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药女:富贵临门-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山听得仔细,想了想问道:“若是军奴在我们家丢了,军队可会追究我们家?”

    “不会。您只需去军队报备,自会有人去追。”

    “那要是病逝呢?”本来住新宅第一天不能说不吉利的话,不过闺女一下子要弄八个军奴,作为一家之主的李山必须要多考虑一些,要问得清楚明白。

 259效忠燕王

    “当然不会追究。”江青云目光清正,“您只需让军队的人过来查验一下军奴的尸体,哪怕军奴是死于家法之下也无事。”

    签了卖身契的家奴生死掌控在主家的手里。

    军奴归军队所有,但是只要被军官领走,就跟家奴一样,生死由军官摆布。

    大周朝及以前朝代的律法就是如此。奴的地位十分低下,差不多跟牲畜一样。

    李家人除了李如意外听到这些心情都很平静,可见封建思想已经根深蒂固。

    福伯提议道:“老爷,老奴见李老爷、小神医挺好奇军奴,不如明个他们与老奴同去?”

    江青云一听,要是李山不在意此事就不会问这么多的问题,至于李如意一直聚精会神听着,一幅很感兴趣的样子,再说,周冰给李山册封的是燕军军官,暗示以后会让李如意给燕军的将士治病,李如意现在去燕军看看也好,当下问道:“李叔、如意,你们可想去?”

    李如意抢着道:“想去。”

    李山摸摸脑袋,“我与如意一起。那就劳烦青云、福伯。”

    福伯连称无事。

    江青云微笑点头,环视李家人,个个都是一脸的喜气,在这个时候,有些事是很有必要说出来让他们知道,这也是今日他来的目的。

    “官职分为文武。武官又分为实职、虚职。叔叔的官职是武官虚职。”

    “本朝文武都设有虚职,文散官、武散官。叔叔是武散官。”

    “武散官一般比较悠闲,领着俸禄不用参加军队训练,只有发生战事时才有可能被军队召去打仗。”

    “叔叔隶属燕军。燕军是支比较特殊的军队,不受天子号令。”江青云在说到这里时,特意在最后一句话加重语气,而后观察李家人只是惊讶没有愤怒,便放下心来,继续道“燕军只受燕王号令。

    以前朝廷给燕军拨粮草、军饷,从几十年前逐渐减少,如今只给三成,其余七成由燕王自掏腰包。

    燕军已经成为燕王的私军,只听从燕王号令。日后若朝廷派人下发调令要把叔叔调走,叔叔不用理会,给燕军禀报一声就行。”

    李山只能听燕王周冰的命令,不能听朝廷皇帝的命令,哪怕皇帝将李山升为将军也不能听不能离开燕军。

    这就江青云要表达的内容。

    李如意第一个开口道:“我爹的一切是燕王所赐,自是只效忠燕王一人。”

    如果是别人说这样的话,李如意怀疑他的用意,但从江青云嘴里说出来,只会相信并依此行事。

    江青云是燕王周冰的表弟。江府与燕王府交往非常密切。江青说这番话代表的是燕王。

    说不定就是燕王让江青云来传话给李家。

    李家在这个时候必须表示忠诚。

    山高皇帝远,李家连皇帝是谁都不清楚,更别说皇帝没给李家一点恩惠,而燕王却是令李家更换门庭,让李山从泥腿子变成了军官,如此恩德,李家不听燕王的听谁的?

    李山表态道:“我懂了。我只会听燕王命令。”

    这个时代的人最重视忠义,李山成为燕王麾下燕军的一员,当然要效忠燕王。

    赵氏肃容,“说起来,当年要是没有燕王下令收留疫区的难民,我们都会死在家乡,哪里有今天?燕王对我们夫妻有再造之恩,如今又封了山哥做军官,我们夫妻对燕王的大恩大德铭记于心永生难忘。我们夫妻只会效忠燕王一人。”

    这番话说的大气,让江府的人高看赵氏一眼。

    李家四少年跟着表态,均以燕王为李家大恩人,日后会与李山一起效忠燕王。

    江青云微微点头,轻声道:“如意的名声很快就会传至朝廷,到时朝廷为了如意,会调李叔去国都。国都是个好地方,然各方势力错综复杂,没有很强硬的后台,如意怕是会沦为各方势力角逐的牺牲品,哪怕运气很好入了贵人的眼,最好的结局也只是进入贵人的后宅成为金丝雀……”

    后宅、金丝雀,江青云不用直说,李如意也听出就是当妾室。

    她岂能当人的妾?

