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花田喜事:腹黑小农女-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个能让郑夫人大动肝火,让郑如松如此在意的小丫头,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
连下了两日的雨,这日上午天总算是放了晴,荷花惦记着后山的药材和蘑菇,可因为下了雨山路泥泞,家里人不放她上山去,她只好在家里干点儿家务活打发时间。
好容易盼了太阳出来,周氏和梅花赶紧把被褥和尿布等拿出来晾晒,翠花去查看仓房里的粮食有没有淋湿受潮,杏花则招呼荷花,把鸡窝羊圈打开,放家里的动物们出来透透气。
因为头两天的雨下得大,院子里还汪着几滩积水,那几只鸭子憋闷了两天,看见水坑便冲过去一顿扑腾,杏花躲闪不及,身上溅了一些泥点子,气得她一个劲骂。
荷花正在旁边笑着看热闹,忽然听见院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踩在泥地里扑通扑通的。
她心头一紧,忙回头看去,却见是吴明冲进院来。
只见他的青色长衫下摆全是泥点子,整个人跑得气喘吁吁的,连话都说不出来。
荷花吓了一大跳,赶紧迎了过去:“小明,你咋回来了?”
众人见了吴明这样也都紧张得不行,纷纷围了过来,一叠声地问。
“咋地了?出啥事了?”
“小明别急,先喘口气啊,慢慢说。”周氏一边帮着吴明顺气,一边说道,“翠花,快去给小明倒点儿水!”
吴明赶紧摆手,见大家慌乱又担忧的样子,更着急了,深吸了几口气才大声嚷道:“中了,中了!”
“啥?啥中了?”大家听了这没头没脑的话,都是一头雾水,面面相觑。
只听嗵的一声,梅花手里的木盆掉在了泥地里,溅了她鞋子都湿了大半,她却像是毫无察觉似的,双手紧紧捂住胸口,瞪大眼睛看着吴明,像是想问又不敢问似的。
看到梅花这个反应,再看吴明激动不已的样子,荷花一下子反应过来了。
“是顾大哥中了!?”
吴明拼命地点头:“是,开元兄考中了!”
这个从天而降的好消息,让全家人瞬间沸腾了起来。
“真的!?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周氏双手合十,眼眶都湿润了,口中喃喃念叨着,“多谢菩萨保佑,多谢大仙保佑……”
田大强一个劲儿点头,乐得直搓手,嘴里反复说着:“好,好啊!”
梅花则是紧咬着嘴唇,脸上又是激动又是喜悦,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翠花姐妹几个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又是蹦又是跳的,回过神来又赶紧给梅花道喜。
吴明喝了几口水,才算是缓过气来,笑着说道:“开元兄还要在县里盘桓几日,我一听见消息就赶着回来了,省得你们多惦记。”
此时梅花回过神来,羞涩地低了头,嘴角的笑意却怎么也掩不住。
吴明又说道:“这位新学官大人很是看重开元兄,说开元兄文字质朴,老成持重,是极为推崇的,亲自点了秀才,又叫开元兄过去,着实勉励了几句……”
他在白川书院念了几个月书,说话也变得文绉绉的,见大家听得神色茫然,就打住了不说,笑道:“不止如此,学官大人还录了开元兄为廪生,这次咱们全县只取了三名廪生,开元兄便是其中之一。”
他说得很是骄傲,可惜荷花一家人完全不懂廪生是什么意思,只有荷花迟疑地问道:“廪生是不是朝廷要给发银子的?”
