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游刃-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甲板上乱成一团,落石帮弟子与着水靠的人战在一处,虽然被攻了个措手不及,且来者身手不凡,但落石帮人多,一时势均力敌。
  却又有人喊道:“走水了!”果见一处有火光亮起。
  落石帮船上主事一刀砍死一个穿鲨鱼皮水靠的人,一边大骂:“潜沙帮的卑鄙小人,便教你们来寻死路!妈的还烧船,去几个弟子放下备用小船,准备弃掉大船!”
  陶仲商闻言就要带陈希风去放小船的地方,两道银光却忽地一闪,杀气已然袭来!陶仲商将陈希风向自己身后一推,反手拔刀出鞘挡下一击。
  “锵!”两把长剑与刀相击,陶仲商翻腕长刀一绞,两名身着水靠手持长剑的男人便轻巧收剑一退,其中一人左臂空空。
  陈希风脑海中灵光一闪,大声道:“假徐渊!”
  那左臂空空的人看向陈希风,比扮作徐渊时年轻许多,看着只有二十来岁,竟也颇英俊,可惜一脸怨毒,道:“陈公子别来无恙?在下可不姓‘贾’,是姓方名召,陶仲商你最好把这名字记清楚,你断我一臂,我今日就来取你性命。”
  另一着水靠的人年纪稍长,道:“师弟何必和他废话,我先砍他一臂给——”话还没说完,陶仲商一刀已经劈过来,冷冷道:“啰嗦。”
  陈希风感慨道:“是啊。”
  方召挥剑就去相助师兄,陈希风自觉地爬到偏僻角落里。
  这次方召不止为捉陈希风而来,更为向陶仲商复断臂之仇,他知自己一人打不过,专门邀上了师兄付旗山,打定了主意要杀陶仲商。
  陶仲商全然不惧,招数竟是一招比一招凶狠,刀刀杀机。付旗山与方召本就是邪道之人,所学武功已是阴险招数,比起陶仲商来却还于逊于毒辣。
  拆过数招,双方胶着,船上火势愈大,浓烟腾起。方召一剑刺向陶仲商右腕,陶仲商一脚踹在方召膝上借力向后一翻,长刀往付旗山咽喉割去,忽然道:“好师弟,带师兄来寻死。”
  付旗山惊险避过,被割掉一缕头发。
  方召满心恨意,怒道:“怕是你死!”长剑一转就去刺陶仲商咽喉,付旗山变步从后夹击去刺陶仲商背心,这一招配合极佳叫陶仲商竟是避无可避。
  陶仲商一刀抵住方召一剑消去些来势,付旗山一剑正迫来,却忽听破风声响起,付旗山下意识挥剑一劈,却是一本书被劈成两半落在地上,其中一半上还有《山海经》三字。
  陈希风丢完书又缩了回去。
  这一瞬已够,陶仲商随即要削方召右臂,方召瞳孔一缩,抬剑欲挡,付旗山去势不绝刺向陶仲商背心,陶仲商却收刀就地一滚。
  付旗山一剑刺穿了方召心脏。
  陶仲商翻身而起,冲到陈希风身边,道:“扔地好。”顺便轻嘲了句:“好师兄。”
  付旗山目眦欲裂,立刻松剑托住方召,方召吐出一大口血,满脸不甘,口中道:“师……兄……杀,杀了他!”付旗山怒吼道:“陶!仲!商!”
