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妻福星高照-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样她就不用有打劫了家里的罪恶感了。
  李氏手上的礼单不少,干脆与宋师竹一块看了起来。今年家里开了三场新春宴,头一场过后,宋师竹便病了。剩下的两场筵席帖子都是提前发的。
  李氏将近一个月没有管家,临时上阵,因着宋师竹年前便把宴会的章程一一列了出来,李氏接受过来时也是游刃有余。
  只是越是得心应手,她对闺女过了正月便要嫁人的事,越不舍得了。
  李氏的情绪一向内敛,不过宋师竹还是从她笔下越勾越多的红圈圈中,察觉到了她的患得患失。
  她娘真是一腔慈母心思,宋师竹很是感动了一把。
  李氏好笑地看着闺女在她肩膀上蹭了又蹭的小脸,道:“还当自己是奶娃娃吗?”她伸出手把宋师竹抱在怀里,又叹一声:“年前觉得时间还长着,过了初一之后,总是感觉时间走得太快了。”几乎是一眨眼,就到了正月十三。
  宋师竹还有一个月就要出门子了。
  宋师竹也撒娇道:“我也舍不得娘。”就算她与封恒之间的情苗若隐若现,但宋家永远是她最安心的港湾。
  祖母的性情温和豁达得出乎她的想像,宋文胜和李氏对一双儿女也都是真心疼爱,还有二叔一家子,纵是家里有些糟心,对她的关爱都是不带一丝杂质的。
  就连宋师柏那个熊孩子,在外头对她的维护也都是真诚满满。
  这辈子她能在宋家出生,真的是投胎时锦鲤运气发大水了。
  李氏听着闺女说起家里众人的种种好处,笑了笑,觉得在宋师竹心里就没有不好的人了。
  要是宋师竹知道李氏在想什么,肯定会觉得她娘把她想得太良善了。要是需要的时候,她也会有很多心眼的。譬如她先前便很少参合小堂妹与二婶之间的事,不发表意见,不主动说人闲话,大家觉得她嘴紧,才会对她放心。
  宋师竹在李氏面前发表着自己的小心思,李氏摸了摸她的额头,笑:“那你之前还一个劲儿往左跨院跑?”
  这两日她都以为闺女是帮别人养活的了。
  宋师竹道:“那不是因为受人所托吗?”宋大郎和宋三郎两个知道二堂兄私下贿赂过她后,出手也很是阔绰,宋师竹得了实惠,不好不干些实事。
  说到几个堂兄,宋师竹又问起她爹了。李氏摇了摇头道:“你爹与柏哥儿在书房呢。”
  在对待儿子的问题上,李氏向来是和丈夫站在同一边的。家里就这一个儿子,过于溺爱只会把他养成一个纨绔,李氏只要一想起自己儿子会成一个游手好闲、只会靠着小心思欺上瞒下的人,就十分支持丈夫好好教育他。
  男孩子不打不成器,要她说,宋文胜当日打那小子打得还不够狠,不然宋师柏怎么还会有心思跟他爹做对。想着儿子除夕时的调皮捣蛋,李氏就气不打一处来。
  宋师竹很是同情弟弟,宋文胜和李氏对待一双儿女可算是厚此薄彼的最高典范了。她爹娘对待她时如春风拂面,对着她弟时就跟秋风扫落叶一样。
  有时候她也挺能理解宋师柏的心情,小时候宋师柏还跟她吐过苦水说宁愿生成一个闺女。
  等到宋师竹终于和她娘看完了正月的礼单后,她终于想起自己的来意了。宋师竹懊恼了一下,都怪他们母女俩相处的时候太惬意,她就把正事给忘了。
  闺女的预感已经发挥了好几回作用,李氏也没有不当一回事。她听宋师竹说觉得黄氏身上有古怪,想了想道:“莫不是她还想着害人?”
