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药女:富贵临门-第2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哥、英华哥、敏寒哥一定能考中秀才!”

    亲人的祈祷与祝福,在燕城李家苦读的李家四少年、张金海、王志高是听不见,他们只能听见江青云清朗的教导声音。

    时光飞逝,北地童生试的最终考试院试开始。

    院试考场地点就是上一次府试的地点。这里六名考生并不陌生。此次在院试的考场呆上整整三天三夜。

    除去时间、考试内容不同外,参加的人由燕城的考生变成了整个北地的考生,所以人数仍是达到两千多人。

    距离燕城最远的吉城,当地的一百多名考生在两日前匆匆赶到燕城,还没适应环境,就要进考场了。

    相比之下,燕城的考生占了地理的优势。

    科考时期,燕城的客栈价钱飙升,有钱的考生倒没什么,一些考生家境贫寒,不得已借住在寺庙、道观,条件差离得远。

    李家四少年、张金海、王志高住在燕城李家,离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的考场很近,家里奴仆好吃好喝照顾,非常方便。

    院试比府试考场纪律更加严格,六名考生被军士一番非常严厉的搜查,就差脱光了给他们看,这才进入考场。

    李如意的病人慕容元鸣以童生身份参加院试。当军士看到他身上长有恶心的红癣,生怕被传染,随便检查了一下,便挥挥手让他进去。

    慕容元鸣比别的考生检查的时间短很多。他没想到患牛皮癣病还有这样的好处。

    随着燕城长史的考前讲话结束,三天三夜的地狱式院试考试开始,所有的考生进入顶级紧张状态。

    斗转星移,三天三夜终于过去,这期间有五十七人因为昏厥、突然间发疯、腹泄、心疾病发作等特殊状况被带离考场,李家四少年、张金海、王志高不在其中。

    不过,六名考生的状态也不太好,王志高平时锻炼的少,差点坚持不下来,最后出考场时混身无力虚脱,是由姐夫李健安背着。

    张金海做了噩梦,梦到了北华书院被抓走的师生,梦醒之后小声哭了一场,影响发挥,考得很不理想。

    李英华在策论题上破题有些偏了,没有发挥出正常水平。

    李健安的卷面不太工整,李敏寒的诗做的不太好,而书读的最好的李福康觉得时间不够,要是再多两个时辰就好了。

    六名考生在院试上用尽了所有的力气,回到燕城李家,就见李家、张家、王家人全部在场。

    李健安顾不得跟家人说话,急道:“妹妹,你快来瞧瞧,志高虚脱了。”

    丰氏吓得快要晕厥过去,赵氏手快一下子抓住她的肩膀,安慰道:“没事。虚脱可能是饿的或是累的,没有事的。”

    当年,赵氏的三个哥哥从院试上下来就虚脱的躺了几天才缓过劲来,那次他们没有考上榜,止步于童生。

    “志高怎会这样?”王海一把年纪了,一听最有出息的小儿子虚脱了,也吓得脸色苍白。

    李如意赶紧给王志高把脉,检查一番之后,道:“耗神过多,需要静养七日,期间不能再看书。”然后让周英取来糖水、肉粥给王志高吃,吃完就让奴仆给王志高简单擦洗一下,让王志高去睡觉。

    赵氏对哭的满脸是泪的丰氏道:“你们家就在我家住几日,等志高好了再回去。”

    当晚,张家人把张金海接回金鸡镇,丰氏则留在李家陪着王志高。

    院试放榜的头一天,周莫玄以督查司巡视的名义进入考官区,而后打听到了一些有用的消息就离开,直接派周东去给江青云代话。

    当晚,李如意就知道了六名考生的考试结果,不过,并没有声张,只是婉转的给赵氏说了句,“明日我们家多备赏钱赏给衙门前来报喜的人。”

    李家四少年一夜未眠,次日一早就盼着衙门张出院试的榜单。

    午时,院试放榜,燕城衙门前人山人海,有的人哭,有的人笑,还有的人失望而归。

    同时,衙门报喜的衙役分成十六组向各处奔去。

    燕城李家离燕城衙门不远,衙役抢着去他家报喜。

    “请问是李健安家吗,恭喜他高中院试榜单第六十九名!”

    “请问这里可是李英华家,他中了院试榜单第九十九名!”

