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侯门伪君子[穿书]-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的人了,难道还想做什么?
就听齐锐俯耳道,“以后的事谁知道呢?我凭什么要把身家性命押在静王身上?我是朝廷命官,吃的是朝廷傣禄,又不是静王的?”
李娇鸾抓住话头,“那你还说要权衡下注?”
“也不能没有一点儿自己的态度嘛,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齐锐对李娇鸾还是有所保留的,倒不是不相信她,而是不想她为自己担心太多,毕竟李娇鸾不是薛老夫人,“你就算是信不过我,也得信祖母吧?她怎么可能让我涉险?我们也就是多停停多看看,给自己多找几条路,有备无患嘛。”
李娇鸾点点头,若有所思道,“其实我觉得苏家就挺好的,几边不靠,谁也不得罪。”
“苏新德做了十几年尚书了,苏家有资本几边不靠,咱们没有啊,现在那些人不是有求于我,而是认为让我投靠,是看得起我,”齐锐一摊手,“咱们乡下为几亩地一门死光的也不是没有,这可是天下,整个大汉的花花江山,我跟祖母不能不慎重再慎重。”
李娇鸾这些日子从薛老夫人还有梅氏蔡太太那里也学到了许多,这几个女人,都不是除了相夫教子什么都不闻不问的,“唉,我知道你跟祖母的为难,侯爷几年前便投了安王,偏你又跟着静王,以后只怕会两边都不落好儿。”
除非他能在静王跟前立个大功,而且最好还能大义灭亲,彻底跟梁家划清界限,但这又会伤了薛老夫人的心,“是啊,唉,不说了,我跟你说个消息,改日你若见到梅嫂子,不妨给她露个口风。”
李娇鸾倾身道“什么?”
“这事儿也不是秘密,静王妃不是说要为静王选侧妃吗?你之前也跟我提过一次的,”齐锐冲李娇鸾眨眨眼,这事儿是李娇鸾当八卦讲给他听的。
“嗯,怎么了?这事跟咱们有什么关系?怎么?静王看上了苏家或者是梅家的姑娘?”李娇鸾立马回想苏家还有没有适龄的女儿,“我记得苏家三房跟四房还有两位小姐,梅家就不知道了。”
齐锐捏了捏李娇鸾的面颊,“苏相是肯定不愿意趟这趟浑水的,当然静王也没有特意说看中了苏家的女儿,你去就提一句,静王两口子对这次的亲事极为看重,王妃是个好人,不论哪家闺秀进府,必不会被苛待的,反正捡好话说就行了。”
李娇鸾噗嗤一笑,“你这个人真是太好了,我懂了,你放心吧,嗯,这事儿我闲了跟巧蕊也提几句,女人嘛,成日守在家里,可不就关心这种事么?”
齐巧蕊如今跟着蔡姑姑学习,她的同学都是周围官吏的女儿,这事儿当新闻说一说倒也没什么,齐锐满意的笑笑,“举一反三,娘子真是聪慧人儿。”
……
梅清菩送走李娇鸾立马就往前院见苏新德去了,苏家现有嫡出庶出四位姑娘未嫁呢,哪一个他们都不愿意嫁到皇家去。
听了孙媳的回禀,苏新德欣慰的点了点头,“这个齐省吾倒还有点儿良心,家里那两个小的我已经让她们父亲这几日就将她们送回老家养病去,两个大的,我已经帮她们选好人家了,这定亲的事就由你帮着你伯母操办吧。”
从石王妃入宫说要为静王选侧妃开始,苏新德立马叫管家的大儿媳岳氏为两个到了年龄的孙女相看人家了,他年纪大了,偏偏几个儿子资质平平,在苏栩没有能力担起苏家的担子之前,他是绝不会冒一点儿险的。
原来家里已经有了安排,梅氏松了口气,“是,孙媳这就去跟伯母说,怪不得伯母家里前些日子喜事连连呢!”
苏新德一笑,苏家这几门姻亲官位不显,如今也都靠着他的荫庇,但他也要防着有人迂回到苏家的姻亲身上,梅家就罢了,不需要他刻意提醒,其他的几家,值得人费心的也就大儿媳岳氏娘家了,好在岳氏是个懂事的,他提点了几句 ,岳家那边就照做了,“你写信回去,如果亲家那边没出来走动的念头,那这两年还是观望的好,这市舶司一开,江南的情景又是一番不同,我听说光茶山亲家就又买了好几座呢!”
