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医纪事-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外公告诉她,天灾只是一部分,还有人祸啊!
  那时她是听不懂的,不知道人祸是什么。长大之后才明白,所谓的人祸就是高层对于灾难事前的不作为,以及事后的应急措施不到位,推卸责任……
  现在看来,事情倒是有了点变化。
  主仆几个去了雅间用饭,雅间隔音不算好,能听到隔壁包厢说话的声音。
  “我告诉你老刘,咱们这儿张大夫那边备下来的药,只怕对霍乱效果不一定好。我听说李县丞那里买了些药材,是按着靖陵林五小姐给的药方采买的。我有个外甥亲眼看到那药治好了好几个霍乱病人。我昨天刚从李县丞那里求了点,也就是你我关系好,我给你匀点,你留着,万一有事能用上。你可千万别告诉别人啊,再多我可没有了。”
  另一个人连连答应不会告诉别人。
  江大奶奶听了,吩咐随行的江鹤:“你去李县丞那里走一趟,看看能不能求点药回来。多花点钱也行。”
  霍乱在江大奶奶心里太可怕了。她便留了心眼,让人多些准备,并且吩咐所有随行人员,严格按照告示上说的做。有什么问题,马上报告给她。


第107章 爆发
  暗夜中,五十余名黑衣人除了倒地身亡的三十余人,其余全数被擒。
  这些人来自恒王手下那支暗藏的队伍,本打算在京城三百里开外的潞州伏击,救下恒王的儿子们,最起码救下肖浩远。
  然而这本来就是个圈套,接应他们的那个内应本来就是江淮安排好的。
  是以这些人到来,正中了瓮中捉鳖之计。此举便将恒王的势力拔除的几乎一干二净。
  段无涯归剑入鞘,默默看着手下为自己这方的伤者上药包扎。
  十几年的恩怨自此了断,害他家破人亡的元凶,此刻已在天牢之中。
  恒王能这样快的定罪,除了江淮掌握的私藏十万精兵的证据,还要靠段无涯搞到的恒王府历年来往账册、与乌刺国王子的信件往来这些铁证。
  有了这些证据,便是太后介入,恒王想翻案,也是无济于事的。
  目送段无涯等人走远,江淮等人也不顾满地泥浆和袍子上的泥水,策马快速入京。
  为了这次伏击,他们已经在潞州耽搁了两天。
  柳万山累得只想倒地不起,恨不得就躺在这泥地上大睡一场算了。
  他不明白江淮的精力怎么就那么充沛?很想知道他收到的那封信写了什么,反正好基友有点反常,表面上没什么异样,可是柳万山跟他在一起都多少年了,怎么会看不明白好基友的变化。
  好想看看那信里都写了什么,但也就是想想罢了。也得有那个胆子啊!
  颖州,浑浊的河水不断地冲刷着脆弱的大堤,大半的百姓已经忍痛撤离,有一些一直心怀侥幸的男女老少这个时候也不得不放弃幻想,扛着尽可能多的家什弃家而走。
  一边走一边难受得要死,攒了一辈子,才攒下那点家底,就这么扔了,简直不想活了,以后可怎么办呢?
  天老爷啊,你开开眼吧。我的猪我的鸡,我的房子和家具,全完了……
  这些人几乎是一步三回头,要不是眼见得那浑浊的江水一浪高过一浪的,用不了多久大堤肯定会垮掉,这些人是不会走的,但凡有一点希望,都舍不得扔下一辈子才积累下来的那点东西。
  然而,让这最后一批人失望的是,他们的侥幸让他们错失了逃生的最后机会。这个时候就是把背着的所有家当都扔掉,也已经来不及了。
  洪水如嘶吼的野兽,由大堤破溃处的狭口咆哮而来,瞬间把所过之处的所有人畜全部吞没。
  有幸爬到山坡上躲过洪水的人就眼睁睁看着洪水肆虐,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有时候真的很渺小,就好像巨人与蚂蚁的对决。
  颖州附近的清原县留仙镇,一下子多出了很多灾民,虽有富人们组织了施粥,然而灾民数量众多,一时间还是衍生了很多问题。
  很多流民就露宿在街上,官府准备的临时救济处根本容纳不来那么多人,毕竟已经十年没发生过这么大的逃难事件了,准备上还是很不足。
  这一下,往日里干净整洁的留仙镇乱了起来。因灾民无处可住,只能到处流窜,街道上乱糟糟的,也有些家庭人少地处偏僻的本地人家遭了抢劫。
  就更不用提街上的卫生情况了,都快活不下去了,你跟这些人讲什么卫生讲什么防疫病那不是扯吗?
