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妻福星高照-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宋师竹觉得她最近能有这么有心力关注徐夫人,全都是因为封恒不打算参加今年乡试的缘故。家里没有应试的学子,心情还是不一样的。
  乡试在即,府城变得拥挤不少。茂林胡同剩下的几处空宅子都租出去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学子过来赶考,听说就连外头的客栈都爆满了。
  好在胡同里还是熟人多,新来的几个租客也是些安静的性子,并没有出现多少麻烦。
  邻居们备考经验充足,不仅小孩也被大人叮嘱着不许大声呼叫,女眷们更是每隔个两三日都要出门去结伴去拜文曲星。
  隔壁孙家也是如此。
  孙娘子这一日过来给她送瓜果种子,见她正在给菜地浇水,突然笑道:“宋妹妹这样,我都不敢认了。”
  宋师竹看了看自己,跟以前没什么不同,她今日穿着一身素淡的棉布衣裳,这是她干活时惯常穿的。
  孙娘子见她一脸莫名奇妙,就道:“先前你们家总有人找过来,之后宋妹妹便会穿戴得十分好看出门了,我见着,总不敢上前跟宋妹妹打招呼。”那样一整套的头面首饰,那样漂亮鲜艳的衣裳,总让她觉得自己跟邻居的距离十分遥远。
  宋师竹也听懂她的意思,她第一个想到的——也就两回而已,去的是舅舅家和高夫人的生辰宴;第二个想到的,就是原来周围的邻居这么关注她;第三个……这句话也太有歧义了。
  然后,看着孙娘子自然无辜的神色,宋师竹突然就觉得自己最近这段日子长出来的心眼,收不回去了……跟府城里的宅门女眷交往过后,宋师竹变得格外草木皆兵,心眼比筛子还多,对旁人的每一句话都能琢磨出几个意思。
  和从前对比起来,自己变化这么大,她难免唏嘘了一把。
  孙娘子不知道她在想什么,只是看着眼前的菜地摇头道:“其实宋妹妹不必亲自做这些。以后要是想要吃些新鲜的,让人到我们家摘一些就是了。”
  有了宋师竹堤坝危难前变着法借钱的人情,孙娘子对她也放开许多,说着心里话道:“你不知道,我先前真是十分羡慕你们家里那些鲜花盆景,看着就让人心里舒坦。我要是有宋妹妹这样的环境,肯定不会下地干活。”
  “自己种出来的,滋味总是不一样的。”宋师竹只是笑眯眯的,也不多解释,在接过孙娘子手上的种子后,还顺嘴多问了两句孙秀才的情况。
  孙三通虽然渣,但他却是孙家婆媳唯一的指望。孙娘子皱着眉头道:“相公这些日子每夜都读得很晚,第二日起来时脸色都是青白的,我和婆婆都怕他伤了身子。”
  这也是不可避免的事,如今茂林胡同里,有志于这一届乡试的学子们,个个都是如此勤奋。就只有封家日子还是如往常一般无波无澜,不过宋师竹这两日也发现封恒跟她请教算学的次数多起来了。
  宋师竹问他,才知道他打算出一本《数书十八章详解》,类似于上辈子的课本参考书。
  封恒道:“这是老师对我的建议,他说我的观点有的颇有新意,写出来也能让世人一观。”
  《数书十八章》是李大儒所着,封恒作为他的弟子,得自家先生倾囊相授,走这一步也是想向众人展示他的才华。
  宋师竹心情复杂,倒不是觉得出书这件事超出想像——市面上许多话本就都是文人所出,就是她总觉得封恒并不是单纯为了出书,而是还藏着其他目的。
  不过自家相公一向嘴紧,只要他不想说的事情,宋师竹向来都是问不出来的。她想了想,便也不问了。反正最近在她的感觉里,自家日子风平浪静,应该没什么大波澜的。
  为了出这一本算学书,封恒算得上是起早贪黑了。总共二百二十八道题目,从遣词造句到其中涉及的算学理论,每一道都是他编写出来之后,宋师竹先过目一遍,她看完没问题,再送到李先生那里进行审核。
  到了李先生那一关,补充意见便多起来了。封恒又要继续之前的流程重新再改一回。
