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药女:富贵临门-第2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吕婷带过来两个奴婢,陈香是其中之一,还有一个奴婢晴莲,是个容貌十分普通的少女。

    陈香曾是吕胜的乳娘,后来夫君病亡,日子过不下去,就卖给吕家为奴,现在被吕婷带到婆家当了贴身奴婢。

    晴莲打小就侍候吕婷,她做事动作有点慢,但是人本分忠心耿耿。

    相比之下,王燕的陪嫁就没有奴婢。

    “两位嫂嫂好,我来给四嫂看看回门的礼单,看看有没有不妥。”李如意将亲笔写的礼单交给吕婷,而后坐下,有意无意的瞧看晴莲、陈香。

    家里一下子添了两个奴婢,哪怕是吕婷的嫁妆,那也不能吃住都在李家却不听李家的话李家的管理。

    她跟赵氏商量,决定吕婷两个奴婢的月银,自本月起就由李家出。

    至于,王燕会不会有想法,那就管不了。

    李家四少年、王燕每个月都有月银,过年还有年钱。若是王燕想要人扶持,可以拿银子去县城买奴婢。

    吕婷在看礼单的时候,笑容灿烂,特意飞快瞟了王燕一眼,心里暗道:大嫂回门时的礼物是不是也是如此?轻笑道:“妹妹,我看礼物是不是重了?”

    李如意笑靥如花,朱唇轻启,“亲事办的仓促,喜宴只摆了六桌,爹、娘都觉得怠慢你,这不就想着回门礼多备些,好显得重视你,让你娘家人放心。”

    吕婷感激道:“那就多谢爹、娘、妹妹。”

    王燕好奇能让吕婷觉得礼物重的礼单上面都写了什么,不过,当着二女的面不好意思问,等出了院子,把伍余年的媳妇张嫂叫来一问,才知道光是雪花糖就有百斤,还有上等的绸缎两匹等等,价值一百多两银子。

    这可比去年给她的回门礼多了两倍。

    一瞬间,失落的情绪涌上心头。

 547好好珍惜

    吕家的人从晚上就开始期盼。

    半夜,吕夫人激动担忧的就醒来了,把吕道正叫起来说话。

    “长平县的谣言对我们婷儿不利,不知有没有传到李家人的耳里。”

    “夫人,我不是跟说过吗,造谣的那几个小人我已查清楚,有一人是多年考不中进士的举人,还有几人是考不上举人的秀才。这几个人当不了官不得志,对亲家能当官嫉妒的发疯。”

    “这群伪君子,就算嫉妒李山,也不能编排我们的婷儿。我们的婷儿多么好的姑娘。”

    “婷儿已嫁人,不是姑娘而是妇人。”

    “不,在我心里,婷儿,永远都是我的姑娘。”

    “你睡不睡?”

    “你说李家会不会对婷儿好?”

    “肯定会。你别多想。”

    “你这一走,不知何时回来。婷儿嫁人了,可慧儿连亲事都没定。”

    “三年后我就回来,那时慧儿也才十六,到时我再给她寻门好亲事。”

    “十六!太大了。我给你说,这里三年当中若有合适的人选,我就给慧儿定亲事,你回来不许埋怨我。”

    “你到底睡不睡。”

    “你同不同意?”

    “唉,我怕你看人不准。你们妇人看男人,哪有男人看男人,看得准看得清。”

    “十六岁太大了,找不到好男人。”

    “儿孙自有儿孙福。你急也没用。赶紧睡觉。”

    一大早,吕家的奴仆一直站在大门外扯着脖子眺望,终于把新姑爷、小姐等来。

    李敏寒夫妻坐着驴车回门,光是礼物就放了整整一辆驴车。

    婆家对新媳妇是否重视,就看回门礼。

    吕道正夫妻见回门礼重价值不菲,心里踏实了一半。吕道正与李敏寒在大厅里说话,吕夫人把吕婷带到卧房。

    “还没有圆房?他糊涂,你怎么也糊涂?”

    “娘,我也是为了他好。”

    “他好你就不好了。你要是早点怀上,婆家能高看你一眼。你才能真正跟婆家融入到一起。你要是能一举得男,那最好不过。”

    ……

    吕慧进来要跟吕婷说悄悄话,还被吕夫人赶了出去,“我跟你姐说正事,你有什么话等会再说。”

    “娘,我们今天不回去。”吕婷见吕夫人一脸难以置信,笑道:“我公公婆婆对我说,明日你爹去边防,三年后归来,你们小夫妻送他一程,顺便多陪陪你娘。”

    吕夫人心里感动,道:“我们把你嫁进李家真是嫁对了。”

    李敏寒是个好的,但是过日子不是只跟他一个人,还要跟他家的人。

    回门礼给的那么多,价值那么高,又允许儿媳在娘家住一晚。这样的公公婆婆到哪里找?