吴明一愣,看了看眼巴巴望着自己的一家人,略带无奈地笑了。
“是,开元兄以后可以在县学里读书,每月朝廷发与二两银,一石米。”
荷花恍然大悟,这个廪生相当于现代的公费大学生,国家负责发补助的,虽然银米不是很多,对读书人来说却是很实惠又极有颜面的事。
一家人喜不自胜,围着吴明问这问那,吴明一一说着,那边荷花寻了个空子,拿了他的衣裳出来。
“小明这一大早上就往回赶,看你身上又脏又湿的,快换身衣裳去。”
吴明才要接衣裳,忽然想到一事:“我还是先不换了,回来就直奔家里来了,现在还得赶紧去跟顾大娘说一声儿。”
古代信息闭塞,吴明得了喜讯便想早点儿告诉大家,免得顾李氏担心。
荷花却拉着他不放,说道:“那也不差这一会儿了,你这么一身又是泥又是水的,别吓着顾大娘,快去换了。”
吴明站着不动,不好意思地说道:“一会儿还要赶路,换了也是弄脏了,还要麻烦你们洗……”
荷花不由分说地打断了他的话:“那也比你浑身湿漉漉地赶路强,你本来身子就不好,要是着凉了怎么办?赶紧去!”说着便强行把他推到屋里去了。
吴明拗不过她,只好飞快地换了衣裳,又忙忙地走了出来。
“叔,婶子,荷花,那我先去顾大娘家报信了。”
田大强见吴明转身要走,忙叫住了他:“小明,你等下。”
吴明停下脚步,等着田大强说话。
田大强看了看周氏和几个闺女,顿了顿才问道:“那啥……你知不知道,田一鸣考上没有?”
这次田一鸣也去参加院试了,不知道考中了没有。
田大强看着吴明,神色显得有些忐忑。
吴明愣了愣,下意识地看向荷花,见荷花一双大眼睛望着自己,显然也在等他回答,神色多了几分不自然。
“叔……我没看见一鸣大哥的名字。”他小心地说着,避开了田大强的目光。
田大强一怔,随即露出了失落的神情。
正文 第413章怪不得旁人
吴明想想又加了一句:“我看见榜上第三名是开元兄的名字,就赶着回来告诉你们了,那个……后面的我没看见。”
田大强听了这话,脸上重新升起了希冀的光芒:“这么说,一鸣说不准也考上了?”
吴明含糊应着,荷花却发现他的神色有些不对劲。
当着田大强的面,她不好追问,想了想便跑进仓房,捡了十几个鸡蛋和几块糕点放在篮子里,提着又赶紧出来了。
“小明啊,我也有一阵子没去看顾大娘了,你帮我带点儿东西过去啊。”她拿东西当借口,送了吴明出来。
荷花见离得家人远了,才低声问道:“咋回事?田一鸣没考上?”
吴明叹了口气,说道:“岂止是没考上……”
一路走着,吴明便把详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荷花。
原来这位新任的学官大人极是古板严苛,看重的是循规蹈矩,有真才实学,又沉稳纯朴的读书人,最厌恶的便是那些做文章花团锦簇,看起来满篇锦绣却空无一物的学子,偏偏田一鸣认为自己作的文章引经据典,字字珠玑,被学官大人斥责了几句还不服,当众申辩了半天,惹得学官大人大发雷霆,这田一鸣考试前又不曾有过任何打点,连个求情的人都没有,被学官大人毫不留情地骂了一顿,直接撵了出来。
荷花想到田一鸣那摇头晃脑自以为是的样子,也觉得很是无可奈何。
吴明苦笑着说道:“往年咱们县城每次少说也能考中二三十个秀才,这次只录了十七名,可见学官大人是何等严厉。唉,这位学官大人至少还要在县里教上几年,看来一鸣兄这几年是别想考中了。”
刚才他怕田大强失望,不好直说的,可是心里也不禁为田一鸣惋惜。
虽然田一鸣在村塾里时常欺负他,还伙同大家孤立他,可是毕竟是曾经的同窗,田峰也对他寄予厚望的,吴明只觉得有些可惜。
荷花沉默了一会儿,说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田一鸣性格如此,也怪不得旁人。”
吴明点点头,心里深以为然。
眼看着前面山路越发难走了,吴明便接过篮子,让荷花回去。
“我只跟书院告了一天假,一会儿跟顾大娘说完,我就直接回县城去了。”
荷花知道书院学业很紧,也不愿耽误他,点头应了:“好,那你下次什么时候回家?”
吴明想了想:“要是没什么事的话,就等过中秋节的时候吧,书院必是放假的。”
荷花算算时间也就一个来月,这才笑了:“嗯哪,到时候你早点儿回来。”
荷花又嘱咐了他几句,看着他走远了。
顾大娘要是听见顾开元考中秀才的消息,还不知道有多高兴呢!
果然不出荷花所料,吴明报信之后的第二天,顾李氏便来了。
“哎,顾嫂子你咋来了?我和他爹正商量着,这几天去你家道贺呢!”周氏见了顾李氏,笑着招呼道。
顾李氏满脸掩不住的喜色,笑道:“我来了,那不是正好?省得亲家再跑一趟了!”
