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妙手千金-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氏:“我是担心这丫头的性子,别瞧平日里随和; 却是个有大主意的; 她若心里想定的事; 谁说也没用。”
  叶全章:“这样才好; 难道你希望闺女是个没主意的。”
  苏氏:“我就是怕这丫头太有主意了,她说要学医,我还当说着玩笑的,哪想就真学上了,一宿一宿的看医书,比那科考的举子还用功呢,如今还给人出诊看病,她一个未出阁的姑娘家,若给人知道,只怕没有哪家敢上门提亲了。”
  叶全章:“没有就没有,咱家也不是养不起闺女。”
  苏氏白了丈夫一眼:“就知道护着这丫头,行,你就等着养你这老闺女吧。”说着转身上了车。
  叶全章却不以为意,他知道其实妻子比自己还要疼女儿,只是妇人吗总爱瞎操心,叶全章可从不发愁,棠儿模样好,性情好,谁家娶了这样的媳妇是上辈子积了福报,怎可能嫁不出去。
  不说两口子为了棠梨的婆家打嘴架,再说棠梨跟着老夫人的从安州出来,行到白河渡口上了叶家的官船,船极大,棠梨跟老夫人住了最大的一间舱房,虽是船上却布置的精雅舒适,床帐桌柜一应俱全,棠梨坐在窗边的窄榻上,伸手支开窗户,入眼是粼粼波光映着岸边的齐整的柳树,垂下条条嫩绿的丝绦,在水面上飘来荡去像一个绿衣裳的舞娘正婆娑起舞,这般绮丽的景致看的棠梨有些发呆。
  纪婆婆端了茶进来,见棠梨的样儿不禁笑道:“棠姑娘是头一回坐船瞧着水景儿新鲜,等过上几日便让你瞧都不会瞧了。
  傻姑跟甘草两人齐齐问:“为什么不瞧了。”
  纪婆婆:“腻歪了呗,这天天都一样的景儿,便再美也厌烦了。”
  甘草摇头:“这样的景儿我天天瞧也不会腻的。”
  纪婆婆好笑的道:“这话可是你说的,回头看打了你的嘴。”
  甘草嘿嘿一笑:“打嘴就打嘴,有好景儿瞧就行。”正说着傻姑扯了她一把说了句该练功了,两人便一溜烟的跑了。
  说到练功棠梨也没想到,梅婆婆会有耐心教甘草跟傻姑功夫,可就真教了,这两人每天这个时候都会去找梅婆婆练功,从不偷懒,刻苦非常。
  棠梨知道梅婆婆功夫了得,傻姑甘草便学会一成,往后自保绝无问题,便学不会练练功夫也能强身健体,总之是大好事,棠梨乐见其成。
  至于两人的差事,傻姑本来就没差事,只习惯跟着自己,甘草在安州时还有些别的活儿,如今出来,棠梨跟着老夫人,身边不缺伺候的人,甘草便闲了下来。
  棠梨也不拘着她们,随她们做什么都成,在堂梨的观念里没有什么主奴之分,所以也从未把甘草傻姑当成下人。
  纪婆婆说棠梨是头一次坐船所以新鲜,却不知她做过的船,纪婆婆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的,只不过现代河岸两边的景色,雕琢气太浓,失了这份天然。
  船上的日子棠梨过得很是悠闲,陪老夫人说说笑话儿,若老夫人有兴致,便凑手玩几把雀儿牌,等老夫人睡了,棠梨便会看书。
  这次自己带的行李中,大半都是书,棠梨是想着这次跟老夫人走,船上必然宽绰,便索性把自己的东西都打包带了来,也免得再折腾。
  船走的顺风顺水,若天黑便在附近的渡口泊下,一个能补给船上所需物资,再一个也是担心老夫人总在船上身子受不住,停了船,老夫人能上岸走走。
  这天停了一个小渡口,从舱房的窗户看去,大约渡口小,只有稀稀落落的几艘民船泊在此处,花管家回说,他上去看过了,虽是小渡口,饭菜倒还算干净,前头不远便有个馆子。
  老夫人道:“既如此,棠丫头咱祖孙来就去走走吧。”
  棠梨应了扶着老夫人站起来,出了船舱上岸往花管家说的馆子去了,的确不错,虽没有山珍海味,但小菜做的极清爽可口,老夫人跟棠梨吃的颇为尽兴。
  吃饱便回了船上,刚进了船舱坐下,花管家便急匆匆的来了:“回老夫人,旁边泊了武威将军府的船。”
  老夫人一愣:“是卫家的船,可问清楚了,是卫家的什么人?”
