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药女:富贵临门-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家少年前些天来时,新宅没有完全建好,如今建好了家具、床上用品什么的全部到位,比想象中的还要好。

    “江哥哥来到我们家都说好。”

    “那是。也不瞧瞧这宅子是谁画的图纸。”

    “妹妹真是什么都会。”

    “妹妹真是有心,给我们兄弟每人盖了一座四合院。”

    没错。李如意给自己及六个兄弟每人盖了一座四合院。

    四合院占地面积小,冬暖夏凉,私密性强,在她前世北方盛行。

    这次她建的四合院,每个院子占地不过一百多平米,拥有卧房、书房、会客厅、饭厅、厨房,院子里面能种花草,还能下棋。

    伍二激动的给王族众人介绍道:“这里原来是个大坑,是要建沼气池,后来小姐让人把坑平了,把地平整,连着这一大片地全部铺上石板,变成练武场。”

    众人走在偌大的练武场上自处转转,有几个小孩子撒开腿到处疯跑。

    伍二指着兵器架上的几件兵器,自豪的道:“我们老爷是军官是武将,家里要有练武场。这些兵器、箭靶是将军府送来的。”

    离练武场不远的地方是马厩,那匹黑马独自在里面站着悠闲的吃草。

    马厩的隔壁就是驴圈,三头驴子被李家人开恩放假休一天,驴嘴不停的动着,不知道是吃草还是吃黄豆。

    “李家好大。”

    “太大了。”

    “李家有练武场、照壁,还有池塘。”

    “这宅子可真好。”

    “李老爷、赵夫人可真是有福。”

    村人忍不住的夸赞,满脸的羡慕。

    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再次响起,李山亲自走到大门送人。

    李山的嘴一直在笑,就没合拢过,非常热情的道:“三日后大家伙来我们新宅吃喜酒。”

    王海红光满面,站在人群里高声道:“亲家,你快去忙吧,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忙的开口。”

    “三日后见!”李山把村人送走,这去回去帮忙收拾。

    赵氏梳着斜云髻,穿着绿绸缎长裙,戴着金钗,俏脸红扑扑,把两个小儿子哄睡了,就跟着一起收拾,忍不住道:“山哥,我们的新宅真好真大,以后每个儿子成亲都能有一个四合院住,如意嫁出去回来也有一个四合院住。”

    李山哈哈笑道:“都是闺女弄得,我们享闺女的福。”

    “我做梦都没想到能住上这样的房子。”赵氏环视房间。

    只见两个一人高的大柜子、一张雕刻吉祥图案的红木床、床上清一色紫色的棉制被子被褥,一个梳妆柜、一把贵妃椅、圆桌、四个圆凳,圆桌上还摆着印有云朵图案的白色茶具,一切都是崭新。

    不远处的一座四合院,李健安正在观赏着每间房子,这是属于他自己的房子,以后不会再和李福康挤一间房子住,这个院子的一切都属于他。

    不过,非常的安静,有点不适应。

    李健安兴冲冲的去瞧瞧弟弟妹妹的院子。

    “大哥、二哥、三哥,我正要去找你们。”李敏寒正从院子里出来,就碰到三个哥哥,“你们来我的院子瞧瞧吧。”

    李福康摸了摸鼻子,笑道:“你的院子跟我们的一模一样。”

    “进来瞧瞧吧!”李敏寒硬是把三人拉了进去,然后得意洋洋的介绍每间房子。

    李英华伸手摸了摸院子里的大理石制的石桌,开口道:“我们每人都有一个四合院。这样的四合院砌好了摆上新家具,还有被褥什么的,至少二十两银子。”

    李健安轻声道:“是。我听王伯说我们家的新宅子不算买地,光是材料、家具什么的就花了三百多两银子。”

    李福康惊呼道:“这么多银子?之前妹妹说预算是二百多两。”

    李敏寒道:“妹妹那不是为了让爹同意按她的想法盖新宅吗。”

    “那妹妹手里没有银钱了。”李福康急冲冲的转身就走。

    李健安跟李福康心有灵犀,也跟着离开了。

    李英华疑惑问道:“妹妹的院子在那个方向,他们干什么去了。”

    李敏寒摊开双手,“我的三哥,你想知道就追过去看看。”

    李如意正在卧房摆弄首饰,觉得还是打一个保险箱之类的东西装贵重物品。

    突然间听到院子里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是熟悉的少年声音,“妹妹在吗?”

