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药女:富贵临门-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山笑道:“我有什么羞的,就算我做的不够好,你做的还不够好吗?”

    赵氏扫了一眼张嫂,见她面无表情,连句恭喜的话都没说,跟平常一样不问就不说话,有些猜不透她的心思。

    要知道张嫂的长子伍大今年十六岁,比李健安大三岁呢。李健安这都要说亲事了,伍大亲事还没谱呢。

    不说伍家有没有银子,就说伍大的身份是个奴仆,亲事就压根不好说,哪怕是礼村最穷的人家也不会把女儿嫁给伍大。

    伍大成不了亲,最急的肯定是张嫂这个当娘的。

    赵氏怕张嫂会因为伍大说不了亲事而妒忌心生不平。

    妒忌能让人失去理智,让人做出不可思议的错事。

    李山见张嫂出去洗尿布,连忙凑上前亲了亲媳妇,语气带着几分兴奋道:“我们何时去跟王家提亲?”

    “家里这么忙,我还做着月子,我看等飞跃、腾高满月之后去找个媒婆。”赵氏见丈夫满脸笑容,还是说出了心中的担忧,低声道:“山哥,燕儿要是嫁进我们家,把我们家做豆腐的方子泄露给娘家,王族也会做豆腐了,如何是好?”

    李山脸色倏变,半晌,方道:“儿子娶了谁,都有这种可能。”总不能怕豆腐方子泄露就不让儿子娶媳妇。儿子必须得娶媳妇。到于豆腐方子,点卤水可不是一般人能学会的。到现在他都没有学会,家里就闺女、弟弟会呢。

    赵氏轻声道:“是呢。那就娶知根是底的燕儿吧。”

    李山见赵氏脸露疲惫,瞧了瞧在摇篮里面睡熟的皮肤粉嫩的小儿子,柔声道:“闺女要做豆腐皮卖。我不陪你了,我去后院瞧瞧。”

    赵氏一听爱女又要弄出新吃食卖,心里欢喜激动,刚才的担忧一扫而空,这下可以踏实的睡觉。

    到了下午,李如意就做出了豆腐皮,特意让李山兄弟在一旁观看。目前在不了解伍家人品的时候,不传授他们任何手艺。

    一张张的豆腐皮比豆腐薄太多了,最薄的豆腐皮放在手上能看到手指。

    如果不是李如意现场做,李山兄弟光凭她说的根本不能做出豆腐皮,可见豆腐皮不是只凭着想象力就能做出来的,得需要方子需要人传授。

    晚饭豆腐皮上了李家的餐桌,芝麻油拌豆腐皮丝、泡菜炒豆腐皮,一个清爽开胃,一个酸咸下饭,让李家人赞不绝口。

    伍家四人是跟李家分桌吃饭,他们的饭摆在火炕上的矮桌上,比李家少了红烧肉、芝麻油拌豆腐皮丝,只有泡菜炒豆腐皮、鸡蛋汤,主食也不是白面馒头,而是玉米面馒头,但是这样也比以前强太多了。

    伍大不爱言语的人忍不住道:“小姐说这是豆腐皮。”

    张嫂在几个主家的灶房做了好多年的饭,有些见识,筷子夹着一块豆腐皮放在眼前端详,惊叹道:“这么薄的豆腐皮,可真是精致,怎么做出来的?”

 142开始发月钱

    伍二用极低的声音道:“我瞧见主家有两道菜是豆腐皮做成的豆腐丝,还有红烧肉。”豆腐皮切成了细长的丝,拌上小葱、芝麻油,五花肉切成块用糖上了色用大火炖,这两道菜色香味俱全,那个诱人。看一眼就忘不了。

    “行了。主家给我们吃了鸡蛋,还有这么精致的豆腐皮,你还想吃肉,你怎么没想着上天呢?”伍余年瞪了小儿子一眼。

    伍二有些委屈的道:“爹,我就是过过嘴,我没有想吃。”他这个年纪正是长身体馋嘴的时候,不想吃是假的,可是心里知道那是主家吃的,自己只是个奴仆,没有能力吃,得认清事实,得守本分。

    伍余年环视家人,又说起了口头禅,“人啊,知足才能常乐。我们这种人连生命都掌握在别人的手里,时刻都知足才能活下来,明白吗?”话很犀利但确实是这样。

    伍大点点头,“明白。”

    张嫂发觉气氛有些沉闷,轻声道:“别跟人比,得跟自己比。以前我们能吃上鸡蛋吗,我们吃不上,现在我们吃上了,日子比以前好了,就是好事。”

