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花田喜事:腹黑小农女-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开始说好了,田芳的酒楼分荷花一成份子,如果荷花能分到一千两的话,那这个酒楼一年不是赚了一万两吗?
“小点儿声!”田芳拍了拍她的手,低声跟她说道,“七里铺的帐还没算呢,那边也能分点儿。”
荷花觉得受宠若惊,忙说道:“老姑,这也太多了,你们别给我了——”
她话还没说完,就被田芳打断了。
“你说啥话呢?要是没有你……”田芳喝了几盅酒,想起两年之前自己的窘况,不禁感慨起来,“要是没有你啊,你老姑一家子现在指不定在哪儿喝西北风呢,哪有现在这么红火的生意!”
才两年的功夫,他们从七里铺一个小小的面馆,发展到柳川县这么大的一个酒楼,这一年赚了上万两的银子,要是放在两年前,田芳根本想都不敢想。
“好孩子,这是你应该得的,就别推辞了。”田芳一锤定音,“等年底两边盘完账,我就把银子给你送去。”
荷花不禁汗颜:“老姑,我家不缺钱用,先放在你这儿——”
“你还怕钱多了咬手咋地?”田芳瞪了她一眼,不由分说地说道,“就这么定了。”
荷花看着她坚决的样子,只有无奈地苦笑。
田芳是啥脾气她还不知道么?还是别跟她呛着来了。
荷花就说起蘑菇的事儿:“老姑,我这回带了一千多斤蘑菇,你看你们酒楼能用得完么?”
蘑菇这东西不好存放,尤其是在这么冷的天,田芳酒楼的生意虽然很好,但是也不能让人家天天卖蘑菇啊。
提到生意上的事儿,田芳便露出了精明的一面。
“蘑菇这玩意,就是吃个新鲜,要是放几天放蔫了,反而不好。”田芳盘算了一会儿,说道,“就算卖得好,咱店里一天最多也就用个百八十斤……”
荷花不禁皱了眉头:“这蘑菇怕是放不了十来天,老姑,要不我再想想办法?”
田芳阻止住她:“到了县里,哪还有让你满大街乱跑瞎折腾的?咱这蘑菇可是俏货,只要我放出风去,人家都得求着咱来买。荷花,这事儿你就别操心了,交给老姑来办!”
荷花看她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不由得心情大定。
“行,那我就等着老姑的好消息啦!”荷花夹了一块蘑菇给田芳,“来,尝尝我这蘑菇咋样?”
田芳将蘑菇蘸了点调料,放在嘴里吃着,不由得眼前一亮:“味道挺鲜的嘛!”
其实荷花认为这暖房里的产的蘑菇不算很好,但是对于长期没吃到新鲜蔬菜的人来说,这鲜蘑菇的味道的确是很惊艳了。
荷花跟田芳商量着蘑菇的各种吃法:“可以涮火锅,做蘑菇汤,蘑菇炒肉,清炒蘑菇,干炸蘑菇……”
田芳一边挑着火锅里的蘑菇吃,一边不住地点头。
“这几个菜好,一会儿我就跟厨房说说。”田芳越吃越觉得这火锅里的蘑菇味道好,说道,“最近天冷,咱店里的火锅子卖得好,要是加上这个涮蘑菇,肯定能卖不少。”
提起火锅,荷花又想起一件事来。
“老姑,咱店里的火锅,都是啥底料的?”
“底料?”田芳奇怪地看了她一眼,“不就是清汤,麻辣,哦还有个酸菜锅子。”
荷花心里一阵欣喜,追问道:“就这几样?那其他店里呢,有没有啥特别的底料?”
正文 第445章特色
田芳想了想,摇了摇头:“这火锅底料有啥特别的?不就是这几样么,涮个肉啊菜的,蘸着调料吃。”
看荷花陷入了沉思,田芳立刻知道她又有什么好点子了。
“荷花,你可是想到啥了?”
荷花想了想,说道:“咱这儿的火锅,讲究点儿的就是拿大骨头和鸡这些材料熬出汤,然后涮肉和菜吃,对吧?”
田芳笑道:“那是,有的不讲究的,直接就拿清水放点儿大枣枸杞香菇片啥的,红油炒好了往锅里一倒,火锅就是吃这个热乎劲嘛,还要啥啊?”