  花管家:“是将军夫人。”说着似有若无的瞄了棠梨一眼又道:“说是清明节老夫人回乡祭祖,这是返京呢,不想将军夫人病了,才停在了这里,将军府的老管家刘福刚匆匆上岸找郎中去了,估摸这会儿郎中也该到了。”
  棠梨听了花管家的话,隔着窗子看了看,果然旁边不远泊了一艘颇气派的船,船上灯火通明,人影晃动,有些糟乱,想必是那位将军夫人的病闹的。
  正想着却忽瞧见有两个人从舢板走到了旁边的船上,前头胖墩墩跟个弥勒佛一样的老头儿大约是将军府的管家刘福,至于后面一个,正恰巧一阵风过,那人微微侧脸,船角的琉璃灯正打在他脸上,棠梨微微一愣,心道怎么会是余宝胜,他不在安州怎么跑来了这里。
  棠梨看出来,纪婆婆也瞧见了,不禁道:“那个不是安州庆福堂姓余的庸医吗,怎么跑这儿来了,将军府请的大夫不会是她吧,这家伙可不是什么好东西,那个余市卖鱼的老李,使了一百两银子给老妻治病,可是差点儿丢了命。怎么将军府会找他来。”
  老夫人道:“虽说叶家跟将军府没什么来往,可如今碰上了,却要去见个礼儿才是。”说着站了起来:“棠丫头,咱们祖孙俩去走一趟吧,你不知道这位将军夫人可是一位人物,当年随老将军征战的时候,也曾勇冠三军,今儿让你这丫头见识见识将军夫人的风采。”
  棠梨岂会不知老夫人打的主意,是想让自己给这位将军夫人诊治,不过这话不好说,自己在这里毕竟不是正经大夫,加之又是女子,所以给人看病都得绕个弯子才行。
  棠梨跟着老夫人去了旁边卫家的官,那个花白胡子胖墩墩的刘管家迎了她们进去,刚一进舱房便听见一个声音道:“你这人怎么回事,合着诊了这么半天,连症候都说不出来,你到底是不是大夫,不是大夫来充什么大夫……”声音急而冲,像机关枪一样啪啪的响。
  棠梨不禁莞尔,看来这位将军夫人的风采果然与众不同。
  刘管家忙道:“叶府老夫人到了。”
  里头那个声音戛然而止,接着便道:“来了就进来吧,站在外头做什么。”棠梨暗道这位将军夫人倒真是直爽性子。
  进了里头寝室,便见一个满头银发的老太太,正坐在床上,看见叶老夫人便道:“老夫人来的正好,你说说天下有这样的糊涂大夫不,诊了脉却说不出症候,也不开药方,也不知刘福从哪儿找来的庸医?”
  余宝胜听见庸医两个字立马一激灵,如今自己庸医的名头已经传遍了安州城,以后谁还敢找自己看病,加上庆福堂已经归了总号,余星阑说的好听让自己当股东,打的什么主意傻子都知道,不就是想把自己架起来,空有股东的名头却主不了事吗,俗话说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余宝胜心中不满索性收拾收拾离开了安州。
  到了这小渡口当大夫,这余宝胜虽医术不行,却是个会经营造势的,刚来了这儿没多少日子,便人人都称呼他神医,短短一个月便凭着自己的医术在这个小镇里混的风生水起。
  余宝胜深知这庸医的名声要是再扣到自己脑袋上,可就摘不下来了,忙道:“从脉象上看老夫人这病是外感风寒。”
  那将军夫人没好气的道:“这用的着你说吗,若不是染了风寒,找你来做什么,快着开要药方子。”
  余宝胜这回可不敢再辩驳,拿起笔略沉吟写了一个方子。
  方子刚一写好,将军夫人便挥挥手,刘福忙领着余宝胜出去了,生怕老祖宗一着急,拿大刀片子把余宝胜给剁了。
  将军夫人到底是病人,跟余宝胜着了顿急,又跟老夫人说了会儿话,便累了,老夫人忙起身告辞,出来正瞧见刘福拿着药方子往外走,看情形是去抓药。
  老夫人道:“刘管家,这药方子可否让我瞧瞧。”
  刘福微微一愣,心说这位老夫人怎么会想起看药方子了,说到底两府的人并没什么来往,今儿不过是碰巧遇上,不得不来见个礼儿,也就是面儿上的事,看药方子做什么?