    李家人可真好。

    “敏寒把他攒的月银都给我了。”吕婷脸上布满霞光,轻声道:“李家给我一份月银,也给了晴莲、陈香一份月银。”

    “你婆家真是大方。”吕夫人笑容更胜,“咱们这条街住的人家,大方到给陪嫁奴婢月银的没有。”

    吕婷想到晴莲、陈香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对李家人更加的恭敬,“李家很会收买人心。”

    “你已经嫁过去还上了李家族谱,就是李家的人,以后别李家的叫,那是你的家。”吕夫人特意嘱咐道:“以后,你得说我家。至于,我和你爹的家,你得叫娘家。”

    吕婷知道这是吕夫人为了她好,可是刚嫁了人,生她养她的家就变成了娘家,而婆家竟然变成她的家,一时心里感慨万千。

    “傻丫头,你哭什么,你嫁给敏寒,嫁进李家,不知多少人羡慕。你快别哭,要笑,以后要笑!”吕夫人说是这么说,却也陪着流了泪,“我刚嫁给你爹时,过得比你差远了。”

    “对不起。娘,让你想起不好的往事。”

    吕夫人擦干眼泪,问道:“别的人好不好相处?”

    “妹妹待我比以前更好了。”吕婷想到李如意,忍不住笑道:“妹妹还说,如果我喜欢医术可以跟她学。”

    “真的?”

    “真的。她说她的药房永远对我开放,我随意可以去学医。”

    “小神医真是极好的。我们家跟小神医太有缘。你弟弟就是小神医救的。你又成了小神医的嫂子。”吕夫人嘱咐道:“你好好珍惜这份姑嫂情。”

    吕婷轻轻点头,“这几天,敏寒跟我谈天,总提起妹妹,敏寒把妹妹看得很重,特别听妹妹的话。妹妹说的话也有道理。”

    “你这么说话,小心慧儿吃小神医的醋。”

    吕婷笑容满面,“大嫂很勤快,性子温婉内秀,待我真诚。大嫂经常帮娘带两个弟弟。”

    “长嫂就该这样。”吕夫人伸手摸了摸吕婷的头发,“嫁给长子的好处多多不用说,但是相应的要给老人养老,还要教导帮扶弟弟,责任也很多。敏寒若是长子,你是长嫂,但对家里付出的也多。李家的儿子多,若是长子长嫂,下面有五个弟弟弟媳,事太多了。我觉得敏寒与你这样挺好。”

    什么事都有两面性。

    长子长媳得到家财多,受到弟弟弟妹的尊敬,但是要给爹娘甚至是爷爷奶奶送终,还要担负起兴旺家族的重任。

    “是。我就不用跟大嫂一样经常陪着娘带弟弟。”吕婷柔声道:“不过,我还是每天过去呆一个时辰,我喜欢两个小弟弟,他们跟我弟弟年龄相仿,正是好玩的时候。”

    吕夫人道:“好。你这样做就对了。李家待你好,你要知道回报。”

    明明才分开几天,母女二人有说不完的话。

    李家在长平县,消息有些滞后,不像吕家在燕城郊区,街坊邻居都是燕军的军人,消息灵通。

    吕婷压低声音问道:“这几天燕城这边乱不乱?”

    “不乱。一切照旧。”吕夫人小声道:“你出嫁第二天,我听邻居说,吕族本家那边的人又抽风了,族长、少族长竟是跟着一群文官联名给燕王上书,要燕军南下打楚军保卫国都救驾。”

    “啊?叔爷爷、堂伯怎么又瞎折腾?”

    “可不就是瞎折腾吗!”吕夫人气不打一处来,“你爹肯定知道这事,就是没好意思跟我说。”

 548初现繁华

    “娘,我听敏寒说,上次吕族出事,要不是妹妹暗中相助,我爹的军职就没了。我爹别再管家族的事。”

    “原来如此。”吕夫人话毕,目光闪烁,一阵后怕,不过,想到自家夫君的性子,长叹一声,“你爹不管家族的事,那是不可能。唉,好在明日他就去边防,一走三年,这期间家族再出什么事,他隔着远,想管也管不了管不着。”

    看吧,事情都有两面性。吕道正去边防,对于吕夫人来说不是好事,但是换个角度看,吕道正不用管家族的事,不会受牵连。

    “爹去了边防,不跟家族的人搅合到一起就行。”吕婷继续问道:“保皇派闹得厉害吗?”

