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王朝朱元璋开国与崇祯帝失国的命理流年探秘-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傲的一方诸侯,或直言纳谏的容易在皇帝头上动土的忠臣,或变成蓄意委蛇的佞臣。这些人逐渐从朱元璋的命局里的食伤一方,演变成官杀的一方,这是一切敌我者为官杀在随环境变化而变化的一种意识形态问题。即不论外部敌我者还是内部敌我者,都是敌人,都要坚决打击,打击的结果自然是假从食伤的朱元璋的胜利,这也就很好的从命理的视角分析说明了朱元璋为何要对开国的诸多功臣大开杀戒了。当大运进入戊辰、己巳运的时候,食伤的旺度达到极致但却无强金泄土,完全成为食伤无官杀可克可杀的局面,国家统一了,开国功臣也杀光了。

  四年1371辛亥43岁,遣军入川,灭夏国。

  流年亥与大运卯时柱未三合木局,木局为印生身,丁火生戊土,戊土生辛金,辛金因为木局将亥水变为他物,致使命局流通至喜神辛金而止,自然吉利。 

  六年(1373年)癸丑,朱元璋鉴于开国元勋多倚功犯法,虐暴乡闾,特命工部制造铁榜,铸上申戒公侯的条令,类似战国时代的“铸刑鼎”,已经隐约透露了日后屠戮的信号。后来的胡惟庸案实际上成为朱元璋整肃功臣的借口。

  流年癸丑,壬癸水官杀混见,丑中也有点癸水,弱小的壬癸水似乎形成小集团,但戊土强合癸水,水的力量真是似有还无。

  八年(1375年)乙卯,德庆侯廖永忠因僭用龙凤诸不法事,赐死。廖曾沉船淹死小明王,为朱元璋称帝扫清障碍。刘伯温蹊跷病逝。刘曾参与暗害小明王的密谋。

  流年乙卯与大运丁卯,两卯助身也泄壬水,使壬水官星被引动,就如同一个犯了重罪的在押犯,关了几年,现在要杀他一样的道理。

  写到这里,必须讲讲刘基:

  刘基,字伯温。浙江青田人。元至顺间举进士。博通经史,尤精象纬之学,时人比之诸葛亮。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闻刘基及宋濂等名,礼聘而至。他上书陈述时务18策,倍受宠信。参与谋划平定张士诚、陈友谅与北伐中原等军事大计。吴元年(1367)为太史令,进《戊申大统历》。奏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朱元璋即皇帝位后,他奏请设立军卫法,又请肃正纪纲。尝谏止建都于凤阳。洪武三年(1370)十一月大封功臣,封为诚意伯,岁禄240石。刘基佐朱元璋平天下,朱元璋比之为张良。刘基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遇急难,勇气奋发,计划立定,人莫能测。四年,赐归。刘基居乡隐形韬迹,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寻以旧憾为左丞相胡惟庸所讦而夺禄。入京谢罪,留京不敢归,以忧愤疾作,胡惟庸曾派医生探视。八年,遣使护归,居一月而卒。后涂节谓其死实为胡惟庸投药所致。刘精通天文、兵法、数理等,尤以诗文见长。著作均收入《诚意伯文集》。

  
  同年,空印案开始发端,进入朱元璋的视野。

  空印案是洪武八年(1375年)明太祖朱元璋严惩地方计吏预持空白官印账册至户部结算钱谷的重大案件。

  洪武八年(1375)考校钱谷书册,明太祖得知空印之事后大怒,下令严办。致自户部尚书至各地守令主印者皆处死,佐贰以下杖一百,充军边地。与此案有关者多不免,被杀者达数百人。

  当时,全国有13个布政使司,相当于我们今天的省;141个府,相当于今天的地级市;192个州,相当于今天的小地级市和大县级市;1013个县。这1300多个官员,不论良莠好坏,全部被杀掉。而且,是在有人已经向朱元璋解释清楚了个中缘由的情况下,被杀掉的。

  结果,其中有一些深受百姓爱戴的好官也稀里糊涂地被干掉了。比如方孝孺的父亲方克勤,时任山东济宁知府。此君一件布袍穿了十几年,每日三餐,有两餐以一盘素菜下饭。当地百姓则在他的任期内,号称富足。于是,百姓们不愿意这位知府调离,自发地作歌传唱挽留。歌曰:“使君勿去,我民父母。”结果,这么一个好官好人,此次却被朱元璋不由分说地杀死。