  一个普通人,在活下去面前,其他的都得让位。
  江大奶奶从楼上客房窗口往下望,不时有灾民表情淡漠,有气无力的从客栈门外挪过去。
  她终究是个女子,说不担心是假的,灾民实在太多了。
  唯一庆幸的是雨停了,听说县令那边也在抓紧建临时救济处。这算是坏消息中的一点好消息吧。
  江大奶奶再一次吩咐下人们不可外出,严守门户,所幸她这次带来了六个护卫,都是江淮拨给兄嫂的人。若是这次来的是普通护卫和她们几个女流,那安全性就无法保障了。
  流民已经来了四五天了,终于全数安置到了各个救济点。会有衙役们拖着快走不动路的腿脚在各街区巡逻,不让这些人到处在流窜。以免让清原县本地人人心惶惶,人人自危的。
  县令好几天回不了家,胡渣子根本就没时间刮,就算是这样,也被人抱怨着处理不力。
  这一天总算把那些灾民都请到救济处了,吃不上饱饭,总不至于饿死。
  县令心情略微放松了一点,靠着县衙大堂的椅子就歪着头迷糊了过去。
  李石守在阶下,他也累。不过县令可以迷糊一会儿,他总得守着,谁知道什么时候又有事了呢?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有衙役帽子都跑歪了,跌跌撞撞闯进县衙大堂。
  李石想阻拦都来不及,县令也立刻就被惊醒,身子哆嗦了一下,差点摔到地下去,扶了下桌案,这才稳住了身子。
  两个人倒也没责怪那衙役,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不寻常的事情,不然这老衙役不会这么慌张的。
  果然那衙役道:“老爷,不好了,救济所那边,疫病爆发了,挡不住了……是霍乱,是霍乱啊!”
  “什么?”李县令腾地站起来,他可是知道霍乱大面积流行的威力的。
  “张同海呢?县里不是给他拨款备下药材了吗,他去救人了吗?怎么会爆发了呢?”
  县令其实不太明白,各项措施他都做了,不是说可以控制住疫情吗,怎么就……
  “大人,张大夫准备的那些药不好使,病人吃了效果不太好。”
  老衙役说着说着都快哭了,救济所建的离他老家不远,他老爹老娘,还有老婆孩儿可都在家呢,万一传到他家要怎么办?
  关键是现在医馆准备的药还不好使,这要如何是好?
  与此同时,海河以南各个州府乡镇都有灾民涌入,只不过,清原县流入的相对多一些。
  那些地方也有霍乱病人出现,不过只要有人出现疑似病症,便会立刻被送去就近的医馆,而医馆那边都准备着配好的现成的药。所以都没出什么大事。
  各地的消息每隔一定时间都会传到靖陵惠民署那里。过了两日,惠民署那边便得到了确切的消息,其他地区都还好,只有清原县,爆发了大规模的霍乱疫情,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控制,便会蔓延波及到其他地区。
  在惠民署的一帮大夫听了,都忍不住骂起来:他NND,张同海在搞什么鬼?怎么会没准备好药材。不然早点救治的话,哪至于会变成这样。
  连一向温和的刘炳良都气得拍了桌子,这样的人太可恨了,为了自己那点私心,不知道害了多少人?


第108章 驰援清原县
  李县令听了衙役的话,以手抚额。当时张同海派弟子来找他拨款囤积防疫药材,他第一时间就同意了,现在出了事,让他怎么办?
  出了事,第一个挨收拾的就是他这个县令。
  此时他把张同海恨得牙痒痒的,有现成的有效药方你不用,偏要作死,要死你自己死好了,还拉上老子!
