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田园娇宠:丑媳山里汉-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姚芳说这番话纯粹站在旁观角度的肺腑之言,再说,她也看不惯崔母那种一得势就自觉高人一等谁也看不在眼里的模样。天天不是压这个一头,就是压那个一头,跟一只好斗的花‘公鸡’一样。

正文 第300章,是我不要他

    崔母还说灵溪村没有一个女子能配得上她儿子。配不上就配不上罢,前段时间刘婶婶带着侄女上门,为的大约也是亲事,也不知道她跟人家侄女说了什么,出来后羞愤的差点一根绳子上吊,这侄女最后还跟刘婶婶反目成仇。

    要她说,大家你不娶也没必要作践人家吧?哎,这种人就活该有人来治治!

    姚母微微叹了一口气。

    姚敦不知道在想什么,却是给范梅儿夹菜夹得更勤快了,一个劲儿的让范梅儿多吃多吃,范梅儿嘴里鼓鼓的,面前还堆了一个小山堆!

    范梅儿垂着眼羞涩:……

    (真不好意思啊,自己这银子挣的是不是也太轻松了点了?……)

    第二日陈三妹很快就得知了崔母这件事。

    崔母打的什么算盘她也心知肚明。

    若是自己真得对修路开挖沟渠的事情一无所知就算了,她不屑去争抢的。偏偏,自己对这修路之事还真是有点见解。

    不过开挖沟渠这件事,自己倒是可以交给崔母来。

    很快,赵里正便将灵溪村的村民召集了过来。

    九月中旬,秋高气爽,微风拂面。院子里再次挤了黑压压一大片人。

    此事虽然牵扯到崔家和‘陈家’的争斗,但是毕竟是造福百姓的大事,所以来的人都神色愉悦,不少人还拿来了瓜果点心,搬来了桌椅板凳,孩子们手上嘴上不停,大人们也叽叽呱呱热烈的讨论着。

    赵里正拿着梆子在前面一敲,大人小孩都安静了下来,看着前面一坐一站的崔母和陈三妹。

    “修路和开挖沟渠的好处大家也都知道——呃,这个可以防洪防旱,修路还有便于出行,但是交给谁家来办还没定下来,大家都说说你们心里是怎么想的?”

    安静了片刻,就在赵里正以为没人敢明目张胆的得罪崔昌,或者得罪陈三妹时,灵溪村的百姓开口了,而且还大有停不下来的趋势:

    “啊,等崔昌回来啊,那还不知道等到什么时候咧!先前就说七八月就回来,现在都九月啦!挖沟这件事越早越好啊,到了冬天,土地就冻住咯!”

    “是啊是啊!”

    崔母的脸色顿时有些难看。这件是也是她最近才想起来的。

    不管因为什么原因,崔昌现在很难立刻回来是摆在眼前的事实!她还能怎么反驳?

    等明年?明年崔昌就在京城入仕了!但是不管怎么样,这种被人称颂的好事必须得要昌儿来才行!

    又有人说:“既然崔母也有这份心,那好说啊,跟三妹一起,两家人摊派银两便是!”

    崔母皱眉,这件事是陈三妹率先提出来的,就算自己也凑了银两,但是传出去了,功劳也还是陈三妹的!她又不傻,勾心斗角了一辈子,这种为他人作嫁衣的蠢事她怎么能干?!

    崔母不肯退步。

    结果吵来吵去,百姓们不是让两人一起出银两,便是让崔母一手做去。

    有人扯了扯自顾自闲嗑瓜子的陈大光:“你也不管管你闺女,这出钱修路得花多大的银两啊!干啥非得整这事儿呐?这路修不修有什么区别,人不还是一样走?沟渠挖不挖的,洪涝暴雨不还是照样爆发?”

    陈大光吃的油头粉面的耳朵动了动,跟一旁的王氏对视了一眼。

    王氏立刻一拍大腿:“你看我这脑子,你说的对!这可不是闲的没事烧钱嘛!”

    也不管众人议论纷纷的,拉了陈大光一起,直接走到陈三妹的面前——

    拽住陈三妹的衣袖就往外扯,做出一副苦口婆心的模样道:“三妹啊不是姨娘说你,你傻不傻啊,这冤大头烧钱的事咱可不能干!听姨娘的话,回家啊!”

