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药女:富贵临门-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氏在家里安慰李如意,“家里突然间多出个外人,大家都会不习惯,也觉得别扭。”

    “我先做家具,买人的事回头再说。”李如意才不会放弃买人的计划。

    雪越下越大,扬扬洒洒下到半夜,终于停了。天地之间异常宁静。

    黎明前,李山从暖烘烘的热炕起床。

    推开门,被院子里一地厚厚的白雪惊得吓了一跳,一脚踏进去,足足有半尺厚,把脚面都覆盖了,这是今冬的第一场雪,看来今年比往年都要冷。

    李石按时按点起来给李山帮忙。

    后院石磨房,温度比往日低,兄弟俩给三头驴子套上石磨开始磨黄豆,一会儿把过滤的豆汁放进大锅煮开,柴火烧得很旺,房里的温度很快升高。

    “哥,如意还没起来。”

    “你来点豆腐。”天气太冷了,李山到底是心疼女儿,想让她多睡一会儿。

    “试试。”李石鼓起勇气,取卤水点豆腐。

    这几天下午李如意专门让李石多练习卤水点豆腐,经过几十次的练习,李石差不多掌握了。

    李山盯着锅里的豆腐脑在卤水的加入之后一点点的凝固变成豆腐,帮着李石把豆腐倒进模具里面。

    李石喜得嘴都合不拢,大声道:“哥,豆腐成了。”

    “我就说你能行。今个所有的豆腐都由来你点卤水。”

    半个时辰后,前来李家买豆腐的许正、四狗子、五狗子出现在石磨房外。

    五狗子穿得很厚,跟熊一样,眼睛精亮,问道:“叔,怎么没看到如意?”

    李山笑道:“她在睡觉。”心道:石头学会卤水点豆腐,以后爱女都不用早起了。

    四狗子跟许正道:“爹,亏得雪停了,不然我们还做不了豆腐买卖。”

    “山弟、石头,我们走了。”许正见五狗子付了银钱就与四狗子把豆腐抬到前院骡车里面的木箱。

    四狗子拿棉被把装着豆腐的木箱紧紧裹起来,这样可以让豆腐不冻着变成冻豆腐。

    五狗子上了骡车,四狗子与许正坐在骡车前面。

    四狗子一边赶骡车一边跟许正道:“雪厚路不好走,今个我们到尚县肯定比平时晚。”

    许正担忧的问道:“会不会影响买卖?”这是他第一次卖豆腐,心里没有底。

    四狗子脸色微变,不过想想以前的买卖每天都很红火,“应该不会。”

    骡车压在雪地上,咯吱咯吱的响,一会儿路过王海家时,大门开了,丰氏推着板车从里面一瘸一拐的走出来,身后跟着抢着要推车的王燕。

    “许叔回来了。”王燕眼神好,天这么黑还能瞧见许家赶骡车的多了一个许正。

    “许兄弟从燕城回来了。”丰氏也打了声招呼。马氏看不上丰氏对王海自荐枕席,丰氏也看不上马氏顽固。以前,丰氏与马氏的关系很一般,几乎不走动,现在两妇人都与赵氏关系交好,两家都靠李家卖豆腐,就开始走动了。

    许正答道:“嫂子、燕侄女,我昨个回来的,今个跟孩子去尚县走一趟。”

    丰氏问道:“以后你卖豆腐,不用四狗子、五狗子去了?”

    “我是这么想的。”

    丰氏知道许正不是懒人夸道:“天冷了,你让两个孩子在家里是好事。”

    半个时辰后,李家四兄弟穿着厚实的衣服出了家门前往金鸡镇,雪地行走都怕摔着,速度比以前慢,待走到金鸡镇,天已经大亮了。

    十几家炊烟袅袅正在做早饭,黑痣老头的馄饨摊仍旧支着,几个老主顾坐在摊子边上揣着碗喝着豆浆。

    没错,就是豆浆。

 126竞争对手卖豆浆

    黑痣老头卖豆浆赚银钱赚的心花怒放,一抬眼瞅到李家四兄弟,使出全身的力气叫道:“豆浆,香喷喷的豆浆,都来喝我家的豆浆!”语气里透着无比的自豪与骄傲还有一点点挑衅。

    他花了好些天心思磨出来的豆浆,如今是金鸡镇头一份,说不定也是方圆百里的头一份。觉得真是祖坟冒青烟了。

    一个老主顾没好气道:“老伯,你猛的一喊,吓我一跳,豆浆都洒出去了。”

    “我给你添点。”黑痣老头呵呵笑着陪着不是,给这位老主顾的碗里添了半勺豆浆,余光瞟到李家四兄弟从摊子旁边走过,故意大声问道:“我的豆浆好不好喝?”

