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三嫁难为-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么第二个人呢?”
  “显王。”杨至卿道:“若是他能看着太子,我们一行人便会少一些难防的暗箭。他与太子面上和睦,实则隐隐展开王位之争,他应该会乐意帮忙。”
  谢愉点点头,渐渐止了泪:“最后一个人是谁。”
  “这最后一个人么,也许最好请,有也许最难请。”杨至卿目光飘向窗外,道:“因为他做事,随心所欲。我虽然与他有点交情,却没有任何把握,可以说服他。”
  “那你为什么又说他也许最好请。”谢愉云里雾里。
  杨至卿笑了笑:“因为他的夫人,是你的表姐。”
  “你是说王屿?”谢愉从他怀里跳起来。
  杨至卿点点头。谢愉绞着帕子道:“三表姐与他感情甚好,但也不一定能说得动他,我试一试罢。”
  杨至卿叹了一声,为谢愉擦去泪痕,道:“还要你为我奔走,是我不好。”
  “你立志要做杨青天,四处树敌,我有什么办法。”谢愉笑道:“不过,我愿意。”
  杨至卿抱着谢愉,喟叹一声,又听得谢愉道:“去了南方,有什么新奇的话本,记得给我带一份。”
  杨至卿苦笑,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遵命,未来的杨夫人。”
  王府内,婆媳三人正商量着在城外搭棚施粥的事情,沈氏问道:“薛家人有没有这个意思?”
  薛汲颜道:“母亲说这是为子孙积功德的事情,她也要参加呢,不过如今城内粮价飞涨,定不下具体的数目。”
  宁欣公主道:“城里的一些粮商也是无良,借着水患抬高粮价。”
  薛汲颜道:“唯利是图,商家本色。”
  沈氏叹了一口气,只见离珠掀了帘子进来,道:“少夫人,谢愉姑娘递了帖子进来。”
  “蕊儿的帖子?”薛汲颜喜道,这是她嫁入王府以来,谢愉第一次给她递帖子。
  沈氏笑问道:“谢三姑娘我还记得,脸儿圆圆的,讨人喜欢。上面说了什么?”
  薛汲颜打开帖子一看,笑道:“约了我去听说书,她就喜欢这个。”
  沈氏道:“去罢,好好玩一玩。顺便问一下谢姑娘,谢府两位夫人要不要施粥。”
  薛汲颜笑道:“我看两位舅母也是心善之人,心里也是有想法的。到时候几家合计一起办,也可相互照应。”
  沈氏点点头,想了一下,问道:“你最近身子可有不适?”
  “没有啊,”薛汲颜笑道:“汲颜好好的呢。”
  沈氏的眼眸中流露出些许失望,宁欣掩嘴笑了,而薛汲颜,只是不解地离开了院子。
  半个时辰后,薛汲颜依约来到茶楼,谢愉穿着水碧绣月季的褙子,霜色马面裙,歪在窗边听书,托盘上满满的瓜子壳儿。薛汲颜笑了笑,道:“蕊儿,来得这么早,瓜子都磕完了一盘,不留给我一点儿。”
  谢愉揶揄道:“王少夫人想要什么,直说就是,蕊儿双手奉上。”
  薛汲颜回道:“不敢劳烦杨夫人。”
  谢愉到底年纪小,绷不住,面色一红,薛汲颜笑道:“这么久没来找我,我还以为你把我忘了呢。”
  谢愉道:“你和王二公子新婚燕尔,我才没那么不识趣呢。”
  薛汲颜道:“都过了大半年了。”
  谢愉斜眼笑道:“腻味了?”
  薛汲颜纤纤手指戳了一下她的脑袋,没有回答。两人坐下来听了一会儿书,薛汲颜道:“王府最近想在城外搭棚施粥,母亲那边也会加入,不知谢家两位舅母怎么想。”
  谢愉道:“大伯母和母亲这两天也在商量这件事,约摸着能出二十石。”
  薛汲颜点头道:“我们几家一起,出一样的数目就好。”
  谢愉看了薛汲颜一眼,咬着下唇欲言又止,薛汲颜只装作没看见,慢悠悠地吃着刚蒸出来的芝麻核桃酥,看她能忍到几时。
  “三表姐--”
  “嗯?”
  “你觉得这段书说得怎么样。”
  “尚可,没有上一次的《法海与小青》有趣。”
  “三表姐--”
  “嗯?”
  “我们点一壶六安瓜片罢,我口渴了。”
  “还是点碧螺春罢。”
  “三表姐!”
  薛汲颜斜眼道:“别那么大声,我听得见。”
  谢愉也不想再东绕西绕了,道:“杨至卿被皇上派去治理水患了,你听说了么?”
