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家桑田赋-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看你吃不惯窝窝头,今晚煮了饭!”沈婆婆道,有些得意的说:“那还是我儿子送过来的,一直都没吃,上好的大米,每年没得不上几斤。。。”
沈织自然笑着搭话,“沈大哥在做什么?我记得婆婆还有个女儿的,应该只比我大上一点。。。”
一边吃着饭,一边听沈婆婆拉家常。
沈婆婆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沈大树在镇上开了一家竹篾店,讨了镇上的姑娘做媳妇儿,连带着沈小树都在镇上铺子里当学徒,不愿意回家种田。沈婆婆的女儿比沈织大上一岁,通过大儿子介绍,也嫁到了镇上。
沈婆婆说话间看着沈织道:“你也十八了吧?怎么还不成亲?!小花都生了两个娃了!”
沈织汗颜,连忙转了话题,“婆婆,你家的地难道是你在种?”
沈婆婆立即叹道:“现在的娃子哟!一个个的都想往城里跑,这种地才是庄稼人的本分,学什么商贾做生意!”
沈织放下碗筷,准备收拾桌子。沈婆婆倒也不客气,直说:“放在厨房就好,我明儿起来洗!菜留着,明早上就窝窝头吃!你明早也来我这,你家厨房什么也没有,明早还不是饿着!”
沈织应下,把菜收进锅里,盖上锅盖,又舀水把碗筷给洗了。沈婆婆虽然念叨着沈织太客气不把她这儿当自己家,倒也没有阻拦。
☆、第3章 种田文专业户
等沈织洗完碗出来,沈婆婆又拉着她说话。沈婆婆老伴去年没了,老人家又不愿意去镇上和儿子一起住,沈织知道沈婆婆是一个人寂寞,自然陪着老人家说话。
“我看你今晚干脆住我这好了!”
沈织笑着摇了摇头,又想起明天进城的事,不由问道:“婆婆,我明天要去镇上买些东西,你知道村里谁家有牛车吗?”
“你要去镇上?”沈婆婆惊讶的看着沈织,“你不是今天刚回来?咋又要去?”
“我家那个样子,肯定是要买些东西添置的。”沈织笑道。
沈婆婆觉得她说的话有些道理,“村西的赵铁牛家有牛车,你今天去和他说说,定下明天进城的时辰。”
“赵铁牛家,是去哪个镇上啊?”沈织试探着问。
“那要看是哪些人去了,村里没什么大事就是去离这近的河沟镇,要是有买种子的大事,就去临河镇。”沈婆婆道,“不过前天赵铁牛去过临河镇了,这几天大家的地也种上了,应该是去河沟镇吧!”
沈织心里松了一口气,“那我去找铁牛叔!不过搭他的车,要多少钱啊?”
“给他一个铜子就行了!”沈婆婆哼道,“他那破车,也敢收钱!”
沈婆婆说着已经起身,对沈织道:“不行,我陪你去!看他那个没脸没皮敢不敢收老婆子的钱!”
沈织无奈,“就是一文钱的事,大家都是一个村的,别伤了和气。。。”
回来花了三文钱的事儿沈织没敢说。
“一文钱就不是钱?!你一个女人家挣钱也不容易,能省就省!这一文钱上镇上还能买个肉包子!”
沈织知道老人家都是这个样子,也不和沈婆婆死犟,只笑着说:“好。去那我就说是您老人家说的,铁牛叔肯定不敢收我钱。只是天快黑了,这路不好走,婆婆你还是别去了。”
“老婆子得去!”沈婆婆横了沈织一眼,“你四五年没回来了,认识路吗?!你铁牛叔早搬家了!”