    几个老主顾纷纷道:“好喝!”

    有一个老头喝光一碗觉得不够,把空喝递给黑痣老头,“再给老汉来一碗。”

    黑痣老头朝着李家四兄弟的背影高声道:“好咧!”

    自从李家在金鸡镇卖吃食开始,黑痣老头的馄饨摊买卖就不好做了,几个月下来,黑痣老头都要得抑郁症了,这回做出豆浆来,终于扬眉吐气了一回,心里这个舒畅。

    他舒畅了,李家四兄弟心里就不舒畅了。

    黄昏,李家四兄弟回到家里就把黑痣老头卖豆浆的事给说了,而后均是一脸担忧。

    “我们打听了,老爷爷卖豆浆一碗一个铜钱,放糖两个铜钱。”

    豆浆的成本很低,一斤黄豆能磨近十斤豆浆,一碗不到一斤,能卖十几碗,利润很大。

    “我们瞧了一会儿,镇里去老爷爷摊上喝豆浆的人很多,大家都想尝尝鲜。”

    “老爷爷今个能做出豆浆,明个就能做出豆腐脑、豆腐。”

    “要是老爷爷也卖豆腐脑、豆腐,咱们家的豆腐买卖还能好吗?”

    李山面色一沉,“这么快就有人会做豆浆了。”他家的豆腐才卖了不到百日,就有人琢磨出做豆浆,这个卖馄饨的老头子真是太聪明了。

    “豆浆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只要有石磨、黄豆,试着磨几回就能磨出来,这也是我为啥一直没有让你们卖豆浆的原因。”李如意没想到第一个磨出豆浆的人是那个很不起眼卖馄饨的黑痣老头,心里对黑痣老头有一分敬佩,再次不敢小瞧了这个时代的人。

    李英华缓缓道:“原来如此。”之前他们想卖豆浆,李如意一直不同意,原来原因就是怕被人吃了,很快就能效仿。

    李如意见全家人都是一脸焦虑,特别是李山,脸拉的比长白山还长,接着道:“豆腐脑比豆浆难做。豆腐比豆腐脑还难做。”

    李健安问道:“万一老爷爷做出豆腐脑豆腐,我们家怎么办?”李家豆腐的批发买卖能这么火爆,就是因为独一无二,要是黑痣老头也会做豆腐,李家豆腐买卖肯定下滑。

    李如意一脸自信,“做豆腐需要卤水。老爷爷兴许能做出豆腐脑,但不可能做出豆腐。只要我们家守口如瓶不把卤水泄露出去,没有人能做出豆腐。你们不要担心我们家的豆腐买卖。”

    卤水需要的盐卤是特殊的物质,不是市面上常见的。当初,李如意找了好久才在山里找到含盐卤的石头,并且已经把这些石头全部搬进了李家的地窖。

    再说了,找到了盐卤,还得有卤水点豆腐的手艺。李如意手把把的教李家人,到现在完全学会的只有李石一人。

    李福康点点头,“妹妹说的有道理。”

    赵氏环视丈夫、小叔子、儿子,肃容道:“豆腐是我们家的独门手艺,千万不要把方子泄露出去。”

    几人异口同声的道:“我们绝对不会泄露。”

    一家人用过晚饭,李山仍是心事重重,感慨道:“做买卖不如种地稳当,今个赚了银钱,还不知明个能不能赚到。”

    李家四兄弟面面相觑,家里能有今天,可跟种地没有半点关系。

    赵氏道:“山哥,你别说丧气话。退一万步讲,如意的主意多着呢。我们家就算卖不了豆腐还能卖别的。”

    “还是娘懂我。”李如意心里没有多少压力,为了鼓舞士气,微笑道:“我们家做批发豆腐的买卖的收入比零售多。”

    李健安问道:“妹妹,现在我们家一天能赚多少银子?”

    李如意低声道:“纯利润三两。”

    李家四兄弟均是大喜,“这么多!”

    赵氏喜滋滋道“一个月赚三十六两银子,一年就是几百两银子。”

    李山忍不住乐出声来,望着儿子的目光带着几分慈祥与期望,“你们几个好好读书,不要发愁家里没银钱。”

    “以前哪能想到一个月赚这么多银子。”赵氏双手放在肚子上,柔声道:“这两个孩子都是有福的,一生下来就有好日子过。”

    李如意的野心可大着呢,一个月赚三十六两银子达不到她的预想,“我们家的豆腐供不应求,丰姨今个又给我提起增加豆腐进货量的事。我打算从后天起卖给王族的豆腐增加到一千六百斤!”

