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魏食货志-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这样没错。”百灵虽然什么都没说,神情却已流露出对贾如的钦佩之情。
  一般女子被那样拒绝,能维持了姿态便是很好的,尤其郭文学可从未展示过那样无情决绝的神色。可贾如不但没有退缩,反倒迎难而上,一套说客口吻将郭奕堵了个哑口无言。
  百灵实在忍不住多嘴了一句:“百灵本来是为贾女君抱不平的,可是看到郭文学束手无策的模样时,又不禁同情起他来了。”
  “伶牙俐齿终有报。”曹丕轻笑一声,同时换好了衣裳。他侧首瞥见郭照妆还未补好,遂上前亲自拿起胭脂,点到了她的唇上。
  余光瞄见百灵已退出门外,郭照抬头问道:“那伯益和贾如的事就算定了?”
  “不然呢?”曹丕直起身俯看了一眼他的作品,又抬了抬眉,低头凑近,用拇指轻轻粉饰了一下不甚完美的边缘。最后嘴角才勾起一个满意的弧度:“你也看到听到了,他们两人想要找到比彼此更相配的人,恐怕不太可能。”
  “那过几日我问一问伯益,若是他不反对,我便向父亲提。”
  这会儿曹丕倒是不急了,他道:“再等等。”
  他缓缓解释道:“父亲似乎还没有打算放过崔琰,我猜他这几日还会派人去崔府查探。虽然我也曾劝诫崔琰,先躲过一时,只怕他生性耿直,不愿屈服,仍会做些惹怒父亲的事。而这使我十分忧虑。”
  知父莫若子,曹操以前也没少干过派人去某人家中暗访这事。譬如司马懿就没少吃苦头。他之前以称身患重疾不肯出仕,曹操屡次三番使人去他家里核查真相,始终没有打消疑虑,最后还是以司马懿“病愈”出仕的结果告终。
  若是崔琰这事还未结束,他们确实还需忙碌一阵。
  何况他与贾如,还需要时间。
  宴会尚在进行,郭照送走曹丕之后,转身去了反方向接曹征。
  白天多是成。人。之。间的游走与应酬,到了晚上才算真正的热闹。曹家的孩子们领受的也算精英教育,每日功课是不能落下的。因此,曹征一整日都在书房里听陈群讲课,还没机会露面。
  “今日有些拖累长文先生了。”郭照微微一揖,她指的正是陈群因授业而无法参加寿宴一事。
  “无妨,郭夫人不必与我客气,现在去也是来得及的。”陈群对这些场面早已司空见惯,少些应酬也好。他道:“如此,我先去更衣了。”
  “请。”郭照笑了笑,请他先行。不想陈群走到门口又停住了,转过身欣慰地分享道:“对了,我与伯益那孩子谈过了,他早日成婚的事。他终于肯松口了,想必郭夫人不日便可听到好消息。”
  松口了?
  郭照看着陈群很快消失在夜幕中,一时没来得及细问。
  既然松口了,那为何今日还如此果决地拒绝贾如?
  她有些百思不得其解。
  想必是应付陈群的。
  “咦,四婶母。”郭照走着走着,忽然听得身旁的小人儿悄声说道。
  她抬头一看,果见崔娴走在斜前方,她左手边还有个女子,是甄氏。
  两人正交谈着,郭照也没想上前凑热闹,只不过曹征对曹植格外关注,连带着也记住了崔娴。
  她们说话的声音很轻,只是倏地,崔娴突然有些激动,音调也高了几分:“从小到大,他的一切都来得太容易。相貌、才华、金钱、地位、女人,甚至是快乐。男人追求了一辈子的东西他都唾手可得……”
  甄氏见状,匆忙示意她冷静,然后将人拉到了最近的一处房间里。
  而郭照本想带着曹征离开,她不愿他过早地听闻这些,只是崔娴的激动太过突然,曹征只听了一句,凝眉想了半天,还是不太明白:“阿母,四婶母刚才说的是谁?”
  他皱眉的模样跟曹丕如出一辙,看得郭照有些恍神。她蹲下身子,对曹征说道:“小葡萄忘记刚才四婶母说的话,回去也不要跟阿父提起。等你长大,阿母便告诉你。”
  好在她与曹丕都已足够强大,足够给予这个孩子适量的爱与关怀,使他不必如同曹丕年少时那样辛苦。
  曹征怒了努嘴,又被新的话题吸引:“可是征儿什么时候才能长大?”