  “我听说了,”薛汲颜道:“还有六皇子呢,你也不用太担心。”
  谢愉道:“六皇子和顾公子都是无权无势之人,三表姐,王二公子能不能帮帮忙?”
  薛汲颜惊讶道:“你怎么会想到他,他虽说才高八斗,却也对这方面不擅长啊。”
  谢愉绞着手帕道:“我也不知道其中的门道,但是杨至卿他说,如果有王二公子相助,会多一些成算。”
  薛汲颜暗叹,蕊儿是个实心眼的姑娘,相信一个人便一心一意,不问缘由,希望杨至卿莫要辜负她。
  “杨大人只提到了王屿一人?”
  谢愉道:“不,还有他祖父的传人和显王。”
  找显王是为了防太子耍诈,王屿呢,是为了让王相出手,多一份助力么?
  薛汲颜凝眉沉思,谢愉忐忑地看着她,薛汲颜叹道:“我会帮着说一说,但是最后,还得王屿他自己决定。毕竟朝堂上的事情,男人们需要权衡利弊。”
  谢愉心下一松,笑道:“这就好了。”将这件事情说了以后,她心里的一桩事终于放下了,可以开开心心地听书了。薛汲颜看她一眼,笑道:“我没说有把握,你就这么开心?”
  谢愉笑眯眯道:“我尽力了,我就高兴。”
  薛汲颜捏一捏她圆润的脸颊,谢愉道:“你轻一点儿。对了,过几日顾旭和四表姐大婚,你去的罢?”
  “哪有不去的道理。”
  谢愉吐舌道:“怕你们见面会发窘。”
  薛汲颜一笑:“不去会引人猜测,坦坦荡荡最好。”
  谢愉道:“我觉得顾旭和四表姐,不怎么般配呢。”
  “婚姻之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旁人也只是看着罢了。”
  “说得也是,咱们还是好好听书罢。哎呀,刚才那一段漏听了,可惜了!”
  薛汲颜看着她捶胸顿足的模样,笑着摇摇头。
  王屿下朝回来,脸色有些阴沉。今日顾旭隔着马车与他说了几句话,他听得出里面的暗讽。无非是说他空有满腹经纶,实际上是个中看不中用的绣花枕头,若非是他托生了个好人家,姝姝儿也不会嫁给他。
  涤尘阁没有她的倩影,王屿眉头一皱,问道:“少夫人呢?”
  飘絮答道:“少夫人今儿起了兴致,到少爷的书房看书去了。”
  王屿脚步一转,去向书房。看到薛汲颜坐在书桌旁看书时,他的心定了下来。
  
  第七十九章
  
  薛汲颜身着樱色家常襦裙,一只浅粉的桃花从她不盈一握的腰肢缠上来,在丰润处盛开。柔和的光将她姣好的容貌,映出莹润的色泽。看到他进来,薛汲颜展颜一笑:“回来了?”
  他笑了笑,道:“正在看什么书一直皱眉。”
  薛汲颜道:“无意中翻到烨朝史书,看了里面宋巡的故事,有些唏嘘。”
  宋巡是烨朝言官,因嫉恶如仇,不畏权贵,触怒了当时的大皇子,被大皇子暗杀。他出殡的时候,平民自发为他送行,送行的队伍浩浩荡荡排了五里。一路上哭声震天,流云停滞。
  王屿似笑非笑地看着她,等着她说下去。薛汲颜抿了抿唇,道:“我听闻杨大人上任以来,推翻了不少冤案,拿下不少贪官污吏。人送外号‘杨青天‘,若是他重蹈宋巡的覆辙,不是太可惜了么?”
  “说得不错,”王屿笑道。
  薛汲颜观察他的神色,并没有不悦,又道:“再说,杨大人这般人才,皇上应该也是爱惜的。保住杨大人,也算是为君分忧。”
  王屿端起她的茶杯喝了一口,道:“今儿去见了谢愉?”
  她忍住摔书的冲动点了点头,亏她想了许久该如何开口,结果他一句话就戳破了。
  “就当我什么都没说罢。”薛汲颜抬脚走出门外,被王屿拉住,道:“好歹是受人之托,你就这样甩手不干了?”
