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沈家九姑娘-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新帝派,是他们支持新帝宫变,登基为帝的。正所谓,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皇上是惩处不行,不惩处也不行。
  朝堂里争论不下,最后是赵后出面,大义灭亲,把赵公葑送去了德令哈城修筑城墙。赵老太太舍不得小儿子,在赵后面前,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
  赵后见母亲哭得伤心,不得不把话说明白来劝她道:“母亲,杀人是偿命,若沈家一定要追究到底,小弟就没命了,让他去修城墙,不过是缓兵之计,到德令哈城,离锦都这么远,沈家人哪里知道后面的事?等过一两年,就说城墙修好了,小弟就回来了。这件事也淡下去了,沈家想追究也没法追究了。”
  赵老太太一听这话在理,如是也不哭了,回家打点,送赵公葑去德令哈城,又再三叮嘱他,要老实点,不要再惹事,好早点回锦都城。赵公葑先是闹,不肯去吃苦,赵老太太把赵后劝她的话,透露了一些给他听。赵公葑是很信服他这个姐的,如是就满口答应去德令哈城了。
  在赵公葑离京这天,一个算命先生在沈府门外求见。沈家在办丧事,哪有空见他?他却道:“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有生有死,有死有生,死者去,生者来,世道有轮回,生生不息。他是她,她是你。前世男,今生女,悲事不用悲,喜事应当喜,”
  这话他有意说得含糊不清,门子隐约听到生啊死的,心念一动,就把这人请了进去,通报给沈母。
  沈母是并不虔诚的佛门居士,但佛教讲究的轮回,她是信的,也爱算个命什么的,就把人给唤了进去问话。
  那算命先生掐指一算,问道:“老太太,贵府在辛卯月庚申日这天,有一悲事,有一喜事,老朽说得可对?”
  悲事自是沈老太爷离世。
  喜事?
  董其秀生个小丫头片子叫喜事?
  沈母迟疑。
  算命先生目光闪了闪,道:“添璋弄瓦,皆算喜,贵府应该是男去女安。”
  沈母叹道:“我三儿的一个妾室,在那天的晚上生了个女婴。”
  “老夫先前就说了,前世男,今生女。说句不敬的话,令夫是不敬菩萨的,原本是要坠三恶道的,但因老太太您敬,惠及令夫,他才没有入恶道,重归沈家门,为得就是随老太太您一起敬菩萨,再修个男身。”算命先生继续忽悠道。
  这话入了沈母的耳,人生莫作妇女身,百年苦乐由他人。沈老太爷虽没宠妾灭妻,但身边也没缺了女人,两个活生生的庶女,杵在那儿给她添堵。她信佛敬佛,何尝不是想来世做个男人?
  算命先生临走时,又说了几句,“老太太谨记,前世事已毕,今生另有缘法,切莫一味纠结过去,当如何便如何,爷是爷,孙是孙。”
  “多谢先生提点。”沈母双手合十道。
  沈母信了他的话,打赏了他三十两银子。让下人送他离开后,把沈穆轲叫了过来,“明儿你把董氏生的那个女娃,抱过来给我瞅瞅。”
  沈穆轲是知道算命先生这事的,见那孩子入了沈母的眼,回房跟董其秀说了。
  董其秀嘴边闪过一抹诡异地笑容,道:“以前也听过这种事,只是没想到会发生在我们家。”
  “这是得了大机缘,才能发生的事,明儿我把孩子抱过去给母亲看看,请母亲为孩子取名,你看如何?”沈穆轲问道。
  “当然好了。”董其秀没想到还有这意外之喜,满口答应。
  次日,沈穆轲把孩子抱去给沈母看,不知是受算命先生的暗示,还是沈母老眼昏花,觉得孩子眉宇间与沈老太爷相似,在沈穆轲请求她给孩子取名字时,欣然同意。
  沈母给孩子取名叫沈丹念,没有依从三房给孩子们用的走字旁,用了心字旁。
  陶氏得知此事,记起董其秀的奶娘出门的事,隐约觉得这事是董其秀从中做了手脚,暗暗心惊,这个女人太厉害,居然将一件不好的事,硬掰成好事,难怪在梦里,她斗不过她。
  七七四十九天后,沈老太爷就要出殡,沈家三兄弟和沈母商量守孝的事。三年孝期满了,沈家三兄弟还要入朝为官的,怕人走茶凉,以后复职艰难。商量过后,不愿长途跋涉的沈母和沈穆轼一房人留在锦都城,沈穆载一房和沈穆轲一房回鲁泰守孝。
  长子捧灵、幼子打幡,是大丰朝的习俗,他们兄弟回去礼数全了,沈穆轼回不回去,也就不重要了。周氏心中暗喜,林氏回鲁泰,沈府的中馈就归她管了。
  虽然沈老太爷提前死了,但陶氏并没有慌乱,梦里九年后,也是长房和三房在回鲁泰守孝的,立刻让下人们收拾东西,该带走的带走,该封存的封存,该托付的托付。
  董其秀就难办了,沈丹念才一个多月,又因为所谓的投胎转世之说,沈母要把沈丹念留在身边。毕竟是身上掉下来的肉,董其秀舍不得,可是远离沈穆轲三年不见面,他会不会忘记了她?
