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药女:富贵临门-第2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热半天就能退下,只是我娘的心病需要我们开解。”李如意心里着急,却没流露出来。

    沉稳的让李山把赵氏唤醒吃点清淡的早饭。空腹不能吃药。待赵氏吃饱饭后,给她服下汤药。

    李山怕赵氏的病气过给李跃飞、李腾高,让王燕、张嫂带着他们,离赵氏远点。

    下午,赵氏烧退了些,但仍是有点热,胃口也不好,整个人无精打采,目光黯淡,没有精气神。

    “娘,我爹一直陪着您,连豆腐房都不去了。”李如意特意熬了预防感冒发热的汤药,自己喝了一碗,给李山送来一碗。

    李山咕嘟两口喝完,“素梅,你快些好起来,我带你去燕城转转。”

    他还想多买粮食,虽然家里收了不少麦子,但是谁知道内战打多少年,战火会不会蔓延到燕城?

    赵氏不是柔弱的女子,只是昨晚一时没想开,今天躺了半日,夫君、女儿一直劝她,儿媳因为要带小弟弟就隔着窗子安慰她好久。

    两道圣旨,内战比取消科举大的多,换个思维方式,内战打起来,楚军所过之地血流成河,国都巨大危机,还开什么科考?内战时,那些读书人去国都就是送死。

    没有什么事比活下来更重要!

    她是一家之母,不能再胡思乱想,要与夫君一起带着儿女度过内战时期。

    她这般想通之后,等李如意再次端着汤药进来时,开口问道:“燕城的情况如何?”

    李如意一直在家里呆着,没听说什么消息,不过,今日来李家买松花皮蛋、风鸡的商贩少了一半,坦言答道:“燕城有燕军、守军驻守,一切太平。不过,内战的消息传开,来我们家买货的商贩少了一半。”

    李山面色倏变,从早晨起他的心思就都放在妻子身上,没去豆腐房,不知道买卖起了变化,担忧的问道:“我们家养了那么多猪、鸡,要是没有人买,怎么办?”

    赵氏也是一脸担忧,“不止我们家,还有江家、张家、礼村的人,都养了很多的猪鸡……”

    “没事。你们不用担心。”李如意缓缓道:“我们家去年的风鸡、香肠都卖给北方的商贩,买卖不受影响。”

    目前,李家的买卖受内战的影响的是松花皮蛋。

    至于风鸡、香肠,内战估计在年前打不到北方,销售人群又是有钱人,受得影响不大,但是明年就不好说了。

    赵氏从床上坐起来,有气无力的问道:“闺女,要不我们家现在就把猪、鸡都杀了做成风鸡、香肠卖出去?”

    “再过些天。无妨。”李如意给赵氏披了一件外衣,柔声道:“娘,我就怕您在取消科举的事上钻牛角尖,您现在能花心思想别的事,我就放心了。”

    赵氏喝了温热的汤药,道:“你才一点点大,每天那么操心为家里谋划赚银子,我这个当娘的,要是再想不开,还让你花心思担心我,我还有脸吗?”

    除去女儿,还有夫君、儿子、儿媳,这都是她最重要的人,在内战降临时,只要大家都好好活着就行。

    “娘,您别这么说。”李如意接过空碗,突然间微笑道:“快点好起来,过几天我四哥要娶四嫂。”

    赵氏想到四儿子与吕婷大婚的日子就在五天后,家里又要添人口,这可是大喜事,脸上立刻挂满笑容,心道:我得赶紧好起来。

    黄昏,李家四少年再次从书院带回来不好的消息。

    “今日下午,燕城守军的官兵持燕城刺史大人的手令把北华书院封了,还抓走十二名师生,罪名是妖言惑众,扰乱民心!”