    “厉害。几十个官员、举人、秀才,还有一百多个大家族的人,每天在燕王府大门前,跪几个时辰,好多人去瞧看。你想,大门被堵了,燕王想出门都走不了正门,得走偏门,燕王得有多气?”

    “朝廷早就不管北方百姓的死活,也不管燕军的军饷粮食。怎么那些人还对朝廷的皇帝忠心耿耿?”

    “谁知道那些人是怎么想的?”吕夫人接着道:“那些人还发动百姓跟着一起在燕王府门前跪呢。”

    “有没有老百姓听他们的话?”

    “没有。老百姓就看热闹。”

    “不给银钱,谁去陪着他们跪。膝盖还疼呢!”

    “老百姓都说内战没打过来,楚军又没杀到燕城,燕军千里迢迢的跑去国都干什么?”

    “我看这话估计不像老百姓说的……是不是有人特意安排散发消息?”

    “不知道。”吕夫人摇了摇头,感慨道:“最好不要打仗。永远都别打。”

    “是。老百姓都想过平稳安定的日子。”

    “我们也是一样。”吕夫人握住长女的手,“只有平稳安定的日子,你才能安心的为李家生儿育女。”

    吕婷羞涩的点头。

    大周国的女人最大的责任就是生儿育女。作为已婚的女子,繁衍后代可是头等大事。

    清晨,被白雪覆盖的吉城。这里是大周国最北的边防城府,冬天来得比燕城早一个月。

    古朴厚重的城墙,屹立城头的盔甲战士肃穆威武,城里开始有人家炊烟袅袅。

    大街上,推着满满板车货物的年轻黑脸膛的男人,货物是两大篮子血淋淋羊头、两大篮子羊蹄,他急匆匆地走向小酒馆。

    如今,羊头肉、羊蹄子、羊骨汤是吉城的名吃,寒冷的冬天最滋补身子的美食,也是驻守吉城的燕军在休息下酒馆最喜欢的吃的食物。

    站在十字街头一角的卖黑面干饼满脸沧桑的老妇人,她的黑面干饼的主顾是将要出城远行的穷人。

    到了中午,阳光充足,吉城的大街小巷人多了起来,若是仔细去看,会发现有不少穿着异国服装生着彩色眼珠彩色头发的番邦人。

    从今年的夏季开始,番邦人渐渐多起来,听说他们是慕名雪花糖,现在又多了一样:腐乳。

    番邦人不缺银子,来到这里,住最好的旅馆吃最好的食物买喜欢的东西,大把的花钱。

    他们的来到,竟然让这里初现繁华的景象。

    吕道正随着军队从燕城来到吉城时,看到了一个又一个番邦人,不知道的还以为走错了地方。

    “三年前我离开吉城时,几乎看不到番邦人。好不容易有个番邦人,他会被一群城里的小孩围着像看稀罕的牲口。”

    一个把家安在吉城的燕军老兵咧着被晒成黑紫色像中毒的大嘴笑问道:“吕大人,燕城的番邦人可有我们吉城的多?”

    “没有。”

    “吕大人,这回要不要在我们吉城找个番邦娘们?”

    吕道正笑哈哈给了老兵一拳,“我看你小子是不是已经睡过番邦女子?”

    “我倒是想睡,兜里没银子。吕大人,你不知道,番邦娘们皮肤白细,屁股那个大,睡一晚能回味许久。”

    “三句话不离女子。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吕道正扭头见几个下属一脸向往的样子,高声道:“你们别听他的,番邦女子跟番邦人一样,隔着几里就能闻到那股骚味。你认为睡了她,其实是她睡了你!”

    “吕大人不愧是大人,见的世面比我们多。”

    “吕大人是不是已经被番邦女人睡过了?”

    “他娘的,你们几个混球,早上掉粪坑了没洗嘴!”吕道正边骂骂咧咧,边打量阔别三年的地方。

    以前这么冷的雪天,大街上稀稀拉拉几个人,还有一半是军人,现在人多了,不只番邦人,大周国的人也多了。

    竟是多开了十几家铺子!