  宋师竹这就不知道了。她只是觉得黄氏身上有种强烈的违和感。怕事有差错,才想着和她娘商量一下。
  闺女特地强调黄氏不像有坏心思,李氏沉吟片刻,还是道:“我在你的陪嫁中,多加了两个嬷嬷。这两人都是有武艺在身上的。你们住在旁边的跨院里,以后除了晨昏定省,少去大宅子走动,就算过去,也把嬷嬷带上。”
  冯家大宅的格局与宋府相同,都是带着左右跨院的。封大太太当初商量亲事时就说过,左跨院是封恒的新房,与中间的大宅只有一道门连着。
  宋师竹则是掰着手指估算了一下自己的陪嫁队伍,螺狮她肯定要带过去的,两个小厮,两个嬷嬷,两个小丫鬟,再加上她娘给她多加的这两个,得有九个了。
  听出闺女话中的犹豫,李氏眉眼淡淡,直言不讳道:“难不成她两件衣裳两床被褥便进了门,你也要跟她一样不成?”黄氏家穷,当时娘家贪墨了黄氏所有聘礼,宋师竹那个未来大嫂还真的是一穷二白进府的。
  李氏打听到这点时,就决定不管什么得罪不得罪了,她要是为了让旁人舒心,就把唯一的闺女一幅简薄嫁妆便打发了,那她还不如先就悔了这门亲事。
  封家大郎是腿脚残缺,家中在他爹还没考上进士前就与黄家有了指腹为婚的前事,才不得不接受这么一个妻子。
  要是封家的媳妇都得比照着黄氏的条件挑,那封家离没落也不远了。
  宋师竹:“……”听着挺有道理的。
  她揉了揉脑袋,上辈子的烙印没有完全从她身上去除。对着一个不认识的人,宋师竹通常第一个想法便是与人为善,轻易不落人口舌。而李氏却会先估量彼此的阶级,再决定要不要平等对待。
  接下来李氏的话立刻佐证了她对她娘的了解是完全正确的:“黄家与咱们家差得太远,要是你那个大嫂是个长眼睛的,就不敢随便得罪你。”
  李氏说出口的这句话带着几分阶级上的傲然。
  要不是闺女突然过来说这一出,李氏一直便觉得黄氏不是什么问题。封恒要不是碍着她嫂子的身份,也不会就这么放她一马,她要是敢再出什么幺蛾子,黄家可不是什么有靠山的人家。
  宋家如今在丰华县的地位数一数二,要是族长闺女真的被个贫家女欺负了,那宋家就不用做人了。
  宋师竹总结了一下她娘话里的意思,就是咱们家有权有势,别人要是先惹事,咱们也不怕事。
  她心中有些复杂,突然觉得这也许就是前大驸马对待二叔一家时的心情,彼此差距太大,只要在九天上随便发句话,收拾一个小官像碾死只蚂蚁一样,所以二婶才会恨了这么多年都没办法报复。
  宋师竹晃了晃脑袋,觉得自己要被李氏洗脑成功了,她心中默念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十二字箴言,把这些不相干的念头从脑子里晃掉,努力回归到最初的问题。
  所以这回老天爷给她的提示究竟是个什么意思?


第38章 慧眼识珠
  宋师竹把脑瓜子都快想破了,还是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不像她一遇到张家就有血光之灾,那股不祥的预兆直到张知县落马才完全消失。黄氏给她的感觉除了违和外,并不带半点恶意。
  宋师竹琢磨了许久都没琢磨出个道道来,只得无奈地扔在脑后。
  就跟她娘说的,两家在家世上就不是一个等级的,要是黄氏真能对她造成威胁,那就说明她被穿了!
  入夜之后,一家子都齐聚千禧堂用膳。
  宋文朔一家刚走,宋文胜担心亲娘会情绪不好,便想着带着妻儿好好陪陪老太太。
  千禧堂外,红彤彤的灯笼早早便亮了起来。
  宋老太太从儿媳进门时就不强求他们要在一旁站规矩。摆这种婆婆谱就是个面上功夫。枕边人站在一旁像个下人伺候一大家子,儿子看着能好受吗;更别说儿媳生儿育女之后,孙子孙女们看着亲娘伺候她用膳布菜,席上再是山珍海味,吃得也不是滋味。
  都是一家子,媳妇又不是外人,何苦要这般苛刻。在这上头,老太太自来想得开。
  她这边的规矩省了,李氏没了伺候人的差事,倒也会做人,只要有空闲便过来千禧堂陪她吃饭。
  丫鬟们捧着一盘盘菜肴鱼贯而入,规矩井然。
  老太太看着一桌子热气腾腾的鸡鸭鱼肉,又看着儿孙脸上的开眉笑眼,心中也很是高兴。她在衡州府住了十几年,第一年留在县里确实有些不适应,不过看着大儿子一家对她的关心,她那点离情也渐渐消失了。
  因着还在过年期间,席上便不禁酒水。一家子互相敬过一轮酒后,宋师竹便喜道:“祖母以后就都在县里了,真是太好了!”
