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娇珠记-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换了就换了,她还是有这点权力。”
崔妈妈听了神色发怔。
“可……可冯姨娘。”
“这么多年半点用也没,既然郑氏回来了,她就安心伺候老三。”别的不说,郑氏管家的本事还是有的。
崔妈妈还待再说,被余妈妈拉了一把。
余妈妈说道:“老夫人,奴婢伺候您歇息吧。”
老夫人有些心累,应了。
余妈妈从屋内出来,崔妈妈还傻愣愣地站在那里,听到动静,忍不住低声问道:“你做什么拦我?”
余妈妈本不想说,又怕这崔妈妈将闹起来吵醒了老夫人,这可就两个人都吃不了好。只能把人拉出去,低声说道:“就凭三夫人是三夫人,三少爷和那位姑娘是三爷唯一的嫡子嫡女。”至于冯姨娘,这些年也可以说是独宠了,肚皮却不见任何动静。
老夫人如何不气?
若是三爷另有子嗣,哪怕是庶子,老夫人也不至于这般好态度。相较以前,老夫人现在有些束手束脚。
沈嘉和渐渐成长起来,老侯爷这些年的亲自教导,只是没有把人推得更远。老夫人没想到这个三孙子竟然还会惦记郑氏和沈妙珠。
这是他们始料不及的。
明明六年前,往塘栖镇送节礼,也只是老侯爷的意思,当时沈嘉和的态度还是不冷不热的。
是太会掩饰自己的真正想法了吗?
现在的沈嘉和可以这样说,当那个时候不过一个稚子,才因着老侯爷的另眼相看而脱离艰苦的生活,那个时候就有这样的心思了?
不只是老夫人,老侯爷也为此深思。
嘉和这个孩子,似乎对那个孙女非常不同。
黄阁进来低声耳语一番,老侯爷笑道:“这样的话,我这里再送一包银子过去吧。热闹一些,姐妹间本该如此。”
黄阁立刻去安排。
一包银子五十两,白花花的银子摆在桌子上。
郑氏笑弯了眼。
“你们外祖父说得对,哪怕是世家,十年前的沈家和现在的沈家还是不一样了。”笑着笑着眼泪都笑出来。
沈妙珠鼻间涩涩的。
沈嘉和面带微笑。
当今缓过神来,又怎么会放过站错位的人呢。
沈家既然站错位置,自然有此一遭,偏偏自以为是的补救还闹了个大笑话。不过世家到底是世家,沈家抽身快,可这些年也在走下坡路。
第43章
平白得了一百两银子,沈妙珠看向郑氏。
郑氏笑道:“你在塘栖镇怎么来,这里也怎么来。”今天的事情,她本来就有些不乐意让女儿以身犯行,她不敢保证老夫人就不会对珠珠儿动刑。只是沈妙珠说服了她,甚至说她不得不听从女儿的意思。
郑氏觉得她更加要掌控住西园,这样才会不让今日的事情重复。好在十多年过去了,老夫人也失了当年的锐气,想想也是,那个时候沈家仿若困兽寻到希望,与现在的境况已然不同。
但谁又知道当年类似的情况不会再一次发生在子女身上。
郑氏的目光落在沈嘉和身上,他嘴角噙着笑看着一脸娇嗔表情的沈妙珠。郑氏嘴唇微微蠕动,想要说的话又吞咽了回去。
沈嘉和仿佛没有注意到,站起身一板一眼地给郑氏行礼:“儿子先回外院了,祖父还要考教功课。”
郑氏不知道其他人有没有像沈嘉和这样,可老侯爷的确十分重视儿子,这让她有些不安更多的却是欣慰。
“不留下来吃饭吗?”郑氏忍不住道。
沈嘉和说道:“祖父留饭了。”
就算是把人面前留下来,去了老侯爷那边少不得要陪着用一些,郑氏知道这个儿子年幼时伤了胃,自然不忍。
她有些无措。
沈妙珠见状笑着说道:“我送哥哥。”
郑氏忙道:“好,你送送。”
走出院子,沈嘉和转过身子,若有所思地说道:“缺个牌匾。”
沈妙珠也转过身,同他并肩一起,假装明白的点头:“我那院子也缺个牌匾,那就都交给哥哥了。”
沈嘉和不会拒绝她,应了。
兄妹二人走了一段路,沈妙珠就停了下来,白齐在前面不远等待,身边放着一顶轿子。
见兄长看来,沈妙珠无辜脸:“流年绝对不能这么快的速度。”只能是白齐事先就准备了。
沈嘉和颔首。