    几天前伍家刚刚得知又要被卖掉,寝食难安,生怕一家人被卖给不同的主家,从此妻离子散家庭破碎。

    如今全家人都成了李家的奴仆,不用担心被卖掉。

    只此一事伍家就应该庆幸高兴。

    伍二吃完饭去厨房,那李家人都是勤快的人,已把碗盘筷子收到厨房放进木盆里面,还把大厅桌子擦子,地也扫了,伍二只需要洗碗。

    伍二把碗洗完,去大厅转了一圈看有没有活,难得的见李家人除了赵氏外都在。

    “我们在听老师和志高说了,曲族的几个学子十年之内不能参加科考了。”

    “人的一生没有几个十年,一个曲平杀了曲红,还害了曲族几个学子不能科考。”

    这件事连张秀才都在学堂上说了,可见影响之大。

    李家四少年纷纷感慨万端。

    李山嘱咐道:“曲平不知逃到哪里。你们王伯伯提醒我们全家外出小心些。”

    李如意目光扫过身材清瘦的伍二,肃容道:“伍二,去把你家人都叫过来,我爹有话要说。”

    伍家人都过来了,李山拿出一家之主兼老爷的架势,把曲族出了命案的事说了,“曲平在出事之前曾与我们家有冲突,此人凶残歹毒,说不定夜里进礼村摸到我们家报复,你们夜里睡的轻些听着动静。”

    伍家人连声称是。

    李如意待李山说完,问道:“你们来了有几日,可有不习惯的?”

    伍余年连忙答道:“没有。”

    张嫂有些感动的道:“多谢老爷、夫人、二老爷、小姐、少爷收留我们全家。”

    李如意莞尔,“你们把差事做好就行了。”家里突然间多出四个仆人,刚开始肯定觉得别扭,几天过去就适应了,目前除了李山外,都觉得有了仆人省心省力,特别是赵氏,不止一次当着李山、李如意的面说仆人买的对。

    “明个起,家里多做出八百斤豆腐,你们的活增加了。我寻思给你们发月钱,伍余年、张嫂每人每月一百个铜钱,伍大每月八十个铜钱,伍二每月五十个铜钱。”李山一边说一边心疼银钱,不过在看到伍家人感激的热泪盈眶都跪下磕头表忠心,看来这钱花的也对,不由得更加相信李如意。

    李家给下人月银这是李如意决定的,总得给伍家人希望。这样的事由一家之主的李山宣布的好。

    张嫂去带小婴孩,伍家父子三人一回到房里,伍大、伍二就高兴的在炕上打滚,伍余年乐得嘴都合不拢。

    他们是卖了身的奴仆不是签约的长工,以前的主家不是大富大贵的人家,只管他们的吃喝拉撒,逢年过节才赏几个铜钱,哪像李家竟是给他们开月钱。

    伍家四口人的月钱合起来三百三十个铜钱,好家伙一年近四两白银,都够买两个丫头给伍大、伍二当媳妇了。

    “爹,我的月钱都给你和娘,你们攒起来给我哥娶个嫂子。”伍二借着油灯昏黄的光见伍大羞得脸通红,把破旧的枕头塞在伍大的怀里,打趣道:“大哥,你今个把它当嫂子抱着吧。”

    伍大把枕头丢给伍二,笑道:“好弟弟,等我娶了媳妇,我的月钱就都给你攒着娶媳妇。”

    伍余年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啊,现在李家放下话来给他们家发月钱,这才敢想了,喜得夜里从梦中笑醒,真是一点不夸张。

    黎明前,伍家父子就到了磨房,比李山兄弟早到了,驴子赶起来,石磨磨起来,黄豆的豆浆流出来,明明是一样的活,可心态不同了,这活干的那叫一个舒心。

    同样高兴的是许正、二狗子,从今个起李家每天多卖给许家一百斤豆腐,还有王族的人,李家多卖给王族八百斤豆腐,王海一家得了一百斤,其余分到每家也有二十多斤。

    还有一个大好事,李家从明天起卖新吃食豆腐皮,第一天试卖,卖给许家十斤,卖给王族一百斤。

    豆腐皮的批发价每斤四个铜钱,指定零售价每斤六个铜钱。这样许家、王族每斤能赚两个铜钱,比卖豆腐还多赚半个铜钱。

    “豆腐皮那个薄,从未见过这么精致的吃食。”

    “今个我就跟老主顾说说豆腐皮,馋馋他们。”

    “李家人可真是太能干太聪慧了,豆腐做了没多久,又琢磨出豆腐皮来。”

    “李家说了,豆腐皮也是天下独自一家。我就觉得豆腐皮的买卖肯定好做。”

    融雪的天气,北风刺骨,人人却是好心情,心中一团火热,干劲十足,都不觉得冷了。

    金鸡镇。

    冰天雪地,黑痣老头的馄饨摊买卖却是红火的很,特别是豆浆,一个铜钱一碗,浆水很稀,但是热呼的,又有豆味,来的主顾几乎都要一碗暖暖身。

    一个老主顾跟另一个主顾笑道:“李家做出李家豆腐皮。我就好奇豆腐皮是啥东西?”

