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家药女:富贵临门-第2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十几名官员一起出列跪下磕头,而后呈上联名奏折。
其中几名白发苍苍的官员年龄大的可以当周冰的爹,磕头磕到脑门一片乌青。有一位甚至声泪皆下。
周冰看完奏折的内容,面色如同天气一样阴沉。
反皇派的事还没消停,保皇派的人就开始闹腾,并且看这些官员的奏折,如果不同意,他们要发动所有的保皇派联名上书。
周景望心里暗骂这些人迂腐,俯视十几位官员,冷声道:“朝廷未下旨,我父王若是派燕军出辖区,被弹劾是小,只怕被陛下误会图谋不轨!”
郑刺史出列高声道:“燕军的职责是守护北方的百姓。如今狼国军队在边境虎视眈眈,一旦发现燕军离开,必会侵略边境,到时,生灵涂炭,百姓失去性命财富,丢失城池,王爷将会成为千古罪人。”
一个脸上生了十几个麻子的中年军官出列,冷声道:“陛下一直克扣我们燕军的粮草、装备,从没把我们燕军当成大周的军队。我们燕军的将士是靠着王爷才有今日,我们只听王爷号令。”
此人是燕军的高级军官,一直对皇帝克扣燕军粮草、装备的事耿耿于怀。
紧接着,又有两名燕军高级军官也出列,张口嗓门就非常高,叫道:“你们这群人,站着说话腰不疼,以为参战是件容易的事,粮草呢,银子呢!”
“燕军若离开北方,谁来守护百姓,难道是你们这群手无缚鸡之力的人?”
十几位保皇派都是进士出身,天子门生,视当今天子为帝为师为父,打算今日说服周冰出兵救驾,纷纷上言。
“陛下是真龙之身,万金之躯,请王爷以陛下为重。”
“老臣实是害怕国都被叛军攻破,陛下身遭不测。”
“恳请王爷放下对陛下的偏见,派燕军保卫国都守护陛下。”
“朝廷求救的圣旨定是已在来燕城的途中,请王爷赶紧下令燕军准备前往国都。”
甚至有个白胡子老头泪流满面的嚎叫道:“陛下有难,王爷若不出兵相救,此乃不忠不义!”
一顶不忠不义的帽子扣了下来,把周冰父子气得脸色发青。
偏偏这个老头当年支持周冰当上燕王,还是个清官,官声很好,周冰父子不能处置他。
众位武官都要气炸了,跳出来指着白胡子老头破口大骂。
“去他娘的去,要去你去,赶紧带着你的十几个小妾去,你别他娘的在这里大放厥词左右王爷的心思!”
“你算什么东西,敢如此诋毁王爷的名声!”
“王爷,您万万别理会这个老糊涂,他疯了,失心疯!”
白发老头怒气冲冲,站起来指着众位武官,厉声道:“我没有疯,我很正常,是你们这些人不正常,是你们蛊惑王爷,让王爷不出兵,让王爷变成不忠不义之人,你们有罪!”
周莫玄冷声道:“难道我父王置北方的千万百姓生死于不顾,就是忠义之人?”
好好的早堂变成比菜市场还吵闹的地方,而作为所有人吵架的中心周冰,内心无比的烦闷。
有这些精力还不如好好想想如何让北方平稳的渡过内战。
正在这时,一名风尘仆仆满脸疲惫的军人出现在门口,跪地高声道:“王爷,八百里急报,邢城的四位官员派家人大肆购粮,粮商趁机抬高粮价八成,险些引发民变哄抢官府粮仓!”
“邢城离洛河不到二百里,那里的情势比我们这边紧张许多。”
“粮价上涨,百姓买不起粮食吃不起饭,这时若有狼国的奸细煽风点火教唆百姓反了,那可不得了。”
“幸亏王爷派重兵驻守邢城一带,不然邢城发生民变,后果不堪设想。”
众位官员的注意力一下子转移到八百里急报上面。
周冰眉头紧蹙,没想到在他的辖区内竟然有官员做出这等恶劣之极的事情,不杀难以平乱。
军人将急报呈上之后,道:“王爷,邢城守城赵将军已将四名官员羁押,就等着您下令处置。”
545后怕和丰厚的嫁妆
赵将军名叫赵册,是燕军的一位高级将领,官位从三品,不久前刚被周冰派去驻守辖地的最南边。
在燕军的众多将军当中,猛将、智将型都有。
赵册并非猛将,他是那种有急智的智将,且行事沉稳、缜密。
周冰点名派出赵册,还特许他遇到紧急情况便宜行事。
“赵册这小子干得好。这四个官员真他娘的黑心,竟然带头抢粮!”