“流水这阵子就跟在我身边,等能独当一面了,可以给你使唤。”
沈妙珠连连点头。
这里不比郑家自由,流水能跟在兄长身边也是他的造化。
“二叔的生母是卓姨太太,娶的就是卓姨太太娘家的侄女,二婶生了一子二女,四……妹年纪与你相同,只比你小了几个月。”
这些虽然来的路上,兄长已经说过了,可特意提起必然有其深意,沈妙珠竖起耳朵认真倾听。
“这两姐妹一个脾气相对软和,另一个就比较爱争。”沈嘉和看了沈妙珠一眼。
沈妙珠抿了抿嘴。
她虽不愿意争,可本来属于她的,她也不会让出去。
至于长房那边是二子二女,大伯娘的一子一女都已完婚,剩下的就是沈若画了。她的燕窝被自己夺了好,肯定对自己恨急了。这样算来,那顿饭不太好吃。只是得了一百两银子,沈妙珠不用出去,就跟身上搁了石头,哪哪都不舒服。
“我知道了。”横一刀,竖一刀,还不如直接选个美美的一刀。沈妙珠握了握手。
沈嘉和眼里浮现笑意。
这样的珠珠儿就像他这些年里想象的一样。
午夜时分,屋里点上了灯烛。
郑氏半靠在贵妃榻上,面前跪着一人。
“起来吧,你为我所用,我许你好处,你并不欠我。”
“可夫人给了奴婢被你所用的机会。”说话的人赫然是董四家的,只是她的脸上有伤,搁在双膝上的双手又红又肿。
“机会是夫人给予的,同样也能收回。”金妈妈在一旁说道。
董四家的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双手涂过要还是痛得厉害,可这是她自愿讨来的机会,夫人是亲自过问过她的。
若是换了其他人呢?
哪管你死活。
虽然在董四家的看来,主子们都是一样,但至少换个容易讨生活的,哪怕是为了家里的人。
“奴婢的女儿从小就学会烧火,这些年倒是做了一手不错的糕点,只是没什么机会在府里上灶。”也是董四家的舍不得,不曾想才在府里露个面想给她找个差事,就被红婆子的侄子看上。
“珠珠儿倒是爱吃糕点。”郑氏同金妈妈道。
金妈妈笑着说:“姑娘大了,身边也要多培养一些人,只是已经有四个丫鬟,倒是可以先去小厨房。”
郑氏点了点头。
董四家的心中一喜。
她虽想把女儿放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可到夫人的女儿身边也是一个不错的出路了。她朝郑氏感激地叩首。
郑氏叹道:“你这手还是休养半个月吧,不着急,厨房里给你留了位置。”她没想过把金妈妈等人都塞到厨房离去,而从外面人牙子买下人并不实际,这是世家,而不是普通的宅院里。
沈家自有一套培训下人的法子,虽说这下人还是沈家的人,但这西园冯姨娘经营十多年,相较而言自然是从别的地方送了人进来更好。
或许各有心思,当也是有多样的选择。
丫鬟们陆续上了菜,圆桌上摆了大半。
沈若画阴沉着脸,突然筷子一甩,人跑到内室去。
丫鬟们吓得声都不敢发出来。
冯姨娘眉眼不动,温温柔柔地说道:“三姑娘人有些不舒服,你们先下去吧。”
小丫鬟们快速离开。
冯姨娘才起身往内室走去。
“不吃。”
“必须吃,否则别人以为你对嫡母有意见。”冯姨娘看着她说道。
“不吃,不吃,就是不吃。”沈若画不满:“这才回来第二天,就把厨房的人全换了,那饭菜是人吃的吗?”
冯姨娘不动声色地看向立在一旁的紫影。
紫影诺诺离去。
冯姨娘走到沈若画身边坐下:“原本以为你是你爹唯……是姨娘的错。”她很快认识到郑家的错误。
“你说的饭菜就是府中姨娘的正常份例。”甚至还要更好一些,或许是因为沈若画也在,郑氏不会再这个地方上让人挑了毛病去。
只是以前日子过得太好。
冯姨娘并不觉得女儿这样的想法有错误,就是她也不习惯。可夫人以及厨房那边同样没有错,那么错的只能是身份尊卑。
“等你爹回来就好了。”冯姨娘见不得女儿伤心。
沈若画脸上一喜:“对,爹爹回来就好了。”
……
“……这样没关系吗?”沈妙珠问道。
沈嘉和肯定地点头:“当然。”
“怎么不喜欢?”
