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配步步荣华[穿书]-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说他们了。”陆若华对于长兴伯几人没有兴趣,担忧地看向晋王道:“此次陛下将收缴田税的事情交给了你,你可要注意,小心提防。”
  “阿华你放心,凡是干这些事的都不是些什么位高权重的家族,我还收拾得了他们。”晋王听到阿华关心自己,心里美滋滋的。这次被牵扯进去的家族,最多就是一些三品官和空有侯爵等爵位的家族,像沈家,清平侯府这样的世家,可是一个也没有,武将也极少,当然,靖北侯府也不在其中。位高权重的家族,一般政敌都不少,时刻被政敌盯着,就要保持自身清白,没有什么把柄,特别像沈家这样既是后族,又是宰辅的人家,家中子弟教养严格,更不会在这样的事情上占朝廷的便宜。
  武将就更不用说了,缴获的战利品除了进贡给朝廷的,按照约定成俗的惯例,都会自己留下一些,只这些就比几年的俸禄都高了。
  “我听说这次文昌大长公主也在其中。”陆若华担心道,这也是陛下派晋王这个亲王爵位去的主要原因,文昌大长公主是先帝的同胞妹妹,极为受宠,等到天正帝登基,她又是唯一一位还活着的姑母,所以被尊为大长公主,极为尊荣。最重要的是,听闻这位文昌大长公主行事极为霸道,盛气凌人,在皇室中的风评并不好。宗室中虽也有人牵扯其中,但是都没有文昌大长公主的身份高。
  “若不是安王叔被陛下派去巡查河东,这样的苦差事也轮不到我头上。”说到这,晋王就觉得安王是因为知道要面对文昌大长公主所以才提前逃跑的。呵,听说这次可是安王主动要求巡查河东的。
  “不过,这位大长公主若是不识时务,估计陛下就要新仇旧恨一起算了。”晋王冷笑一声道。
  “这其中有什么缘由?”陆若华听到晋王这句话,有些好奇地问道。要知道,在外人看来,文昌大长公主呵天正帝姑侄情似乎还不错,天正帝和太后每年给宗室的赏赐,除了宗正寺宗正卿赵王,便是这位文昌大长公主了。
  “她在先帝时期曾谋害过皇祖母,不过因为证据不足,她当时又一直保持中立,所以陛下和皇祖母不好动手清算,这次她若是敢有异动,陛下就要清算她了。”晋王说完后又道:“她手中有先帝赐下的免罪圣旨。”这也是这些年天正帝一直不动文昌大长公主的原因。
  “免罪圣旨?这可是连福王都没有。”陆若华有些不明白,依照先帝对福王的圣宠,这样的圣旨都没有留给福王。而文昌长公主虽说是先帝的同胞妹妹,颇得圣宠,但是于社稷无功,怎么会求来这样的圣旨呢。
  “因为谋害皇祖母之事,是先帝主谋的,下手的是文昌大长公主。当时文昌大长公主长了个心眼儿,要求先帝先给她免罪的圣旨,保全她的性命,才愿意替先帝做此事。”晋王跟陆若华说着皇室的秘闻,先帝让皇妹谋杀自己的妻子,也是天下奇闻了。
  陆若华想想当时的情况,觉得此事也是有可能的。当时先帝宠爱福王之母,有一段时间将太后逼得退居甘泉宫,闭门不出。后来太后在安家的支持下,和当时还是太子的天正帝一举夺权,开始干政,先帝痛恨太后,但是本人却是个没有担当的,只敢背后搞些小动作。因为当时太后和先帝水火不容,彼此防范的厉害,所以先帝不敢自己动手,而将此事交给自己的皇妹文昌大长公主也是可以理解。
  “不过,你还是小心为上。”陆若华嘱咐道。
  晋王点头。
  事实果真如料想的一样,田税在收到文昌大长公主这里的时候,受到了阻碍。
  “本宫手中没有银子,这田税的事情就当本宫跟朝廷借的,你看可行?”文昌长公主年岁已经不小,头戴带着翡翠头面,上面碧绿的翡翠在阳光的折射下熠熠发光,一身织金贡缎制成的马面裙,手上带着红翡的镯子,虽是商议的话语,但是语气却不容晋王反驳。
  “依照承看,姑祖母手中宽裕地很,半个月前,姑祖母的封地上才给姑祖母送来了封地的赋税。三日前,听闻南阳侯在倚红楼一掷千金,包了倚红楼的那个叫什么月莲的□□一个月,昨日,南阳侯府的二公子花了两千两在外面买了一个鹦鹉,这就是姑祖母所说的没钱?”晋王将文昌大长公主之子南阳侯及其子嗣在外面的事情细细数来,对着文昌大长公主问道:“这还都是近五日的事情,之前的我这里也有,可以念给姑祖母听。”晋王从旁边的官员手中接过一张纸,对着文昌大长公主道。
  旁边的官员看着文昌大长公主气愤的样子,又看了看晋王,觉得晋王不去催债都屈才了。以前几家也有哭穷的,晋王直接命人查抄其府中府库,手段简单粗暴,这些人只要见晋王动了天正帝赐下的禁军,也就束手交钱了。但是文昌大长公主这里肯定不行,这里是先帝赐下的公主府,文昌大长公主又是陛下的姑母,地位尊贵,肯定动不了武。
  之前晋王命他们调查文昌大长公主府和南阳侯府的情况,这些东西就成了文昌大长公主不可抵赖的证据。有了这些,文昌大长公主再说自己没钱就有些可笑了。
  “你,你……”文昌大长公主这些年过得十分顺遂,还没有人这么反驳过她,气得指着晋王道:“你居然调查本宫?”
