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穿之顺治爱美食-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久闻别乞大名,今日一见果然是名不虚传。”
  嘎尔迪听到他话中的诚意,在心里舒出一口气,放松了自己举目看向他。一身绛红的团绣常袍的少年帝王端坐在椅子上的,好似外头蓝天上的小太阳亘古不变。不灼不烫、恰到好处的暖意融融弥漫在整个乾清宫的偏殿,让人一进来就感受到一种尊重和亲切之意。、
  几缕阳光透过玻璃窗反射在他的身上,他整个人好似融合进一种暖心的温度中。
  温暖友好的笑容,炯炯有神的眼睛,虽然偏瘦却是浑身精神气十足。她很喜欢。对于他看向她的眼神儿更喜欢。近距离的接触比第一次的远观,第二次的偷看更让她喜欢。
  喜欢他,想给他留下一个好印象的嘎尔迪别乞动作标准的行礼,抬双手高举过头,右手捂在胸前同时躬身,以示她的敬意,“喀尔喀土谢图嘎尔迪见过皇上。”
  “免礼。别乞请做。”
  “谢皇上。”说着话,她又行了一个躬身礼。
  宫人送上来一杯奶=子茶一杯白开水,几碟子点心,小顺治望着她规范的饮茶动作,想起他收到的消息,嘎尔迪别乞来到京城后不光积极地学习各种知识,还和宫里的太后、格格们、阿哥们都相处友好,昨天的议政大会上众人和他说起的时候也都是非常认可。
  “非常感谢别乞不远万里来到京城。”
  “嘎尔迪感谢皇上给喀尔喀这个机会。”
  小顺治……,好吧,这确实是一个“机会”。他端起自己的白开水喝了一口,果断地换个话题,“别乞在京城可还适应?衣食住用方面可是合适?”
  “适应,合适。” 嘎尔迪非常认真地回答,“京城的一切都让人眼花缭乱,好像天国一样的美好。”
  “别乞的定义高过常人,难得。”小顺治忍不住又夸了一句。
  厄鲁特和喀尔喀两位别乞的日常活动汇报他都有看。小姑娘年纪小小却是定力非常,每天除了正常的人际交往之外就是看书学习,难得她这般清冷的性子居然讨了宫里的太后,姐妹们,甚至八旗旗主将军们的眼缘。他想着自己昨天萌生的想法,今儿见到本人更清晰了一两分。
  “不知别乞可有逛过北京城?喜欢吗?”
  嘎尔迪别乞放下手里的奶=子茶,认真地回忆着她眼中的北京城,磅礴浩瀚、友好礼貌地容纳各族人们,人们脸上的笑容都散发着自信、希望。
  “喜欢。皇上治下的北京城和皇上一样,朴实温暖,宽厚广袤。”
  “谢别乞夸奖。重阳节将至,别乞留在北京过完重阳节,如何?登高望远,喝菊花酒,用重阳糕赏灯观花。”
  嘎尔迪别乞看着他的眼睛,里面的内容真诚无虚假,掩藏在长长的眼睫毛下面的是完全不同于她见过的任何人的一种包容、责任。她的视线落到他的白开水上,缓缓站起身恭敬地行礼,“非常感谢皇上的邀请,嘎尔迪不胜荣幸之至。”
  “嘎尔迪喜欢皇上新印刷的书,只是看着不大明白。可否在这一段时间内来和皇上请教?”
