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打工吧!公主-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陆洵看了一眼赵扬,赵扬对他把手一摆,道:“陆先生尽管带贺姑娘去罢。不必拘束。”
陆洵略一躬身,带着贺雪龄走了过去,那村中的百姓都知道他们是和赵扬同来的人,马上就为他们让出了一块地方,陆洵从乡民手中接过一支竹管,放在唇边用手一按,一串乐声响起,缠绵悱恻,悠扬动人。
贺雪龄也不像平时那般羞怯,她大大方方的在场中一旋,踏着拍子翩翩起舞,众人一同叫好,有几名年轻的女子也随着陆洵吹奏出的曲子,和贺雪龄一同跳了起来。
吴攸充满赞赏的在远处看着,她心里不禁羡慕起贺雪龄来——贺雪龄虽然有些不谙世事,甚至脑筋可能还有些异于常人,但她高兴便是高兴,难过便是难过,想记得的就记得,不想记得的就不记得。又有陆洵和她青梅竹马,对她百般呵护,一生若是能像她这样,该有多好?
吴攸再转眼看看自己,每天过的苦大仇深,一脑子秘密,一肚子心事,简直是烦人透了!问题是,她也不想这样,谁叫她穿越到慕攸歌身上,前缘后债一大堆呢?!
而且,她忽然发现,原来世间情侣之中,也有像陆洵和贺雪龄这样,情投意合,琴瑟和鸣,彼此真心以对的。从前她没见过吗?从前她不知道吗?她不想结婚生子,到底,是不愿,还是不敢去尝试呢?
吴攸不想再接着琢磨,可是这念头却挥之不去,让她浑身难受,再也无心欣赏眼前这一派其乐融融的场面了。
这时候,不知是谁领头,开始有人唤起了赵扬的名字,乡民们热情的邀请着赵扬也到篝火前随他们一同歌舞,赵扬身边的侍卫俯身在赵扬耳边说了几句,似是劝阻,赵扬却微笑着摇了摇头,起身走上前去。
赵扬走了两步,又回身对一名侍卫做了个手势,那人领会了他的意思,从怀中掏出了一个和陆洵所用的极其相似的笛子似的东西,只不过和乡民们的比较起来要精巧的多,上面雕着细细的银纹,还坠了一枚玉佩在最底端的地方。
吴攸看了一眼,心中冷笑两声,心想赵扬这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吹拉弹唱也是一样不拉,而且他一个整天风餐露宿打仗的,到哪儿还都是一副公子哥儿作派,吃穿用度,饮茶喝酒,什么都得要最好的。她甚至有些莫名其妙的想,谁要是嫁了他,伺候这么个大爷,那肯定是很不容易。
这么糟的差事,听起来就很可怕。吴攸自言自语道:“谁愿意干谁干吧……”
赵扬将那东西接在手中,笑着走到人群前面,这时陆洵刚刚奏完,贺雪龄跳的脸上红扑扑的,微微出了些汗,开心的对赵扬喊道:“你也吹吧,我听听是你吹的好,还是陆大哥吹的好。”
赵扬对她一笑,道:“我怎比得上陆先生。”
贺雪龄刚要认真的赞同赵扬的说法,却被陆洵一把捂住了嘴,拖着袖子带到了一旁。
赵扬摆出他一贯的姿态,腰板挺得笔直笔直的,往那火前一站,噼啪的木柴燃烧声在他身后响起,火焰熊熊燃烧,映红了天际,吴攸看着他,就像是从烈火中走出来的天神一般。
她撇了撇嘴,把目光移向别处,却听赵扬举起他手中那铜质的管子,熟悉的旋律从他指尖唇边飘了出来,令吴攸心中一颤。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
第35章 临湖
赵扬虽然只听吴攸唱过前面几句; 但是他自顾自地吹了下去; 听起来竟然也十分接近。
“……朝朝频顾惜; 夜夜不相忘……”
音乐往往能舒缓人内心的烦恼疲惫; 吴攸看着赵扬在火光下英俊而认真的脸庞,哼着这个时空中只有她一个人知道的歌词:“期待春花开啊; 能将夙愿偿……满庭花簇簇; 添得许多香……”
“满庭花簇簇啊,添得许多……”
她唱到末句; 脸上已经不知不觉挂上了微笑,就在这时,仿佛心有灵犀似的,赵扬也抬起眼帘; 对她回报了一个淡淡的笑容。
吴攸胸中仿佛有一股电流穿过,让她愣在当场。就在这时,赵扬又从头开始吹了一遍。这曲子轻快简单,旁边百姓们很快就学会了,一起顺着调子哼了起来。
一曲奏毕,众人齐声叫好,贺雪龄走到赵扬面前,道:“其实你吹的; 也不赖。”
赵扬再次笑了笑; 往方才他坐的地方看去,才发现,吴攸已经不在那里了。
原来赵扬重新开始吹奏的时候; 吴攸尝试着问了一下赵扬的那几名侍卫她能不能回田庄去,得到的回答是可以,不过至少需要两名侍卫陪同。吴攸本来自己也走不回去,又听着赵扬快吹完了,忙道:“多谢了。”
待他们进了赵扬的庄园之后,那看管庄园的一对夫妇热情的带她在院子里前前后后,走了一遭。他们有些好奇的看着吴攸,吴攸不好意思的道:“请问我住在何处……一路赶来有些疲惫,我……我想去歇息。”
其中那名妇人道:“东家交代过了,庄后客房中十分僻静,你就住在那里。”
吴攸特地留了个心眼,问道:“东家……东家住的院子,又在何处?”
