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闲臣风流-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短缺的麻烦,石千石不但不感激,反恩将仇报。他这次陷害周楠,那就是同大老爷过不去,此事绝对不能就这么算了。”
  周楠心想,如果史杰人这个朝廷命官站出来为自己做主,告到盐道衙门去。虽说不能把石千石如何,但也能让他狼狈不堪。至少,也能叫姓石的老实一段时间。
  却不想,史知县却呵斥道:“怎么,你还嫌本官的麻烦不够多,还要叫某去寻盐道衙门理论?你这厮正事不做,整天只知道惹是生非,着实可恶。为了你和梅家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弄得县里风言风语,县衙一塌糊涂。从今日起,你也不用在承发房当差了,自回家闭门思过,本官不想再看到你。”
  说罢,就打了个哈欠,把周楠赶了出去。
  他生物钟颠倒,一大早就被人叫醒,心情恶劣,起床气再按捺不住,立即就发作出来。
  史知县的性子周楠最是清楚不过,知道在这种情形下是不能惹他的,就一施礼退了下去。
  什么闭门思过,什么不用再当差了,估计也是他在气头上说的话。等过了中午,史知县睡美了,心情好了,再去聊上几句,也就过去了。
  回到承发房,将手头的积下的事务处置完毕,眼见这已是中午。跟手下叮嘱了几句,周楠就要回家。一个书办就过来了,拱手道:“见过周师爷,已是午时用饭的时辰。也是巧了,在这里碰到你。所谓相请不如偶遇,没啥说得,今天这顿饭我请了,还请周师爷赏个光给小的一个面子。”
  这个书办在衙门刑房当差,姓水,是个滑不溜手的老资格。
  听他这么说,周楠心中暗笑,什么巧了在这里碰到你,什么偶遇,你偶遇到我承发房里来?
  大伙儿都在一个衙门里当差,说不好要打一辈子交道的。他专门跑这里来寻我,肯定有事,可不单单是为了请吃一顿饭那么简单。
  这个面子还是要给的,周楠就笑道:“老水,是啊,这么巧,走走走,咱们吃酒去,你我弟兄正好亲热亲热。”
  出了衙门,走了一条街,便进了一家清净的酒楼。
  布了菜,酒过三巡,老水才道:“今日我来找周师爷还真有事要请你帮我个忙。”
  周楠:“老水,咱们什么交情,有事尽管说,如果能够帮上忙,我自然不会推辞。不过,可说好了,刑案我是不会碰的。”古人有一句话说得好:县衙大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
  公人吃了原告吃被告,也算是一笔可靠的经济收入。入乡随俗,周楠也收过别人的钱,处理过几个民事官司,不无小补。
  不过,他有一个原则坚持不动摇,那就是坚决不碰刑事案子,不收人血银子。这种钱若是收了后患很大,而且自己良心上也过不去。所谓:公门里面好修行。
  坚持原则,不忘本心。
  老水道:“周师爷为人正直,大伙儿都是知道的,如何肯叫你为难?今天这事你还真能办成,若行,老水记你一个人情。”
  他在刑房当书办,专门处理治安案件,将来自己未必不求到他那里去。周楠就点点头,道:“老水你说。”
  老水:“事情是这样,这马上就是童子试了,我有一个堂弟,父母双亡,读书倒是可以的。说不好将来也能中个秀才,也算是能光耀咱们水家门庭。不过你也知道的,咱们因为身份关系,不但自己,就连族中亲戚也是不能参加科举的。”
  明朝的科举制度甚是严格,考生三代以内要没有人从事贱业,没有犯罪前科。否则,就没有考试资格。
  周楠:“是啊,咱们这种身份,也是很无奈的事情。”
  老水:“师爷你听我把话说完,我家那兄弟心气也高,为了自己的前程,就把自己过激过一个远房伯父,如此,履历终于能看了。”
  周楠:“这个办法不错啊,也符合咱们大明朝科举制度。”将自己过继给身家清白的远房亲戚确实是个好办法,从制度层面上也叫人无话可说,而且,大家祭祀的是同一个祖先,在孝道上也挑不出错来,只传出去有点坏名声。但为了一个秀才功名,还是值得的。
  实际上,听老水话中的意思。他这个兄弟读书虽然还算不错,可能够考中一个秀才功名,能够替他们水叫扬眉吐气,摆脱低贱的身份就好。至于举人和进士,也没有想法。
  这代人不行,还有下一代人。书礼世家就是这么来的,读书是一件代代传承的事情,一个家族的兴旺,乃是一场接力赛。
  老水苦笑:“话是这么说,可怕就就衙门里不答应,还请周师爷你高抬贵手放我家兄弟一马,给他报个名。”
  说罢,他从袖子里掏出一枚大约三两重的银子塞到周楠手上:“这是我家兄弟的一点心意,还请给个面子。”
  “咱们什么交情,如何能够要你的钱。”周楠忙将银子还了回去,道:“老水你这话说得倒是奇了,真要说情,你大可去找礼房啊!”县试的具体工作是礼房负责的,和承发房可没有一文钱关系。
  老水一脸的疑惑:“师爷你不知道吗?”