 143主仆终相见

    “我知道这事,我已跟礼村王家媳妇说了,明个买两斤尝尝鲜。”

    “豆腐皮?”黑痣老头只要听到李家就条件反射般紧张,生怕李家不在家卖豆腐,又杀回金鸡镇卖饼什么的抢他的买卖。

    一个青年喝了一口豆浆,没好气道:“你这豆浆太稀了,跟水没两样,远不如我在长平县城喝的。”

    黑痣老头面色倏变,问道:“长平县城有人卖豆浆了?”

    “有了。不只一家。”青年是长平县城人,从长平县城去尚县,途经金鸡镇,喝碗热豆浆暖暖身子,没想到金鸡镇的豆浆跟长平县城的价钱一样,却磨得这么稀,心里觉得黑痣老头太扣门太奸了。

    几个主顾好奇的问道:“你在长平县城喝的豆浆啥味道?”

    “长平县城也有人卖豆浆,多少钱一碗?”

    青年高声道:“豆味比这个浓郁的多。豆浆价钱跟这个一样。”

    “听说长平县的东西比我们镇贵的多,怎么豆浆卖的跟我们镇一个价?”

    “我明天正好去长平县城,我去尝尝那里的豆浆。”

    “老头,你的豆浆不是独家买卖了,你得把价钱降下来,一个铜钱两碗还差不多。”

    “黄豆涨价了,再说我这豆浆也不稀。”黑痣老头皱着眉头解释了两句,收了青年的一个铜钱,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听着几个主顾的埋怨,心情就跟这融雪的天气一样冰冷。

    心情冰冷的还有江青云,早就应该到的老奴夫妻,在路上先是遇到土匪抢劫,再是遇到大雪,至今还没有到达,把他急的连着派出三拨人去接应。

    这不刚才来人回报,老奴夫妻当中的老头子在路上旧疾突发,疼得在马车打滚,竟是从马车里面滚出来,差点死在车轮之下。

    如今老奴夫妻就在百里之外,老头子由燕王府的名医瞧病救命,能不能活下来还是未知数,更别说到达江府了。

    “备马车,我要出府。”江青云等不下去了,那就亲自去看看老奴夫妻,或许是见老头子奴仆最后一面。

    天可怜见,江家遭遇天灾人祸,只剩下了他,如今仅存的几个老奴又要死一个吗?

    江家是做了多么大的孽,他前生是多么大的恶人,怎么总要拿死亡的事折磨他。

    管家福伯听到消息,连忙赶至,瞧着瘦的只剩下一把骨头的江青云,这样的身子骨要是得了伤寒那可就活不下去了,他死后就没脸去见江家的老主子了,语重心长的劝道:“老爷,官道都是雪,道路泥泞,马车不好走,再说了天气这般寒冷,稍有不慎就染上伤寒,你身子金贵,可不能去。您看这么着,老奴替您去把老周夫妻接回来。”

    江青云目光倔强,“福伯,我是怕周伯挺不过来,我想见他最后一面。”

    “老周以前身子骨好的很,比老奴好的多,不会这么容易去的,您别想得那么悲观。”福伯执意不肯。

    就在主仆互不妥协时,府外来人禀报,周伯的旧疾突然间好了,周伯夫妻已经上路,最迟明日傍晚抵达。

    福伯大喜,激动不已,“江家的祖宗显灵,祖宗怕您在路上受风寒,这就让老周的旧疾好了,您就不用去了。”

    江青云的心情总算好些,害怕周伯的旧疾再次发作,这就去书房写了封信安排人给燕王府送去,请燕王府后个派太医过来给周伯瞧病。

    本来一个奴仆根本无需这样费心思请太医,可是江府的老奴所剩无几,再加上周伯不是一般的老奴。

    江青云为了保住周伯的性命,愿意用自己的面子请来太医给他瞧病。

    一日转逝而过,周伯夫妻终于在傍晚抵达江府,作为主子的江青云亲自迎接,在看到两个老人一脸沧桑满身疲惫,忍不住热泪盈眶,这一路又是遇险又是旧疾复发非常坎坷,差点就见不到他们了。