荷花斟酌了一会儿,说道:“老姑,我觉得咱们可以在这底料上做做文章,咱们东北天寒地冻的,要是在汤底里放些滋补身子的中药材,肯定能卖得好!”
“啥?!中药?火锅!?”田芳没想到荷花出的是这个主意,顿时愣住了,“中药那么苦……能吃吗?”
一提到中药,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苦巴溜丢的药汤子,闻着都反胃,还能当饭吃吗?
荷花噗哧一笑:“也不是所有的中药都苦啊,再说,咱又不是吃药治病,只是少放点儿,借着滋补身子而已。”
荷花想到的是现代那些药膳火锅,如果调配得好的话,不但不会觉得味道怪,反而会有一种淡淡的药香,别有一番风味。
县里富贵人家多,养生的观念也比较前卫,如果能推出药膳火锅,肯定是一大特色。
荷花看田芳还是半信半疑的,便给她详细地解释,哪种中药可以补气血,哪种可以调理身体,哪些可以强身健骨,而且她说的这几种都是药性温和的,不但不苦,还会有一种天然的甜味。
荷花最后说道:“我说这么多也没用,老姑,明天咱还吃火锅,不过这底料,回头我来配,你尝尝就知道了。”
她说得再多,也不能打消田芳的疑虑,还不如亲自下厨做一回。
田芳痛快地点点头:“行,我还想着让你有空儿来多住几天,每次你一来,出几个点子,老姑这脑袋就跟开了窍似的,做生意也更有底气了。”
“老姑你太夸奖我了,我再聪明也就是出出主意,还得老姑和老姑父能干,才能把生意做这么好。”
两人互相捧着,田芳笑着揉了揉她的脑袋:“这么聪慧的丫头,将来也不知道谁有福气娶回家去!”
说完这句,田芳似乎想起了什么事,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了。
“荷花呀,老姑想跟你说件事。”
荷花夹了一块羊肉吃了,问道:“啥事儿啊?”
田芳看着她无忧无虑的样子,不由得叹了口气。
“县城里的郑府……你还记得吗?”
郑府?郑如松家?
荷花不禁一愣:“记得啊,咋地了?”
田芳皱起眉,轻声说道:“前不久,郑府来了个小厮,叫青石的,跟我打听你……”
田芳说得吞吞吐吐的,没有了往日的爽利,荷花有些急了。
“老姑,那个青石我知道,他找你打听我干啥啊?说没说啥事?”
她一边追问着,一边仔细回忆着上次跟郑如松见面的情形,怎么想都想不出自己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对。
田芳看她焦灼的样子,忙安慰道:“倒没说是啥事,只是问你最近有没有来过,听说没来过,又问你家住在哪里。”
田芳的神情有些尴尬:“荷花,你也知道,老姑在县里开个酒楼不容易,这些富贵人家实在不敢得罪,他问得又紧,老姑就……就跟他说了……”
之前她还告诫荷花不要跟郑府有什么来往,可是当她自己不得不跟郑府打交道的时候,才知道有多难。
她们只是平凡的老百姓,怎么敢得罪那些有钱有势的人家?
荷花倒不觉得有什么,再说她没做什么亏心事,也不怕郑如松来找她。
“没啥,老姑,这是小事儿,你不用放在心上。”荷花皱了皱眉头,“我就是想不明白,郑府找我干啥啊?”
田芳说道:“我也怕他们是想找你麻烦,又是好茶招待又是给他塞银子的,可是那个青石嘴巴严得很,说啥也不肯收东西,老姑也没问出来他们找你干啥。”说着,田芳露出了一副愧疚的神情。
荷花也想不出来郑府要搞什么名堂,要是郑如松想找自己,那还好说,无非就是想买点儿山里的特产啥的,只不过要是这么简单的话,为啥青石却死活不肯说呢?
如果是因为自己上次骂了那个叫春莺的大丫鬟,也不至于为了一个丫鬟打听自己的家在哪儿吧?难不成还能带人到小田村去找她麻烦吗?
再说,就算是春莺怀恨在心,也没资格支使青石来打听自己吧?
荷花这么想着就稍稍放了心,有青石出面,这事儿十有八九还是跟郑如松有关,那她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
看田芳忐忑的样子,荷花笑着说道:“老姑,你别担心,我又没得罪他们,怕啥啊?”