    “这里可是李敏寒少爷的家,小的恭喜李少爷高中院试第八十二名!”

    “恭喜李福康李少爷高中院试第十一名!小的给李少爷报喜,快请来人接喜报!”

    “我的儿子考中了秀才,我的四个儿子都考中秀才。”赵氏欢喜的语无伦次。

 686最后一名与押题

    李山咧着大嘴笑个不停。

    李飞跃、李腾高又蹦又跳,一个劲的叫道:“我哥哥是秀才啦!”

    “夫君,恭喜你高中!”王燕满脸喜意,心里暗道:不知我弟弟考的如何?

    “福康哥,你不但考中了秀才,还名列前茅。”张银芳高兴激动的差点动了胎气。

    “恭喜哥哥,祝贺哥哥。”早在昨日就知道结果的李如意仍是十分的欢喜自豪。

    别人都是寒窗苦读十年,她的哥哥只苦读了三年,便考上秀才。

    这说明李家兄弟在读书上面有一定的天赋。李家的未来会更好。

    李健安四兄弟激动的热泪盈眶,特别是李英华,本来以为发挥的不好会落榜,没想到考中了。

    三年前,他们只是礼村的穷小子,连学堂都没上过,压根不敢想有朝一日考上秀才。

    如果不是李如意说服赵氏而后带领他们做买卖赚到银子上学堂、书院,又凭着一身高超的医术结识江青云,让江青云教导他们,哪有他们今日。

    “妹妹,多谢你!”

    “妹妹,我终于考上秀才,以后你就是秀才的妹妹!”

    “好妹妹,没有你的支持,没有你赚银子送我上学堂去书院给我找江哥哥教导功课,就没有我今日。”

    “好妹妹,请受哥哥一拜!”

    在李健安的带领下,四位少年向李如意鞠躬感谢,而后又向李山夫妻跪下磕头谢生养之恩。

    赵氏欢喜的泣道:“我们家终于成了书香门第。”

    李山望着四个儿子,非常的自豪,“明日我们回长平的家拜祭列祖列宗。”

    外面传来鞭炮声,那是伍余年父子在大门前放鞭炮,也是告知街坊邻居,李家出了四个秀才。

    李如意见家人欢喜的不知道干什么好,提醒道:“爹,今日你带着哥哥弟弟去走访几位邻居。”

    之前,李家非常低调的住进来,都没跟邻居打招呼,这条街上有几位官员的官职比李山高,李山父子应当主动上门打声招呼。

    “那我们这就去。”李山也是激动坏了,都不派管家先去别人府上问一下就要直接过去。

    李如意笑道:“这个时候,官员都不在家,家里都是女眷。我们家可以派人去问一下,等官员在家的时候再去。”

    李福康自语道:“不知志高、金海考的如何?”

    现在李如意不怕泄露机密了,缓缓道:“我觉得金海够呛,志高要是运气好的话,应该榜上有名。”

    正在这时,李家两位奴仆进来禀报,“小的又去仔细看了榜,王家少爷在榜单的最后一名,没有看到张家少爷的名字。”

    “恭喜大少夫人,您的弟弟王少爷院试高中当了秀才!”

    两名奴仆第一次去看榜时看到自家少年都上榜了,激动不已,忘记看张金海、王志高的名字,然后就跑回家报喜。

    这是他们第二次去看榜,就是为了告知家里的两位少夫人。

    王燕欢喜的热泪盈眶,“我弟弟高中了,我弟弟竟然高中秀才!太好了!”