沈织无话可说,扶着老人家往外走,顺便听老人说赵铁牛发家史。
铁牛可谓是种田文专业户,沈家村只有一个赵铁牛,但是沈铁牛却有好几个,可惜都没有赵铁牛的光环。
和所有种田文一样,赵铁牛家徒四壁,只有一间破草房子,下面还有三个弟弟四个妹妹,一家八口全靠赵铁牛。
赵铁牛快三十了都没找到媳妇,直到有一天,一个叫沈葱娘的女人嫁给了他。。。
沈婆婆讲故事的能力出神入化,说话之余还能教沈织认路。这个时辰,沈家村炊烟大盛,不少汉子提着农具从地里或者山上回来。沈织这才知道,沈婆婆见沈织中午吃的少,早早的做了晚饭。
走了近半刻钟才到赵铁牛家,沈织发现沈家村不是一般的大,都快赶上一个镇子了。
沈家村里大部分人姓沈,但是经过几年通婚,也有不少外姓人。沈家村南面是山,因为有河流经过,东面却是一块大平原。不过通过沈婆婆的话,沈织知道,那上千亩良田,都是沈家的。
沈家是沈家村的大户,虽然沈家村十个有九个姓沈,但是能称之为沈家的,只有东边的那一户。
临河沈家也是有名声的读书人家。沈家设有族学,沈家村有意让儿子读书的,都可以进去读书。不过为了生计,沈家村大部分人只让儿子进去读个两年,认些字就回来了。
沈织的兄长沈云,就一直在沈氏族学里读书。
在这个年代,沈家村不少人都是认识字的,所以沈家村的村民走出去,都自觉都比别人高出一等。
周围的村子里的姑娘,都想嫁到沈家村。
赵铁牛的家是青砖瓦房,看起来有七八间的样子,矮墙围着,在村里算是气派的了。
赵铁牛是个憨厚的汉子,皮肤黑的发亮,笑起来露出一口白牙。和赵铁牛说好明日辰初集合,沈婆婆一说,赵铁牛忙摇着头说不用给钱。
这时候一个中年妇人走了出来,对着赵铁牛埋怨道:“你咋就这样爱赶车?让你买马车你不肯,大黄已经很老了,不能再走了!”
沈织见她瞧起来也就三十左右的样子,心里猜想应该是沈葱娘了。
沈婆婆听到她的话,顿时不高兴了,“牛不用来耕地拉车用来干什么,你还能杀了吃肉不成!我说葱儿,你这有钱了,是不是看不上我这把老骨头了!”
牛是用来耕地的,律法规定不能杀牛,更别说吃肉了。
沈葱娘见沈婆婆这样说,不由得急了,“哪里呀!我这不说铁牛吗?想让他买头牛犊子回来,大黄耕了这么久的地,也该享享福了。”
老人家皱眉,还要再说,沈织知道沈婆婆心里有想法,赶紧道,“婆婆,天都要黑了,咱们早些回去!”
沈葱娘这才主意到沈织,不过也没多问,笑着对沈婆婆道:“沈婆婆,这女娃说的是,天黑了路不好走,我让铁牛送你回去吧!”
远远的有个人大喊了一声:“铁牛!”
赵铁牛“嗳”了一声,众人都转头去看。
沈织见那汉子走近了,才发现比沈织高出不少,更何况这初春的天气,这人竟然只穿着一件粗布单衣,露出古铜色的胸膛。沈织看着就觉得冷,也不想抬头去看那人的相貌,直接拉了拉沈婆婆的袖子。
沈婆婆也不理葱娘的话,叫了沈织跟上,“铁牛还有事,我自个儿回去就成了!”
“那我就不送了!您老人家小心!”
沈婆婆只哼了一声。
沈织隐约听见那汉子也在和赵铁牛商量进城的事,忍不住转头又看了一眼。刚才说话的时候沈织和赵铁牛一起,赵铁头大约比沈织高了一个脑袋。可是这一看,那汉子和赵铁牛,简直就是赵铁牛和沈织的翻版。
回去的时候却发现沈织的家门口有人在吵架。
沈织不想沾上,想叫上沈婆婆一起绕路,沈婆婆却说:“这可在你家门口!你绕道,去哪儿啊?”
沈织想着也是,和沈婆婆一起走近了。
“你盖房子,怎么能占别人家的地?!”一个约莫二十岁的妇人说道。
另一个年近五十的大妈不肯了,嚷嚷着说:“又不是你家的地!关你屁事!你个不下蛋的母鸡,还管到老娘身上来了!你难道和这家底主人有一腿?!也是,你丈夫和人家好的穿一条裤子,共用一个女人也不是什么大事!”
“你。。。你。。。你咋说话的!”少妇根本不是大妈的对手。
沈婆婆听着都忍不住啐了那个大妈一口,骂道:“沈翠花你还要不要脸了!一把年纪欺负人家媳妇!”
翠花见沈婆婆来了,脸上有些悻悻,抱着手没有说话。沈婆婆叫了那少妇来问清了情况,沈织忙跟在沈婆婆身后。
少妇看见沈织,打量了好几眼,不由惊疑道:“你。。。你。。。你是织娘?”
沈织笑道:“是啊,我回来了。”
“我咋没见你呢!”少妇和沈织说了一句,转身对沈翠花道:“正主回来了!看你还敢占别人家的地!”