妇人答道:“东家住在前院……”
说罢用手一指,道:“就在那边。”
吴攸一颗心放了下来,连声道:“好好,我就住庄后!还请这位大婶带路吧。”
没有赵扬在身边,吴攸得以充分的欣赏这院中景色,淡淡月华透过曲折的回廊洒落在她身边脚下,将庭中各处的花木照的影影绰绰,别有风姿。
这庭院确实看得出来最近刚修葺过,或者是长期以来精心维护,四处都干干净净,焕然一新。
吴攸本以为庄后要走很远,谁知不过一会儿,那妇人便对吴攸道:“就快到了,公子看那边。”
吴攸往前一看,只见一丛青翠的芊芊细竹,绕着两间白墙灰瓦的屋子,旁边似乎还有潺潺水声,不知道是从哪里引来的一脉溪水,就在这月色中缓缓流动。
待那妇人走后,吴攸在屋里百无聊赖,便沿着那溪水往前走去,才发现尽头是一个小小的湖泊,连着外面不知哪里的水源,吴攸尽一切可能的忽略着离自己几步远,跟在后面的那名侍卫,找了个干净点的地方坐了下来,捡起一块石头,往湖中掷去。
石块坠入水中,水面荡起了阵阵涟漪。抛却众多困扰她的事情,吴攸意识到了一个她一直以来试图忽略或者说是回避的事实——自从见到赵扬的第一眼起,自从迈出走进赵扬的归德大将军府里的那一步,许多东西都永永远远的变了——她总以为这是赵扬的缘故,是赵扬的出现,打破了她心中由来已久的平静,和她一直勉力维持的平衡,可是现在想来,或许,她自以为自己坚不可摧的防线,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牢固。
她抓起手边的一把碎石,正想继续往湖里丢,身后却又响起了清脆的笛声。
吴攸一直怀疑赵扬有瞬间移动的本事。她转过头去,赵扬果然就站在自己身后,从容不迫,甚至还带着几分悠闲。
那笛声未断,赵扬却已经俯下身来,在吴攸旁边坐下了。
这回,吴攸决定不再坐以待毙。待笛声渐歇,吴攸清了清嗓子,对赵扬道:“你将此处的庭院建成这般模样,想必花了不少力气吧?”
赵扬从怀中掏出块不知什么巾帕,擦拭起笛子来。他边擦边道:“我母亲……原本是江南人氏,这田庄本是我父亲为她所建……”
吴攸顿觉自己失言,马上闭上了嘴,赵扬这时已经将那笛子擦的锃光瓦亮的,收进了一个锦袋之中。他双手抱在胸前,继续说道:“我父亲原本在齐地定有婚约,但一次他随祖父入京述职,在江沅和我母亲巧遇,从此便非她不娶,硬是要祖父将原先的婚事退掉了。”
吴攸听了,不免有些感叹,问赵扬道:“你父亲怕你母亲在齐地住不习惯,便建了这一处院子么?”
赵扬抬起头来望向湖心,迎着习习微风,他没有回答吴攸的问题,却道:“我少时常听我父母在这院中谈论,待到我长大成人,便教我替父亲统领三军,他二人就归隐田园,再不问世事。”
这时薄雾渐渐散开,月光又重新散落在湖面,吴攸抬头看去,见赵扬眼中露出了几分落寞。
他接着道:“只可惜……世事难料,我母亲早早故去,父亲他也战死疆场,再也没有回到这田庄中来。”
他指着对岸的依依杨柳,对吴攸道:“你瞧那亭子,原先他们二人常在那亭中对饮……”
说罢,他抬起头轻轻叹了一声,道:“有时候我偶然经过,总觉得他们仍在,待定睛一看,方知道不过是月影之下,柳条晃动罢了。”
说到这里,他侧过头来,低低的唤道:“……吴攸。”
他声音带着几分沙哑,让吴攸的心跳猛的一顿,她不自觉地开口应道:“嗯?”