    哪怕是榜上的最后一名,那也是高中,成了名副其实的秀才。

    大周国律法,秀才见官不跪,每季能在衙门领粮十斗、棉布半匹,名下良田五十亩不用交农税……

    十斗换成斤,就是不到二百斤,换成银钱也就五百多个铜钱,但是在农村足够一家人活过冬天。

    一匹换成丈,大周国一匹是四至二十丈不等,半匹大约二丈至十丈。衙门发的棉布都是一匹十二丈,半匹棉布是六丈,够一家人做一身衣服。

    北地的农税今年降了,但是五十亩良田的税,那也是不少。

    另外,院试榜上排名靠前的秀才,官府将无偿推荐他们去国都的官办书院读书,并无偿资助一些银子当书院的学费。

    这些都是官方给的明摆着的好处。

    成为秀才之后可以办学堂,比如金鸡镇的两位秀才都办了学堂,收学生的束脩费用养家及供自己读书。

    秀才还可以进入县衙给县令当师爷,还能给富贵人家的孩子当启蒙老师……

    当然有些秀才不愿意办学堂,更不愿意去衙门做事,就喜欢在家或是在书院里面呆着读书,年复一年,这种人如果考不上举人,再加上家境很一般,时间久了就成了穷秀才、酸秀才。

    礼村,前来给王志高高中秀才报喜的燕城衙役深深感受到了礼村人的热情大方。

    王海给了二百个铜钱打赏钱,丰氏给了一大竹篮的吃食,什么花生、红枣、小米、鸡蛋、芝麻,不知道的以为这是送给做月子妇人的礼物,王族的人给了梨、桃、熟鸡蛋、豆腐、南瓜什么的。

    总之,最后还是王大虎赶着驴车把东西送到燕城衙役的家里。

    “老天开眼,祖宗保佑,我们家族、我们村终于出了秀才!”

    “志高真是太好了,一下子就考中了秀才!”

    “志高成了秀才老爷,以后大家得叫他王老爷。”

    “丰氏当上秀才娘,终于彻底熬出头!”

    “恭喜族长,有了一个秀才的儿子!”

    族人、村人把王海家围的里三层外三层,到处都是人。

    王春分嘴笑得都要抽筋了,竟是比王海还高兴,还跟人

    大声吹牛道:“我弟弟读书特别厉害,肯定能考中状元,我以后就是状元郎的哥!”

    王春分的媳妇曲花跟着沾光,村人一个劲的夸她命好,小叔子考中了秀才,以后小叔子还能考中状元当大官,小叔子会给她买房子首饰什么的,她能成为富贵人。

    王春分的四个儿子同样如此,一下子身价涨上去了,竟然有村民要把女儿嫁给他们。

    王志高的身体已经好多了,人逢喜事精神爽。

    他在饭后特意跟王海道:“爹,我这次能考中,多亏了最后那些天江伯爷的教导。江伯爷给我们押了题,他押的题考了。我们书院的院长师长也押了题,没有押中没有考。”

    各大书院历届科考都会根据时事政治押题,这是众所周知的事。

    其实王志高不知道的是,江青云押题考了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就是……

 687参不参加乡试

    因为他的字写的很工整,卷面非常整洁,考官认为他会是一个做事严谨的人,就取了他为院试最后一名,而与他的成绩不相伯仲的那位考生则是名落孙山。

    说起来,王志高能够在那么紧张的状态下答出非常整洁的卷面字迹很工整,也是因为他给书铺抄了几年书。

    以前王家不富裕,王志高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苦练字给书铺抄书赚钱。

    书铺对于抄的字迹好书面整洁的书给的价格略高,王志高就严格要求自己,抄书时特别小心。

    他这一抄书就抄了几年,字迹工整、卷面整洁已印到骨子里面。

    没想到,就因为这个被考官录取为院试最后一名,荣耀的成为秀才!

    这件事说明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的成功。

    王海是个外表粗放内在细致的人,一直觉得儿子才在书院读了两年书就考上秀才,特别的不真实,只到现在听了这番话,这才知道自家儿子高中的原因,心里非常震惊。

    不过细想一下,江青云随便进出燕王府,时常与北地的高官打交道,政事上面知道的比普通官员都要多,押中院试的题,也是情理之中。

    他老脸喝的紫红,大声笑道:“难怪你小子这回能考中。你可真是沾了你姐夫的光,大光!”

    “我比姐夫早读书几年,姐夫比我考的好的多。”

    丰氏笑道:“燕儿真是有福之人。”

    “我看是你有福,你带给我们家福气!”王海望着丑媳妇,虽丑可真是聪慧,一直认为赵氏识字与众不同,一直跟赵氏关系交好,王家能有今日,多亏李家帮扶。

    “是。娘嫁了一个好夫君,生了我和姐姐。”王志高不忘拍老爹的马屁。

    王海哈哈大笑,环视妻子儿子,再想想在李家当大少夫人的女儿,嗯,这才是幸福有盼头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就是从小分家开始才有的。

    丰氏盘算着日子,再过十天就是乡试,王志高的身体还没完全恢复,现在说话都有气无力,问道:“志高,你还参加乡试吗?”