  周楠:“我知道什么?”
  老水笑着说:“周师爷你还装,咱们什么关系,至于吗?”揶揄了他半天,才说,礼房的刘典吏年纪大了,已经回家养老,补了一个子弟进衙顶班。如此,礼房典吏的位置就空了出来。最近又开童子试,衙门里的事情实在太多,需要一个得力之人主持。史杰人就有意让周楠担任这个礼房典吏,负责此事。
  “恭喜周师爷,恭喜周师爷。”老水不住拱手:“我家兄弟的事情还请师爷多费心。”
  “我去做礼房典吏,此话当真?”周楠胸口仿佛被人狠狠地打了一拳,顿时色变。
  见他脸色不对,老水:“师爷,你怎么了,这不是好事吗?”


第六十一章 人心易变(求推荐票)
  “好事,确实是好事。”周楠笑得比哭还难看,道:“老水,这事我记下了,如果能够帮上忙一定帮,钱你先收回去,再说再说吧。”
  老水以为他已经答应了此事,高兴起来:“那我就替我那兄弟多谢师爷了,来来来,我再敬你一杯。”
  周楠哪里还有那心思和老水吃酒扯闲篇,胡乱扒拉了两筷子就回家去了。
  “相公,我回来了。”刚到家,坐了不片刻,云娘就从外面进来,背上背了一个腾条编的背篓,塞满了东西。都是诸如鸡蛋、干黄花、虾酱一类的土产,不用问是娘家送的。
  她一洋样取出来,让小兰收好。
  云娘显得非常高兴,道:“我这次回娘家已经与爹爹和兄长说好了。”
  “什么说好了?”周楠有气无力地问。
  云娘:“就是运盐的事情啊,爹爹已经开始准备木料造船了。”看周楠神色不对,她有些疑惑,小声问:“是不是盐道那边的人又反悔了。”
  “岂止是反悔……”现在都和石千石变成仇人了,周楠闷闷道:“你怕是再要回娘家一趟,给岳丈和大舅哥说,此事先放一放,不急。”
  “都说好了……现在……”云娘叹息一声,却不再问下去:“好吧,我明日再回去跟他们说说。”
  周楠知道云娘这次回娘家,大舅哥听到这个消息怕是要给她甩脸子。就握住她的手,满怀歉意道:“委屈你了。”
  云娘微笑道:“这事做不成肯定有原因,我一个妇道人家自然不会多问,相公,我不怪你。父亲和兄长心中失望,埋怨我两句也是有的,不委屈的。”
  “哎!”周楠叹息一声,摇头,用手支着下巴,心中有邪火拱起:礼房典吏,这可是我盼望许久的职位啊,被梅康和石千石这两个混帐东西这么一闹,尽付东流,真是不可原谅。
  在明朝的县一级政府机构,对于中央六部,也设了礼、吏、工、刑、户、兵六房,各有一个典吏执掌。
  和中央政府机关一样,六房中以管人事的吏房为首。可是,礼房有话说,他觉得自己才是排在头一号的。
  听老水先前的话,礼房的典礼退休,史知县的意思是让他补这个位置。
  虽然说周楠现在也是典吏,可承发房和礼房完全就是两回事。
  承发房就是个传达室,本身却没有什么权力。他所有的权力全部来自知县的信任,知县若是信重于你,你就是个大秘、衙门大管家;若对你失去了信任,你就是个收收发发的看门老头。
  但礼房典吏却不同,那可是有实权的。打个比方,这个职位就相当于后世的宣传部长,文教卫一把抓,常委会排名前五,妥妥的一方决策人。
  这次童子试县试就由礼房负责考生报名、考生身份审核和印刷考卷。这年头能够读书的童生,谁不是大户人家子弟。和他们打交代,好处自然不少,还能积累下不少人脉。
  可今天石千石在衙门里这么一闹,史知县大怒,直接让周楠回家面壁思过,把他盼望已久的一个实缺给搅黄了。
  现在,周楠只能心中叫苦。早知道如此,先前看了石千石就直接逃他娘的,又何必闹出这么大动静,惹得史杰人不快。
  这才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世界上可没有后悔药可卖。
  真是不甘心啊。