    这口气,像是还拿陈三妹当以前的傻丫头来看。不过到底是时过境迁了,陈三妹坐在原地纹丝不动,抚了抚穿在身上的素色衣袖,只轻轻的一下,便挣脱了王氏的拉扯。

    王莲:“”

    去年,大约也是这个时候,洪州发了大水,八旬的老祖母带着夏家老小出逃在外……

    因为洪水,也是因为夏凝这个叛徒,老祖母没有熬过这一劫。

    陈三妹的神情闪过一丝哀伤。

    王氏和陈大光怔怔的看着陈三妹。

    赵里正因为尊敬,也给陈三妹拿了一把椅子。

    此时此刻,年纪轻轻的陈三妹和心思老练的崔母坐在一起,却没有半分输人输势的样子。

    反而,见过陈三妹那双澄澈镇定、仿佛看透世间一切的双眸,毫无理由的就能让众人一颗浮躁的心安定下来。

    “这不是胡闹。”

    陈三妹缓缓站起身来,扫视众人,对崔母道:“崔婶婶跟我争着修路,无非是为你儿子争个功名。我同你争,不为别的,是因为我修,一定会比你和你儿子修的好!”

    崔母冷冷一笑:“陈三妹你又没修过路!你只是我们崔家不要了的儿媳妇!你有什么资格在这里跟我叫嚷?”

    话音落毕,周围顿时安静的只剩下树叶摇晃的声音,灵溪村村民们鸦雀无声,崔母这人可毒啊,句句扎心。

    陈三妹蹙眉道:“过去的事我本不想再提,既然崔婶婶说出来了,我就再重申一遍——我不是你的儿媳,还有不是你儿子不要我,而是我、不要你儿子!永远都不会要!你儿子成为了探花又如何?在我眼里,一文不值。”

    陈三妹的话听起来真像是对昌儿没了任何挂念。亏着昌儿还在她面前说陈三妹多么多么好。崔母咬牙切齿道:“一文不值的是你,也不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甚么样!根本配不上我儿子的丑八怪你有什么资格这么说?”

    三妹冷冷的打断她:“崔婶婶,不论你怎么说,探花公子一时也赶不回来!再说,修路花销可不少,崔婶婶确定能拿出五百两甚至一千两来支付花销吗?”

    崔母脸上的表情凝结:“你你少糊弄我修个破路不就是填土的事,哪里用的着这么多银子!”

    陈三妹一笑:“修个破路不就是填土的事?里正叔您听听,这事还是交给我来办吧。我陈三妹保证,如果不能叫大家满意,情愿重新铺路,直到大家满意为止。崔婶婶也可以看看,我是不是跟你一样,打算填填土就糊弄了事?”

    赵里正皱眉看了一眼崔母,但是碍于她的面子也不好说什么。

    崔母说不出反驳的话来了。毕竟她是真不知修路除了填土还能干什么。

    默了片刻,只好冷声哼道:“要修就修,我就便宜你这次。”

正文 第301章,精致的舆图

    陈大光和王莲一听,顿时不乐意了,王莲叉腰道:“嗳——崔母,你这话可就不对了,修路挖沟的事情是我们陈三妹先提出来的,你半路横插进来不说,凭什么说便宜我们了!你哪里便宜我们了!不要脸啊我呸!”

    崔母仗着自己儿子的功名,处处摆出富家太太的样子,哪料王氏跟本不怕她,上去一口唾沫直接喷在她脸上!

    崔母拿帕子用力擦了一下脸颊,火气顿时上来了,说到底大家都是乡村的粗鄙夫人,装了一时也装不了一世。

    崔母当场撸起袖子和王氏打在了一起:“你这个下贱的老妇找死啊你,敢喷老娘,还我们陈三妹?你自己亲闺女怕是都没有叫的怎么亲热过吧?那个丑八怪不就是有两个钱?你们这就变了脸子了害不害臊?”

    王氏脸上挨了一爪子,头发也被揪散了。怒瞪着崔母,也回敬了一爪子,揪着彼此的头发不放手……

    “哼,亲闺女养闺女都是我闺女,养儿子还是我儿子呢!有两个钱?哼我们三妹一直就很能挣钱,要不你们崔昌能上赶着跟我们三妹定亲?你卖儿子这事咱们灵溪村谁不知道啊!你还有脸说啊你咋不找个姘头把你自己卖了拉倒?!”

    崔母脸色涨红:“王莲我今天不撕烂你这张丑嘴我就不叫崔秀英!”