  “怎么办?”县令问李石。他这个县丞倒是个有主意的。
  “大人,这事下官倒是知道一些,下官的外甥就是张同海的弟子。头几天他跟下官说过这个事,当时下官就觉得不妥,赶紧来找大人商量,可是大人走了。下官就怕出了岔子,所以就让人按着惠民署的药方去买药,可惜去晚了,只买到半车。不如用这些药材顶上,先给病重的人用,另外赶紧派人去靖陵,求他们派些大夫,另外调拨药材过来吧。”
  事到如今,也只有如此了,县令就算再有手段,也只能安抚民众情绪,在舆情上尽力疏导,想办法不出大乱子。但是他变不出来药材还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这样下去时间长了还是控制不住情势的
  张同海的医馆门口,几个汉子正抬着一个病人要进医馆,在门口被一个认识的人拦住了。
  “哎呀,快点让开,老宋,我今儿没功夫跟你扯,我爹病了,你别挡着道。”
  “小成子,你没听说吗?这张大夫的药不好使,你咋还把你爹往这送?是嫌你爹活的太长了是吧?”
  “你瞎说什么呢?张大夫不是咱们镇头一号吗?不然还能上哪儿去?”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张大夫治霍乱的药方不行。你爹是不是上吐下泻,是的话赶紧上县衙,那里在发药材呢。快去,去晚了药就没了,我也是跟你好才告诉你这些,咱俩啥关系,你说是吧?”
  张同海的大弟子站在门口听到这些话,心里灰扑扑的,自从在医馆眼睁睁地看着几个人死去,医馆的柜子和窗户都被砸坏之后,他已经害怕再有病人过来了。
  库房里堆着那些他亲自经手采买来的药材,只用了一小部分,如今大多数都还堆在原地。
  虽然霍乱病人越来越多,他们却已经找不到林晚清单上那些药材了。病人来了他们也束手无策。
  张同海呆坐在自己的诊室里,大脑已经空白,原来堆放在桌子上的医案和笔墨纸砚都被暴怒的病人家属掼到地上。
  要不是弟子们护着他,县衙的人也赶来维持秩序,他现在也不可能囫囵个的坐在这里。
  虽然有徒弟悄悄进来打扫过了,地上的墨渍却提醒他之前发生了什么。
  他知道完了,这次的事让他搞大了,此事只怕难以善了。
  清原县衙,李石采买的药材已经快没有了,衙门外聚集的病人却还有很多,其中不少人是颍州逃难过来的。
  他们这些人舍弃了家园逃过来,本来就已经一无所有了,心态已经极不好,这种时候,再碰上感染疫病,命也要保不住了,县令很怕这些人激愤绝望之下,不知道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又有不明真相的人乱传话,不少人以为是他这个县令不作为,贪墨了用来买药的钱款所以才没有足够的药救命。
  这种以讹传讹的话随着疫情的扩散愈演愈烈,李县令百口莫辩,面对知府谢道安的严厉问责,李县令只能把这边的情况详细地解释了一遍。
  谢道安也是气啊,皇帝那边刚刚发来了嘉奖,夸他治理有功,没曾想靖陵府最北的清原县出了这么大的事情。这样一来,只怕他要当上海南道总督一事要落空了。
  可是他再生气也得赶紧着帮着李县令想办法,不然就不只是当不了海南道总督的事了,只怕他的知府位子都得让出去。
  他第一个念头自然是求助到刘炳良那里,幸好刘炳良是个靠谱能办事的,靖陵府城靖陵县这边疫情都被消灭在萌芽阶段,所以备下的药材大部分都没有使用。
  是以刘炳良在知道清原县疫情扩大的第一时间就派人送一批药材过去。自己则随同这批药材赶赴清原县。同行的还有几个隶属于惠民署的男大夫。
  林晚为琉月公主做完复诊,由青玉提着药箱走出客栈,客栈老板恭恭敬敬地将她送到大路口,感谢她解决了这个大麻烦。他又能好好地开门做生意了。
  在路上林晚碰到了刘炳良一行人,知府谢道安也陪着他们,打算亲自送刘炳良到城门口。
  这件事刘炳良并没有叫上林晚,虽然有她在,疫情会控制得更好。可还是不让她去比较放心,毕竟清原县情况复杂,不只是容易染上疫病,还可能发生暴乱,太不安全了。
  他职责所在,这么大的事不可能留在靖陵观望,不得不去,林晚虽是惠民署的,但到底是个小姑娘,她不去也没什么。
  然而天算不如人算,大家在街上遇到了,自然要打个招呼,这一招呼,谢道安看到林晚了。
  林晚的医术,他是很放心的,更何况靖陵的疫病控制得很好,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林晚给出的成套处理预案和药方。因此,谢道安很希望林晚也能跟着去一趟清原县。
  但这话他不好说出口,刘炳良作为医令都没安排林晚去,他不方便插手刘炳良的人事安排。
  何况江淮对林晚的心意他心里有数,他要是开口让林晚去清原,就不知道江淮会是什么反应?