  小顺治呆愣,他没想到领兵打仗的别乞会喜欢看数学书,还“看着不大明白”。那本书,说实话,就算是当世的算法大家看着也是“看着不大明白”。
  嘎尔迪看到他惊讶的表情,确认他眼中没有拒绝,也没有他看向一般人的那种一视同仁的“无视”,嘴角不自觉的翘起,露出一个小小的欢喜的笑容。
  好似雪花飞舞,冰霜发芽,原本清凌凌的目光变得欢喜柔软,好似冰雪消融出的一汪清泉,装满了蓝天白云,装满了草原上的绿洲和星星,于温润灵动中带着点不好意思,羞涩期待。就连她那眉梢眼角的天然傲慢看起来也多了一分可爱的少女情怀。
  广阔无边的茫茫大草原和江南之地的灵山秀水一样,不光给了小姑娘们一颗自由宽广的心灵,还给了她们一份勇敢纯挚的心性。小顺治想着三天前在宫后苑看到的六位蒙古小姑娘,以及蔷薇花丛后面那道平静注视的目光,不由地在心里赞叹一声。
  都是一样干净的好像是秋日湖水的眼睛,纯净圣洁毫无**。
  他发自内心的微笑开来,“朕最近听很多人夸奖别乞。实不相瞒,朕对别乞的能力和毅力非常欣赏,却没想到别乞会喜好算法。当然可以。”
  嘎尔迪的眼睛一亮,因为他的认可。
  眼里顾盼神飞的光彩,欢喜尽显,让他又是笑。此刻的小别乞倒是显得更像一个普通的小姑娘,他抬手给小别乞续了一杯奶=子茶,示意她坐下来。
  两个人静静地喝茶喝着白开水不再说话。
  嘎尔迪别乞喝了一口奶=子茶,抬头看一眼,明明是凌厉威严的长相因为主人性格的原因显得儒雅,甚至带有一股汉家文人的小书生气。这让她想起他打马进程的那天,万众瞩目之下的他毫无身为帝王的自傲,甚至没有一般少年人的意气风发。
  再喝一口奶=子茶,她又看向了他。那天她在十三格格、十四格格的陪同下逛宫后苑,偶尔遇到皇上还有那六位正在打闹的小格格。明明一举一动都很注意礼节,喜欢汉学的皇上并没有因为小格格的闹腾而面露不喜,他的目光是那般的温暖,好像喀尔喀的阳光一样。
  小顺治……,好吧,看吧。然而嘎尔迪又喝了一口奶=子茶后把目光落在他的白开水上。据十三格格说皇上从南边回来后就是白开水。是因为战场上的血腥和死亡无法接受?
  没有亲手见过血的人总是害怕未知的杀戮世界,但是皇上和其他人的情况应该不一样。他的眼神告诉她,他清楚战争和杀戮的残忍,只是他天性中的温柔让他不忍心;他的内心足够强大,没有害怕、拒绝走进那个世界,却是对死亡,哪怕是敌人的死亡也有一份温柔的不忍心。
  嘎尔迪望着他眉目间的那份稚气,情不自禁地露出一个安抚的笑。
  意识到自己被第一次见面的小别乞看破还被安慰的小顺治笑容暖心。就见他对面的小别乞喝了第四口奶=子茶,放下杯子看向他的眼睛,开了口。
  “皇上,嘎尔迪的力气很大,会打仗,会煮奶茶,会看书,会做很多很多事儿。” 顿了顿,她又补充了一句,“不会,会学。”
  小顺治……。
  他想装聋作哑地用一种 “客气礼貌”的方式岔开话题,却又面对这双诚挚的眼睛做不到。
  嘎尔迪发现他的“沉默”,心里欢喜,眼睛亮晶晶的忽闪。她感觉自己更喜欢大清的皇帝了,他是一个真正的勇士,他也是一个真正的好人,一个蒙古话说的特别好听,很好看的小皇帝。
  两个人一时间都没有说话。嘎尔迪一边看着他一边慢慢地,慢慢地喝完了这杯奶=子茶,她一边遗憾自己喝的太快,一边依依不舍地道别。小顺治被她的小模样弄得哭笑不得,等她离开后摇摇头收拾心情去正式接见那六位小格格。
  这六位一路打进京城,名声远播黄河两岸的蒙古格格恭恭敬敬地行礼,看向他的目光大胆而热情。面带微笑的小顺治把其中两位小姑娘喊出来,六哥要的厄鲁特姑娘陶格斯,七哥要的喀尔喀姑娘阿尔斯楞。
  两个胖乎乎、黑乎乎,板着脸也是笑模样的小姑娘,一眼看去就知道她们的乐天性格和健康的体格。
  是两位好姑娘,他在心里下来定义。当然,他看人家的时候,小姑娘们也都在琢磨着他。目光豪不扭捏,心思简单明了,眼里的赞赏和夸奖表露无疑。发现他长得好,看了一眼又看第二眼;发现他有着和其他人不一样的气质,看了第三眼又看第四眼。
  小顺治望着她们单纯可爱的笑容,实在无法保持“英明神威”的姿态。让人把这段时间和她们处的最好的十三格格和十四格格找来陪着她们欣赏宫后苑的菊花和残荷,他来到武英殿找到多尔衮。
  现在的武英殿已经成了一处将士们商讨,学习兵事的所在。正在商议水师扩建之事的将士们看到他的身影纷纷行礼。君臣简单地寒暄了几句,他在一个偏殿看到了正在院子里喝茶休息的多尔衮。
  叔侄俩坐在武英殿的院子里继续喝茶。深秋的午后,阳光不冷不热的舒坦,靠墙的一盆盆菊花恣意地盛开。他看着桌子上的那盆金黄色的小菊花十丈垂帘,飘逸下垂好似小瀑布一般,心情跟着放松下来。
  “六哥和七哥娶了两位,还有四位格格,还请叔父给她们指个婚,嫁在京城。”
  多尔衮放下茶杯对他露出一个了然的笑,“就知道皇上一个也看不中。”
  “她们像邻家妹妹。”小顺治认真地解释。
  他是真心觉得喀尔喀和厄鲁特精心挑选出来的这六位小姑娘,很像他上辈子邻居家的小妹妹,活泼开朗,无忧无虑,却又坚强聪慧招人喜欢。多尔衮听到他的“妹妹”两个字就牙疼。看向他的目光很是无奈。
  “我们同意皇上先大婚,暂时不纳妃子。可是大清的后宫总不能空荡荡的。皇上且说说,你看着这大清国的哪位姑娘不像妹妹?”