沈织还没明白过来,少妇拉着沈织七里八里把事情说了一遍。
这妇人丈夫姓张,家在沈织隔壁。张嫂子的丈夫张江是和沈云一起读书的,沈云去金陵的时候,把家里的地交给了张江打理,没想到第二年,张江也去了金陵读书。
而这个沈翠花也住在沈织隔壁,沈翠花的屋子和沈织的屋子中间隔了一大块空地,这块地是沈织家的。沈翠花的屋前用篱笆圈起来了,养了鸡,但是沈织家没有人,久而久之,沈翠花篱笆圈的地越来越大。
开始张嫂子也不想管,毕竟邻里乡亲的,沈织家又没人。但是沈翠花小儿子要成亲,沈翠花叫了人来量地皮盖房子,用的这地居然有一半是沈织家的,这就太过分了。
沈婆婆听完这些话,也忍不住了,指着沈翠花的鼻子骂道:“谁让你占别人家的地的,这地是沈河留给他儿子的,可是有地契的!你敢盖房子,明儿云子回来,把你房子拆了!”
“云子都走了五年了!谁知道他啥时候回来!你有地契,先把地契拿出来看看!这篱笆圈的都是我家的地,谁不知道?!”沈翠花不上当,强横的和沈婆婆对骂。
沈婆婆一拉沈织,“这是沈河的女儿!云子的妹妹,事主在这呢!”
沈翠花看沈织一个女娃,不由哼道:“你随意找个人就说是沈河的女儿,我看是你这个老婆子想要沈河的地,不知道从哪个沟沟里找了个女娃冒充的吧!你不是说有地契吗!让这个女娃把地契拿出来啊!”
☆、第4章 坐着牛车进城去。。。
沈织哪有地契。
她去临河镇当学徒的时候才十三岁,沈云怎么可能把这么重要的东西交给她。
沈翠花见沈织不说话,气焰更加嚣张了,对沈织道:“没事不要多管别人家的闲事!小心被人卖了还帮人家数钱!”
沈织抿了抿嘴,道:“我兄长就是沈云。这地是我家的就是我家的,我虽然没有地契,但也不是你说是你家的就是你家的。这块地是谁家的,想必族长都知道。你现在要盖房子尽管去盖,我明儿找了族长来,就一清二楚了。”
“呸!你个小娘皮!敢拿族长来要挟我!你等着你找族长来!”虽然嘴上骂着,沈翠花的气势到底弱了。
沈婆婆早就忍不住了,“沈翠花你嘴巴放干净点!要盖房子赶紧盖,到时候你儿子成亲,喜事变丧事,可不要怪我没提醒你!”
沈织被唬了一跳,没想到看起来慈祥的沈婆婆骂起人来这么损。沈翠花大怒,拎起锄头竟然要打沈婆婆。
“沈翠娘你个贱人!”
张嫂子和沈织赶紧上前拦住沈翠花,沈翠花的儿子和丈夫听见外面的动静,也赶紧出来了。
这边两个女人拦住沈婆婆,那边两个男人拉住沈翠花。两个大妈竟然这样隔空吵了起来。
沈翠花的儿子和丈夫连哄带骗的把沈翠花拉了回去,张嫂子对沈织苦笑道:“织娘,没办法,俩老人家闹了几十年了。”
“明明是那沈翠花不讲理!”沈婆婆很不满意张嫂子的说法。
张嫂子连赔不是。这时,沈织家隔壁走出一个大概十一二岁的小男孩,冲着张嫂子嚷嚷道:“嫂子!咋还不回来做饭!娘都等好久了!”
张嫂子应了,和沈婆婆交代了几句,就回去了。
沈织把沈婆婆送回家,这才绕着小路回了自己的屋子。从怀里掏出向沈婆婆借的火折子,点燃了油灯,沈织拴好了门,脱了鞋钻进被窝里。
一进被窝,沈织打了个寒颤。
被子还有股湿气,带着发霉的味儿,怎么睡都睡不热。沈织庆幸还好不是冬天,不然没有火盆,怕是要冻死。
吹了灯,心里计划着明日去镇上买些什么东西,翻来覆去的倒也睡着了。只是一晚都没有睡安稳,半夜的时候山里有狼狗在叫,好不容易睡得沉了,公鸡又开始打鸣了。
沈织挣扎着起身,在今天要买的东西加上了棉花和布料。简单梳洗过,沈织找遍了堂屋和里屋的柜子,终于翻找出一个针线篓子。
东西还算齐全,沈织心想可以省下一笔钱了。
还没出门,沈婆婆已经在喊沈织了。老人家耳朵时好时坏,嗓门却大得很。沈织大声的应了,揣上银子,从后院的小路去了沈婆婆家。
沈婆婆塞给沈织两个窝窝头,背着包袱和沈织一块往外走。沈织接过了沈婆婆的包袱,问道:“婆婆,你这是去哪儿啊?”
