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药女:富贵临门-第1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天,外姓人都被这个消息震撼的脑子晕晕呼呼,甚至点坏了几盆豆腐。

    “李二老爷在军营教军队厨子做豆腐,燕王一高兴封他当了军官!”

    “我们跟李家学的豆腐手艺那可不得了!”

    “李家对我们有这么大的恩情,我们对李家无以为报。”

    “我们村的那个李石,就是十七、八岁还天天跟小娃娃玩泥巴的傻子,当了燕军的军官。”

    “我的天,李石也能当军官?”

    “李家的祖坟真是冒青烟了,李山兄弟都当了军官。”

    短短的一天,方圆几十里的村民都得知此事。人人都羡慕李石好命。

    当事人李石仍跟往日一样,早起做豆腐,然后教村民做豆腐。

    外姓人在李家学做了四天豆腐,觉得学得差不多,又着急回家做豆腐卖豆腐,就在一个午后一齐给李山兄弟磕头离开。

    此时的王族已经卖了三天豆腐。外姓人心里那个急,恨不得日夜不眠的做豆腐追上去。

    做豆腐难的难在点豆腐,哪怕李家到现在也只有李石、李如意能够次次点成功。

    别看王族的人早学几天豆腐,真正学会学好只有两、三人,王春分就是其中之一。

    昔日人人蔑视的王春分现在成了王族的大红人。

 519浑人成了红人

    原来,王族的人从李家学成归来,火急火燎的做豆腐,为了产量能上去,一整就是几十斤黄豆,结果点豆腐的技术不过硬,一点就失败,豆腐不是太软就是软硬不均匀,糟践了好多。

    这样的豆腐可没有商贩愿意买。

    这时,从王春分家里传出他点豆腐十次有九次成功的好消息,王族的人就赶紧去他家把他请到自家来点豆腐。

    做豆腐时间长,点豆腐时间短。

    王春分只需要花一点时间就能帮族人点好豆腐,不耽误他自家做豆腐。

    王族总共二十几家,王春分和另一个点豆腐点的好的族人就分头去各家帮忙。

    这几天,每天清晨,王春分给自家点完豆腐,就换上媳妇曲花洗的干干净净的六成新的衣裤站在院子门口,然后就被守候在此的族人拉走。

    “春分,今天我们家可磨了二百多斤黄豆,能出一千多斤豆腐。我们家能不能赚到钱,可就靠你点豆腐啦。”

    “多大点事,看把你急的。”

    “我家都浪费三百多斤黄豆了,如今的一斤黄豆一天一个价,最便宜的也要两个半铜钱,你说,我能不急吗?”

    “放心,你兄弟我去了肯定不会让你家的黄豆糟践了。”

    “春分,你点好了,晚上我请你喝酒。”

    “啥酒,没有好酒,我可不去。”

    “你可小瞧人了,我请你喝酒,当然是镇里的坛酒好酒,不是散酒!”

    族人心里急得要命,恨不得一步飞回家,还得哄着王春分,让他心情愉快,等会点好豆腐。

    王春分悠闲的哼着小曲,到了族人的家,也不说废话,直奔后院,在豆腥味冲天的豆腐房拿起卤水点豆腐。

    卤水是李家给的配方。

    做豆腐关键是点豆腐,而用来点豆腐的卤水,目前只有李家能配出最佳比例。

    “瞧好了。这样点豆腐。”王春分收起往日的嬉皮笑脸,非常难得一本正经的干活,点了一锅,又去点一锅,一口气点了五口锅。

    他在点最后一口锅豆腐的时候,最开始点的第一锅豆腐已经成型。

    “不软不硬。正好。春分,你可真厉害,你这手神了,一点就成功!”族人语气充满羡慕敬佩,“你说我怎么就那么笨呢,我怎么没你聪明能干呢?”

