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回80之大时代-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进来。
  “医院……医院封院了,陈教授说是耐药菌株感染,徐院长他晚上发了高烧,陷入昏迷状态,昏迷前告诉陈教授他实验室里有耐药菌株的课题资料,说你是知道的。陈教授没有你实验室的电话,所以给我打了。”张跃军一口气说完,脸颊两侧因为剧烈的运动显得有些红。
  李铮的面色一下子凝重起来。耐药菌株,他怎么会没有想起来。
  八十年代,国内医学界,特别是医院临床一线,还少有耐药菌株的概念。耐药菌株的可怕紧紧在专家学者的学术论文中得以出现。
  八十年代的香江好似二十年后的内地,滥用抗生素现象是普遍存在的。紧凑的生活节奏让医生和病人都喜欢见效快的治疗方式,抗生素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细菌多次与药物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减小甚至消失,致使药物对耐药菌的疗效降低甚至无效。患者在使用抗菌药的过程中,已经出现耐药的致病菌或病毒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等器官排出体外,并通过上述途径传播给其他患者。
  “该死!给我医院电话。”耐药菌株感染在三十年后的也是个临床难题,特别是这种院内感染,会使得医院病死率大大上升,徐明生刚动完手术,正是抵抗力极其低下的时候,这时候感染耐药菌株,炎症降不下来,那是致命的!
  在来的路上,张跃军早就把医院电话背熟了,“08271245!”他一口气背出来都不带思考的。
  李铮点头,立刻拿起了话筒。
  电话只响了一声就被接起来了,“喂,你好。”是一个年轻的女声。
  “请问陈素芬教授在吗?”陈素芬并不是玛丽医院的医生,只是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玛丽医院很多医生都是她的学生。
  “啊!你是李铮先生对不对,您等一下!”声音一下子激动起来,李铮通过话筒可以清晰地听到女子大声喊道:“陈教授,李铮先生来电话了。”
  随即,电话那头一阵嘈杂声,不多时陈素芬的声音就从电话那头传了过来。
  “李铮吗?太好了,玛丽医院发生了耐药菌株感染,老徐他……被感染了。现在医院统计了被已确认的感染人数,共79人,待观察的54人。情况很不乐观,该用的抗生素我们都用上了,没有太大效果。香江研究耐药菌株的实验室几乎是没有的,如果将细菌样品送到英国,那时间肯定是来不及了,医院里这么多病人……”
  陈素芬说着,声音有些哽咽。
  “我知道把压力放你身上不对,但是我没办法了。老徐说,他手上正好在做耐药菌株的课题,资料搜集的差不多了,你知道放在哪里的。我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了。一份样本已经连夜送到飞机场了,还有一份样本会有人送到你实验室,老赵老王他们都会帮忙。孩子,拜托了!”
  李铮深吸了一口气,包括恩师在内的一百多条人命,他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的肩头是那么沉重。做了两辈子药,虽说明白制药是治病救人的,但实验室里单纯的治愈率数据和真真正正的人命放在一起的时候,显得是那么得苍白和薄弱。
  他第一次感觉到这一百多条人命就在他眼前不远处,只要他跑得够快,他就可以把他们救回来,如果他跑得不够快……
  李铮额头慢慢渗出了汗珠。
  “我知道了,陈教授,您放心我会尽力的。我需要玛丽医院近几年抗生素使用情况的详细数据,还有这几日病人耐药反应的资料和你们已经尝试过的治疗手段。还有的我一时想不到,但我实验过程中会随时需要资料,我需要有一个人守在电话旁,与我随时配合。”李铮扫了一眼实验桌台上写了一半的计划表,随手将其丢进了垃圾桶。随即立刻进入了工作状态。
  “好的,小王会二十四小时守在电话旁。”陈素芬听着李铮略带命令式的口吻,竟稍稍心安了不少。
