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福娃-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派胡言!”
  苏鲤站了出来,“莫非你当尚仪局的女官不是女官?你要以一己之力将尚仪局清算出六局一司的范畴不成?”
  “这尚仪局的规矩乃是皇后娘娘亲定下的,你听了德妃娘娘的授意,就要来违背皇后娘娘定的规矩,莫不是觉得德妃娘娘比皇后娘娘还大?”
  “至于你从未对本官动手,是本官向你动手,将你摔趴在地上,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你当这么多人都是睁眼瞎不成?”
  “你我之年纪、之体格,本官如何将你一举摔趴在地上?分明是你自己向本官动手时闪了腰,自作自受摔在了地上!真是血口喷人!”
  杜宫正看着苏鲤这反应,听着苏鲤一连三顶大帽子扣到了廖律头上,顺带着还将德妃给拉下了水,惊得眼睛都瞪大了。
  如今皇后身边的玉邬姑姑在,宫正司在,六局一司办公的地方都相距不远,各局都有人过来围观,若是苏鲤不说,这件事或许还有回旋的余地,现在苏鲤这么一说,廖律绝对凉了,德妃怕是也会麻烦缠身。
  “这小丫头是怎么回事?之前看着不声不响,就和面团子一样的性格,怎么突然就炸毛了?像只小刺猬一样。”
  杜宫正心里嘀咕了一句,同廖律道:“别的暂且不论,辱骂女官这件事是万万揭不过去的。至于旁余的罪名,就按宫正司的规矩来罚吧。玉邬,你怎么看?”
  玉邬顺水推舟,轻叹一声,“廖律,你我本是老熟人了,没想到……尚仪局发生的事情,我会如实禀报皇后娘娘,听皇后娘娘决断吧。”
  直到这会儿,廖律才意识到,她是真的要凉了。
  四妃与皇后的立场本就相对,看着皇后不得宠,给皇后添了不少赌,现在让皇后逮到了机会,皇后怎么可能会轻拿轻放?
  做梦呢!
  虽说这会儿的皇后就如同被拔了牙的老虎,但余威犹在,她一道手谕下来,就禁了德妃的足,廖律也领了一百二十个耳刮子与三十大板,还连提了七天的铃。
  荣公公手眼通天,宫里的丁点儿风吹草动都瞒不过她,更别提六局一司这么大的动作、这么齐心地针对德妃,他将事情的来龙去脉摸清楚之后,很快就禀报给了皇帝。
  皇帝听后,关注点却跑偏了,他有些想笑,“你说那扣到德妃头上的大帽子,是苏崇文家闺女给扣的?就是那个十岁出头的小丫头?”
  荣公公给皇帝奉了一盏茶,“正是那小丫头。听说耿尚仪原先都被那廖律给气得不轻,也是那小丫头挑唆的,一顶接着一顶的大帽子扣下去,廖律与德妃根本无力招架。”
  “原先奴才还担心廖律与德妃会使阴招,没想到那小丫头直接用了阳谋,皇后那边同四妃的积怨已久,动手动得没有丝毫拖泥带水……陛下,您看德妃那边?”
  皇帝的脸色冷了下来,“不就是摔一跤么?娇娇气气,她肚子里又没怀龙种!皇后要如何处置,听皇后的就是。给那小丫头送几匹鲜亮的布……算了,让尚服局派司衣过去,给那小丫头和她的两位兄弟都添几套鲜亮的衣裳。”
  “嘿,你说这小丫头还挺有趣,你之前不是同朕说她在六局一司很软和么,说话声音软,性格也软,到底是什么事儿,把这小猫一样的人给惹急眼了?”
  荣公公被皇帝的比喻给逗得噗嗤一下乐出声,“确实是猫儿一样的性格,好的时候你好我好,不好的时候,该挠人还是该下口,半点都不留情……那帽子扣的,简直就是招招致命。”
  “奴才听说,德妃是那小丫头入宫后唯一一个给跪过的人,还是在那小丫头心急如焚地去尚书房找苏家两位小公子的时候,怕是那个时候,这小丫头就惦记上德妃了。”
  “陛下,用不用奴才给那小丫头提个醒?不要太锋芒毕露了?”荣公公试探地问。
  皇帝摆手,“可别,朕觉得这小丫头和她爹一个样,都是干大事的!宫妃虽然尊贵,但女官尊严同样不容亵渎,那小丫头做事,处处都占着一个理字,我们为什么要敲打?再说了,有些妃子确实是忘了自己的本分。”
  说到这里,皇帝眯上了眼,“为皇室开枝散叶的能耐没有,兴风作浪的本事倒是不小。真是多亏了六局一司这些聪慧的女子,才能让后宫里少了许多风波。前朝本就不安定,若是后宫再乱了,那岂不是要里里外外乱成一锅粥?有人愿意当这定风波的刀,那就让她当个尽兴!”
