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科举官途-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满朝上下的读书人,能在这个年纪做到这么不要脸的,也就这个林清了!
这是吴侍郎等林清走后,对着整个户部对他的评价。原本以为这林清是个新上任的工部郎中,好拿捏,才狮子大开口,没想到却是一块茅坑里的臭石头,又臭又硬!以后户部的人,见着林清来要银子,都是要比其他人收敛一些的,不过此是后话,暂且不提。
林清拿了银子后,就立即召集工部下面的工程队,开始按照他的图纸要求做修缮,一时间忙得不可开交。而且林清一点都不节俭这些银子,花草要移植的美观,外面的墙面,屋顶的瓦片,所有的门窗,都仔仔细细修整了一遍,弄得那叫一个尽善尽美。
而就在林清忙碌的时候,如意坊里渐渐有了一则传闻。
“哎,你知道吗?如意坊据说这次要给会国馆提供流水盆景和花容镜啊!”一路人甲道。
“可不是嘛!听说是走了关系的!到时候你想想看,那么多番邦国家的人到会国馆住,看到这流水盆景和花容镜,可不会心动吗?到时候走的时候估计得多买一些带回去。”路人乙附和道。
“这到时候那些贵人一喜欢,搞不好还得往他们自己国家运呢!往后啊,这如意坊的东西,可能还得涨价!”路人甲继续道。
“不会吧?!还涨?年后已经涨过一回了吧!我的乖乖,这如意坊这回可就出名了!”
“你是不知道啊,到时候还有专人去介绍这些东西呢!可是给如意坊长脸了!”
类似这样的言论最近有很多,而原本就关注着“如意坊”的商家们,更是听得红了眼!原本前门大街上的如意坊生意这么好,就已经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如今如意坊眼看着要走出国门了,要在那些番邦贵宾面前露脸,简直嫉恨得咬牙切齿。
那些商家们毕竟在京城盘亘多年,也有些自己的门道,稍稍一打听就知道,原来这铺子就是那负责修建会国馆的林郎中家的,这也难怪人家有门路可以把自家东西往里面搬了!
要知道工部采买东西,那都是有自己路子的,一般商家可别想进这个圈子。
如意坊卖的东西新奇有趣,只此一家,虽然赚钱,但是也没有抢了谁的生意,所以大家眼红,也没有想要打压。但是一听到人家走了关系,以后会发展的更好,这有心之人心里就开始打起了算盘。
这要钱的东西要有采买的路子,那不要钱的总不要过工部的路子了吧?如果到时候再给点那林郎中好处,是不是自家的东西也能摆放进会国馆,让皇上能知道自家的名号,让番邦国家能看到自家的产品?
就算没啥效果,但是以后放在店里做个匾额吹牛也是好的啊!咱这花瓶是鞑靼王子用过的,这笔墨是安南使臣赞不绝口的!这雕花浴盆是朝鲜贵族最爱用的!
于是乎,好些商家都盯上了林清,一时间请帖如雪片般飞到了林清府上。
第一百零四章 验收
天香楼是京城数得上名号的酒楼,以汇聚天下菜色闻名,做菜师傅讲究色香味俱全,味道或许不算最佳,但是价格一定是最贵的。也因此,一旦大家有什么场面上的酒席,难免都要到天香楼去定一桌,以彰显对客人的尊敬,把面子功夫做足做透。
二楼包间里,林清带着墨竹赴宴,此刻已经有五名商贾在此处等候了,见林清一上来,那好话就不要钱似的往林清身上堆。
“来来来,林郎中,今天一定要尝尝这天香楼的女儿红,据说已经是十五年的陈酿了,味道甘冽爽口!”
林清一落座,做瓷器生意的马掌柜就开始给林清灌酒,这是他们生意场上做惯的,也算是信手拈来。
林清酒量不好,今天又是来谈正事的,自然不会因醉酒而误事,所以只是浅酌了一口,就放下了酒杯。
做绸缎生意的冯掌柜接着劝酒:“诶,林郎中喝这么一点点可不够意思,你看这老马的酒杯可是见底了!”
冯掌柜说完,其他人也起哄架秧子,让林清一定要多多喝几杯,毕竟这喝舒服了,大家才能放下心防,好好谈事情嘛!