    “听说,那十二名师生都是联名上书力建燕王谋反的牵头人。”

    “北华书院已经没人,全吓跑了。”

    “北华书院有几个学子的家在百里外的外地,他们跟我们书院的几个学子是亲戚,匆匆忙忙跑来借宿。他们说北华书院有燕王的眼线,万人书还没有呈给燕王,燕城刺史就派军队来封书院抓人。”

    “被抓的师长当中功名最高的是位进士,还跟燕城守军叫嚷说他是进士,曾任过县令,那也不行,仍是被带走。”

    “我们书院院长让我们不得在外面议论此事,还说明日照常上课。”

    “我弟弟幸亏今日没在书院。”王燕后怕的差点哭出来,“健安,昨晚多谢你去知会我弟,让他在家里呆着不要去书院。不然就算不抓他,也会把他吓坏。”

    李山一脸震惊,半晌,方跟长子、二子道:“你们昨晚去知会志高、金海,极对。”

    李如意令奴仆退下,蹙眉低声道:“燕王爷一直没有谋反的心思,北华书院那几个师长,利用两名学子自尽的时机,在没得到燕王府的授意就骟动书院的学子联名签下万人书,让百姓以为燕王爷要称帝,闹得人心惶惶。燕王爷没下令郑刺史把他们当众斩首就算仁慈。”

    李健安感慨道:“是。就是这样。”

    “燕王爷若有那意思,授意也是燕城书院,那里的学子都是官员子弟,轮不到北华书院。”李英华摇了摇头。

    李福康绷着脸问道:“妹妹,你看燕王爷会不会赐死十二名师生?”

 540突发火灾

    李如意目光幽幽,轻声道:“燕王爷应该不会赐死学生,那几名师长就不好说。”

    为了北方的稳定,燕王极有可能杀几个愚蠢之极还上蹿下跳的进士、举人。

    李敏寒喃喃道:“真可怕。”

    李如意温声道:“哥哥,明日,你们照旧去读书。”

    李山指着李健安、李福康,“晚饭后你们随我去趟礼村、金鸡镇。

    赵氏面色苍白,跟李山嘱咐道:“你去一趟,好好跟志高、金海说,特别是金海,让他们千万别冲动,北华书院没解封前别再去。”

    “娘,您的气色很差,怎么回事?”

    “娘穿的很厚,怎么会着凉了?”

    四个少年上前把坐在太师椅浑身无力的赵氏团团围住,嘘寒问暖。

    李如意解释道:“娘起夜着凉,今早发热,下午退了热,现在还虚得很。她原是不打算出屋子,得知你们回来,非出来看看你们。”

    李敏寒望向李山,道:“娘病了,明日我们在家里陪着娘?”

    李山板着脸道:“家里人多,你娘不用你们陪。你们需听院长的话去书院读书。”

    赵氏朝四个儿子柔声道:“我的病都快好了,你们莫担心。”

    “娘回屋歇息,吃多点,这样好的快。”李如意搀扶着赵氏回去,然后娘俩就在卧房的八仙桌吃的晚饭。

    李如意让厨房弄了两个清淡的素菜及蒸花卷,熬了老母鸡汤,给赵氏喝了增加抵抗力。

    赵氏吃完饭,问道:“作坊的买卖可是会受到影响?”

    “多少会受到些。”

    “连我们家的豆腐房都受到影响,你与县公爷、青云合开的燕城作坊受到的影响会更大。”赵氏目不转睛看着爱女,不错过她脸上的任何表情,缓缓道:“明日你不用陪着我,你去作坊处理事情。”

    不等李如意去作坊,当晚江青云就来了,一幅严肃的模样,令李家人心里忐忑,不知又发生什么事。

    “我见如意今日未来作坊,想必是家里有事,特意过来探望,原来是赵姨病了。”

    李如意道:“我哥哥不能参加科考,我娘心里郁结,好在她经历的事多,只一天便想通了。你匆匆过来,作坊可是出事了?”

    “倒没有大事。”江青云停顿一下,“一夜之间,南方的商贩都像消失般不见。”

    “噢,这跟我预料的一样。南方内战,那些商贩就算铤而走险做买卖,也没有人买。”李如意缓缓道:“今日我们家的豆腐房来的商贩也少了,少的就是南方商贩。”

    李福康忍不住问道:“江哥哥,您可知道燕王爷如何处置北华书院的那些被抓的师生?”

    江青云冷声道:“牵头的那个进士,姓贾,为了成名引起我表哥的注意,肆意揣测我表哥的心思,写下大逆不道的万人书,骟动学生、百姓签名按手印,此人可恨的是进了燕城衙门还不肯认罪,我表哥盛怒之下,下令将他斩首,没收家产,家人充了军奴,其余的师长因认罪及时,只夺取功名,把他们与那些学生一并关进地牢。”

    李福康失声道:“贾进士,听说他是北华书院的副院长,十年前就到了北华书院教书。”这些是他昨天在张家听张金海所说。

    江青云目光不屑,“此人生前因贪污罪被免职,无奈之下去了北华书院。”

    众人惊呼,“这样的人,怎么能在北华书院任师长?”