  这是小孩子都喜欢问的问题。
  郭照站起身,牵着他边走边说道:“只要小葡萄今晚再多喝一点牛乳就快了。”
  ……
  崔娴方才说的是曹植,只怕任何人都是一听便知。
  但郭照不知崔娴与甄氏相交到何种程度,她认为她们两人刚好都出身河北,是邺城中长大的,而曹丕与曹植之前一直还算亲昵,她们走得近也是水到渠成的。
  久而久之,两人聊的话题总逃不开曹家的男人。
  “甄姊姊……我实在是太寂寞,太寂寞了。”崔娴缠绵病榻时,曾这样抓住甄氏的手,宛若抓着一根救命稻草。
  那是一双温柔而白皙的手,温凉的掌心总能予以她沉默的安抚。就像甄氏本人一样,看似柔美而纤弱,实则坚韧而不容摧毁。
  其实她不该在甄氏面前倾诉她的无助,毕竟她在这个堂皇纷华,权利暗涌的园子里还有亲人可以倚靠,她还有一个爱她敬她的丈夫,她的境遇应胜过她太多。
  可是她实在是太寂寞了,以至于不管不顾地寻求一个肯听她倾诉的人。
  那就是甄氏。
  长此以往,她对甄氏几乎无话不谈,而甄氏鲜少说她自己的事,总是在聆听,听完她的诉求之后,再耐心开解。
  只是这一次不同。
  起初,两人只是结伴暂时远离了寿宴上的喧嚣,漫步在槐荫之下。园中几乎所有人都聚集在芙蓉池附近,她们走得远了,只能看见一抹明亮的灯火,远远望去,仍然使人目眩神迷。
  “甄姊姊,这可会委屈了阿楚?毕竟我这正妻之位,一时是许不了她的……但如今子建因为无子承嗣,在立太子一事上久居劣势,我是不愿拖累他的。”崔娴心中一直怀揣着这个忧虑,虽然曹植已经为她顶下了不少压力,从不提孩子的事情,可她却不能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崔娴边说边低了低头看着脚下的路,再往前走是一座回廊,架空于水面之上,曲折延伸,一路蜿蜒,廊下每个转角都悬挂着两盏圆灯,从这里望去,像一颗颗摇曳在空中的玉光珠。
  “而且……他还那么年轻,总需要有人陪伴他的。”她依旧垂着眸,轻轻地说。
作者有话要说:  顺便说一句_(:зゝ∠)_我写的三国系列的故事无论长短篇都是没有任何关联的,都是各自独立的。所以说之后可能会写的曹植夫妻cp不是这里这样的咳咳咳
以及不知道为什么写郭奕写得跟开了挂似的,之前在微博也吐槽过“毕竟我写他爹都没这么用力,该黑就黑,从不手软。可能这就是主角光环吧,连作者都无法抵挡。
等等主角不是曹二吗???”
'阿瞒幼儿园''群聊'
'曹家四聪'曹植:我似乎不用只出现在小剧场里了
'郭二代'郭奕:而我一直雄霸天下
'曹家四聪'曹植:羡慕嫉妒恨
'郭二代'郭奕:我可是挤兑走晋宣帝的人,你行咩?
'曹家四聪'曹植:……
'司马二狼'司马懿:……关我啥事
'司马二狼'司马懿:我会狼顾,你行咩?
'郭二代'郭奕:……
'曹家四聪'曹植:二哥QAQ
'曹家二霸'曹丕:我都帮你赶走一个小老婆了
'郭二代'郭奕:友情翻译潜台词↑“你还想怎么样”
'曹家四聪'曹植:……
'曹家四聪'曹植:这里好多“二”啊_(:зゝ∠)_

  ☆、建安夜其七

  甄氏察觉出她话语中的一丝悲凉与不舍; 在阑珊夜色中那样和谐; 却又在一片静谧中那样突兀。
  “阿娴,你……”甄氏自诩善于言辞; 不然也不会使得卞夫人十分看重她。不过,她向来不懂曹家的男人,眼前的崔娴似乎比她要懂得多; 也似乎因此而更加痛苦。
  千言万语在唇齿边滞留许久; 她最终只吐出一句无力的“你可莫要做傻事啊”。
  崔娴语气淡淡地回应道:“并非我想做傻事。只是甄姊姊你也看到了,连叔父都朝不保夕,何况我呢?”