    这个时候的王春分腰挺直了,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全无以往的猥琐,像换了个人。

    外面传来一个老头焦急期盼的声音,“春分在吗,我家豆腐马上就出锅,我来找春分点豆腐。”

    “是四叔,他找你点豆腐。”族人拍了拍王春分的肩膀,亲昵的道:“你快去忙。晚上别忘来我家喝酒。”

    王春分被王四叔请去点豆腐,又得了一顿酒肉。

    这般每天都有人请王春分喝酒吃饭,还有人轮不到就送东西给他,鸡鸭鱼肉菜,还有炒花生、果子、油什么的。

    这般,王春分在外面吃酒肉,家里人吃族人送的东西。

    王春分的媳妇曲花在礼村这么多年,从来没被族人这么尊敬过,收礼,哼,那是以前打死也不敢想的事,这下整个人的心气都慢慢变了,最大的改变是不再怯懦,敢说话了。

    “虎子他爹,晚上可不敢多喝,明早早起要点豆腐。”

    “我晓得。”王春分自从钱赚的多了,就减少犯浑的次数。唉,以前不是太穷,心里迷茫难受,就打媳妇、骗人犯浑吗。

    现在,他都学会做豆腐的手艺,日入几两银子,成为族里的大红人,可没功夫犯浑。

    王族的人连王春分都这么拼命的干活过好日子,别的人就更是如此。

    一家比着一家做豆腐,生怕少做豆腐少卖银子。

    至少销量,王族的人担心过,不过,天气一天比一天冷,到买豆腐的商贩一天天的增加,还担心什么?

    外姓人加入到卖豆腐的队伍当中,礼村每天产豆腐量增加几千斤。

    “我是第一次来这么远进豆腐。以前,我从燕城进豆腐,比我从礼村进一斤贵了整整两个铜钱!”

    “以前只有李家一家卖豆腐,我去十回,能有六回买到就不错。听说你们整个村子都进豆腐,太好了,这下我不会空手而归。”

    “你们村的豆腐没有李家做的好,不过,卖的量多,我多买些,到时卖的价钱低些,也能卖出去。”

    前来购买豆腐的大小商贩很喜欢与礼村的人交谈,这样赶紧熟悉起来,建立稳固的买卖关系。

    礼村的人以前卖豆腐,是以游商零售的方式,现在转变成小型批发豆腐,一开始有点不适应。

    商贩的购买力可比普通老百姓高多了,一买至少百斤,多的有几千斤,需要从几家买豆腐。

    “你买百斤豆腐,三百五十个铜钱。”

    “豆腐一斤三个半铜钱,你要五百二十斤,等我算算多少银子。”

    村民做了几天买卖,发现比游商零售挣钱多的多,只是做豆腐很辛苦。

    “辛苦不怕。”

    “你小子,这点活,还敢叫唤累,你累个屁的累,这可比下地干活轻松的多。”

    “你就算跑断腿,挣的钱也没在家里做豆腐卖赚的多。”

    除去赚钱多,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出了大量的豆渣。

    以前豆渣是从李家拿,现在不用跑李家,节省了人力。

    礼村家家户户开春养了猪,就把豆渣喂猪,要是猪吃不完,多余的送亲朋好友。

    这年头,豆渣可是好东西。在别的村,村民把豆渣当饭菜吃。

    礼村的豆腐买卖就这么红红火火的做起来。

    李如意为了让礼村做出好口碑,特意让李山兄弟去村里,除了查看村民做的豆腐,还再三强调,统一批发价,不能随意的涨价,更不能以次充好,用腐烂的黄豆做豆腐。

    王海有事情压在心里,这回喝了几口酒,心一横,问道:“亲家,我们整个村子做了豆腐卖,你们家卖什么?”

    之前他问过李家,唉,李山回答的很含糊。

    “去年的风鸡、香肠,今年仍要卖。”李山夹了一口炒猪肉,丰氏的菜做的真不如李家做的好吃,“对了,我家这两天卖一样新鲜吃食。”

 520红彤彤的腐乳

    “什么新鲜吃食?”

    “腐乳。这个腐乳是用豆腐做出来的,成品红彤彤,看着很喜庆,味道咸香,吃馒头、面条、米饭放它都香。它还可以用来和蒸大块的肥猪肉,蒸出来的肥猪肉一点都不腻,口感那就一个好。我的两个小儿子,每人都能吃一大块。”李山说到激动处,用手掌比划着猪肉的大小,见王海一脸向往,笑道:“等会我到家就让人给你拿两坛过来。”

    丰氏好奇的问道:“豆腐是白的,腐乳怎么是红色的?”

    王海瞪眼道:“你这婆娘,那可是亲家的密方,你别不懂事瞎问。”

    丰氏就是真的好奇,压根没想打听腐乳方子,连忙道:“瞧我这张破嘴,是我说错话。”

    李山有些自豪的道:“无妨,凡是吃过腐乳的人都不敢相信它是用豆腐做成的,都觉得它怎么是红色的呢?”

