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打工吧!公主-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人有的叹气,有的摇头,那老臣对旁边站着的两名侍卫模样的人使了个眼色,其中一人便对谢瑾时道:“谢大人,请随在下来。”
*****
田庄的前院颇为广阔,正屋也十分宽敞,幽雅洁净。此时这屋子里面,却是一片热气氤氲。赵扬仰面躺在个木桶里,正在闭目养神。
他方才一身内外都湿透了,被那两名侍卫从湖里拉了上来,四处一看,却发现吴攸已经不见踪迹。只有一个模糊的背影,似是匆匆往竹林那边去了。他轻笑一声,对手下吩咐道:“去替我备些水,我要沐浴。”
这田庄虽少有人来,却一直都准备齐全。水很快就烧好了,没过一会儿,侍卫们抬着个大桶走了进来。赵扬道了一句:“不用伺候。”众人就纷纷退了出去。只剩他一人,除尽湿衣,露出了一身精壮的肌肉,他把长腿一抬,踏进了桶中。
从昨日的有惊无险,到方才一时的情不自禁……赵扬闭上了眼睛,可他眼前的一幅幅画面却更加清晰。
他心里似有一支无形的笔,一点点地勾画着吴攸的模样——吴攸的眉心处,那一吻留在他唇间的感受还很清晰。赵扬浑身一热,喉结微微滚动。几粒不知是汗滴还是雾气凝结的水珠沿着他的脖颈滑下,沿着他宽阔壮实的古铜色的胸膛滑落水面。
赵扬想起了自己的双唇落在吴攸的额头的时候,他所感觉到的,吴攸的身体渐渐升高的温度。吴攸的脸像小孩子的一样柔软细嫩,还带着一股淡淡的香气,就如已经成熟却还未曾摘下的果实,闻起来有一种难以言说的芬芳,品尝起来却是无尽的甘甜。
他想伸手采撷,他想再好好品味一番,可是下一刻,他掉进了冰冷的湖水之中。
他又笑了一声,继而长长叹了口气,搭在木桶边缘的修长有力的胳膊慢慢沉进水里,吴攸的一颦一笑又出现在他的眼前——她飞扬的凤眸,右腮上一个浅浅梨涡。她发烫的脸和长长的颤动的睫毛……她耳边散落的鬓发,洁白纤细的脖颈……她柔润粉嫩的双唇半张着,就像园中桃树枝头刚刚绽放的小小花瓣——赵扬昂起头,几声断续的闷哼从他唇边泄了出来。
水仍然很热,雾气渐渐升腾,散满了大半个屋子,屋外两队侍卫们肃然立在门前,月光将他们的影子拉得越来越长。
过了一晌,门外的侍卫有些担心起来,道:“东家今日十分疲惫,莫不是睡着了?”
其中那两个领头的,来到门口,轻声道:“东家,一切都好么?”
门缝中热气飘了出来,其中一人觉得屋内隐隐响起了一个低沉的声音,却辨不真切,听不分明。
很快,他们都听见了水“哗哗”一阵作响,随后“啪”的一声,门被朝里拉开了,赵扬腰间裹着一块暗白色的麻布,赤着上身,站在他们面前。
那两人忙把外面的侍卫也一同叫来,将木桶抬了出去。赵扬慢慢披上中衣,走到院中。
或许,他应该再等一等,但是世上的事若都按部就班地进行,人生还有什么趣味?!
况且,虽然他没有从吴攸嘴里听到一个“好”字,这一次吴攸至少没有在他靠近的时候就把他推开。
薄云如青烟一般皆尽飘散,一轮皎然明月挂在夜空,赵扬抬头望去,唇边浮起一个满意的笑容。今夜……就算了,明晚吴攸至少还要来给他讲故事,到时候,或许,他就可以问出他想要的答案。
*****
“姐姐,你讲啊,你快讲啊!”
第二日,他们一行人已经来到邢州州府,邢州刺史准备了馆驿,让他们整顿歇息。然而,当晚上赵扬问吴攸今晚什么时候来给他“讲故事”的时候,吴攸转身拉起贺雪龄的手,对贺雪龄道:“阿龄,姐姐今天要给……呃,要给大将军……讲故事,你也要来听么?”
贺雪龄高兴的拍着手跳了起来,道:“要!要听!”