赵扬缓缓朝吴攸伸出一只手,对她说道:“吴攸,到我身边来。”
吴攸的目光顺着赵扬的手落在他的脸上,只见赵扬目不转睛地看着自己,他的双眸依然深沉幽黑,眼窝微陷,鼻梁高挺,他双眉如墨染刀裁,湖水的粼粼金波,放佛就在他身体周遭闪个不停。
吴攸的心不由自主的“咚咚”跳动着。像以往一样,她下意识的想要站起身,想要往后退——她知道竹林里的屋子就在附近,她只要跑回去,关上门,就不用再面对赵扬,不用再听他爸妈的自由恋爱史……可是呢,然后呢?
她仍然想要躲避,但不知为何,她所熟悉的那种惊恐和抗拒,却迟迟没有出现。
赵扬见吴攸默然不语,却没有把手收回去,他就那样一直等待着,直到吴攸的胸膛微微起伏,似乎是在回答他,又似乎是在喃喃自语,道:“我到你身边?我在你身边……到底算是什么……”
赵扬的唇角微微挑起,他一言不发,却靠了过来。他的身影像夜晚一片厚厚的云一样缓缓飘至,罩住了吴攸投射在地上一团小小的影子。
赵扬方才伸出的那只手轻轻扶在了吴攸的肩头,透过厚实平整的粗布外衣,赵扬还是可以感觉到,吴攸的肩膀在微微抖动着。
赵扬自己的手也忍不住有些发颤,他的呼吸从温热变得滚烫,带着乡间醇厚的美酒的味道落在吴攸耳畔,他断断续续的道:“吴攸……你……”
这句话没有结束,却转成了一声叹息。赵扬的双唇在吴攸光滑细腻的额头落下,轻轻慢慢挪动,最后停在了她的眉间。
这是一个火热的吻,温柔而执着,沉醉而坚定。吴攸将自己胸膛中就要喷薄而出的不安拼命压制着。哪怕一生中只有一次,她想,也许应该体验一回这种滋味。
赵扬湿润而柔软的唇离开的时候,吴攸的脸已经是一片晕红。赵扬抬手在她鬓边滑过,只觉得吴攸整张脸烫的吓人,他的手沿着吴攸的侧脸落下,落到吴攸的下巴上,捏住了轻轻一抬。两人此时又是四目相对,赵扬接着方才的话说道:“吴攸,你,嫁给我……”
“好么……”
他一个“嫁”字刚刚出口,吴攸就“腾”的站了起来。赵扬冷不防被她撞的晃了几晃,只得也跟着起身,他感觉脚下的地不甚平坦,好像还有点坡度。他一时没有站稳,往后退去。
吴攸完全是一种下意识的反应,没料到赵扬竟然被她撞开了,她再一看赵扬身后,惊道:“大将军……”
赵扬浑身还发着热,哪里意识到自己正站在湖边?!他那往后的一步踩了空,整个人“扑通”一声,掉进了水里!
此时春寒未曾散尽,冰冷的水溅到吴攸身上,吴攸吓得尖叫起来,喊道:“啊……来人啊!来人!”
她刚扯着嗓子嚷了一声,赵扬的两个侍卫就不知道从哪里窜了出来。这时却见湖水“哗啦”一响,赵扬浑身湿漉漉的站了起来,那湖水不过才到他的胸口。
他叹了口气,对岸上的侍卫道:“拉我上去。”
*****
且不说这边赵扬满心的火热被冷水浇了个透,历州西邻,永州地界上,只有零星灯火挂在几个大些的铺子前头,到处都空荡荡的,然而,街上不知何时出现了一个高挑的身影,摇摇晃晃的,往里街走去。
谢瑾时的家在一条颇为幽静的小巷子里。他少时清贫,做了官也过的十分简朴。虽然周曾赏了他这一座宅子,可他并没花多少心思购置奇花异石,也没有多少仆从,只有几名一直伺候他的老仆替他洗衣做饭,处理些闲杂事务。
此番从历州回来,谢瑾时的心灵可谓是饱受摧残。好在吴攸没有透露,周曾不知道他也掺合了那天晚上的事,否则,他就会像林安建等人一样,直接被周曾的侄子和儿子们派人押到大牢里去了。
谢瑾时没有什么车马,自己走了回来,他站在自家门口,失魂落魄的抬手正要敲门,忽然身后闪出了一个削瘦的身着黑衣的男子,对他低声道:“谢大人,其余几位大人听闻您回来了,邀您到旧地一聚。”
谢瑾时抬起来的手顿了一顿,停在半空,他知道这人说的是大晋的那几位臣子,可是,他现在并无心情和他们商讨大计,于是,他开口问道:“有何要紧的事么?”
