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死在火星上-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
·
麦冬小心翼翼地把螺丝刀和导线收进袋子里,松了口气,“B3075拆除成功。”
“接下来是C1002,麦冬你先观察一下情况,看看怎么操作最省力,不要急着动手。”唐跃指示,“怎么方便怎么来。”
麦冬手中捏着长镊子,让老猫稍稍调整了机械臂的位置。
“唐跃,猫先生,我看到它了,不过那颗螺丝卡得有些死……”麦冬咬着牙,憋着一口气想把螺丝卸下来,不过失败了,“我可能得要先把它扭转过来,否则不好使力,所以我现在得换用钳子,钳子……钳子在这里。”
“慢慢来,慢慢来。”
“这条缝太窄了,钳子探不进去,我还得把它稍微扩大一点,奇怪……这是锈迹?不对,只是涂料,涂料剥落了。”
唐跃和老猫坐在昆仑站内,盯着显示器,麦冬的喘息声在频道中持续起伏,很显然消耗了不少体力,麦冬每操作一段时间就停下来休息一下。
“好累啊,我之前从来都不知道检修空间站居然这么耗体力。”麦冬气喘吁吁,再次停下来休息,“队长他们居然能这样持续工作六个小时,真是不可思议。”
“你怎么能跟老王比呢。”唐跃摇头,“老王老汤那样的糙汉子,一身的腱子肉,经常在浴室里搏斗的,体力消耗比这个还大,但仍然乐此不疲。”
“为什么要在浴室里搏斗?”麦冬问。
唐跃想了想。
“通常都是因为一块肥皂。”
折腾了半个多小时,麦冬终于把C1002号线路成功拆除,本阶段出舱任务圆满完成,麦冬也累得接近虚脱,她返回空间站后从舱外服内抖出了一升多的汗水,整个人都湿透了。
返回核心舱,来不及说什么,甚至都还没戴上降噪耳塞,麦冬就抱着枕头和阿Q睡着了,阳光正在逐渐远离她们。
昆仑站内的唐跃和老猫正在讨论下一步操作,昼夜分界线在火星地表上缓慢地移动。
联合空间站再一次飞进火星的背面。
火星仍然以每秒二十四公里的速度绕着太阳公转。
太阳系仍然以每秒二百五十公里的速度绕着银心公转。
宇宙在寂静无声中膨胀。
………………………………
第三卷 在火星之上遥望
………………………………
第二百七十二章 (5)天外来客
“彗星?”唐跃一愣。
麦冬正在安装C1002号线路,听到了老猫所说的话,抬起头来,“是哈雷彗星的那个彗星么?”
“是的,就是扫把星。”老猫回答,“但不是哈雷彗星,这是一颗新的彗星,历史上没有它的记录,它是一颗非周期性彗星,轨道不是椭圆而是条双曲线。”
“你什么时候发现的?”唐跃有点吃惊。
“刚刚,我也是刚刚才确认它的存在。”老猫在一块显示器上调出观测数据,“因为这颗星星在过去的四十八个小时内增亮了七倍,视星等从六等骤然提升到了四等,我本来以为是颗变星,但后来我发现它是太阳系内的天体,亮度迅速提升是因为它正在高速逼近太阳。”
“这么说我们可以看到彗星了?”麦冬惊喜。
“这意味着什么?”唐跃的反应则很紧张,他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戏码,“不会有什么危险吧?”
“暂时情况不明确,我开启了空间站上的巡天望远镜,准备对它进行跟踪,很快就能预测其运行轨道。”老猫回答,“就目前的结果来看,这是一颗从没来过太阳系的彗星,其来源可能是奥尔特云……”
“管它从哪儿来的,只要别来火星就好。”唐跃嘟囔。
“我能看到它吗?”麦冬问。
“可以,麦冬小姐。”老猫说,“但它现在的亮度不比夜空中大部分星星更高,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太阳的距离越来越近,那颗彗星的视星等还会继续提升。”
麦冬直起身子,四处张望,漫天的星斗都在璀璨地发光,她找不到自己想象中那样扫帚似的彗星。
“但是我找不到它啊,彗星不是一个大扫帚么?”
“它与太阳的距离还不够近,所以慧尾还不明显,但用不了多久你就能找到它了,这是一颗少见的大彗星,它的慧头直径应该超过了二十八万公里。”老猫说,“你知道这个大小是什么概念么?”
