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药女:富贵临门-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伯每回讲此事,闻者都十分好奇,这让他诉说的欲望更加强烈了,双手捂着肚子,“能。你可是不知道,我疼的要死要活,好几年,几十个太医、名医都查不出来,我家老爷给我找到小神医,小神医一看就说我胆里有石头,我还不信。”

    中年汉子听得津津有味,心里还道:我也不信。

    周伯双手比划着讲了一会儿终于在中年汉子一脸惊叹的表情之中讲完了,“要没有小神医,我就没人了。”

    中年汉子自豪的道:“那是。我们小姐是活菩萨!”

    江青云单手背负,道:“周伯,我们去如意家。”

    中年汉子连忙送二人,也是有些熟了,指着近一丈高的土围墙道:“这是用来防贼的,过不了几日还要养狗看鸡。”

    刚才江青云进来时就看到了围墙,十亩大的鸡棚全部用土墙围了起来,比民宅的防护意识都强。

    中年汉子接着道:“围墙下面洒了生石灰防潮防蚁虫防病什么的。”

    要是福伯在场肯定会说,小神医上次去军奴营也是建议官员在营里洒生石灰。

    被主仆二人惦记的李如意正跟赵氏商量增加鸡仔的数量。

    “我们家的鸡棚占地十亩,第一批只养一千只小鸡太小了。现在是夏季,正是鸡生长的好时节,山里的野菜也多。我准备增加一千只小鸡。”

    “我的儿,一千只小鸡足够了,你怎么还要再添一千只?”赵氏昨日才从李山的嘴里得知自家的鸡棚很大,建鸡棚光是材料就花了二十多两银子,这是大周最贵的鸡棚了。

    “您是没去鸡棚看,那一千只小鸡往草地一钻就看不见了,一点都不多。”李如意心道:只是养两千鸡您就大惊小怪了,我还要养别的呢。

    “小鸡仔一只多少钱?”

    “两、三个铜钱。我买的多,一千只二两银子。”

    赵氏一听,鸡棚都盖得那么大花了那么多银子,鸡仔多养就多养吧,反正鸡仔也不贵,问道:“这么多的鸡,你都让佃农养着?”

    “嗯。我给他们开工钱,让他们看鸡养鸡,去山里挖野菜剁碎喂鸡。”

    “工钱怎么算的?”

    “我每家雇了两人,每人一天给十个铜钱。”

    “工钱这么高?”

    县城里砌房子的短工,起早贪黑很累,一日才能挣六个铜钱。

    燕城砌城墙的苦力活,壮年男子才能干,干后很容易落下腰疼病,一日二十个铜钱包两顿饭。

    养鸡不是苦力活,又在家跟前,妇人也能干。

    李如意微笑解释道:“我说的一天是十二个时辰一整天。三家六个人,两人一组,按时辰排三班,鸡棚一天到晚都得有人。”

    “原来你要他们晚上也在鸡棚守着。”赵氏微微点头。

    李如意继续道:“眼下小鸡还小,活不多,等鸡长大了,每天养鸡吃的虫子、剁鸡食、清扫鸡舍、捡蛋,活就多了。”

    赵氏问道:“那也用不了六个人吧?”

    “用的到。”李如意自是不会告诉赵氏再过半个月增加一千鸡小鸡,以后每隔半个月增加小鸡,到了冬天鸡棚至少一万只鸡。

    “你是可怜那些佃农,所以给他们开的工钱高。我的儿,你的心肠就是太善良了。”赵氏望向李如意的目光充满慈爱,“你这么心善,日后可得嫁到好人家,不然太过善良就会被人欺负。”

    伍二进来低头恭敬的道:“夫人、小姐,江老爷来了,可要见他?”

    赵氏连忙笑道:“快请。”

    李如意起身去迎,很快就与江青云并肩而入,身后跟着笑眯眯的周伯。

    “青云见过赵姨。”

    赵氏目光慈祥,柔声道:“你李叔去军营,下午回来。健安几个去书院拜访先生,会回来吃午饭,你就在我家吃午饭。我这就让厨房做你爱吃的菜。”

    以前江青云到李家,赵氏得站着,如果坐着会觉得紧张,如今当了军官夫人又是长辈,可以很从容的坐着跟江青云说话。

 286夏日爽口凉面

    李如意道:“你要是在我家吃午饭,我去做你爱吃的凉面,再弄几个爽口小菜。”

