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魏食货志-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早在一刻前,她便派人告知了曹丕; 而那时曹丕甚至还未遣人前来。
  王夫人今年不过十八芳龄; 幼时便成为乐女进入邺宫,虽然被曹操纳去不足一年,她却已在这个浮华之地浸淫许久; 嗅觉十分敏锐。此事关乎崔娴、甄氏,却不是普通的后院之争,背后定然关联着曹家兄弟。
  与曹操同在文石室内的还有丁夫人。自曹卉出嫁后,丁夫人已不理琐事多年; 长久居住在西园中的僻静之所,将大小事务都甩给了卞夫人代为掌管,每逢大宴时才会以当家主母的身份出席。
  所以; 王夫人认为此事非同小可的另一原因,便是丁夫人的出现。
  ……
  文石室内。
  甄氏初一步入文石室; 先闻见一股药味,然后一眼便看到身着便衣; 坐在最里一侧的曹操。他身前是一张数米长的木案,从左到右依次堆满了不同类型的卷宗。因为今日阴天,案头还点着一盏油灯; 幽幽火光照亮了墙上一面巨幅地图,描画着中原十三州与外夷之地,其中已有大半是曹操曾征战过的疆域。
  他本人如今就坐在这面地图之下,两鬓皆白,目似剑光。
  目光一转,甄氏瞥见坐在曹操身侧的是丁夫人而不是卞夫人时,指尖变得更加冰冷。
  崔娴已跪坐在室中央,微微地低着头。冷风瑟瑟的天气里,她未着厚氅,消瘦的背影显得愈加单薄。
  “啪”地一声,一封竹简打在石板上,被曹操掷到了甄氏的襦裙边。
  她真是抗拒极了这种竹简发出的脆响。
  但她别无选择,只能跟着跪在崔娴旁边,拾起那封竹简。待认清上面的字后,她倏地睁大凤目。
  无需曹操吐露一个字,她便已明白始末。
  那竹简上记录的内容,赫然是寿宴那夜她与崔娴在园中时的对话。
  一字不差。
  此刻见崔娴虽是挺直脊背跪着,却面如死灰。她外表看似柔和,内心实则清高孤傲,同她一样,不好诡辩,也不愿砌词狡辩。竹简所录句句出自她们之口,没有什么不好承认的。
  妄议立嗣及候选人便已是犯忌,何况还有试图左右曹植,似有异心。铁证如山,无从辩驳。曹操怎能容忍最喜爱的儿子与未来的继承人被区区一个崔娴操纵蒙蔽于股掌之间,他甚至不需要欲加之罪,便足以将崔娴废黜。
  此刻将她喊来,不是为了对质,只是想连同她一起废黜吧。
  甄氏这般想。
  她放下竹简,双手贴到冰冷的石面上,伏地认道:“妾有罪。”
  室内一片寂静。
  上座的曹操见状,低沉稳健的声音缓缓响起:“崔氏,你可还有什么遗言?”
  这是他说的第一句话,比起往日有些沙哑,中气虽略有不足,却仍十分震慑人心。
  甄氏仍伏在地面上,闻声顿时耳鸣了半晌,听不见任何声音,更听不见崔娴可说了什么。
  原来曹操是动了杀心啊。
  她抹开一个苦涩的笑,嘲笑着她还是只有妇人心思,永远不懂曹家的人。
  “……只是此事与甄姊姊无关,恳求魏王宽恕她吧。”
  甄氏隐隐约约地听到了崔娴的求情,她攥了攥双手,骨节与青石地面相抵,冷硬的钝痛莫名填充了她心中的愤懑。
  曹操似乎想唤人,却被丁夫人止住。她问向甄氏:“甄氏,你可有话说?”
  甄氏此刻也不知自己是否将要被赐死,只是闭上双眼的那一刹那,少女时的憧憬、袁家所见的荣华、冀州失陷时的兵败如山倒,还有那个注定不会属于自己的丈夫,一切都在飞速地从眼前闪过。
  不悲身迁移,但惜岁月驰①。她以为,这样的人生,一了百了没什么不好。
  她缓缓直起身子,目光沉静地看着面前那对皆已迟暮的夫妻。
  听闻他们年少相识,奉父母之命成婚,争吵与危机不断,也共同经历过生死离别。事到如今,他们之间早已不存在爱情,但只要心中存有一份对彼此的惦念,便足以使他们像现在这样,并肩而坐。
  “妾一直很敬慕他们夫妇能够君如磐石、妾如蒲草的相依相守。”
  若是在平时,甄氏大概永远也没有机会吐露心声。她与他们夫妇来往时日最久,作为一个看客,她却仿佛能亲身体会属于他们的哀与乐,这难道还不足以令人动容吗?
