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小娇媳-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知道了,谢谢爷。”
  这声爷,白晓儿叫得情真意切。
  先前对白老头存下的心结,一下子去了不少。
  不过她还是得提前打个预防针。
  “爷,这事儿奶能同意么?还有大伯母和姑那边……”
  并不是她信不过白老头,而是白老太母女和丁氏实在太过奇葩。
  白老头知道白晓儿的担忧,枯瘦的大掌一挥。
  “这事儿你甭担心,我亲自和你奶去说,你家的东西也只准你们几个吃。还有,别人要送了东西来,暂时不用归到公中,留着你们娘几个用,旁的事都等养好身子再说。”

  ☆、第十章 开小灶

  白晓儿得了白老头的保证,喜滋滋地牵着白馨儿回屋去了。
  等她把这件事给娘亲和姐姐一说,两个人都是又惊又喜。
  白蕊儿喜的是终于能想法子给娘做点好的吃了,柳氏则是欢喜公公对自个的看重。
  但同时的,她想到公婆还在吃大锅饭,自己身为儿媳妇却开起了小灶,心里头又十分忐忑。
  “晓儿,我看还是算了吧,省得你奶和你姑她们吃心。”
  白晓儿不乐意了:“娘,爷说现下农忙,奶她们顾不了咱一家子,这才让我们单独开伙。再说娘的病一天不好,就一天不能孝敬爷奶,娘就听我和姐的吧。”
  这时候,白蕊儿也凑过来道:“娘,我觉着晓儿说得对,这回好容易有了机会,您就安心养着,其他的事儿交给我俩,我还指着娘给我生个小兄弟哩。”
  “你这闺女,咋个没大没小,这话也兴说的?”
  听到“小兄弟”三字,柳氏干黄的脸颊立刻飞起一抹红痕,低着头,不敢看几个闺女。
  “娘,这有啥不能说的,娘还年轻,迟早会给我们生小弟弟的。”
  白晓儿也是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
  虽然她对重男轻女嗤之以鼻,但柳氏若能生个儿子,绝不是件坏事。
  她可以断定,包子娘在白家处处忍让,除了性格老实,很大一部分要归结于她没儿子。
  丁氏那样的不着调,不就是因为连生了三个儿子,白老太也不敢拿她怎么样么。
  柳氏见闺女如此贴心,思来想去,最终点头。
  白晓儿说干就干,当下挽了袖子,拉姐姐白蕊儿一块儿去清灶。
  没想到了屋后,四叔白冬生正蹲那儿热火朝天清着灶台。
  原本被柴禾堆着的台面此刻已经全露了出来,他显然来了有一会了。
  “四叔,你咋过来了?爷不是说趁着今天日头好要下地吗?”白蕊儿奇怪。
  “听爹说你们要给三嫂开小灶,我就来搭把手,顺便把米面给带过来。你们人小手短,哪做得了这种力气活儿……”
  白老四闷头闷脑地说着,回头见白晓儿也跟着搬弄柴火,忙叫道:“晓儿,当心刺荆儿扎手,让叔来,一会儿就好了。”
  白老四是个有些呆气的汉子,这一着急,黝黑的脸庞就涨得通红,白晓儿忙扔了柴禾,不好意思地笑。
  白蕊儿也在一边笑:“四叔最喜欢咱晓儿了,晓儿小的时候,四叔常抱着去山上玩儿,连我和馨儿都要靠边呢。”
  白老四是做惯了活计的,这点子事根本不在话下。
  只片刻功夫,他就把个土灶清得干干净净的,就连那些柴,也都摞成了捆,整整齐齐码在灶台边。
  “好了,你们先将就着用,等叔回头去河边弄点黄泥巴来,再沿边补一圈儿就成,保管比别家新垒的好用。”
  说起活计,白老四一反平日的木讷,话特别多。
  “谢谢四叔。今天要不是四叔,我们不知要忙到啥时候呢。”白晓儿真心实意道。
  白老四憨笑,拍了拍裤子上的灰,拎起墙边那几个布口袋准备推门进去。
  白蕊儿唬了一跳,忙拦住:“叔,俺娘还在里头躺着呢,不方便,东西就放这儿吧。”
  “哎,我是……是想着般你们把东西拿进去,咋个就忘了这一茬。”
  白老四不好意思地挠头,放下东西调头就跑。
  没想只一会儿,他又回了,肩上还担着两大桶水。
  “你们力气小,我干脆帮着把水给挑了,省得你们费劲儿。”
  白晓儿忙嘴甜地道:“四叔你真好,我替我娘谢谢你呀。”
  “谢啥,这也值当。”
  最后白老四一连挑了三回,硬是把缸都装满了才走。
  姐妹俩目送白老四远去,一起把东西拿回屋里。
  白馨儿出来帮忙,柳氏早就在屋内听到了动静,于是问道:“刚你们四叔来了?”