梅氏腼腆的笑了笑,“我祖父也是这个意思,如今京城气象不明,倒不如趁着这个机会好好打理家业,梅氏在朝堂的子弟也不过五六个,但梅氏族里足有上千人,他们的生计才是最重要的。”
可梅家几代就靠着代代走上仕途的子弟,护佑着偌大个家族,在江南成为数得上的名门大族,“你祖父是个有远见的人,当初他能急流勇退,我就佩服的很。”
苏新德垂眸想了想,“齐省吾是知道好歹的,他家里不是有两个妹妹么,你留意着品性,若是合适,不如看看族里有没有合适的孩子,结上门亲事也不是不可以。”
苏家的子弟?梅氏嫁进来多年,对苏家上下还能不了解?“祖父有所不知,齐翰林的妹妹人品相貌都不算差,但亲生的那个,齐翰林将她看的很重,怕是要多留几年,另一个是收养的族妹,为哪一房求娶只怕都会落埋怨,这做亲的事,便是成了,只怕也是出力不落好。”
苏新德还真不知道齐锐对外说的两个妹妹,原本他以为,齐锐的妹妹,还是没有血缘关系的,苏家只要说联姻,齐锐必不会推,而苏家也可以得一助力,“那算了,不过你以京城比他们两口子熟悉,能照看就多照看一些,”
苏新德意味深长道,“这阵子我看静王动作很多,多留意些于家里不是坏事。”
第84章
安王跟敏王个个灰头土脸; 静王选侧妃的事却如火如荼的开始了,石王妃虽然一直不怎么出来走动; 但跟宗室营的关系为是很好的,大家都知道不得宠的大皇子是个有妻命的,有一个出身高贵且贤惠的妻子; 现在却又不这么想了,皇帝当初给大皇子选了英国公之女为妻,他真不得圣心?只怕未必吧?
石王妃并没有照静王提醒的去宗室的长辈跟前哭诉委屈,而是尽心尽力的帮他张罗选侧妃的事; 甚至连人选都会向几位老太妃请教,听她们的意见,这种事陈王妃跟刘王妃是绝不会做的; 因此大大的在宗亲们之中刷了一把好感,甚至没多久,已经有议论出来:
静王居长,既长且孝,又友爱手足,这样的皇子即位; 才是大义所在。甚至有冒失一些的; 都上书要求永元帝早立太子以定国本了。
齐锐也没有闲着,他每天从静王府回来,就将自己关在书房,写自己的第一部 新戏。
这次他没有再用前世所学,而是亲手以泉音为主人公; 写了一出新戏,青楼女子与一位世家公子相爱相知,在公子已经准备好为她赎身并且改换身份迎娶入门的时候,女主被豪强看中,在上香途中被强,女主宁死不屈,从高楼跳下自尽而亡,死前更是指着豪强大骂,说死后要化为厉鬼,向豪强索命。
世家公子爱人被夺,立志为其复仇,而冤死的女主不舍得与公子分开,不但显灵与公子相见,两人还合谋将豪强吓死在家中,公子大仇得报,带着女主的灵枢隐居深山。
齐锐这次并没有以归鹤先生的名义将戏文卖出,而是托方管事找了个草台班子将戏排演了出来,在京城周围演出,就如齐锐预料的一样,这出满满爱恨情仇因果报应的故事,很快就在京城火了起来。
齐锐则“适时”的将这出戏推荐给了静王,静王看过之后,没几日落玉笙的戏班便开始排演这出新戏,看过戏的人都不用提醒,便想起了凤鸣楼泉音的遭遇,而安王敏王,再次被推上了风头浪尖。
“你这是选好了?”苏栩坐在戏园子的包厢里,看着台上一身素衣夜会公子的落玉笙,“便是选好了,也不用做到这一步吧?你当不用归鹤先生的名字,大家就不知道这是归鹤先生的新戏?他们动不得静王,首当其冲先收拾你。”
这戏一出来,安王强抢□□,逼死人命再次被翻了出来,而“好心”救泉音出苦海的敏王,跟泉音则成了一对 “有情人”,他所谓的救泉音出苦海,则跟当初杨太真出家一样,只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准备罢了。
这样的“美名 ”让敏王始料不及,也恼怒不已,这出戏的后头可是还有他为泉音报仇的内容呢,如今在京城百姓眼里,他跟安王的争斗,除了皇位之外,还有一段感天动地的桃色故事,这让他多年在士林中经营的好名声受到了毁灭性打击,毕竟在正统人士眼里,女人如衣服,兄弟如手足 ,敏王为了一个青楼女,跟亲弟弟翻目,简直就是不可理喻!