麦冬摇摇头。
“木星的直径才只有十四万公里,它的直径是木星的两倍。”老猫解释,“当Tomcat…Tang…Mai一号彗星距离太阳最近的时候,它会变成全天亮度最高的那颗星星,还会拖着上亿公里长的庞大慧尾,扫过整个夜空。”
“等等等等,你刚刚说什么?Tomcat…Tang…Mai是什么玩意?”唐跃皱眉,老猫嘴里经常不吐人话。
“那颗彗星的名字。”老猫回答。
“你之前说这是一颗没有记录的新彗星。”
“对,所以名字是我刚取的。”老猫点点头,“根据国际天文联合会的规定,彗星由发现人命名。”
唐跃把那个名字含在嘴里反复咀嚼了几遍,才意识到老猫是用他们仨的名字命的名。
老猫…唐…麦一号彗星。
这大概是人类历史上发现并命名的最后一颗彗星。
“还有多长时间你才能确认它的轨道?”唐跃问。
“空间站的望远镜正在跟踪,过几天就能出预测结果,目前可以确认的是,这颗彗星一定会进入原地球轨道,也就是说它会途径火星轨道,但不知道会不会与火星擦肩而过。”老猫回答,“不过你不用担心会出什么问题,尽管彗星是看上去庞大得吓死人的天体,但它百分之九十九的成分都是稀薄的气体,真正的固体慧核只有几十公里直径。”
“也就是说它不可能撞上火星?”唐跃问。
“不可能,彗星的飞行速度太高,远远超出太阳系内所有行星的脱离速度,除非Tomcat…Tang…Mai彗星一头扎进两者的洛希极限,被潮汐力直接撕碎,否则火星没有能力捕获它。”老猫摇头。
“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计算,慧核的主要组成成分是水,那么它的密度与冰相近,火星的平均密度很低,每立方厘米四克左右,根据流体洛希极限的计算公式d=2。44R3√(ρM/ρm),可以得出结果为7004公里。”
“也就是说,这颗彗星至少要接近火星地表至三千六百公里以内,才有可能被撕成碎片,然后砸向火星表面……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你们不是让你们提心吊胆,是叫你们到时候注意观赏。”老猫接着说,“这颗彗星有可能会成为本世纪以来最明亮的天体,是很难得的天文奇观。”
唐跃松了口气。
他宁愿不看这劳什子天文奇观,也不希望横生任何枝节。
老猫突然告诉他,这个时候有一颗天体正以每秒七八十公里的高速朝着火星轨道直冲而来,这种消息放到谁那儿都是心惊肉跳。
在麦冬眼中这事很浪漫。
但在唐跃看来这简直就是核打击警报了。
“只要不发生苏梅克·列维九号那种事就行,老猫你要知道人类对这种天体天生就有畏惧心理,毕竟我们的老祖宗是从这种太空核打击中幸存下来的生物,如果没有六千五百万年前掉进墨西哥湾的那颗小行星,我现在就有可能长着一张蜥蜴脸了。”唐跃说,“奇观什么的我倒是不在乎,地球消失这种奇观我都见识过了,还有什么东西能让我吃惊?”
“撕碎苏梅克的是木星。”老猫说,“和木星比,火星还差得太远。”
“为什么这个时候突然来了一颗彗星?”麦冬把螺丝拧上,问。
“不算是突然来的,只是我们刚刚才发现它。”老猫回答,“它越过海王星天王星轨道时,由于距离太远,几乎不发光,所以我们观察不到,实际上它早就进入太阳系了。”
“它以后还会再来么?”
“不会。”老猫说,“这是一颗流浪的彗星,离开之后就不会再回来了,实际上大多数彗星都是这样的,四处漂流,被太阳的引力拉过来,转一个圈又走了,从此再也不回来。”
“流浪啊……流浪。”麦冬轻声说着,拧上最后一颗螺丝,把C1002号线路安装完毕,“你从何处而来?何处才是归途呢?”
