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家药女:富贵临门-第2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立。
你竟然在金銮殿上说已经把女儿许配给楚王。你非要把女儿推进火坑,非要让女儿被楚王糟蹋!你怎么如此冲动、愚蠢!”
洪二爷自从那日早朝回来,已经被慕容锦骂了无数回,还被洪郡公写信骂了。只是他不认为做错了。
“洪家军与楚军大战,那是各为其主。大战结束,洪家军与楚军都是大周国的军队,就得和睦。血仇就得靠姻缘化解。那楚王是千古民族英雄,别说星华,就是天上的仙女也娶的。星华嫁给楚王,怎么就是糟蹋,怎么就是进了火坑?我没有做错!”
慕容锦也是气急了,再加上独自过来,没有带着奴婢,咬牙切齿的骂道:“老楚王谋反,新楚王是新帝的大忌,新帝登基时日尚短,等时日长了,江山稳固,头一个就收拾新楚王。到时新帝能放过我们家吗?你这个脑袋长得全是草的草包,我当年怎么就瞎了眼看上你?”
洪二爷反问道:“星华不入宫,新帝就能放过我们家?”
“我自有办法让星华入不了宫。你压根不跟我商量,就冲上金銮殿……”
“你有什么办法?”
“星华若是患疾,自然就入不了宫。到时等风头过了,我再给星华寻门亲事,低调嫁了。”
“头发长,见识短!星华武功高强,战场上一个抵十,这么厉害的女子,又正值风华,怎么可能会患疾病。你当新帝是傻子是聋子?”洪二爷一拳打在石桌上,目放凶光,冷声道:“朝中无人不知我们洪家祖训,女不为妾不入宫,哪怕是太上皇在位时,也无人敢提议洪家女入宫一事。”
慕容锦见夫君牛眼放射凶光,失声问道:“你要干什么?”
“干什么,干死他们,谁让我们洪家不好过,我就让谁死!”
慕容锦只见人影一闪,洪二爷就消失不见。不由得大急,赶紧去找管家,让管家带着家奴去拦住洪二爷,别让他杀人惹出大祸。
洪二爷出身战场,武功高强,又跟周景晨在南地杀敌军,缴获敌军大祭司亲手制的兽毒,打算用毒神不知鬼不觉的杀人。
岂料,他刚准备调查那些官员每日的行踪路线,燕城就传出骇人听闻的毒杀案。
第一日,三名官员在青楼、酒楼被杀死,死时七窍流血,面目狰狞,十分恐怖。
这三名官员是第一批上奏折奏请新帝将洪星华接入宫里的人,官职最高的从三品,最低的也有正五品上。
刑部的仵作验尸,称三名官员是被一种剧毒毒死。刑部特意请出太医院的几名太医验毒,得出的结论是敌国的兽毒。
此案一出,朝野震动。
683赐婚和过县试
“何人如此大胆,公然杀死朝廷官员!”
“太医院院长亲口说三名官员中的是兽毒。听说兽毒是敌国大祭司的独门毒药,曾经在我国边防毒杀几千楚军几万百姓。”
“听说敌国大祭司即将被楚王献俘进入国都,难道敌国的刺客为了救他,混入国都杀我朝官员制造混乱?”
第二日,又是三名官员被杀,他们是在自己的家中被兽毒毒死。
一名官员是在小妾的房里,一名官员在书房,最后一名是在茅厕。
这三名官员是第二批上奏请新帝将洪星华接入宫里的人。虽然官职没有第一日的三名官员高,但是任职年头长,在朝中有一定的人脉。
这下满朝官员人心惶惶,生怕下一个就轮到自己。
“敌国刺客武功极为厉害,神出鬼没,他们用的毒连太医院的人都解不了。”
“楚军对付的可是整个敌国。我们以前都小看了楚军。”
“一日不抓住刺客,国都一日不稳!”
“敌国刺客在暗,我们在明。我们无处可躲。”
“在外面被杀,躲在家里也被杀。如何才能活下来?”
第三日,早朝时,楚王府的使者也就是大总管许海生求见。
文武百官心中纳闷:献俘大队还在途中,楚王为何派许海生提前面圣?