“喜欢。”沈妙珠笑眯眯地说道。
两个牌匾一个是“蕉下院”,一个是菩骊居。
昨日才说过的话,今日就送到了,定是在路上就让人准备了。
兄长的用心,是她最为喜欢的。
郑氏更是欢心,至于另一个人高不高兴,她并不在乎,就像沈嘉和说得并无关系,她们自己高兴就好。
有了牌匾,沈妙珠正式搬到了新院子。
她正正经经地下了帖子出去。
不只是在家的沈家女儿,连已经出嫁的沈若英也没有错过。
再同郑氏说这件事的时候,郑氏欣慰地点头:“你比娘强。”珠珠儿的适应能力让他非常惊讶,其实她是担心的。
怕郑家的事情再一次发生。
姐妹之间在郑家和在沈家不同,在郑家,沈妙珠的身份得天独厚,哪怕脾气软和些,日子也局对不会差。
可在沈家,不过是东风压倒西风,西风压倒东风。
沈妙珠得意一笑。
她并不着急,她要慢慢扎根到沈家,直到足够强壮了,到时候也能成为娘亲和兄长的依靠。
来到沈家后,她有些气馁,特别几次三番都得兄长收拾摊子。
可那是应该的。
就像兄长所说的,他们是嫡亲的兄妹,他不护着她护谁?
对于沈嘉和来说,没有其他人。
他想要有个人,哪怕不能成为依靠,只是被依靠,心里也是欢喜,觉得自己还可以活着,而不是死在草丛中。
这个牌匾,曾经让沈家人讶然。
它不同于别处,是个正方形。
横也是竖,竖也是横。
是“一”?
郑程锦抬头已经很久了,在脖子酸得厉害的时候,沈嘉和从里面出来。
“怎么不进去?”
“没有,就是想看看。”想看看这个“一”是什么意思。
沈嘉和抬头看了一眼,笑道:“年少任性之作。”
郑程锦并不觉得如此,当夜没有问,谁没有点故事,特别是这个表弟,经常让他看不懂。
“我是来辞行的。”
沈嘉和示意他跟自己走,两个人一前一后进了书房。
郑程锦说道:“我在外面买了一座小院,虽不大,但以后能不能换个大宅子就看自己的本事了。”
这个表兄当初跟来京都,本来就不仅仅是送郑氏母女而已。郑家是另有打算,或者说是郑老太爷的意思。
沈嘉和明白这点,只是笑着说:“有需要我帮忙的地方,你尽管说。”
郑程锦被沈嘉和带着去见了郑氏。
郑氏不放心,让金妈妈亲自去看一看。
郑程锦没有推辞,只说晚饭前送了金妈妈回来。
香橼几番欲言又止。
沈妙珠就让她跟着过去帮忙。
香橼大喜。
第44章
从郑氏那离开,似水欲言又止。
春草瞅了一眼,近前两步,到沈妙珠肩膀处。“姑娘,你怎么让香橼去了。”
她们都挺喜欢香橼的。
开始还奇怪,好端端地表少爷身边的大丫鬟不当跑到姑娘身边,这让她们开始有一点不自在,也是不解往别人身边塞丫鬟这种行径不像大表少爷能做得出来。等慢慢摸索出原因,有些不知所措,却已相互熟悉。
沈妙珠瞥了她们一眼。
“感情这种事情,堵不如疏,你越是强制,反弹得越厉害。”应该知道的道理,香橼不可能不知道,二人身份的差距是他们之间跨不去的坎,何况还是郑程锦。
“这话也是说给你们听,流年也是一样的。香橼的日子并不好过。”
同香橼同住的春草深以为然,她几次在深夜听到啜泣声,到了第二日又要打起精神来做事,她们身为丫鬟不能因自身的原因影响到主子。
似水没多想,点点头:“只希望她早一点醒悟过来。”表少爷虽好,可不是她们能奢望的。
回到蕉下院的时候,牌匾已经挂上去。
“……再种上一些芭蕉树,就更应景了。”
“葡萄藤也是不错的。”似水急急说道。
春草笑话她:“你当这是你吃过的葡萄啊,又酸又涩的。”
“我又不是只想着吃。”似水恼了个大红脸,伸手就要去拍,春草笑眯眯地往院门里躲去。
流年听到动静从门内出来,站在屋檐下,她身边还站着一人。
那是个眼生的丫鬟。
春草和似水立马站好。
沈妙珠走了过去。
“你就是红叶?”