  薛汲颜推他道:“纵然我说得天花乱坠,你不愿意也是枉然。再说,朝中的事我也不太懂,乱出主意,你以后要怪我。”
  “要我去也可,省得有人说我不配娶你。”王屿低声说道,把薛汲颜静静拥在怀里。薛汲颜没听清他的话,抬头看他。王屿望进她含水的瞳仁,俯身低笑道:“今晚你要是让我高兴了,我就考虑考虑。”
  薛汲颜已经人事,自然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意思,当下挣开他就要往门外跑。王屿哪里会让佳人跑掉,把人往怀里一带,门一关便自成天地,一系列动作堪称行云流水。只听得里面传来女子愤怒的低斥声,男子的诱哄声,进而男子女子的声音越来越低,渐渐化为一首夜曲,绵长缱绻。
  绵延的小山由远至近,绿意深浓,杨父喘了口气,问道:“你确定他在这里?”
  杨至卿道:“消息不会错的。”
  杨父向下望去,底下几间小木屋,用栅栏围着。
  一只母鸡领着一群黄绒绒的小鸡在啄虫子吃,有两只小鸡同时看上了一只虫子,欢快地打起架来。离木屋不远,是一片整整齐齐的稻田,有两人弯着脊梁在田间劳作。杨父哼了一声,大踏步向下迈去,临近了,喊道:“杨士,你给我出来!”
  杨至卿扶额,田间一人丢下农具,叉腰道:“杨叠老家伙,原来是你。好哇,我还没去找你,你倒是来找我了。”
  两人对骂了几句,扭作一团打起来。杨至卿和一位年轻男子赶紧上去阻拦,没料到两位中年人像是积攒了多年的力气似的,撕扯着不肯放手,两位年轻人竟一时拉不开。杨至卿和年轻男子都急出了汗,这时,一个脆生生的女声道:“父亲,杨伯伯,别闹了。”
  杨至卿转头一看,是一个浅绿裙子的小姑娘,约莫十四五岁。杨士将杨叠一推,两人跌坐在地上喘气。杨叠道:“你不是继承了手艺么,怎么窝在这地方种地,没出息。”
  杨士道:“要你管!”
  “真想让父亲看一看,他得意的义子在种地,哈哈。”
  “你这老家伙,就是嫉妒我,哼。”
  两人乌眼鸡似的瞪了对方一会儿,又要再打,皆被儿子拦住了。
  刚才出声阻止的小姑娘拿了两把刀走过来,脸颊气得红红的,眼睛黑黑亮亮。她将两把刀往两人面前一扔,道:“两位哥哥放手罢,杨伯伯和父亲不打不罢休呢。空手打有什么意思,依我看,拿了刀互砍才刺激。这两把刀都是磨过的,锋利得紧,杨伯伯和父亲拿去用罢。一把年纪了,还不如小孩子呢。”
  杨士梗着脖子道:“打就打,我还怕他不成。”
  小姑娘跺脚道:“两位哥哥还不放手!”
  杨至卿哪里敢放,忙道:“父亲,别忘了我们来这儿的原因,咱们进去说话罢。”
  杨叠冷哼一声,像进自己家似的大步往屋子里走去。杨士道:“你们看见了啊,不是我怕他,是他自己不打。”
  杨至卿道:“父亲鲁莽了,叔叔见谅。”
  杨士稍微顺了气,道:“你这后生还有点意思,叫什么名字。”
  杨至卿道:“侄儿杨至卿,不知两位弟妹怎么称呼。”
  小姑娘脆生生道:“我叫杨梅,哥哥叫杨叶。”杨叶朝他露出一个憨厚的笑容。
  杨士道:“你们远道而来,找我有什么事情。”
  杨至卿道:“还请叔叔移步,侄儿给您细说。”
  杨士摸了摸胡子,向屋里走去。杨叶怕两人再打起来,连忙跟上。杨梅眨了眨眼睛,道:“至卿哥哥,你是当官的对不对。”
  杨至卿点头道:“你怎么知道?”
  杨梅道:“经常听外面的人说起你呢,而且,我远远见过你一面,你是好官罢?”
  杨至卿笑道:“是好是坏,我说了不算,得有后世评论。”
  杨梅忽闪着眼睛看他,屋里杨叠叫道:“卿儿,进来。”
  杨梅笑道:“你去罢,我去给你们烤红薯吃,我们自个儿种的,可香啦。”
  杨至卿笑道:“多谢妹妹。”
  杨梅面色一红,低头走了。
  两家商量了半日,又吵了半日,直到日暮方从屋子里出来。杨士道:“老家伙可别食言,若是我帮了至卿,你就在我面前磕三个响头!”
  杨叠道:“你先琢磨自己的本事过不过硬罢,别到时候,是你在我跟前磕三个响头!”
  杨士双眼一瞪,道:“杨叠,你给我等着。”
  杨叠懒得跟他啰嗦,甩袖走了。杨至卿只好欠身道:“多谢叔叔出手相助,侄儿感激不尽。若能成事,侄儿会保举叔叔,在朝中谋个差事。”
  “算了罢,做官哪里会比种地悠闲。”
  杨至卿笑了笑,只见杨梅领着一个包袱跑来,道:“至卿哥哥,红薯好吃么?”