她再次遥望四周,试图寻找那颗闯入太阳系的流浪天体。
但正如老猫所说,那颗彗星此时的亮度还太低了,它像一滴水那样隐藏在漫无边际的星海中。
这是一个古老的星空。
落进女孩眼中最年轻的光都来自四年之前。
………………………………
第二百七十三日(1)超远程星际打击武器
当第二天晚上老猫再次观测Tomcat…Tang…Mai一号彗星时,那颗星星的亮度又提升了,彗星的飞行速度极快——它大概是太阳系内移动速度最快的天体,每秒钟可以飞行超过七十公里,而普通小行星的飞行速度不过每秒二十公里。
在等质量的情况下,彗星所携带的能量,是白垩纪末期灭绝恐龙那颗小行星的十三倍,如果Tomcat…Tang…Mai一号彗星真的一头撞进了火星的怀中,那么造成的灾难性后果将远比地球上的第五次生物大灭绝更壮观。
火星的体积密度都比地球小得多,彗星有足够的能量将大量物质抛上轨道,这会在火星地表撞出一个巨大的陨石坑,同时形成一条碎石带,从此火星也会有一圈稀疏的光环。
当然,届时唐跃和麦冬是不可能看到这副景象的,老猫…唐…麦一号彗星从太阳系黄道面的上方而来,肯定会撞在火星的北半球上,昆仑站有可能将在撞击发生的一瞬间毁灭,空间站则会被抛射的碎石撕碎。
“怎么样?哪个是彗星?”唐跃问。
老猫挪了挪位置,在显示器上指给唐跃看。
屏幕上是一片星空,这是联合空间站上巡天望远镜拍下的照片,它一直在追踪那颗闯入太阳系的彗星。
稍稍有些出乎唐跃的意料,老猫的爪子指在一个很黯淡的小光点上,它在一众璀璨的星辰中毫不显眼,这和唐跃印象中的彗星不太一样。
他本以为自己会看到一颗明亮的扫帚星。
“遗憾的是空间站的晨曦舱损毁了,否则我们可以动用口径更大,精度更高的望远镜,那样你就能看得更清楚。”老猫说,“这就是Tomcat一号彗星,它正朝着太阳高速飞来,就在你盯着屏幕发呆的这三分钟里,它已经飞越了一万两千六百多公里的距离。”
唐跃摩挲着下巴。
如果是在古代,这颗彗星大概会被扣上个“天降妖星,不祥之兆”的帽子,无论中外,古人们对彗星的印象都不好,中国人称其是扫把灾星,代表霉运,而西方人则认为那是上帝降下的不满和怒火。
毕竟任谁知道自己头顶上有个巨大的玩意正在逼近都会不安,无论那是核弹头还是彗星。
唐跃的脑子里忽然蹦出来一个奇想,“老猫你说,这玩意有没有可能是星际导弹呢?某种地外文明制造的超远程打击武器,它飞得这么快,真跟导弹似的……你觉得像不像?”
“不像。”老猫瞄了他一眼,摇摇头,“根据光谱分析结果,这东西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结构都是水,剩余的成分是二氧化碳,氮,氨以及甲烷,这些物质一旦靠近太阳就会迅速蒸发,如果它是枚导弹,我觉得它至少得有一颗铁钨核心,或者带一枚三相弹来。”
“也就是说它实际上是个星际送水工?”
“是的。”老猫点头,“地球上相当一部分的水分就有可能来自彗星,在数十亿年前,生命还未诞生的年代,大量的小行星与彗星撞击地球,带来了各种稀有金属以及水分,甚至有可能包括有机分子。”
“如果它能落在火星上,我只是说如果……在不波及到昆仑站和空间站的情况下……我们是不是就有水分补充了?这么多水我们用一辈子都用不完。”
“不可能,你脑子里想什么呢?你以为它撞下来会形成一片湖泊或者海洋?”老猫摇头,“慧核中所蕴含的所有水分会在撞击的高热中瞬间蒸发,全部融进火星的大气中,你一滴水都捞不到,当然这么一丁点水分也没法让火星大气湿润起来,相当于你在撒哈拉沙漠中央倒下去一瓶矿泉水。”
“我只是随便想想。”唐跃撇嘴。
“唯一一个能取到彗星上面水资源的方法……”
“是什么?”唐跃问。
“就是你飞上去把它逼停,跟深度撞击号那样。”老猫回答,“然后你想取多少水就取多少水。”
当老猫说出这种神仙话的时候,就证明它对你的愚不可及感到了相当的不耐烦。
“这东西的轨道计算出来了么?”