  李铮挂下电话,回过头来看到的就是张跃军略带激动的面庞。他上前拍拍张跃军的肩膀,“学长,这回可能又要麻烦你几天不睡觉了。”
  张跃军用力摇摇头,“李铮,你这是说的什么话,一百多条人命呢。你随时吩咐,我别的用处没有,打打杂还是行的。”


第61章 
  李铮上辈子不仅是华清大学的教授; 还兼着国家药物研究院院长的位置,他对这个三十年后肆虐于临床一线的医学难题并不陌生。
  李铮记得; 他猝死前的一礼拜,华国国家卫生部还在全国卫生会议上用大篇幅做了有关“耐药菌株”问题的工作报告; 并将其作为下一个五年计划中的一项重点工作; 各省市纷纷跟进; 很多省市卫生部门甚至将抗生素使用频率列为了医院年终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
  在李铮看来; 这不免有一些矫枉过正了。很多大城市大医院,病人发烧不到三十九度以上绝对不挂水,使得出现了许多病人放弃大医院往小诊所里面挤的怪象。
  “啪。”张跃军脱力地将一大箱资料放在桌上。
  “这是徐教授实验室里所有的资料和手稿。”
  李铮点点头,从箱子里翻了翻; 找出一本有点泛黄的牛皮笔记本。
  这是徐明生的项目笔记,他草草地翻了翻; 他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做得很完美了; 所有资料分门别类,哪些资料可以得到什么结论,一清二楚。这给李铮接下去的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医院的样本还没送到?”李铮看了看手表,眉头皱得更紧。
  现在已经是晚上九点半了; 雨夹着雪打在实验室的玻璃窗上; 发出轻轻的敲击声。
  “我刚刚进来的时候与保安说过了,有人过来会第一时间打电话。”
  李铮抿了抿嘴; 他将手里的笔记本往桌子上一放,脱下实验室白大褂,穿上外套撑着伞就跑入雨中; 与死神赛跑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十分珍贵的,他不习惯坐在实验室里面干等。
  “哎,李铮,我跟你一起去!”张跃军在背后大喊着,顾不上换衣服在外面套了件雨衣就快速跟了上去。
  香江是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重视对私人财产的保护,然而就是因为这样,香江的城市建设反而不如后世的内陆。因为香江的土地大都是私人的,你要在上面立一盏路灯都要每月按时付租金给土地的主人,所以香江很多地方的基础设施与它繁华的经济并不相称。
  比如从青园到市中心这条路,路灯少得可怜,冰冷漆黑的夜里,只有远处的点点昏黄给人以希望。
  李铮和张跃军走了约莫十分钟,就看到雨雪中有一个人一手举着手电筒,一手抱着一个大大的纸箱子。
  纸箱子已经有些被打湿了,那个小姑娘几乎整个人趴在纸箱子上,用身体将雨雪挡在外面。
  白色的护士服在黑夜中显得格外显眼,李铮快步上前。
  “玛丽医院的人?”他开口问道。
  小姑娘闻言抬起了头,她的身体还是保持着覆盖整个纸箱的形状,整个人呈现出一种滑稽的形态。
  “我是李铮。”
  “你是李铮先生?”
  小姑娘惊喜地叫了出来,“对不起,我先送了样本去机场,再过来就有些晚了。”
  玛丽医院早在两天前就发现了第一例耐药菌株感染患者,但因为耐药菌株感染在香江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所以院方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是让打扫卫生的阿姨加强消毒。
  直到院内耐药菌株感染大面积爆发,才有医生找到了国际期刊上学者关于论述耐药菌株的论文,看到论文的一刹那,医生的冷汗一下子就下来了。
  根据英国总院的指示,玛丽医院立马封锁了医院,避免耐药菌株的进一步传播,但对于在医院里的人,特别是手术刚结束不久炎症还没有完全消下去的病人来说,这是一次关乎性命的考验。
  李铮从小姑娘手上接过箱子,他脱下外套将其覆盖在纸箱之上,随即对小姑娘说道:“走吧,到我实验室喝杯热水,否则你回去也是多一个耐药菌的感染者。”
  说着,他抱着纸箱快速向实验室跑去。
  小姑娘已经浑身淋湿,但纸箱里的资料确实好好的,没被淋湿一分。
