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候选王妃-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宜妃看了她一眼,道:“如今每日都在排演啊,妹妹要看,现在就可以过去看看。”
米丽景嘴唇微动,看向皇上,一副想去的样子。
皇上却看着宜妃,笑道:“嫒嫒看过了么?她们演得如何?”
“还不错的。”宜妃点头答道,“领舞的是韩韶舞好容易找来的,据说是京城水袖第一。我看过一回,果然功夫不错。”
皇上听说,也起了心思,笑道:“那朕也过去看一回。”
皇上要去,自然大家都陪着,距离很近,也不用步辇,索性簇拥着皇上和宜妃,众人一路走了过去。
锦绣宫里自然得了消息。等到了门口,宫门早已大开,正在排演的艺伎和乐人们都跪在门口相迎。
梅清从未走近锦绣宫,此时举目看时,果然是花开锦绣。整个庭院郁郁葱葱遍植花卉,间有点缀少许亭台。如今已将原来的路径改建为响屐廊,宽窄不一,竟有四五条之多。
最阔的一条有五六尺宽,众人走上去,虽然没穿木屐,仍是足声咚咚,听起来悦耳得紧。行至深处,只见响屐廊一侧又竖起十几面大鼓,每一面都有三尺多宽,整齐威武。
皇上笑道:“看来这鼓应是演舞所用了,朕都等不及要看了。”
领舞的伎人看起来年纪并不小,总有二十五六岁了,身材高挑,肩背挺拔,脸上画了极浓的妆容,看不出本来形容,身上穿着特制的衣衫,水袖极长的,上来行了礼便下去准备试演。
韩韶舞此时也匆匆赶来,在一旁伺候着。只是皇上一门心思在宜妃身上,只管让人搬了许多果品来,一边闲话一边等着伎人们上台。
开场是一通锣鼓,用的是小锣轻击,扁鼓慢敲,入耳乃是清平调。
不知道是自己多心还是错觉,梅清觉得有许多目光,若有所思地盯着舞者飞舞的水袖。
他们不是在欣赏舞蹈。
☆、第一百六十三章 出窑
从宫中离去的时候,梅清遇到了唐凯。
这阵子梅清实在太忙,和陶大学士府的来往不过维持在一般的范围,逢节日走动一下而已,偶尔陶老太太的外孙女、梅清在理王府时候的同伴曹敏会过来坐坐,更新一下京城的八卦消息。
大多数消息在梅清听来都普通得紧,时代和心境的不同,能让她平淡的对待大多数曹敏看来惊世骇俗离经叛道的新闻。
唐家和陶家乃是姻亲,又是皇商,有了路子又有钱,唐凯作为宫中的侍卫,升迁得很快,如今已是二等侍卫首领,带着一支小队,负责宫里的北门。
所谓“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古神兽之中玄武主北方,故此北门又称之为玄武门,乃是宫廷日常出入的门禁,梅清平日亦均是由此门出入。
宫廷门禁,男女有别。应召进入宫廷的命妇、臣女等,由女官和太监们核对身份,检查随身物品。皇家侍卫,因均是精壮男子,在宫廷内行走是有严格的规定的,故此其实并不常见。
梅清在宫里出入多次,还是第一次见到唐凯。刚出了北门,就见到几人从左侧而来,待走得近了,才发现领头的是唐凯,唐凯身后还有两名侍卫,看服色应该是他的下属。
唐凯并没有意外的神色,极自然的抱拳为礼,道:“陈姑娘久违了,今日出来的早。”
梅清眼皮一跳。只因看过试演的歌舞之后,皇上兴致很高,又携了宜妃去看御花园新放养的锦鲤,说是如此一动一静最相宜。梅清便借机辞了去,所以今日确实比平日早些。
唐凯看起来比从前更加成熟英武,他的部下要么是训练有素。要么是默契有加,停在后头并不上前。
梅清颔首为礼,笑问道:“荣哥儿可好?可是有日子不曾见了。”
唐凯想起儿子。脸上的线条都柔和了几分,道:“这小子皮着呢。最近才找了个长拳师傅,拘在家里好生练练。”
北门人来人往,略一驻足,便会引人注目。
唐凯稍犹豫了一下,轻声道:“你要小心些,离宜妃娘娘远点儿。”
什么意思?这是自己小心就能做到的吗?是想离宜妃远点儿,可咱说了不算啊,皇上的嘴最大不是?