  “嗯。四叔帮我们把灶清出来了,挑了水,还把爷给的东西都拿了来哩。”白晓儿道。
  白蕊儿想起方才那幕,有点感慨:“四叔真是个好人,可惜……有点不会转弯。”
  柳氏叹了口气:“谁说不是呢,你们四叔心眼顶好,就是性子憨直了些,爷奶就不是很待见他。说来他也苦,二十有二了还没说上媳妇。我估摸着爹的意思,怕是要先给大郎二郎他们几个说了……”
  柳氏一时多说了两句,见几个闺女都盯着自己,忙止住话头。
  白晓儿笑了笑,去看白老头给的东西,笑容顿时一僵。
  “怎么没鸡蛋,白面斤两也不对。”
  白蕊儿听了妹妹的话,忙蹲下来看,见果然一个鸡蛋都没有,又掂了下装白面的布袋子,扭头对柳氏道:“娘,这白面最多只有一斤半,不是说好给咱三斤么?”
  “蕊儿,你奶的性子你又不是不晓得。有这些……就够咱吃了。”柳氏支吾道。
  “这……这不是欺负咱吗?不行,我得找奶奶问个清楚。”
  白蕊儿平时乖顺,可一遇上爹娘弟妹的事儿就会上火,这用村里的话说就叫“护犊子”。
  柳氏知道大闺女性子,忙拦住:“蕊儿你想干啥,娘不许你去。”
  “娘!”
  白蕊儿气得脸蛋通红。
  她本想着晚上打鸡蛋给娘擀碗面片。
  如今鸡蛋没了不说,白面也减了半。
  娘可是病人哪。
  奶奶怎么能……
  白晓儿见姐姐急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忙道:“姐你别急,就算没鸡蛋,我有法儿做出好吃的来。”
  “有啥法儿,就只剩些糙米面了,总不能让娘天天吃这个。”
  “你信我就行了。”
  白晓儿吩咐白馨儿照顾好包子娘,拽着白蕊儿便出了屋。
  柳氏忙在后头喊:“你们别乱跑,也别去找你奶啊。”
  “知道了娘。”
  白晓儿扯着白蕊儿绕过菜地往外走,白蕊儿忍不住道:“晓儿你带我去哪儿?”
  “我记得馨儿说前边有条小溪,里头有好些鱼呢。”
  白蕊儿吃了一惊:“你想抓鱼?”
  白晓儿点头:“对,咱今天晚上就吃鱼汤。”
  她方才路过菜地的时候,看到几颗萝卜长得特水灵,如果拿来炖鱼汤,肯定够鲜。
  白蕊儿见白晓儿一脸的跃跃欲试,立马泼了盆泼冷水上去:“晓儿,咱不会水,家里又没鱼竿,咋能捉到鱼呢?可别掉河里去了。”
  刚开春就有调皮的男娃子不小心掉进水里,冻发了热,吃药还花了好些钱。
  白蕊儿想这个就心有余悸。
  白晓儿却一脸正色:“姐你别担心了,晚上等着喝汤吧。”
  ……
  姐妹俩个走到溪边,白晓儿才知道白馨儿说的小溪其实并不是溪,而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不深,却有五六丈宽。
  此刻正午金色的阳光落下,射破水晶一样的湖面,映得河底的鹅卵石光影粼粼,如梦似幻。
  鱼儿慢悠悠地在柔软的水藻中嬉戏,白晓儿一颗石子扔进去,惊得鱼儿四散游窜。
  她不禁乐得笑出声。
  白蕊儿蹲下,弯腰掬了捧水。
  “晓儿,这水好冰呀,你伤还没好,我怕会着凉哩。”
  白晓儿笑而不语,起身沿着河岸来回走。一路走一路查看河床的地势。
  最后,她对着一处只有两尺来高的浅洼处比划了下,扭头告诉白蕊儿:“姐,就是这里。”
  于是姐妹俩个一起动手,将事先准备好的石块垒起,在水中形成一个封闭的包围圈,留出一个缺口。
  正值前方游过一群鱼,白晓儿粗略一数,竟有十来条之多,其中不乏大家伙。
  真是天助我也。
  白晓儿按耐住心中激动,屏住呼吸,拿树枝将鱼小心地赶向那个缺口。
  可能这里的鱼比较憨,居然很容易就进了包围圈。
  等到最后一条鱼也游了进去,白晓儿突然大喝一声:“姐!”