  作者有话要说: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 秦时;一尺约23。1cm ; 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 ; 三国;一尺合今24。2cm ;……。七尺男儿的成语不是现在的七尺。现在一尺33厘米,清朝时期和现在差不多。
  女婴的事儿。清朝有育婴堂,不管是断断续续的怎么样,总是一个善良之举吧。感恩现代社会。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creative皎皎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creative皎皎 7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0章 第 30 章

  被问愣了的小顺治一时没有回答。
  多尔衮看他懵懵懂懂似乎还“小委屈”的样子笑了笑,他想着弟弟多铎提起的那位绾陌姑娘; 故意试探道:“不管是蒙古还是八旗老姓家的姑娘; 只要皇上看得中,即使是汉家女子叔父也给抬旗; 让皇上纳进来做妃。”
  “侄儿心里没有特别的姑娘。”明白多尔衮所指的他果断地说明。
  叔侄俩四目相对,多尔衮不大相信; 小顺治的眼神真切毫无作伪。
  多尔衮脸皮抽抽。他瞧见小顺治眼里真实的“无动于衷”却是真的无法理解,当然他现在也真的理解了自家弟弟的纳闷。如花似玉的小姑娘陪着你几个月; 你怎么可以不动心?
  不过既然皇上确实没有什么想法; 那也更好。实在无法想通的多尔衮在心里安慰自己; 提起另外一件事儿,接着问道:“皇上今儿接见了两位别乞; 感觉如何?”
  “厄鲁特的别乞是一位猛将,将来估计会在战场上碰到。喀尔喀的别乞是一位帅才,有勇有谋、骁勇善战; 更难得的是有一双好眼睛; 管窥蠡测、洞若观火。”说到这里; 他把自己的想法稍稍提及,“侄儿本想着把她留下来进水师或者骑兵营、火器营……”
  多尔衮闻言自然是吃惊不已。不过他想着皇上的性格; 却又觉得皇上有这个想法很正常。
  “虽然女子正式入营有不方便之处; 但若是别乞……也不是不可以破例。皇上可有和喀尔喀的小别乞提及了此事?回复如何?”
  “还没提及。邀请了两位别乞留下来参加重阳节。”
  多尔衮点点头; “反正也不着急。”
  小顺治……,小顺治听着多尔衮理所当然的语气,突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只好默默地告诉自己此事可以暂且搁置到重阳节。
  误以为自己暂时不表态就是“天下太平”,自打回到京城就开始忙碌终于忙完的小顺治今晚上自是一夜好睡。然而第二天一大早,他收到了小别乞亲自做的奶茶,香浓的奶味儿,纯正的蒙古奶茶。
  他对着犹自冒着热气的奶茶静静地看了好一会儿,一直到看出一朵花儿来才终于端起来一口一口地喝完。
  因为他的接受心里高兴的小别乞再接再厉,于是第三天晚上,他收到了小别乞写的兵法韬略、行军经验,《几何原本》《火器总要》《大清算考第一部》等等新印刷书籍的读书心得。
  小顺治对着这些书籍发呆,然后认认真真地花了一个多月的空闲时间挨个的一本本看完,有不同意见的给写出来,有知识性错误的给改正过来,有小别乞不懂的地方给教授明白……。当然,他也从小别乞的观点中学到了很多,尤其是兵法实战这一块。
  第四天下午,他收到了小别乞亲自去西山打来的野兔、野山猪、野鹿……。
  恍恍惚惚地接受下来的小顺治对着一心表现自己“能文能武”的小别乞,实在不知道该做出一个什么样的表情。
  他绷着脸面无表情。不明真相的人,知道真相的人,整个后宫乃至整个前朝、京城的人都知道了喀尔喀来的小别乞对他们的小皇上一见倾心,二见倾情,三见非君不嫁,而他们向来懂礼守礼的皇上没有严词拒绝。
  大家伙儿暗搓搓地围观“不亦乐乎”。但是京城的很多保守派人士,甚至有倾向汉学,学汉家做派的满人官员觉得皇上和别乞的事儿对风气影响不好。豫亲王心中一动,在《大清文报》《大清快乐报》上亲自写了一篇白话文章。
  “……陌上谁家少年,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我要嫁给你,纵使被休,也不以为羞。听听,当年的汉家女子多么真率、坦率。喜欢就喜欢,不喜欢就不喜欢。皇上和别乞好好的一对儿小儿女,发乎情止乎礼,就这么简单的事儿,听听你们啰嗦的?”