看到梅清脸上的疑惑之色。擦肩而过之时,唐凯又补了一句:“离她身子远点儿。”
总算梅清也宫廷里也混了些日子,虽然心下惊讶,脸上还能维持着微笑而疏远的神态。不论什么情形之下,被人见到和一名皇家侍卫关系亲近总是不合适的。
有人要对宜妃下手了。
是谁?
梅清心里苦笑了一下,可能的人未免太多了。自古红颜多薄命,想不薄命可真难呢。
不过,从此陪伴宜妃左右的时候,梅清多了个心眼儿,绝不相邻而坐。行动均是让至坤宫里的宫人搀扶宜妃,自己并不动手。如果可能的话,至少离开两步左右的距离。
丰满多汁的水蜜桃。大而鲜甜,梅清一口气吃了两个。
原来已是蜜桃成熟时。
蒙萨的使团走了两个多月,终于抵达了大昌的京城。
蛋形窑也竣工了。
梅清看着完工的蛋形窑,还是相当满意的。这个蛋形窑当然不是常规的大小,梅清可并不打算把自己的宅子变成瓷厂。
做好的窑口刚好一人高,方便进出,整个窑也不过一间房大小,乃是一个缩略版。吴启辉想得很周到,为了保密。匠人们都是只负责其中的一部分工程,难以窥得全貌。而最后关键的一些部位则是由他亲自带着几名吴家的子弟做好的。
梅清已将蛋形窑的建造方法,准确的说。就是设计图纸,以一万两的价码卖给了吴家。至于吴家如何保密,那就看他们自己的本事了。
试烧了几窑之后,蛋形窑正式投入使用。梅清给蛋形窑取名“青窑”。本来她想叫做“梅窑”,可是如此与“煤窑”谐音,便改作了青窑。此后她在自己的陶瓷作品底款上均落为“青窑”二字。
第一窑烧的是胭脂红的观音瓶。
吴启辉小心地将梅清制好的十来个观音瓶放入匣钵,搬进窑口之内,心中暗想,原来师傅要买去锦斋的瓷器,是要研究他们的做法。
这些观音瓶和之前吴启辉买来的去锦斋的观音瓶相比,无论是大小还是形状都一模一样。不过其上的釉彩,吴启辉却只知道材料,不知道配比。
吴启辉心下稍微有点儿不以为然,按照他的观察和看法,去锦斋的观音瓶已经完全达到了技术的顶峰。
能用简单的样式做出顶级的器具,这是大师的本领。去锦斋显然是有大师级人物存在的。
与其仿而制之,不如另辟蹊径。这是吴启辉的想法,当然他没敢说出来。
拜师礼已经举办过了,简单而隆重。自己已是陈雅的正式入室弟子,是不能轻易质疑自己的老师的。按规矩,现在他称呼陈姑娘为“先生”。
观音瓶出窑的时候,吴启健也来帮忙。虽然吴启健最终没能成为陈姑娘的弟子,但是也得到了允许可以打打下手,做些粗重活计,故此吴启辉一个人做不了,或是忙不过来的时候,便找他过来。
梅清并没太放在心上,照常入宫去了。她心中有数,这十几只瓶儿,怎么说也会有三五件精品,挑一件出来问题不大。
吴启辉和吴启健哥俩略带郁闷地将笨重的匣钵抬出已冷却了一日的窑口。本来一般来说,这应该是个郑重的过程,谁不关心作品的效果呢?可是由于先生的缺席,好像变成了一种单纯的体力活儿。
吴启健看着安放好匣钵,提议道:“咱们打开来看看吧。”
吴启辉犹豫了一下,要不要等先生回来再开来看呢?
好奇终于占了上风。
制作这观音瓶的好些材料还是自己去采买的呢,到底效果如何?仿制能成功么?能比得上人家去锦斋的么?
吴启辉心里没底。
看看就有底了。开吧!
二人合力抬起匣钵的盖子,小心的将观音瓶取了出来。
好半天都没人说话。
两个人四只眼睛好像被粘在了上头,嘴巴似乎也被什么东西糊住了似的。
根本不是仿制!