  十二年(1379年)己未,贬右丞相汪广洋于广南,旋赐死。

  十三年(1380年)庚申,诛杀左丞相胡惟庸。

  胡惟庸案是指洪武十三年爆发的诛杀宰相胡惟庸事件,随后大肆株连杀戮功臣宿将,此案牵连甚广。

  洪武十三年正月,丞相胡惟庸称其旧宅井里涌出醴泉,邀请明太祖朱元璋前来观赏。朱元璋欣然前往,走到西华门时,太监云奇紧拉住缰绳,急不能言,拼命指向胡家。朱元璋感觉事态严重,立即返回,登上宫城时,发现胡惟庸家上空尘土飞扬,墙道都藏有士兵。太祖大怒,以“枉法诬贤”、“蠹害政治”等罪名,当天处死胡惟庸、陈宁等。同时藉辞穷追其友好,包括开国第一功臣韩国公李善长等大批元勋宿将皆受株连,牵连致死者三万余人,史称胡惟庸案。

  壬水官星为一切敌我者官杀,朱元璋自己为皇帝自己要管理政府官员,其用神为食伤,假从食伤而管理官员。流年庚申正月戊寅,庚金承旺有生壬水官星的能力,壬水得强印,自是不服食伤克制,但戊寅流月戊土临月干比助年柱戊土伤官,旺土庚金岂能尽化?自然呈现土强水弱一边倒的局面,地支寅冲申,引动天干上的庚金、戊土,使壬水官星凸显在流月戊土伤官面前,而地支申被寅冲,壬水长生之地申被冲击,官星所代表的人物灾祸立至。

  大运戊辰53…62岁

  正如之前分析伤官力量的时候所讲到的,在大运戊辰运食伤的旺度达到极致,现在大运又天克地冲月柱壬戌,壬水官星可谓被打下十八层地狱。朱元璋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极大争议的人物,可说是位贤君,也可称暴君。持正面评价者通常都是从其大力打击贪污,恢复经济着眼,历史记载朱元璋是少见勤政的皇帝;而持负面评价者则多从其高压统治着眼,如杀戮功臣、文字狱及廷杖。

  为什么会如此呢?

  就是因为食伤的旺度太过,将食伤的特性尽显,食伤制官杀,视官吏为走狗,震溢思想韩信“狡兔尽、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以及越王勾践只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的历史故事在当时为大明打天下的臣子心中,一定感慨不已。

  十五年1382壬戌54岁,发兵取云南;设立锦衣卫,加强明朝特务统治。

  十八年1385乙丑,郭桓案发

  郭桓(?—1385年),明初户部侍郎。“郭桓案”主角。

  三月,御史余敏、丁廷举告发户部侍郎郭桓利用职权,勾结北平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官吏李彧、按察使司官吏赵全德、胡益、王道亨等,私吞太平、镇江等府的赋税外,还私分了淅西的秋粮,并且巧立名目,征收了多种水脚钱、口食钱、库子钱、神佛钱等的赋税,中饱私囊。朱元璋令审刑司拷讯,此案牵连全国的十二个布政司,牵涉礼部尚书赵瑁、刑部尚书王惠迪、兵部侍郎王志、工部侍郎麦至德等。总计一共损失精粮两千四百万担,“自六部左、右侍郎以下,赃七百万,词连直、省诸官吏,系死者数万人”“核赃所寄借遍天下,民中人之家大抵皆破”,史称“郭桓案”。朱元璋在《大诰》感叹说:“古往今来,贪赃枉法大有人在,但是搞得这么过分的,实在是不多!”

  二十年1387丁卯59岁,平辽东。

  至二十二年1389己巳61岁,基本统一全国。

  大运戊辰流年己巳,巳为丁火帝旺,火旺生土,食伤土的旺度较单一的土旺还要大一些,巳为壬水绝地,辰为壬水墓地,官星一切敌我者弱小到只是一点命理名义上有壬官之名而已了。

  二十三年(1390年),李善长的家奴卢仲谦告发李善长与胡惟庸往来勾结,以“狐疑观望怀两端,大逆不道”见诛,接续又诛杀陆仲亨与唐胜宗、费聚、赵雄三名侯爵,株连被杀的功臣及其家属共计达三万余人,连“浙东四先生”(刘基、宋濂、章溢、叶琛)亦不能免。朱元璋还特地颁布《昭示奸党录》。