    江青云面露微笑,“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入座之后吃了几口茶水,便道:“我从你们家的鸡棚过来,鸡棚建的大且坚固,养鸡的方子奇特绝妙,雇的佃农踏实本分。我打算在我家建一个鸡棚,也让佃农养鸡,特此来向如意求教。”

    赵氏没想到江青云也要弄鸡棚养鸡,看来爱女弄的鸡棚很好,语气带着两分自豪,笑道:“你有什么不懂的就问如意,别跟她客气。”

    江青云道:“我要是客气就不会出了鸡棚就直奔您家。”

    李如意秀眉微挑,好奇的问道:“你原来不想养鸡,现在去我家鸡棚瞧了瞧就改变主意了,对养鸡感兴趣了?”

    江青云目光坦诚,“我这几天看农书,希望能找到方法肥田,能令田地产量增加,目的是让我家的佃农增加收入。我看过你弄的鸡棚,又跟你家的佃农聊了几句,发现鸡棚养鸡就可以让佃农增加收入,立竿见影。我就想着建鸡棚。”

    李如意恍然大悟般道:“原来你是为了你家的佃农。”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用在此处有些不恰当,不过我的想法就是如此。我盖建鸡棚,给佃农找事情做,发给他们工钱,从长远看,这样比直接赐予强。”

    李如意便道:“碗米养恩人,斗米养仇人。你家的佃农多,救济不过来,再说都救济了又能怎么样,他们大字不识没有手艺还是赚不到钱没有办法过上好日子。”

    “你说的在理。我正是这般想的。”江青云已经不止一次认为李如意的想法跟他不谋而合。

    他是博览群书拥有功名的举人,而李如意只是个小女孩,李家还是泥腿子,家里没有读书人,这些道理李如意是从哪里学到的呢?

    不止这些,李如意的医术、赚钱的方法、新奇的点子美食等等,都是从哪里学来的?

    他内心一直很好奇。他喜欢跟李如意探讨事情。

    “娘,您去带小弟弟,我跟江哥哥说说鸡棚的事。”李如意不想赵氏听到养蛆喂鸡的事吃不下饭。

    江青云聪明无比,自然知道李如意的想法,起身道:“赵姨去忙,不用管我。”

    “我让你二叔把面和好擀好面条。”赵氏跟李如意说了一句,就微笑而去。

    李如意跟江青云传授建鸡棚的经验之后,笑道:“我二叔擀的面条很筋道,我娘肯定让我二叔往面粉里多放鸡蛋,我家吃的是今年的新面粉。今日你有口福了。”

    “甚好。”江青云对于面食一般,不过李如意亲手做出来的面食非常好吃,连他这个来自南方蜀地的人也爱吃。

    周伯笑呵呵道:“老奴沾老爷的光能吃到小神医做的凉面。”

    前两次李如意做好凉面让奴仆给江府送去,江青云吃了一些,剩下的都被周莫玄包了。

    周莫玄是个吃货,还特别挑食,江府厨子是北地的名厨,做出来的面食竟然被他嫌弃说不好吃。

    周莫玄在江府第一次吃李如意做的凉面,惊为天“面”,不好意思向李如意要凉面的方子,就打着江青云的旗号让李如意再做好了送过来。

    面食当中在夏天最适宜吃的就是凉面。

    凉面做法简单,但是想要做好吃了,得知道小窍门。

    一般人做凉面,把面条煮好后捞起放进凉水里,李如意的小窍门是千万别放进凉水,而是将煮熟的面条捞起放进大盆,然后往面条里面放入素油搅拌。

    热气腾腾的面条沾了素油就不会粘住,等放凉之后,面条一根根亮晶晶,色泽诱人,口感筋斗不粘牙,比放用凉水捞出的方法好吃的多。

    凉面的面条是关键,还要配有调料拌菜,调料一般是生蒜蒜汁、麻酱、香菜、辣椒油、醋等,拌菜是红萝卜丝、黄瓜丝、豆芽菜。

    大周国没有辣椒,也没有醋。

    李如意用茱萸油代替辣椒油。醋就用泡菜碎沫替代。

    生蒜沫里面要放盐。

    麻酱是李家石磨自产。自从李家有了石磨,就不用买芝麻油,然后李如意弄出麻酱专门用来吃面条。

    李家四少年到家,人齐了吃午饭。

    两大木盆黄灿灿的凉面端了上来,新麦子的香味四溢,调料、拌菜色泽鲜艳,还有蒜泥茄子、小葱拌豆腐、姜汁皮蛋、凉拌四季豆四个凉菜,凑成一桌子,让人食欲大增。

    江青云在江府是一个人吃饭,到了李家人多热闹气氛好,胃口跟着好了,又是李如意做的爽口凉面,厨艺高超,这次他又吃撑了。

    饭后站着跟李家四少年聊天,无非就是问问北山书院的情况,教他们的老师都是谁等。

    “我们兄弟不住宿,每天回家。”