  老太太看着眉眼弯弯的孙女,也笑:“要是早知道竹姐儿这么惦着我,我就一直呆在县里了。这离二月十六可没剩下几日了。”
  老太太这话说得有些伤感,宋师竹嘴角两颗的梨涡露出来,笑道:“要是早知道祖母这么喜欢我,我就一辈子都不嫁了。”
  老太太失笑:“你要是一辈子留在家里,你爹娘就要烦恼了。”
  老太太确实喜欢孙女,人老了就有些迷信,宋师竹年前救她那一回,她就嘀咕上了,觉得孙女是她的福星,这些日子她在家中养病,也是亏得孙女每日过来找她说话,老太太才没那么寂寞。她有那么多孙辈,也是最近才领悟到了含饴弄孙的好处。
  宋文胜看着这对祖孙,摇了摇头笑道:“看你们这样,还以为咱们家与封家隔着万水千山呢。”要说不舍得,他也不舍,只是宋文胜毕竟是男人,没那么多伤春悲秋,跟闺女还在同一个县里,又不是见不着面了。
  他想了想道:“娘要是喜欢孙辈,回头我给你再领个孙子回来。”
  老太太:“……”
  李氏:“……”
  宋师竹:“……”她觉得她爹要是不把话说清楚,今夜肯定要跪搓衣板。没看她娘脸色都变了吗?她爹要是真敢弄个外室子回来,她娘肯定把他给剁了。
  宋文胜也发现自己的话有歧义了,赶紧道:“你们也认识的,就是族里五族叔家的泽哥儿。他这些年一直跟着他娘一块过,年前他娘去世了,我看着那孩子读书上极有灵性,怕他耽误前程,就想让他以后到咱们家吃饭。”
  只有族人出息了,宋氏才能长盛不衰。宋文胜这一点还是看得很明白的。更何况作为族长,本来就有帮扶族人的义务,那孩子他看着也是真喜欢。
  老太太是怕了这种突如其来的孙子孙女了,她呼出一口气,瞪了儿子一眼:“说话也不好好说!”
  宋文胜摸了摸脑袋:“娘你怎么也不信儿子了?”
  他是族长,要是连他都不把族规放在眼里,谁还会看中那些。
  老太太摆摆手道:“你媳妇信你就够了,关我什么事。”
  儿子儿媳的事,她掺合了那么多年,如今一朝闲下来,不管好事坏事,她是再不想管了。
  老太太对家里多养一个人是没意见的,不就是多双筷子吗,不过儿子突然说出这种话,她觉得自己被惊吓着了,想了想又多责备了他几句。
  看着自家爹这么大把年纪还被老太太数落,宋师竹和弟弟对视了一眼,宋师柏的小胖脸上突然露出一个甜甜的笑容,看着十分辛灾乐祸。
  宋师柏这几日一直活在他爹的辣手摧花下,日子过得水深火热。此时看着老太太骂人,心中真是颇为解气啊。
  他一高兴之下就吃多了,筷子在满桌子碟盘上四处乱飞,到最后居然打起了饱嗝,肚子瞧着像只小猪一样,圆滚滚的。
  宋师竹觉得弟弟太得瑟,很想提醒他宋文胜脸色不好看,可惜这小子吃完饭后,溜得比老鼠还快,一下子就不见了。
  宋师竹看着眯着眼睛一脸不快的亲爹,总觉得弟弟大事不妙。
  这种感觉来得猝不及防,不过第二日,宋师竹就知道自己的预感一如既往地精准。
  晚膳时,宋师竹就看到席上坐着一个眼熟的男孩子。她看了一下对面的李氏,见亲娘不同于昨日的黑脸,眉目舒展,神色坦然,就知道她爹昨晚肯定过关了。
  老太太的目光在气鼓鼓的孙子和男童身上掠过,突然笑了笑。
  儿子肚子里在卖弄什么心眼,老太太还是能猜出几分的。
  宋文胜对着眼前与儿子年龄相近的男童,一腔慈父心肠展露无遗,不仅嘘寒问暖,夹菜盛汤,还一个劲儿道:“够不够?泽哥儿多吃些,看你瘦的,胜大伯就喜欢会念书的孩子。只要你读书读好了,以后族里一直供着你。”
  宋师柏昨日还在嘲笑他爹被亲娘骂得灰头土脸,今日看着他的黑爹变身别人家的绝世好爹,气得腮帮子都鼓起来。
  席上气氛冒着霹雳雷光,多是宋师柏如刀子般的小胖射线单方面欺负人家小男孩。宋师竹一边吃菜,一边喝酒,看得饶有兴致。
  她是知道宋师泽的,年前他娘熬不住去了时,她爹便隐隐流露出可惜之意,当时她还想着宋文胜应是想帮他找一户好人家过继的,没想到她爹会别出心裁,把人领回来。
  宋师柏看着一脸看戏模样的姐姐,心中的糟心就更别提了,吃完饭跟老太太告辞后,连这阵子的随身拐杖都忘了拿,手脚那利索的,简直都不像饭前还一瘸一瘸的人了。