等陆洵知道这件事的时候,他已经没法劝阻哭闹着要听故事的贺雪龄了。
赵扬在心里叹了一万口气,最后也只能无奈的答应了贺雪龄的要求。陆洵似乎发现了赵扬和吴攸原本就尴尬的关系又有些变化,他实在是不能放心贺雪龄一个人去当电灯泡,因此,当晚……
赵扬面无表情的双手环抱胸前,坐在堂上,右侧是陪着笑脸的陆洵。
吴攸站在堂下,贺雪龄好像比吴攸还激动,一个劲儿的嘱咐着赵扬和陆洵:“开始了开始了,你们两个不要说话,好好听着。”
陆洵:“阿龄,不得对大将军无礼!”
吴攸看着赵扬,昨天晚上的一幕浮现在眼前,耳边还回响着赵扬的最后半句话,她今天本来在田间观光中整理得还不错的心情一下子又变的紧张起来,再加上贺雪龄在旁边跳来跳去,她现在几乎一句话都想不起来了。
吴攸先是一把把贺雪龄拉住,对她道:“阿龄,你坐到你的陆大哥旁边去好么?”
贺雪龄:“不好,我就要在这里听……”
吴攸对陆洵投去了一个求救的眼神。陆洵走过来,把贺雪龄连哄带劝的拉走了。
吴攸第一次面对着这么多的观众,这里边唯一比较正常和无害的人就是陆洵,另外两个人都是一副马上就要扑过来的样子,吴攸不想看他们,只能多看了陆洵两眼,找回了点感觉,咳了一声,开口道:“话说从前天下纷乱,六国争霸,豪杰辈出……”
第37章 登台
“暴秦残忍无道; 中原土地上; 已是民不聊生。有一年七月; 官府派了一队壮丁去戍守边城。他二人一个叫做陈胜; 一个叫做吴广,都不是等闲之辈……”
吴攸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历州; 为了把战线拖长一点; 她决定从陈胜吴广起义开始讲,谁知道; 她一时忽略了贺雪龄这个异数。
贺雪龄本来精精神神的坐在陆洵身边,她没想到故事一开始就出现了两个陌生的人名,小脸上马上露出了迷惑的神色。她站起身来,打断了吴攸; 道:“陈什么吴什么……?姐姐,怎么一下子出来了两个人,我记不住!”
陆洵忙在一旁温声安慰道:“阿龄,你先让吴攸姐姐讲,你不明白的,改天我再讲给你。”
贺雪龄点点头坐下,吴攸继续往下讲:“话说陈胜这人,从年轻时就与众不同……”
贺雪龄又坐不住了:“陈胜是谁?”
吴攸一看; 这样还怎么能讲下去呢?!她堂上堂下看了一圈; 忽然灵机一动,两步走到外面,带回来两个相貌端正; 挺拔英武的赵扬的卫士。
吴攸指着其中一人,对贺雪龄道:“他,叫做陈胜!”
又指着另一人道:“这一位,就是吴广。”
贺雪龄马上眼前一亮,似乎一下子就开了窍一般,站起来道:“姐姐,他也姓吴,和你一样!”
吴攸:“……”
吴攸先把“陈胜”拉到一边,踮着脚拍了拍他的肩膀,道:“这位陈胜兄弟,年轻的时候,以替人种田为生。有一日,他在田埂上耕地,却对同伴说道……”
贺雪龄指着“陈胜”,着急的道:“你快耕地啊!”
那侍卫原以为自己只是来做做样子,想不到还要身心投入的进行即兴表演,他只会上阵杀敌,那里干过这演戏的行当,他为难的看着赵扬,赵扬对他使了个眼色,让他尽量配合。
可怜的“陈胜”只能装作扛着锄头,在那里耕地的样子。
不过,很快,在吴攸的指点下,“陈胜”和“吴广”就双双进入了角色。只见“吴广”在自己胸口一拍,昂然道:“今日我等已经误了期限,逃亡也是死,举大计也是死,同样是死……壮士不死则已,死则留名千古……”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陈胜”也上前一步,目光燃烧着熊熊怒火,道:“天下人苦秦久矣……!”
这回,不光是贺雪龄,连赵扬和陆洵都看得津津有味。
陈胜和吴广死的时候,贺雪龄放声大哭,场面陷入了一片混乱。吴攸和陆洵说得口干舌燥,她还是哭个不停。
最后,赵扬一声令下,“陈胜”、“吴广”从地上爬了起来,贺雪龄听到动静,圆溜溜的眼珠一转,惊喜的对“陈胜”道:“原来你没死啊!”
吴攸好气又好笑,对贺雪龄道:“阿龄,这不过是演戏而已。”
贺雪龄置若罔闻,又转头看看“吴广”:“你也没死!这太好了!”