  一直静静跪坐的崔娴闻之一震,突然泣不成声。
  至于她想到了什么,已经无人得知。
  甄氏所用的比喻出自邺下,讲述的正是一对对彼此坚贞的夫妇,他们被迫分离,妻子以死明志,丈夫也随之殉情。此诗难得一见,人人传颂,曹操总领邺下文士,不可能没有读过此诗②,也不可能听不出她借此诗表达不满和控诉。甚至暗示他,若是崔娴死了,曹植也会颓丧堕落。
  丁夫人的目光中夹杂了一瞬间的怜悯,但也仅此而已。她侧头对即将发作的曹操说道:“将甄氏交由我吧。”
  曹操沉声应了一下,怒而不发。
  崔娴已拭干了泪,红着眼眶看了甄氏一眼,默默表达着感激、愧疚,还有不舍。她缓缓地站起来,跪得久了,走路踉跄了两下,却是头也不回地跟着守在耳室门旁的婢女走了。
  那里定然已备好了鸩酒。
  甄氏看了一眼那个黑漆漆的小房间,崔娴单薄的身影像是被黑暗吞没一样渐渐消失。
  这时,她知道此事已绝无转圜的可能了。
  “砰”地一声,两扇雕花木门被外力震开,阴风呼啸而入,直直从背后袭来。甄氏发觉她的全身由内到外都是凉的,此刻竟已不觉得冷了。
  强风越过纱帷,冲得木案上火光倏地一萎,然后才幽幽地燃烧着最后一点微弱的火苗。
  大门骤开,王夫人立刻战战兢兢跪在了门外。
  她守在外面,正是为了不让任何人入内,连通传都不许。
  文石室十数米外还有一道石门,她便守在那里,听不见丁点声响。曹植赶来时看到她站在那便好像明白了什么。既听得连通传也不许,他的脸色也倏地冷下来。
  王夫人与他相持不下,内心却是在想:不愧是亲生兄弟,尽管曹植平素俊逸潇洒,骤然发怒的样子竟有五分像曹丕。
  可是她忘记曹植同曹丕一样能文能武,也是上过战场的。面对强敌时尚不退缩,她区区一个女子是拦不住他的。
  电光石火间,曹植已然越过她身侧,冲到了文石室门前,身着广袖长裙的王夫人哪里追的上。
  “仪君,你退下吧。”曹操抬眼看了看仓惶闯入的曹植,沉声对王夫人吩咐道。
  没有怪罪她的意思,却也不允许她留下旁观。
  门被无声地带上,阻隔了风声。曹植四下望了一眼,没有崔娴。
  “父亲,阿娴呢?”他的薄唇颤抖了一下,才张口问道。
  曹操没有怪罪他的擅闯,却也没有回答,只是目光冷峻地看着他。
  他再一低头,看到跪在斜前方的甄氏,又问了一句:“甄夫人,阿娴呢?”
  这一次的问句轻而平缓,反倒使甄氏不敢侧头看他,也不敢回答。
  她早已无声地泣涕涟涟,偏过头看着窗外迷蒙的灰白色,她感觉自己从未如此悲伤过,即使是袁熙的死讯传来时,她也不曾流过这样多的泪。
  毒发得没有那么快,崔娴想必还等在那间小屋里,寂静沉默。不知是她不愿让曹植看到她毒发的模样,还是被曹操的婢女捂住了口鼻。那里安安静静,一声呜咽挣扎也无。
  甄氏根本无法想象崔娴是怀着怎样的心情,独自沉默地在黑暗中等待着死亡,明明听得到曹植前来寻她的声音,却不能出来与他见最后一面;明明她就在这里,却永远也不能让他知道。
  若是被他当面看到她渐渐毒发、生命流失殆尽的样子,只怕会进一步加重他们父子之间的矛盾,那魏太子之位便再无可能了。
  沉默。
  曹植再次将目光缓缓转移到了曹操身上,自进门时起便挺立如松般站着的他,突然在此刻轻颤了一下,好似高山土崩瓦解前的松动。
  那是他一直敬爱的父亲。
  “不要用那种目光看着我。”曹操淡淡地看着他,语句沉稳,低如瓮声。
  他这一生从未回避过谁的目光,即使是当年斥责他不成器的祖父,即使是曾经手握数十万西凉铁骑的董卓,即使是用恨意质问着他的天子……即使是他最喜爱的儿子,此刻正用充满悲愤、失望、质询,与不理解的眼神死死地盯住他。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看着地图想了想,老曹真是真正意义的南征北战,打过匈奴也收拾过乌丸,真是同时期没有人比得上的逼格,感觉又能爱了_(:зゝ∠)_
