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配步步荣华[穿书]-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靖北侯看着平日里一向坚强的妻子眼角流出了泪水; 看着不以为然的老太太,心中一痛。阿华这样大喜的日子,老太太又是给女婿添妾,又是在女婿面前说女儿不孝。这不像是祖母,倒像是仇敌啊。
  他的女儿聪慧孝顺,却被他的母亲这般冷待,除却妻子的原因,更多恐怕是因为他吧。果然,他就不该对老太太的母子情报有什么期望。这是他奢想了。
  “胡说,阿清不送东西来那是因为她这些年在大皇子府过得艰难,大皇子妃什么性情……”老太太刚说到这就被陆若华打断了,“祖母慎言,您妄议皇室,这是要被问罪的。况且皇后娘娘都说,大皇子妃性情直爽,孝心有加,贤惠大方,您还是不要听信谣言的好。”
  “阿华说得对,大皇子妃的事,母亲还没有资格擅论。”靖北侯听后看向老太太的目光,除了失望,还有凌冽。他这位母亲被关了几年,为人处世更不知道轻重了,如果说前些年只是偏心,那现在就是没脑子了。
  老太太说完后便意识到一旁晋王这个皇室也在,心中有些后悔,但是听到陆若华和靖北侯像斥责一样的话,心中的不喜更甚,道:“总之阿清在大皇子府过得不容易,所以这些年也是怕我担心才没有给我递消息,这些阿清前几日都跟我解释过了。”
  陆若华闻言,觉得杨宛清哄老太太的功力又见长了几分。不过,这也是老太太心甘情愿被杨宛清这个外孙女哄,两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也是绝配。
  “这些随您怎么想。”陆若华不在意地说道,她可没有精力去纠正老太太对杨宛清的看法,只是对着旁边的魏妈妈道:“杨宛清是什么时候来得靖北侯府?”
  “您大婚那天。”魏妈妈赶紧道:“只有那天,府中忙乱,杨侧妃才有机可乘。”不然,大太太治家一向严谨,生人可是混不进来的。
  “看来,这是大皇子临时起意,想要给我们添堵啊。”陆若华斜了一眼晋王道:“杨宛清一个人可没有这么大的胆。”既然是她和晋王成婚那天才做下的事,这冲谁去的,一目了然。说起来,这恐怕是晋王在大婚前一日弹劾工部侍郎惹下的麻烦。
  “我明日就要弹劾大皇子纵容妾室插手我晋王府私事,离间我夫妻之情。”晋王冷声道,这大皇子处心积虑离间他和阿华,就是想让他们夫妻不和,给他添堵,他倒是要看看这最后堵的究竟是谁。
  “时间也不早了,我和王爷也该告辞了。”陆若华无意和老太太再做下去,起身道。随后又和大太太说了会而贴己话便与晋王一同离开了。
  紧接着第二日,晋王在朝堂上弹劾大皇子治家不严,纵容妾室插手他晋王府之事,离间和晋王妃之情,明言大皇子欺人太甚,一直叫屈。而第一次以五品官身份上朝的陆若华,也在这时声援,夫妻合力,将大皇子一党说得哑口无言。
  最后天正帝申斥了大皇子,令大皇子闭门十日自省,十日内不准上朝也不准插手任何事务,朝中官员也不准前往大皇子探望。
  下朝后,沈思看着携手远去的晋王和陆若华,对着身边的清平侯感叹道:“恐怕工部要变天了。”晋王妃刚上任工部郎中兼监察御史,天正帝就让大皇子闭门思过,这看似晋王和晋王妃的弹劾是因为私事,但这其中的意味值得深思。
  “十日的时间,足够在工部立足了。”清平侯点头,随后想起自己在宁州时遇到的晋王妃,笑道:“李善这次恐怕要栽跟头了。”
  如同自己设想的那样,陆若华第一日入职工部主持清吏司的事务并不顺利,下面的官员敷衍了事,态度轻慢者比比皆是,不过这对于她来说却不怎么打紧。别忘了,她除了是工部郎中,还是监察御史。
  而且,比起工部郎中,她如今却是越来也喜欢监察御史之职了,
  “我不管诸位心中怎么向我,但是请诸位记住,我身为监察御史可随时向吏部上递查检弹劾官员的文书。”陆若华坐在主座上,看着下方的不少的清吏司官员道:“不要指望你们背后的人保你们,你们要知道监察御史有上达天听的权力,若是我在朝会上弹劾你们这些五品一下的官员,你们觉得在陛下面前,你们背后的靠山会不惜余力保住你们吗?”