  接下的一天,云娘又回了一次娘家。回来之后,虽然有说有笑,可眉宇中却隐约带着一丝郁闷,可件这趟娘家之行不是那么愉快。
  周楠可不愿意呆在家里,依旧去衙门当差,并硬着头皮求见史杰人,结果被人档了驾,只说:“县尊叫你在家中闭门思过,也不用到衙门里来了,不见。”
  县衙只那么大点,世界上也没有不透风的墙。周楠在史知县那里失了宠,消息很快传开去,大家看他的眼光自有不同。
  至于老水,也不来找了,只整天朝礼房跑,问新任的礼房师爷的人选定没有,是谁?
  看到周楠,也是爱搭不理。
  真是一个小人,周楠心中气愤。故意拦住他,道:“老水,你兄弟的事情我想了想,咱们什么交情,这事我得帮帮。这样,叫你兄弟晚上到我家里来一趟,我问问他的情况。”
  老水强笑:“多谢周师爷的美意,我家兄弟这几日在家复习功课要紧,不能耽搁,还请原谅则个。”
  周楠再忍不住了,冷冷道:“想来老水你是看我这个礼房师爷当不成了,不肯来烧我这个冷灶。”
  老水不住拱手:“楠哥儿,我的周兄弟啊,你当我老水什么人呀,冤枉死我了。哎,我那头还有点事,告辞,告辞!”
  看到他的背影,周楠身边的林阿二一口唾沫吐了出去:“狗眼看人低的东西,用得着师爷的时候师爷师爷叫得亲热,见师爷你落了势,却改口叫周兄弟,楠哥儿了,我呸!”
  周楠的行情急剧看低,公门尽是趋炎附势之辈,不说别人,就连林阿大这几日也不来周楠这里走动。只阿二这人脑子比较简单,还来他这里侍侯。
  “阿二,你这人不错,患难见人心啊!”周楠感叹地吟道:“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林阿二眨巴着眼睛,说:“师爷,我阿二一向被衙门里的人当成傻子,也就你对我好。戏文里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个道理俺也是懂得。你是俺师爷,一辈子都是俺的师爷。师爷,俺就说一句。大老爷现在是在气头上,以你的才干和功劳,他却是离不得你的。多求他几次,没准县尊的气就消了。”
  “怕是去求情也没什么用。”
  “怎么没用,到现在礼房的师爷都还空着,显然是等师爷你。”
  “也是。”周楠点点头。
  接下来两日,他每日都寻下午去后衙求见史杰人。
  可是,史知县只是不见。问侍侯在他身边的书办。不是回答说大老爷正在鼾然高卧,就是在书房看书,反正就是不见。


第六十二章 疑心暗鬼(一)
  上次朝廷外察岁考,再加上吏部主事王若虚来淮安府考核安东县改农为桑的试点。因此,今年的童子试就被耽搁了,顺延到了本月。
  童子试有三关,先是本县的县试。
  县试过关之后,考生要到淮安府参加府试。
  府试合格,则在一个月之后参加院试。
  至此,童子试才算结束。最后中式者获取秀才功名,能够获得免除徭役,见官不跪、每年免除两石的赋税/
  看起来好象没有多少经济上的实际利益,可却获得政治上的特权。到这一步,你已经脱离了老百姓的范围,迈入了士绅的阶层,有了一定的软实力。
  这种软实力在地方上为你带来的政治上的好处,却不是用银子能够衡量的。
  也因为如此,地方上的大族、大户都会动用手头的所有资源供养子弟读书。
  每年县试报名的时候,县衙里都挤满了人。
  街上手捧书卷,摇头晃脑发出朗朗读书声的童子们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不知道他们是从哪里钻出来的。
  淮安颇富,读书人多,别说后面关系到秀才和举人功名的院试,就连科举第一关县试的竞争都非常激烈。
  据周楠手头得到的资料看来,今年安东县报名参加县试的考生有四百三十一人,而最终被录取,有资格参加府试的则只有五十人。十中取一,难度不小。