①和上一章出现的出自同一首《清河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作》
②《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即《孔雀东南飞》,想了想如果这个诗真的出自建安年间,那曹操一家子确实很有可能都读过=v=
又顺便看了一眼甄氏写的塘上行(这三首都在玉台新咏里面紧挨着),简直说教口吻_(:зゝ∠)_应该跟曹二认真地学习一下怨妇诗的正确写法
突然觉得小植好苏帅~
(我就问你们,虐吗)

  ☆、建安夜其九

  “阿娴何罪; 罪在我身!”曹植双眼发红; 他早已在宣泄光了他的悔恨他的不平,最终只剩下无尽的悲痛与空寂。
  他等了三日; 曹操才将崔娴还给他。
  她的人已被火化,曹植遂将骨灰装在一个八宝盒里,低声说道:“日后; 你便陪我入葬吧。”
  任谁听了他一个不过二十多岁的青年提及身后事; 都不禁汗毛冷颤,何况他离天下最尊之位只有几步之遥。
  崔娴去的那夜,他并不好过; 曹丕和曹彰陪了他一夜,而文石室的灯也亮了一宿。
  次日,曹操的头风病又发作了,甄氏被放回来之后也一病不起。
  崔娴的死讯只保密了几日; 这期间曹操获知崔琰虽已被贬为奴隶,门前宾客仍络绎不绝,名士之风俨然没有受到丝毫影响。头痛欲裂的曹操变得更加易怒; 偏偏曹植这几日心灰意冷,不肯示弱; 父子关系僵持不下,使得他愈发气恼; 即刻下令将崔琰处死。
  严寒就这么来了。
  “见过子建了?”郭照才为曹征穿上新的棉衣,曹丕便带着一身寒气回来了。
  曹征也一直眼巴巴地等着曹植的消息,一心想去看他。
  “阿父; 征儿什么时候才能去看四叔?”
  曹丕今日看起来格外疲惫,两鬓的斑白又露出些许,而郭照记得这两日才为他染过发,此刻又变了回去。
  “不知为何,子建今日不愿见我。”曹丕摘了发冠,脸色也不佳。捏着睛明穴仰躺在了软榻上。
  “那就不强求了。”郭照示意曹征先到外间去找百灵玩,自己也坐到了榻边,头枕在曹丕的胸膛上,闭上眼睛道:“今日我去见甄氏了。”
  “哦?”
  “姜楚说她身体无碍,只是心病,积郁成疾。”
  “什么心病?”
  郭照睁开眼,有些稀奇:“你怎么突然这么关心她的病情?”
  这话到没有兴师问罪的意思,曹丕玩笑归玩笑,平时确实从未关心过甄氏的日常起居,更未主动问起过她的事情。
  曹丕也睁开眼,抱着她坐起来,四目相对。他纵使是坐着也比她高出一头,此刻他眼风一低,轻飘飘地扫了她一眼,道:“我只是认为若不问清楚,她的心病就变成你的心病了。”
  他的脸色说不上好,甚至有些不悦,每个细微的表情都在替他表达“不许生病”的命令,仿佛一切在他的掌控之中。
  丁夫人得了甄氏的处置权,先暂且让她留在自己的居所,不得随意出入。隔日,郭照被丁夫人喊了过去,曹卉也在。
  听闻了曹植与崔娴的不幸,曹卉这几日也略微心有戚戚。她捧着一只兽型暖炉,试探地问向丁夫人:“阿母,你当真不知道告密者是谁么?”
  她认为这次的不幸极有可能是某人一手策划而成的,毕竟那夜众人都在园中宴饮,极少有人走得开。像甄氏与崔娴皆不是万众瞩目之人,消失一时也没人发现。且邺宫这样大,纵使有心寻找她们的踪迹,也不是一时半刻能做得到的。
  然而不仅有人见到了她们,还顺便将她们的对话一字不差地用竹简记录了下来,这怎能说是临时起意而非无风作浪?
  世上当真有这样的巧合?
  曹卉不信。
  这一举动分明是为了铲除崔娴。
  丁夫人气定神闲地摇了摇头,表示不知。
  曹卉蹙眉,有些不信,却又不敢质疑。张口欲再追问,但又咽了回去。
  当时丁夫人与曹操同在文石室审讯崔甄二人,怎会不知告密者是谁?难道曹操会对她隐瞒吗?
  曹卉心中有两个大胆的猜想,看似十分合理,但还经不起推敲。于是她当下只能转移话题,随口问了一句:“阿母现在只是将甄氏禁了足,但要打算如何处置她呢?”