吴启辉想大叫一声,却仍然没能发出声音。
“九哥,这是你做的吗?”吴启健忽然问道,带着难以置信的语气。
“不是,我只是帮着买材料。”吴启辉答道,“哦,对了,揉泥是我做的。”
二人又恢复了无语的状态。
观音瓶在上午的阳光中呈现出略带紫色的红色,看起来似乎一触即碎,娇嫩无比。
“要不咱们把里边儿的都搬出来吧。”还是吴启健先恢复了正常,毕竟年纪小,还不能完全领悟这种全新色彩的意义。
二人忙了半日,将另外的十几只观音瓶都搬了出来,打开看时,却有几只废了,成品有十一只,其中颜色均匀亮丽无瑕疵的上品有五只,包括第一只。
吴启辉对去锦斋的崇敬之情消去了好些,而对梅清的敬仰又增了好些。
梅清见到这些观音瓶的时候,完全没有吴启辉想象中的狂喜,高兴自然是高兴的,但在吴启辉看来反应相当的平淡,显然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效果。
她让吴启辉将五只上品瓶儿按色泽深浅排好顺序,对吴启辉解说了一番,她已经比较熟悉老师的角色了。
“这种颜色称之为胭脂红。你看,是不是和女子的胭脂颜色很像?正所谓“紫晶逊其鲜妍,玫瑰无其娇丽”,便如美人儿一般惹人怜爱。这颜色最深的偏紫,又称作胭脂紫,而颜色浅的,则称作胭脂水。”说了一番,梅清回头看时,吴启辉眼中满满均是震惊与恭谨之色。
这个弟子算是被拿下了。
呵呵,想镇住你,还是不难的。
接下来梅清又有安排,让吴启辉制作与去锦斋的青花碗一样的瓷坯。这回吴启辉再不认为是仿制了,他热切地忙碌着,等待着更佳的效果。
他没有失望。
奔忙与先生的工作室内外与瓷窑之间,吴启辉觉得自己真的像个十来岁的小学徒一样,什么都是新鲜无比,事情常在意料之外。若不是男女有别,自己又老大不小了,吴启辉简直愿意给先生跪下来穿鞋子。
青花云龙碗第一次出窑,大概有十只成品,基本上与去锦斋的出品完全一样。吴启辉再一次对先生的绘画功底佩服得五体投地,在吴家,便是积年老匠,也未必有这样的水准。而陈先生笔法之轻灵细腻,与去锦斋画法的凝重洗练,更是各有千秋。
然后呢?吴启辉心里毫不怀疑先生还有妙招。
果然,完成了釉下彩的青花碗又回到了先生的工作室,继续添色。
吴启辉想起之前先生说过的“斗彩”,所谓釉下彩与釉上彩同存,相映成趣,便是这个了吧。
最终的成品让吴启辉欣喜万分,他忍不住将青窑的出品和去锦斋的出品并排放在一起比较。
☆、第一百六十四章 斗瓷(上)
青出于蓝胜于蓝!这个比喻自然是不贴切的,却极自然的挤进了吴启辉的脑子里。
青花自然是青色的,只是青窑出品的这碗,特别之处在于其后添加的釉上彩。如此一来,大概看去,两只碗是极其相似的,可是仔细看时,却是大不相同。
若是没有青窑的出品做对比,去锦斋的云龙碗绘制得生动飘逸,可算首屈一指了。
可是有了对比,便有了差距。
青窑出品的云龙碗画工绝不逊色,而色料上则高明许多,其上所绘图案看起来玲珑有致,云龙纹层次分明,那龙仿佛要破云而出,直冲云霄。别说懂行的行家,便是一般人也能看出绝非凡品。
按照梅清的吩咐,吴启辉将挑出来的两件青窑瓷器用去锦斋的原装锦盒装了,带上吴启健充作随从,再次往去锦斋而来。
门口的小伙计自是训练过,见了吴启辉便知是有过交易的客人,躬身行礼,招呼道:“吴先生请了!”说着打起了门帘。只是瞥见随行的吴启健手中捧着的锦盒,不免脸上露出奇怪的神色。
这两个锦盒做工精美,乃是订制的去锦斋专用盒子,故此一眼便认得出。
可是,这卖出门的瓷器,又拿回来做什么?
去锦斋打开门做生意也有几年了,这样的情形可还是头一遭呢。既使客人手头不便,也从来没有来退钱的。光顾去锦斋的客人都是非富即贵之人,极要面子的,就算后悔了,送去当铺也不会拿回来。
至于东西有问题要退货,那更是绝无可能之事。每件东西都售价不菲极其可观,来买东西的人自是看清楚了才买走。再说摆出来的瓷器都是千挑万选出来的。据说对不满意的成品,东家连折价出售这样的例行处理都不肯,必定要让人砸成渣子埋掉。
小伙计心里好奇。嘴上却是不敢问。而铺面里头的丁二掌柜,却是不能不问了。
迎上来寒暄了几句。丁掌柜便指了指那两个盒问道:“吴先生此来……?”