    “妹,你在哪个房间?”

    “你们等等,我这就出去。”李如意将首饰收起来,刚走出卧房,就看见四个熟悉的荷包,这还是她的手艺,实在是有点拿不出手,但是四个哥哥都说做的好绣的栩栩如生,“你们这是干什么?”

 257都来送银子

    “拿去。”

    “家里盖新宅,还要供我们读书,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我们吃喝穿都在家里,不用花一个铜钱。”

    “你快拿着。”

    四少年抢着把自己装着所有银钱的荷包塞在李如意手里。

    银钱不多,却是他们的心意。

    李如意有些动容的把荷包往外推,“家里有钱,我有钱,你们快收回去。”

    李英华板着脸问道:“妹妹,你实话告诉我,新宅一共花了多少银子?”

    李如意微笑道:“四百多两,也不多。”

    若是把江府、将军府送来上好的木材、瓷器等折成银子,一千两都打不住。

    这座宅子是当成李家祖居建盖,日后李家兄弟成亲生下儿女也能住的下。

    “还不多,这可是你预算的两倍。”

    李如意问道:“我看新宅建的挺好。你们是不是也觉得好?”

    四人异口同声的答道:“好。当然好。”连书房的书架上都摆着几本书,书桌上都摆着文房四宝,这么细致周到贴心,当然好。

    李如意直言道:“我手上还有银钱,家里的帐上也有钱,我们家不会缺钱,你们放心好了。”

    “不行。今个你必须收下。”

    “我今个给你们交个底,我还有好几百两银子。”

    “那是你的嫁妆银子。”

    “我才十岁,你们别老想着把我嫁出去。”

    “你都能把嫁妆银子贴补家里用,我们当哥哥就不能把钱给家用吗?”

    在四个少年坚持下,李如意收下来取出一部分银子,然后把荷包还给他们。

    “大哥、二哥,你们有未婚妻,逢年过节的去见她们不能空着手。三哥、四哥,你们手上手点钱,在学堂饿了可以买个饼垫垫肚子。”

    可惜无论李如意怎么说,四个少年仍是不同意,最后李如意只有把所有的银子都拿走。

    “你们真不愧我爹的儿子,性子随了爹,倔强的几头牛都拉不回来。”

    四个少年见李如意收了钱,这才心安理得。

    家里从无到有,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人心却没有浮躁,更没有为了银钱变得贪婪自私。

    这也是李如意为什么心甘情愿为家里付出,为什么坚持送四个哥哥读书的原因。

    “妹妹的书房跟我们的一样。”

    “书架上多了医书。”

    “有间药房,还有药材。这些药材是江哥哥送的?”

    “除了他送的,还有别人送的。”李如意带着四个哥哥去瞧看淋浴房,“我这里多了一间淋浴房。爹娘的院子也有。你们没有。你们不会生气吧?”

    “这生什么气。”

    “你的淋浴房也太小了,应该建大些。”

    “我还是喜欢能大的淋浴房。”

    “上次我们来时,还没有淋浴房,这是你让人后建的吧?”

    李如意笑道:“对。”没有建沼气厨房,那就多建两个小的淋浴房。

    兄妹五人有说有笑的去李山夫妻的院子。

    相比之下,李山夫妻的院子有两个小婴孩,有带婴孩的张嫂,还有李石,要比兄妹五人的四合院热闹的多。

    还没走到院子,就听到两个小婴孩的哭声,不知是饿了还是尿了。

    李如意一见李山夫妻,就咯咯直笑,“我哥哥都可会过了,每人给了我近十两银子,我一下子发财了。”

    李山夫妻夸赞四个儿子几句。

    赵氏拿出五十两银票交给李如意,“你孝敬的我银子不止这些,这些你拿去。”

    赵氏又不是没买过东西,眼力还是有的,这么好的新宅,怎么可能二百两银子就能盖起来。

    李山也把自己所有的钱拿出来交给李如意,还特意道:“家里先不买地了,以后再说。”

    李石摸了摸脑袋,转身离开,一会儿把一个鼓鼓的丑荷包交给李如意,憨笑道:“你拿去花。”

    李如意环视家人,柔声道:“非年非节的,你们怎么一个个都给我银子?”