    “我听江伯爷的,他要是让我参加我就参加。”王志高有自知自明。

    这次能考中秀才,真是特别的幸运。

    乡试可比院试难得多。乡试榜上有名就是举人。大周国律法,名声好威望高的举人经高官推荐或是在特殊时期可直接入朝为官。

    穷秀才,富举人。举人比秀才强百倍。

    此次参加乡试的人是北地所有的秀才,这些人都参加了几届科考,不像王志高是个科考雏鸟。

    王志高自认乡试无法考中。但是,他非常信任江青云,想听江青云的建议。

    王海道:“明日我们全家都去你姐姐家。正好让如意给你瞧瞧身子骨,也让如意帮你向江伯爷问问,你能否参加乡试?”

    次日一早,王家一家三口就去了燕城李家。

    李家人已经知道王志高考中秀才,都说他被文曲星保佑,在考场上累的虚脱了还能上榜。

    赵氏最喜欢读书好的人,夸赞道:“志高真是个好孩子,年龄这么小就考中秀才。”

    “他这次能高中,真是走了大运。”丰氏再次笑得嘴合不拢,这心情就像花朵绽放美极了。

    对于纯粹泥腿子出身的王家来说,出个秀才,简直就是祖坟上冒青烟。

    “志高,你是不是昨日太高兴失眠了?”李如意见王志高有些不好意思的红脸点头,嘱咐道:“你身体虚,不能熬夜,需好好休息。”

    闻言,王志高心里有些明了。看来这次乡试是不能参加了。

    李山憨笑道:“王哥,我们下午就回长平县。健安兄弟不跟着我们回去,他们仍是在这里温习功课准备参加乡试。”

    昨晚,李山带着李健安兄弟六人去拜访邻居,被邻居好一通夸。

    幸亏李家四少年已经成亲、定亲了,不然瞧邻居的热情似火的劲,得把女儿、侄女强行许配给他们。

    李山特别的自豪骄傲!

    王海一听,赶紧问道:“如意,你能不能帮志高问问江伯爷,志高能不能参加乡试?”

    “我这就让人去问,不过,我得让人将志高身体情况实话告诉江哥哥。”李如意停顿一下,在王家人及王燕的注视下,缓缓道:“志高未成年,身子虚,必须养好才行,不然容易落下病根。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志高年少有为,考中秀才,只要有个好身体,日后肯定能考上举人、进士。”

    丰氏感激道:“如意说的真在理。”

    王燕道:“弟弟,你听如意的话。”又有些激动的道:“那日,你姐夫背着你回来,你嘴唇惨白,脸无血色,可把我跟娘吓坏了,爹急的都要哭了。你自己心里定是明白身子骨是什么状况。你可不能逞强。”

    “谢谢如意。”王志高一脸老成,“我听江伯爷的建议。”

    王海跟李家人道:“这小子,把江伯爷佩服的五体投地,特别的信任江伯爷。”

    李英华激动的笑道:“我们兄弟也佩服信任江哥哥。”

    李健安特意望了王志高一眼,道:“今日下午江哥哥仍会来给我们教导功课。”

    王志高道:“爹、娘,我不走了。我就在姐姐家住着跟姐夫一起。江伯爷要是让我上考场,那我就上,要是不让我上,我能跟着江伯爷学几日,收获也很大。”

    王海笑道:“这小子,脑袋瓜子真是精明,赖上江伯爷了。”

    赵氏夸赞道:“他已考中秀才,不骄不躁,还这么好学可真是好孩子。”

    张银芳道:“如意,我哥哥虽是落榜了,可他一心向学,你看他能不能来这里继续跟着你哥哥一起读书?”

    “能。”李如意又道:“张大哥落榜心里肯定不好受,你确定他现在来我们家能静下心来读书?”

    “银芳,健安兄弟、志高都是考中秀才,你哥哥比他们早进书院读书,却没有考中,心情正是非常低落的时候,我建议这回你哥哥就别来了。”赵氏望了李福康一眼,“你哥哥若来的话,福康就得安慰他。你难道不知道十日后福康就要进乡试考场,不能分心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