    “腐乳可香可好吃了。”李石觉得满桌子的菜都没有腐乳好吃。

    这下王海夫妻就更好奇了。

    到了傍晚,李家奴仆送过来两坛腐乳,道:“用不带水的干净筷子夹腐乳,吃一块夹一块,腐乳夹出来,就把坛子原自密封好,这般放在阴凉处能保存许久。”

    王海脑子转的快,一听能保存许久,两眼放精光,心道:腐乳比豆腐保存的时间长,口感味道好,买卖肯定十分红火。

    丰氏见坛子不大,就是能装两斤散酒的大小,坛子外面贴了一张红纸,上面用黑字写着两个字,估计是“腐乳”,坛子口用油纸、坛盖封口,绑有细绳,跟封存酒的方法一样。

    王海嗔怪道:“你这婆娘,不是叫唤着吃腐乳吗,赶紧去筷子夹来吃!”

    丰氏取来干净不带水的筷子,王海已经把坛子的盖打开,大厅里一股怪怪的味道,说香不香,说臭不臭。

    夫妻俩凑上前从坛口看去,里面没装满,真是一片红彤彤,看着就喜庆。

    夹出两块腐乳放在土的不得了黑色的瓷碗里,这腐乳的色泽仍是好看。

    一块腐乳一寸长宽半寸高。两块大小一样。应该是用一个模子做出来的。

    “好咸!”

    “咸里带香。”

    “好吃。我没尝出味,再来一块尝尝。”

    “我也来一块。”丰氏唇齿咸香,喜滋滋道:“这有两坛子呢。我们吃一坛,另一坛给志高留着。”

    “你去取个碗,给春分他们家弄几块尝尝。”

    丰氏应了一声。若在以前,她肯定会讥讽王海几句,这不是家里做豆腐需要王春分点豆腐吗,有事要求王春分。

    夫妻俩一口气吃了七、八块,到了晚上,后知后觉咸了,太咸了,又猛灌水,夜里解了几回手。

    清早,王海脑袋里还想着腐乳呢,“糊涂了。亲家说过,拿馒头夹腐乳吃。”

    “亲家说用腐乳蒸肥猪肉最好吃,今日我做给你吃。”丰氏忍不住咽了一下口水。

    王海心里很期待腐乳蒸肥猪肉是多么的美味。

    隔壁的王春分家,传来王春分的叫骂声,“哪个小兔子崽子偷吃了老子的腐乳?”

    接下来就是王春分打几个儿子鸡飞狗跳的声音。

    不止是王春分家,燕城许多买了腐乳的家庭都发生偷吃的事情。

    偷吃的也不都是孩子,老人、妇人,还有中年汉子。

    “真不怪我,腐乳太好吃太香了。”

    “呸,是个人都知道腐乳好吃!”

    “半夜饿醒了睡不着,就把腐乳吃了。”

    “腐乳能抵饿吗,你别瞎找借口!”

    “我就想着吃一块,没想到,一吃就停不下来。”

    “你还有脸说,那可是半坛子腐乳,一斤的量,够全家人吃几天了,你一个人偷摸的全吃完,你这个挨天杀的馋鬼!”

    没办法,北方的人口味重,有吃咸菜的习惯,腐乳真是很对他们的口味,凡是吃过腐乳的人,十个有九个喜欢,喜欢的一吃就上瘾。

    燕城酱菜作坊出产的腐乳有两种,一种是王海夫妻吃的普通腐乳,另一种是放有玫瑰香味的高档腐乳。

    李如意给普通腐乳定的批发价格:一小坛两斤装的普通腐乳五十个铜钱,一小坛一斤装的高档腐乳六十个铜钱。

    别看腐乳是豆腐做的,价钱可比豆腐高出许多倍。

    秋、冬季正好是卖腐乳的好季节。

    腐乳上市后,一下子得到燕城上至燕王府贵人下至普通百姓的喜爱,成为商贩必须抢购的食品。

    从今年夏初,李如意就把李家的豆腐就全部卖给燕城作坊,用来做腐乳的原材料。

    前世,腐乳分为青方、白方、红方三大类。南方的臭豆腐属于“青方”,还有“甜辣”、“桂花”等属于“白方”,北方的“大块”、“红辣”、“玫瑰”属于“红方”。(本段摘自网络)”

    李如意根据燕城人的饮食习惯只做红彤彤看着喜庆的“红方”腐乳。

    因为大周国没有辣椒,就只做咸香的“大块”、“玫瑰”腐乳。

    李家做豆腐已经做了两年,经验非常丰富,做出来的豆腐软硬适中,用来做红方腐乳的豆腐最好不过。

    王海还担心李家豆腐卖不出去,哪里想到,李如意高瞻远瞩,早就给自家豆腐安排了一个稳定大的好的销路。

    仲秋的一天,艳阳高照。

    燕城三大作坊的大门口,前来进货的商贩从清晨起就人满为患。

    “昨天进的十坛腐乳,刚放到铺子里,不到两个时辰就卖光。今天我要进一百坛腐乳!