    “咣——”一声锣响,震的两人同时松开手。

    “好了,都别吵了!”赵里正无语的看着两人,这时候他们才发现,大家都在,只有陈三妹已经早早的离开了。

    王莲:“……”

    由陈三妹修路的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接下来就要筹备工人的事情,这件事还要和焦文金商议一下,挖冰窖多出来的碎石总要从山上运下来,用来修路正好。而别的人则又不方便上山。

    于是天气晴朗时,陈三妹预备着将鹤翔庄的事安排好后,就要开工了。

    这期间她问过命案,焦文金也承认是自己所为,陈三妹当然不敢斥责人家,毕竟是因自己而起。谁也不愿凭白招惹人命官司不是,定是大哥交代了所以他们才出手。陈三妹好生的道了谢,给几人包了大份红包,又请去鹤翔庄酒楼享用了酒食。

    其实早在三伏天一过,鹤翔庄酒楼的冰块便不赠送了。

    倒是有陈三妹新制的‘冰糕’、‘奶糕’,一直卖到现在都热销的很。

    尤其是‘奶糕’颇受若水镇百姓欢迎,陈三妹取价不算高,两个铜板一支‘冰糕’,五个铜板一支‘奶糕’,‘奶糕’用糖、牛乳制成,期间夹杂着不同口味,譬如‘葡萄干’、‘瓜子仁’、‘黑芝麻’等坚果或者水果。

    正午时眯着眼睛坐在树荫下享用一支奶糕,真真算是至高无上的享受了!

    既然不用大批量赠送冰块了,那么剩下的冰块全部都储藏在了陈三妹在山脚下秘密挖掘的冰窖中。

    除此之外,陈三妹还花费了很大一笔银两在若水镇收购百姓们手中多余的河虾海蟹以及各类宰杀的生肉,将他们冰冻在冰库中。

    即便是山上的众人日夜操劳,也是才刚刚将冰窖中的冰块填满,至于储存的冰冻的鱼虾河蟹以及牲肉也才堪堪一个小仓库那么大。

    但是,陈三妹的名声已经在若大梁朝的半壁江山传扬开了。

    就连自始至终坚定战队在孟使君夏凝那一边的贾县令都忍不住左右摇摆开来。

    经过陈三妹这么三五不时的出新菜品新花样,贾县令不得不生出感慨——

    “往日里常常有小贼鸡鸣狗盗,一月便能堆积数十、一百案件,但现在,除了城门外那件命案外,竟无一件偷盗的事情发生!”

    相反,河道、赋税、米粮仓廪、盐铁较之高士崇时直接翻了两番!百姓安居乐业、嗜美食成性!似乎一腔热血全都洒在了挣银子然后去鹤翔庄包餐一顿的梦想上!连乞丐都在陈三妹的感化下变得兢兢业业——

    但感慨归感慨,敌人依旧是敌人。只不过,只不过陈三妹的新举动很快打乱了他们的计划。

    若水镇上都在传扬陈三妹要出资为灵溪村修路挖沟渠,一个女子能做到这一步在历史上可是闻所未闻!

    现在夏凝的人想要明着动陈三妹几乎不可能,于是夏凝只能催促张家人加紧在宫里那些人的耳旁吹风。

    灵溪村最近也因此成了若水镇的‘名村’。不少十里八乡的都赶过来看热闹。修一也为此带着焦文金众人赶过来帮忙。

    陈三妹手下招了五十名工人,这五十工人是从李家庄招来的,加上焦文金也带来了五十人。

    这会儿日头正盛,工人们围在陈三妹周围,再往远处,就是一些从别的村子赶来看热闹的百姓们。

    陈三妹摊开面前的一张图纸,并将多余的十多张图纸分发了下去。一百号人就这么分组平坐在地上,望着面前这张制作精细的‘舆图’。

    上面画着现在整个灵溪村以及周围的地形。别说,这房屋、院落、甚至一草一木,全部原原本本的再现了灵溪村。

    灵溪村的百姓们好奇的围在周围。

    “唷,大柱娘,快看这不是你们家嘛!哎唷,这画可真好看!”刘大娘惊喜的指着地图道。

    “可不是,这是赵里正家,这是王兴家,这是高庆家……哎唷跟真得似得!”

    灵溪村总共百十人,村里的住房总共有三四十户,其中的道路就像是几个累加起来的‘田’字形。

    陈三妹这时候站起来,大家全都安静下来。

    “大家看到的就是灵溪村现在的模样。”

    站在人群中的崔母冷笑:“画图谁不会,关键是看怎么修路!我倒要看她能折腾出什么花样来!”