苏栩想到这些□□堂上两派攻讦又起,不禁摇头,“我祖父那天还说呢,老是这么闹下去,对朝廷不是好事,朝廷最忌党争,可安王跟敏王其势已成,非朝廷之福,这些日子已经有人陆续上书,请皇上早立太子了,陈相连着几日都宿在禁中,听说皇帝每天都要召见他。”
首辅陈天然是永元帝最信任的大臣,心眼不大,但能力不小,永元帝留他,肯定是在议太子的事,齐锐漫不经心的捻着果盘里的桃仁,“你们真是太把二王当回事了,两/党不好,三党四党五党不就行了?”
“你问我是不是静王的人,我只记得自己是皇上派到静王府的,就如苏相一样,我只认皇上,去静王府好好当差,是皇上的旨意,为臣者,唯忠而已。”
苏栩没好气的瞪了齐锐一眼,他才不信齐锐的话呢,但他相信齐锐是站他这边儿的,“行啦,你爱怎么说怎么说,我是怕敏安二人迁怒到你头上,”
他不满的看着台上的戏文,“本来你不理睬他们的拉拢已经将人得罪了,现在弄这么一出来,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吗?我知道泉音不在了你心里难受,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非要解一时之气吗?”
十年?都不用十年,三年这安王敏王就倒台了,他还用替泉音报仇?可等着别人对付安敏二人,能算是自己替泉音报仇么?齐锐叹了口气,“这出戏若硬要说跟我有关系,也就是我看到了,将它推荐给了静王殿下,你非要不信,我也没有办法,什么报仇不报仇的,我是泉音什么人?轮得着我给她报仇么?”
苏栩见齐锐一脸真挚,在看这戏文,词藻远不如之前归鹤先生的几部戏精致,心里多少有些信了,“那你可得说清楚了,虽然安王他们被皇上罚了,但人家也是亲爷,想对付你,不过弹指之间,你千万别想不开。”
齐锐点头,“我又不傻,现在我只老实呆在静王府里教小世子,其他的事一概不问的,你爱信不信。”
齐锐这么说,苏栩自然是相信了,“我跟你说,这阵子大家都盯着静王侧妃这个位置呢,你有消息没?石王妃看中了哪家?”比起戏文,大家更关注的是谁会跟静王府联姻,确切的说,是皇上对静王的态度。
这阵子静王府赏花听宴娱乐活动多过去几年都多,被静王看中的人家名单齐锐也大概听过,不得不说静王的胃口实在不小,根本不管这些人家之前是谁的人,“嗯,现在是静王的风头正盛,又是个侧妃位,自然应者如云了,”
齐锐报了几个人名,“有文臣有勋亲,我瞧着只怕除了侧妃,静王府最少还要添一位夫人。”
“啧,有安系的也有敏党的,静王殿下所图不小了,”苏栩听完人名,感慨道。
虽然这些人家有些早就选了边,但世人谁不势利?只要静王一路向上,说不定他们就会改换门庭,在朝堂行走,道理仁义永远大不过利益。
齐锐对于这个局面是乐见的,静王声势越大越好,大到让敏王跟安王惊心,就有大热闹看了。
……
静王也很恼怒,他不知道怎么搞得,自己不过是想结一门合适的姻亲,怎么就弄成了京城里头号大事了,搞得连永元帝都问他,到底看中了哪家的姑娘?
他之前摆出长兄的架子试探性的教导过安王几句,被安王当众顶撞,结果与之前大相径庭,最终被永元帝斥责的是安王,这让他对那个位子的把握又大了一些,但永元帝的召见,又让他从话里听出了皇帝是在怀疑他的用心。
静王不由对石王妃有些不满,“咱们看中的几家,你悄悄去探探口风不就行了,非要弄的人尽皆知,现在好了,孤成了野心勃勃之人了。”
石王妃也委屈的很,是谁叫这次用心选的?又是谁叫她常去宗室营走动?而且之前借选妃的事给刘贵妃添堵的又是谁?当时怎么不说悄悄的选侧妃呢?
但不管什么时候,错的都不会是静王,“是臣妾大意了,”石王妃歉然道,“主要是没想到大家对咱们府上进新人这么大的兴趣,前些日子的花宴,臣妾只给几家送了帖子,没想到居然又有好几家来打听消息,要帖子的,还有还着女儿过来走动的,”石王妃也挺无奈的,“王爷如今正是收拢人心的时候,臣妾也不好将他们拒之门外。”
“王爷也知道,自打您接了户部的差使,外头看咱们府上就不一样了,这些年臣妾不怎么出门,一时有些思量不周……”
静王烦躁的摆摆手,“孤不听你说这些,孤问你,陈相家怎么说?还有勇毅侯府?”