    赵氏道:“你拿嫁妆银子盖了房,我们不能让你贴的太多,又没有什么能力,只能给你这些了。”

    任余年站在门口禀报饭好了。

    今个的饭是伍余年与伍二做的,食材是乡亲送的,按照当地的风俗,每一次开灶要有鱼有肉,这样喻示将来顿顿大鱼大肉过好日子。

    李如意让伍余年父子炖了两只鸡、烧了一条大鲤鱼,炒了芹菜肉片、蘑菇油菜,弄了一个蛋花汤,主食是白面馒头。

    现在李家兄弟没有成亲,一家人就在李山夫妻的院子用饭。

    李家老宅的饭厅兼大厅,桌子是正常规格,人多坐着挤。

    新宅李山夫妻的饭厅是单独的,桌子也是直径六尺的大圆桌。圆桌上设转盘,方便每个人夹菜。

    饭菜用新瓷器端上来,看着有点大富之家的感觉。

    李山夫妻入座之后,李石与李如意兄妹跟着坐下。

    “这个圆桌还会转动,真有意思。”

    “这下我们不用站起来夹菜了。”

    “圆桌是妹妹用图纸画出来的。我听福伯说,燕王府都没有这样的圆桌。”

    众人好奇的转动着圆桌,上面的菜跟着转动,很是新奇。

    伍余年父子的厨艺连张嫂都比不上,更不要说李石、李如意了。

    李山等人倒是不挑,只有李如意觉得不满意。

    到了下午,老天下了一场中雨,雨水打落树叶,落的满地都是,地上还有积水,看着狼籍一片。

    伍余年父子赶紧清扫,可是新宅太大了,得扫一阵子,然后又有别的活要干,分身无术。

    李家四少年就加入到清扫新宅的队伍当中,赵氏看到又觉得耽误了他们读书,让李山兄弟去帮忙替下他们。

    李如意趁机道:“娘,我明个买几个奴仆回来。”

    赵氏道:“买了人又多几张嘴吃饭,你爹怕是不会同意。”

    “您同意了是吗?”

    赵氏目光宠溺,“我还不是由你折腾吗,就是你爹他……”

    “我先把人买回来再说。”

    赵氏摇摇头,“你还是跟你爹商量一下。别把你爹气着。”

    吃过晚饭,李如意凑到李山跟前,“爹,家里用的人地方多,我想买奴仆。”

    果不其然,李山牛眼圆瞪,惊呼道:“又要买人?”

 258免费军奴

    赵氏为把四个儿子从家务中解脱出来,也想让李如意心愿达成,便道:“山哥,你是军官,我们家能多使唤几个奴仆。”

    李如意没想到赵氏会帮腔,立刻兴奋的道:“爹,您主外,我娘主内,家里的事我娘说了算哦。”

    李山没吭声,好半天才在李如意的期盼目光下开口道:“别花银子买人。明个我去军营带几个军奴回家。”

    一家人都目瞪口呆,齐声问道:“军奴?”

    李山缓缓道:“上次我去军营报到,他们问我要不要军奴,我没要。”

    赵氏问道:“军奴不用花银子?”

    “不用。”

    “用不用交人头税?”

    “不用。”

    赵氏满脸喜气,嗔怪道:“那您为啥不要?”

    “我的爹,有军奴,你为什么不要啊?”李如意又惊又喜,没想到当军官还有这样好的福利。

    李山的理由是:“养军奴要给他们吃住。”还说的很是理直气壮。

    李如意笑道:“军奴不用花一个铜钱,您还不要。我真是服了您了。”

    赵氏问道:“山哥,你能带回几个军奴?”