“邢城可不能显乱像!”
“不知那四个蠢货是谁?”
“邢城那边的官员多是朝廷任命,我看这四个官员肯定是朝廷的人。”
周景望从气急败坏的周冰的手里接过急报,一目十行的看完,而后当场念出。
“邢城长史马东、司马贺丰高、桃县县令赵东、流河县令马义山!”
当四名官员的名字在议事厅响起时,众位官员均是面色冰寒。
果然,四名官员都是朝廷任命,特别是马东、马义山,他们二人是叔侄,还是皇宫马妃的娘家人。
为何众位官员包括武将都知道马东叔侄呢?
原来,当年皇帝本意让马东当邢城的主官刺史,遭到周冰坚决反对,就改任邢城的第二官员长史。
马东去了邢城之后,陆续把马家的人带过去,找个好位置安置,共享荣华富贵。
头一个被带过去的就是他的亲侄子马义山。
马义山是个不学无术的伪君子,哪能治理的了一座县城。他的失职,马东揽下。马东自己的能力也很有限,常常把顶头上司邢台刺史气得要死。
偏偏马东是朝廷派下的官员,又是皇亲国戚,邢台刺史对他打不得骂不得。
这位刺史憋着火气,每年到燕王府述职都会跟众人大吐特吐苦水,希望周冰赶紧把马东赶走。
马东便是以这种方式出的名。
“四名官员、涨价的粮商一律斩首,没收财产充公,粮食充粮仓。”周冰为了保住北方的平稳局势,再次下令杀人。
这一声令下,四名官员当中哪怕有皇亲国戚也照样得人头落地。
众位官员噤若寒蝉。
刚才那位叫嚣着周冰不出兵就不忠不义的白胡子老头也被旁边的两位官员死死的摁住捂住嘴巴,叫他千万别在这个时候触犯周冰。
周景望目光沉深,问道:“父王,可要下发限购粮限粮价令?”
周冰点了几位官员的名字,让他们留下来商议关于粮食的要事,其余官员鱼贯退下。
两个官员把白胡子老头连抱带拖的弄出了议事厅。
几位武官向白胡子老头等人冷声道:“我们北方不能乱!”
“王爷英明派赵将军率重兵驻守邢城一带,若不是这般,今日,邢城已大乱。”
“看看你要守护的陛下,他给我们北方都派的什么狗屁官员?”
“这么大把年纪,糊里糊涂,不在家里弄孙子,跑到早堂上闹什么?”
一场保皇派策划的堂会逼周冰出兵救驾就这样草草收场。不过,保皇派的人多势众,他们不会甘心。
这场堂会结束后,邢城差点民变、四名官员及粮商被砍头的事以告示的形式张贴在官府及城门门前。
李家四少年所在的北山书院一直派人十二个时辰留意官府的动静。
告示贴出去不到一个时辰,北山书院上下都知道此事。院长为了不让本院的师长学生的家人犯类似的事,甚至决定停课三日,让他们赶紧回家去告诉家人。
李家四少年急匆匆回到家里,把告示的内容告诉李山夫妻。
赵氏直接吓得腿软差点晕倒。
李山面呈土色。他一个泥腿子,没有上过书院,甚至连学堂都没上过,也没有在军营当过一天的兵,就凭着生了个好女儿,一夜之间当上军官。
他不懂军官的责任也不知道义务。
他是小农的思想,没有一点大局观念。
这件事令他再一次深深的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不能再这样下去。要怎样才能不犯类似的错?
