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三嫁难为-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薛涴颜闭了闭眼,道:“我不需要,你回罢。”
  林姨娘还想和薛涴颜说话,被念翠一推,手上的东西都掉到了地上,薛涴颜看都没看便越过去了。
  林姨娘静静地看薛涴颜走进去,擦了擦眼角,才默默地将东西捡起来,拍干净,身后忽有人将她抱住了。
  “嘻嘻,姨娘,你怎么站在这里不进去呀。”
  林姨娘回身,看妙姐儿一头的汗,道:“怎么玩得那么厉害,瞧你!”
  知绿软红在后面追了一路,喘着气道:“七姑娘真是太能跑了。”
  “你们都追不上我,”妙姐儿笑道:“姨娘,你要进去么,我们一起去找五姐姐玩儿。”
  林姨娘目光一闪:“姨娘和五姑娘说过话了,妙姐儿进去罢。记住,不要闹她太久。”
  “我晓得啦。”妙姐儿笑着跑进去了,林姨娘又往怡玉楼里望了望,才拿了东西慢慢走回去。
  薛沅颜磨磨蹭蹭到了顾夫人处,看到二嫂抱着小小的展哥儿坐在下首,她眼睛一转,凑过去道:“二嫂,我抱一抱展哥儿。”
  陈思华笑颜一滞,顾夫人已拦道:“你那毛手毛脚的,别抱了。”
  薛沅颜道:“不让我抱,那我先回晶瑚榭了。”
  “站住。”顾夫人道:“思华,展哥儿看起来也困了,抱他回去睡罢。”
  陈思华知道母亲接下来要和小姑单独说话,抱着展哥儿依言走了,薛沅颜坐下来,没好气道:“母亲,找我有什么事?”
  “顾家打算来提亲。”
  薛沅颜跳起来道:“母亲,你要把我嫁给顾旭?我不嫁!”
  顾夫人揉了揉额角,道:“旭哥儿不比从前了,他现在是工部员外郎了,连大房大伯都时常夸他,前途不可限量。”
  薛沅颜扭着身子道:“管他什么工部员外郎,我不想嫁!”
  顾夫人一拍桌子,道:“你还要胡闹到什么时候,薛家及笄的姑娘就只有你未出嫁了,你真要到咏雪书院去么?”
  薛沅颜扭了头道:“我不想嫁顾旭,他喜欢的是薛汲颜。薛汲颜求不成,又转向我,他是个什么意思?”
  “那都是一年多的事情了,早就淡了,”顾夫人道:“现在向顾家探问的人踏破了门槛,顾旭只是看不上。嫂子心里着急,问他到底喜欢什么样儿的姑娘,提到你的名字,他倒是没有反对,依母亲看,你们是般配的。”
  薛沅颜绞着手帕只是不做声,任顾夫人说着。顾夫人说得口干舌燥,见女儿仍是没往心里去,不由得气苦,正要训她两句,素月进来道:“夫人,顾二公子来了。”
  顾夫人站起来喜道:“旭哥儿来了,快请他进来坐。”
  薛沅颜道:“母亲,没什么别的事儿我就先回晶瑚榭去了。”
  顾夫人忍着气道:“坐着,表哥来了你就走,不知礼仪。”
  帘子打起,进来一个穿着深绿锦袍的男子,面容白皙,眉目淡雅。
  “姑母安好。”
  “工部事务繁忙,怎么得空来了。”顾夫人满脸的笑容像是要满溢出来,薛沅颜看了一眼便不想再看。
  顾旭笑了笑,道:“与尚书大人有事相商,就顺便过来看看舅母与表妹。”
  “旭哥儿有心了,”顾夫人笑道:“你来了几次,还没有逛过薛府的花园罢?”
  “逛过一些。”
  “那就是还没有逛全,妤儿。”
  一直心不在焉的薛沅颜忽地听到母亲唤自己,应了一声:“啊?”
  “旭哥儿难得来,你就带他去看看薛府的花园罢。”
  薛沅颜一句“不想去”还未吐出来,得了母亲一记眼刀,只得嘟哝道:“有什么好看的。”
  顾旭将薛沅颜不情愿的表情尽收眼底,笑道:“有劳表妹。”
  薛沅颜领着顾旭来到花园,两人根本无话可说,一路走一路沉默。
  走了一段路,她终于停下来忍不住道:“表哥,母亲想让你娶我,你不要答应。”
  “噢?为什么。”
  “哪有那么多为什么,我不想嫁,你照做就是了。”
  “表妹还心系太子罢,难得太子娶了五姑娘,你还是深情款款。”
  薛沅颜倏地回头,指着顾旭道:“你,你怎么知道的?”