    李福康惊诧问道:“朝廷会让我妹妹去国都?”

    “只要是北地的人才,朝廷都想挖走!”江青云的语气带着深深的不满,为燕王打抱不平。

    李家兄妹面面相觑,看来皇帝与燕王的关系不和睦。

    福伯开口道:“那些被朝廷挖走的人没有得到重视,大都没有官职在家里赋闲。”

    “为何如此?”

    福伯目光里的不屑一闪而过,“朝廷把他们弄走,又不相信他们。”

    江青云毫不避讳的道:“皇帝不想看到北地发展太好对他的皇位造成威胁,就把北地的有才之士都弄走。如意有活人之术,堪称神医,肯定会被皇帝的近臣关注禀报,十有八九会把如意弄去国都。”

    统治阶级的人都惜命的很,皇帝是大周国统治金字塔塔尖的第一人,更是如此。

    李如意在将军府时听说皇帝已经老迈,为了保住性命,召集各地名医去就诊,不过那些名医去了,没几个能够全身而退,原因是什么就不知道了。

    她对江青云的话深信不疑,道:“多谢江哥哥提醒。”

    赵氏恳求道:“青云,你李叔对官场上的事一窍不通,日后他要是有做的不对的地方,你一定不要有顾虑,直接给他指出来。”

    江青云点头。

    李山等江青云离开,特意跟家人嘱咐道:“富贵险中求。我们家现在是燕王一系的人,以后就听令于燕王,不得生二心。”

    别看李山识字都是赵氏教的,可是少年逃难,青年去过燕城修城墙,在县城做苦工,有经历、自己的人生观,方能说出这番话。

    这个时代将信义看得很重,李家已经跟江青云说效忠燕王,就必须信守承诺。

    次日上午,福伯估计李山忙活完豆腐房的活,带着马车来李家。

    李山成了军官仍喜欢种地喜欢在豆腐房干活,这是他的本性,很难改变。

    李如意又穿上男装,青衣黑裤黑鞋,成了福伯嘴里容貌清秀的小后生。

 260将军有请

    江府的马车是燕王府所赠,两匹黑色专门用来拉车的本地马,车是用结实的楠木所制,外表刷着黑漆,看着庄严凝重。

    赶车的是中年男子何照当过燕军的军士、燕王府的护卫,虎背熊腰,生着一张方脸,大眼大鼻子,大嘴巴大手,穿着一身黑衣,佩戴一把长剑,看着就不是善茬。

    李家到燕军驻燕城军营距离二十里。马车比驴车快,何照赶车的技术又好,把马车赶的又快又稳。李山父女与福伯没说多久的话就到了。

    燕城是北地最大的城府,也是北地各大军队的指挥总部。城门外的军营有好几座,燕军军营不是最大的,但却是最引人注目,原因就是燕王周冰父子来这里的次数最多。

    艳阳高照,晴空万里。

    今日的燕军军营跟往日没有什么不同,远远的就能听到从校场传出来燕军将士操练的呐喊。

    坐在马车里的李如意听到熟悉的呐喊声,血液沸腾,仿佛回到了前世的边防军营,脑海里闪出一张张战士可爱的脸,坚韧不屈的眼神。

    福伯一脸慈祥的望着李如意,“马车不能入内,请小神医下马车。”

    印入眼帘的是用几十根胳膊粗的木头做成的拒马,拒马的后面是高耸的箭楼。

    箭楼高达三丈,上面站着手持长枪背着弓箭的哨兵,还架着大型弓弩。

    哨兵所站的位置能够俯视到军营全景及营外几里外的情境。

    弓弩是用来射杀硬闯军营心怀不轨的人。

    除此之外,箭楼的下面还有四个身材魁梧的军士站岗,凡是进出的人都要经过他们的盘问。

    李山穿着夏季军装,没穿盔甲,这是第二次来,仍心生敬畏,掏出一块铜制的燕军令牌,朝四个军士拱拱手,客气的道:“在下是四队的李山,我进去很快就出来。”然后指着李如意、福伯、何照,“他们是我的人,在此等候。”

    李如意还以为能跟着李山进燕军瞧瞧,没想到她只能在外面等着,不过想想也是,燕军是军营,岂是什么人都能随便进入的。

    不一会,李山兴冲冲出来了,随行的有两人,一个是齐林,另一个穿着军装的体型胖胖的老年军官。

    四名军士一看到老年军官,不约而同齐声高呼,“万将军!”