许海生磕头行礼之后,众目睽睽之下,朗声道:“去年夏,燕城燕王府,楚王与洪府的洪小姐一见钟情,经过洪将军同意,请了燕王夫妻当了媒人,定下亲事。这是婚书,请陛下过目。”
太监出列,从许海生手里接过婚书,快步走上龙椅前,低头双手呈给皇帝。
满朝文武皆是震惊,特别是那些怀疑洪家与楚王联姻目的是要把新帝从龙椅上拉下的官员,简直是目瞪口呆。
“原来去年夏天楚王与洪小姐在燕王府时就已定亲。”
“保媒人竟是燕王夫妻。”
“内战之前,楚王就与洪家联姻。内战时,楚军与洪家军拼得你死我活,足矣证明洪家军忠于朝廷。”
“洪小姐的亲哥哥、亲嫂子及两位堂叔都死在楚军手中,这等深海血仇,刻骨铭心,难怪内战结束之后,洪家没有把洪小姐嫁给楚王。”
皇帝面色有些古怪。
那婚书上面写的:洪京画。
皇帝清楚的记得洪二爷的女儿名叫“洪星华”。三个字愣是错了两个,楚王造起假婚书来可也太糙了。这婚书可不能再让别人瞧见。
众人站得远看不清皇帝的表情,纷纷猜测婚书的时间。
皇帝合上婚书交给太监还给许海生,而后下旨赐婚,许海生磕头谢恩,口称万岁万万岁。
洪家女入宫的事就这样落下帷幕,而那个敌国的刺客也跟失踪一样,再没有犯案,刑部也没有抓住人。
有人寻思,敌国刺客潜入国都杀人的可能性不大,而六名官员刚刚被毒杀,楚王的使者就到了国都上早朝向皇帝献上婚书……
或许六名官员是楚王派刺客毒杀,原因就是六名官员要让他的未婚妻入宫为妃。
龙有逆鳞,触之必死。洪星华便是楚王的逆鳞,谁敢打洪星华的主意,楚王就对谁下杀手。
六名官员的被杀,让那些针对楚王、洪家的官员吓破胆子,一下子全部息声。
楚王的献俘队伍还没到国都,楚王的凶残狠辣名声便已传遍。
就在这时,北地首届独立科考开始了,吸引了大周国所有文人的目光。
科考分为童生试、乡试、会试、殿试。
童生试并非所有人能参加,而是拥有童生资格的人才能参加。
因此想要参加科考,第一步是获得童生资格,而获得的方式仍是通过考试,所以大周国把童生考试放在乡试的前面,简称“童生试”、“童试”。
童生试分为县试、府试、院试。
县试是由各县及官方承认的书院组织。比如长平县、燕城书院、北山书院、青松书院都有资格组织县试。
以前北华书院也是有资格,去年因为师生闹出大事故(见536、537章)被燕王下令十年不得组织县试。
北地各县、各大书院的县试开始,标志着科考拉开序幕!
李家四少年所在的北山书院是老牌的书院,本次县试与以往一样,只用了两日就考完张榜。
李家四少年榜上有名,名次比较靠前,特别是学习天赋最好也最爱读书的李福康,竟然考了全院县试第一名!