  “这不重要,”顾旭施施然到前面的凉亭上坐了,道:“重要的是,如果你嫁给我,我不会碰你,你也可以一直把你的太子哥哥留在心里。如果嫁到了别人家,就不会有人容忍你了。”
  “说得好听,”薛沅颜道:“别以为我不知道,你还想着薛汲颜,为了不被大舅母逼婚,你才来找我。”
  顾旭也不生气,看着她道:“这样不是很好,姑母不会再逼你嫁人,母亲也不会再逼我娶亲。”
  薛沅颜道:“你这样说我就会答应你么,你想得美,我偏不嫁。”
  “那么表妹是想嫁给礼部尚书之子,还是嫁给白校尉呢?”
  “这两个人是?”
  “是姑父心目中的佳婿人选。”
  薛沅颜咬了咬嘴唇,礼部尚书之子据说家里有好几个通房丫头,而白校尉,若是他知道她心里有旁人,不会打她罢?
  她觑了顾旭一眼,嫁到顾家,怎么说也是母亲的娘家,她要是受了委屈,母亲还可以说得上话。
  顾旭看着薛沅颜的眼珠转来转去,目光一错,落到了不远处那片水面上。他曾经在那里救了薛汲颜,她差一点成为了他的妻子。错过了那一次,便错过了永远。既然不是她,那么他娶谁有什么两样。做了她的妹夫,至少逢年过节家宴时,可以远远看上一眼。
  “那么,你要说话算话,”他听到薛沅颜道:“成亲之后,我不去烦你,你也别来烦我。”
  “求之不得。”顾旭一笑。
  两人逛了大半个时辰,薛沅颜走得两颊通红。回来落在顾夫人眼里,却是另一番意味。她笑眯眯地送走了顾旭,回头对女儿道:“怎么样,旭哥儿还是不错的。”薛沅颜挤出来两个字:“很好。”
  顾夫人这下满意了。
  半个月之后,顾家正式提亲,薛沅颜终于点了头。顾夫人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喜滋滋地为薛沅颜准备嫁妆去了。
  
  第七十七章
  
  春去夏来。
  八月,当连绵不断的雨季持续了两个月之后,南方的水患终于不可避免地到来。这次水患范围之大,牵连民众之广,为隆德二十四年之最。
  这日的早朝,君臣的表情都十分肃穆,皇帝揉了揉额头,道:“对于此次南方水患,众卿家有何看法?”
  众臣面面相觑,谁也不敢先说话,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到了工部侍郎薛颂身上,薛颂心里暗叹一口气,出列道:“启禀皇上,此次水患来势汹汹,此前加固的工事几乎毁于一旦,流民不断涌向京城,须得快些想出对策才行。”
  每年的水患都是薛颂主理,他人从旁协助,此刻连他都没有什么良策,其他官员更加安静了。
  皇帝忍着突突跳动的太阳穴,这些官员平日慷慨陈词,一到了真正要用上的时候倒是不吭声了。
  “王相,你有何良策?”
  王译抚了抚短须,道:“上古大禹治水时曾说过,堵不如疏,但是疏通河道复杂艰难,朝廷似乎无此能人。因此工部一直加固堤防,治标不治本。如今已到了不得不变的地步了。依老臣只见,可广招天下能人工匠,共商疏通河道之事。若是水患能解,便可成就千秋功德。”
  皇帝点头道:“翰林院今夜拟好皇榜,明日给朕看一看。”
  翰林院大学士抖着花白胡子俯身下拜,王屿扯了扯嘴角,这差事,八成又要落在他的头上。
  太子忽笑道:“放榜招贤要花费一段时日,远水解不了近渴。儿臣倒是听说有一人,祖上精于探查山脉河道,曾经为开国□□立下汗马功劳。”
  薛颂目光一亮:“此人现在何处。”
  太子潋滟一笑:“此人就是当朝的大理寺少卿,杨至卿大人。”
  朝中大臣纷纷看向杨至卿,面露惊讶。杨至卿越过几重人影望向太子,目光如电。
  太子继续道:“杨家先祖原是□□近臣,后婉拒封赏回归乡间。杨大人祖上有此技艺,却绝口不提,不为父皇分忧,是何道理?”
  显王道:“皇兄此言差异,祖上的技艺,未传下来也是有的。”
  太子笑道:“既然辅佐过□□,肯定是此中翘楚,怎么会舍得一身绝技失传。”
  皇帝道:“杨爱卿,太子所说的是否属实。”
  杨至卿出列道:“杨家先祖的确实辅佐过□□,只是杨家后人于此道皆是平庸,如今家中与先祖有关的,只剩下他传下来的一套书籍了。”
  太子道:“那书籍上可有南方地脉河道详解?”
