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十年之后-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沅仔细地看了看面前的酒杯,带着些惊奇地呼了一声:“玉山酿都能拿来赏人,九郎还真是看重他。”
  时酒中多有浮渣色泽,或绿或黄,可是也不知酿酒人是用了什么法子,这玉山酿竟呈无色,且比之其他酒更加醇香、也更加烈。它的酿造工艺繁复,需要的粮食更是比其他酒多得多,因此极为难得。在陵州时,整个成国公府一年不过也只有一坛。入京之后,九郎连年节俭,过得比在陵州时还不如,产酒必不会多。就这样还拿出来赏赐,足以说明这赵诺在他心里还是有些分量的。
  “就两壶,一壶在我桌上,另一壶之前在您桌上,赵明府估计是看您一直不动,便让人撤下去换了一份别的酒。”因是低语,两人都像靠近对方的一侧凑了凑,此刻林子清的嘴唇离李沅的耳朵极近。意识到之后,林子清深吸一口气,偏过头看了看赵诺,接着说,“赵明府会办事,陛下用起来顺手。”
  恰在这时候,有小厮上前将他面前的菜肴皆换成了素食。李沅看了赵诺一眼,赵诺长揖低头道:“之前不察,未能让王爷尽兴,臣该罚。”
  “赵明府有心了,”李沅举起一杯茶,以茶代酒遥祝他,“还未贺明府高升之喜。”
  两人又客套了几句才算完,李沅转头,发现林子清的目光盯着尚未被撤下的酒杯。见李沅注意到了自己,对他恳求说:“您不饮酒,就赏给我吧。”
  李沅当他是喜欢这难得的好酒,一口应了下来,只嘱咐他:“你可别喝醉了。”
  “郎君且放心。”说完,林子清就伸手去拿李沅面前的酒杯,将其一口饮尽。李沅与他都未注意到,林子清又换回了昔日的称呼。
  李沅只顾着看林子清那一系列行云流水的动作了。一杯酒下肚,林子清有些微红的面颊变得绯红,在烛火的映衬下,像是打上了一层桃花色的腮红。
  这时林子清又对他弯唇一笑,露出了两个梨涡。这一笑让李沅有些怔愣,不知怎的,此时李沅的脑海中就蹦出了“花容月貌”、“巧笑倩兮”这两个词。他啐了自己一口,这等品评女子容貌的话若是说出口,简直是亵渎朝中重臣。
  他忙转过头,吃了几口菜,可林子清却一直笑嘻嘻地在一旁看着他,让他心神不宁。
  宴罢,回到房间时,李沅才发觉林子清有些醉了。他笑着对林子清道:“让你贪杯,这不就醉了。”
  “还没醉呢,”林子清仰着头,双眼迷离,“不信郎君考我,您问什么,我都能答得上来。”
  “好,没醉,”李沅好脾气地顺着他说,“我让人去打些水来给你。”
  林子清却叫住了他,拉着他的衣袖,眼睛氤氲着水汽,抬起脸道:“子清有话想说。”
  “我听着呢,”李沅凝视着他。酒后吐真言,也不知林子清会说出什么来。
  林子清冲他一笑,用不同于以往的声调缓缓道:“沅郎。”
  林子清的声音很轻,还带了一丝若有若无的柔媚。李沅哪里受得住这种,他听在耳中,像是微风拂过耳畔,也像是羽毛挠过心尖。他叫了人进来,吩咐一番后对林子清说:“你这执念是有多深。与你说过的,这样称呼不合适。”
  “哦,”林子清有些失落的低下头,过了片刻又抬起头反问,“您叫我的名字,我也叫您的名字,哪里不合适呀?”