“去镇上!”沈婆婆道,“老婆子我也很久没见到孙子了,去看看孙子。整天见到沈翠花那个泼妇,非得气出病来!”
沈织不敢在老人家面前提沈翠花的事,只和老人家说孙子,自然把老人家哄得开心。
“我那孙子长得可壮实了!我儿媳妇虽然是个泼辣的,但是屁股大,好生养,不然我哪能让她进沈家的门。。。”
沈织勉强吃完了两个窝窝头,也到了赵铁牛家。不出意外,已经有两个人在等着了,但是那个壮汉还没来。
沈婆婆和赵铁牛说了自己也去镇子上的事,赵铁牛挠着脑袋笑笑,露出一口大白牙,“我这牛车坐的下!”
等了没多久,那个高壮的汉子也来了。汉子扛着一大头野猪,赵铁牛看了,就说:“大周,你啥时候弄的?”
“昨天打的。”那个叫大周的汉子道,“跑进了我的陷阱里,伤了腿出不来了,捡了个便宜。”
车上一个闲汉模样的人说:“也是你运气好,这春天的,野兽都发情,这么大的野猪可不是那么好猎的!”
沈大周没有说话。大家都上了车,赵铁牛问众人都坐稳了没,得到回答后就赶着老牛从另一边出了沈家村。
拉车的牛似乎真的老了,走得很慢。但是河沟镇离沈家村近,不过一个时辰就到了。
河沟镇的人口没有临河镇多,但也不少了。大家在镇口下了车,又约好什么下午在下车的地方集合,众人分别进了镇子里,寻摸自己的事儿去了。
沈婆婆给沈织说了哪些地方卖东西,还道:“我今天就住在儿子家了,地里有些菜,你一个人住,尽管摘去吃了,免得菜老了不好吃,也顺便帮我看着地。”
沈织“嗳”了一声,把背着的包袱还给沈婆婆。沈婆婆接过包袱,进了镇子找儿子去了。
沈织找到卖棉花的铺子,定了十五斤的棉花,让店里的伙计分别做成被子和褥子,给了钱,约好下午来取。
家里柴米油盐什么都缺,沈织一样一样的买过去,费了不少银子。沈织想了想,又去买了些布料和丝线。她所会的技能就只有裁衣绣花,以后可得靠这个混饭吃。
不买不知道,还不是最上等的丝线,价格也不便宜。沈织想起自己以往在成衣铺做绣活用的东西,都是上等,难怪都只卖给非富即贵的人家。
拿着东西,沈织找了一家面馆吃了一碗阳春面,又花掉她三个铜子。沈织面皮一抽,做绣娘的时候包吃包住,沈织有钱寄给兄长不说,还有闲钱上街买些小玩意儿,如今一回家,可掏了个干净。
有了米面,也得有菜。不敢买鸡蛋,沈织去卖菜的地方转了转,怀里还剩两个银角子并五十文钱,听着后腿肉二十文一斤的价钱,沈织转身,决定去看看有没有鱼卖。
现在是下午,卖鱼的早就收摊了,沈织觉得自己今晚只能去沈婆婆家偷菜了。
沈织也不好意思总占沈婆婆便宜,于是向街上的人打听沈大树的竹篾店在哪儿,称了一斤五花肉,买了十块桂花糕,就提着上了沈大树的铺子。
沈大树一家正在吃饭。因为沈婆婆来了,不仅沈大树和媳妇在,沈小树也带了老婆来。一家子围在一张桌子上,五个孩子满地撒欢,沈婆婆看孙子孙女越看越喜欢,沈织一见一群孩子,头都大了。
见沈织提了东西,大树媳妇的脸上不由多了几分笑容,沈婆婆说:“织娘你吃饭没?”说着叫了大儿媳,“瞎站着干什么!还不去给织娘拿副碗筷来!”
沈织忙道,“我吃过了,就来瞧瞧您,认个门儿。这两天多亏了您照顾我,怪不好意思的。”
沈织左右手都提了东西,说话的时候顺手就把肉和装着桂花糕的油纸包给了大树媳妇,大树媳妇接过,连说沈织“太客气了”。
大树媳妇早就瞄上了沈织手上东西。不仅是沈织手上的肉,透过沈织的布袋子,大树媳妇看见里面竟然是稻米。
说沈织太客气的大树媳妇马上闭了嘴,拎着肉进了后厨。小树媳妇让了凳子出来,对沈织说:“留下来在吃点吧!”
沈织摇了头,对沈婆婆道,“和铁牛叔约好了,时辰快到了,可不能让铁牛叔等久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