    “好好好。”李山一连说了几个好字,笑得嘴都不合拢,“我正愁没事可干。这下好了,每天可以多做六百斤豆腐。如意,要不就从明天开始?”多做豆腐多卖银钱,这样的好事当然高兴。

    李如意笑道:“你别那么着急,明个我们跟丰姨说,可以用黄豆换豆腐,十斤黄豆换四斤半豆腐。”

    现在十斤黄豆的价钱是十五个铜钱。四斤半豆腐的批发价是十六个铜钱。

    十斤黄豆换四斤半豆腐,看上去是李家吃亏了。

    其实十斤黄豆能出五、六十斤豆腐,李家并不吃亏。

    李山疑惑道:“如意,家里地窖里面还有几千斤黄豆,你怎么还要进黄豆?”

    李如意很有耐心的解释道:“您看,金鸡镇卖馄饨的老爷爷已经知道用黄豆能磨出豆浆,他肯定会大量购买黄豆。我怕过些天涨价,先进一万斤囤起来。”

    李山惊呆了,“一万斤?!太多了。”

    李英华在四兄弟当中最有做买卖的头脑,开口道:“不多。我觉得妹妹说的对。我们家应该多囤黄豆,别等着黄豆涨价再买。”

 127浑人打媳妇

    次日,李山就跟丰氏说了可以黄豆换豆腐及每天多卖给王族六百斤豆腐的事,丰氏很是欢喜,满口答应。

    当日,王族所有人家里的黄豆都换成了李家豆腐。

    王燕再次给丰氏出主意道:“娘,我们可以从外村收购黄豆,十斤十二个铜钱,这样每十斤能赚三个铜钱。”

    “你爹不在家,我要卖豆腐,哪有功夫弄收购黄豆的事?”

    王燕想了想,“族里那么多的闲人,你只要把话传出去,就说咱们家收购黄豆,十斤给十二个铜钱,自会有人去外村。”

    “我看就给族人十斤黄豆十三个铜钱。我们家少赚一点。”

    王燕笑道:“蚊子再小也是肉。我们在家里坐着不动,就能赚到银钱,哪怕少一点也行。”

    丰氏说干就干,这就让王燕把族里几个关系要好的妇人都叫到家里,先是说了明个起给每家多分十几斤豆腐,然后说了收购黄豆的事。

    几个妇人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等到能多分到李家豆腐的好消息,很是惊喜,至于收购黄豆,她们去各村卖豆腐的时候同时收购黄豆,一举两得,不费事还能赚到银钱。

    丰氏只是跟几个妇人说了,可瞒不住族里的人,不到一个时辰就有好几家的老人、妇人拿着礼物求上门来。

    丰氏收了礼物把收购黄豆的事情安排下去。

    王海家的日子过得这么好,天天都有大把的银钱赚还有人送礼,可把王立冬、王春分眼馋坏了。

    现在王立冬没有曲红出馊主意,折腾不起来了,再加上身上的伤还没好,只能卧在家里的床上干生气,时不时骂王四妞几句出出气。

    王春分自己就有一肚子的坏水,根本用不着谁给他出主意,直接跑到丰氏跟前,大吵大闹。

    丰氏嫌王春分烦人,没骂道:“你爹不在家,你他娘的喊冤去你爹耳朵边喊去,别在我面前喊。我还想多活几年。”

    “我喊你娘,不在你跟前喊在谁跟前喊。不是说会哭的孩子有娘吃吗,我就在你跟前哭,你给我口奶吃的我就走。”王春分只比丰氏小一岁,张口闭口的喊她娘,还说什么吃奶,一点都不觉得害臊,脸皮比城墙拐角还厚。

    丰氏听不得王春分的胡话,蹙着眉头,没好气道:“瞧你个没出息的样,不就是想多买几斤豆腐吗,多大点事,老娘做主多给你十斤豆腐。”

    王春分闹了半天连吃奶的话都说了,终于得了十斤豆腐,心里知足喜滋滋,又臭不要脸的给丰氏说了一箩筐好话,无非是以后孝顺她,有他吃的就有丰氏吃的。

    丰氏才不听王春分的鬼话,挥挥手不耐烦的道:“你这些话我听的耳朵都起茧子了。你别给我惹事就行。赶紧滚吧。”

    王春分出了门去别人家串门吃酒,得知丰氏给别人家都是二十斤豆腐,比他整整多出两倍,差点把别人家的碗给砸了,“后娘就是后娘,他娘的对我太差了!”