  己巳大运63…72岁

  大运己巳使丁火日主得到强根支持,由丁火假从食伤变化为丁火身弱生食伤土的局面,而食伤土的旺度却更加强烈,反而成为泄身太过的格局,终生奔波劳碌,不得清闲。事实正是如是,朱元璋晚年殚精竭虑,尤其在嫡长子朱标1392年壬申流年死后,为给皇太孙朱允炆铺路,直至几乎斩尽开国老臣,最终也在此泄身太过的大运驾崩而亡。(朱允炆是懿文太子朱标第二子,但朱标的长子朱雄英早故,所以明太祖朱元璋就视朱允炆为嫡长孙。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皇太子朱标病死,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就是后来的明惠帝——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他是明朝第二位皇帝,年号“建文”,在靖难之变后下落不明。时驸马都尉梅殷在军中,从黄彦清之议,为发丧,追谥孝愍皇帝,庙号神宗,壬午以后谥不行,至南明弘光元年七月,以与显皇帝庙号复,改上庙号惠宗,谥号为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清朝乾隆元年上谥号为恭闵惠皇帝,后世有人以其年号而称建文帝。

  )

  二十六年(1393年),蓝玉被锦衣卫指挥蒋献诬告谋反,牵连到十三侯、二伯,连坐族诛达一万五千人,把打天下的将领几乎一网打尽,此时又颁布《逆臣录》,诏示一公、十三侯、二伯。

  二十七年(1394年),朱元璋杀江夏侯周德兴,以及杀颖国公傅友德,与他同时被杀的还有蓝玉的副将,在捕鱼儿海战役中立功的定远侯王弼,蓝玉死后不久,定远侯王弼就对傅友德说:“帝晚岁峻诛杀,我辈几无噍类矣”,朱元璋知悉后,赐死王弼。

  二十八年(1395年),开国六公爵最后一位仅存者冯胜被杀。至此,明朝的开国功臣几乎被杀尽,开国六公爵除了邓愈外,可以说无一善终。这时朱元璋说:“自今胡党蓝党概赦不问。”朱元璋晚年嗜杀,大臣们祇要观察皇帝当日临朝的穿戴,即悉皇帝心情好不好,“太祖视朝,若举带当胸,则是日诛夷盖寡,若按而下之,则倾朝无人色矣。”

  总括而言,朱元璋诛杀功臣是铁的事实,这也造成靖难之役时,能勤王卫主的老臣已经不多见,仅存者只剩下武定侯郭英、长兴侯耿炳文等人。曾经向朱元璋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朱升,洪武三年告老还乡,特地向皇帝请求赏赐“免死券”,但他的儿子朱同最后被赐自缢。清代学者赵翼说朱元璋:“借诸功臣以取天下,及天下既定,即尽举取天下之人而尽杀之,其残忍实千古所未有。”

  除大诛功臣外,朱元璋也杀文人,吴晗《朱元璋传》中开列了被杀文人的名单:“处州教授苏伯衡以表笺论死;太常卿张羽坐事投江死(注,不是他跳江自杀,而是绑起来扔到长江里);河南左布政使徐贲下狱死;苏州经历孙右;曾为蓝玉题画,泰安州知州王蒙尝谒胡惟庸,在胡家看画,王行曾作过蓝玉家馆客,都以党案被杀;郭奎曾参朱文正军事,文正被杀,奎也论死;王彝坐魏观案死;同修《元史》的山东副使张梦兼、博野知县傅恕、福建佥事谢肃都坐事死,曾在何真幕府的赵介,死在被逮途中,曾在张士诚处作客,打算投奔扩廓帖木儿的戴良,畏罪自杀。不死的,如曾修《元史》的张宣,谪徙濠州;杨基罚作苦工;乌斯道谪役定远;顾德辉父子在张士诚亡后,并徙濠梁,都算是十分侥幸的了。”

  晚明学者钱谦益说:“云奇之事,国史野史,一无可考。”《明史》说“惟庸既死,其反状犹未尽露”。胡惟庸被杀,朱元璋罢左右丞相,废除中书省,其事由六部分理,另设内阁供皇帝做为顾问。内阁大学士只有“票拟”,先送太监,再由太监上呈与皇帝。从此中国再无宰相一职。事实上,早在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元璋就命令以后臣下上奏书,不许“关白”中书省(大臣奏事时,中书省不必知道)。洪武十三年(1380年)废除丞相制度之举,只是不许“关白”中书省的延续,意思是大权独榄,集自古以来皇权、相权于一身,从此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六月,太祖御奉天殿,敕谕文武群臣说:“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事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三十一年1398戊寅年70岁闰五月初十(1398年6月24曰)病卒,终年71岁(虚岁)。  