  “所以。我劝诸位珍惜现在,踏踏实实地为朝廷效力,不要搞什么小动作。”陆若华说完道:“你们不了解我,但是我了解你们。”看着很多人不以为然的样子,陆若华指着靠她最近的一位官员道:“比如说员外郎苏晋苏大人,二十三年前得中同进士,随后被分配至工部,五年前升任工部员外郎,年年考评为中等,无功无过。”
  随后陆若华又指着几人说着他们的资历,这些东西,她在进入几年前升任工部员外郎的时候就将这些情况摸清楚了。不过话说回来,若是她对工部真的不了解,又怎敢接下这差事。
  陆若华看着在自己的点名下逐渐紧张起的众人,笑得温和:“诸位放心,只要诸位这些年来没有做过触犯大燕律,残害百姓的事,我都可以既往不咎,只期望诸位日后刻苦勤勉,不负身上的这一身官袍。”打一杆子也得给个红枣,恩威并施,才是最好使的。
  陆若华在工部忙的分不开身,连太子赏花宴都没来得及去,她知道结果还是圣旨下下来的时候,天正帝赐婚太子与户部尚书嫡女唐馨,自此太子妃的人选算是尘埃落定。


第132章 算计
  大皇子府
  大皇子看着屯田清吏司被撤职的官员的名单; 猛地一拍桌子,大怒道:“早晚一天,我要让陆静徳好看。”
  说完后似乎还有气; 随后又冲着旁边的李善发脾气道:“外祖父在工部怎么也不拦着些,这才短短不到一个月,这屯田清吏司就成了她陆静徳的天下!”大皇子刚想骂一声废物; 随后又想到那到底是自己母妃的父亲; 也是自己身边最得用的人,只得收回了要骂出口的话。
  李善心中气也不顺; 这些日子晋王妃在工部可谓是如鱼得水; 手段凌厉,他们原本在屯田清吏司的人手被调走的调走,还有不少被撤职查办的,如今屯田清吏司中可全都惟这位晋王妃之命是从了。
  “此事是我们都没有预料到的,原以为陆静徳一介女流,翻不出什么浪来,却没有想到是我们小看了她,此女心狠手辣,息怒不行于色; 做事不可以常理来论,实在是让人琢磨不透。”他听那些被撤职的人说,陆静徳在工部待众人颇为和善,对谁都一个样,也不见她发脾气; 但是谁若是差事故意出错或是难为她,她一开始不说话,但是不出三日就会找到手段惩处,而且还是光明正大的理由,让人挑不出一丝错来。
  就比如说,一位屯田清吏司的正六品主事在他的授意下谎报一些豪门大族的土地数量,这些家族都是事先跟他和大皇子打过招呼的人,他和大皇子连钱都收好了,可是结果呢。陆静徳根本就不相信账上的数量,还当场拿出了另一份统计的账册,斥责这位主事谎报田数,命人查办。
  谎报田亩数量是一件极为严重的事情,如今的大燕征税不是实行人头税,而是按照每家每户拥有的田地数量和质量交税,这些豪门大户私占的田地很多都隐瞒不报,要知道若是真的如实上报的话,这要上交的田税可不是一个小数。
  “对了,为田税一事跟我们交过钱的那几家,外祖父可有什么好方法不让他们找我们麻烦?”大皇子想起这件棘手的事,就有些恼怒,道:“首先我可说好,这钱到了我们这就万万没有再送还的道理,更何况我们现在可是缺银子的紧。”这应酬办事,拉拢官员哪项不需要钱,他可穷得很,而这每年的田税都是一大项进益。
  李善也知道大皇子的性子,现在让大皇子将这些钱吐出来根本不可能,不过那些家一个没什么,合在一起就不好惹了,这不给个交代,恐怕会结仇。不知想到什么,李善突然眼前一亮,道:“将此事全都推到陆静徳和晋王的身上不就好了吗?”反正此事是陆静徳惹出来的,这罪责就该她承担。
  “确实是个好主意,若是能将此事和太子挂上钩就更好了。”大皇子听到李善的话,暗自搓了搓掌,兴奋道。
  能让太子,晋王和陆静徳吃亏他真是高兴都来不及。要不是晋王夫妻俩,他怎么可能让父皇关了十日,因为此事,他在朝堂丢人丢大发了。
  “陆静徳毕竟只是晋王妃,不是太子妃,恐怕和太子牵扯不上。”李善摇了摇头道。
  “能收拾收拾晋王也不错。”大皇子退而求其次道。
  两人又商议了一下此事,待两人谈完后,便听到外面的人回禀杨侧妃来给大皇子送羹汤了。
  “叫她进来。”大皇子摆了摆手道。
  只见一位身着月白色宫装的少妇走了过来,莲步轻移,弱柳扶风,一看就是位病美人。