    李山想说少点,不过压根没有骗爱妻的习惯,答道:“四个。”

    赵氏一听人数,这可真不少,嘱咐道:“明个你挑军奴,可得挑好了。”

    李如意兴致勃勃的道:“爹,明个我穿上男装跟你一起去。到时,我们父女好好合计一下。”

    李家四少年倒是想去,只是要上学堂,还有自认没有李如意眼光好。

    赵氏道:“山哥,家里用人要谨慎。你就带如意一起去。”

    李山被爱妻左一个山哥又一个山哥叫的心花怒放,忙点头应下。

    正说着话,江青云、福伯、周伯、刘婆来了,还带来了贺礼。

    福伯笑道:“我们老爷祝贺你们家乔迁之喜,一点薄礼,不成敬意。”

    四个奴仆每人挑着一个担子两个木桶,桶里放着瓜果、干果、点心、茶叶等。

    这个季节的瓜果还没熟,江青云是托燕王府的福得了不少,瓜果的寓意很好,就给李家送来些。

    干果、点心都是上等的,还有茶叶在北地是稀罕物,价钱昂贵。

    李如意笑眯眯道:“你们老爷前前后后送来许多礼物,太客气了。”

    李家收到的礼物当中江府送的最多最贵重,就连周莫玄送的礼物都比不上。

    李家四少年热情似火的请江青云一行四人参观新宅。

    四人都不是第一次来了,不过之前看到的是未半成的,哪有今天完全建好放上家具铺盖等收拾完的整洁干净。

    刘婆夸赞道:“小神医,您家的新宅看着就舒适,住着肯定也舒适,真不错。”

    李如意很喜欢刘婆直爽开朗的性格,几次打交道下来成了忘年交,笑道:“您住的地方离我家不远,随时可以来串门,就是住几日也行。我那院子就我一个人,你来陪陪我?”

    刘婆喜滋滋的高声道:“老爷,老奴多了一个去处。小神医同意老奴来她家住。”

    这边四个少年正在邀请江青云,请他到自己的院子住。

    江青云凤目微眯,问道:“你们除了邀请我,还邀请过谁?”

    李福康嘴快,高声道:“没邀请别人。”

    李健安一脸真诚,“对。我们只邀请您。您来不来?”

    李英华笑道;“您来了,我们让妹妹多做些好吃的素食,您晚上给我们说说游历天下的故事,早上和我们一起练武,好不好?”

    李敏寒故意大声道:“我那天听妹妹说什么要做素火锅,她还说极好吃。”

    福伯在后面走着都听到了,有些好奇的问道:“素火锅是什么?”

    江青云嘴角上翘,他是个外冷内热的性子,从小到大都喜欢到处玩,要不是还在守孝,今个就在李家新宅住下了,回头跟刘婆道:“你随意。”

    刘婆有些感动的跟李如意道:“我们家老爷对老婆子好的很。”

    江青云的声音不大不小,“你们家无需去燕军挑选军奴,只需告诉我想要什么样的军奴,我让福伯去一趟燕城,明个就能把你们家要的军奴带回来。”

    李健安道谢之后,停下脚步等李如意走至,“五妹,江哥哥说燕军的军奴参差不齐,里面还混着重犯,要是不认识人,怕挑不到好的。”

    “江哥哥要是能帮我们家选军奴那再好不过。”李如意对于赦赦有名的燕军比较向往,想去瞧瞧,不过家里用人的事显然更重要的多,这就去跟李山夫妻说,然后请江青云帮忙。

    “小事一桩。”江青云一口应下,还问道:“以李叔的军职要是在别的军队只能要四个军奴,燕军比较特殊,可以要八个军奴。你们家确定只要四个军奴就够了?”

    李如意望向李山,“原来我们家能要八个军奴。”

    李山狐疑道:“咦,那日他们跟我说的是四个军奴。”不过听到李如意开口要八个军奴,家里还要多四个人穿衣四张嘴吃饭,心情就郁闷了。

    江青云像是了解李山的心情,道:“叔,军奴无需给月银,只要给他们居所饭食就行了。”接着很耐心的道:“军奴都是自身或是家里犯过罪的人。他们归军队所有不归个人,男军奴胸口、脚上打着印记,女军奴肩头脚上打着印记,要是逃跑,很容易被抓回来。您家只要给军奴一口饭吃一张草席睡,他们就会对您感恩戴德。”

    这世上最低贱的人就是军奴,哪怕有一天解了奴籍,身上的印记仍在,时刻提醒曾经卑贱如泥。

    燕城的军奴起码有的吃,幸运的还能被官员挑走当家奴,能生存下去,边防的军奴过的日子连猪狗都不如,还会被送上战场当人肉盾牌。

    李山听得仔细,想了想问道:“若是军奴在我们家丢了,军队可会追究我们家?”

    “不会。您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