  崔琰的遭遇是一桩彻头彻尾的冤案; 他旧时曾在袁绍手下谋事,那时甄氏已经嫁到了袁家,也一直久闻崔琰高名,长久以来十分敬仰。对于这次不幸; 她虽明白这是源于政治斗争的无可奈何,但她终究对曹操这个名义上的公公怀有不满与不理解。
  除此之外,她也不明白崔娴这样的想法。纵使崔琰此次遭受迫害; 哪怕他就此一蹶不振,不足以做崔娴的依靠; 可毕竟曹植还是她的丈夫啊。
  “子建会护你啊。”甄氏忍不住开口,蹙眉说道。
  崔娴踏上台阶; 走在曲折的回廊中,心中亦是百转千回:“但那前提是他能做上魏太子,如果他败给子桓……那就一切都是空谈了。”
  “难道夫君……会害你?”近日对曹丕也存了一丝怨气的甄氏; 此时更对他满怀芥蒂。成王败寇之事她明白,她也明白她与曹丕之间从不存在一荣俱荣的说法,故此对于外界眼中波云诡谲的立嗣之争,她并不关切。曹丕胜了,与她无关;若是曹丕败了,她与现状的境遇也不会有什么大的不同。
  崔娴摇摇头,笃定道:“他不会。但只怕有人会更加容不下我。”不等甄氏深思她为何如此相信曹丕,又听她话锋直转,言语坚定:“所以无论如何,我都想帮子建这一回,我不想欠他。”
  虽然甄氏不懂崔娴为何谈欠与不欠,因为以旁观者看待曹植毫无怨尤的执着与坚定,他们夫妻之间是不需要谈什么亏欠的。
  然而无论怎样,那也是他们夫妻之间的事,她没有立场置喙。于是只能说道:“阿娴,你放心。阿楚她不会认为这里有什么委屈,只是子建他……”她顿了顿,犹疑道:“他是否愿意接受阿楚。”
  “这正是症结所在啊,甄姊姊。”崔娴苦笑一下,道:“子建总以为我的所作所为毫不必要,他以为凭他一己之力便足以护住我们两人,可这正是因为从小到大,他的一切都来得太容易。”
  就是从这里,崔娴倏地言辞激动起来:“相貌、才华、金钱、地位、女人,甚至是快乐。男人追求了一辈子的东西他都唾手可得,他还没有意识到努力的重要性,他不知道有的东西来之不易!”
  “可是子桓知道。”她又低声说道。
  这……大抵就是兄弟两人决一胜负的因素之一吧。
  甄氏因她的言论惊诧了半晌,回神之后来不及表达感想,先拉着崔娴瘦如枯骨的手腕,将她带进了最近的一处小屋。
  这里本是为游园之人暂时休憩而设的一间小轩,内有软榻软席,每日都有婢女更换鲜花,中央的木案上摆着鲜果与佳酿,只是二女如今都没有闲情享受便是了。
  崔娴这时也反应过来,自知刚才不该在空旷之地高声发表那样的言论,但话已出口,不如此刻一道说完。
  “所以他不知道何为让步,何为妥协,何为以退为进。”这里指的仍然是曹植不肯纳妾一事。然而能否成功夺取魏太子之位的因素又有许许多多,这里除了关乎子嗣,还关乎着曹操的偏爱,那是曹植手上最大的王牌,他不能丢弃。
  无论是用人之道,还是律己自饰。他不知道的事,曹丕都知道;他没有意识到的问题,曹丕也都清楚。
  也许晚了一步,但是现在魏太子一日未定,便不可放弃。
  “这……”甄氏一时无言,只因无法反驳她的话,也无法劝解她,“无论如何,你都应再与子建谈谈,他会明白你的苦心的。”
  崔娴再次摇了摇头:“前几日我已与他提过多次,可是他始终无动于衷,固执己见。如若不然,我也不会罔顾他的意见。”
  甄氏叹了口气,无从说起。
  “甄姊姊也有心事?”崔娴怔了一下。
  甄氏不过是想到几日前书房中的不愉快,终究没提曹丕坚决反对曹植纳姜楚的事。
  她隐隐约约知道崔娴当年的少女心事。
  那年她刚跟着卞夫人来到铜雀园,也回到了阔别多年的邺城。物是人非,她只能随遇而安。彼时崔娴还未嫁,却常常来园中作客。甄氏在园中行走时,曾见过她几次。
  同时也见过她看到曹丕时,眸中流露出的淡淡情愫。
  后来过了几年,崔娴因受惊小产,一连恍惚了月余。当时曹植在外随曹操出征,甄氏便常去探望她。
  就是那时,她从崔娴的口中渐渐拼凑出一个令人遗憾的误会。
  “那年我及笄,听叔父说,曹公有意把我许给他的四公子。当时子建早已以文采斐然名动天下,又贵为丞相公子,不知有多少女子爱慕……”
  “后来我无意间拾到一张绢,上面写了一首诗……是从那人身上掉下来的……”
  “岁月无穷极,会合安可知?愿为双黄鹄,比翼戏清池①……”