林清斜睨了冯掌柜一眼,脸上虽然带笑但是却无端让冯掌柜心里一寒,然后提起筷子,慢条斯理地吃起了酒桌上的菜,并没有接话,一时间倒是让刚刚原本还算热烈的气氛沉了下去。
冯掌柜和马掌柜是多年故交了,两人对视了一眼,心中就都有了判断:只怕这林郎中年纪看着小,心思可不少!这官威一摆出来,还真的能让人心里一颤。
只是这些商人虽然有些家底,但绝对算不上京城里排的上号的大商家,否则人家上头都是有人罩着的,可不用对着林清一个五品官点头哈腰的。
在商场上面混,尤其又是天子脚下,几人也都和官家经常打交道,按照他们的水准,能请到林清一个五品官,林清也算是给了面子的。
所以场面冷了一瞬后,又有人开始推杯换盏,说趣逗乐,仿佛刚刚那一瞬的尴尬荡然无存。
只是这期间,林清一直没有说太多的话,更多的要么点头表示赞同,要么继续自顾自吃菜,并不发表意见。
这时,冯掌柜按捺不住站了起来,对着林清道:“林郎中,小的们知道您正在为皇上办修缮会国馆的事情,今天请您过来,也是想让您指点指点咱哥几个,看看我们是否可以为国尽一份忠心?这会国馆中的摆设物品可以由我们几个来提供?马掌柜家的瓷器、邢掌柜家的家具、吕掌柜家的笔墨、何掌柜家的玉器还有我家的纱帐绸缎,在京城那都是百年老店,质量都是一等一的好。您看,小的们,是否有这个荣幸啊?”
冯掌柜果然是老油条,纠集起来的其他四家铺子所卖产品都不一样,大家各不影响,又能互为补充,差不多把会国馆房间内大致要用的一些物品都包圆了,难怪今天是五家人家联合起来找他呢!
冯掌柜说完,就从袖子里拿出了一叠银票推到林清桌前,林清视线扫过去,挺厚一叠,最上面的面额是一百两,看着至少有二三十张,也就是一下子出手了两三千两银子托林清办这个事情。
林清没有动这笔银票,而是放下了筷子,看了一圈在座的几人收敛了笑意道:“冯掌柜这是何意?想必你们也知道,这工部采买东西,都是从皇商或者工部上头指定的商户那边购买,你们几个,可没有这个资格啊!”
废话,这有资格今天还来找你林清?还不是听说这次大明想要和番邦多做一些生意,对会国馆里的修缮工作要做到尽善尽美,里面的东西到时候也会推荐给番邦之人。这么好的一个机会,谁又想放弃?否则真是吃饱了,又给你林清送银子,还要给会国馆送东西?真以为他们忠君爱国呢?
只是心中虽然这么腹诽,脸上却是丝毫都没有表现出来。而这个冯掌柜,也明显就是这五人的头,立即接下林清的话茬:“林郎中您看啊,这采买自然要渠道,但是这些东西咱们哥几个也不要钱,完全就是捐赠给会国馆的,这样一来不就成了吗?”你林清不也是利用职务之便,将自己的流水盆景和花容镜给弄了进去吗?
听到这里,林清沉吟了一下,视线又扫了一下那叠银票,显然有所意动,却仍旧有些为难道:“只是到时候,每间番邦使臣居住的房间里,都会有本册子,上面注明房间内的一应物品并标明产地、价格,并用番邦语言写好。这样一来,若是有使臣不小心损毁,我们这边也好登记造册。如此,你们店铺的名字,可也都要过了明路的啊!万一这批货出了任何问题,本官这里可都是要担责任的!”
林清此话一出,让所有人心里都更加激动!竟然还会将他们的产品全部写下来,这不就好比让所有番邦之人都了解他们产品一样吗?只不过一个是东西放在他们店里卖,一个是放到会国馆让他们先看看样啊!难怪这林郎中就算是送上门的东西,也迟疑不定!
这消息市面上可从来没有流传过,今天还头一回知道,这林郎中又是负责这个项目的人,此事断不会有错。若是这消息一传出去,估计更多更有实力的人,要抢在他们的前头了!
卖笔墨的吕掌柜机敏,朝着冯掌柜一个眼神飞过去,冯掌柜又从另一个袖管里掏出了一叠略薄的银票,叠在了刚刚那叠银票上面,笑呵呵道:“这是咱哥几个的诚心,林郎中您放心,我们知道这利害关系!保证给到会国馆的东西,无一不是精品!您只要开出单子,我们会回去就给您去挑!一件件亲自过目,绝对没有任何疏忽!”