  陶仲商看火势太大,已拎着陈希风跳了船。
  作者有话要说:
  这大概是我写过最凶残的一个攻= =
  对了,其实王振在正统初年还没这么嚣张,是太皇太后死了之后才越发跋扈,于谦也该是更晚才和王振开始斗争。但由于时间线的一些设置问题,我提前了这个斗争,明争都在史书上,就当他们现在就开始暗斗了吧…………


第9章 第八章
  江水没过口鼻,陈希风屏住呼吸,被陶仲商半搂着托出水面。他刚喘了口气,秋深寒夜,江风迎面一激,又打起了冷战。
  陶仲商察觉,将陈希风揽紧了些,一边向前游一边道:“你不要生病,没工夫照看你。”
  两人挨地近,陈陶仲商温热的吐息触到陈希风的耳侧有些痒,陈希风偏了偏头。他不知怎么地,竟从对方冷淡的言辞里听出一分好意,忍不住看了陶仲商一眼。可惜今夜无月,陈希风又不是习武之人能夜视,只能大概看清陶仲商侧脸的轮廓,便忍着牙齿打战谢道:“多谢陶兄关心。”
  陶仲商没有回话,陈希风就当自己自作多情,继续牙齿打战。
  潜沙帮的夜袭者们已经得手抽身,大船周围散着数条落石帮放下的小舟,陶仲商带着陈希风游到最近一条,将陈希风托上去,小舟上已有了数人,除开落石帮弟子,还有一人是赵若明,那几名落石帮见了陈希风被托上来,忙凑过来帮忙。赵若明愣了一下,随即也凑来帮忙。
  陶仲商见陈希风上了船,便也翻上去。
  小船上人多,大家凑在一起多少暖和一些。陈希风抓着包袱坐起来,满船人属他最弱,此时长发湿淋淋的,唇色被冻地发白,包袱也湿透了没干衣服可换,看着实在可怜。赵若明关切地问了一句:“慕之,你没事吧?”
  陈希风狠狠打了几个喷嚏,见了船上许多熟悉面孔,便揉了揉鼻子笑道:“没事没事,哈哈哈,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陶仲商翻个白眼,觉得这小少爷果真心大地出奇,今夜一场恶斗与大火好似在此刻远去,消散在船后的涟漪中。
  船上气氛一直凝重,一弟子望着江面上那艘熊熊燃烧的落石帮大船,火光照亮一片江水,他忽然长长吐出一口气,道:“陈公子说的有道理,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今日葬在江中的兄弟与丢失的货物,来日要和潜沙帮算个清楚。”
  众人士气一振,双眼都明亮起来。
  陈希风、陶仲商、赵若明都不是落石帮的人,陶仲商一言不发,赵若明只是微笑。陈希风微微一愣,想到方召与他那个师兄,问了一句:“今夜偷袭的是潜沙帮的人?潜沙帮为什么要和落石帮过不去?”
  几个弟子愤愤地正要说话,赵若明忽然接口道:“听说潜沙帮与落石帮为太湖第一大帮明争暗斗了数年,莫不是因为这个。”
  陈希风蹙眉,神情犹疑,又问:“那么潜沙帮经常偷袭落石帮的货船?他们是怎么知道落石帮的货船何时到何处?”
  夜风从小船一侧掠去,众人都是一静,一时间只听得风声过耳。
  一年纪稍长看起来有些威信的弟子摇了摇头,沉声道:“这还是第一次,潜沙帮和落石帮虽然斗了多年,明面上却过得去,这一次算是撕破脸皮,多谢陈公子提醒,这么说,船上这场大火也来得蹊跷,该是有内奸。”
  这个问题本不难想,只是忙乱之中,人往往难以静下心思考细节,陈希风只稍作提醒,落石帮弟子们便想明白了。
  船上气氛又阴沉了起来,众弟子神情中恨意不掩。
  陶仲商看向陈希风,两人对视一眼,陶仲商道:“相争多年都是相持,一朝撕破脸皮,便是有了新的依仗,今夜来偷袭的还有王党的人。”
  那年长的落石帮弟子见陶仲商开口,神情便有些不自然的小心,听了“王党”二字,心中一惊又多了一分了然。他先前只知道陈希风、陶仲商、赵若明是帮主下令一定要送到杭州的客人,如今多了“王党”二字便更加不同寻常起来,道:“大船已毁,就用小船将三位送往杭州,虽然可能迟些,不过明日必定能到。”
  陶仲商点头,道:“有劳。”
  赵若明也道:“多谢。”
  陈希风正打算也道谢,结果还没说话又打了个喷嚏。
  陶仲商看了陈希风一眼,挪到他身边,陈希风侧过脸看陶仲商,一脸疑惑。陶仲商忽然伸手在陈希风的额头上摸了一下,陈希风被吓地差点翻到水里去。
  满船人不约而同地望着他们,目光炯炯。
  陶仲商不悦道:“有点烫。”
  陈希风尴尬地自己摸了摸额头,自己摸不出什么,想起刚才在水里时陶仲商叫他不要生病,心道又不是我说不病就不病,在东山的时候你还不踹我下了太湖一次……但又晓得现在的确是病不起,只得道:“也还不觉难受,我尽力——”说到这儿接不下去,尽力做甚?满船人都是从水里捞出来的,一片干丝都寻不出来,也没法说换下湿衣擦个头发,难道说我尽力不生病?