  林子清是醉了,还醉的不轻,李沅在心中对自己说,醉酒之人没有逻辑,现在同他讲也讲不清楚,不能与之较真。
  李沅将话题一转,问他:“不说这个,你方才说有话想与我说,我还等着听呢。”
  他一下子兴奋起来,张口就道:“对。子清想说,想说……”他的音量渐渐低了下去,迷茫的双眼盯着李沅,半晌后摇摇头道,“子清不记得自己想说什么了。”
  李沅一面吩咐端着清水的小厮将盆放在屋子一侧,一面端起桌上的醒酒汤,递给林子清:“不记得就算了,早些休息,没准明天就想起来了。”
  好不容易将林子清哄到安歇之后,回到房间的李沅却是辗转反侧,到月上中天时还未入眠。林子清的笑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还有被那句“沅郎”撩起的心弦,一直都没有平复下去。
  林子清长相虽有些偏阴柔,但向来如同老学究一般举止严谨规整,纵使面如冠玉,也不会让人有什么想法。
  可今日林子清这一醉,却将平日里的举止抛了个彻底,更是显出几分媚态来。李沅觉得自己有些焦躁,他暗骂自己一句,林子清如此敬重自己,自己怎能有这样龌蹉的想法。
  心烦意乱,李沅索性准备起身到院中去。可刚坐起来,就听得屋外有脚步声——在门口踱来踱去,不会是府中的仆役。
  “谁?”李沅抄起佩剑就往屋门处走去。
  “惊扰了您,子清该罚。”熟悉的声音从外面传来,令李沅松了一口气。
  他点上灯、打开门让林子清进屋来,半带抱怨地对他说:“这么晚了还不睡,若是我不小心伤了你该怎么办。”
  林子清低头,让人看不清他的表情:“本来是要睡了的,可是子清刚刚想起,有话要对您说。”
  李沅不知道该不该接他的话。听脚步,林子清方才应该是在犹豫要不要进来,何况深夜入自己院中,总不会是与他讲什么诸如明日如何安排的事。
  林子清深吸一口气,抬起头直视李沅。他的眼神清明,看得李沅心头一颤。李沅甚至有了一丝预感,总觉得自己接下来听到的,会让自己大吃一惊。
  “子清想……陪在您身边。”正说着话,他猛得紧握住了李沅的右手,缓缓吐出两个字,“一直。”
  一道惊雷在李沅脑海中炸开。
  他不傻,自然能听明白林子清话中的意思,可听懂之后,他只觉得更懵了,甚至比他第一次知道自己身处十年之后更难以接受。
  这都什么跟什么,他刚起了一点心思,林子清竟给了他这样一个晴天霹雳。
  林子清又极为大胆的向前一步,右手也攀上了李沅的手臂。以李沅的身手,若不想被人接近,林子清是绝对无法走到他五步之内的。然他此刻心乱如麻,连带着反应也迟钝了不少。过了几息,李沅才反应过来,用左手将林子清推开一段距离。
  林子清被浇了一头冷水,冷静下来不少,他又后退几步,在离李沅较远的位置站定,仿佛此刻方意识到自己都做了些什么不得了的事情,周身冒出冷汗。
  李沅冷眼看着他,林子清觉得自己浑身沸腾的血液都凉了下来。他怎能不知自己这话说出来之后,会落到什么样的境地。来之前也曾犹豫过,可借着些酒意,一时冲动之下,最终将自己置于万劫不复之地,这又能怪谁。
  “臣酒后失言,”他颤抖着声音开口恳求,称呼疏离而客气,预示了日后的形同陌路,“王爷就当没听过臣这番话吧。”
  李沅也是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此刻他的脑子里蹦出来许多事,在京城时林子清初见他的动作、醉里的那一笑、话说出口之前的眼神、还有他多年来不肯娶妻的行径。这一切都是那么的明显,他早该看出来的,早一些也不至于到如今这般不知所措。
  趁着林子清提出了建议,他便顺势点头,允诺道:“好。”
  林子清得了这句答复,苦笑一下,连告退都不曾,就快步离开了李沅的房间。
  踯躅而来、落荒而逃。
  


第17章 第 17 章
  李沅这下子是彻底无法入眠了,他便在刺史府中随意逛了起来——虽说他没什么借住的自觉,可到底知道后院中住着赵诺的内眷,不能涉足。
  此刻已过了三更,李沅惊异地发现,府衙中的灯竟还亮着。许是天热的缘故,门窗都未闭,李沅又走近了些,看到赵诺还在伏案办公。
  赵诺一抬头也看见了他,连忙起身对李沅行礼:“下官见过王爷。”
  李沅还礼,赞道:“赵明府勤勉。”
  “事务繁多,人手缺乏。晚间又耽误了一会儿,这才……”赵诺解释到一半就噤声,他方才一时失言将接待李沅说成了耽误,怕李沅有心记上一笔。上次代李濂去责问李沅的事过去了仅仅几个月,就算李沅不记仇,他也不敢再触逆鳞了。
  好在李沅没注意他那一点失言,落座后冲他笑笑,调侃道:“这才刚开始,明府就抱怨起了人少,再往后可该如何?”