田芳看她笑容坦荡,才松了口气:“我知道你向来做事稳当,不会在外头闯祸的,就是那小厮啥也不肯说,我心里头就觉得不踏实。”
荷花知道田芳是担心她,安慰了她几句。
说了会儿话,荷花吃饱喝足了,觉得一阵阵疲惫,忍不住打了个呵欠。
田芳见状忙说道:“赶了一天的路,你累坏了吧,早点儿去睡吧。”
荷花实在是累了,也不客气,早早就去后院睡了。
躺在热乎乎的炕上,荷花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黑甜一觉,等她醒过来的时候,早已是天光大亮。
连头天晚上喝了不少酒的田大强都起来半天了,看她揉着眼睛坐起来,笑着说道:“还没睡醒呢?”
荷花伸了个懒腰,问道:“爹,现在是啥时候了?”
田大强一边往铜盆里倒热水,一边看了看窗外:“你瞅瞅外头,都快吃晌午饭了!”
荷花一惊,赶紧拿了棉袄棉裤往身上套:“咋都这个时候了?爹你咋不早点儿喊我呢?”
田大强试了试水温:“看你睡得香,就没招呼你。来,这水不冷不热的,赶紧来洗脸吧。”
田大强是看小闺女最近一段时间太累了,昨天又冒着冷风赶了一天的路,实在是心疼她,就想让她多睡一会儿。
荷花一边洗脸,一边抱怨道:“我不起来,你就让我一直睡到天黑啊?昨天都说好了,今天要去看大姐的!”
昨天晚上他们一到,田芳就让伙计给梅花报信了,梅花又不方便出门,今天指不定在家等得多着急呢!
田大强听着荷花埋怨,只是憨憨地笑。
荷花拿这个宠闺女的老爹实在没办法,赶紧拾掇拾掇,让田大强带上给梅花的东西,匆匆出了门。
荷花想着快到中午了,前头酒楼应该开始上客人了,他们这么进进出出的不方便,就拉着田大强从后门出去了。
外头太阳高挂,晴空万里,虽然没什么风,空气却冷冷的,荷花呵口气都冒着白汽。
她紧了紧帽子和围巾,跟田大强一路打听着,去了梅花住的地方。
之前梅花给家里写信,告诉家里人自己住的地方在哪儿,可是田大强一个村里的农夫,乍一到了县城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还是荷花认路,跟几个人问了问方向,很快就找到了。
正文 第446章看望
眼前是一个小小的院子,半旧的院门虚掩着,里头静悄悄的,荷花第一次来,生怕自己找错了地方,试探着敲了敲门。
“有人吗?”
“哎,来啦!”一个熟悉的声音传了出来,随即顾李氏便出现在门口,“哎呀,荷花,亲家公,你们总算是来了!”
看到顾李氏热情的笑脸,荷花顿时心情大好:“顾大娘!”
顾李氏忙打开院门,让他们进来:“昨儿得了信,梅花就高兴得不得了,一早上早早儿就起来了,去早市买了好多菜……”
顾李氏这么一说,荷花更愧疚了。
“都怪我,昨天睡得晚,今天就起迟了,让大娘和大姐等了半天——”
“嗨,这有啥的?小孩子就是觉多,再说这也不算晚哪!”顾李氏一副理解的表情,冲屋里喊道,“梅花呀,亲家公和荷花来了!”
梅花听见动静,早已急急地走了出来。
“爹,荷花!”梅花高兴得不知道说什么才好,“我还怕你们找不着地方呢,白担心了半天。”
“要不是怕跟你们错过了,梅花就要出去迎你们了!”顾李氏笑道,“快进屋,这么冷的天,别在院里站着啊!”
大家说说笑笑着进了屋,梅花握着荷花的手,一个劲问家里的情况。
田大强把东西放下,一样一样地告诉梅花:“家里都好,今年粮食收了不少,够家里吃的了,还有荷花种的药材蘑菇啥的,家里过得很宽裕,你两个弟弟会扶站了,没一刻的老实劲儿,可把你娘和翠花她们折腾坏了……”
趁着说话的功夫,荷花仔细地打量着梅花。
梅花穿着一件海棠红色的贴身小袄,领口和袖口绣着月白色的缠枝花纹,下身系着一条家常的墨蓝色裙子,头上梳着整整齐齐的妇人髻,插着一根素银簪子,耳朵上戴着一对金丁香,看着婉约又不失利落。
荷花笑嘻嘻地说道:“大姐,你这身衣裳真好看,好像不是嫁妆里头的布料做的吧?”