  杨至卿道:“有。”
  “那便是了,”太子微笑道:“此次治理河道的重任,非杨大人不能胜任。”
  显王皱眉,太子打的是报复杨至卿的主意,治理水患谈何容易,应下了,成功便是与君分忧,分内之事。但若是失败了,别说官职,连项上的人头都岌岌可危。杨至卿是一块随时砸向太子的石头,他可不希望杨至卿被太子除去。
  杨至卿此刻目光沉沉,太子将祖上的事都挖出来了,江南之行,他既然推脱不得,那就细细筹谋。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王译想了想,道:“仅凭几本书籍便将水患之事全盘交托杨大人,不妥。”
  太子道:“父皇,可以派能臣辅导杨大人。”
  皇帝望向薛颂,这事工部须得参与。薛颂思索间,有一人出列道:“臣愿为皇上分忧。”
  皇帝龙心大悦,这可是第一个主动站出来的人:“顾爱卿,此去江南路远,你的身子可受得住?”
  “劳皇上关心,微臣无碍。”顾旭道。
  皇上又道:“听说爱卿婚期将近。这--”
  王屿侧目看着顾旭,顾旭微笑道:“成了亲再出发便是。微臣心中还有一个提议,不知当讲不当讲。”
  皇帝和颜悦色道:“顾爱卿不妨直说。”
  顾旭道:“江南水患频发,民众流离失所,若是能有一位皇子同行,带着药品粮食抚慰民众。灾民必定会感召天子恩德,民心齐聚。”
  皇帝顿了一下,凝眸沉思,太子的眼睫不可抑制地跳了跳,他是太子之尊,父皇若是指了他,他无法拒绝。
  杨至卿笑了笑,正要说话,太子道:“儿臣觉得,六弟合适。”
  “噢?”皇帝看向他。
  太子清了清嗓门,道:“六弟温柔敦厚,正是安抚民心的上上人选。”
  显王目光一闪,没有反对。
  皇上看了一眼两个儿子,微不可查地哼了一声。
  下朝之后,薛文搭着顾旭的肩膀,道:“你凑这个热闹做什么?”
  顾旭看了一眼身后的王屿,道:“顾家没有王谢两家那样强大,我自然是要比别人多一分努力。”
  薛文嘿嘿笑了笑,将顾旭拉远了一些,道:“姝姝儿都嫁了那么久,你和妤儿也要成婚了,何必明里暗里要讽刺王屿一番。”
  顾旭道:“我只是心中不平。”
  薛文叹道:“唉,你这决定一下,我回去又要被母亲和妤儿念叨了。”
  “先不告诉她们就行了。”
  薛文摇摇头,道:“算了罢,对于和我们二房相关的事情,母亲消息灵敏得很。父亲又是靠不住的,母亲一磨,他就什么都说了。”
  顾旭笑了笑,王屿从他身侧走过,不沾一丝尘埃。
  薛文回到家里,还没抱着儿子没玩乐多久,彩霞就过来了。他皱着眉头一脸苦相,陈思华有些好笑,道:“怕什么,直说就是了。顾旭御前请命,难道你还能拦着不成。”
  薛文苦笑道:“妤儿要是能好好想就不是妤儿了。”
  陈思华从他手里抱过展哥儿,道:“那也躲不过呀,去罢。”
  薛文只得亲了亲儿子,又偷亲了妻子一口,才和彩霞去了。才到院门口,就听到了薛沅颜的哭声。
  “母亲,母亲,顾旭的官肯定要做不成了,我不嫁了!”