  不过街上有人突然开口,谢道安一听,这不是在讽刺林五小姐吗?
  “呦,这不是林五小姐吗?听说林五小姐治这疫病有一套,又身在惠民署,怎么清原县那边出了疫情林五小姐却不去呢?”
  说话的却是杨小姐,她家人本来想让她与贺少瑾订亲,却因为贺少瑾喜欢林晚,眼里根本就没有她,所以这个亲事便告吹了。她能不记恨林晚吗?
  杨小姐身边的另一个女子低声附和道:“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只是说个药方,不过是张嘴闭嘴的事,有什么难的?真要去疫区,就没那个胆,怂了呗。”
  杨小姐听了,拿个帕子捂了嘴轻笑着。
  俩人说话虽是故意压低了声音,却恰好又能让很多人都听得到。
  客栈掌柜听到这话很是替林晚不值,但他是做生意的,不愿意得罪人,就没说话。
  旁边围观的百姓议论纷纷的,说什么的都有,有的也像那杨小姐一般认为林五小姐是怕了不敢去。
  林晚听到了这些人的话,心里冷笑,什么时候都不缺这种人,就像现代的键盘侠似的,也不看看自己什么样子,偏爱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对别人品头评足的。


第109章 去清原
  “你们瞎说什么呢?什么叫张嘴闭嘴就说出来了,有那么容易,你在这儿张嘴闭嘴的怎么就没说出个子丑寅卯来给大家看看?你倒是说一个给我们大家听听啊!”一个胖胖的妇人指着杨小姐和她身边那个女孩子高声说道。
  说话的却是粮商周作鹏的太太,因为林晚的关系,不只是他们的长子在县里当了个小官,便是他们家的税也少收了一成。
  周太太对林晚那是感激得不行,直说这是他们家的贵人,就差整个牌子给林晚供起来了。
  周太太的话显然得到了周围很多人的赞同,那么多大夫都没做好的事情,那么容易啊?容易的话你俩怎么不说呢?就在这张嘴闭嘴的说风凉话,还大户人家的小姐呢?教养呢,搁哪儿呢?有本事你俩也说一个呀,不是说容易吗?blablabla……
  围观群众你一句我一句的都快把杨小姐俩人给淹没了。俩人再不敢多说一句,再说下去犯了众怒会不会把她俩给淹死在唾沫星子里?
  林晚看着这些人七嘴八舌地把杨小姐俩人说得哑口无言,心里还是很宽慰的。毕竟她所做的没有白白的付出,人最怕的是别人的不知感恩。
  琉月公主站在人群外围,听着老百姓们嘈杂的声音,这片土地是属于她父亲的,这些人是他父亲的臣民。还好,这些人不算烂,还不错。
  林晚看着刘炳良带的几个大夫,人手还是不大够啊!这件事她既然已经参与了,就应该有始有终。
  于是,她跟刘炳良说了几句话,刘炳良迟疑道:“那怎么行?你一个女孩子家,就……”
  没想到旁边的谢道安却道:“林五小姐愿意走一趟清原县,那可太好了,有林五小姐在,相信情况会很快好转的。”
  知府大人话已经说出来了,刘炳良只得把要说的话咽下去,每个人的立场不一样,知府最大的愿望是把清原县的事情尽量解决好,而刘炳良却担心林晚的安全。
  危险的地方,让他们这些男大夫去就行了。他并不希望林晚身涉危险。这孩子还这么小,未来还长着呢,要是出点事,可怎么得了?
  刘炳良的担心,林晚看得一清二楚,心里很是感激这长辈对她的提携和爱护。这世上,有妒贤嫉能的,有恃才傲物的,有排除异己的……
  而她林晚,能遇到刘炳良、夏老这样的长者,那可是福分啊。
  周太太听了担心地道:“林五小姐,你真的要去啊?不去不行吗?”
  林晚点点头:“我过去看看,不会有事的。”
  “那,那你可得小心点啊。”周太太知道林晚的话已经当着知府和医令的面说了出来,她说什么都是无用的,只能嘱咐这么一句了。
  旁观的民众也有不少人应和着周太太的话,让林晚注意安全。
  人群中,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