    工人们盯着手中的图,陈三妹继续道:“需要我们修整的路面我已经标记出来了,图上大家都可以看到。”

    灵溪村的百姓们继续往前一凑,顿时情绪激动道:“我家门前的也修啊!”

    “我还以为修咱们村的大路呢!”居然是所有的路这可真是惊喜啊!

    陈三妹继续道:“我们把修路主要分两个部分,下面的路基,也就是持路层,也可以叫‘着力层’,我们要用灰土换填,即我们当下的首要工作——是要将路面挖开,如果地下有水,要把水排干,也不能有明水,太潮湿太柔软的土层,我们要用砂卵石换填!这是第一步。”

    村民们听得云里雾里,崔母脸上的嘲笑渐渐凝住,这个陈三妹好像还真懂些什么。

    周围的工人们瞪大了眼睛,啥是路基他们听不懂,但是大意也理解。

    但是这挖开土层要把明水排干?太夸张了吧!

正文 第302章,开工

    “陈姑娘,按照您的意思,这路面要挖多深啊?”

    这个问题陈三妹反复考虑了,古代不像是现代,车马都比较轻便,所以路面的持力要求可以降低一些。

    “只需要挖两尺深即可,两尺深并不可能遇到明水,大家尽可以放心,只需要在潮湿地方换填砂卵石即可。”

    至于砂卵石……陈三妹勾唇,她开挖冰窖还堆积了无数的碎石屑,灵溪村这么小的地方随便拉过来一些就足够用了。

    工人们听到这里顿时松了一口气。如此一来工程便简便了许多。

    陈三妹继续道:“基层做好了,我们只有两个要求:一是结实二是平坦。”

    说着,便跟姚芳一起从身后搬出来一样东西。

    三妹道:“这是我跟姚姑娘一起连夜赶制的‘水准仪’,用来测量路面平衡所用。”

    众人听得瞪大了眼睛,什么水准仪?

    这个陈三妹真得只是一个村姑吗?为什么她嘴里说出来的、做出来的东西大家都闻所未闻啊!众人看向陈三妹的视线充满了探求。

    而陈三妹站在众人中间,就连焦文金等人都匪夷所思的看向陈三妹,终于觉得这个女孩子真得不简单。

    不过工人们更加好奇的是眼前这个“水准仪”到底有什么作用。

    放在大家面前的是铁打的三角架,中间悬挂出一个铁链,铁链末像个笼子一样伸出平扣勾,中间放置一个大白瓷碗。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架子挂着一个水碗。

    白瓷碗壁上烧的不是普通的花纹而是一圈圈水平的金线。

    “像这里,大家一看便知这路面便不平。”陈三妹伸手指着那处‘歪斜’的水面道。

    众人伸头去看,就见碗中的水倾斜了大半儿,别说水跟碗壁上的金线持平了,架子上连碗都几乎放不住还得陈三妹扶着!

    大家伙看到这儿还没反应过来,包括围观着看热闹的村民们也跟着议论纷纷。

    “不对不对,碗里面的水的确是歪的,可这跟路面平整有什么关系?!”

    “这……没关系啊!跟这个架子有关系!”

    “我明白了,这个架子是歪的啊,架子是歪的,所以碗里面的水也是外的。大家看这里,架子的三根腿儿没站平呐!”

    “这个架子真是绝妙啊!陈三妹竟然想到用碗里的水面来看路面是不是平坦。真厉害!”

    从来没有接触过先进文化教育的灵溪村百姓们,一下子仿佛看到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纷纷围着它研究起来。

    几个百姓甚至还好奇的将它从这里抬到那里……找来找去没有一个可以和碗壁上的金线重合的地方。

    工人们配合的同时也有个疑问,陈三妹打算把地面弄得跟水面一样平整吗?他们是来修路的不是造铜镜啊!

    周围灵溪村的百姓们也小声的议论着,如果真这样修整,那么这样平整的路大家还从未见过哩,就更别说走了,这么平,该不会滑到吧?这样说的人便引来大家哈哈大笑。

    陈三妹对工人道:“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大家的工钱不是问题,只要大家按照我说的来做。”

    工人们眼前又一亮,对,只要有工钱就行!

    如何打地基如何修路其实是次要的。

    更加主要的是如何——防止下雨天,路面被雨水淹没。

    说完这些后,陈三妹又拿出一叠图纸分发给众人。将自己的想法一一说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