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村居清贫乐-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五月初七就到了,依照武清县的习俗,男女成亲不光男方家大摆筵席,女方也一样,不过女方操办的嫁女宴在男方宴席的前一天而已。杨雪这一天被外祖母舅母姨妈姑姑姐姐等等各路女眷围着打趣叮嘱。到了晚上更是被白氏拎到一边耳提面命,内容是有关周公之礼的一些注意事项啊步骤啊技巧啊之类的,总之是各种少儿不宜。
  杨雪听得面红耳赤不胜其烦,惹得白氏一通呵斥,念叨着什么此事关涉到夫妻一辈子能否和和美美,第一次极其重要,千万马虎不得之类的话。鉴于杨雪学习态度欠佳,白氏又重复了一通教学内容,杨雪真是要多囧有多囧。 
  偏偏杨霜还嫌杨雪不够囧,凑过来问杨雪白氏关上门和她说了什么。杨雪自然不肯说,结果杨霜嘿嘿笑道:“瞒什么呀,你二姐我可是过来人,这时候娘将你叫到一边还关上房门,能说什么事啊,不就是教你怎么洞房呗。”
  “你,你说什么!”杨雪跳起老高,羞愤道,“不要脸的东西,谁跟你说这些!”杨霜撇嘴:“啧啧啧,瞧你这样儿,仿佛被踩了尾巴的猫一般。害什么羞啊,亏得我还好心地跑过来寻你,想将自己当初的经验跟你说一说,让你明晚少受点苦。”
  天哪,二姐是不是疯了,这样私密的事情哪能跟别人分享!难不成女人一成亲生了孩子就变得这般没羞没臊没脸没皮了?二姐当初多腼腆斯文的一个人啊。杨雪觉得很幻灭,暗自提醒自己往后千万不能变成这样。
  “滚,谁耐烦听你胡说八道!”杨雪羞愤地一把推开杨霜跑了出去。杨霜在她身后捂嘴暗笑:哎呀,有个妹子可以取笑真好,当年大姐就是这么欺负自己的。你还别说,这滋味真是爽!
  

☆、迎亲

  武清这一带受蛮夷习俗的影响,成亲的时候新郎官不用亲自去岳父家迎接新娘子,新人成礼也不是在黄昏时分,而是白天的某个吉时。女子出阁的时候就大都是天刚蒙蒙亮时分,杨雪自然也不例外,五月初八这一天老早就被叫起来开脸梳妆。
  负责开脸梳妆工作的全福人是整个杨家塘村里儿孙满堂辈分最长的一个老婆婆。老婆婆业务熟练,一双手忽上忽下,随着她手中五色丝线不断地跳跃翻飞,杨雪脸上的绒毛被尽皆绞去。配合着手上的动作,老婆婆嘴巴利索地念叨着什么“生贵子”“得娇男”之类的吉祥话。杨雪只觉得脸上一阵阵刺麻,倒不是很疼。
  梳妆打扮好之后杨雪换上大红胭脂色的新娘吉服,端端正正地在楼上自己的房间坐好,静等着事先请人看好的出闺吉时。随着天色逐渐明亮,来杨家喝酒道贺的各路客人也纷纷起床,女眷们大多来杨雪的闺房看即将出门的新嫁娘。杨雪本就生得好看,今日盛装打扮一下更是光彩照人,大家围着她好一通夸。
  杨雨掐了掐妹子的脸,佯装抱怨道:“这好胭脂就是不同,又香又滑地。祖母还真是偏心啊,当初我和霜姐儿出门子那会儿,可没有这么好的东西。” 
  薛氏拍了孙女一巴掌,嗔怪道:“都是两个孩子的娘了,还这么没脸没皮地。你三妹妹这胭脂可没多花什么钱。当初你三妹妹去河堤工地服劳役采买的时候,碰巧认识了那胭脂铺子的掌柜娘子,人家不赚钱,照成本价卖给你妹子的。有本事,你自己认识几个掌柜娘子去。”
  杨雨指了指周氏,挤眉弄眼地道:“祖母,我婆婆还在这里呢,您老人家就这么不给我留面子啊。”周氏嘿嘿地笑:“亲家祖母打得好,叫她胡说八道。”杨雨委屈地道:“婆婆也不帮我,我好命苦啊。”一屋子女客被她一番插科打诨逗得呵呵直笑。
  杨霜拉了拉杨雨:“大姐你这不是自讨没趣吗?雪姐儿去县城买东西,连县太爷娘子和方家大奶奶的铺子都主动便宜卖给她,一般人谁有这本事。咱们这两个做姐姐的,算是被妹子给比下去了。”边上的人听完又是好一通笑。
  杨元莲拍了拍杨雪的手笑道:“我们雪姐儿在县城是交游广阔啊,明年你表嫂出嫁前去县城置办东西的时候,你跟着她一道去,让她也省省钱吧。”马骏到底还是和刘秀芝定了亲,据说明年入冬就要成亲。
  杨元兰爷先是跟着大家笑,随后神色却怅然了。她心想沉哥儿定下那姑娘若是不发急病而死,下半年不就可以娶她过门了。如今小儿子落了个克妻的名声,自家连请媒人提亲的勇气都没有了,为着这事她是整宿整宿地睡不着觉。