    胖子朝四个军士骂道:“你们四个小兔崽子,有眼不识泰山,把小神医拦在门外。”

    “万将军,属下不知道小神医来了。”

    “不知哪位是小神医?”

    “李大人,你怎么不早说,小神医来了。”

    “小神医可算来瞧我们。”

    四名军士都是老油子,脸皮比城墙还厚,话毕往福伯三人那里瞧,不知道哪个是小神医。

    何照更是个老油子,蒲扇似的大手拍了拍一个军士,豪放的大笑两声,“兄弟,你别看我。我可不是小神医。”

    齐林咧着大嘴笑道:“小神医!”上次在李家用饭的事回到军营吹牛一直吹到现在,把别的军官羡慕的扯着嗓门骂他。

    李山有些激动的跟李如意道:“闺……儿子,这位是万将军,他听说你来了,要把你请到军营去坐会。”

    一着急差点说漏,还好几人都没听出来。

    “如意见过万将军、齐叔。”李如意鞠躬行礼。

    “小神医,啊,闲侄,快里面请。”万将军瞅了齐林一眼,心道:你小子运气真好,成了小神医的爹,被小神医叫叔叔。

    李如意微笑道:“您先请。”

    万将军见李如意很懂礼貌,心里暗赞,领着几人进了军营。

    福伯盯着万将军肥胖的背影,跟李山小声道:“万将军请小神医坐坐是假,请小神医给人治病是真吧?”

    李山摸摸脑袋,刚才他找负责批军奴条子的军官,齐林就带着这个万将军急冲冲的跑了进来,然后万将军就要到军营门口把他闺女接进军营。

    “应该是。”

    何照凑到福伯耳边道:“肯定就是。”

    齐林朝李山摊开双手摇了摇头,一幅不知情的样子。

    突然间,万将军回头盯着何照,“你小子瞧着面熟。”

    何照停下脚步,站直了答道:“万将军,小人曾在燕军七队当过六年军士,您那时是昭武副尉。”

    “原来你是胡瘦猴的兵。”万将军说起胡瘦猴竟是有两分伤感,扭头不再理会何照,仍是大步流星往前走。

    何照跟福伯小声道:“胡瘦猴是胡校尉。我所在的七队队长胡校尉与万将军是好友。他们在军营几乎形影不离。我离开七队去了燕王府没两年,听说胡校尉在边防死于狼国骑兵马蹄下。”

    福伯忍不住骂道:“可恨该死的狼国骑兵。”

    齐林跟着骂了两句狼国骑兵。李山也骂了几句。

    军营里都是一人多高比较矮小的茅草房,一座二、三层的木楼都没有。燕军驻燕城军营的房子就是这样破旧,更别提在边防军营的房子。

    从古到今,军人的居所都十分的简陋。

    燕王对燕军不薄,燕军一日吃三餐,眼下离午饭时间还早,大部分军士都在校场操练,只有很少的军士在干着擦兵器、做饭等杂务。

    军营大门距离校场大概二里路,万将军要带李如意去的地方看不到校场,不过从校场传出来的呐喊声非常清晰的传进李如意的耳朵里。

    李如意问道:“能让我去校场看看吗?”

    “当然可以。”万将军想到几位老战友所求,搓了搓胖胖乎乎黑乎乎的大手,有些不好意思的道:“贤侄,今日有点事,你就在校场外面瞅一眼,以后你想看,看几天都行。”

    很快,李如意如愿以偿的站在校场入口,面对校场内乌泱泱清一色军服的人群,竟是激动的热泪盈眶,耳朵快被他们的呐喊声震聋。

    何照有些亢奋的道:“人比我在燕军时的多。”

    万将军自豪的道:“王爷励精图治,这些年我们燕军增兵三成。”想到了牺牲在边防的战友,忍不住骂道:“总有一日,我们燕军会灭掉狼国那群狗娘养的!”