    “他一人死,还拖累全家人贬为军奴。”

    “那些师长的功名都被夺下,日后只是庶人,不能再在书院教书,名声尽毁,丢了前途。”

    “燕王爷杀一人,夺取几人的功名,即表态没有谋反之心,又震慑读书人。”

    江青云环视四个少年,“三日之期未到,你们再好好想想。”

    四个少年不约而同的道:“是。”

    江青云望向李山,一本正经的道:“还有一事,内战期间,一切婚事从简,敏寒的亲事不可大办。”

    “青云,谢谢你的提醒。”李山指了指李如意,“今日闺女就跟我和她娘说过此事,我们夫妻寻思,国难当头,我们家娶媳妇就不要高调,我打算明日去跟吕家那边打个招呼,只希望吕家能同意。”

    江青云肃容道:“吕家不同意也得同意,否则被人弹劾必摘乌纱。”

    李山连忙道:“我晓得了。”

    次日一早,李山父女见赵氏好的差不多,精神也不错,便离了家,一个去了吕家,一个去了燕城作坊。

    吕道正夫妻得知李山来意,倒没拒绝,只是对于吕婷嫁的仓促一切又从简有些烦闷。

    好不容易养大的女儿,就这么提前出嫁,大婚还得低调的不能大摆喜宴,换成谁都不会高兴。

    倒是吕婷深明大义,反而安慰吕道正夫妻及李山。李山回到家里跟赵氏说此事,两人均认为四儿子娶了个好儿媳。

    再说李如意到了作坊大门,总管事正好站在大门口跟几个商贩谈事,见到她立即迎上前。

    二人走进作坊,总管事才一脸后怕的道:“小神医,您可来了,昨天下午糖作坊走水,好在当时是白天,火很快就被扑灭。”

    李如意心道:原来昨日糖作坊着火,难怪昨晚江哥哥到我家时神情不对劲。问道:“可有人伤亡?”

    “有两人被木头砸伤,倒是不重,药铺已经给他们包扎好。”总管事压低声音道:“只是这火起的有点蹊跷,江公子正在派人查。”

    李如意直接去了糖作坊查看现场。

    此时,现场已被江青云命人用绳子围一圈封起来。不远处就是制作雪花糖的地方。

    很快,李如意见到了正在思索糖作坊着火一事的江青云。

    李如意狐疑问道:“糖作坊没有可燃物品,长工进作坊严禁带引火的东西,这场火是怎么着的?”

    “我正在想此事。”江青云请李如意坐下,还亲自给她倒了杯放有冰糖的菊花茶,“糖作坊着火,对谁有利?”

    李如意答道:“我们的雪花糖天下独一无二,没有竞争者,糖作坊若是着火,没有商家会因此得到益处。”

    “既然没有商家得益,那再往别的方面想。”

 541奇葩的放火理由

    李如意问道:“难道有人看不得我们的粮作坊工蒸蒸日上?”

    江青云低声道:“你说的差不多。我的人已查出眉目。”

    李如意冷哼一声,“能够进糖作坊的只有我们的长工!”

    江青云摇了摇头,“不,你忘记了,还有人可以进入。”

    李如意心里咯噔一下,失声问道:“难道是他们?”

    江青云盯着紧闭的门,用极低的声音道:“他们中的人……”

    “火灾那可是能要人命的!”李如意义愤填膺,差点拍桌子,怒道:“我们对他们不薄,他们当中竟然还有人如此歹毒之极的对付我们。”

    江青云凤眼微眯,道:“是。我也不愿意相信。你莫气,待我查出真相再说。”

    李如意担忧的问道:“今日能否出结果?”