  荣公公真情实感地替后宫中的嫔妃捏了把辛酸泪。


第53章 入V第三十一章
  有道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旁人都觉得入宫之后便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可他们怎会知道,有很多妙龄女子本可以长命百岁,但入宫之后,早早就殒命了。
  人人都羡慕那些妃嫔的好命,只有那些妃嫔知道,她们在皇帝眼中,不过是生儿育女的工具罢了,她们为皇帝诞下子嗣后,皇帝会允她们许多好处,可一旦她们逾矩了,那便再无出头之日。
  甚至于说,从她们诞下皇嗣之日开始,皇帝就不会再同她们亲热,就算偶尔有交流,也无非就是话话家常,说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就如同皇帝例行上朝一般,例行给她们一些安慰。
  皇帝见他们的次数,还不及见那御前侍卫孔渡洲的次数多!
  渐渐地,那些拿得起放得下的嫔妃们就明白了,她们与皇帝之间只是达成了一种交换合作关系,她们为皇帝生儿育女,做一个不作妖不惹事的好嫔妃,皇帝就赏她们荣华富贵,保她们母族平安顺遂。
  仔细想想,就连与皇帝青梅竹马的皇后都难成皇帝的心头好,她们又能奢求什么?
  与那些为后宫安宁有序而兢兢业业做事的六局一司女官相比,宫妃不过是花瓶罢了。
  …………………………………………………………………………………………………
  在这次四妃与六局一司的‘战斗’中,德妃完败,耿尚仪扬眉吐气,一直都充当‘六局吉祥物’的苏鲤成功刷了脸,让那些人都认识到了她的另外一面。
  也就是这个时候,宫里的人才想起来,苏鲤可不仅仅是养在宫中的权臣质子,还是皇帝亲封的女官,一个无人知道究竟是几品几级的女官。
  皇帝赐下的赏赐是荣公公亲自领着人抬去春和宫的,除去那些绫罗绸缎与珠宝如意的赏赐之外,还有两件适合苏鲤身量的官服,大红底色,上面缀有珍珠玛瑙,绣有飞天白鹤,正是五品女官服的缩小版。
  唯一有别于尚宫服的地方,是她的袖口上绣了两条金黄色的小蛇,看着活灵活现,颇为有趣。
  苏鲤谢过皇帝的恩典,穿着官服在春和宫内走了两圈,感觉全身不自在,赶紧把官服换下来,穿上了日常的便装。
  徐嬷嬷在一旁提醒道:“姑娘,既然这官服到位了,明日你再去六局一司,可就得穿着官服去了,不然容易遭人诟病。”
  “可那领子硬巴巴的,难受得紧。”苏鲤的脸都皱成了苦瓜模样,她问徐嬷嬷,“能否把那领子熨一熨?使其软一些?现如今那领子里面像是加了浆糊一样,硌得人脖子疼。”
  徐嬷嬷噗嗤一下笑出声来,“姑娘,那衣领是专门做成这样子的,日后浣衣局的宫女取走你的官服洗好之后,还会有人再将那衣领给支棱起来。好歹是官服,不挺阔一些,穿出去后怎么显示自己的女官威仪?你学学杜宫正那挺胸抬头的走路姿势,走出门去威风八面,而且也不会觉得领子硌人。”
  苏鲤想了想当女官的好处,只能咬牙把这点给忍了下来。
  等到尚书房放学的时候,苏茂林和苏修竹是领了题目回来的。
  尚书房的先生让两人答一问题,“南疆之人,疏于教化,不服教化,如何解?”
  这道题目问得相当应景,南疆山多水多,仗着天然的地理优势,南疆各部族一直都兴风作浪、四处作妖,有了□□署的相助,镇北军南调,一次性就将南疆个部族给强攻了下来,那些没见过世面的南疆各部族都被□□的威力吓懵了。
  收服南疆各部族之后,新的问题也凸显了出来。
  南疆各部族之间尚且存在方言诧异,更不用说方言本就存在南北差异,镇北军的统帅请了个精通南疆语言的奇人,才听懂南疆人叽里咕噜说的是什么。
  有很多人只是假意投降,打算等镇北军撤走之后,再重整旗鼓,自立为王。
  镇北军的统帅给气坏了,偏偏又没什么办法,只能上书给朝廷,求朝廷想一个一劳永逸的法子。
  为了这件事,朝堂上吵得不可开交,尚书房的那先生也把这件事当成题目,让尚书房的小崽子们去想。
  苏茂林和苏修竹兄弟俩对这件事持有不同的看法。
  苏茂林说,“先生说南疆人疏于教化,那自然应当是请名师大儒去教化南疆,让南疆人都明理懂礼,问题自然可解!”