  “可笑我当时同世人一样,以为丞相家里只有一位文采出众的公子,还以为那是子建所作……还以为他就是子建……还曾陷入他所描绘的情景之中,以为世间最美好的情意不过如此……”
  “仅因为这一个阴差阳错,我便已辜负子建太多。”
  ……
  甄氏也是自幼饱读诗书,现在也时常读些邺下文士所作的诗赋。那首诗,她也曾读过,是曹丕所作。
  *
  暑往寒来,邺城几乎一下子跳过了秋季,毫无征兆地步入了严寒。
  当众人换上厚衣裳时,郭奕已经披起了貂毛大氅。尽管如此,他的脸色又开始变得苍白。
  这些日子,曹丕和郭照都没有闲暇再顾及他与贾如的姻缘,只因崔娴出了事,而崔琰也相继被曹操处死。
  本来一直到曹操的寿宴结束,一切都是平和安宁的。皇后曹节在铜雀园又住了三日,方才返回皇宫。谁也未曾想到在第四日,崔娴被曹操的人请走,欲要处死。
  这件事本来是要瞒着曹植的,然而被一同请走的还有甄氏,她未去之前便已有不祥预感,趁整理着装的功夫,使姜楚立刻去给曹植报了信。
  另一边曹丕和郭照也同样得知了此事。曹丕今日难得在家休息,在书房检查着曹征的课业,本想结束之后带他去看孔雀,补上没有兑现的诺言,却突然被百灵的通报打断。
  自从姜楚出现后,曹丕与郭照夫妻两个一时猜想不到孙权的用意,看她一个弱女子似乎也没有能力掀起风浪,于是暂且搁置,不予理会。园中到处都是曹丕的人,时时盯着她与甄氏的一举一动,没有什么可担忧的。
  不过一经姜楚向曹植那里奔走而去,又听闻甄氏也被请走,郭照一联想寿宴当夜所见,稍一思索便能推断出个大概。
  “这着实不是个好时机。”郭照喃喃说道。曹操近来因为崔琰的事,本就容易上火,随时可能有人被迁怒,尤其是与崔琰有着血缘关系,又如履薄冰的崔娴。
  即使曹操想拿崔娴开刀,向众人立威,也不是没有可能的。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便已足够骇人,更怕崔娴这回是真的犯了忌。
  曹丕低头看了她一眼,吩咐百灵先将曹征带出去玩,待门缓缓关上时,他才开口问道:“怎么了?”
  他的声音轻而低柔,只因他指的不是崔娴如何,也无关甄氏姜楚,而是留意到她的忐忑与不安。郭照本跪坐在他身侧,现在交握的双手都被他包在掌心,粗砺的拇指来回摩挲着她细腻的手背。
  “不知道……只是没由来的心慌,也许是因为我当时也在场,”郭照低头回想着那夜的情景,她当时有意忽略那两人,注意力全然未在上面:“但也许与那夜无关。”
  曹丕背靠着隐囊,目光沉了沉。
  现在他们不方便过去,只有静观其变。
  他低头亲了亲她,霸道与沉着的气息包围了她整个身躯,予以了她坚不可摧的安全感。他说:“无论如何,定然与你无关。”
  与其说是一句安慰,倒不如视作一个保证。
  他很快着手此事,动用了曹操那边的关系——一个最近十分得宠的姬妾,姓王。王夫人不过锦瑟之年,却十分懂得看风向,一早便跑来向曹丕示好。
  毕竟她作为曹操的枕边人,最是明白他的身体如何。已是风烛残年的枭雄,再也不得不面对时代将要被更替的现实了。
作者有话要说:  ①出自曹丕《清河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作》,他写的诗有个好处就是看字面意思基本能懂_(:зゝ∠)_
与“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同意,惟愿比翼□□啊比翼□□
↑现在看来是老土得过时了,可当时好歹也领先白居易五六个世纪呢
郭照:隐隐约约感觉到又有妖艳贱货惦记我老公。

  ☆、建安夜其八

  王夫人此时正在文石室外徘徊。
  文石室是邺宫后宫一处居所; 曹操喜欢将它用作书房; 也时常在这小憩。王夫人作为这年最受宠的姬妾,时常伴随曹操左右; 对这里已十分熟悉。只是现在没有曹操的准许,她不得进去。
  早在一刻前,她便派人告知了曹丕; 而那时曹丕甚至还未遣人前来。
  王夫人今年不过十八芳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