    “一块腐乳能下一碗饭,腐乳汁也能吃。主顾说,马上冬天,青菜贵死,还不如买腐乳吃。”

    “今天放出多少坛腐乳?”

    “有没有大坛十斤量的腐乳?”

    商贩七嘴八舌,有那急性子直接朝里面喊,“总管事,您老瞧瞧,这么多人买腐乳,作坊多做腐乳卖。”

    “腐乳要,黄豆酱也要,有多少买多少!”

    “总管事,你能不能为我们给江公子说说好话,今日放出一万坛腐乳,让排队的人都能买上?”

    豆腐不能存放,腐乳却能,特别是带有玫瑰香的高档腐乳,可以做船过河去外地,已经跟雪花糖一样成为北方人馈赠南方亲朋好友的礼物。

 521夏夜杀人案

    作坊的买卖本来就很红火,腐乳又让作坊出了一次风头。

    作坊离坊间较远听不到喧嚣声简陋的议事厅。

    江青云、李如意正在聚精会神的听胖胖的总管事及几个分管事报账目。

    江青云几乎每日都到作坊。

    三大作坊几千人,相当一个小县城。

    虽然作坊天天生产销售,千篇一律,但是每天需要江青云处理事务不同,比如原材料或人工缺少、有人受了工伤。

    除去作坊,还有燕安坊。人多事多,住在一起,矛盾也多。

    前些天,天气炎热,大家下工回家急着打水沐浴凉快,几个年青人因为打井水插队打架,差点闹出人命。

    寡妇沐浴被人偷看。寡妇想不通要跳井自尽,被巡逻的退伍兵老赵救下。

    儿媳妇不孝顺不给老人吃的,老人饿的偷邻居家吃食被抓,无脸见人离家出走。

    最大的一件事就是一个月前的杀人案。

    一对夫妻,男的和女的不是一个作坊,男的有时要上夜班,家里没人,女的就把情人约到家里,结果被不到四岁的孩子看到,告诉了男的。

    男的压住怒火,谎称今天要上夜班,女的信了,又把情人约到家里,半夜,男的带着几个人闯进来,捉奸在床。

    那个情人跟女的在一个作坊,常期在一起做工,生出感情,老给女的银子,女的一直觉得丈夫对自己不好,就与情人在一起。

    情人与女人被捉奸,竟是都不求饶,还让当丈夫的男的成全。

    这简直是火上浇油,男的与几人把情人毒打一顿,没想到情人太阳穴碰到桌角,出了好多血,当场死了。

    这是建作坊以来最大的案子,直接被江青云派人报官,由燕城衙门的官员来审案。

    就这事闹得沸沸扬扬,整个燕城的人都知道。

    最后,女人被判通奸罪杖打三十,念在孩子太小,无人抚养,让她带着孩子离开燕安坊到别处,把孩子抚养至十二岁再流放千里外十年。

    男的被判失手杀人罪,杖打二十充军奴。

    那几个帮着打人的朋友被判失手杀人帮凶罪,各杖打三十,共罚银二十两赔偿情人家眷。

    死掉的情人也是作坊的人,他家里还有一个失聪的老爹、一个年迈的伯伯。

    情杀案结案后,燕城的戏班子还把此案编成戏到处唱。因为是真实的杀人案,又是情杀,看的人很多。这戏火的不行,燕王府的秦太妃都听说了。

    江青云得知后,很开明的让人把戏班子叫来,要求给四岁的小孩子和失聪老爹、年迈老伯加戏,在居民区演了两场,教育居民,在做违法的事之前想想家里的亲人。

    总之,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

    在这里江青云积累丰富的管理经验。

    腐乳刚上市,就迎来了月底的结账。李如意如约一早就来了,先巡视作坊的坊间,再听总事汇报账目。

    她与江青云,一个抓生产,一个抓管理,有什么难事一起想办法解决,配合的非常默契。

    因为两人非常得力,人品极好,深得信任,所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