其他人也都纷纷出言保证,说的是信誓旦旦,只要林清一答应,好像马上就要回去给会国馆去敬献东西一样。
林清的目光再次落到了那叠银票上,微微咳了一声,对着墨竹点了点头,这是两人事先就商定好的暗号。墨竹上前一步,将银票收了起来,放进自己的袖袋中,然后又默不作声地退了回去。
“既如此,本官自然要成全诸位的一片赤诚之心!回去后,本官就让我这书童给你们一人一份单子,你们只要照着单子将东西送至会国馆即可。”说到这里,林清的脸上才又露出了笑容,其余众人也把提着的一颗心放了下来。
两边事情都办妥了,大家心神也放松了下来,互相恭维、插科打诨,敬酒吃菜,酒席上忙得不亦乐乎。这场酒席一直吃到月上中霄才散去。
等林清和墨竹回到家中后,墨竹忍不住拍了拍自己的胸脯,将那叠银票给林清递过去:“少爷,这里足足有五千两银子啊!难怪人家都说当官好呢,我们如意坊卖的东西已经算价高了,可是辛辛苦苦一个月最后少爷也就能分到四五千两银子。可是现在吃这一顿饭的功夫这五千两就捞回来了!”
只是这话,听着怎么好像在说他家少爷不是个好官似的?想到这里,墨竹也有些尴尬的禁声,不敢再有过多言语。
林清看着那厚厚一叠银票,也是唏嘘不已,前两天还说户部胆子太肥,最后吃进了一万两千两银子。可是这一扭头,自己就靠着这个项目捞了五千两。手头的两万两的修缮款,最后按照林清的预算,还能余下两三千两。
果然,当官是好啊!
只是林清也明白,今天这种情况,这银子不拿,反而会让他们几人起疑心。虽然给不给银子,林清最终都是会尽量给他们做一下推广,造一点名声出来,但是不拿他们的银子,他们不安。
这已然成为了一种惯例,而林清此刻,只能以例而行。
只是等墨竹离开后,林清拿出了一本空白的册子,认真记录下了几月几日,所得银两,所为何事。
写完后,林清看着这本册子苦笑了一声,看来这上面以后桩桩件件记录的可能都是他“贪银”。
五位掌柜做事非常麻利,等林清三月初的时候将外面全部修缮好,庭院花草也整的有模有样的时候,那些室内的装饰、家具、笔墨、屏风、摆设也都如流水一般,一件件摆了进来。
等到永康帝身边的大太监刘全来验收时,林清陪在身侧,一路上刘全都在啧啧称叹会国馆各处修缮的极好,显然林清是用了心的。
“林大人,到时候杂家会如实禀报给皇上的!没想到林大人不仅青词写的好,这做事也是一等一的能干!”刘全捏了捏手中的荷包,知道里面至少放了四五张银票,脸上的笑意就更深了——原本以为这林清刚刚从翰林院那种酸腐地出来,不懂这些规矩呢!到底是年轻人,学什么都快,孺子可教啊!
刘全是永康帝身边的大太监,许多官员见了刘全都是要巴结一番的,如今竟然对着林清夸赞有加,倒是让这次一同前来的林清下属,心中俱都震撼不已!
能把事情做得这么漂亮也就算了,如今连皇上、皇上身边的刘公公都看好林清,他们这上峰真的是有一手啊!
不由得,那些员外郎和主事都觉得心中忐忑,生怕林清在刘公公面前说上半句他们的不好。
林清但笑不语,心中也是长出了一口气,这修缮会国馆的事情,总算是过关了。
第一百零五章 朝贡
林清事情办得漂亮,不管是杨庭安、户部那边还是永康帝,都对林清进行了或口头、或实质性的褒奖。有时候就是这样,虽然担责任的是他,但是若能把事情办好了,能让人另眼相看的人也是他。
自那之后,林清手底下营缮清吏司的人都对着林清毕恭毕敬的,就连之前有些怨言的常员外郎,也将口舌紧闭,再不敢在背后多说林清一字。
上面看重,下面恭敬,处理工作自然也是顺手很多,而正是随着日常工作的缓步进行,林清才真正的看清楚整个工部上下的运转流程,以及各种私底下的勾当。
能在工部处在主要职位的,在林清看来就没有几个笨人,甚至用林清的归类来看,大部分擅于处理工部事物的人,都比较具有理性思维,做事情也更加有条理,能力出众的人也比较多。但是其中的贪腐问题,却是让林清看着触目惊心!