  其他人晓得了陶仲商是在试温度,还是觉得怪怪地,因为觉得怪怪地,反而不好再看,各自把头偏开。
  只有赵若明还望着那二人,若有所思。
  陶仲商一脸嫌弃地看了陈希风一阵,陈希风头疼地和他对视。
  陶仲商想了想,看向陈希风的眼神愈发的嫌弃,道:“劳烦陈公子背向我。”
  陈希风莫名其妙,还是照办,便觉长发散了下来,想要回头,却被陶仲商轻轻按在颈侧,有些不自在地又转回去。下一刻,陶仲商十指做梳埋入陈希风长发,指尖按过头皮顺着长发理至发尾,指尖带着微微发烫的熨帖温度,舒服地陈希风脊背都麻了起来,陶仲商是在以内力帮陈希风理干长发。
  陈希风虽然是个惯被服侍的小少爷,但一想到现在给他梳头的是谁,脊背舒服地麻完,又觉得脊背生寒。
  落石帮诸人沉默,只好看水看船看同门看一江夜色。
  那年长弟子忍不住对赵若明道:“之前在太湖还以为陈公子与陶大侠交恶,如今看,二人倒像交情不错?”
  赵若明笑道:“或许是吧。”
  虽然脊背发麻,但陶仲商理头发实在舒服,陈希风又心宽地没边,等他头发全干,人也昏昏欲睡了。陶仲商颇为忍耐地将他放倒,自己坐在一边面无表情地掰指节。
  次日,天青欲雨,杭州。
  作者有话要说:
  人肉吹风机陶大侠HI~
  …。…头皮按摩真爽啊,慕之也的确真心大的没边


第10章 第九章
  申时,快船停在小金门外的码头。
  小舟一靠岸,就有杭州分堂的落石帮弟子前来接应,还为陈希风他们准备了一辆马车食水。
  本来之前陶仲商与赵若明说好了在杭州分道,但赵若明的仆从在昨夜的恶斗中失去了踪迹,陶仲商思考了一阵,便自己换了一身短褐戴上斗笠挡住大半脸,充当车夫,让陈希风换了一身半旧蓝布棉袍充做书僮随侍,而赵若明换上一身华袍做了老爷。
  昨夜才在江上被截,东厂耳目遍及天下,若是照常模样恐怕未出杭州就又被发现,现在这样乔装,正是掩人耳目。
  三人与落石帮诸人道了别上马车,陶仲商坐在车辕后,一甩缰绳驾车入了涌金门。
  江南秀色,七分苏杭。杭州与京都都是富庶之地,却较京师别有一番秀致风韵。马车过了涌金池、柳浪桥,陈希风本以为是陶仲商定是要出城,但撩开窗帘看,马车却行到西湖边,天上下起了牛毛般的小雨,轻软飘忽。
  不消多时,马车拐进了一个小巷子,偶能窥见一段小楼飞檐,颇有幽雅意味。
  行了一阵,渐渐还能隔墙闻丝竹袅袅,有娇嫩嗓音细细唱道:“……别恨禁持得煞。离魂随梦去……口儿里念,心儿里爱,合是姻缘簿上该……掷果的潘郎稔色……”唱的是一出《墙头马上》,声音虽美,技巧却还未纯熟,该是小戏子在练嗓。
  陈希风心中有了计较,这巷子分明不是寻常人所住,住的多是妓家优伶。