  “绵软香甜,好吃。”
  杨梅笑道:“我包了一些大个的,你拿回去吃。”
  杨士道:“人家是做官的,哪里会看得上这乡下东西。”
  杨梅眸中瞬间失去光彩,杨至卿忙接过道:“叔叔说哪里话,妹妹的好意侄儿收下了。”
  杨士轻哼了一声,拿起农具下田去了。杨至卿与杨梅杨叶告辞,追上父亲。杨叠道:“别离那丫头太近,以前你祖父可是想拉过娃娃亲的。等你们回来,说不定杨士那厮会旧事重提。”
  杨至卿回头一看,杨梅还站在他离去时的地方朝他们张望。
  看见他回头,高兴地摇摇手,浅绿色的裙角随着风稍稍扬起。杨至卿脑中浮现出谢愉圆润的脸颊,心下一叹。回来之后,若是叔叔真的有这个想法,他要把一切说清楚才好。
  这一夜,天空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这缠绵的雨势,不知道又让多少人也不成眠。一座久已无人居住的小民宅中,一灯如豆,在黑暗中静静闪烁。
  一华服男子起身在屋子里来回踱了两遍,不耐烦道:“我看,他是不会来的,这人两袖青风,要他参与简直难上加难。”
  一文秀男子讽刺一笑,对坐于一边一直静静看着烛火的人道:“杨大人,别等了。”
  显王目光一闪,他是听到王屿会参与,才下定决心帮助杨至卿,现在王屿不来,他要不要淌这一趟浑水?
  “两位稍安勿躁,我们再等一等。”
  顾旭道:“殿下的意思呢?”
  显王道:“那便再等一刻钟罢。”
  话音未落,门被推开,一人戴着斗笠蓑衣站在门外,身子挺拔。雨水的气息扑面而来,屋内之人皆是心神一清。那人抬首,露出斗笠下一双湛湛双眸。
  显王大喜,道:“景逸!”
  王屿摘下斗笠,淡淡地应了一声。杨至卿唇边露出一抹笑容,顾旭神色复杂,抿唇不语。
  王屿轻声笑道:“看够了么,可以开始了罢。”
  杨至卿正要说话,只听得顾旭垂手道:“王二公子想好了么?如果没有,可以再考虑考虑,免得去了之后后悔。”
  显王道:“顾旭!”
  王屿目光湛湛地看着顾旭,道:“顾大人这激将法一用再用,不嫌贫乏么。我站在这里,就是答案。”
  顾旭心头一跳,闭上了嘴。
  门外的雨下得更急了一些,杨至卿偏头瞧了瞧门外的雨势,拉下了帘子。树梢一动,一个黑影悄无声息地离去,未留下一丝痕迹。
  
  第八十章
  
  “他去哪里了?”
  “二公子去了一处无人住的民宅,见了显王,杨大人和顾大人。”
  “看清楚了?”
  “一清二楚。”
  王译眸色一凝,淡淡道:“我知道了,你下去罢。”
  黑影一闪,瞬间消失在夜色中,如风一般来去无踪。王译暗自叹了一口气,负手而立。
  管家的声音从外面传来:“夫人安好。”
  沈氏道:“老爷还在忙?”
  王译扬声道:“夫人进来罢。”
  沈氏端了托盘进来,道:“给你煮了一些宵夜,你用完再继续忙罢。”
  “是什么?恰好我也饿了。”
  “酒酿圆子。”
  王译笑道:“夫人许久未曾亲自下厨了,不知道味道变了没有。”
  “老爷尝了就知道了,妾身先回去了。”
  “你等等,待会儿我与你一同回去。”
  “老爷忙完公务了?”
  王译点点头,缓缓吃完了酒酿圆子,执起沈氏的手,道:“回罢。”
  管家笑眯眯地目送老爷夫人离开,二十多年过去了,老爷与夫人,依然情感甚笃。
  第二日,王屿上奏,请求与温王一行人同去江南,众臣惊掉下巴,连站着打瞌睡的翰林院大学士都抖了抖胡子,皇上惊讶之余,欣然应允。
  下朝后,王屿不出意料地被父亲叫到了书房。
  王译神色复杂地看着小儿子,他一直很出色,没有让父母操过心,可是这一次,那么大的事情,他居然没有告诉他这个父亲便迅速下了决定,枉他还在等着小儿子来找他。
  “景逸,你可知道你在做什么?”
  “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