然后,她格外欢快的把头往坐在一旁,正盯着吴攸看的赵扬面前一伸,大声宣布道:“大将军!我每天都要来‘听故事’,行么?!”
赵扬郁闷的看着陆洵。陆洵对付贺雪龄很有经验,他耐着性子,对贺雪龄道:“阿龄,你想来听故事,若是大将军同意,自然可以,只不过,有时大将军要和你的吴攸姐姐商议事情,你便不能来听。明白么?”
贺雪龄又点了点头。她的理解就是,有时候能来,有时候不能来。这比一个全面否定的答案更容易接受。于是她心满意足的抹抹眼泪,走了。
陆洵对赵扬一再表达了自己的歉意并退了出去之后,赵扬方才发现,大概在贺雪龄离开的时候,吴攸就已经溜走了。剩下赵扬和陈胜吴广,在屋里面面相觑。
*****
话说周曾离开之后,赵玉满心以为自己表现卓越,赵扬应该把她叫去,嘉奖一番。
一直以来,赵玉毫不怀疑赵扬早对她动了心思,只不过,他必须将自己以完璧之身嫁给周曾,因此他目前对自己不冷不热,只不过是怕忍耐不住,所以要和自己保持一定的距离。
至于嫁给周曾这件事情,虽然现在看起来是跑不了,也躲不过去了,但是见面之后,赵玉觉得这可能也不是什么坏事,周曾正当壮年,看上去还算相貌堂堂,座下那两个年轻将领和他长得有几分相像,看向自己的目光之中都是毫不掩饰的贪慕之情。
更别说,谢瑾时如此俊美,对“顾瑶玉”痴心一片,他也在周曾帐下——这么一盘算,赵玉觉得永州和只有一个赵扬而且赵扬还不敢正眼看她的历州比起来,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不过,她很快就发现了一个问题,赵扬不但没有再次召她,反而把她身边的卫士侍女都换了一个遍,最近来的那两个侍女都老成持重,沉默寡言,侍卫们见了她也目不斜视,她的魅力丝毫没有发挥的余地。
她询问了一下是否可以去找赵扬练琴,得到的答案是赵扬最近很忙,没空见她。赵玉一开始还觉得可能是因为赵扬开始准备自己出嫁之事,忙了起来,但是很快,她又发现有些不太对劲,自己如今连踏出院门一步,都会被侍卫拦住。她觉得自己好像被赵扬软禁了。
赵玉思前想后,觉得,多半是吴攸从中捣鬼——她如今简直是与世隔绝,好几天都没再听到过外面的消息,更不知道上次那本子的事赵扬最终是如何处置的,但是看现在的情况,吴攸多半又把赵扬骗了过去,并且让赵扬把自己关了起来。
她想起了那几个被自己哄骗的言听计从的年轻侍女,她们很有可能还在服侍吴攸,赵玉琢磨了半晌,终于有了些主意。
午膳过后,赵玉屋里那一名年长的侍女来为她收拾打扫,却发现那些饭菜原封未动的放在案上。
侍女有些奇怪,到里间一看,见赵玉未曾梳妆,向里而卧,似乎在强忍住悲伤,不断的低低抽泣着。
侍女忙上前问道:“小姐可是身体不适?”