吴启辉笑了笑,道:“丁掌柜请了,实在不好意思,最近手头有点儿紧。这两件瓷器,可否借贵铺寄卖一下?”说着示意吴启健将锦盒打开。
这个说法倒是新鲜。不说退货,也不提退钱,说是寄卖!
丁掌柜心里冷笑了一声,你当去锦斋是什么地方?脸上还维持着笑容。道:“说起来吴先生和小店乃是首次交易,都是小可没说明白,我们这里实在是不能寄卖的。”
吴启辉四下打量一下,摆放瓷器的高几还有两三个空位,想来是卖出之后还没来得及补上,果然是宁缺毋滥。便指了指那几个空位,笑道:“从前不做,如今可以考虑做,这不是有空位嘛。”
丁掌柜变了脸色,去锦斋的主顾都是极体面的雅客。即便是大家子派过来的管事,也都是由头脸的人物。这位吴先生,上次便匆匆买了东西去。一时也不知其底细。如今又拿回来要寄卖,脸皮也算够厚。
将声音放冷了两分,丁掌柜坚持道:“本店确实是不做寄卖的,这个小可实在做不得主。”说是做不得主,其实就是做主让你走人的意思。
吴启辉脸上的表情都没有丝毫变更,好像根本就没听见丁掌柜的话似的,只管自顾继续说道:“我看可以就摆在那两个位置。”说着用手点了两个地方,正是之前买去的两件瓷器摆放之地,只是此时已另行摆放了一件玉壶春、一件梅瓶。
接着又道:“丁掌柜的放心。寄卖的规矩自然要守的,贵铺可以收两成的费用。”
丁掌柜的脸色彻底冷了下来。这人也太不懂事了,别说根本没同意。即便同意了,你竟然还要指手画脚说东道西不成?总算他在商多年,恶语伤人之事还是做不出的,只淡淡指了指门口,直接下了逐客令,道:“吴先生请了,此事不必再谈。”
吴启辉学着丁掌柜的手势,却是指了指已经打开的两个锦盒,道:“丁掌柜再权衡权衡,不妨好好看看,实实在在是好东西,寄卖此处绝不会影响贵铺的招牌。”
丁掌柜用余光瞄了一眼,心想本来就是我们去锦斋的东西,自然不会砸招牌,这个还用你说!只是没有这样拿回来重卖的道理而已。依旧摇头道:“多谢吴先生抬爱,小店实在没有这个规矩。”说着再次伸手做了个“请”的姿势,“请”的方向自然是大门了。
吴启辉满面遗憾之色,摇头道:“有眼不识金镶玉!如此便算了,我另去找别家就是。两成的费用还怕没地方招揽!”
丁掌柜听了这话倒是警觉起来。这瓷器行当门道极多,古瓷新瓷仿瓷,多有不同,去锦斋名声在外,也曾有仿制的。难不成这人是个骗子?先装模作样买两件去锦斋的真品,明知不能寄卖还是过来搞点动静,然后将仿品拿去别家当真品寄卖亦未可知。
想到此节,丁掌柜又盯了两眼锦盒里的瓷器,忽地觉得似乎果然与原来的不同。因铺子里的东西质量精、数量少、价格高,故此走货并不快,多有放上个把月也未成交的。丁掌柜日日在铺子里把玩,每一件都是熟悉得很。
他立时在心中认定了自己的想法,猛喝了一声:“慢着!”却是冲着正要将锦盒合上的吴启健说的。
丁掌柜走上两步,冷笑道:“这两件根本不是我们去锦斋的东西!你个混账东西,竟敢骗到去锦斋头上!你也不打听打听,我们东家可是官家出身,是能随便欺负的么?!”
“士”和“商”可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有官员背景的铺子自然要硬气很多。
吴启辉瞪大眼睛,一副莫名其妙的样子,笑道:“我什么时候说这是你们去锦斋的东西了?我又不是小孩子,怎么会拿你们自己的东西到你们这里来卖呢?”
这么说来,不可理喻的还是咱了?!丁掌柜心中火起,怒道;“咱们外头说话去!”这屋子里全是瓷器,当真动起手来可不是好玩儿的。
吴启辉不搭理他,转身冲吴启健道:“包好,咱们走。好东西自然有人识货!”
见他们一副果然要走的样子,再说那两件瓷器实在和自家的东西相像,丁掌柜如何肯让仿品流到外头去,向旁边的伙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