老猫摇摇头,“还在观察当中。”
唐跃知道这颗彗星不可能撞上火星……这两个天体相撞的概率比子弹打中子弹还要小,但他仍然不自禁地担忧,以往的唐跃肯定不会为了一颗彗星发愁,当然也轮不到他来发愁,但自从地球消失之后,宇宙在唐跃眼中就变成了危机四伏之地,原本空旷的漆黑夜空仿佛都暗藏猛兽。
它既然能一口吞了地球,那么吐一个唾沫星子来淹死你也不是什么不能想象的事。
“猫先生?”
“麦冬小姐,S1电池组的光传感器现在工作还正常么?”
“太阳能电池板一切正常,光传感器状态良好。”麦冬回复,“维修工作非常成功。”
麦冬的出舱任务已经圆满完成,她非常顺利地更换了损坏的线路,唐跃还称赞她有电工天赋。
老猫撇嘴,不屑一顾。
当电工要个毛线的天赋。
当刘电工才要天赋。
“猫先生,这里是已经整理好的部分欧洲科技发展史与农业发展史,西方哲学史中几个人的简略传记。”麦冬把文档发给老猫,“我这里有圣·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莱布尼茨以及笛卡尔。”
“嗯……”老猫扫了一眼,“唐跃,你那边整理完了没有?”
“差不多了,不过毕达哥拉斯和德谟克利特这几个人,你是准备放进哲学史里,还是放进科学史里?”
老猫想了想,“哲学史。”
“毕竟最早的科学就是自然哲学。”麦冬说,“哲学家也是科学家。”
“可亚里士多德在中学物理课本里简直就是个大反派。”唐跃说,“几乎每堂课都要拉出来批判一番。”
“下一个人是弗朗西斯·腊肉……啊不,培根。”
“再下一个是尼古拉和布鲁诺。”
“再往下哥白尼,开普勒和伽利略……这些人主要放进科学史里吧,这个阶段值得一提的哲学家应该是巴克莱和斯宾诺莎。”
老猫絮絮叨叨。
他们在整理记录科学史与哲学史,为历史上有名的大家们作传记,科学与哲学作为单独的历史列出来,与人类文明编年史并列,这样可以使记录更有条理,除此之外,农业与工业的发展也被他们单独整理成册,从刀耕火种到化肥的使用,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半导体的诞生,人类的历史在这座小小的科考站内缓缓流过。
“康德……还有黑格尔。”
“这个人是叔本华!”
“弗洛伊德就不要出现在这里了,写心理学的时候再扯他,不要忘了尼采,听到没有麦冬小姐……尼采的年代不对。”
“妈的,我上次就跟你说过了唐跃,马克思不是苏联人!”
………………………………
第二百七十三日(2)WARNING
“老猫,麦冬……如果让你们列出对人类历史影响最为深远的十位科学家,你们会选择哪十个?”唐跃坐在桌子前,手底下压着稿纸,转着手中的笔。
自从开始记述人类历史之后,昆仑站原本一座研究自然科学的科考站,都快变成社会科学研究所了。
“艾萨克·牛顿。”老猫正在飞快地敲键盘,头都不抬,嘴里一边碎碎念,“……伽罗瓦毫无疑问是一位少年天才,足以称得上是十九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卷之一,可惜英年早逝……这告诫我们不要在自己完全不擅长的领域和别人争勇斗狠,如果伽罗瓦与那位军官决斗时选择的是比赛解方程而非拔枪对射,那么我们可以预见,伽罗瓦不仅能抱得美人归,还能寿终正寝……”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麦冬跟着回答。
“伽利略奥·伽利略。”老猫接着说。
“尼古拉斯·凯奇啊不,哥白尼!”麦冬再说。
“查尔斯·达尔文。”
“特斯拉不算吗?”唐跃问,“尼古拉·特斯拉。”
“你提起特斯拉,我还以为你指的是特斯拉汽车集团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老猫抖了抖胡须,“尼古拉·特斯拉或许是个绝无仅有的天才,但他还不足以称得上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十位科学家之一,你可以把迈克尔·法拉第,詹姆斯·麦克斯韦以及一大堆人排在他的前头。”
“有些人说他是神。”
“学术界没有神。”老猫说,“只有神经病。”
“还有马克斯·普朗克!”麦冬又想起一个赫赫有名的人。
“麦冬小姐,做这种排名其实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