  虽心中疑惑却不敢说什么,而是把方子递给了老夫人,不想老夫人看都没看便递给了旁边的姑娘,刘福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好了。
  棠梨并不管刘福,接过方子看了一遍,摇摇头:“这个方子并不对症,吃了也无用。”


  ☆、第34章 麻黄汤证

  刘福心道; 今儿这事儿可稀奇; 叶府的老夫人要看药方子,这什么棠姑娘还说不对症,吃了无用; 这两位莫非把自己当大夫了不成; 这药方子还没抓呢,怎么就知道没用了; 以两府的交情,如此行事可有些唐突。
  心里虽有不满却不好显露出来; 只得顺着话头含糊的说了一句:“原来姑娘也精通医术吗?”这句本是应付之词; 棠梨如何听不出来; 微微笑了笑道:“不敢说精通,只是略瞧过几本医书。”
  刘福听了暗暗撇嘴; 这姑娘可真是,就看过几本医书,就敢说人家神医开的方子没用,岂止唐突简直不知所谓,也不知是叶府的什么人。
  两府虽没什么来往,可大致情况也是知道的,叶府两位姑娘一位少爷,如今都已成婚; 而这位棠姑娘绝不是叶府的小姐; 且看穿衣打扮说是主子吧; 有些寒酸; 若说是下人,这通身的气派,又实在不像,且刘福刚可听的真真儿,这位姑娘称呼老夫人为祖母,这身份真让人猜不透了。
  顾忌叶府的老夫人,刘福纵心中再不满也不好说什么,只是呵呵笑了两声道:“我家老夫人嘱咐奴才跟老夫人说,这么晚了还劳动您老走这一趟,着实过意不去,只是如今病着,又在半路上,慢待之处还请老夫人莫怪罪,待回京得了机会再请老夫人过府说话儿。”
  这就是明摆着的客套话儿,两府自来没什么交情,将军府又从不结交大臣,老将军夫妻这些年连府门都不大出,若非这回清明回乡祭祖,病在半道儿,怕是几年也见不着的,更何况如今叶全丰在岳州任职,老夫人也跟了去,根本不在京城,如何过府说话儿。
  且这刘管家话里儿根本不提棠梨,可见是心中已是不耐,这几句话虽客套却是送客之言,老夫人素知老将军夫妻的性子,并不以为意,笑道:“如此,刘管家就不用送了。”说着让棠梨扶着回自己船上去了。
  送着叶老夫人走了,刘福也并未跟自家老夫人回禀棠梨的话,他只当是这姑娘胡乱逞能呢,只是遣人去抓药,煎了,让婆子服侍老夫人吃下便睡了。
  却说这边儿棠梨跟老夫人回了船舱,纪婆婆忍不住道:“这将军府的人可真是糊涂,棠姑娘都说那方子没用了,那刘管家却理也不理,不听咱们姑娘的,有他后悔的时候。”语气颇有些不忿。
  棠梨笑道:“这也怨不得人家,婆婆瞧我这年纪,哪里像个大夫了,便我开口说那方子不对症,人家也只会当成笑话听呢,不当面驳我已是看在祖母的面子上了,若不然连听都不耐烦听的。”
  纪婆婆哼道:“那是他们有眼不识金镶玉,这现成的菩萨就在眼前呢,却非饶远道去拜那没用的假佛爷,我看这将军府老夫人这病是治不好的了。”
  老夫人侧头看向棠梨:“棠丫头,将军夫人的病可要紧?”
  棠梨:“要说症候却并不要紧,只是受了寒,发透了汗就该好了。”
  老夫人:“既如此寻常的病症,那个姓余的也治不好吗?”
  这个刚棠梨看方子的时候也想不通,这余宝胜便是再不济,好歹是余家人,且从安州庆福堂的火爆程度来看,这余宝胜也并非一无是处,只是见钱眼开,并不用心罢了,叶老夫人前头那场病有些复杂需仔细斟酌病因变化,方能对症下药,或许有些难度,而李大娘的病却也寻常,棠梨相信若余宝胜诊了脉再开药绝不会用麻黄汤。
  而今日这将军夫人的病比李大娘的病更为简单,不过就是受寒,一剂麻黄汤发透了汗就能好,偏偏这余宝胜不知哪根筋不对了,竟开了桂枝汤,这桂枝汤虽也有解肌发汗的功效,却重在调和营卫,药效温和,这一剂药下去发汗不透,病邪不尽结果反而会加重病情。
  故此,棠梨也颇为疑惑的道:“按说以余宝胜的医术,不该开这样不对症的方子。”说着忽的灵光一闪,却明白了缘由,想必这余宝胜是怕了。
  前头给叶老夫人诊病开的便是麻黄汤,被叶大人大骂庸医不说,连自己的药号都受了牵连,后李老伯求医,又是一剂麻黄汤险些闹出人命,庆福堂并入了总号,他自己甚至无法在安州立足,不得不跑到这渡口小镇来讨生活。
  这教训实在太刻骨铭心,以至于余宝胜对麻黄汤生出了惧怕之心,轻易不敢再用,加之这次的将军夫人,虽未表明身份,可那官船,排场都摆在那儿呢,一看就不寻常,有了前车之鉴,哪敢再用麻黄汤,却诊脉又知是受寒,需解表发汗,既然麻黄汤不能用便退而求其次开了桂枝汤,聊胜于无。
  想到此,不免摇头,这余宝胜的医术之所以并不出色,大约原因也在于此,顾忌太多,不能对症施药,这却是医者大忌。
  老夫人看了看对面的官船问了一句:“吃了那庸医的药会如何?”