李健安的小舅子王志高同样上榜了。
李福康的大舅子张金海、小舅子张铜江也考上了。
十二岁的张铜江在北山书院只读了不到一年书,这次是抱着试试的态度,结果榜上最后一名,获得参加府试的资格。
六狗子刚读一年书,还没有上书院,在长平县参加县试,名落孙山。不过,这样才正常,说明县试有一定的难度,不是只要识字的人就能考过。
“三日后便是府试,我们抓紧最后的时间好好温习功课,争取都上榜。”
“府试的题目肯定比县试难。我已跟江哥哥说了,他同意你们去燕城我家,这三日他给你们指点一二。”
就这样,李家四少年把王志高、张金海、张铜江都带回燕城李家。七个少年在那里进行最后的冲刺。
江青云教导四个是教,教导七个也是教,为了七人能考出好的成绩,他特意跟李如意及总管事打了招呼,这几日就不去燕城作坊,所有的时间都留给七人。
夏末的一天,早晨,府试开始了,户籍在燕城辖区考过县试的学子,大概两千人,乌泱泱一片,潮水般向考场涌去。
府试的时间是一天一夜,比县试长。
这期间考生每个人一个隔段小间,在这个大概两、三平米的小间里面,进行考试、吃饭、出恭、睡觉。
府试的考场纪律特别严格,作弊者一律取消终生考试资格,并杖打十棍下狱三日,大声喧哗禁止不听屡犯者,取消考试资格……
其实相比三天三夜的院试,府试要轻松的多。
只是这样都有考生坚持不下来,考到一半由于太过紧张腹泄不止晕厥,还有受不了考场臭气熏天呕吐不止,不得不退出考场,痛失机会。
684成为童生和意料之中
李家四少年练武几年,身子骨比普通人好的多,能够适应,再加上自幼贫寒吃过苦,能够忍受考场的恶劣环境,最终顺利的考完。
府试张榜在三日后,江青云提议七个少年在这三日仍是复习,张榜之后再休息一日,然后备考再战院试。
“科考就是万人过独木桥。一个分神一个不小心就从桥下跌落。”江青云一边提醒一边给众人鼓劲,朗声道:“童生试这才刚考过两场,还有一场,哪怕是过了童生试成了秀才,还有乡试、会试、殿试,这才到了哪里,你们必须保持着一股冲劲,一冲到底!”
“是!我们要一冲到底,冲上榜!”
“努力!”
七个少年的声音响彻燕城李府。
几十里外长平李家。
赵氏本是要过来探望四个儿子,王燕、张银芳也想过来探望夫君与兄弟,被李如意拦住了,现在正是关键时刻,不能分心,让她们等院试结束之后再去。
娘、媳妇急也没有用,只能在家里数着日子过,竟是比七个考生还要累。
李如意不但不让家人探望,也不让王家、张家去探望。她的话,王家、张家的人自是能听进去。
就这样一晃三天过去,燕城的府试放榜,除去张铜江落榜,其余六名少年均是榜上有名。
李福康考中第九名,在七人当中名次最高,仍是北山书院第一名。
李健安考中第十九名,李英华第二十三名,李敏寒第十二名,张金海第五十七名,王志高第四十八名。
大周国律法,府试考过者便是童生。
童生的名字将记录在各大城府、县、镇。
各大城府排名前十的童生可每季到官府领补助。
补助就是三斗米、一丈棉布。虽然不多,但是这可是皇粮,象征着身份。
可别小看童生,这些人已是正经的读书人,在当地有一定的名望,连衙役都不敢招惹他们,地方的乡绅、流氓更是不能得罪他们。
如今李家四少年、张金海、王志高的身份就是童生。
李福康名列前茅,从下个季度开始能在官府领到补助。
这回赵氏得到消息后,高兴的不得自己,喜极而泣,一个劲的自言自语,“我的三个哥哥就是童生。我的四个儿子终于成了童生。我的儿子终于有出息。我终于盼到这一天。”
李如意怕赵氏激动过头魔障了,赶紧道:“娘,五日后还有院试,我哥哥能不能考中秀才就看院试了!”