  苏修竹却说,“先生明明说了南疆人不服教化,请名师大儒去教化南疆,那些人就能听得进去吗?依我看,还是学爹爹当初的做法,将南疆人都从南疆拎出来,同中原人混在一块儿,以中原人监察南疆人,他们分散开来之后,也掀不起什么大风浪,同中原人通婚四五代人,保准就对南疆没什么感情了。”
  苏茂林又道:“南疆人口众多,多数都是以山寨聚集,如何将他们从南疆拎出来就是一个大问题!你有什么妙招,不妨说来听听?”
  苏修竹‘就是’了好一会儿,小脸憋得通红,半天都没憋出一个所谓的‘妙招’来。
  苏鲤在这个时候端了一份炖好的雪梨羹进来,见兄弟俩争得脸红脖子粗,便好奇地问,“你们不是说要做先生布置的功课么?怎么争吵起来了?”
  兄弟俩七嘴八舌地把问题给说了,还互相指责了一通,最后问苏鲤,“姐姐,要是由你来回答这样的问题,你会怎么解?”
  苏鲤将雪梨羹给二人分到小碗里,让二人端着小碗吃,自个儿也喝了一点雪梨汤,仔细想了想,道:“若是姐姐来答这问题……怕是答案会吓到你们俩。”
  “你们先生说,南疆人疏于教化,亦不服教化,那我们为什么要教化?还记得姐姐当初同你们说的,看人要看心吗?同样的道理,有些时候,正经的法子是行不通的,得想别的法子,目的却是不能变的。”
  “你们兄弟俩仔细想想,朝廷对南疆的期望是什么?是教化南疆还是稳定南疆?”
  苏修竹眨眨眼,道:“是稳定南疆。”
  苏鲤给了苏修竹一个鼓励的眼神,点头道,“没错,就是稳定南疆。既然朝廷的目的不是教化南疆,我们为什么要行教化之事?最简单的法子就是杀。”
  “将那些不服管教、四处唆使挑事的人都挑出来,先杀一半,看剩下的一半愿不愿意服软,如果不愿意服软,那就再杀一半……偌大一个南疆,缺几个人吗?”
  “只要他们不服教化,那就一直杀下去,哪怕将南疆杀成空山空水空寨子,那也无所谓,中原百姓那么多,调一些过去不就行了?南疆水土好,作物易生长,老百姓的日子不会难过。”
  “再者,我不相信真有人不怕死。将那些不怕死的人都杀了,剩下的人就都是被吓破胆的良民。修竹方才说对了一半儿,将南疆人和中原人混在一块儿,以中原人监之察之,可是,修竹,你有一点没想明白,爹爹当初为何要让跶虏迁入中原再打散,而不是将中原人迁至跶虏?”
  苏茂林回答,“是因为跶虏苦寒,冬日百草不生,老百姓都无法活下去。”
  “没错,因为跶虏苦寒,所以不将中原人迁至跶虏。现如今南方水土丰沃,为何要将南疆人都从南疆迁出来,舍了那么好的地方不要,非要让南疆人与中原人挤在一起?”
  苏修竹这会儿明白了,“那应当是让中原人迁至南疆,按爹爹的想法,应当是让中原人多多迁入南疆,最好是要比南疆人还要多上一些,这样的话,我们便可以‘反客为主’了,等留在南疆的绝大多数人都是中原汉人时,那些南疆人就算再想掀起风浪,他们也掀不动了。”
  “正是这个道理。好好吃雪梨羹,吃完之后再想想,看看明日该怎么给先生个答复。”
  …………………………………………………………………………………………………
  次日,苏鲤目送小黄门领着苏茂林与苏修竹兄弟俩往尚书房而去,她也换上了那穿着让人浑身不得劲的官服,抻着脖子往六局一司办公的地方走去。
  这天轮到她去尚工局当值了。
  苏鲤还未走近尚工局,就见一众尚工局女官仿佛脚下踩了风火轮一样忙进忙出,个个脚下生风,她拉着一个相熟的女官问,“月姐姐,发生什么事情了?怎么大家都忙成这样?”