  孙子走了之后,老太太才嗔道:“看你把柏哥儿气的。”
  宋文胜笑:“我有分寸的。”他回味着儿子刚才的小眼神,心中十分自得。打从儿子除夕时把拐杖拿出来,他就想好了要这么干。只是之前事情太多,他没来得及执行计划。没想到刚把人推到前头,效果就这般好。
  宋师竹算是看出来了,她爹这是想要来一场竞争教育,打定主意想用泽哥儿来激励儿子呢。
  宋师竹想着弟弟的性子,推着不走打着倒退,也不反对就是了。
  她十分有兴趣地打量着眼前的孩子。
  与柏哥儿同样的年龄,面目俊秀,性情沉静,唇色浅淡,就连身材也比他弟瘦了一大半,像棵迎风摆动的小青竹,似乎发觉到她的目光,宋师泽突然抬起头来,对着她灿然一笑,目光中的无奈十分明显。
  宋师竹愣了一下,突然也笑了。
  真是奇了。
  她先前也是见过宋师泽的,当时她在他娘的丧礼上,只觉得这小男孩十分可怜,没想到这一回见着,她却觉得宋师泽尤为顺眼。
  宋师竹琢磨了一下心中突然浮现的体悟,觉得搞不好她爹这回慧眼识珠了一把,还真是会对宋氏有极妙的好处。
  不过越是这样,她越是可怜自家弟弟,成长路上有这么个比较对象在,以后一定不大好过了。
  因着姐弟间多年积下的深情厚谊,宋师竹晚饭后也没有在千禧堂多留,直接就奔了她弟的院子。
  她过去的时候,还以为宋师柏会像个小可怜一样躲起来哭,没想到她弟居然在悬腕练字。昏黄的烛火下,宋师柏认真的侧脸十分显眼,苹果肌都肉成了一团。
  宋师竹凑过去看了一眼,发现他正抿着唇在抄写一首古诗,看着上头铁骨铮铮龙飞凤舞的一行“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她嘴角不由得抽了一抽。
  不过宋师柏的字倒是比先前长进多了。宋师竹拿着他这些日子练字的一叠宣纸,一页页翻过,惊喜地发现今晚被她爹这么刺激一下,她弟的书法居然突破了一个小瓶颈,骨架丰满,线条流畅,颇有一股挺立的气势。
  直到最后一句诗落下后,宋师柏才呼出一口气,得意道:“怎么样?我刚才在千禧堂的时候,就觉得我的书法要有进益了。”
  那股感觉十分奇妙,宋师柏也不知道怎么说,他回来后立刻吩咐小厮铺纸研墨,落下第一笔时,他心中就确定了。
  他爹太气人,他被他爹激了那么一下,埋没了多年的潜力终于出来。
  宋师竹:“……”她刚才还觉得宋师泽十分不同,没想到才第一回交锋,她弟就被激起斗志了。
  ……真是一个不错的结果。
  宋师竹毫不犹豫地竖了一个大拇指,把她弟夸了又夸,真心实意道:“要是早知道泽哥儿有这样的效用,年前就该让爹把他带回来了。”
  宋师柏白了他姐一眼,拍了拍桌子:“我决定了,以后我一定要让那老头刮目相看!”
  他这个年真是受够他爹的鸟气了。
  自家孩子要努力上进,宋师竹当然十分支持。她趁机道:“先前我不是拿了一份读书计划给你吗,你按着上头的内容复习,到开学前一定能有得益的。”也省得她接了封恒的任务,要一日日追着弟弟问学习进程了。
  宋师柏倒也没拒绝,他一看上头的字迹,就知道那是封大姐夫给他姐的。他想了想,突然豪情万千,宋师泽不过孤身寡人,他有一大群人在后面支持他,他难道还能比不上他吗?
  宋师柏刚想到封大姐夫,魏琛和封恒也在说起下月封恒的婚事。
  魏琛这个年在丰华县过得真是无比逍遥。
  封恒的娘亲是他的亲姨母。前些年封魏两家离得太远,走动不勤。这一趟奉旨巡查边防工事,魏琛便在司里跟抓阄挑到丰华县的同僚换了一下差事,没想到除了好好地享受了一番姨母的疼爱外,还白捡了一桩大功劳。
  想着如今还在牢里等着押解上京的张知县,魏琛便眉开眼笑,如乌龟样翻仰在摇椅上,一边看着天上的月亮,一边叹道:“今夜月色甚好啊。”
  封恒则在一旁摆弄着煮茶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