  董其秀思前想后,一咬牙,把沈丹念丢给了沈母,随沈穆轲一起回鲁泰。
  三月初九,沈家抬灵出殡。皇上先前,既感念沈老太爷不离不弃地扶持之恩,也为了安抚沈家,不但派了近身大太监每七日都来祭祀,还给了沈老太爷一个襄广的谥号。
  皇上都如此厚待沈家了,亲王、郡王等勋贵人家岂敢怠慢,纷纷高规格地摆上了路祭。
  ------题外话------
  纤雪已回乡下婆家了,祝大家国庆节快乐,中秋节快乐。

  ☆、第二十二章 搬入新宅

  从锦都到鲁泰,就是顺风顺水也要走上半个月,现在带着棺木,还有女眷和孩子,行程快不了。这样沈丹遐的周岁就要在路上度过,陶氏觉得女儿受委屈了,在心里暗骂沈老太爷死得不是时候。
  三月二十五这天傍晚,在银州城的客栈入住后,陶氏就跟沈穆轲道:“明天我要去拜访一下我的表姨。”
  “你表姨在银州城,以前怎么没听你说过?”沈穆轲怀疑地问道。
  “我娘家那边的亲戚,三老爷知道的没几个吧。”陶氏翻了个白眼,她对他已越来越没有耐心,多说一个字,都觉得厌烦。
  沈穆轲皱了下眉,问道:“你身上带着孝,去你表姨家拜访,你就没觉得不合适?”
  “自家的亲戚,没有那么多的顾忌。”陶氏心中冷笑,何时他也讲究起这种礼数来了?
  沈穆轲见她执意要出门,板着脸,沉声道:“随你便,但是你别指望我会陪你一起去。”
  “不敢劳累三老爷同行。”陶氏原本就没想让他去,也不想让他去。
  “真是耽误事。”沈穆轲不满地道。
  “大嫂和大姑娘有些腹泻,身子不舒服,想要休息一两天再走,我去拜访我表姨,没有耽误事。”陶氏收买厨娘给她们下了泻药,为得就要在银州城多留几日。她已知道沈穆载跟沈穆轲说过要留下来两日再走的事,没想到沈穆轲还是摆出这副嘴脸来了。
  次日,陶氏带着儿女、齐婆子、福婆子、禄婆子等下人,去了城东的一间宅子,陶父、陶母、陶侃、金氏他们已等候多时。出外之前,陶氏就和陶母商量好的,沈丹遐的周岁宴,由外祖父母办。沈家人出发后,陶家人就跟着离开了锦都城。
  虽在外地,又因沈家在孝期,不好邀请宾客,只有陶家人为沈丹遐庆贺,不过抓周的东西准备的很周全,大红绣富贵牡丹的地毯上,放得满满当当。
  穿着粉蓝色衣裤、眉间点着鲜红朱砂痣的沈丹遐被放在了地毯上,在众人期许的目光下,她一手抓住胭脂盒,一手抓住针线盒。
  陶母笑盈盈上前抱起她,嘴上说着吉利话,“我的乖乖容貌姣好,针线佳,日后定能嫁个如意郎。”这是一个美好的祝愿,女儿已不幸,但愿外孙女能遇良人,幸福一生。
  沈丹遐收了一堆生辰礼,徐朗亦托陶家人带来了一个憨态可掬的陶瓷娃娃。
  厨娘不再往林氏和沈丹瑶的吃食里放泻药,母女俩恢复了健康,休息了两日后,沈家人重新上路。
  四月初二傍晚,沈家人终于抵达了鲁泰县,沈氏一族来迎接的人是沈老太爷的堂弟和堂侄。沈老太爷生前对他叔叔这一房颇为照顾,并且支持堂弟做上了沈氏一族的族长,堂弟痛失靠山,哭得泣不成声。
  沈家在鲁泰繁衍生息,是个大族,族中亦有沈老太爷这一支的房屋,三间两进的院子。虽然沈老太爷这一支人已有几十年没回老家来了,但房屋年年修缮,在知道沈穆载兄弟扶灵回乡,就收拾好了,可是回来的人太多,两房人暂时只能将就的挤在一起居住。
  沈丹遐已有一岁了,在婢女的搀扶下,已能到处走动,可是东西厢房、后罩房里都挤满了人,她只能窝在正房,憋屈的要命。
  陶氏住惯了宽房子、大房子,亦住不惯这种狭窄的小房子,又担心那些妾室通房不安好心,害了她的儿女。沈老太爷的灵柩,葬入祖墓的第三天,陶氏就跟沈穆轲道:“三老爷,大家住一起,虽然可以互相照应,可也有诸多的不便。我们是小的,总不能让大哥搬出去让我们,还是我们搬到外面居住让大哥,你觉得如何?”