  唢呐声声,炮仗阵阵,吉时终于到了。依照规矩,女子出门不能踩到地上,得由娘家兄弟背上花轿。杨雨杨霜出嫁的时候冬哥儿年纪小,她们两个是被一个本家的堂兄弟背出去的。到了杨雪这里,冬哥儿虽然还是没成年,但小少年将姐姐从楼上背下来送进花轿的力气还是有的。
  身板瘦削的少年弯下腰,杨雪小心地趴了过去。“冬哥儿你看着脚下,千万别踏空,可别摔到你姐姐。”薛氏一边抹泪一边叮嘱着孙子。养了十多年的闺女今日就要嫁到别人家里去了,白氏也心里难受,红着眼眶跟在儿子身边,不放心地想伸手去扶却被薛氏以不合规矩为由拉开了。
  杨雪趴在弟弟单薄的肩膀上,听着少年粗重的呼吸,忍不住小声提醒他:“弟弟你慢点走,别闪了腰。”杨冬瓮声瓮气地道:“三姐你别小瞧人,你才多重,我就连你都背不动了?”汗,一不留神伤了小少年的自尊心。杨雪忙道:“好,三姐相信你。我们冬哥儿长大了懂事了,三姐走了,祖母爹娘他们往后就全靠你照料了,你可要听话哦。”
  杨冬奋力将杨雪往上一托,闷声道:“我知道,三姐放心吧。”杨冬心里很舍不得杨雪出嫁,此刻他心里难受极了,可又不能像薛氏白氏那样掉眼泪,只能生生忍着。
  新娘子已经上了花轿,所有嫁妆都已装好绑好,媒人周氏一抬手,迎亲队伍走出了杨家院子。虽然被再三叮嘱不要自己揭开红盖头,离开家门的时候杨雪还是忍不住偷偷掀开,透过轿子旁边小窗略微轻薄一点的布料依依不舍打量。
  别了,这房子这院子还有这些疼她爱她的亲人们。从今往后她将不再是这个温馨和谐家庭中的一员,而要投身一户完全陌生的人家,开始一段崭新的人生了。满心怅然的杨雪贪婪地看着外面的一切,却见白氏眼泪汪汪靠在院门口,薛氏被杨雨杨霜扶着,鼻涕一把眼泪一把地,杨元本巴巴地地看着花轿的方向。唯独杨冬仰头望着天空,仿佛神游天外一般。
  但杨雪知道弟弟心里不好过,这孩子这几天都兴致不高,有事没事围着她转,仿佛一只知道自己即将被主人丢弃的小狗一般。杨家四姐弟,杨雪和杨冬年纪最接近,感情也最好。杨霜出嫁后家里更是只剩下姐弟两个,如今杨雪也走了,杨冬哪里能适应。看着一家人失魂落魄的样子,杨雪心里也难受万分。
  做人家的媳妇和在娘家做闺女,身份和地位差别实在是大,杨雪对于婚后的生活有一种本能的恐惧。然后忍不住腹诽,难怪世人都想生儿子不想生闺女,养儿防老的固定观念固然是极其重要的原因;但儿子不用离开家,不用被迫从自己熟悉的环境中被连根拔起,放到另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重新开始生活,应该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二十几里路,大家又抬着东西,走了一个多时辰才快到常家沟。虽说新郎官不用去岳家迎接新娘子,但新娘子的花轿快到自家门口的时候,新郎官还是要提前出来迎一段路的。常家在路上早派了人守候,看到花轿来了,那人立马飞跑着回去报信。
  “来了来了,新娘子花轿到了。”罗老太太听到这嚷嚷声,立马喊常子胜:“四郎,赶紧去村口迎接。”常子胜急匆匆往外走,常子秀追在他身后大喊:“四哥,四哥,你得披上红花!”常子胜扶额:“瞧我真是忙糊涂了。”常子秀麻利地将那红绸大花给他披在身上。
  “歪了歪了,这孩子,你急什么。迎亲队伍不会那么快到村口的。”罗老太太一边给孙子整理着红绸带子一边笑骂。常梨花呵呵地笑:“娘您这就不明白了,我们四郎惦记雪姐儿惦记了三年,如今立马就要娶进门了,能不急吗?”“就是就是,瞧我们四郎,这嘴巴都笑得咧到耳背后了。”常桃花和常杏花也笑嘻嘻地打趣着自家侄子。常子胜面红耳赤,疾步奔出了院门。
  “哟,新郎官来迎接新娘子了。还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新郎官本来就生得俊,今日再穿上这大红吉服,简直比戏台上的二郎神还好看!起先我们新娘子打扮好,大家都夸她比仙女儿还好看。这么瞧着,你们两个还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啊。”周氏始终跟在花轿边上,时不时地提醒杨雪要爬坡了,要下山了,到了哪儿。此刻她大着嗓门这么一嚷嚷,杨雪一下就知道常子胜来接自己了。