  虽然过程繁琐,宋师竹总觉得封恒并不心急出版,好像在掐着时间干什么事一样。
  因为这师生两人实在折腾,这本算学参考书直到乡试前都还没能出现在书肆里。
  八月初八这一日,桂花飘香,参加乡试的秀才在贡院点名进场。封恒并没有报名参加。但其他人也没有比他多出多少优势,才考了一日,京城便传来消息,皇帝驾崩了。
  这一场考试成绩全都作废,国殇期间,举国哀悼,连府学都放假了。
  这回放假,宋师竹却发现封恒居然一改先前劳逸结合的读书态度,复习起功课起来变得十分认真,宋师竹问他,他道:“之后许有恩科。”
  其实皇上病重这件事,封恒在乡试前便知道消息了。
  乡试三年一届,因着这些日子在府城感受到的压力,封恒已经打算要违背老师的意思下场考试。早一日得到功名,家里就能多一份保障。
  但老师这回说服他的理由,却让封恒着实无话可说。老师暗示他,皇上病入膏肓,不时即去,而新帝即位后应该会有恩科。
  自家老师当过一段时间的太傅,对太子学生的爱好十分了解,怕他不听劝,便跟他明言,新帝海纳百川,思想开明,跟他学习时,成绩最好的便是算学。
  上有所爱,下必效之。他估计这回恩科的分值比例,算学应该会占比更多一些。


第76章 (改错字)
  这个中秋节,因着老皇帝殡天,举国居丧三月,各地都禁宴饮作乐,琼州府里也都全城戒严,就怕在这期间有人闹出事来。
  宋师竹让家里上下都换了素色衣裳,把艳丽的装饰都收了下来。她看着胡同里的邻居,几乎家家户户都是如此。
  顶多就三个月,宋师竹还以为众人都知道轻重,没想到衙门里还是抓了不少犯事的人。
  其中有一个,在皇帝驾崩消息传出的第二日便下了大牢。
  宋师竹听到孙秀才的罪由有些无语:“徐家也太不讲究了。”
  说是有人举报孙清文在家里偷摸喝酒,衙门差役带人敲开孙家大门,还没等孙清文反应过来,就直冲向他的卧室,在他床底下摸出一个酒壶。
  这个罪名,宋师竹怎么想都觉得不对劲。孙清文好歹也是个读书人,怎么会在这个时候犯忌讳,听到外头说他在牢里不断喊冤时,她便猜这件事应该另有内情。
  徐府尹不同于徐夫人,一出手就打中孙清文的七寸。国丧期间明知故犯,罪加一等。孙清文即刻就被府学开除学籍。这回孙清文算是废了。
  封恒端起茶碗喝了一口,门口的阳光照在他身上,使得他脸上的线条多了一些冷硬之感:“孙清文先前在府学的人缘就不好,这一回也没有多少人相信他是无辜的。”封恒从学里出来时,看到孙清文的父母跪在泮池旁哀求张教授,心里顿时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宋师竹看着封恒脸上失了笑意,也知道他心里不好受。她走过去,握住封恒的手,封恒顺手把她搂住,两人抱在一起静静待了片刻。
  封恒才放开她:“无事,就是我最近要赶着把我那本书抄几本出来,老师说他上京后要送给人看。”
  “太好了!”宋师竹高兴道,自家相公的这本书,李先生一直吹毛求疵,现在总算能过稿了。
  宋师竹一直觉得李先生的想法很奇怪。封恒才跟着他学了大半年,学问哪有什么一蹴即就的事。要是万事都能这么完美,李先生那些经典算学书也不用每每再版时,都要重新编注了。
  封恒看着宋师竹眉眼舒展的模样,嘴角也含了几分笑意。
  府学放了三日假,今日才是第一日。封恒并没有因此而放松心情。为了给他营造一个安静的抄书氛围,宋师竹特地叮嘱家里谁都不准大声嚷嚷。
  封恒坐在窗明几净的书案前,看着眼前雪白的宣纸,脑子里想的却是今日一早在老师书房里的事情。
  今日一早从府学出来后,他便直接去了李家。
  李先生已经接到新帝的起复信,他是前太子太傅,虽然和先帝之间有诸多矛盾,可却得新帝厚爱,这一番出山理所当然。
  当时封恒刚说起要让新书提前面世的事,李先生便知道他是被徐府尹做的事恶心到了。
  他不赞同道:“这是你第一回出书,自然是要尽善尽美,何必急着出成果?”