那人凑到他的耳边,把声音又压低了几分。
只听他道:“郭公公……醒了!”
第36章 密会
谢瑾时穿过漫长而漆黑的回廊; 沿着狭窄的阶梯往下走去。木门一开; 眼前围坐着几个他十分熟悉的人。
谢瑾时躬身道:“谢某来迟了。”
一名老臣起身道:“谢长史从历州远道而来; 若不是此事关系重大; 我等也不会在深夜叨扰谢长史歇息。”
谢瑾时连声道:“无妨无妨。”
说话间,只见后面的帘子轻轻一卷; 一个少年的身影从帘后转了出来。
他虽然只穿着一身普普通通淡青色的短衫长裤; 却气宇轩昂,带着一种浑然天成的尊贵风度。
只不过; 比起慕攸歌一贯的恭顺神色,慕攸行眸光精利,面色平静中有几分和他的年龄不相称的阴沉。
谢瑾时看见那张肖似慕攸歌的脸,不觉一愣; 虽然这少年如今又长大长高了些,和慕攸歌也只是眉眼间有一两分相似,但慕攸歌现在就像是谢瑾时眼里心头的一颗刺,稍微有一点与她相关的东西,都能让那颗刺再往里戳上一戳。
况且,一想到昨晚慕攸歌看他的眼神,那刺简直就像是在他心里搅动了起来——他其实十分怀念和慕攸歌谈天说地的那些日子,慕攸歌是他的挚友; 甚至算得上是良师; 慕攸歌竟然用那样冰冷愤怒的目光看着他,这让他隐约意识到,他失去了和慕攸歌之间珍贵的感情。
慕攸歌当时是怎么逃出去的; 他不知道。而且,他也不知道为什么现在赵扬会把慕攸歌留在身边,两人似乎还很亲密的样子——这一切或许仅仅是个偶然,又或许其中有什么缘由,他当时被赵玉的事搅得心烦意乱,一时半会根本琢磨不透,也就并没有再想下去。
他回来的路上心中还很是犹豫,要不要把遇到慕攸歌的事告诉众人,但是,现在慕攸歌的态度和从前大不相同,她和赵扬之间的关系也很不明确,或许,在弄清楚当日到底发生了什么之前,自己还是暂时不要节外生枝为好。
他正在忐忑不安之中,忽然见慕攸行出现在了眼前,连忙收拾心思,随众人一起跪下道:“见过太子殿下。”
慕攸行微一颌首,道:“我一再嘱咐过了,如今时势不同,不必如此称呼,也不必每次都行此大礼。”
众人喏喏连声,又坐回原处。慕攸行也在右边首座坐了,把眼在谢瑾时身上一扫,问道:“谢长史此番前去历州,可有什么收获?”
谢瑾时定了定神,行礼过后,坐了下来。他在众人的注视下,从那天宴席的事说起,说到赵玉出现的时候,他的声调控制不住的低了几分。桌旁诸人只当他有些累了,并未在意,只有慕攸行一直紧紧的盯着他,目光从未移开。
后来,他又讲到林安建纠集了几名与赵扬不对付的周曾的手下,暗地里谋划挑拨赵扬和周曾之间的关系,然而却被赵扬的手下发现,周曾勃然大怒,赵扬愤然离去,再然后,林安建等人还有周曾一直看着不顺眼的他就被周曾的侄子“送”回来了。
谢瑾时讲完之后,慕攸行看了他一会儿,开口问道:“赵扬府里,真的养了那么一个人么?”
又道:“你可看清了,他是何模样?”
谢瑾时的心跳又变快了起来。他尽量平静的回答道:“殿下,确有其人。只不过……臣下只是远远看了一眼,不曾看得真切,因此也不知他……他的相貌。”
慕攸行点了点头,不再问了。
谢瑾时心中挂记着那黑衣人叫自己来此的原因,开口问道:“听闻郭公公醒了,不知他如今状况如何?”
众人有的叹气,有的摇头,那老臣对旁边站着的两名侍卫模样的人使了个眼色,其中一人便对谢瑾时道:“谢大人,请随在下来。”
*****
田庄的前院颇为广阔,正屋也十分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