    李如意大声道:“万叔,我们走。”

    “走!万将军嘴里还嘀咕道:“肯定会干掉狼国那群狗狼养的。”把李如意几人带离校场。

    李如意几人被何照带到了类似休息厅的地方,仍是茅草房,不同的是这间非常的大。

 261谦让的老军官

    在此等候的几个穿着军服的老头正在吹牛,看到几人都起身站起来。

    作为无私献出几种药方的神医且是被燕王十分看重的李如意自是值得燕军上下敬重,哪怕几个老军官也不例外。

    他们可都吃过驱虫药打下一窝一窝的虫子,没见到李如意之前,心里就把她当成了恩人。

    “贤侄,我就开门见山,这几位都是我们燕军的老人,王爷也是知道他们的。他们患疾病多年,每回发病都很痛苦,你能不能给他们瞧瞧病?”万将军早就忍不住了,本来是为了求李如意给人看病,还骗她说是坐坐。这种骗小孩子的事做起来还真没脸。

    李如意道:“能。”

    几个老头见李如意答的很痛快,均面露喜色,李如意能把将死的许将军几人的病治好,就肯定能把他们的病治好。说不定几天后,他们就能生龙活虎的上校场把小兔崽子们打倒在地。

    “老贺,你的病最重,你先去。”

    “你的手抖的都拿不起刀,我的病没有你的重,你先去。”

    “胡说,明明你的病最重,你让老子先去?”

    万将军一看几人竟是让上了,“贤侄好不容易来一趟,我说你们几个能不能痛快点,老贺先上,赶紧的!”

    一共六人,官职从七品校尉至五品的将军,年龄最老的七十一岁,最小的也有六十二岁。

    李如意用了不到半个时辰给六人诊断开了药方,承诺七日后会来军营给他们复诊。

    六人已经被病痛折磨多年,吃过几十种药方的药,仍是希望这次吃小神医的药能够痊愈。

    万将军盛情邀请李如意等人在军营用饭,得知李山是来挑选军奴,不再挽留,亲自把李如意几人送出军营。

    就这样耽误了一个时辰,不过,李如意几人没有半点怨言。

    李如意道:“爹,七日后我们再来。”

    李山自是满口答应。

    何照感激道:“多谢小神医。”

    李如意不以为然的道:“我爹是燕军的一员,我给燕军将士治病义不容辞。”

    福伯问道:“南郊那边比较偏僻,怕是没有好馆子,可要在这里用饭?”

    何照忍不住开口道:“小人曾经去过关军奴的地方,极臭极脏,一般人受不了那个场面。小人劝你们别吃了饭去。”

    李如意便道:“那别吃了。把人选好出来再吃。”上了马车跟福伯道:“您给我说说燕城的军奴。”

    福伯谦虚的道:“老奴只知道军奴,对于燕城的军奴知道的不多。”

    燕城有几千名军奴。他们来自各地的罪官家眷、奴仆及土匪、水匪,还有犯了重罪的罪犯。

    没有官员领走及将被发往边防的军奴占燕城军奴总人数的两成,都被关押在燕城南郊的一个大庄子。

    “闺女,你瞧瞧领军奴的条子。”李山刚才从燕军军营领到了条子,上面写着他的姓名、官职、隶属军营、要领军奴的人数,还盖有燕军的印章。

    领军奴的条子是统一格式,所有的官员必须凭条子领军奴。

    马车到达目的地,这是个被高墙围住的大庄子,看守大门的是两个军士。

    隔着高墙都能闻到一股腐败的臭气,像是到了臭水沟。

    李山拿出条子,军士立即放行,整辆马车都能进去。

    李如意从车窗里看到大庄子比燕军军营破败的多,难以想象人在下雨雪的天气住在这种没有房顶的茅草屋是多么难熬。

    所有的军奴都被关了起来,不用干活,相应的就没吃的。官员为了让他们有口气在,两天给吃一顿玉米面糊糊。

    李如意几人所见的军奴,男女老少都有,大多披头散发,瘦骨嶙峋。

    福伯在李山的脸上看到怜悯表情,缓缓道:“官员一般不敢要军奴,怕他们身上有病,把病带回去。您家不用怕,有小神医在。”

    马车行驶缓慢,恶臭的气味从车窗里面飘起来,让车上三人有些不适。

    三人下了马车仿佛掉进了粪坑,身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