  张跃军看着没穿外套的李铮略显单薄的背影,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好似心里有一种极其热烈的情绪,要一下子迸发出来。
  他一路小跑着跟上,他跑进实验室的时候,李铮已经将样品放进了培养槽。
  “进来前做好隔离措施。”李铮听到门口的声音,头也不抬地说道。
  细菌的耐药机制十分复杂,抗生素灭活酶的产生及抗生素作用靶点的改变,要一种种抗生素尝试,找到适合的,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如果是多重耐药菌感染……李铮握着试管的手紧了紧,那现存的抗生素还不一定能起的了作用。
  “张跃军,将所有抗菌药物按内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四素环类、林可霉素类等分类,我们一个个慢慢试。”李铮说道。
  重复尝试,这是一件枯燥而没有技术含量的事,李铮已经很久没有亲自动手做类似的工作了,但是在生命面前,没有什么荣誉教授、研究院院长、制药学天才,只有一个努力与死神赛跑的人。
  专注于做一件事的时候,时间会过得格外快,不知不觉天已经大亮了。
  郑玲玲与几个同学慢慢向青园走来。
  “说好了,只是看一看,如果李铮在做实验,你们绝对不能进去打扰。”郑玲玲看着众人东张西望的模样,不由再次叮嘱道。
  青园开幕式后,李铮还没有回学校上过课,但是他拥有私人实验室的消息,早就在香江大学传得沸沸扬扬。
  同学们还在为进入实验室的资格努力学习勾心斗角,一个刚来的转学生居然拥有自己的实验室了,而且新闻里不吝笔墨地夸赞了李铮实验室设备的先进,坏境的优美,隐隐将其放在了现有的生物医药实验室之上,这自然会引起圈内人的关注。
  李铮的同班同学们,虽然都还没毕业,但好歹也是圈内人不是。本着满足好奇心的原则,一众同学们很快将目标对准了被李铮招安的郑玲玲。
  “这居然是实验室!这是别墅区吧!”一位女生不由惊呼出声来。
  “这以前本来就是别墅区,因为离学校近,我妈本来还打算在这里给我买一套的。可惜别墅造了一半,开发商就破产了。”
  “1号和2号是李铮自己的实验室,3号4号5号现在还空着。”郑玲玲对着众人介绍道。
  “说好了,只能看一看哦。”郑玲玲再次强调。
  见众人都点头,郑玲玲才忐忑地将人往2号实验室领,只是奇怪的是,2号实验室居然没人。
  难道在1号实验室?但李铮不是说,只有做疫苗、细菌、病毒之类的工作,才会去1号实验室的吗。
  “玲玲啊,我早上看到学生会发的倡议。现在不是流感爆发,医护人员不够嘛。我们医学院的学生完全可以去当志愿者啊。”有个女生突然开口道。
  医学院的学生到医院当志愿者是惯例了,特别是医学院学生会成员,几乎是强制性的要求。
  郑玲玲的眉头皱了起来,她确实是学生会的一员,但是她现在可是有工作有老板的人了,她总不能拿着李铮的工资去做别的事吧。
  “你可以叫李铮一起去啊。”女生说到这里,脸颊上迅速浮现一抹嫣红。
  郑玲玲……
  别当她傻啊,她也是有男朋友的人,会看不出女生的心思?
  郑玲玲耸耸肩,“你可是试着邀请看看啊。”虽然只在实验室工作了短短几天,但郑玲玲完全认清了李铮的本质,那人就是个工作狂。
  她觉得,李铮完全有可能和实验室过一辈子。
  女生低着头不说话了。
  1号实验室前,郑玲玲推门进去,刚迈进右腿,就听到里面传来一个严肃的声音。
  “换衣服,戴口罩,做好防护措施!”
  郑玲玲一怔,这才发现实验室里居然有三个人,李铮和张跃军一个不停重复着,调配混合的动作,一个不停地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
  这是在做实验?
  她立刻换上了白大褂,带上口罩,就算不能让她上手,看着过过眼瘾也好。
  其余同学对望一眼,见李铮没有一丝招呼他们一声的意思,不免心里有些不痛快,有了几分成就就傲起来了,居然这么多同学一块来连招呼也不打一声。
  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上露出一丝尴尬,那先前开口的女生,在同伴们的鼓励下开口道:“李铮,现在流感爆发,香江各大医院忍受缺乏,我们打算去当志愿者,你有兴趣吗?”
