个箱子里,三十米,还不到一分钟就到了,只能听见风声,心跳声,呼吸声,闻着他身上熟悉的气息,小花头埋在他怀中,所谓的双宿双飞是不是就是如此?

    春风暖,春雨醉,情方浓。

    梅花和顾全来回了一趟,才收了钢索和工具,收拾的时候,赵明发正好带着人回来,蒋氏也来了,一个是来看水势,一个是来找铜环的。

    蒋氏去地里舀水忙活了半天,一回家,发现家里的锁被人卸下了,连门上的铜环都不见了,正要骂人呢,赵大彪急急忙忙的从门口经过,一见老田家的门,就明白了,连忙解释了一遍,就匆匆的走了,蒋氏就怕这两个小的胆子大出什么事情来,在去的路上碰到了腿脚发软,面色还有些苍白的田满囤,听田满囤一说,这几个不知死活的还在那河边来来回回的趟着玩,不肯回来,顿时又怕又气,马不停蹄的就来了。

    见到他们已经收了绳子,对岸的顾全和梅花冲着这边招了招手,就往回走了,这才放下心来,一巴掌拍在小花背上:“你这丫头又胆大包天,要是出了事,再掉进河里,你让你老娘还过不过了…”

    说着眼圈都红了,小花缩了缩,又忙挂着笑脸安慰了一番,有田神色一正,也不敢说笑了,刚刚他还笑嘻嘻的说:“明天让春桃也来玩玩,春桃胆子大,要是迎亲那天水还没有降,我就和春桃用这个好了。”

    有田也想到了两年前小花落水差点溺死的事情来,面上有了愧色。

    沈泽深深的看着小花,眼中划过一抹幽光。

    赵明发带来的几个人,沿着河岸上走了走,其中一个就道:“明发叔,我听说江南那边水势大的很,这雨还没有停下来的迹象,扬子江都涨了不少,咱们这绿水河虽然小,算是扬子江的支流吧,这涨水恐怕一时半会也不会停。”

    另一个老头道:“现在水面距离岸上不到一丈,大湾村这一百年都没有这么大的水,张家湾比咱们这地势低,听说已经漫道屋里了。明发得想个办法啊!咱们可不比别的村,本来底子就薄,要是被水一冲,多少年都挣不回来了。”

    赵明发忧心忡忡:“那行,我回村去说一说,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只是这堤岸也不是说能修就修的,现在到处都在修河堤,咱们也请不到人呐!”

    …………………

    中午还会有一更,求订阅,求冒泡

 126话防洪策有底气,谈取儿名有依据

    赵明发说完,跺跺脚,看了看阴沉沉的天色,又对那个老头道:“德平叔,你见识多,以前修过堤岸,你说说该咋弄,我去找人手。”

    徐德平年过七旬,人生七十古来稀,算是大湾村的宝贝,虽然瘦巴巴的,但是精神不错,气色尚佳,背着手看着湍急的绿水河,面上一片肃然,听着赵明发的话,过了半响他才转过身来摇摇头:“以前修堤岸,那是黄河决口,那是别的地方堵塞了河道才导致决口,疏通河道那水自然就小了,主要倒不是修堤坝,再说这一时半会的赶不出个堤坝来。”

    赵明发面上揪成一团,才道:“人多力量大,我去召集大家一起商讨商讨,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德平叔,您老就跟我一起回走吧。”

    赵明发说完,徐德平叹了口气,也转过身,看见沈泽和小花几个,说了句:“你们几个娃子,也别在水边玩了,走走,都去说说怎么办吧。”

    蒋氏帮着他们收拾了一番,大家伙就跟在赵明发身后往家里去了。

    小花悄悄的问沈泽:“君安,你说这水患怎么治理?”

    沈泽墨色的眸子闪着点点幽光:“水患的办法倒是有,就是得花钱了。”

    小花白了他一眼,这个家伙!

    沈泽不以为意,补充了句:“借着天灾大兴人祸才是最可怕的,娘子,你就别操心这些了,听说朝廷有个工部,这治水、防洪可都是别人大展雄风,捞功绩的时候,你就别添乱了。”

    徐德平突然转过头来,面上严肃:“何晋,你这小子,可别乱说话,读书这十年没有长进,还念叨起官场来。”说完,目光如炬的看着沈泽,直到他低下头去,才转过身继续往前走了。

    原来沈泽刚才的话被他听了去,这一大把年纪的,耳朵倒是好使。

    小花悄悄的扯了扯他的袖子,压低了声音道:“瞧见没有,不懂别瞎说,嘻嘻,术业有专攻,你说你个书呆子,念了那么多的书,就想不到一个好办法来露露脸,不然大家这辈子都用老眼光看你。”

    沈泽抬起头来,看了眼小花:“术业有专攻,好,娘子,你这么说,定是有什么好主意了?”