  “本王深受皇命,事先调查了解情况就是为了不辜负皇命,也是为了姑祖母好,省的到时候姑祖母真的没钱,本王还找姑祖母要这缺漏的田税,这不成了本王在逼姑祖母吗?这样的事情本王是万万不敢做的。”晋王换回了自称,看了文昌大长公主一眼,一副为其好的样子笑道:“本王向来是敬重和体恤长辈的,姑祖母到时可别冤枉了本王。”
  听了这话,文昌大长公主气得差点没站稳,她就没见过这样无耻的人,这好话歹话全让晋王说了,而且还一副为她好的样子,最重要的是,晋王把她所有的后路都堵死了。
  “你,你,……”文昌大长公主指着晋王气得说不出话来,随后便直接晕了过去,随后便见南阳侯等人进来,嚷着要请太医,要去进宫为文昌大长公主伸冤,状告晋王气晕了文昌大长公主。
  晋王表示随意,便直接带着人出了文昌大长公主府。
  晋王刚走,文昌大长公主便睁开了眼,对着南阳侯道:“你去皇宫求见陛下,去诉冤,让朝臣都知道晋王将本宫气倒了,让世子去大皇子府……”
  “母亲,儿子这就去办。”
  而另一边,陆若华尚不知道文昌大长公主发生的事情,她正在接待来晋王府求见的未来太子妃唐馨。


第134章 顾虑
  “山长。”唐馨对着前来迎接的陆若华屈身行礼道。
  虽是自己的学生,到底是已经下旨册封的太子妃; 陆若华对着唐馨还了半礼; 将其带入了晋王府内。
  “你今日怎么想起来到我这来?”陆若华带着唐馨来到自己的书房; 亲自动手泡起茶来,放到面前的少女面前; 看着其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笑道:“怎么,有心事?”
  “若是愿意; 我这个当山长的,倒是愿意做个倾听者。”
  “山长说笑了; 我来找山长; 就是因为心中有疑惑,所以前来请山长解惑。”唐馨抿了口茶,随后又笑道:“在参加燕安大比前,山长为了让我们几个静心; 总是喜欢把我们叫到一起给我们泡茶喝。”那个时候她们一心扑在大比上; 心中只想着为学院争光; 不辜负山长的期待; 也让那些瞧不起她们的男子好好洗洗眼睛。
  “你们六个姑娘,不仅是我,也是书院其他老师最骄傲的弟子,我以你们为荣。”陆若华回忆起燕安大比,语气骄傲而欣慰。
  “可是燕安大比后,阿若她们都有了自己的目标。阿梅从军; 阿若日后必当踏入官场。”唐馨说到这语气有些哀叹,道:“阿涵受到皇后娘娘的青睐,如今又有了自己生意,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至于阿柔和阿莹志不在此。”
  陆若华知道,邵柔和沈莹心两人的志愿一不是为官作宰,二不是从军,这两人是标准的世家贵女,来学院修习也只是为了修养自身,增加见解,以及博一个好名声,日后的婚事就不愁了。虽是没有太大的志向,但她也不强迫,她之所以创办博喻书院,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给每个姑娘一个选择自己命运的机会。平淡而美好的生活,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并不是每个人都要有轰轰烈烈的志向,有时候平平淡淡才是生活。
  “只有我,不知道自己今后该选择什么。”唐馨说到这,眼中充满了迷茫,道:“我原本也和山长说过,我想要做一个和山长一样的人,但是我发现这似乎实现不了。”
  唐馨嘴角有些苦笑,“母亲虽为我在燕安大比上取得的成绩骄傲,不限制我读书,但是却一心想让我嫁个好人家,相夫教子。父亲虽比母亲开放,但是我还有两个哥哥,父亲也不会如崔老太师对阿若一般对我,而我对自己的能力是知道的,我不可能向山长一样在这个年纪就做出功在社稷的成果,所以我入朝的几率几乎没有。”