  来人李善并不陌生,他经常出入大皇子府,经常看到这位杨侧妃来给大皇子送羹汤。说实在的,他看不上这位杨侧妃,一个能和表妹的未婚夫私奔的女子,品行能好到哪去?但是却不得不说,这位杨侧妃有些手段,还有些运气,不仅将大皇子的心笼到了她这边,还给大皇子生下了长子,如今被请封了侧妃,地位也算稳固了。特别是比起入宫侍奉皇后,或是去庄子上散心常年不在大皇子府的大皇子妃,这位更像是大皇子府的主母。
  想到大皇子妃,李善先和杨宛清见过礼,随后对大皇子劝道:“殿下,就算是您再不喜欢大皇子妃,但是那到底是陛下钦赐的皇子妃,您若是太过冷待大皇子妃,陛下的面子上也不好看。”、
  “是我冷待她吗?分明是她妒心太重,小性太多,根本不知道体贴夫君,若不是看在父皇的面子上,我早就将她休了。”大皇子提起大皇子妃,脸色也不是很好看,他这些年不是没想过和大皇子妃和解,只是大皇子妃根本就不搭理他,而且现在连屋门都不让他进。如此不识抬举,他何必热脸去贴冷屁股。
  大皇子喝了一碗杨宛清送来的羹汤,看着杨宛清温柔道:“我有阿清为我打理府中,有没有她也不要紧。”如今府中的大小事务和应酬都已经交给阿清打理,大皇子妃不在府中也出不了什么乱子。
  杨宛清听了大皇子的话后,笑得更加柔顺,道:“李大人毕竟是为殿下好,妾身只是一个妾室,身份终究是不比皇子妃,上不了台面,怕给殿下丢脸。”
  “你是我的侧妃,身有品级,更是我长子的母妃,怎么会上不得台面。”大皇子听到杨宛清这样自贬的话,赶紧安慰道:“若是在外面受了什么委屈,只管告诉我,我为你出气。”
  “殿下待妾的好,妾身无以为报。”杨宛清感动地落下了泪水,看着大皇子柔柔地说道,双眼中满是崇拜和信任。
  一旁的李善看着两人的样子,知道自己是劝不动大皇子了,于是拱了拱手告辞。
  此时被大皇子和李善算计和憎恨的陆若华正在领着屯田清吏司的官员在京郊丈量土地,今日丈量的是长兴伯府的田产。本来丈量田亩的事情是轮不到她这个工部郎中亲自下场的,可是之前她命人来丈量土地的时候,长兴伯府的人根本不让工部的人丈量,甚至双方还动了手,所以她只能亲自出马了。
  “大人,比长兴伯府上报的田数多了三百亩。”工部员外郎苏晋对陆若华回禀道,虽只是半个品阶,但是正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更何况这位新上任的郎中还十分不好惹。只这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他再也生不出半点怠慢之心。不过,也正是这位大人,让他看到了升迁的希望,他在这个位置上上熬了五年,一没有家世,二没有钱财贿赂上官,升迁无望,本想一直混日子下去,却没有想到时来运转。
  按照这位大人的承诺,只要他干得好,便能升迁。虽然这位只比他高半级,但是想到这位的身份,他决定相信陆大人,也是给自己一个机会。
  陆若华看着这位勤勤恳恳的苏晋,心中感慨,果然人还是要有期望的,照这个热情干下去,苏晋今年能得个上等的考评。
  “在这眼皮子底下的京郊冯县都能隐瞒三百亩的农田,这在江南那样的远离京城的地方,还不知道要瞒下多少呢。”陆若华冷笑道,隐瞒田地不报,长兴伯这是明目张胆地触犯大燕律。
  “有句话,下官想了想去还是得提醒大人一句。”苏晋迟疑了一会儿道。
  “苏大人请说。”陆若华又恢复了温和的样子,说道。
  “大人,这如长兴伯一般隐瞒不报的家族京中有很多,他们之所以敢如此,那是因为他们都打点好了。”苏晋说完后看了一眼陆若华道:“这话不用下官说,您应该也明白。”
  “您若是真的将各个府邸的农田都核算准确了,恐怕就是和长兴伯等这些高门大户结仇了。”苏晋劝道:“您到底还年轻,太早得罪这么多人,到底不好,而且日后麻烦恐怕会不小。”
  “苏大人愿意为我着想,我心中感激。”陆若华对着苏晋拱了拱手,随后道:“这些府邸不足为惧,我还不至于怕他们。”
  随后看着苏晋有些担忧又不解的样子,陆若华解释道:“苏大人看上面的门阀都是些什么人家,可有一个当权的?”