    护送周伯夫妻的是燕王府的亲兵,共有二十几人,为首的在军中拥有正五品下官职宁远将军邓义。

    周伯两眼红通通,与媳妇刘婆跪拜江青云之后,特意道:“要不是邓将军及时援救,老奴夫妻就命丧梅风岭。”

    “多谢将军。”江青云在燕王府时听过邓义的名字,此人出身贫寒农家,幼年进寺院当了俗家弟子,因天赋极高被寺院的武僧大师收为弟子传授武功,后来参军,屡屡立功,步步高升,三年前被燕王周冰收进亲兵队当了分队长。

    “我授王爷之令,保护周伯夫妻是分内之事,江公子莫与我客气。”

    邓义这一路没少听刘婆说江青云的事,出身名门,被当地人称为神童,书画双绝,少年中举,为开阔眼界离开家乡四处游历,今日一见,果然英俊不凡,只是少了少年的英气,更是没有半点稚气,不过任谁经历天灾人祸灭族也得迅速成长起来。

    江青云目送邓义带着王府亲兵离开,这就带着周伯夫妻进了大厅。

    “少爷,小的这回差点见不到您了。”周伯刚才一直压抑着情绪,这下子全部暴发出来,满脸是泪,泣不成声。

    周伯今年五十六岁,中等身材,国家脸浓眉象眼,头发有多半白了,额头上有一片乌青,不知是碰的还是摔的。

    他是江家的家生子,从小侍候江青云的生父,后来当了管事,专门管理江族在外地的商铺田地产业等。

    身材高胖的刘婆望着瘦到一阵风就能吹走的江青云,更是哭得跟个泪人似的,哽咽道:“奴婢日思夜想见到少爷,连做梦都梦到少爷。”

    刘婆比周伯小三岁,又高又胖,圆脸眉毛细长,原先是大眼睛,后来胖了,脸上的肉把眼睛挤的小了,平时保养的好,头发乌黑,没有什么皱纹,看上去四十几岁,像是周伯的女儿。

    她是江青云生母秦氏的陪嫁丫头,性子急躁耿直,少女时一直是二等丫头,后来嫁给周伯,做了管事媳妇,跟着周伯在外地,逢年过节才回江族侍候秦氏。

 144一盒银票

    秦氏生江青云时已是三十九岁高龄,几个陪嫁奴婢包括刘婆在内都回到江族。

    刘婆是看着江青云出生的,曾经抱过江青云,给他换过尿布。

    从前的那个小粉团子长成翩翩美少年,如今是秦氏留在这个世上唯一的血脉。

    在刘婆心里把江青云看的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

    江青云看到周伯夫妻就想到了去世的家人,控制不住热泪盈眶,很是激动道:“你们这一路实是太辛苦太受罪,终于平安回府与我团聚,我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福伯见到周伯夫妻跟见到亲人一样,语气十分激动,“老爷心里一直惦记你们,昨个还要坐马车去接你们,被我给拦住了。”

    刘婆听到老爷二字一怔,很快反应过来,江族只剩下江青云一人,从此以后,没有长辈给江青云遮挡风雨,整个家族都得靠江青云一人支撑,不由得泪脸上又多了几分悲痛,望向福伯,问道:“老爷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怎么瘦的这么厉害?”

    去年腊月、正月,刘婆在江族见过江青云,那时也瘦,可瘦的匀称,比现在至少重三十斤,气色也比现在好许多,特别是精气神,现在就瞧不出有精气神来,反而有一种暮色。

    江青云今年才十五岁,不应该也不能有老年人才有的暮色。

    刘婆心里一阵心痛,还是得叫少爷,叫老爷,会把少爷的心叫老了。

    福伯一脸愧疚,“我不会照顾人。”心道:老爷之前瘦的都脱相了。到了燕城以后还胖了几斤。

    江青云连忙道:“不怪福伯。”

    “老爷初到燕城,兴许是水土不服所以消减了。”周伯干咳两声,他媳妇就是这么耿直,也不想想老福怎么会怠慢老爷。

    刘婆语重心长的道:“少爷,您得多吃,为了您自个也得多吃。”后来为了江族的列祖列宗这样的话到了嘴边咽了回去。整个江族只剩下江青云一人,江族的列祖列宗为何不庇护江族?她心里骂老天,抱怨江族的列祖列宗没有显灵。

    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