这时荷花姐妹几个都出来了,纷纷向顾李氏贺喜。
顾李氏乐得嘴都合不拢,听荷花说得一套儿一套儿的听着最喜庆,笑着拉了荷花的手。
“你这丫头这张嘴就是讨喜,只不过说再多的吉祥话,大娘这儿也没赏钱!”顾李氏一番话说的大家都笑了起来。
顾李氏又把手里的东西递给荷花,只见是一条五六斤重的猪肉,一只洗剥干净的母鸡,还有豆腐和几样新鲜蔬菜。
荷花见状笑道:“虽然没赏钱,有这么多好吃的也够了。”
“你这丫头,夸你两句就不知道东南西北了。”周氏笑骂道,又推辞道,“嫂子你来就得了,还拿东西干啥,这么一大块肉,得花不少钱呢。”
顾李氏豪爽地说道:“一块肉算啥,今天我高兴!”
看得出来顾李氏是真高兴,大家说笑着,一群人进了正屋。
周氏让着顾李氏在炕沿坐了,荷花则把肉和鸡拿去灶屋预备午饭。
说了几句闲话,翠花和杏花便出去烧水泡茶。
周氏笑着向顾李氏说道:“嫂子这么多年,可总算是熬出头了。”
顾李氏拉着周氏的手,想起过去那些年的苦日子,眼眶也不由得红了。
“我家里是啥样子,别人不知道,妹子你是知道的,好容易才熬到了今天……”顾李氏低了头,揪起袖口擦了擦眼睛,声音哽咽,“昨儿我得了信,给我乐的呀,跟我家那个死老头子说了一宿的话……妹子你说,要是老头子还活着,看着开元考上了,他得有多高兴……”
看她哭得说不出话,周氏忙拿了帕子递给她,劝道:“嫂子别哭了,开元有了功名,这是好事儿啊,别再哭了,啊?”
顾李氏接过帕子擦了眼泪,勉强笑道:“是,都过去了,不提了。”
她擦干净脸,缓和了一会儿情绪,便说道:“瞧我这没出息的,说起以前那些事儿,差点儿把正事都忘了。妹子,今儿我来不为别的,就想跟你和大强兄弟商量商量,选个好日子,把两个孩子的亲事给办了。”
周氏微怔:“啊?是这事儿啊……”
看她面露犹豫,顾李氏还以为她有什么顾虑,忙说道:“咋了,可是有啥难处?”
周氏摇了摇头,说道:“没啥,就是……有点儿舍不得闺女……”说着,她自己倒有点儿不好意思了。
梅花从十岁离开了她身边,好容易才回来,这才半年的功夫,又要嫁人了,周氏心里是真有些舍不得。
顾李氏这才放了心,拍着周氏的手安慰道:“我体谅妹子的心情,只不过我想着,俩孩子年纪都不小了,早点儿办了,也了了一件心事不是?”
说着又笑起来:“头前儿我给他们俩合八字的时候,算命那人就跟我说了,梅花这八字是极旺夫的,嫁过来家里日子就能过得红红火火的,那时我还半信不信的,谁知现在这一看,开元才跟梅花订了亲,就考中了秀才,可不是应了梅花旺夫的说法么!”
做娘的哪有不爱听人家夸自己孩子的,周氏听顾李氏这么夸奖梅花,脸上也不由得露出了笑容。
“看嫂子说的,梅花哪有那么大能耐,还是开元的学问好。”周氏谦虚地说道。
顾李氏叹了口气:“人这命啊,由不得人不信,为了考这个秀才,开元吃了多少苦,前前后后考了七八次,家底都淘腾光了,也没考中,这次多亏了梅花,还有妹子一家人,要不然今年也不好说了……”
顾开元虽有学问,也要有考中的运气才行,要不然怎么那么多头发胡子都白了,考了一辈子还没考中的的童生。
这次要不是梅花家里资助了五十两,又有吴明帮着上下打点,秀才这个功名哪能轻易地落在顾开元身上。
顾李氏想到这里,越发觉得让顾开元娶梅花,简直是最幸运的事。
想到正事,她收回思绪,继续说道:“我就想着啊,趁着开元考中了,咱们把两个孩子的亲事也赶紧办了,这叫双喜临门!”