  那女官名唤佟月,关中人,抄着一口与佟掌柜有七八分相似的话,若不是苏鲤再三确认过这佟月不认识佟掌柜,她都要怀疑这佟月与佟掌柜是不是亲戚了。
  佟月道:“德妃娘娘患了失心疯,打翻油灯纵火,得亏内监机灵,把她给救出来了,只是可惜了紧邻着德妃寝殿后面的藏书阁,一大半的藏书典籍都烧成灰了,那么好的藏书阁,这会儿被烧的只剩下了断壁残垣,可不就轮到尚工局出力了么?”
  苏鲤有点傻眼,那德妃患了失心疯,玩起了纵火**?
  人的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因果报应环环相扣,若不是德妃咄咄逼人,尚仪局肯定会主动找人去领罚,全了德妃的面子,可惜德妃仗着自己是四妃之一,以势压人,把六局一司的女官都给逼急了……德妃承受的所有苦果,都是自作自受,没什么好同情的。
  真正让苏鲤心疼的,是那藏书阁内被烧成灰的书。


第54章 入V第三十二章
  藏书阁中藏书千万,许多都是仅存于世的孤本,价值非常理可以估计,结果德妃来了一招‘失心疯’,将那么多的书都给烧了……苏鲤发自内心地觉得那些书籍可惜,同时,又觉得这件事有些不大对劲。
  德妃前几日还好端端的,怎么说疯就疯了?
  另外一边,尚书房中。
  小黄门将苏茂林和苏修竹兄弟俩送到尚书房时,许多皇子还未到,兄弟俩就坐在那犄角旮旯的位置上开始温习功课。
  苏茂林小声问苏修竹,“弟弟,姐姐说的那个方法,是不是太过凶悍了些?以杀止杀,这得要多少人的命啊!”
  苏修竹斜眼看苏茂林,“莫非哥哥你有更好的办法?”
  苏茂林摇头,“并无,只是觉得姐姐这方法有点不太人道。”
  苏修竹对这种说法嗤之以鼻,“何谓‘人道’?哥哥你那种想法,便是先生所讲的妇人之仁。若是杀一人可保一百百姓安宁,这一人你杀还是不杀?若是屠一山寨可震慑整个南疆,使得南疆蛮人归心,这一山寨你屠还是不屠?”
  苏茂林语塞,他也知道苏鲤说的这个方法好,甚至可以说,苏鲤说的这个方法是目前为止,能够想到的所有方法中,唯一可行的方法。可他就是觉得‘以杀止杀’有些残暴。
  苏茂林摇头晃脑地翻开了书,小声嘀咕,“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颜如玉。我想不到比姐姐说的这法子更好的法子,并不代表就没有更好的法子存在,总有一天,我会找到的。”
  苏修竹在思想上与苏鲤达成了高度一致,苏茂林心中的‘仁义’却占了上风。
  等到先生问的时候,苏茂林并未按照苏鲤说的那一套来,而是省去了‘以杀止杀’的部分,仅仅提到了将中原人迁入南疆,令中原人以行动教化南疆,带动南疆发展这些。
  先生含笑点头,“可,不愧是苏都督的长子,这法子与令尊如出一辙,深得令尊精髓。”他转头就又去问苏修竹,“你呢?”
  苏修竹与苏茂林本是同胞双生子,但二人的长相与身量渐渐有了区别。
  苏修竹的个头略微要高一些,身量略显单薄,苏茂林个头比苏修竹略矮一些,身量厚实,面向敦厚,相比下来,苏修竹的面向更显刻薄寡恩。
  他当着先生与一众皇子的面,说出来的话也是相当刻薄寡恩的。
  “南疆之人多野蛮好斗,单单是一句令中原人以行动教化之,说起来简单,可要是做起来,何其之难?怕是中原人去了南疆之后,连活都活不下去!忘记南疆之人是如何屠戮中原百姓的么?累累血债,就被一句以行动教化南疆所概括,未免太过空泛了些。”
  “南疆之刃好斗好杀,若是不将他们的杀心彻底震慑,谁能保证迁入南疆的百姓就一定能平安存活?若是连百姓的平安都无法保证,就贸贸然将中原百姓迁入南疆,无异于送羊入虎口以测斑斓大虎是否有仁义之心,甚是理想,甚是想当然,甚是荒唐!”
  苏茂林:“……”弟弟你咋了?火气怎么这么大?
  尚书房的先生也挑眉看了苏修竹一眼,那双古井无波的眸子里出现微澜。
  “大胆!”
  “甚是大胆!”
  “好一句以杀止杀,你可知道这四个字若是成为现实,会多出多少条亡魂?中原人的性命是性命,南疆百姓的性命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