  弟子毕竟比他差了几十年的经验,在李望宗看来,封恒那本书还有许多要打磨之处,比如有些理论上的延伸,封恒便做得不太到位。
  他道:“你要是怕徐府尹对你出手——实在不用担心,他不敢了。别总把徐家那点事放在心上。”李先生心里清楚知道,随着新帝对自己的看重,他们不会再敢轻易算计弟子。
  封恒却下了决心道:“我初出茅庐,因为老师的原因得到众人瞩目,可我如今才不配位,满心惶惶,只想先出些实在成绩。”
  封恒极少与人吐露自己的心思。可孙家父母之事却让他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清醒。
  他想事情素来通透。同样都是算计,徐家女想要逼迫老师出手相助,为何要拐个弯费心费力将脏水泼在他身上?
  那是因为老师的学问天下敬仰,就算徐家女敢于算计,却动不了老师一丝汗毛,相反会引来老师最直白的怒气;其次,也是他自身实力不足,徐千意觉得他在综合权衡与徐家结亲的利弊后,一定会做出妥协。
  这么想不足为奇。明眼人都能看出来,除了老师弟子这个身份,他在位高权重的人面前没有一丝话语权。
  “老师不日就要上京,徐家一直都是趁口舌之利,以后也不会直接和我发生矛盾。”这些封恒心里都有数,他道:“可吃一堑长一智,得罪一个手握权势的人,你永远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对你发难。”
  孙清文的事给了他一个极大的警示。哪怕有老师一直为他筹谋前程,他也不能得过且过。封恒想要看着自己手上的实力一点一滴慢慢积累,这会让他有一种切实的安心感,而不是只能靠着他人的庇护。
  封恒这段话里,表现出的是与年龄不相符的沉着和冷静,他分析地十分透彻,李先生不得不作罢。他叹气一声,实在觉得可惜,又道:“既然你坚持,你前日最后送来的那一份稿子,便能定稿了。你先抄几份出来,我后日上京带过去让一些老朋友看看。”
  想着因为徐家引发的这些事情,李先生在心里把他们记上几笔。徐家就是一窝子小人,弟子和徐家相比是鸡蛋碰石头,他可不是。
  封恒提起毛笔,他自己写出来的书,他能一字不漏背下,此时书写起来速度也极快。
  一个下午加一个晚上,便能抄出一本。
  到了晚上时,宋师竹也加入抄书队伍,这时她便十分惋惜宋师泽跟着许学政去了安陆省城,要是都在同一个地方,家里就能多一个人帮忙了。
  这本书因着有李先生作序,府城的书肆都愿意印刷出版。但成书出来也需要时间,李先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上京,还是手抄快一些。
  到了第二日,宋师竹还发动茂林胡同几户相熟的人家帮着一块抄。他们家提供书籍和纸张,誊抄一本五百文,以字数来说,算得上高价了。
  但来交稿的人只有两个领了工钱,其他人都愿意以另一种方法相抵:“若是封兄愿意让我留下一本,这回工钱便算了。”
  说话的人显得有些不好意思,在问过封恒后,宋师竹也很乐意省了这笔开支,就是古代没有版权之说,她总担心会不会有人剽窃。
  这么想虽然有些小人之心,但历史上为了一首好诗好词,残害人命的凶徒也是有的。
  她去问封恒,封恒却道:“我已经送了两本给府学张教授和高总督。”
  意思就是,已经有人知道是他所着的,就算有人依样画瓢,公然冒认也没用。
  宋师竹这才放心。
  她多少看出封恒突然这么努力奋进,是受了孙秀才之事的影响。可徐家办事有理有据,有了充分的人证物证才对孙秀才发难,徐府尹秉公办事,无人能说他一句不好。
  宋师竹想着这些烦心事,难免心情又有些不好。因为上回睡前诅咒徐千意没用,宋师竹只能在每日早午晚多上几柱香,祈祷徐家赶紧失势。
  封家抄书大业如火如荼,宋师竹却觉得封恒最近好像瘦下来了。他每日不到寅时起来,夜里要到子时才睡,每日睡眠时间不足五小时,不是抄书就是复习功课,她总是担心他会把自己熬坏了。
  这一日外头刚打过四更鼓,封恒便睁眼了。看见宋师竹像只小猫一样扒在他胸前,眉眼安静,睡得十分香甜时,便不自觉地笑了笑,接着才轻手轻脚地起来。