    王春分回到家里,已经晚了,去拍王海家大门,丰氏、王燕、王志高才不给他开门,他也不敢翻墙,只能回自己家。

    曲花就成了王春分的出气桶,被吃醉酒的他打了一顿。

    这回王春分下手比较狠,曲花的一颗牙齿都被打掉了。曲花伤心害怕愤怒之下第二天趁着王春分去卖豆腐就跑回了娘家。

    王春分卖豆腐回来,又饿又冷,发现媳妇没了,家里冷锅冷灶,四个儿子都眼巴巴的瞅着他,等着他去做饭,最小的儿子还哭得满脸鼻涕眼泪。

    这下王春分没辄了,拿了十个铜钱、六个鸡蛋给长子王大虎、二儿子王二虎,让他们去把曲花接回来。

    曲红正好在村里游荡,听村里人说王春分卖豆腐赚了很多钱,把曲花打了一顿,不过看在四个儿子的份上,又把曲花接回去。

    “我呸,王春分那个好吃懒做的东西,比猪还要懒上十分,他要是能赚到钱,我的名字得倒着写。”曲红压根不信曾经的小叔子王春分能赚到钱。

    村里人七嘴八舌的讥讽道:“你别不信。现在礼村家家户户卖豆腐都赚到银钱了,包括你家,你家的四妞在外面卖豆腐也赚到银钱了。”

    “王族家家都靠卖李家豆腐发财了,我说曲红,你被王立冬休了,不是王族的人享不了福,你的命可真差。”

    “曲红,王立冬前脚休了你,后脚就有媒婆上门给他提亲事,女方是个黄花大闺女。”

    “王立冬有了银钱什么女人娶不到。曲红,你就别做白日梦了,王立冬肯定不会来找你。”

    曲红气得牙齿把嘴唇都咬出血了,大骂王立冬负心汉,王族的人个个不得好死。

    村里人笑道:“你再骂也没用,王立冬也听不见,王族的人仍然活得好好的。”

    曲红更加气了,心里把村里人骂死。她在村里呆不下去,人人见了她都是嘲笑看笑话,娘家人连门都不让她进。

    她伤心无比,走出村子,想找个地方找个人诉诉苦,谁知不知不觉竟是走到了礼村村口,正好有几个王族人往这边来,她连忙躲在大树后面。

    “我听说李石会做豆腐。”

    “李石是个傻子,怎么可能会做豆腐?”

    “我亲耳听到李山跟丰氏说我弟弟比我有能耐,如今都会做豆腐。”

    “李山向来不说谎话。李山能这么说,李石肯定会做豆腐。”

    “李石可真有本事。”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几个王族人哪里知道他们的这番话被曲红听到,惹出了一桩祸事。

    天空晴朗,艳阳高照,只是融雪的日子,气温比往日低许多,村子里连土路两边的地都结了冰。

    两个身材魁梧的汉子跟着一个身材干瘦矮小的老头在礼村的村路上走着,三双眼睛像贼一样溜溜转左右打量着两边的人家。

    “听到驴叫没有。”

    “听到了。”

    “礼村只有这家有驴,还有三头驴。”

    三人顺着驴叫声一直往村里走,走到一户人家的篱笆门前停下脚步。

    “礼村最大最好的房,家里有口井。没错,就是这家。”

 128父子骗李石

    李如意正在大厅跟赵氏说话,听到有陌生人叫门,走出去见是三个外村人,问道:“你们是谁,找谁?”

    干瘦老头见是个小丫头片子,眼睛一瞪,答道:“我是曲村的曲老汉,你们村的王海是我的女婿。”心道:怎么着吧,王海见了我都得叫爹。

    生着细长象眼的汉子指着曲老汉,高声道:“我们是他的儿子。我们找李石。”

    李如意站在原地问道:“你们找我二叔什么事?”

    “李石人呢?”

    “我们找你二叔,又不是找你。”

    “把你二叔叫出来。”

    曲老汉父子三人你一句我一句,语气带着十分的不悦。他们心道:连大门都不让我们进去,就连王海家的人都不敢这么对待我们。等着我们把会做豆腐的李石弄走,看你们家还牛气个屁。

    赵氏走出来,高声道:“石头,你到前院来。”伸手握住了李如意的肩膀,俯在她耳边低声道:“已逝曲氏的娘家人没一个好东西。你不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