  来之前,李濂与他说过安排,众人都以为前后斩杀羁押了近二百人,便是不得了的打震动,可李濂想得却是大换血,彻底整顿河南、关内两道的吏治。为防有人生事,所以才会派他去稳住军中——只要军权不动,便闹不起事来。
  赵诺听了这番可能使天下震动的话面色不改,显然是早就,只道:“还得劳烦王爷与林阁老替下官向陛下请求,让陛下快些派人填空补阙。”
  李沅乍一听“王爷与林阁老”几个字,心中顿感不悦,方才的纠结无措似乎一下子又涌了出来。凭什么他总是与林子清一同被人提起?若是这些人少提几次,子清会不会就没有那样的想法了。他现在也不至于连怎样与林子清相处都不知道了
  李沅恶劣地道:“赵明府这事办得好,陛下曾想赐你绢二百匹、金五百斤,加正议大夫,特许服紫。”他故意停顿一下,见赵诺的脸色不变,似乎这事与自己毫无关联一样,又接着说,“但是被我劝下来了。”
  赵诺并没有他预料中的失望沮丧,倒是冲他作揖,笑道:“那下官多谢王爷了。下官愚钝,可也知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如今下官本就是众矢之的,若再受了这赏赐,可要少活几年了。”
  “赵明府此语甚妙,”李沅拊掌大笑,下一刻便变了脸色,“只是难免有暗讽主上行事不智之意。”
  赵诺不敢说话,他哪有?突然就被扣了这么大一个罪名下来,要说不是因为李沅记仇他都不信。
  “不过戏言,府君不必紧张。”赵诺一言引他不快,他口头上回了一句,也算是相抵了。李沅还记着赵诺是朝廷重臣,不能太过轻薄,以免他心生愤恨,便又夸赞了一句,“府君如今这架势,与在京中之时,倒是大不同了。”
  这句话李沅说得是真心实意。之前在京中时,他只觉得赵诺是个口舌伶俐的文臣。赵诺右迁豫州之后,一系列事办得干净利落,颇有手段。到了今日一见,他觉得赵诺是有几分封疆大吏不怒而威的阵势了,当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赵诺拱手道:“王爷过誉了。”
  李沅想着林子清之前那句会办事、李濂用着顺手的评价,对赵诺道:“府君既然知道自己‘众矢之的’,竟也不怕,还做出那么多出格的事。”
  “陛下有令,纵使是赴汤蹈火,做臣子的又哪里敢推辞。”赵诺笑笑道,“何况鸟尽弓藏,如今飞鸟还未尽,下官自然不怕。”赵诺这番话实在是大胆,被人听到,便可具表弹劾他一个讥刺朝政。他敢在李沅面前说出来,无非是算准了李沅现在不会动他——至于以后,又没有证据留下,大不了死不认账就行了。
  李沅也没想到,他竟敢当着自己说出这等话,不免有了些惊奇,问:“你真的一点都不担心九郎会……”会在此事了了之后,杀你来平众怒。
  他前一刻还在与赵诺头上扣帽子,现在又这样问,着实是有些不合时宜,何况赵诺就算担心,对着他又如何讲得出口?
  赵诺敏锐地注意到李沅改了称呼,冲着李沅道:“陛下仁善。”非过河拆桥之人。
  即使李濂最后真要斩了自己来平众怒,那又如何?来豫州之前,李濂就已经答应绝不会为难阿染和孩子。替李濂做下这么大的事,他一人一命,死又何妨。
  哪个读书人不想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他赵诺自然也有治国平天下的心。
  从陵州向南行二百里,快马半天的脚程,就可抵达瀛洲河间县。
  他长于河间,从小就是听着成国公李沅的名声长大的。李沅“战死”后,他亲眼看着北境陷落,那时河间人心惶惶,有门路的人纷纷南逃。他当时不过一小吏,就敢向上官谏言军政之事。
  那份谏言最终到了李濂手中,李濂不以为忤,反而对他大加称赞,将他提至自己身边。他亲眼见到李濂与士卒同吃同住鼓舞军心,最终收复了北境大半的失地;他见过战后百废待兴,可朝廷各处都需要钱财,李濂便免了百姓赋税,开自己的私库以充国库;他也见过李濂同他畅谈,想要整顿吏治、想要改税法军制、想要攘外安内、想要天下大同。
  他便知道,自己遇到了明主,他愿为李濂手中利刃,替他披荆斩棘,以创清明盛世。