  又据说,如今安东县有秀才功名在身的秀才达惊人的两百之巨。每逢乡试秋闱,这么多人也不可能都进省城考场。不然,每年出那么多秀才,几十年下来,若是人人都要去考,考场还不被任何给挤爆了。
  如此一来,每到大比之年,县里就会组织秀才们加上试一场,被录取者才能去省城参加乡试。
  由此可见,生在南直隶,要想靠科举入仕是何等之难。
  还好淮安府隶属于南直隶,如果和明朝初年那样直接归南京管,府中秀才要去和南京、苏州那些大名士、大才子、考试机器竞争举人名额,纯粹就是送死。
  有时间,周楠心中不觉对明朝的教育制度大大地腹诽:“淮安府明明就是北方,应该将淮安、徐州和凤阳合在一起单成一省才对,现在好了,把考生们划在南直隶,参加南榜的科举考试,对他们来说就是地狱模式。难怪淮安经济如此发达,可在明朝历史上却没有出什么人物。
  说起来,周楠倒是对以前那个周秀才有点佩服了。那家伙十六岁就中了秀才,做了县学廪生,将来甚至还有可能在强手如林的南直隶搏得一个举人功名,确实是个才子。
  当然,现在的周楠已经绝了科举入仕之念,以往种种也不是他关心的事情。
  他只是看到衙门中最近几日吃得脑满肠肥的礼房书办们眼红。
  “哎,本相公这几日起码少收入了十两银子。”躺在院子里的凉椅上,看着头顶那一树开满了紫花的槐树,周楠不住叹息。
  十两银子,是自己两个多月的收入。自己恶了知县,只能眼睁睁看着同僚发财,真真是悲痛莫名。
  “相公,钱赚多赚少不要紧,关键是一家人平安,平安是福。”坐在旁边的云娘轻轻摇着扇子,送过来徐徐凉风:“外间的事情妾身也不懂的,不过,听隔壁的大婶说,县试不过是科举的第一关,也算不得什么,任何人想去考,报个名就可以。我就不明白了,那些大户干嘛要使银子通关节,那不是糟蹋钱吗?”
  听云娘问,周楠来了谈性,将明朝的科举制度大概同妻子说了一遍。最后道:“没错,县试确实不要紧,考的时候又不糊名,题目也简单。取谁不取谁,但凭知县的心意。若是通了他的关节,当场就能取了。”
  “大户们进衙门活动,使了钱,讨了知县的欢喜,自然放他们的子弟过关。这些送过去的钱,知县自然要拿大头。但礼房的书办们也要分润一些,一场考试下来,礼房师爷拿个一二十两,书办拿个五六两也易,算是礼房每年最大一笔收入。”
  “哦,原来如此。”云娘终于明白过来,忍不住道:“这县试竟然要花钱去买,寒门子弟如何能够出头?”
  周楠:“娘子你这就不明白了,知县也是要脸面的。如果录取的考生都是大户人家的子弟,一旦寒门学生闹起来,名声败坏不说,还要受到朝廷惩处。因此,一般来说,每年童子试如豪门子弟只取三成,另外三成名额则给寒门子弟。其余四成,只看文章做得如何。”如此,算是把各方和各个阶层的都照顾到了。
  说完,周楠笑道:“这也算是官场和考场上的潜规则,我大明朝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讲究一个平衡,科举也是如此。”
  “还有这么个说法。”云娘笑着道:“听相公刚才说,到了院试和乡试就要糊名,全靠文章取士。若那些大户子弟进了考场做的卷子一塌糊涂,岂不是让取他们的知县和知府没脸?而且,若考中的都是寒门子弟,大户人家的银子不是白花了?”
  院试和乡试取谁不取谁,官员们自然有他的法子,只不过那些手段非常高明也非常微妙,一时也解释不清楚。
  另外,谁说大户人家的子弟就是草包?读书从来都是一件非常费钱的事情,或者都费劲的赤贫阶层还读什么书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