  “比戏台上的二郎神还好看”,周氏这夸奖实在是囧,那二郎神俊倒是俊,可他额头上却是有第三只眼的。杨雪自动脑补着常子胜额头上长了只眼睛的怪异模样,然后忍不住噗嗤笑了。可她的好奇心却被周氏的话给勾了起来,心道四哥今日果真有这般俊俏吗?仗着轿帘低垂没人能看到自己的举措,杨雪悄悄地掀起盖头透过小窗去看常子胜。可惜隔着一层布,常子胜穿着大红色的吉服是不是真的比平日里英俊好看,杨雪看不大清,没法评判。不过从这人的步伐和说话的声音来看,此刻的他应该是志得意满意气风发的。
  “各位叔伯兄弟辛苦了!”常子胜先是高声向迎亲队伍诸人道谢。大家笑着应答:“不辛苦,应该的。”接着常子胜走到花轿边上对周氏道:“表婶,辛苦您了。”周氏摆了摆手:“不辛苦不辛苦。倒是我们新娘子,这一路颠簸才是真的辛苦。新郎官最应该宽慰的是她。”
  周氏这话本来是顺嘴打趣,没想到常子胜真的隔着轿帘对杨雪道:“这一路上妹妹受苦了,好在马上就到家了。”杨雪偏也实诚,低声应道:“我坐在轿子里,不辛苦。真正辛苦的是抬轿子的人,人家抬着我走了二十多里路呢。”
  结果两个人的对话惹得大家一阵哄笑,因为迄今为止,常家沟的新郎官在迎接新娘子的时候,还没人隔着轿帘这么问候过新娘子,常子胜今日算是开了先例。里头有几个去过河堤工地服劳役的人本就认得杨雪,此刻忍不住打趣常子胜:“子胜兄弟,知道你喜欢杨雪喜欢到了骨子里,可也不能表现得这么明显吧,这还没进门呢,就这般心疼上了。”
  常子胜给闹了个大红脸,杨雪也觉得羞窘。好在她躲在轿子里没人看得到她。常子胜讪讪地辩解:“这不是媒人怎么说我怎么做嘛。”周氏虽然也觉得好笑,但努力忍着笑意,作古正经地道:“可不就是我让常四郎这么做的。好了,新郎官来了,起轿,不能误了吉时。”
作者有话要说:  有事耽搁,更得太晚,见谅。

☆、礼成

  唢呐鞭炮声中,花轿被抬进了常家新房子的院子前面。轿子落地,杨雪被周氏和喜婆扶下了轿,然后手里被塞了一段红绸,红绸的另一端不用说是在常子胜的手中。杨雪被引导着慢慢往堂屋走去。
  依照规矩,上首常兴家和赵氏尚未就坐,必须要新人准备好,再有人去请,长辈们才就坐。之所以长辈不在新人到达之前先坐好,大概是为了表明长辈的威严吧。倒也是,总没有让长辈等小辈的道理。当然这样磨蹭,可能也是为了空出时间,让大家在新娘子被送入新房之前将所有嫁妆都搬进新房归置好吧。
  花轿最先进院子,后头抬嫁妆的跟着也走了进来。等迎亲队伍的人将嫁妆全放在院子里后,白氏立马带着几个妇人火速将东西往新房搬。依照规矩,新房成年男子是不能进去的,所以搬嫁妆进新房的活儿只能由女人做。
  “呀,居然是四铺四盖。”“可不就是,叠起来堆得这么高,斤两不少啊。”“那棉被那么白,肯定是好棉花打出来的。”围观的人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那是什么东西啊,怎么新娘子家里送了这么一块大木板子来。”有年小的孩子指着杨雪嫁妆里头的屏风,惊诧地问。“小兔崽子不懂别瞎说,什么大木板子,那东西叫屏风,大户人家才会有的东西,咱们乡下人家里极少有人用那个。”那孩子的□□母还算有点见识,一边笑骂一边给了自家孙子一记爆栗子。
  呵斥完自家孙子,那婆子对乐呵呵看着新娘子嫁妆的罗老太太笑道:“罗氏你好福气,孙媳妇娘家这么舍得,居然还自己贴了家具。你看这屏风,还有这樟木箱子。”
  “呵呵,亲家大方,看得起我们家,看得起我们四郎啊。”罗老太太笑得见牙不见眼。武清县乡下人家嫁闺女,娘家贴补的家具一般只有马桶洗澡盆这两样,大方一点的会加一个火箱。像杨家这样还多出了一扇屏风和一口樟木箱子的实在是少见,看着这些东西罗老太太也觉得惊讶无比。
  此时马氏和一个妇人合力抬着一筐子盘盏从廊下经过,随便瞅一眼就看到了那扇屏风,瞬间整个人就不好了。杨家人也太张扬了吧,知道你们家得了京里贵人一百五十两银子的赔偿,犯得着这么显摆吧。乡下人要那东西做什么,除了让大家眼红赞许一番外什么作用也没有!