  棠梨:“发汗不透,病情会加重,夜里估摸会发高热。”
  老夫人又问:“那什么方子对症?”
  棠梨毫不犹豫的道:“麻黄汤。”
  老夫人闻之色变,麻黄汤,老夫人太熟悉了,这不是差点儿要了自己老命的方子吗,她可是记得,前头那场病几个大夫都开的麻黄汤,自己越吃病越重,到末了不得不停在安州。
  若非遇到棠梨这个医术高明的神医,自己的老命只怕就毁在这麻黄汤上了,怎么,如今棠梨竟说将军夫人的症候该用麻黄汤?这实在让人想不通。
  旁边纪婆婆听了也是异常惊讶,自从亲眼见老夫人吃了两剂麻黄汤,就卧床不起之后,麻黄汤在纪婆婆眼里就跟砒霜差不多,这一听棠梨说麻黄汤,便觉这是要命呢。
  忙道:“将军夫人的年纪可比老夫人还大上几岁呢,如何禁得住这样峻猛的虎狼之药。”
  棠梨:“虽将军夫人年纪大些,身子骨却比祖母强健,从她受了寒却依然有精神数落余宝胜就能瞧出,身体强健,阳气不虚,正是麻黄汤证,一剂透汗而出,寒症自解。”


  ☆、第35章 不贪之心

  老夫人听了; 略沉吟便叫了花管家过来; 吩咐他去药铺抓一剂麻黄汤来备着,夜里瞧着对面些,瞧着将军府的船上糟杂起来; 便把药送过去。
  花管家自是明白老夫人的意思; 以棠姑娘的医术,说那将军夫人病会加重; 便一定会加重,可今日过去的时候说明白了那刘管家也不相信; 再去说也没用; 倒不如等将军夫人的病重了; 再送药过去,比废多少话都管用; 如此一来,将军府便欠了叶家一个大人情,便无交情,日后对叶家也是百利而无一害,还是老夫人厉害。
  当然,前提还得是棠姑娘的医术高明,若不然这将军府的人情可不好找,想着忙去岸上抓药; 还怕一剂不够; 抓了两剂; 回来也不睡觉; 瞪着眼盯着对面儿。
  果然刚敲了三更鼓,对面船上人影晃动,忙乱了起来,花管家立马来了精神,洗了把脸,整了整衣裳,提着药便去了。
  再说这边儿将军府的船上,老夫人跟棠梨一走,刘福就把棠梨的话扔到脖子后头去了,想着这叶府越来越不济了,这样唐突的丫头,也能跟在老夫人身边儿,刘福后来猜着棠梨应该是叶府亲戚家的女孩儿,也只有如此才说得通。
  却夜里婆子来报说老夫人哪儿发起了高热,病的人都迷糊了,可把刘福吓得三魂少了七魄,心里暗骂那个姓余的郎中,什么狗屁的神医,这一服药下去,病没好不说还发起了高热,老将军之所以遣自己跟了老夫人回乡,便是怕出什么闪失,如今病成这般,自己哪能担待的起啊。
  更有甚着,若老夫人有个万一,那自己这条命也就甭想要了,越想越急,越急越想不出主意,这会儿纵然找来那个姓余的也无济于事,正焦急间,小厮过来回说叶府的花管家来了。
  刘福一听就努了,心道,这都什么时候了,叶府的人还跑来添乱,遂没好气的道:“他来干什么,没瞧见咱们这儿正乱着呢吗?”
  那小厮忙道:“那花管家说是来送药的。”
  刘福一愣继而便想起了今儿叶府老夫人跟那个什么棠姑娘来时的情景,那个棠姑娘貌似说过这姓余的郎中开的方子不对症,自己只当她逞能呢,不想竟让她说中了,这说明啥,说明那姑娘不是逞能,是真懂医术。
  刘福可记得那姑娘只是跟着叶府老夫人来见个礼儿,并未诊脉也未过问自家老夫人的病情,且只照了个面说了两句客套话便走了。
  照个面儿就能知道姓余的方子不对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