但凡上报项目,必然要多报一部分。多报的那部分,一部分给户部拿走,剩下的则是工部官员的,只要大家处于同一部门的,那就是见者有份。除非你事情做得够私密,或者只经了你一个人的手,那么你可以独吞。而林清作为营缮清吏司的小头目,大大小小一些项目,手底下的人自然收了孝敬后会给林清呈上一部分。更别提三节两寿,这孝敬要更重一层。
而林清作为其中一员,上头有两个侍郎和尚书压着,下面又有一大群小弟,如果想要混下去,那么必须要照着这样相应的规则办事,否则所有人都会孤立你、排斥你,让你在这个官场上完全混不下去!这不是政见不合或者性格矛盾,这是当官原则问题的不同,上下已经沆瀣一气,林清想靠一个人凭着郎中之位扭转乾坤?现如今的情况那是痴人说梦。
唯一好一点的地方是,杨庭安这位顶头上司,算是比较靠谱的,虽然对手底下人的孝敬照拿不误,也对下面人的桌底交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真的比较重要的工程或者项目,他不管你们靠什么方法,都要实打实的给他完成。所以工部上下做不到公正清廉,但是至少也没有弄得一塌糊涂、乌烟瘴气。
林清推己及人,如果其他五部的领头者,稍微再过一点,是否下面的人就更加群魔乱舞、横征暴敛了呢?想想也是,若非沈修文做的太过,又怎么会让岳谨言告到御前?
正是因为沈修文案,朝堂上下已经是收敛了一些,好多官员都夹着尾巴做人了,否则林清所面对的情况可能更加糟糕!
越是深入接触,林清心中的震撼就越大!按照他所了解的样本去计算,整个大明的贪腐问题已经是触目惊心!仿佛一颗外表看着茂盛挺拔的参天巨树,其实内里已经被诸多白蚁啃噬的坑坑洼洼,说不定再过几年,十几年,这颗大树就会轰然倒塌!
林清固然能想到很多办法去救世,可是他如今身份尴尬,一得不到掌权者的支持,二自身没有绝对的实力,实在是任重而道远啊!
如今的林清虽掌一个营缮清吏司,但是对在那群庙宇里的高官而言,林清只不过是一个每天上朝排在最末尾的隐形人,何况永康帝还不爱上朝,每月能有个一两次上朝的机会就不错了。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最近永康帝上朝的次数变多了,原因是番邦朝贡的时间近在眼前了,为了接待这次番邦朝贡,举朝上下都是花了心思的,务必要展现出一幅盛世强国的画面来给各番邦国看!
林清其实能理解永康帝行为中的紧张,毕竟这番邦国中为首的鞑靼明显来者不善,若是对方也是来试探大明的国情,到时候在朝贡期间闹点事情出来,回去后就派兵攻打大明,那永康帝屁股下的龙椅也就坐不稳了!
这可不是一点点小事,关乎永康帝的皇位,由不得他不紧张!
只是这样的事情,一般都由永康帝和内阁大臣去商议,他这个小虾米就算是朝会上也不过是站在末端,有时候永康帝声音小一些,他都不知道上面说了什么,更别说任何发言权了。
时间一晃就到了三月中旬,已经陆陆续续有些小国使团抵达大明京城了。
最先到的是安南、朝鲜和南掌,这三个小国之前每年也都会在固定时间过来朝贡,今年倒也是规规矩矩最先前来。
林清作为负责修缮会国馆的人,也被杨庭安点名配合鸿胪寺的人一起接待这些藩国使团,主要是万一有人问起会国馆的一些东西,林清比谁都了解,能当场出来解答一下。
安南等国地处偏远、从来都是以学习儒家文化为荣,物质积淀和大明京城比起来自然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有些使臣第一次出使大明,看到大明的风土人情也是一边惊叹一边赞美,和鸿胪寺的人倒也是相谈甚欢。尤其是这次会国馆修缮一新,朝鲜使臣用着不爱流利的汉语双眼放光道:“这次皇帝陛下费心了,居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