周氏听了也深以为然,毕竟之前就说好了,顾开元考过了院试就回来成亲,只是没定具体的日子,如今顾开元已经考中了,这些事自然也就该张罗起来了。
正文 第414章变化
想想梅花的嫁妆也办得差不多了,梅花这一嫁过去便是秀才娘子,往后更不会有人敢欺负她了。
“嫂子说的是,等一会儿大强回来了,咱们就商量个日子,把喜事办了吧。”周氏想通了就应了下来。
顾李氏见周氏答应了,顿时喜形于色,又问道:“梅花在家吗?我瞧瞧她去。”
周氏拍着小六小七,往西厢扬了扬下巴:“在她那屋呢,嫂子你过去吧。”
顾李氏拿着给梅花的一包布料,出屋往西厢去了。
翠花才端茶进来,见顾李氏又出去了,不禁笑出了声。
“顾大娘还是这么着急,大姐再过几日就嫁过去了,往后在一起的日子长着呢!”
周氏把小六抱起来,嗔道:“这么大丫头了,还打趣自家姐姐,你盼着你大姐嫁了干啥?下一个可就该轮到你了。”
周氏想着几个闺女都大了,要不了几年都要嫁人出门子,又是舍不得,又是叹气。
翠花没料到周氏会说到自己身上,脸一红,想说什么又不好说的,放下茶壶,低了头不说话。
周氏等了会儿,见她没像往常一样出声反驳,倒有些意外,抬头看向翠花。
她看翠花摆弄着衣角,白净的脖颈上带着红晕,不由得一愣。
看翠花这样子,倒像是女孩子害羞的模样。
要是搁别人身上,周氏还不会觉得奇怪,只是翠花打小就是爽利痛快的性子,从来都是有什么说什么,这么做小女儿姿态还真是头一次。
周氏很快反应过来,下意识地问道:“翠花,你可是有相中的人了?”
这下就算翠花再大方,也受不住了,说了句:“娘你说啥呢!?”一跺脚便跑出了门。
周氏抱着小六,愣愣地看着翠花消失的背影,一脸茫然。
难道翠花真的有喜欢的人了?这……她这个做娘的咋一点儿也不知道?
等田大强晌午回来,大家商量着顾开元和梅花成亲的日子。
如今是七月份,成亲肯定是太赶了,八月要过中秋,太早太晚都不好,就定了八月初六的日子。
既然定了日子,一家人越发忙了起来,农家办喜事虽然没有富贵人家那么多讲究,可田大强两口子不愿意委屈了梅花,再加上顾开元是新鲜出炉的秀才,于情于理这个喜事都不能办得太简单了,顾开元在县城一时回不来,顾李氏一个人又忙不过来,田大强便做主担了不少事,天天忙里忙外的。
田大强一家人充实又忙碌,老田家可就不那么热闹了。
自打从县城回来,田一鸣就天天把自己关在屋里不出来,田大壮成天唉声叹气的,蒋氏则见天儿地坐在院子里,哭一阵骂一阵的,哭的是自家儿子运气不好,骂的是学官大人不识好歹。
学官虽然不是县官,那也是朝廷正儿八经的官员,她这么骂了几天,村长田平泉知道了就不好不管了,叫了田米氏去劝劝,也说清楚里头的利害,谁知蒋氏见了田米氏,连带村长一家都骂上了,说田平泉两口子见了田大强家有钱就偏心,背着人搞那些肮脏龌龊的勾当,才让顾开元考上了秀才,又说田峰不好好教田一鸣,自家儿子都是被他们耽误了。
田米氏起初体谅她因为儿子没考上心里难受,忍了半天,后来听她越说越不像样子,也跟着她对骂了几句,说什么都是一个先生教的,顾开元怎么就考上了,蒋氏自家儿子没本事,还要怪旁人云云。田米氏可是村长的媳妇,村民们在一旁听着自然都帮衬了几句,把蒋氏骂得无言以对,田米氏才气呼呼地走了。
闹了这么一出,也没人在管蒋氏骂不骂街了,左右被人听见了,要抓也是抓蒋氏,攀扯不到别人身上。
蒋氏骂了几天无人搭理,越发看什么都不顺眼,成天疑神疑鬼的,丁点儿的事也会寻思是不是这事儿影响了自家儿子,见人骂人,见狗骂狗,见鸡骂鸡,闹得老田家上下苦不堪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