红叶猛地抬头去看,好漂亮的小姑娘。
沈妙珠笑眯眯地说道:“你的眼睛长得像你娘。”董四家的把女儿护得很好,一个略带沧桑和算计,一个眼里透着天真。
流年轻轻推了推,红叶忙跪下来,口道:“姑娘。”
沈妙珠笑着往屋里去。
春草和似水也走了过去。
红叶有些无措。
流年低声道:“进去吧。”
红叶唉了一声。
似水正在说话,看到红叶,眼睛亮了一下:“……不是说红叶会做糕点嘛。到时候多做一些,就是不知道杭州府那边的糕点会不会做?要不然还是让金妈妈来吧。”
那天主要是宴请府里面的姐姐没,以前在塘栖镇,金妈妈也只是偶尔下厨,如今郑氏身份不同,金妈妈跟着水涨船高,哪怕是为了重视沈妙珠也不愿意委屈金妈妈。母亲身边能用的人太少,以后定是更加仰仗金妈妈,现在立威都来不及了,哪里让她下厨。
沈妙珠摇头:“你娘要有一段时间连吃饭的功夫也要挤出来,你也不心疼心疼。”
红叶偷偷看向春草,原来这个人是金妈妈的女儿。
下晌的时候,春景过来了。
看到她,沈妙珠笑着往下手里的笔。
“可把你盼来了,若是没事,本姑娘就把你征用了?”
春景笑道:“少爷巴不得奴婢常住蕉下院。”
“那正好,我给你留个铺盖。”春草从外面进来,手里捧着一碟红豆糕。“红叶刚做好的,热乎乎的。”
春景听过红叶,就走过去帮沈妙珠挽了袖子洗手。
沈妙珠捏了一块:“还不错,等一下让她去普骊居,请金妈妈教几手。”她打算做六样糕点当了回礼。
至于吃食,就请大伯母帮忙。
毕竟她这院子新建,人手不够用。
胡氏很难拒绝,有老夫人和老侯爷在前,甚至还在考虑要不要也送一包银子,最后还是挑了一位手艺好的厨娘带着几个帮手过去。
沈若英出嫁后,沈若芳在姐妹中就占了长,只是后有三房的沈若画,人家虽然是庶女,当时是三房唯一的姑娘,她是轻不得重不得。嫡亲的胞妹,被养得有些坏脾气,就是她这个姐姐也被顶得不轻。虽说长房那边的妹妹脾气比较软和,还是个庶女,当她的生母王姨娘曾经是大夫人的陪嫁丫鬟,对胡氏忠心耿耿。
春景带了春草去东园。
比起西园,东园更富生气一些。
一路上人来人往,仆从各行其职责。
春草看在眼里,面上不显。
春景笑了笑,等人少一些,不经意地说道:“二夫人管家颇有手段,就连大夫人也是赞叹不已,过往忙的时候,大夫人也会请了二夫人帮忙。”
“二夫人真厉害。”春草说道。
就是这话有些言不由衷。
春景心中一笑。
二夫人处处想要拔尖,偏偏又受二房身份所制,倒是因为西园常年缺女主人,冯姨娘虽在园内独当一面,可出了西园就什么都不是。这些年,二房隐隐有压制三房的行事,若是少爷不得老侯爷看重,,怕是东西两处交换了也说不定。
当然老夫人定然是不允的。
只是少爷曾经说过,老夫人态度不重要,西园能不能保住端看三老爷的意思。春景不懂,那个时候不懂,现在还是如此。
二姑娘沈若芳和四姑娘沈若芸共住一院。
院子很大,两姐妹一分为二,只堂屋做待客的地方是双方共用。
沈若芸并不在,沈若芳这样说的。
春草恭恭敬敬地说明来意。
请帖是下了。
今天过来是请了沈若芳当日提早到来做招待。
沈若芳心里暗暗发苦。
可她即为长,仿佛也无法拒绝。她不但没法拒绝,想这丫鬟一出现,消息也估计是传开了。
姐妹和睦,是老夫人愿意看到的。
心思一转,沈若芳笑着说道:“回去同你们姑娘讲,都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