    小花撇撇嘴,有些得意:“那是当然,我虽然没有你看的书多,但是懂的可不一定比你少,书呆子什么的,最无趣了。”

    沈泽目光闪过笑意,面上露出一抹让人看不懂的深意来,看的小花毛骨悚然:“你这么盯着我做什么?”

    沈泽扬扬下巴:“你倒是说说,为夫瞧瞧娘子的好手段。”

    小花神色严肃起来,缓缓道:“洪涝灾害的防治无非就是分流或者是堵水,说道分流,咱们大湾村倒是有不少的池塘,现在还在用的就只有村西那两口大的,若是能够分流,以后将这些池塘都用起来,倒是一个办法,另外绿水河边倒是可以挖出来几口塘,总能起到些作用。挖出来的泥巴也可以用来堵水。”

    沈泽眸子微闪:“继续。”

    “挡水的办法除了建大堤之外,也可以将泥沙装入麻袋中,沿着河岸加高,绿水河边土质松软,必须用泥土夯实,并且隔一段距离打入深木桩来做支撑桩,若是有支撑板和挡水防渗的油布的话,速度会更快,若是上游能够段时间内闭闸门,用支撑板和支撑装加上防渗油布作为暂时抢险用,倒是便捷快速。”

    “要是能够一分流,二挡水,这倒是个办法。”徐德平不知道什么时候放慢了脚步,等小花说完,他就插了句嘴,赞赏的看着小花:“以前开封那边防堵,也是用的泥沙石块,只是水势太猛,很快就冲开了,作用有限,但是绿水河的水流就小得多,倒是可以一试,你这女娃娃倒是聪明。”

    蒋氏一听忙道:“徐叔,您老就别听她胡咧咧,她最远就去过青山镇,能知道什么,别让她一搅和误了事。”说完嗔了小花一眼:“你知道啥,别瞎说啊。”

    小花耸耸肩,我怎么不知道,我就是知道。但是这话没胆子说出来,闷在心里,冲着沈泽做了个鬼脸。

    徐德平沉思了一会就道:“明发,咱们就这么办吧,分三拨人,一拨连夜挖几条水渠,通道池塘里,一拨去把那池塘加深,直到见水就停,各家各户的麻袋都收过来,装土,这第三拨人去沿着河岸给马上,对咯,还得隔三五丈打个木桩。”

    走在前面的赵明发一拍大腿:“行!就咱们村可不行,我去找吴家湾、周家湾的都说说,不然他们淹了水,咱们也得跟着遭殃。”

    徐德平点点头,他就大步流星的走了。

    其余几人各自回家不提。

    小花和沈泽到了家,天已经都黑了下来,乜青禾和小爱玩在一处,场面倒是和谐,见到他俩进来,都扬起头来,异口同声的道:“饿了。”

    小花拍了拍脑门,厨房就在那里,米粮、菜都放在那里,只能等着我做吗!

    这话到底没说,她敢打包票,只要说出来,那乜青禾就能够哭给她看。

    入夜,村里的锣声就响了起来。

    这是村长召集大家伙商量事情的节奏。

    乜青禾早早的洗洗睡了,对这锣声置若罔闻,也不嫌吵,房间里灯都没有点亮,只是含含糊糊的说了声:“你们要是出门,让小爱在我这来睡吧。”

    小花见小爱睡的正熟,就拒绝了。

    二人穿了蓑衣,带着斗笠就往村长家里来,不大的堂屋里已经站满了人。

    昏黄的油灯中只见一张张忧愁的脸,屋里已经炸开了锅,男女老少几乎都来了。

    堂屋后面隐隐传来压抑的*,一个高大的人影在过道里走来走去,这沉重的步伐,窃窃私语的声音都盖不住,赵家的儿媳妇正好这时候生产。

    赵明发一看人已经到的差不多了拍了拍手,大家安静下来,一脸严肃的道:“绿水河水上涨,大家伙都见着了,再涨下去恐怕都得成灾了,现在也不知道究竟是个什么情况,上游那开闸的也没有消息说要闭闸,咱们得自己打算了。”

    话落,就有人七嘴八舌道:“明发叔,我看咱们还是去山上躲躲算逑,这点家当被水冲了就冲了,不是说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嘛。”

    “我说安娃子,你这个混球,什么这点家当冲了就冲了,这可是你爹地里刨了大半辈子挣来的,你再花上一辈子能不能挣的回。”

    “伯清,那你说这该怎么办,这么大的水,这雨还没停呢,这水涨的速度,到明天,咱们都泡水里了。”

    “好了,都别吵吵了,我已经和隔壁的几个村子都说好了,咱们连夜把河岸搭高,再把那几个废池子给挖深些,今天晚上大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