  白蕊儿照妹妹的吩咐,抡起柳氏洗衣裳用的木棒槌,照着圈内的鱼一顿猛砸,吃奶的劲儿都给使出来了。
  哗啦啦水花四溅。
  不知砸中的到底是石头,还是鱼。
  片刻后,河边响起白蕊儿惊喜的叫声:“晓儿,我砸中鱼了。我们真抓到鱼了。”
  白晓儿见白蕊儿又惊又喜的模样,觉得十分可爱。
  “姐,你愣着干嘛,快过来帮忙,我一个人收拾不来。”
  “哎,来了。”
  姐妹两个当下顾不得水寒刺骨,挽了袖子,麻利地把战利品拾到岸上。
  两人一数,鱼一共七条,除了一条小了点,余下的都有尺把长,最大的那条青鱼足有三尺,差不多五六斤的样子。
  今天首战告捷。
  收获超出了她的想象。
  “大鱼的鱼头今天就给娘炖汤,鱼身明天做鱼丸子,估摸着可以吃上两天。小的那些先收拾出来,等风干了炖笋尖,又是一道好菜。”
  白晓儿在心里默默盘算,白蕊儿已经把鱼放进事先准备好的竹篓里,上头盖上花布。
  这样一来,旁人就看不出里头的东西。
  “晓儿真聪明,这法子是咋想到的?换了我,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村里的那些娃子们也想不出来。”
  回家的路上,白蕊儿越想越觉得妹妹真是聪明极了,忍不住感叹。
  白晓儿撒了个小谎:“姐,我昏睡的时候做了个很长的梦,是梦里的菩萨教我的。除了这个,菩萨还教了我很多有用的法子呢。”

☆、第十一章 白晓儿做饭

  往后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与其白蕊儿想东想西,不如现在和她挑明。
  好在古人都信鬼神之说。
  白蕊儿果然也信了,顿时一脸虔诚地对着上天拜了又拜:“晓儿,这是菩萨瞧你可怜,才特特显灵了。这事你不可告诉其他人,菩萨要是生气了把福气收回,可就不灵了。”
  白蕊儿说完,篓子里头突然传来一阵动静,吓她一跳。
  “呀,鱼不是死了么,咋还会跳?”
  “姐,这些鱼只是被你砸晕了,等拿回家就得醒了。”
  姐妹俩一路说着话儿,到了家门,大伯母丁氏袖手站在院门口,眼巴巴往这头瞅,显然瞧见她们有一会子了。
  白蕊儿惦记着篓子里的鱼,下意识地拽紧背带。
  “蕊儿大侄女,你和晓儿干啥去了,咋才回哩?”
  丁氏在风口站了许久,边跺脚边抱怨。
  又瞧见白晓儿手里的棒槌,便以为她们是洗衣裳去了,撅起嘴:“你们去河边咋个也不早说,我那儿还有几件衣裳要洗呢,都是你三郎弟弟的。”
  白晓儿沉下脸:“大伯母,你找我们有事?”
  丁氏满脸堆笑:“你三郎弟弟胃口不好,就想吃鸡蛋哩。”
  “想吃鸡蛋去找奶奶要,跟我们说有啥用。”
  她今天瞧得真切,三郎吃得比自己都多,光肥肉片子就吃了三四块,现在囔没胃口?谁信!
  丁氏忙拦住白晓儿:“二侄女,你又不是不晓得你奶那个人,把个吃的把得比自个裤裆还紧,俺三郎还是她嫡亲孙儿,一年到头都吃不着她几个蛋,只有凤儿有那福气。我知道你娘那里有,你就匀几个俺呗。”
  “对不住,我家没鸡蛋。”白晓儿道。
  丁氏狐疑地瞧着她:“你别瞒俺,俺是亲耳听爹说的,要给你们三十只蛋哩。”
  这丁氏,居然听墙脚。
  白晓儿又气又好笑,既然她这么馋,自己不如给她指条明路:“大伯母,想吃鸡蛋哪就去那边看看,说不定还能赶上。”
  白晓儿指着灶房。
  这会子是姑姑白娇凤吃零嘴的时辰,方才灶房里飘着烟,说不定是白老太在给白娇凤加餐。
  丁氏将信将疑地去了灶房,一推门见白娇凤捧着个碗坐在小马扎上,正在吃红糖煮鸡蛋。
  丁氏当下馋得口水直流,又气又妒,要夺白娇凤的碗,
  姑嫂两个闹将起来,把个灶房弄得兵乓响。
  白晓儿远远听到骂声,和白蕊儿对视一眼,都忍不住笑了。
  柳氏在屋里也听到动静,见闺女回了,忙问道:“晓儿,外头咋地了,我像是听到了凤儿在叫。”
  “没事呢,娘,姑哪天不是这样的。您先瞧我们抓的鱼。”
  姐妹俩个一起把把欢蹦乱跳的鱼倒进木盆,柳氏和白馨儿惊得目瞪口呆。
  “晓儿,这么些鱼,都是你们两个……抓的?”