“哦,还有院试。”赵氏又哭又笑,有些失态,把李山吓坏了,把两个小儿子往她跟前推,“你们去给你娘抹泪。你们让你娘莫哭。”
“我爹就是秀才。”赵氏泪水直流,“我的四个儿子要是能考中秀才,我就算现在死了都行。呜,爹爹在天之灵保佑,让我的四个儿子考中秀才。”
赵氏平时温柔似水,心里也能藏住事,只是这些天担忧的不得了,耗神太多,今日太过激动,自己难以控制心神。
李如意见赵氏竟有些胡言乱语,偷偷给茶水里放了安神药粉,给赵氏喝了,然后见赵氏困得睁不开眼,就让李山把赵氏去卧房睡觉。
赵氏一下子从下午睡到第二天的早上,醒过来后却是忘记昨天的失态。
李山父女自是不会跟赵氏说起此事。
上午,王海夫妻、张家人都来了。他们也是激动不已。
“昨日,我们夫妻去看榜,在那里看到志高。志高说书院功课比他好的几个同窗府试落榜,这次他能上榜,亏得江伯爷用心教导。”
“我们家金海自从去年北华书院出事,一直心神不宁,这回科考前,我们怕他考不中,谁知竟是考过府试成了童生。”张老头满脸的欢喜感激,“多谢你们家请了江伯爷教导我们家金海。”
很多人读了一辈子的书,连童生都考不上。张家人高兴是有道理的。
赵氏谦虚的道:“青云只是教导志高、金海几日而已,两个孩子能考这么好,是他们平日的努力。”
李如意微笑道:“蜀地灵秀出人物。大周国科考,蜀地已出过四位状元。江哥哥就是在蜀地考中举人。他的学识比北地的进士都高。他的表达能力又很强,我哥哥经过他的精心教导,短短三年便能考中童生,我二哥更是考中了燕城府试的第三名。这其中固然有我哥哥的努力,但是绝对离不开江哥哥的用心教导。”
“是。”张铜江最有发言资格,道:“江伯爷讲的策论题,我能听得懂,有两个题还能够举一反三。”
这回他能过县试,也是亏了跟江青云学了几日,在策论题上面突然间开了窍。
他的老师是金鸡镇的张秀才。比他早两年读书功课比他好的同窗连县试都没有过。
张屠夫道:“健安兄弟比金海晚进书院几年,考的名次比金海高。”
王海笑道:“名师出高徒!江伯爷教导健安兄弟三年。”
李山哈哈大笑,“正是。”
赵氏不好再谦虚,笑道:“对。青云就是名师。”
张老头老眼目光真诚,道:“江伯爷是看在你们家的面子上才肯教导金海兄弟,我们全家对你们家非常感激。”
张家没有那么大的脸去攀附江青云,那可是高高在上的长平伯,只能多谢李家这么帮忙。
李山连忙道:“张伯,我们两家可是亲家,不用客气。”
不一会儿,许山夫妻带着五狗子、六狗子来李家道喜。
六狗子一见到张铜江,就激动的走至问长问短。
两人都参加了童生试的县试,不同的是六狗子没有考过,张铜江考过了,有资格参加了府试。
张铜江在六狗子面前说话还文绉绉,“你比我读书晚,没有考过县试是意料之中。”
六狗子一脸羡慕的请教府试都考了什么。
“你可会做策论?”
六狗子摇摇头,“我在学堂还没学到做策论。”
张铜江便一幅恍然大悟的样子。心道:难怪你连长平县的县试都没有考过呢。
五狗子悄悄问道:“如意,我能不能去燕城看看英华哥?”
“我连我娘都不让去,你就省省吧,等我三哥考过院试再去见他。”
五狗子继续问道:“英华哥若是院试上榜就是秀才了吗?”
685全部高中秀才
“对。不过,院试可不是那么容易考的,你看这么多年金鸡镇只出了两个秀才。”虽然江青云多次给李如意说过,只要李家四少年考场发挥正常,肯定能考上秀才,但是没到张榜的那天,一切皆有可能。
五狗子一脸仰慕,“英华哥可真厉害。”
“咦,你怎么突然间对我三哥这么感兴趣了?”李如意可是知道好友一直想着做买卖赚钱没开情窍。
“这些天凡是见到我的人都夸英华哥……还夸我有门好亲事。”五狗子脸颊一下子通红,“有人叫我秀才夫人。”
李如意咯咯娇笑,“秀才夫人,原来你是因为想当秀才夫人才对我三哥感兴趣。”
五狗子抬起头,猛的叫道:“长平伯夫人。”
这下轮到李如意害羞了,容貌极为清秀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笑容,偏偏嗔怪道:“你跟我三哥定了亲事,等我三哥考上秀才,你当得一声秀才夫人。我跟长平伯没有定亲,你不能这么叫我。”
五狗子道:“如意,前些日子我见英华哥哥时,他跟我说,他一定要考中秀才,为了他自己,为了赵姨,也为了你。”
“嗯。我哥哥认为江哥哥封了长平伯爵位,怕秦太妃看不上我们家。”
五狗子见李如意仍是那般自信,再想想在长平县城里听到人们不看好李如意与江青云能成亲的谈论。唉,真希望李如意能够嫁给江青云,并且是唯一的妻子。便道:“健安哥、福康哥、英华哥、敏寒哥一定能考中秀才!”
亲人的祈祷与祝福,在燕城李家苦读的李家四少年、张金海、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