  薛文暗叹一口气,走进屋里,每一步都十分沉重。顾夫人与薛涴颜都在安慰薛沅颜,一看见他进来,均是眼前一亮。顾夫人道:“文哥儿,事情定下来了么?我去问你父亲,他只是含糊其辞。”
  薛文道:“你们不用那么紧张,顾旭既然自告奋勇,心里肯定是有一些把握的。”
  薛沅颜哭道:“母亲,五妹妹,你们听见没,他去定了。我不要嫁了。”
  顾夫人问道:“你看着,去江南可有把握。”
  薛文把话语在肚里滚了一圈,方道:“这一次的主事是杨至卿,皇上已经封他为特使了,顾旭只是协同,就算办不好,主要罪责也在杨至卿头上。再说,还有六皇子同行呢。”
  顾夫人愁容淡了些许,薛沅颜的哭声也小了。
  薛涴颜笑道:“瞧我刚才和姐姐说什么,不要只听了一耳朵就着急,还得等哥哥回来问清楚才好。朝堂上的事,我们妇道人家瞎猜什么呢。”
  顾夫人道:“还是婉儿明白。”
  薛文看着母亲和妹妹,心里暗暗舒了一口气,总算是暂时稳住了,顾旭啊顾旭,你可要争气啊。
  温王李宜焕得知消息的时候,他正在府中凉亭悠闲练字。成婚之后,皇上似乎解了一桩心事,又把他淡忘了。他不用上朝,没有公务,是个真真正正的闲散王爷。
  他笑了笑,笔下没有丝毫停顿:“既然父皇下令,本王作为皇子,理应为父皇分忧。”
  前来传旨的高离看着温王腮边露出的浅浅梨涡,告辞而去。
  “王爷,你真的要去?听说江南现在很不太平。”
  温王看向远处,道:“父皇已下了决定。”
  谢悦道:“也许还有转圜的余地。”
  温王摇了摇头,转身离去,徒留她一个人站在亭子里。谢悦走近石桌,石桌上墨迹未干,写的不知是什么词,她看不懂。成婚后,两人感情淡如水,他们心中都各自有一方天地,谁也进不去。
  夜已深,书房内仍是灯火通明,管家和随从陆续离去,温王负手站了一会儿,走到书架前,在一本书上一摁,书架底端露出一小间暗格,他从里面取出了一个黄梨木盒。
  盒中是一层一层的纸,整整齐齐地排着。他拿起一张,轻轻地展开。画中女子身穿紫衣绣白梅的褙子,在荷花掩映的高台之上吹埙。她闭着双目,眼角留下一滴泪珠儿。
  温王垂眸看了一会儿,目光温柔似水。她已长大了,再不是菡萏宴中的青稚模样,显出了独特的风华。她嫁了人,而且嫁的很好,与夫君琴瑟和鸣,情意绵绵。不久前的一次宴会上,他见过她,她目光明亮有神,面色光泽莹润。那是一个幸福的妻子该有的神态。
  她也许永远都不知道,她在他的心中,是一种隐秘的快乐和渴望。他抚了抚画中人的容颜,将她锁回盒子里。灯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他想,这份隐秘的渴望,他一直不停抑制着,也许在未来的某个时候,他就会抑制不住了。那时候会发生什么,他也没有把握。
  寂寞的夜空,忽地滑过一丝流星,他淡淡微笑,梨涡浅浅。
  
  第七十八章
  
  杨至卿接到谢愉的信,立刻赶到了书斋。他有些好笑地看着谢愉哭得红肿的双眼,道:“该忧愁的不应该是我么,怎么你比我还愁得厉害。”
  谢愉道:“都到了这份上了,你还笑得出来。太子这是给你下绊子呢,你去了能好过么,要是回不来怎么办?”说着说着,想象到他以后的凄凉模样,又大哭起来。
  杨至卿无奈地把她拥在怀里,道:“做什么诅咒你未来的夫君,想当‘望门寡'么?”
  谢愉抽噎道:“谁要给你守寡了,你要是不会来,我就嫁给别人去。”
  杨至卿捏着她的脸,道:“你敢,你要嫁给谁去。”
  谢愉扭过头道:“你看我敢不敢。”
  真是欠教训,杨至卿将她摁到书桌上打了几下,谢愉又羞又恼,哭得更厉害了。杨至卿打完了,将她提拎起来,道:“还敢不敢?”
  谢愉抹了他一衣襟的眼泪,道:“你就知道欺负人。”
  杨至卿重新把她抱在怀里,道:“你的眼泪都快赶得上江南的山洪了,好了莫哭了,此去也不是一条死路。”
  谢愉抬起泪汪汪的双目,道:“你读过先祖留下来的书册,你会治水?”
  “不会。”
  谢愉的泪又留下来,杨至卿叹了一口气,道:“不过若是有三个人的帮助,水患或可治一治。”
  谢愉忙拭了泪道:“你说,是哪三个?我们想办法去找他们。”
  “第一个是我祖父的技艺传人。他是祖父的义子,聪明伶俐,一点就透,先祖很是喜爱,便将技艺倾囊相授。不过后来他与我父亲发生争执,一怒之下与我家断了往来。”
  谢愉道:“既然有恩怨,他肯帮你么?”
  杨至卿道:“去试一试才知道,父亲嘴上不说,但对此事耿耿于怀。两家的心结,也是时候解一解了。”
  “那么第二个人呢?”
  “显王。”杨至卿道:“若是他能看着太子,我们一行人便会少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