  陆若华看着面前的少女,想到自己初见唐馨的时候,那个姑娘一脸敬仰地看着她,说着“我仰慕县主”,当时她还被阿媛几个取笑了一番,她当时只觉得小姑娘有赤子的追梦心。可是追梦的路并不平坦,要克服的困难太多,而大部分的人总是完成不了,被迫改变自己的梦想。很多时候,不是他们不够努力,而是客观的条件摆在那里,阻碍着她们,让追梦的人一部也前进不了。
  梦想的破灭的心痛的,也是最让人迷惘的。
  “特别是当我被选为太子妃的那一刻,我甚至有些恐惧。”唐馨想到那个对她笑得温暖的太子,迷惘和害怕的眼中染上了温暖,“太子殿下很好,但是我却害怕深宫,我怕长时间呆在那里我会变得为了一点小事斤斤计较,和旁的女子争风吃醋,然后变得我都不认识我自己,害怕我连自己的志向最后都不记得,迷失本心。”
  最后,唐馨将陆若华新递给她的茶一饮而尽,道:“山长,我真的害怕。”
  陆若华看着唐馨有些激动,又泡了一杯茶放到唐馨面前,道:“静下心来,平复一下心情。”大约半盏茶的时间,唐馨又重新挺直了腰,对着陆若华示意道:“山长请说。”
  “你有没有想过其实实现你自己的志向不只是为官这一条路?”陆若华摆弄着手中的茶具,和唐馨缓声道:“太子待你好,你应该也能感觉一二。当年还没有举办赏花宴的时候,他来跟我说他在三公主的赏花宴上见过你,当时他提到你的时候脸上还少见地带了一些红晕。”太子是从小被天正帝和皇后当作储君培养的,少年老成,能露出这样的少年姿态很是罕见,也可见太子钟情于唐馨。
  “太子钟情于你,所以选择了你。”陆若华道:“当然,你也是他最好的选择。”
  “可是这种钟情又能持续多久呢?”唐馨苦笑道:“这话,我也就只敢跟山长说,连父亲那我都不敢说话。”妄议太子可是大事,但是她觉得山长不会责怪她,还有,她若是不说出自己心里的想法,她怕自己心里这个结永远解不开。
  “他是储君,未来的帝王。若是他如晋王那般是位王爷,我还敢奢想,但是一国之储君……,我不敢妄想。”这种妄想会要了她的命的。
  “我比太子年长几岁,太子唤我一声姐姐,我私心里也将太子当作弟弟一般。”陆若华笑道:“太子被皇后娘娘教养的很好,别的我不敢保证,但是宠妾灭妻这样的事,太子是绝对不会干的,对于嫡妻,即便不是他钟意的姑娘,最起码的体面他绝对会给。”
  “之前他跟皇后娘娘说过,若是娶一个他不喜欢的太子妃,那便是误了人家姑娘。”这话是皇后跟她学的,当时皇后娘娘笑得欢颜。
  “太子殿下真的很好。”唐馨想到那位身份尊贵的少年,关心地问她喜欢什么,她说得东西,三日后就被送到了府中,和太子的说话的时候,太子也很是照顾她。说起来,太子比起一般的未婚夫婿都体贴。
  “人要活在当下,与其担忧未来,还不如努力创造未来?”陆若华道。
  “创造未来?”唐馨重复这句话后,若有所思,对着陆若华请教道:“请老师解惑。”
  “无论夫妻间的情感,还是外面的困难,都需要你自己去经营,去克服。”陆若华笑道:“和太子之间的感情,需要你自己去维持,夫妻之间的情感都是相处出来的,太子不是负心人,只要你真心待他,和太子琴瑟和鸣,旁人要想插入你们中间也插不进来。当然,这也需要你有些手腕,我相信以你的本事,这个难不倒你。”
  “至于外部,这就需要你和太子共同面对。你若是有足够的威望,便能压得住外面闲言碎语以及朝堂中的反对声。”
  “足够的威望?”唐馨摇头道:“这对一个太子妃来说太难了。”一个后宅妇人,又如何做到有威望呢,除非她能做出利国利民的事来。
  “我记得你爱研究些小东西。”陆若华记得自己见过唐馨做得一些东西,甚至还有弓弩之类的。
  “不过是些兴趣。”唐馨听到这句话有些不好意思道:“很多都上不得台面。”
  “我听司梅说过,你送过她一把连弩,比一般的连弩好用很多,比一般的连弩要更轻更小,力道却是不小。”陆若华想了想道。
  “那是我从一本书中看到后改进过的。”唐馨想了想儿道:“我不止做个这个,还改过□□。”
  陆若华惊讶道:“这些事怎么从来都没有听你说过?”