赵玉期期艾艾的抬起头来,那一张脸正如梨花带雨,一双美目噙着泪水,摇头答道:“没有,我并非身体不适。”
侍女知道现在是关键时刻,赵玉这里不能出了岔子,继续问道:“那……小姐到底为何哭泣。”
赵玉道:“我眼看就要出嫁,想来嫁人以后,是再难返回这将军府的了。前几日照顾我的那几名姐妹,近来我都不曾见过,不知道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引得兄长不满,因此责罚了她们,我心中不安,越想越是担心,因此哭泣,你万万不要告诉旁人。”
这侍女看着赵玉可怜的模样,又想到她最近一直呆坐屋中,闷闷不乐,不禁对她也生出些同情。
更何况,她能惦记着从前照顾她的侍女,说明她是个心善重情之人,虽然徐先生派她来伺候赵玉的时候,对她说过赵玉善于揣测人心,叫她二人都不要和赵玉太过亲近,然而,几天过去,在她看来,赵玉似乎只不过是个孤苦无依的可怜的少女,她对人和颜悦色,很好相处,并没有要兴风作浪的意思。
她哪里知道,赵玉这两世加起来的斗争经验,早已足够把她这样常年呆在将军府里的人玩弄于股掌之间。但是她仍然铭记着徐厚成对她的嘱咐,因此,便好言安慰了赵玉几句,最后对她说道:“她们几人不过是被调去别的院子了,不曾受罚,你若是不信,待我禀报过徐先生,让你见上她们一见。”
赵玉知道自己的目的没有那么容易达到,便深深的谢过了这名侍女,又躺回床上擦眼泪去了。
果然,第二天侍女回来,告诉赵玉,徐先生否决了她的这个要求。赵玉也没有说什么,象征性地吃了两口饭,继续把自己关在屋里,一天都没有与任何人交谈。
这时候,赵扬还没有回来,两名侍女都开始有些着急了。眼看赵玉的模样一天比一天变得憔悴,她们一起找到了徐先生,告诉他继续关着赵玉不是办法,若是赵玉出了个三长两短,她们可担当不起。
徐厚成这些天也十分忙碌。果然,正如他们所料,周曾回去后不到两天时间,便派了媒人,带着满箱的金银珠宝,重兵护送到了历州,来找赵扬上门提亲。
赵扬早就嘱咐过徐厚成,若是周曾派人来了,他正好可以托辞赵扬不在,他无法做主,所来之人都要好吃好喝伺候,就是婚事,不能松口答应。
周曾为了表示自己的重视,这次派来的除了媒人和几个心腹之外,还有一人与他关系十分亲厚,此人便是他的侄子周迟。
第38章 放风
话说周曾原本最为宠信; 最寄予厚望的; 是他正妻给他留下的长子。怎奈他的长子为了救他被李康陆杀死; 这也是他和李康陆不共戴天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
他剩下的两个儿子都是侍妾所生; 这两人勇武有余,为人却都有些愚钝而不善言辞; 在他看来; 虽然上阵杀敌好用的很,但并不是统领三军的材料。
好在他族中人口兴旺; 他还有一个大哥,两个弟弟,都是善战之人。尤其是他的大哥,虽然他大哥早早去世; 但是,这夏地的江山,其实有一半是他大哥所打下的,他对自己的大哥十分敬重,对他大哥留下的这两个侄子也格外青眼有加。
周曾出身草莽,为人也并不特别墨守成规,在他心中,他这两个侄子反而是更合适的接班人。其中年纪稍长的周迟; 不仅作战勇猛; 而且能言善辩,虽然也和他一样有些爱好酒色的毛病,这反而更让他觉得此人容易拉拢掌握。
这一次派人来赵扬这里提亲; 周迟自然是最合适的人选,一来显得周曾对此事十分重视,二来周迟头脑灵活,如果赵扬提出什么难以答应的条件,周迟也不是那么容易打法和对付的,他会好好和赵扬周旋一番。
况且周迟年纪尚轻,万一发生什么不愉快,周曾也可以以周迟处理不当为由,为自己争取些回旋的余地。
*****
话说赵玉这里绝食了两天之后,徐厚成终于也坐不住了,他和那两名侍女商量的结果,认为也不能总是让赵玉在院子里闷着。偶尔,也可以让她出来走走。毕竟,赵扬留下的指示,是对她“小心看管”,而不是真的把她圈禁起来。
不管她说的想见从前的侍女的那番话是真是假,徐厚成也答应,可以召来些先前的侍女,让她们陪赵玉说说话。他估计赵玉像所有这个年纪的女孩子一样,喜欢与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女孩子闲聊解闷。现在,这两名年老的侍女显然和她没有什么共同语言,导致她一天到晚闷在屋里,这对她的心理健康,确实也很不利。
于是,傍晚时分,赵玉终于又可以离开她那间院子了,她不得不听从徐厚成的“建议”,穿的十分低调朴素,顺着大将军府后院僻静的小路,到一个人迹罕至的院子中走走坐坐。
她终于又见到那几个年轻的侍女,其中那名帮她从吴攸屋中盗书的女子倒是也说大将军没有责罚过她,只不过叫她往后不要再翻动吴攸屋里的东西了。
赵玉又故作亲热的和这侍女谈了一晌,偶尔问些吴攸的情况,这侍女说是她最近都不常去吴攸屋里,对吴攸的事一概不知,不过,她却说道:“听闻那位公子有些才学,大将军对他很是看重,言听计从。正因如此,府上的幕僚们,对她颇有微词,听闻一个幕僚前几日还被关了起来,似是触犯了什么规矩,多半和这位公子有关。”
她所说的,正是陈庆,那一晚知道实情的只有赵扬身边一队亲兵,赵扬又严令他们不准声张,因此其余的幕僚们只以为是赵扬听了吴攸的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