    “书院的老师问我们谁教的策论,听说是您,便说原来如此。”

    学堂不教策论,只有书院才会教策论。

    张秀才是打算教李家四少年策论,不过年后李家四少年就离开他的学堂。

    李家四少年的策论都是江青云传授。

    “书院每月一次小考,每季一次中考,每半年一次大考。我们一入学就会有一次小考。”

    “亏得江哥哥让我们多学了半年,不然我们考不上北山书院。”

    李家四少年的言语流露出深深感激。

    江青云温声道:“你们先去适应书院的生活,学业上有什么不懂的随时问我。”

    下午,李如意应江青云之邀去了江府,跟周伯商量建鸡棚的事。

    “夏季鸡生长的最快,鸡棚早建好就能早一天养鸡。”

    “你们府里的地大,佃农多,就建一个更大的鸡棚,比我们家的大三倍。”

    “第一批鸡仔进两千只。”

    “鸡棚几天就能建起来,现在你们要做的是收购小鸡仔。”

    “让你们家的佃农去我们家的鸡棚看几天,跟我们家的佃农学学怎么养鸡。”

    李如意说出自己的想法及建议,然后解答周伯提出疑问,最后由江青云决定建鸡棚的地点,宣布明日开工。

    周伯这就兴冲冲的去张罗买小鸡仔的事。

    李如意不方便独自在江府久留,这就告辞回家,在自家大门听看门的军奴道:“小姐,您回来了。礼村许家来人了,正在大厅与夫人说话。”

 287如意写状纸

    “来的人是谁?”

    “许家太太、两位小姐。”

    麦收前,李如意跟着赵氏去礼村,替王海夫妻向许家提亲,那次之后就是麦收农忙,再没功夫见面。

    李如意一听今日三狗子、五狗子都来了,有些惊喜,不知道三狗子的亲事如何。

    还没走到大厅外,就听到赵氏愤怒的骂声,“没脸没皮的下贱玩艺,就该往死里打他!”

    五狗子看到来者,起身激动的道:“如意。”

    李如意环视马氏母女,马氏、三狗子脸上带着泪,五狗子没哭但是脸色不太好,像是正在生气,跟三个打声招呼,问道:“娘在骂谁,什么了?”

    赵氏冷声道:“我在骂王立冬!不要脸的东西,麦收的时候在田里到处跟人说要娶三狗子的浑话,造谣三狗子当奴婢时被人碰过。前几天还堵三狗子的路耍流氓,要不是五狗子泼辣厉害,就被他得逞。”

    闻言,李如意义愤填膺。

    五狗子咬牙切齿的道:“我们家的地离村子远,前几天的中午我和我姐姐去给我爹我哥送饭,王立冬就在岔路口堵我姐,就是路旁长着三棵野枣树的岔路口,亏得那天我也去了,带着镰刀跟他打,还大声叫嚷把人招来,不然他敢我姐给毁了。”

    李如意知道那个岔路口,还走过那里,三棵野枣树可以藏人,估计王立冬就藏在野枣树下伏击三狗子。

    三狗子羞愤难过无比的双手捂着脸呜呜大哭。

    马氏气得哭道:“我们家三狗子已经跟王大柱定了亲事,王立冬这个牲口还不放过三狗子。作孽哦,我们家三狗子这是怎么了,亲事上面这么不顺。”

    李如意顾安慰了三狗子两句就问道:“三狗子姐姐已经定亲事,男方王大柱是王族的人,还是王立冬的堂侄子,王立冬还这么做,王大柱一家怎么说,王族人怎么说?”