  “你说得到轻巧,外面哪有地方让我们搬?”沈穆轲也想搬出去,奈何手头上没多少银子,一文钱难死英雄汉,何况他还不是英雄。
  “我有个世叔,要搬回锦都城去,他在鲁泰的宅子,愿意便宜点租给我们住。”陶氏早已想好说辞。
  “你家还真交游广阔,又冒出个世叔来了。”沈穆轲嘲讽地冷笑道。
  “三老爷读了那么多书,难道不知道有句话叫做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吗?”陶氏反讽地问道。
  沈穆轲语噎,气恼地拂袖而去。
  陶氏根本不在乎他是否生气,吩咐下人收拾东西,准备搬家。林氏得知后,嘴上虚留了陶氏几句。
  两日后,沈穆轲这一房人搬去城南里仁的一个大宅子里,这个大宅子由两个三进的院子,四个两进的院子、五个一进的院子以及三个小花园组成。沈穆轲看过之后,十分满意,亲手写了沈宅两字,挂在大门口。如果不出意外,他这一房人,将在这个宅子里住两三年。
  院子好分配,陶氏带着沈丹遐住那三进的院子,沈柏密兄弟住在左侧的那个两进的院子。沈丹迼和她姨娘,沈丹迢和她姨娘、沈丹迅和饶姨娘各住一个两进院子,沈穆轲住了另一个三进院子。没有生育两个通房刘氏和彩氏同住一个一进的院子,董其秀一人住一个一进的院子。
  真正依照礼数守孝,日子会过得很清苦,穿得是粗麻衣,吃简单没有油的素菜,还不能见半点荤腥,陶氏自己怎么样都没关系,可她舍不得三个孩子受苦,也怕他们熬坏了身子。
  孝敬不在吃食上,陶氏想到梦里,抱走她女儿,替换高榳是沈老太爷的主意,她就不想孝敬他,让厨娘变着法的给三个孩子补身体,素面的汤是高汤,拌饭用的麻酱里是鱼肉,丝瓜汤是用五花肉煨出来的……
  沈柏密兄弟被养得窜了个头,沈丹遐的竖向发展不及横向发展,长得白白胖胖的,足足比小她一个多月的沈丹迅大了一圈多。
  做为一个曾想把自己瘦成一道闪电,却抵抗不住美食诱惑,把自己喂成微胖的女孩,沈丹遐清楚的知道,再这么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她极有可能不微胖,而是肥胖。
  “娘,我不要吃了。”沈丹遐咬咬牙,狠心地把面前的小碗推开。
  “怎么了?为什么不吃?可是不合你的胃口?娘让她们重新再做好不好?还是你哪里不舒服?”陶氏边柔声哄边抬手去摸她的额头。
  沈丹遐扯着脸颊上的肉,“不要吃了,胖胖的,难看,我要减肥。”
  “减肥?”陶氏不解地蹙眉,把她的两只小手拿开,摸摸被她捏红的地方,“哎哟喂,我家小九儿,这么小就知道爱美了呀。”
  “娘,九儿要美。”沈丹遐加强自己的决心,看她娘以及周围的人,就知道这个时代不以胖为美。
  “小九儿啊,能吃是福。小九儿一点都不胖,白白嫩嫩的样子最好看,瘦骨嶙峋的才难看。乖乖,来把这个吃了。”陶氏劝解道。
  沈丹遐知道她娘在这事上的固执,没有费力反抗,认命地把那碗瘦肉末蛋羹吃了,然后去小花园里散步,吃食不能减少,那就只能多做运动。瘦身操、减肥瑜珈,她都没有忘记,重新拾起来不是难事。

  ☆、第二十三章 童年玩伴

  十月初冬,小花园里却仍然摆着许多盛放的菊花盆栽,是陶氏让城里的花坊送来的装点家宅的。沈丹遐欣赏了一圈,在一盆盛开的黄菊前停了下来,摇头晃脑地吟道:“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
  “小胖妹,小胖妹。”一个突兀的童声打断了沈丹遐的雅兴。
  沈丹遐抬头看去,是隔壁程家的孩子,“程小胖,你怎么过来了?”