  他睡不着,老师已经去了京城,又写信告诉他,恩科的时间已经定下来了,乡试明年三月进行,九月会试,两场连在一起,要是他能在乡试中榜后赴京进行会师,至多明年,他就无需这么焦虑了。
  宋师竹起来时,才知道封恒已经在书房坐了两个时辰。螺狮一边为她梳头一边道:“我一早起来,就见着封印那小子站在少爷的书房外头,肩膀上都被露给打湿了,说是少爷吩咐,以后都这个时辰起来。”
  这比昨日还要早一些。
  跟封恒相比,她的睡眠质量倒是好得不得了。两个人睡一个被窝,封恒半夜起来她都不知道,睡得跟小猪一样。都是每日起来时摸到身边没有一点热气的位置,她才知道封恒已经起了很久了。
  宋师竹叹气道:““你让厨娘早些起来,给少爷和封印做些吃的。”想了想又道,“这个月给厨娘多加些月钱。”
  螺狮点头,这就是两个主子要分开用膳了。先前魏大人上门那一回,宋师竹请了外头的大厨进来做菜,家里厨娘已经担心少爷少奶奶嫌弃她的手艺了。让她早点起来挣表现,她肯定愿意。
  宋师竹梳洗完毕后,封恒终于过来了。宋师竹见他脚步稳健,不像饿了几个时辰的模样,还十分稀奇。封恒摸了摸肚子,摇头道:“我不饿。”
  宋师竹怀疑封恒是不是上火了,她以前上火就不觉得饿。最近家里坏事多,宋师竹怕他把气憋在心里,想了想,便让人请了大夫上门。
  没想到封恒没诊出病症来,宋师竹居然诊出了一个多月的身孕!
  “夫人这是有喜了。”家里请来的大夫是府城常仁堂最有名的坐诊大夫,摸着脉便笑呵呵道。
  宋师竹&封恒:“……”
  大夫是经年的大夫,看到这对年轻夫妻都是同样的表情,也笑了笑,当大夫的最喜欢就是摸出喜脉了,主家高兴,他也少事。
  因为看出这回人家没有长辈在家,大夫还多叮嘱了几句饮食上的忌讳,顺利得到一个丰厚的赏封。
  大夫走了之后,宋师竹双手放在肚子上,表情就跟梦游一样,她有孩子了?
  封恒脸上泛着喜意,打从大夫宣布宋师竹有喜时,他脸上的笑容就绽开了。两人成亲大半年,他不是没有想过这件事,可是他看着宋师竹一点感觉都没有,便也不想说出来影响她的心情。
  此时他在屋里不住地绕着圈圈踱步,宋师竹的视线一直在他身上,看着都眼晕。
  这一回带过来的两个嬷嬷只会蒙头干活,她的月事又向来不准,负责她屋里事的螺狮也没经验,几项加起来,大夫刚才的话真是不亚于在她耳边放了个惊雷。
  宋师竹到现在还是蒙的,她知道那事做多了会怀孕,两人也没有刻意避孕,可是这个孩子就这么猝不及防地过来,宋师竹一点感觉都没有。
  不过,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才刚说完没有感觉,她就觉得放在肚上的掌心下似乎涌动着一股热气……一定是错觉!
  封恒终于停下来了,他也凑过去小心翼翼地摸着她的肚子,眉眼带笑。
  这是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应该是国丧前怀上的。
  又赶在他突然“开窍”时给了他们一个大惊喜。
  是的,封恒先前一直觉得自己活得不甚聪明。老师夸他天资聪颖,但他除了科举念书外什么都不会;封家名声是清贵,可内外无人提携,父祖的奋斗路他都得再走一遍。
  可笑他以前一直看不明白这一点。
  封恒想着这些,又看着宋师竹还十分平坦的肚腹,心里突然出现三分隐忧。
  妻子给他的那个小册子,十幅画里只应验了三幅。许是为人父之后挂念之事陡然多起来,封恒总是怕自己会跟他爹一样早死。他爹起码还给他娘挣下了一个护身的诰命,可他还什么都没有。
  宋师竹却不知道封恒一时间脑子里闪过这么多事情。
  都说好事成双。
  下午时,府城里的书商还送了十多本样书过来,看着上头棱角分明的印刷字体,宋师竹心里十分高兴。书商还说了,府城的几家书肆都铺了货,有李先生的序作在前,这本书应该极好卖。
  宋师竹也盼着如他所言,要是封恒有了声名加持,就不敢有人对他们家动歪脑筋了。
  ………………
  他们家在府城亲戚有限,宋师竹有孕的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