  李沅看着赵诺眼中的星光,突然觉得如赵诺和九郎这般,才是他理想中的君臣相得。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待,自己暌违了十年,又错过了多少。他深吸一口气,对赵诺说:“明日一早我就去军中,州府这里有澄之坐镇,明府可安心办事。”
  刺史虽可管军,但他初到豫州,光是州府中不怎么顾得过来,军中更是鞭长莫及。他也怕自己做不好,李沅去了军中,自己这里又有宰相坐镇,他便再不必担心什么掣肘。赵诺起身,郑重其事地对李沅行礼道:“谢王爷。”
  “这可不是我安排的,”李沅向他回礼,“便祝赵明府大展经纶。”
  李沅看了一眼远处的天空,东方既白。再过不到一个时辰,旭日便会破云而出。
  


第18章 第 18 章
  李沅在军营的两个月乏善可陈,他带兵多年,对如何掌军一事可谓是得心应手——无非是恩威并施,不吝于赏赐,也不拘于责罚。
  李沅还发现,似乎整个军营中,都听说过自己的名字。他在不经意间同折冲都尉谈过后才知,在他没意识到的时候,自己的名声早已被传得响亮——这样一想,也难怪它曾效忠的帝王想要自毁长城了。
  得益于这点,再加上豫州驻军隶属河南府,之前负责的折冲都尉是一直跟着李濂的旧部,对他恭敬异常,使得李沅此行异常顺利,丝毫没有出现任何状况。很快就查清了与州官、豪强勾结的几个军户,派人将其押送至州城。
  估计是李濂预先也想过中原可能会出事,所以一早就把这里的军队管教地很好。认识到这点后,李沅有些气恼,看起来一切都在李濂的掌控之中,既然如此,他还非要自己来豫州做甚?
  所以在听说侵占军屯的案子要结了的时候,李沅毫不迟疑地快马赶回豫州。
  从发往军中的信件中,他就知道这案子结的不一般。不仅有宰相在州府开堂审理,还许百姓围观,这可是历来都没有过的事情。儒家讲刑不上大夫,庶民犯死罪时枷而杻,而官员只锁而不枷。即便是大辟之罪,庶人决于市,可七品以上官员可以在隐蔽的地方绞刑,五品以上官员则可自尽于家中。
  这般不留情面的处理方式,一下便在百姓中炸开了锅。李沅一路上都听周围有人在议论此事,到豫州的时间也正巧是开堂的前一天。他心中好奇,索性就让卫士先回刺史府报信,自己则在驿馆中住了一夜,第二天一早混在人群中去刺史衙门围观。
  李沅起得早,本以为自己能占个好位置,可还是低估了豫州百姓的“热情”。李沅到时门口已经围了里三层外三层的人,凭借身量才得了一个不错的视角。过了有两刻钟,忽然群情骚动起来,原本坐在次位上的赵诺也起身,冲着主座的方向长揖行礼。
  李沅抬头,就见林子清身着十三銙金玉带的紫色公服走进了正堂。阔别了两个月,李沅乍见穿得这样隆重的林子清,脑中只有一个念头:
  这官服很衬林子清。
  自从同林子清分别后,李沅便没有刻意去想林子清。可是林子清与他相处多年,一下子要形同陌路,李沅多少还是有些不习惯。在军营中的这两个月,李沅总会不经意间想要招呼林子清,可话说了一半才反应过来人不在自己身旁。这样一来,他心中有话都不知道该与谁讲了。
  李沅又看了一眼正襟危坐的林子清,同时在心中下定决心,去他的形同陌路,他什么时候与林子清见面不相识过!
  许是察觉到了注视着自己的目光,林子清抬头,只用了一眼就认出人群中的李沅。他十分失礼地装作没发现李沅,面上虽还是波澜不起的一派从容,可手心的汗也却已渗到了惊堂木上。不过毕竟宦海沉浮多年,见惯了大风大浪,即便是在李沅的注视下略有些紧张,他也很快调整了过来。
  惊堂木一拍,唤左右升堂。
  好戏开场。
  林子清先是让人把之前案犯的口供当堂宣读,随后又拿出清晰罗列的物证,一条条铁证如山,根本不留辩驳的余地。众人讶然,这哪里是堂审的路数,分明是借堂审之名,当众宣判其罪。
  把证据都宣读完毕后,林子清直接便要定罪。
  堂下涉案的官员也没曾想过会是如此,被林子清搞得不知所措,他们在今日之前甚至都不知道会被人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