    五狗子小脸紧绷,道:“王立冬造谣毁我姐的名声,大柱子气不过拿砖把王立冬脑袋砸了。”

    王大柱才十一岁,个子比李如意高不了多少,就是个孩子,竟然有胆量打成年且是他长辈的王立冬。

    李如意这下高看王大柱几眼,“砸得好。大柱子有几分血性。”

    五狗子接着道:“大柱子打不过王立冬,王立冬把他打伤了,他在家里休养。大柱子的爹娘不让他出门,我们都见不到他。”

    三狗子哭声更大了。

    许家人猜测,大柱子爹娘不让许家人见大柱子,就说明相信王立冬所说的谣言,觉得三狗子在当奴婢时被主家玷污了身子,估计下一步就要退婚。

    赵氏望着三狗子目光怜悯,感慨道:“王族的人都忙着麦收忙砌火炕、建抽水马桶淋浴房,没有人过问这件事。唉,事不关已,高高挂起,何况王立冬是王海的亲生儿子。”

    李如意气得握紧拳头,怒道:“欺人太甚!王族在大事上面令我很失望,这样下去,以后族人不定会惹出什么大祸事。”

    李家跟王海家是姻亲。

    许家跟李家关系交好,但不是姻亲。

    这件事说不定王族的人在看李家对许家的态度。

    李如意自是帮理不帮亲。

    “是。我也认为王海太过庇护王立冬。”赵氏还奇怪这些天王族的人怎么都不来了,原来许家出事了,王族人不想让李家知道。

    李如意道:“我这就去写状纸,你们拿着去找王海,告诉王海,如果他不处置王立冬,你们就拿去县衙告状!”

    五狗子气道:“对。告他!”

    马氏扭头看了一眼五狗子,当时事发后,五狗子就嚷嚷着要许正去衙门告状,可是王立冬的爹王海是里正,现在王族在当地有势力,能不能告赢难说,最重要的是一旦上了公堂,三狗子的名声可就全毁了,以后怎么嫁人。

    马氏不安的问道:“真告到衙门?”

    李如意见赵氏轻轻点头表示赞同,便道:“王海是聪明人,看到我亲笔写的状纸就知道我们家的态度。”

    赵氏见马氏目光有些迷茫,解释道:“你让姐夫拿着状纸去找王海,让王海给你们家一个交待,还有你让姐夫去问问大柱子的爹王清明,亲事还算不算数?”

    五狗子急道:“娘,你就听姨和如意的话。”

    马氏连忙道:“好。我听。”

    李如意气冲冲去书房写好了状纸。她的笔迹王燕、王志高都认识,王海也见过。

    这件事她帮定三狗子了。

    三狗子双手捧着状纸,眼泪汪汪给赵氏磕了个头,“谢谢姨和如意妹妹救我。”

    赵氏看着三狗子出生长大,以前没有生李如意的时候,还把三狗子当成自家闺女一样看待过,这样一个好孩子竟是差点被王立冬那样的畜生不如的东西毁了,心里好不气愤,柔声道:“你们姐妹在我家里住几天,等事情完了再回去。”

    闻言,马氏感激的哭道:“我正怕她想不开回家寻死。唉,真是多谢你了。”

    赵氏道:“我是她姨,当然要帮她。”

    五狗子跟李如意小声道:“昨天我姐姐去给大柱子送药,王家不让我姐姐见大柱子,我姐姐回来就痛哭一场。今日一早我姐姐坐在院子后面发呆,我叫了好几声,她都听不见,我跑去见她眼神空空的,我怕她不想活了,就劝我娘求你家帮忙想想办法。”

    李如意望着面容十分憔悴的三狗子,道:“没有过不去的坎,一切都会好的。”

    马氏等状纸上的墨字干了就走了。

    李山回来后得知此事,也是气得不行,安慰三狗子几句后,“我去找王大哥,问问他为了王立冬一人毁了整个家族的名声值不值得!”

    赵氏问道:“你知道王海在哪里干活?”

    “上次我听说王族人在长平县城一带干活,我去县城打听一下就知道了。”

    “你跟王海说,燕儿马上就要嫁到我们家,不好好处置王立冬,到时王立冬惹出大祸,牵连王族,让我们家为难娶是不娶。”赵氏话说的很重,也只有这样才会有敲警钟的作用。

    张秀才就是被马氏的哥哥拖累,两个儿子差点不能参加科考,马氏自请被休。

    李家好不容易有今天,不想步张秀才的后尘。

 288狠心除名

    李山走之前,不忘把刚领到的俸禄交给赵氏。

    三十两银子放在胸口都要捂热了。这可是李山一个季度的俸禄,也是他头一次领俸禄。

    本来心情很高兴,结果被这事弄得高兴不起来。

    一个多时辰后,王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