王燕也吓得不清。
李如意后怕的很,幸亏拦住了爹娘。
李家四少年看着害怕自责不已的爹娘,纷纷道:“我们家是官员之家,不是普通老百姓,在这么紧张的局势下,做事之前,特别是做大事之前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家里若有一百多万斤粮食,真有战争,军队头一个就抢我们家。”
“爹、娘,以后有大事一定要跟我们和妹妹说。下次不能这样。”
“事情都已过去。娘,您别多想。”
李如意缓缓道:“哥哥,这几天你们就在家里呆着,不要外出。”
兄妹几人及王燕退出大厅,让李山夫妻好好想想。
王燕当着兄妹的面,肃容道:“健安,爹娘的主意特别正,特别是爹,性子非常倔强,胆子还很大,用两千两银票购粮,这么大的事都不跟你们说一声就去办。你们不在,妹妹费尽口舌劝他,我又说不上话,帮不了妹妹,唉,幸亏爹最后还是依了妹妹,不然后果难以想象。”
李如意道:“当时嫂子表态支持我。嫂子信任我。”
幸亏她在家里有地位,不然连她都劝服不了李山夫妻。
这个时代,大周国所有家庭的大小事情都是长辈说了算。
相比之下,李山夫妻还算开明的。
李敏寒忍不住轻叹一声,“想要说服爹,太难。我们的话他根本听不进去。”
李福康自责道:“是我们没用,我们只知道读书,家里的事情一点都办不上大忙。”
李英华失声道:“不知道局势会有什么变动。”
李健安寻思半天,道:“妹妹,等书院开课,我们兄弟每天留两人在家里。”
“现在作坊也是事情很多,若有急事,我就得立即赶过去。”李如意想了想,道;“你们留两人在家里,我就能放心许多。”
“我们每天有两人守着爹娘和家。作坊若有事,你放心去。”四兄弟便将此事决定下来。
李如意又把伍余年叫来,嘱咐他有什么紧急、特别的事一定报告李山夫妻的同时告诉他们兄妹。
伍余年连忙应下。
非常时期,任何一个错误的决定,都有可能令李家失去好不容易得来的一切。
李家上下都得小心谨慎。
在这种状态之中,李家迎来了大喜事。
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雨过后,北方的早晚开始变冷。早晨,官道两旁的草木沾着露水。
吕家送亲的人提前一步把吕婷的嫁妆送过来。
嫁妆光压箱底的银票就有三百两,还有一套黄金头面、一对玉镯子、四季的衣服十六套等,总共算下来六百多两。
李家给的彩礼一百两银票,吕家不但没要都给了吕婷,还贴了二百两银票。
爹娘重不重视女儿,从嫁妆上就能看出来。
吕道正只是七品军官,就能给吕婷这么多的嫁妆,可见吕婷在他与夫人心中的地位很高。
中午将至,一顶八人抬花轿从官道而下,在锣鼓鞭炮中声抬进了李家。
喜宴只摆了六桌,请的宾客除了礼村的人还有李山在长平县、燕军认识的几位官员,李敏寒与吕婷的亲事就这样简单的办了。
被提前派到北方边防的燕军军人不止吕道正,这些军人多半是拖家带口,儿女到了成亲的年纪,因此在这几天办亲事的人家不少。
燕军的军人仿佛是商量好了,办亲事都非常简单,令那些躲在暗处想挑燕军毛病的文官不得不闭上嘴巴。
李山是通过女儿得到的官位,方圆几百里妒忌他的人无数。
早就有人打听到他的四儿子提前办喜事,为了能找到抨击他的把柄,特意盯着李家。
李家的喜事办得非常简洁,跟寻常老百姓没两样,在这上面挑不出毛病,那就从别的地方挑毛病。
终于被他们打听出来一件事。
“新娘子吕氏有哥哥,这个哥哥没来送亲!”
“啊,新娘子的哥哥竟然没来,难道燕城的风俗与我们长平县不同,亲哥哥不送妹妹出嫁?”
546骂小人和回门礼
“这你就不知道了,新娘子跟她哥哥是同父异母。吕夫人是续弦。”
“原来新娘子非元配所生。”
“长兄为父,新娘子没得到长兄的祝福。这样的亲事,李山竟然能同意?”
“难怪县公爷没来,难怪燕王府没有赏赐,原来是嫌弃新娘子吕氏。”
“李山真是个糊涂蛋,竟然给四儿子结了这样一门亲事!”