石王妃叹了口气,“陈家臣妾倒是试探过,只不曾想贵妃娘娘不知道从哪儿听到信儿了,将我跟陈相夫人请到她宫里去,说陈家的女儿便是王妃也做得,非要将陈相的小孙女定给五弟。”
陈天然的小孙女成了五王妃的话,他的大孙女怎么好做静王侧妃?姐妹俩嫁兄弟俩,算不上什么佳话,这分明是刘贵妃在断他这条路,静王冷哼一声,“这个老妖婆!陈家答应了?”
石王妃郁卒的点点头,“臣妾看陈夫人的意思是有七八分准了,回来的路上听小太监说,之前皇上也跟陈相说过,将来要做亲家的。”
侧妃可算不得正经亲家,静王叹了口气,但永元帝发话了,他也不好再做什么,“那就算了,孤也不是非他家不可。”
“勇毅侯府看意思倒没什么不乐意的,还将他府里的几个嫡出的小姐都让臣妾见了见,”石王妃其实对罗家的女儿是不怎么满意的,这答应的太爽快,反而叫人心里不踏实,“罗侯出任蓟辽总兵的任命迟迟未下,臣妾有些担心。”
多年夫妻了,静王如何听不出石王妃的意思,“那你的意思呢?觉得哪家更好?”
若是只从家宅和睦这一条上去选,自然是看品性了,但现在为的是静王的大业,那姑娘如何,根本不在静王的考虑范围之内,可石王妃还是希望能两全其美,“臣妾觉得其实通政使秦大人的千金,虽然年纪大了一些,但品性才貌都十分出众,秦大人又在朝臣中颇有声望。”
秦家自然好,但他那个女儿,没出阁呢未婚夫就病死了,意头实在不怎么好,而且年龄又有些大了,不论是相貌还是才情,似乎都没有什么名声传出来,“秦家?你见过他家的姑娘?听说秦大人的夫人身体不怎么好?”
“年纪是大了些,秦姑娘之前是定了门亲事,跟秦家是表亲,后来男方没了,秦姑娘硬是守了三年孝,才另议婚事,在京城也很有些名声,”石王妃觉得秦佩兰各方面都好,“之前不是护国公简家还想跟秦家议过亲,好像秦家没应,两家还闹的有些不痛快。”
“有这样的事?”静王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内幕,那这秦姑娘倒可以考虑考虑了,“嗯,你再仔细瞧瞧,孤这样的年纪了,也不耐烦找那些小丫头,大些懂事,你也少操些心。”
石王妃刚要应下,就听静王冷哼一声,“那个苏新德,真真是老奸巨滑,真以为孤看得上他家的姑娘?”
石王妃一哂,不知道苏新德是有心还是无意,这反应也太快了些,静王想纳侧妃的消息才传开,苏家一嫡一庶相继定亲,“可能是巧合吧,苏家几房没有什么出色的人物,便是他们有心,咱们也不见得答应,苏相精明了一辈子,怎么会看不透这一层?”
静王瞟了石王妃一眼,他对自己这位王妃一直很满意,聪明识大体,交待给她的事总是办的滴水不漏,只是有时候又觉得她太聪明了些,叫人反而有些心里没底,“苏相能在朝堂屹立二十年,自然有他的过人之处,父皇用人,还是很值得学习的。”
石王妃一看静王的神色,就知道自己说错话了,“殿下说的是,是臣妾失言了,虽然兴许只是巧合,但臣妾还是多少有些不高兴是真的,苏家便是累世的大族,难不成王爷还配不上他家小姐不成?”
静王被石王妃的态度取悦了,“你呀,罢了,这种事不能强求,”他走过去握住石王妃的手,“在孤心里,别的女人再多,也不过是一时的权宜之计,只有你跟两个孩儿,才是孤的家人。”
石王妃微笑道,“王爷的心臣妾怎么会不清楚?您若不是为了臣妾跟孩儿们,哪里需要这般自苦?”
她将头轻轻倚在静王肩头,“臣妾一介女流,能帮您的太少了,臣妾是真心希望府里能来一位能干的妹妹,这样臣妾肩上的担子也能轻一些。”
这话静王还是相信的,静王府的女人,除了石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