  “……尧帝当年遇到鹿仙女,日夜思念。圣人之情,尽见于此矣;《关雎》里面小儿女的春心萌动、歌唱相对。今古同怀,岂不然乎?……那些迂腐变态的,闻着三寸金莲写出来的小曲子少听点儿,多听听《桂枝儿》……”
  这下子京城人不分哪个民族哪个派系都是一口老血喷出来……豫亲王你平时都了什么书?就是旗人也觉得不好意思,豫亲王咱能不能不要如此无赖把什么事儿都扯到“三寸金莲”上?
  汉家文人更是生气。尧帝那是长辈都不在了自己找老婆;《春日游》那都是艳曲,汉家人早就不看了,更不许家里的姑娘看;《桂枝儿》那是平头百姓空闲时间的乐呵,如何能进大雅之堂?孔圣人那句“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如何能那般解释……
  还有,这不是小儿女的事儿,这是皇上的事儿,是国家大事!
  一个个小姑娘都喊着别乞霸气英武,气煞老夫也。一个个老夫子气的白胡子翘起。甚至还有人积极地给豫亲王列了一个书单……拜托您啦豫亲王,你看看正经点的唐诗宋词元曲吧。甭天天捧着话本儿当经义看,自己顶着荒唐王爷的名号,还把向来乖巧的皇上教导坏了。
  豫亲王……,豫亲王不服气,爷不荒唐好多年了。秉承着输人不输阵的道理,他琢磨着小顺治曾经说的只言片语,慷慨激昂地继续写文章,“……诗词抒情乃是孔孟还没有出生时候的远古时期就有的文章格式,喜怒哀乐皆是“情”,不是必须承载着什么大道道……。”
  “再说了,孔圣人不光自己合离另娶,他还劝说守寡的儿媳妇改嫁……至于‘三寸金莲’,既然你们天天写诗作赋的说小脚好,为何本王不能提?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你们遵的哪门子孔孟之道?裹着懒婆娘又长又臭的裹脚布的小道道……”
  京城百姓……,豫亲王您说说谁是“州官”谁是“百姓”幺?我们写诗作赋只是自己的闺房玩乐,脚乃是女子贞洁所在,如何能于大庭广众之下,正式文章上面提及?再说了,我们是心学派,我们也不支持理学家的佛家理论,您不要一杆子打死一船人。
  突然被同胞“捅了一刀”的理学派……,“请豫亲王一事论一事,不得胡搅蛮缠。圣人的合离之事还没有定论,你不能用这件事儿这般误导皇上……。‘存天理灭人欲’乃是天道,不是佛家理论……”
  被认为是被教导坏了,被担心会学着孔圣人合离做下一个“正德皇帝”的小顺治微笑着翻着这几天的报纸,对于因为多铎和孔孟弟子的争执引起的汉家心学派和理学派之间的口水仗,开心地笑。
  当然,他在早朝上面对大臣们的好奇的眼神儿,还是全程面无表情。
  天天端着一张面无表情脸的小顺治在一天下朝后对着追着他问的多铎,抬手按了按眉心。
  “朕也不知道。”他是真的不知道该拿出一个什么态度,“暂时这么着吧。”
  豫亲王多铎瞅着皇上这个“烦恼”的小模样乐呵,感觉自己因为皇上那一句句“妹妹”受到伤害的小心肝得到了大大的安慰。
  小顺治……,小顺治继续面无表情,他知道前朝后宫乃至八旗人、京城人都在看自己乐呵的,对于十五叔浑身冒泡泡的“欢乐”一点儿也不想见到。
  “心学家提出的,唱戏的男子为了演好女子裹脚一事,乃是特例,不能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