这些小人在长平县的茶楼里高声谈论,声音大的连街道上的人都能听到。
长平药铺的秦浩正好路过,听到李山的名字,忍不住停下脚步,狐疑道:“这些人为何光天化日之下谈论小神医的爹爹李大人?”
等他上了茶楼,看到几个身穿长衫看着家境不错的男子坐在桌前悠闲吃着茶水,听到这些人大放厥词编排李家的新儿媳吕氏,哪怕他心里对李如意的医术不太服气,也气得不行。
不过,他不是冲动的人,没有直接冲上前训斥,而是下了茶楼,花了几个铜钱,收买了两个乞丐,让他们在茶楼下面大骂特骂。
“一群披着人皮的牲畜,伪君子,竟然公然议论别人家里的女眷!”
“吕家的吕大人是燕军的军官,在边防打狼国狗,是守护百姓的英雄,谁胆敢诽谤吕大人的家眷,谁就是王八生养的王八蛋!”
“我呸,一群人模狗样的东西,跟长舌妇一样,死后必下地狱!”
茶楼里的几个小人一开始不知道乞丐骂的是谁,还想听热闹呢,等到人人看他们的目光带着蔑视,这才发现不对头。
“衣冠禽兽!”
“堂堂男子汉竟如此下作,真不要脸!”
“这等人就不该在世上存活。”
几个小人在众人的唾骂声中灰溜溜的走了。
秦浩冷笑道:“你们不是喜欢骂人吗,那我就让人骂你们。看看谁丢脸。”
站在一旁的药徒一直不服气小神医的名声威望比师父秦郎中高,小声问道:“秦郎中,您为何帮起小神医的家人收拾这些小人?”
“你都说他们是小人,小人就得收拾,谁收拾都一样。”秦浩心道:小神医,今日我给你家办了件小事,不用告诉你。只希望有一天,你能用医术来折服我。
几里外的吕婷还不知道娘家的事被几个小人编排了,此时的她坐在院子的大梨树下,满脸通红的跟王燕说话。
作为新媳妇的吕婷,现在看李家跟以前当姑娘时的感觉不大一样。
李家种的树都是果树,没有一棵观赏树。
李敏寒的院子种了梨、桃树。此时,果实已摘完,只留下渐黄的树叶。
等到明年开春,梨、桃树开花,白的、粉的,芳香扑鼻,这个院子会又美又香。
这样的院子只属于她们小两口,真好。
王燕不是那种转弯抹角的人,哪怕对上新进门出身军官之家弟妹,也是有什么事直说,“听说四弟一连两晚都去三弟院子,他就算爱读书,也不至于冷落你,这是怎么回事?”
“敏寒跟我拜堂之后就说等他成年再跟我圆房。”
王燕低声问道:“四弟爱惜身子也对,只是非要去三弟那里干什么,在你们自己的卧房就不能歇息了?”
“他说,怕他自己忍不住。”
王燕忍俊不禁,“这个四弟。不过,我还是想你大哥劝他不要去三弟院子,不要让外人误会他冷落你。”
“多谢大嫂。”
“明日你们几时回门?”
“我们商量好了,明日一早就走。”
“都准备了什么?”
“没准备呢,就等着娘和妹妹给安排。敏寒说一切有娘和妹妹。”吕婷悄悄打量王燕,这个出身农村却是长嫂的少妇,想从她的脸上看出一丝端倪。
需知在富贵人家,管家就在内宅拥有权力,吃的用的什么的都比别的人好。
她想知道王燕有没有心思管家。
“娘和妹妹备的礼物肯定好,你放心便是。”王燕心情在得知李敏寒夫妻暂时不同房,竟然莫明的很好。人都有私心,她希望自己能够给李家生下长孙。
吕婷轻声道:“明日我们回门,后日我爹就远赴边防,也不知何时回来。”
王燕好奇的问道:“边防远不远?”
“我没有去过,只听爹爹白天从日出到日落,不停的骑马赶路,需要三天。”
院子外传来李如意清脆的声音,“大嫂,吉城据燕城六百里路。”
吕婷有些惊喜的道:“妹妹来了。”
从吕家陪嫁过来的青年奴婢陈香连忙出去相迎,笑盈盈道:“小姐来看我们四少夫人了,快请进。”
吕婷带过来两个奴婢,陈香是其中之一,还有一个奴婢晴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