  “是啊,是我和姐一块儿抓的。”
  “你……你们是咋抓到的?”
  白晓儿便将菩萨托梦的故事告诉柳氏一遍。
  柳氏听后愣了半晌,忍不住流泪:“谢天谢地,菩萨保佑,俺晓儿算是苦尽甘来了。只是娘不争气,累俺闺女受罪,水这么凉,要掉河里可怎么得了。”
  “娘别担心,有菩萨保佑我呢。”
  “晓儿,托梦的事儿断不能说出去,要是菩萨怪罪下来就糟了。就是你爷奶那里……也最好不说。”
  柳氏和白蕊儿果然是母女,连说的话都一样。
  白晓儿应了,见时候不早,自告奋勇拎着鱼去屋后忙活。
  屋后的土灶正对着院墙,南面又围了半面篱笆,在里头烧伙不会被人瞧见,正合她意。
  她本想把鱼养两天吃新鲜的,但想起丁氏和白老太母女,怕节外生枝,最后把鱼都杀了。
  这时候,白蕊儿换掉抓鱼时弄脏的衣裳,拔了两根水灵灵的大白萝卜过来,鱼已经被白晓儿剖肚去鳞,收拾得干干净净。
  白蕊儿侧目。
  白晓儿又气定神闲地拿过滴着水的萝卜,利落地切成滚刀,又切了一碗细细的香菜沫儿。
  因她很少用土灶,有点掌握不好火候,白蕊儿便帮着生火。
  等油一热,姜片入锅煸香,碗大的鱼头倒入锅中,待鱼头微黄,白晓儿倒入半锅井水,水滚后加入萝卜块和葱段,盖上锅盖,只等水开就好。
  趁空档,白晓儿又收拾起小鱼来。让她惊喜的是这贫穷的村子里居然还有花椒粒这样的东西,加在粗盐里腌鱼再好也不过了。
  不多时,鱼汤特有的鲜香沿着锅盖氤氲开来。
  小妹白馨儿隔着窗子闻到香味,哒哒哒地跑出来,小辫儿一晃一晃。
  “二姐你做了啥,咋这香啊。”
  “二姐做了鱼头汤,一会儿就好了,馨儿想吃吗?”
  “想吃。”
  白馨儿咽着口水:“馨儿上次吃鱼还是前年,在姥姥家,就吃了这么一点。”
  她用细细的小指头比划了一下,白晓儿眼底寒芒乍现。
  庄户人家虽穷,却靠水,鱼算不得什么金贵东西。
  柳氏好歹是家里的主劳力,白馨儿却吃不好穿不暖的。
  白家这些人实在太可恶了。
  白晓儿愤愤地想着,汤又滚了,乳白色的雾气扑面而来,模糊了她的视线。
  她眼疾手快撒了把香菜沫儿上去,加了盐巴,鱼汤便端上了小桌子。
  三房几口人从未见过这样乳白醇香的鱼汤,都盯着碗,舍不得动口。
  白晓儿催促:“凉了就该腥了,你们都尝尝我的手艺。”
  “哎,娘先尝。”柳氏不忍拂了闺女的意,忙捧起碗喝了一口。
  白蕊儿和白馨儿也跟着喝起来。
  “咋样?”白晓儿问。
  “二姐,好好喝呢。”白馨儿咂着嘴。
  柳氏也一脸惊叹:“晓儿手艺啥时候变这么好了,简直比王厨子做的宴席还好。”
  “好吃就多吃些。明儿个我给你们做鱼丸子,那个才叫鲜呢。”
  这顿饭,娘四个把一大锅鱼汤和一钵杂粮饭吃了个底朝天。
  特别是白馨儿,平时亏得很了,一连喝了三碗汤,直到肚子实在撑不下了才停。
  “娘,这鱼还有多的,我想给黄婶儿送点过去。”
  吃完饭,白晓儿突然想起那位送豆沙酥饼的漂亮小寡妇来。
  柳氏忙道:“啊,是该去的。你黄婶儿平日老是帮衬咱,你赶紧挑两条大的给人家,和你姐一块儿去。”
  “哎,我省得。”
  白晓儿应了,柳氏又支吾道:“还有,也给上房那边送点,你奶和姑……也爱吃鱼哩。”
  其实柳氏吃饭的时候就一直惦记着公婆,想送点鱼汤去上房。可瞧闺女们吃得香,她张了几次嘴,硬是没提。
  白晓儿心中叹气。
  善良孝顺固然好,可在白家这样的人家是行不通的。
  吃一堑长一智这个理儿,柳氏活了三十多年都愣是没弄明白,怪不得会处处吃亏了。
  “娘,不是我不想给那边送,鱼就这么点儿,给了爷奶,大伯母又得不高兴。都给了他们,黄婶儿那边就没有。况且要让奶奶知道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