  “都是些有爵位却无实职的人家。”换句话说,这些人都是朝中养的些虚爵,说得更难听点,就是吃干饭的。是的,这些人祖上有功,可是太。祖封赏,这些家族也享受了多少代的荣华富贵,若是安安生生不惹事,也没什么,朝廷看在其祖上的份上,继续养着也没什么,可是这些人享受了荣华,却连应尽的义务都不想尽,那朝廷也就没必要让他们享受权利了。
  “就是这个意思。”陆若华点了点头道:“所以,想动这些人的可不只是我。”
  苏晋听到这话立时明白了,如此,他就知道陆大人的底气是哪来的了。有龙椅上的人撑腰,还有什么不敢的?
  三日后,以长兴伯为首的几位虚爵罕见地上了朝,一起弹劾工部郎中陆若华率人私闯府宅,打伤府中下人,纵人行凶。随后紧跟着一群人弹劾陆若华心思歹毒,不配为官,要让陆若华撤职查办。
  陆若华当庭反击,将几人侵占百姓田地,隐瞒农田不报,少交田税的事情上报,至于打伤下人,乃是因为其妨碍公务,气焰嚣张,不得已而为之。
  天正帝下令三司彻查此事,安王主持。最后,结果调查出果真如陆若华所说,天正帝便直接撤了几人的爵位。
  结果一出,朝野哗然。


第133章 闹剧
  晋王府
  “昨日陛下下令; 让这些年所有少交田亩赋税的官员全都不齐,时间三个月,若是过期还不上交,则罢免此人官职,抄家还税。”晋王坐在房中; 一便夹着手中的核桃,一边跟旁边的陆若华说道。
  “我刚上任工部的时候,便听唐大人说近些年国库田税赋收越来越少; 后来陛下召见过我一次,言语之间便怀疑此事和工部普查田亩的事脱不了关系,要我彻查。”陆若华笑道。此事若不是天正帝的意思,她便是再想彻查; 也要权衡各种利弊,最后彻查肯定会彻查,但是恐怕要等到她在朝中立稳脚跟再说。
  晋王点头; 他将手中剥好的核桃递到陆若华手中道:“你向来爱吃这个。”
  陆若华毫不客气地接过,放在嘴中,嘴角不自觉地翘起。
  晋王见陆若华吃的开心; 又拿起小锤敲开桌上的核桃; 紧接着道:“也怪这些人蠢; 他们也不想想; 这年年别的税收都在增加,只有田税在减少。而各地官员还每年上报自己管辖之下又开垦了农田,人口也再增加; 各地这些年都是风调雨顺,没有什么灾祸,在这样的情况下,田税减少,田地减少,真当朝廷的其他人都是傻子不成?”
  陆若华点头,工部尚书李善和大皇子在这方面所作所为确实不算聪明,“怪只怪钱财的诱惑太大,大皇子缺钱啊。”工部算是清水衙门了,李家又不像沈家是多年的世家,李家根基浅,直到出了贤妃和李善,李家才算是飞黄腾达起来。所以,李家的积蓄有限,贤妃的嫁妆也有限,能贴补大皇子的不多,而天正帝在钱财上对皇子基本上算是一视同仁。若是大皇子像二皇子一样安安分分过日子,钱也花不完。
  但是大皇子拉拢官员,这方面开销太大,所以即便是在这样的清水衙门上,大皇子也要想方设法捞一笔。说起来,其实大皇子的胆子算是不小了。
  “说起来,陛下早就想要撤爵了,只不过没有找到合适的理由,而长兴伯他们又正好撞上,如今正好顺了陛下的心意。”晋王想到长兴伯几人,嗤笑道:“一群生下来就没上过几□□的人,居然还学御史弹劾别人,最后倒把自己弹劾得丢了爵位。”
  “不说他们了。”陆若华对于长兴伯几人没有兴趣,担忧地看向晋王道:“此次陛下将收缴田税的事情交给了你,你可要注意,小心提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