梅花的嫁妆几乎都是她置办的,她可不记得有这么一块布料。
梅花脸色微红,一边放着茶盅和糕点,一边努力用平静的语气解释道:“上个月相公领了银米,回来买了两块布料,说是什么京城传过来的新样式……”
看到荷花促狭的目光,梅花脸色更红了,忙说道:“还给娘买了一块枣红色的,前几天做好了,今儿才穿上的。”
一旁顾李氏笑道:“我说我岁数大了,还打扮个啥劲儿啊?开元非得要给我们买,亲家也知道他那个倔脾气,我拗不过他,只好做了一件,梅花还给我绣了万字不到头的花纹,说是讨个吉利……”
说起儿子和儿媳妇,顾李氏满脸笑意,丝毫没有那种婆婆看了儿子对媳妇好,就满心不自在的情绪。
荷花看梅花面色红润,举止自然,看起来和顾李氏婆媳两个相处得很是融洽,更加放心了。
那边顾李氏招呼田大强和荷花喝茶吃东西,一个劲儿地夸梅花:“这个糕还是梅花做的呢,里头加了牛奶子,蜂蜜和松子,刚搬来的时候,梅花做了几盒子糕点送给街坊邻居,人家吃了都夸,说是比糕点铺子里卖得都好吃,都说我有福气,娶了个心灵手巧的儿媳妇呢!”
梅花略带羞涩地说道:“是荷花教我做的……”
“我做的可没大姐做的好吃!”荷花赶紧说道。
不是她谦虚,县城里买东西还是比村子里方便得多,就比如这个牛奶子,他们村里可是买不到的,少了新鲜的材料,荷花在做糕点的时候,味道自然就逊色了不少。
田大强尝了几口,老老实实地说道:“确实是梅花做的好吃些!”
一句话说的几个人都笑了。
说了会儿话,顾开元提着东西回来了。
“娘,梅花,我回来了。”他进屋看见了田大强和荷花,脸上露出了笑容,“爹,荷花,你们总算来了,来半天了吧?”
听他叫田大强爹叫的毫不犹豫,荷花很满意。
“大姐夫!”她笑着招呼道,“我们也刚到没多大一会儿。”
顾开元笑着点点头,把手里的东西递给梅花:“我回来的时候买了点儿卤菜,一会儿你热热,添个菜,我陪爹喝点儿。”
“都是自家亲戚,别整这么客气。”田大强忙说道:“开元,你下午还要去县学吧,还是别喝酒了。”
顾开元一边脱了外头的棉袄,一边笑道:“我请了半日假,没事儿。”
“啊?那咋行?”田大强顿时觉得于心不安,说道,“可不能耽搁了你读书,那可是大事。”
刚才他们说起过,田大强知道顾开元明年准备继续考举人,如今正在刻苦攻读。
“读书的事儿,也不差这一天半天的。”顾开元笑着说道,“爹好不容易来一趟,我哪能不陪着吃顿饭呢?”
顾李氏也说道:“亲家,开元心里有数呢,你就放心吧!”
荷花拉了拉田大强的衣角:“爹,你就别推辞了,大姐夫也是好意。”
顾开元能请假回来陪田大强吃饭,说明还是很尊重梅花的娘家人的。
田大强只好笑着坐了下来。
眼看着到了中午,梅花便去做饭,荷花借口帮忙也跟了去。
灶屋里,她生好了火,探头看看顾李氏还在正屋跟田大强说话,便凑到梅花身边。
“大姐,我问你个事儿。”
梅花正在切卤猪耳朵,闻言头也不抬地说道:“啥事啊?”
荷花悄声问道:“你家里的钱,是谁管着呢?”
梅花一怔,不由得抬头看了荷花一眼。
看到荷花满脸认真和关切,她忍不住说道:“你呀,真是啥事儿都要操心!”
虽然这么说着,梅花还是告诉了荷花:“家里日用的钱,是婆婆管着的,你大姐夫领了银米,米放在家里留着自家吃,银子除了自己留两三百文的零用,其他都是交给我的。我要给婆婆,婆婆不肯要,说让我攒着,要是她没钱了再跟我要。买菜买东西啥的,都是婆婆出钱。我心里过意不去,有时候也在外头买点儿吃的和家里用的东西。婆婆有时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