  马氏满心妒恨,自然不想看到人们惊诧羡慕地赞许那些东西的场景。她低着头大步往前走,一心离开这里。偏生那和她一道抬东西的妇人,常家本家的一个远房堂嫂,是个喜欢热闹多事的,竟然停下来不走了。嘴里念叨着:“新娘子的嫁妆好丰厚,咱们过去看看吧。”
  两个人抬东西,一个人不走了,另一个人自然也没法儿走。马氏气得肝疼,可又不能冲人家发火,强耐着性子道:“嫂子,看嫁妆稍后咱们忙好了可以去新房慢慢看,眼下最当紧的还是将这些东西准备好,做事磨蹭,回头要挨骂的。”
  今日毕竟是常子胜成亲,马氏可是主家。主家请自己来帮忙可不是请自己来看嫁妆的,自己放着正是不管只顾着瞧热闹,委实有些不妥,马氏板着脸一副严肃的样子。那妇人神色不免讪讪地:“呃,也对哈,那咱们回头去新房看吧。”
  孟氏却是和白氏一道在搬运着嫁妆,虽然对杨雪的嫁妆比较丰厚她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但真的看到这些东西,她还是忍不住地嫉妒歆羡。“樟木箱子一般不是该婆家置办的吗?怎么你们家是娘家置办了。”有个妇人一边将箱子搬下来一边念叨。
  白氏不高兴地道:“胡说什么啊,咱们家哪能不给四弟置办樟木箱子,新房里明明摆放着你眼睛瞎了不成。这箱子是弟妹家里额外做给她的。”
  那妇人不好意思地捂了下嘴:“是这样啊,子胜兄弟这岳家可真是大方。不过也难怪,人家的闺女可是有好几身儿绫罗绸缎的衣裳,还有县太爷娘子送的值钱的首饰,可不就得多要箱子放置。”
  孟氏埋头做专心搬东西状,她心里不舒坦根本不想参与到关于新娘子嫁妆的讨论当中,无奈有人不肯放过她。有妇人拍了拍她的肩膀,指着杨雪的陪嫁火箱道:“杨家嫁闺女还真是肯花钱,看人家这火箱,多结实多大,做工也好。往后子胜和杨氏生下孩儿,冬天将孩儿放在这里头,冻都冻不着。”
  被人家这么拍着肩膀说话,孟氏不能再装傻了,扯了扯嘴角干笑道:“是啊,弟妹的娘家真是疼闺女哈。”其实此刻的孟氏心头一口老血卡在胸口只恨不能暴走,她当初出嫁的时候家里没有给她置办火箱,她也是常家四妯娌当中唯一没有火箱的。这妇人扯着她讨论杨雪的陪嫁火箱,简直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火箱是冬天用的,就是一个木头大箱子,四面围着,底面做成横放的栏杆状,下面放上火钵,蒙上炭火。然后在栏杆上头铺上厚褥子,冬天人坐在里头极其暖和,如果人多也可以坐在边沿上。
  对于成亲没几年,只有一两个孩子的小夫妻来说这东西很是适用。有了它,家里年长的老人冬天带小孩子也很方便,因为火箱不比火塘,不用担心孩子跌到火堆里,很是安全。
  每当檀哥儿在火塘边被松哥儿欺负得眼泪汪汪的时候,孟氏就恨自己没有陪嫁的火箱,不然母子两个窝在自家的火箱里,根本不用来火塘边烤火,儿子也就不用遭罪了。火箱是孟氏心头的一道伤疤,本来就碰不得。这会子偏偏那妇人要逼着她碰。
  “来,来,火箱最重,这里头就咱们两个最年轻,那就咱们抬吧。”那妇人拉着孟氏作势抬火箱。孟氏恨得咬牙,抬着火箱上台阶的时候,心里苦苦压制的怨气忽然控制不住了。火箱又不是自己的,凭什么要自己来花费力气给杨氏搬进去!
  大家都说这火箱如何大如何做工好,自己若是摔烂了它呢?一想到杨雪得知自己的陪嫁火箱还没开始用就烂了时候那张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