    小酒馆、面馆、首饰铺、客栈都是新开的,瞧着进进出出的人,买卖不错。

    吉城竟这么繁华了,比长平县城还强。

    他的鼻子里闻到一股肉香味,好像是羊肉,依稀看到前面有家羊肉馆。

    以前,吉城没有番邦人,就没有卖番邦羊的,现在这家羊肉馆里卖的羊肉是不是番邦人的番邦羊?

    不知从哪个角落钻出几个穿着军官盔甲的男子,有军官有军士,均是热情似火,其中两个军官抱过来搂吕道正的肩膀。

    “这不是吕大哥吗,听说你的长女嫁进了小神医的家!咦,你跟小神医家是亲家,怎么没骑番邦好马?”

    “我们在吉城的弟兄们还等你给咱们每人弄一匹千里马骑呢!”

    吕道正觉得几人面熟,很快叫出他们的名字,都是三年前在燕军认识的战友,咦,他们远在吉城,怎会知道小神医,吕家与李家联姻,甚至小神医能弄到番邦好马、千里马的事?

    “前几天,几个番邦商贩带着一大群的番邦大牲口上路前往燕城,队伍那个长,浩浩荡荡的得有几里。咦,你们走的是官道,怎么没遇上?”

    闻言,吕道正心里暗喜,又有番邦大牲口运进燕城,真是大喜事,笑道:“我们抄了一段小路,怕是那时错开了。”

    “走,吃羊头肉、羊蹄子去,我们给你接风!”

    吕道正很是好奇的问道:“你们如何知道小神医,还有我家与小神医家当亲家?”

 549一对怪马

    “咱们边防的将士统统吃过驱虫丸!”

    “五大三粗的汉子吃一粒小药丸,不出十二个时辰,拉出一窝又一窝的虫子。不得了。这个小神医真不了!”

    “你家有两个女儿待嫁,这件事弟兄们都知道,原来是等着你来吉城商议亲事,谁知,听人说,你急匆匆的把长女嫁出去了。”一个右边脖子有块巴掌大红色胎记的军官嗓门非常大。

    “我长女今年十五。我夫人着急她的亲事。”

    “你夫人急什么,你怎么不把长女嫁给弟兄们,肥水不流外人田,你可真是。”红胎记军官哈哈笑了几声,道:“不过,后来有人说,你家长女嫁的是小神医的哥哥,小神医的爹也是咱们燕军的弟兄,这下甚好,肥水还是流进了自家人的田。”

    几人七嘴八舌的抢着答话。那个红胎记军官兴奋的很,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他的女儿嫁给了小神医的哥哥。

    吕道正一听这么多人惦记着自家女儿,自豪欢喜,“我二女儿今年十三,还没选好人家。”

    “吕叔,你看我行不行?”

    “岳父大人在上,请受小婿一拜!”

    “爹!”

    吕道正笑着骂道:“滚!”

    “这几个臭小子,真是臭不要脸。爹都叫上了。”红胎记军官感慨道:“他娘的,我怎么没有女儿?”

    吕道正拍拍红胎记军官的肩膀,道:“小神医还有两个弟弟,才一点点大,我看你要是现在生女儿,还来得及。”

    “真的。那太好了。”红胎记军官嚎道:“等我回老家抓着我媳妇天天大干几百回合,我就不信生不出女儿。”

    众人到羊肉馆,开馆子的是个胖胖的老头子,见是常客,让他们去了二楼包间。

    “这个掌柜年青的时候救过番邦人的命,今年番邦人来到吉城找到他,送给他二十头番邦羊,还说以后每次来都送给他番邦羊,他就开起了羊肉馆,刚开始做的羊肉那就一个难吃,后来做的多了,厨艺上来了,味道不错,你尝尝。”

    “你别听他说的,番邦人哪有那么好,事情的真相是,掌柜救了番邦人的命,番邦人正好给燕城送羊,羊太多,途中死了不少,就把死羊便宜卖给掌柜!”

    “原来我吃的一直是死羊肉,你怎么不早说!”

    “怎么,死羊肉你就不吃?”

    “吃。番邦羊肉臊味少,比猪肉都好吃。”

    几人你一句我一句,话唠似的说个没完没了。

    这就是他们在吉城的军营呆得久了,太寂寞枯燥,好不容易来了战友,用满腔的热情去迎接。

    一行人坐下喝了放了盐的热茶,身上暖了些。

    吕道正问道:“这几年太平吗?”

    “还跟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