  “四环素类算是可以排除了,耐药菌株的反应微弱到可以忽略。”李铮一边对张跃军说道,一边在笔记本上四环素类四个字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叉叉。


第62章 
  “这几组实验同步进行; 注意记录时间。”李铮抬头看了眼穿好防护服进来的郑玲玲,对她点点头; “实验室里没有那么多防护服,让他们不要进里间。2号实验室的冰箱里有饮料和甜点; 你可以招待一下同学们。”
  说到吃的; 李铮的右手不自觉摸了摸肚子; 昨天他还没来得及吃泡面张跃军就跑了进来。昨天的泡面大概还放在2号实验室的桌子上……
  “咕噜噜~”肚子非常不给面子地发出了声响。
  李铮嘴巴抿成了一条直线。
  郑玲玲看看李铮; 开口道:“你没吃饭?没吃晚饭还是没吃早饭。”她知道李铮的生活习惯,一天三餐把方便面当饭吃,忘了就饿着。
  她前两日刚托中介发了招阿姨的招聘广告,本想再挑两日; 但看李铮现在的样子,她觉得还是适当降低要求让阿姨早点入职比较好。
  李铮沉默了一会; 余光扫过不停记录数据的张跃军和认真分类资料的小护士; 开口道:“休息十分钟,我们吃点面包填填肚子。”他记得他冰箱里还有不少面包。
  说完,他率先大步向实验室外走去。
  “李铮……你在做实验吗?研究新药?”看到李铮走出来,有人忍不住开口问道。
  李铮笑着摇头; “不算吧。1号实验室P3级实验室; 项目进行时是不对外开放的,如果你们有兴趣可以到另外几个实验室看看。”他一边说着; 脚上的步伐丝毫没有停滞的意思。
  李铮这种客气中带着疏离的态度,让众人不免有些尴尬。但李铮现在可没有心思关注小朋友心里的歪歪绕绕,一整晚的实验下来; 他的心情越发凝重。
  现有的抗生素都让他们尝试了一遍。按耐药菌对抗生素的反应来看,最有可能的是铜绿假单胞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如果在二十年后,李铮闭着眼睛就能说出众多治疗方案,如氨基糖苷类(丁胺卡那霉素)+头孢三代(舒普森、头孢他啶)又或者喹诺酮类(环丙沙星)+头孢三代(舒普森、头孢他啶),亦或者环丙沙星+β内酰胺类酶含抑制剂(特治星)等等。
  但是现在,1983年,这些方案里的很多药物都还没有上市。
  “李铮,你老呆在实验室里不好,有时候出去走走才有灵感的。去医院当志愿者是我们医学院的惯例了,你和我们一起去吧。”那苹果脸的女生显然还不死心。
  李铮从冰箱里拿出面包和牛奶,分给张跃军等人,“不了,我实验正是紧要关头。王静,你等下回医院一趟,我需要昨天晚上的病人用药记录和病例情况。还有,我刚刚给你的白纸上写了几种联合用药方案,你让陈教授试试,在中午之前告诉我病人临床反应。”
  “郑玲玲,让人送一批小白鼠过来,我等下有用。”
  “好的。”王静和郑玲玲立刻点头,王静也不多呆,跟李铮打了招呼,拿着牛奶叼着面包就跑了出去,身为护士的她更知道这一分一秒对病人意味着什么。
  李铮塞下最后一口面包,看了看手腕上的表,七分钟,走回去正好十分钟。
  苹果脸女生一看李铮没呆几分钟就要走了,不由着急地站了起来,她伸手想要去抓李铮的胳膊,被郑玲玲灵活地挡住。
  “你们不是要去当志愿者嘛,快去吧。这种事宜早不宜迟。”踏进1号实验室的一刹那,郑玲玲就知道这回闯祸了。好吧,她承认她确实有些小得意,特别是李铮实验室揭幕式上港督和港督夫人和她亲切交谈后,连她家里的长辈亲戚说起这事,都有点与有荣焉的感觉。
  这种以个体而非家族被肯定的滋味,让郑玲玲一下子有些膨胀了。
  今天的事,李铮虽然没有说她,但是她看得出张学长眼里的不满,郑玲玲摸了摸自己的鼻子,不行,她得将功补过才行。
  “可是……”
  “没有什么可是的。学生会和各大医院都熟,我帮你们去联系!”
  一众同学见郑玲玲态度坚决,也不好多说。一群人往外走的时候,正好看见七八个医学院的教授快步向青园内走来。
  “李铮呢?”赵教授看到郑玲玲,直接开口问道。
  见一众教授面上表情凝重的样子,郑玲玲不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