  “母亲觉得这都是些上不得台面的事,父亲也不是很喜欢我做这些,所以一直都不让我说。”若不是担心阿梅,她是不会将连弩给司梅的,这事也不会有人知道。
  陆若华静默,她一直都觉得唐馨虽是个努力的孩子,但是天赋却不如崔思若的天赋好,只是勤能补拙罢了,但是却没有想到这位小姑娘的天赋在工科上。对于这对父母,她不想谴责,这个时代的环境如此,唐同方夫妇已经对女儿很好,同意唐馨摆弄这些东西,若是换个人家,很可能连动手都不让唐馨动。只能说时代限制了太多的有本事的人。
  “你可以试试将□□放在□□中,将□□中的竹筒换成青铜或是铁,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你若是能做成这个,绝对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陆若华觉得她很快就会看到火铳等热武器出现。
  “我还是那句话,既然事情已经到了如今的地步,你不如尽全力去奋力一搏,你的命运只掌握在你自己手中。”
  话落后,唐馨很长时间都没有说话,直到最后才点了点头道:“多谢山长,我知道该怎么做了。”比来时,唐馨目光中多了坚定和希望。
  送走了唐馨后,陆若华刚回到自己府中,便听到下人惊慌来报:“王妃,南阳侯进宫状告王爷气晕了文昌大长公主,陛下大怒,传召王爷进宫了。”
  陆若华听后了然,文昌长公主这是要给晋王扣上一个不敬长辈的罪名,不过这样的罪责,即便是天正帝偏袒晋王,但是京中的人却会胡乱传播,这才是文昌长公主打的主意,到时候京中的人都会指责晋王,天正帝都不好意思偏袒。
  “派人去将南阳侯府近些日子的花费散播出去,并说文昌大长公主还不上田税,都是因为子孙不孝,肆意挥霍。”
  “文昌长公主是被南阳侯府的不肖子孙气晕的。”


第135章 余孽
  宫中; 面对南阳侯的哭诉; 天正帝揉了揉眉头; 对着下面的晋王问道:“此事你怎么解释?”他倒是没想到文昌长公主会这么放下身段; 去陷害一个后辈。不过想想也是; 连下毒这样的事都会做的人; 又有什么底线呢
  “承不觉得文昌姑母是因为承气晕的。”晋王半点没有愧疚之色; 反而直指南阳侯道:“文昌姑祖母是在听了承念过南阳侯府的花销后才晕倒的; 承认为文昌姑祖母是因为南阳侯和府中子孙不孝,才气晕的,跟承没有半点关系,还请皇伯父明鉴。”
  “阿承说得可是真的”天正帝听到晋王的话,努力压下嘴角的笑意; 对着南阳侯严肃地问道。
  “陛下; 晋王这是倒打一耙; 分明是晋王来府中催债不顾情面; 言语激烈,不敬长辈; 所以母亲才晕倒的啊。”南阳侯平日里不怎么上朝,全靠文昌长公主的补贴和南阳侯爵位的俸禄过日,只是听说过晋王夫妇在口舌上厉害,原本他还不以为然,如今可算是见识到了,这颠倒黑白的本事不是一般的厉害,且句句是诛心之言。
  “臣奉皇命收缴田税; 这文昌大长公主府和南阳侯府也不是第一个,之前的各府中也没有因为臣过去收税而晕倒的,可见臣处事并无不妥。”晋王不待天正帝发话,赶紧辩解道。
  南阳侯觉得晋王是睁眼说瞎话,那些府邸中有很多哭穷的,可是晋王怎么做的,直接让人封了各府的库房,这样强硬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