  “小胖妹,你要叫我珝哥哥。”程珝纠正她道。
  “不叫。”沈丹遐噘嘴道。
  “小胖妹你不乖,我这个好东西就不给你了。”程珝傲气地道。
  “我不要你的东西。”沈丹遐翻了个小白眼,他的东西,她才不稀罕呢。
  “别啊小胖妹,这东西好玩又好看,你不能不要。”程珝把藏在身后的东西拿了出来。
  沈丹遐定睛一看,笑了,原来是个万花筒,在这个时代可是件稀罕物。程珝见她笑了,也开心地笑了,“这叫万花筒,是我三舅舅从南洋那边带过来的,里面的东西可好看了。”
  沈丹遐是知道如何玩万花筒的,但还是乖巧地听从他的讲解。把玩了一会,沈丹遐把万花筒递还给他。程珝没接,道:“小胖妹,这个是送给你的。”
  “这个太贵重了,我不能要。”沈丹遐知道像这种新奇的东西,价格都昂贵,何况这东西还是从南洋来的,那就更贵了。
  “这个万花筒,你不喜欢?”程珝问道。
  “还行。”沈丹遐对这些小孩玩具兴趣不大,但是怕打击到程珝,才含糊回答。
  “小胖妹,我用这个万花筒跟你换那个小木马,好不好?”程珝年纪还小,耐心有限,一下就把他的意图说了出来。
  “不行,那个木马是我大表嫂送给我的,不能转送给其他人。”沈丹遐见他要哭得模样,话头一转,“你可以过来骑,想骑多久就骑多久。”
  “真的吗?”程珝眼睛瞪得大大的。
  沈丹遐点点头。
  “小胖妹,你真好。”程珝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沈丹遐嘟嘴,恼火地道:“程小胖,你能不能不叫我小胖妹?”
  “你本来就是小胖妹啊。”程珝看着她的包子脸道。
  “木马不给你骑了。”沈丹遐气呼呼地道。
  “你刚答应给我骑的。”程珝急道。
  “我反悔了。”沈丹遐傲矫地转身往回走。
  “你怎么能反悔呢?小胖妹,你要知道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程珝追在她屁股后面道。
  沈丹遐眼珠灵动的转了转,道:“我听不懂。”
  程珝挠挠头,他才六岁多,虽已启蒙,但过于深奥的话,还是不太懂的,这句话是旁听父兄说的,强记下,意思一知半解,他亦说不清楚,但他咬住一点,“就是话说出来,就要做到,你答应让我骑木马,就不能反悔。”
  “要我不反悔也行,那你不许叫我小胖妹。”沈丹遐不喜欢这个称呼,她坚决不承认她胖,她这是婴儿肥,她再长大一些会抽条的。
  “好吧,我不叫你小胖妹。”程珝为了能骑小木马,乖乖改了口。
  沈丹遐的小木马,和市面上的小木马不同。市面上的木马,就是木头雕出来的马,不会动的,黄氏送给沈丹遐的这个木马,有机关,扭动两个马耳朵,就可以前后摆动,就像是现代的摇摇车,很讨小孩子喜欢。
  程珝跟着沈丹遐回屋骑木马,过后约好明日再来,拿着他的万花筒回家了。程珝的母亲苗氏,亦出身商户,不过她和陶氏不同,她在程家,得婆家人看重,和程老爷夫妻情深,房里无有旁人,生有三子。沈家搬过来后,与陶氏来往了几次,一拍既合,两人一起开了间首饰铺。梦里,陶氏被困在沈家祖宅,在鲁泰一个人都不认识。
  程珝回来时,苗氏在看画册子,见他拿着万花筒回来了,奇怪地问道:“你不是说要把万花筒送给小九儿,怎么又拿回来了?”
  “小胖妹说太贵重不肯要。”程珝把万花筒搁桌子上,爬到苗氏身边坐下,“不过小胖妹答应让我骑木马,而且每天都可以去骑,想骑多久就骑多久。”
  “哟,小九儿待你可真好,只是你怎么还叫人家小胖妹?小九儿不喜欢别人叫她小胖妹的。”苗氏笑道。
  “当她面,我不叫她小胖妹。”程珝狡黠地笑道。
  “你这个坏小子。”苗氏轻捏了下他的鼻子,笑骂道。
  打这天后,原本就爱往沈家跑的程珝,跑得更勤了,为了骑木马,在沈家一留就是大半天,常常吃了中饭,才依依不舍的离开。
  十月下旬的一天,林氏突然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