  她说着,又瞅了一眼郭照,按下心中的猜测。郭照回望了她一眼,然后与她一齐看向丁夫人。
  “你有主意?”丁夫人瞥了曹卉一眼。
  “我……不过是看不懂甄氏罢了。”曹丕纳了甄氏的原因她心知肚明,正是因为如此才会更加疑惑:“她若是心不在阿兄身上,径自去求阿兄让她改嫁就成了,留在这儿又有什么意义?”
  贪恋锦衣玉食么?可她那不食烟火的样子又不像。
  在甄氏最初嫁到曹家时,曹卉还以为是什么样的女子,竟能使曹丕从袁熙手上夺过来。几番接触后发觉她从不将曹丕放在心上,只是一昧地与卞夫人交好,曹卉自然看不惯,久而久之也就失了好感。
  不过她现在早就知道,甄氏之所以与卞夫人交好,不过是当初她为求得一处容身之所而付诸的诺言。她从未将曹丕放在心上,多是因为她不敢将曹丕放在心上。
  ……
  丁夫人微微笑了笑,将甄氏的处置权抛到了郭照手上,不再过问。
  而对面的曹卉闻言,愈加好奇她会如何做了。
  前往甄氏院落的途中,郭照倒是认为曹卉的想法不错。让甄氏改嫁,将她打发得远远的,也就此断绝了她与曹丕的任何关联,她的生老病死也与曹丕无关了。
  甄氏的卧房十分古朴清雅,室内萦绕着馨香与草药的甘苦味,混在一处非但不难闻,反而别有风格。
  半倚在软榻上的甄氏见到她,一瞬便猜出她的来意。未施脂粉的脸庞清冷似玉,凤目轻抬,端着“悉听尊便”的姿态。
  但在她真正得知郭照的打算之后,反而断然拒绝了:“我不会改嫁的。”
  “为何?”郭照没有坐,而是走到窗前一处好位置站定,温暖的阳光抚在背上,十分舒适。甄氏逆着光看了看她半明半暗的脸,本就优美而分明的轮廓使得在金调的光晕下更像一樽雕塑。
  “夫君曾许诺过我,他会满足我的任何要求。”只要她不与郭照争抢。
  “若是他要你改嫁呢?”郭照面不改色地问道。
  甄氏闻言沉默了半晌,才缓缓开口道:“那我便是被休离了。”
  郭照不置可否。
  “可我没有过错。无缘由地休离我只会使夫君饱受非议,即便他已成为魏太子,人言可畏。这样的过失也未尝不会撼动他的尊位。”甄氏脸上没有即将被废黜的落寞,她平静地分析着事实,无所畏惧。
  虽然在曹操眼中,她与崔娴试图左右曹植争嗣位的战略便已是罪过,但这样的罪名终究拿不到台面上来说。像崔娴最终是担了个“违制”的罪名死去了,她目前也仅仅是被禁足。
  她说的确实不错。
  郭照于后世知道,纵使曹丕最终位尊九五,也控制不了后世对他长达一千多年的诋毁与谩骂。
  眼前的甄氏,便是导致他被后人抨击的原因之一。
  倘若甄氏任何不幸的结局都与曹丕有关,只需后人捕风捉影一番,众口铄金,最终结局仍是覆水难收。
  “我会为你寻个罪名的。”她神情淡漠地说道。
  甄氏愣住。
  郭照看了她一眼,又看了跪坐在帘外的姜楚一眼。她没有勒令姜楚退下,反倒是让她就这么听着。而她也确实与普通的少女无异,此刻听了她如同死神判词的话语,已低头大气不敢出,泥偶似的坐着。
  得到了她的暗示,甄氏的神情再次凝固,并迅速冰结。
  ……
  甄氏被继续禁足,无论是丁夫人还是郭照都没了后续动作。这确实使一群摩拳擦掌看戏之人有些扫兴,连曹操都问了一句:“如何处置甄氏?”
  这几日他的头风病稍稍好转了些,却仍不能过多劳心费神。故此每日都是曹丕代为处理丞相署军政要务,每日清晨点卯前会先来曹操榻边,简明扼要阐述其重中之重。
  曹丕立在榻前收了竹简,听得曹操突兀的问句,没有异色,仍照常回答:“尚在禁足。”
  “唔。”曹操闭着眼睛应了一声,他一直不喜甄氏。
  自从多年前孔融借甄氏之名讥讽他们父子“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时,他就无法承认她在曹家的身份,如今更加不能。
  “若我将她杀了,你可会像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