    江青云缓缓道:“不好说。”又道:“你放心,不会再出事故。”

    “眼下多事之秋,作坊可不能出乱子。”

    “那是。我正要跟你说几件事。”

    二人商议作坊生产、安全等事,一说便是许久,不知不觉到了吃午饭点,李如意本来是回家里陪赵氏用饭,这样就不回去了,直接在作坊吃。

    食堂的一个大高个没了两根手指的厨子提着食盒来了,必恭必敬的将饭菜取出摆置八仙桌。

    木耳炒鸡蛋、蒜沫炒茄丝、海带烧豆腐、清炒小油菜,主食是米饭、素馅饼,全是素菜,却香气喷喷,引人食欲。

    江青云柔声道:“如意,木耳炒鸡蛋、海带烧豆腐是小灶炒的菜,你尝尝。”

    李如意目光落在白瓷盘中一截一截的海带,微笑道:“海带可是个好东西。”

    海带的营养非常高,在前世的现代托了科学家的福,海带得以人工培育,价钱低廉,人人都能吃上。

    今生大周国,海带都是野生,只有在海边生长的人才能经常吃到它,内陆特别是比较偏远的地方,连有钱的人都没吃过海带。

    她上次吃海带还是在燕王府,托周琼蕊的福涮火锅吃到了。

    福伯目光慈祥,温声道:“小神医,我家老爷特意在厨房放了些干海货,以后您每回来都能吃到。”

    李如意笑道:“谢谢。”

    江青云柔声道:“你到作坊总陪着我吃素,我备些海带,自己也吃,你不用谢我。”

    李如意夹了一口海带品尝,炖的很软很烂,吃下容易消化,味道也不错,看来厨房在做这道菜也是问过人下了功夫,望着大高个的背影,问道:“燕城守军吃的什么?”

    大高个坦然答道:“回小神医的话,燕城守军除去蒜沫炒茄丝、清炒小油菜,还有清炖猪排,主食是米饭、蒸白面馒头。”

    李如意眉头紧蹙,正要发话,却听江青云道:“不错。你先下去。”

    大高个鞠躬退下。

    李如意冷声道:“好吃好喝的对待他们,竟然这般回报我们?”

    “你别生气。等我查清楚告诉你真相。”江青云用公筷夹了一块鸡蛋放进李如意的碗里,此时,若燕王府的人看到,肯定不敢相信,清冷孤傲的他竟然会给人夹菜。

    李如意用筷子在那块鸡蛋上面戳了又戳,气道:“我看不如立即换人。”

    江青云柔声道:“莫要打草惊蛇。”

    李如意想想有道理,不再生气,见江青云一个劲夹过来菜,又是鸡蛋又是海带,都是她爱吃的,而他自己一碗饭没吃两口,轻声道:“你也吃。多吃些。”

    “好。你来了,我必定要多吃。”江青云言出必行,有李如意相伴,心情大好,比平日多吃了一碗半。

    饭后,二人继续商议作坊的事。

    下午,派出去调查糖作坊着火的几人陆续归来,其中三人带回来有用的消息,一人无功而返。

    江青云在督查司看过很多案卷,查案经验丰富,认为只凭着眼下的消息无法抓住罪犯,便令几人再去细细的查。

    李如意见等不到结果,心情有些烦躁,便回家去了。

    次日一早,还没等李如意去作坊,福伯一脸惊恐的来了,特意请她去书房。

    “小神医,糖作坊走水是人为所至,放火的便是燕城守军的刘奇。此人今年三十,官职从八品上。”

    “原来是他!”李如意脑海里闪出一个脸上长着络腮胡子说话粗声粗气看着很有责任感的中年汉子,怒道:“没想到真的是燕城守军的军官!”

    驻守作坊的几百名燕城守军,军饷由燕王府支付,不用作坊管。

    但是作坊感激燕城守军,每天给他们提供免费的一日三餐,作坊食堂的伙食比燕军的都好,还有每次给长工发钱发物都有他们的份。

    作坊对燕城守军真是没得说。

    “小神医莫气,听老奴说完。”福伯用极低的声音道:“刘奇祖籍洛城,幼年丧父母成了孤儿,被护龙卫的人收养编为外围人员,少年时接受秘令潜入燕城参军。他原是想进入燕军,由于无人引荐,没能进成,便进了燕城守军,而后一步一步立功升为军官。”

    燕王麾下的燕军为了防止奸细混入,用的都是籍贯在辖地的子民。

    刘奇来自外地,身份不详,没能潜入燕军。

    这也幸亏燕军招兵查的严,不然被护龙卫的人混进,那不知会发生什么意外。

    李如意失声道:“原来这个刘奇是护龙卫的人?”

    福伯回想起前年与江青云被护龙卫一路追杀,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声音有些颤抖,“是。护龙卫。”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