  大运己巳流年戊寅,己巳大运使丁火由假从转化为身弱旺土泄身大运不吉的状态,流年戊寅,戊己土争透泄身,丁火入流年寅木死地(寅木为甲木难生微弱丁火,寅为十干长生丁的死地),使丁火流年假从而不从,变成泄身太过而亡命驾崩。

  一个月后明惠帝——朱允炆登基。

  为何朱元璋生前定下朱允炆为继承大宝的人选,而不是在太子死后而从藩王中找能力最强的朱棣继承皇位呢?

  命理所示依然是官杀子女为忌神,己巳大运喜神庚辛金不得透出,完全是食伤打压官杀的形式,七杀为儿子,食神为孙子,己巳大运食神强旺透干敌杀,正应嫡长子死而孙子继位的历史事件。

  明太祖去世,朱允炆作为长孙继位,是为惠帝,听从齐泰、黄子澄的建议开始削藩,先后削去周王、齐王、湘王、代王及岷王五位藩王。

  以下震溢继续以朱元璋大运己巳、庚午依五行旺衰推衍,分析朱棣夺权的命理原因:

  “靖难之役”,又称“靖难之变”,是中国明朝建文年间发生的内战。明惠帝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藩王中势力最强的燕王朱棣因不满朝廷削藩措施而起兵叛乱。战争历时三年,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朱棣军攻下首都南京,惠帝失踪,朱棣登上帝位,是为明成祖。

  1399年己卯流年,己土食神与大运己巳比肩,己土食神(朱允炆的力量的确达到帝旺,己土帝旺于巳。削藩是正确的,但主要对手是坐拥燕京最善打仗的朱棣燕王,燕王朱棣己卯流年己巳大运,不得天时,但得地利,为北方子方位的壬癸水的旺地,假借地利之势兴兵所谓“清君侧”,是年八月癸酉流月天克地冲流年己卯,癸水七杀得天时(酉金生癸水,巳酉丑三合金局生癸水)、地利大败耿炳文所率号称三十万人的北伐军。

  1400年庚辰,庚金透干生官杀,化泄食伤土的克制,起到通关的作用,但癸水七杀力量仍难抵制食伤,这是历史事实,也是朱元璋的命局五行命理在大运己巳流年庚辰呈现的食伤强庚金通关癸水弱的体现。

  大运庚午73…82岁

  写到这里,有人必笑云死人还有运吗,其实一个人死了,但他生前的命局所造成的五行相互作用通过他的思想、行为作用到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力却可以延续多年,这在现实中我们是很容易接受的;那么如果人死后择所谓的风水宝地而影响后世子孙,是否有相似的意义呢?

  庚午大运,庚金财生官杀,庚金化泄强土食伤的制官杀力量,庚金一物两用,又是朱元璋命局喜神,致使五行流通顺畅,确实好运。

  对于官杀而言,更是有翻身农奴把歌唱之感,久旱逢甘霖之恩,尽在庚金之力。

  1401年辛巳,庚辛金一起来生癸水,来泄食伤之力,朱棣离自己的目标渐行渐近。

  1402年壬午,朱元璋的命局中一直被压制的似有还无的官杀,这是因为五行流通顺畅,庚金化泄食伤强土的力量,转而生化流年透干的壬水,己土食神起到了接力棒的作用,建文帝从此消失了,明成祖朱棣取而代之。

  朱允炆被火烧死了吗?

  命理上看己土承旺,地支双午临官,午戌半火局似有火象焚烧,但五行流畅,己土自然不会烧死,要烧死己土太难了,己土为四维之土,如陶瓷等己土皆需要烧制而成。

  
  朱元璋命局嗜杀开国老臣的原因分析

  原因一、官杀太弱:

  一切敌我者都可以视为官杀,宰相是国君之下辅助国君处理政务的最高官职。夏商是巫史,西周春秋是公卿,战国以后是宰相。宰相,宰是主宰,相是辅助之。关于宰相职责,西汉的丞相陈平有过总结:“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也。” 洪武十三年(1380年),罢中书省,废丞相,由皇帝亲决国政。宰相制度遂废。朱元璋废除沿袭千年的宰相制,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