  赵若明见陈希风放下帘子神情疑惑,猜到他心中所想,便道:“慕之不必疑惑,既然在江上劫船,那如今的杭州府也是好入不好出的,贸然出城容易被王党耳目发觉,今日就在西湖边住一宿。”说罢,忽然多打量了陈希风一眼,笑道:“京中富贵锦绣堆,芳颜无数,慕之人才出色,必定是南院常客,所见美人数不胜数,一定听说过杭州行首吴二娘子。”
  陈希风眨了眨眼,他……真不知道。京都的确是风流锦绣堆,但他八岁起师从康斋先生在莲塘小陂求学,十五岁起又负箧游学,十七岁才回京,在京都其实也没呆多少年。
  况且,他是散漫好玩耍,可□□曾严令禁止官员狎妓,尽管时至本朝大多官员已阳奉阴违,他父亲却是遵行的一人,他兄长也是遵行的一人,他就是没有官职,家风使然也不敢游荡花街柳巷,不然惹怒母亲请了家法,便有一顿狠揍。
  赵若明一脸心照不宣的笑容,陈希风便含糊地道:“肯定国色天香。”
  赵若明道:“见一见就知道了。”话音刚落,陶仲商已经勒马跳下了车,将车帘一掀对帘内二人道:“到了。”
  马车停在一扇低矮木门前,天色已暗了下来,门前檐下悬着的两盏灯笼里点着烛火,灯笼上写着“吴”字,在深幽小巷中显得温暖又暧昧。
  陈希风下了车见了这两盏写着“吴”字的灯笼,才晓得赵若明那句“见一见就知道了”是真的来看一看,忽然有点脸红。
  陶仲商上前拉住铜门环叩了几声,过了一会,木门被从里打开,一个戴着沙绿头巾的小厮探出头,生得清秀。陶仲商主动拿出一吊钱塞那小厮,又从袖中摸出一个巴掌大的小盒子,真像个车夫一样压着斗笠和和气气地道:“劳烦小哥,将这个盒子交给吴行首,就说太原府的赵先生前来赴约。”
  那小厮将铜钱拢在袖里,笑地客气,接过那小盒子道:“客气了,小人这便去,几位稍待。”说罢便掩上门去通报。
  陈希风简直下巴都要惊掉了,从他见陶仲商第一面起就没见过他这么和气地说过话!陶仲商转眼见陈希风一脸震惊地看着他,眉头一拧没好气地道:“看什么。”
  陈希风悻悻地转开目光。
  赵若明看了陈希风一眼,又看了陶仲商一眼,敛了眸拇指在下颌轻轻一擦。
  等了小半盏茶工夫,小雨有转大之势,墙下垂下的忍冬藤叶片轻轻颤动。三人正考虑要不要上车躲一躲,门又开了。
  一把伞在门内撑开,伞面被门前灯笼镀上一层暖光,伞下的少女身姿娉婷如柳,一身月白色长裙,外罩赤褐色的坎肩,腰间系着秋香色的褡膊,身后跟着两个十岁出头的小丫鬟,都生得粉妆玉琢,各提一盏羊角灯。
  吴二娘道了万福,她抬眼望向赵若明,眼睫轻颤如蝴蝶震翼,声音轻软甜蜜,自有无限的情意蕴在其中,道:“劳先生久等,雨寒湿衣,还请入内。”言罢,撑着伞走到赵若明身边,将赵若明请了进去。
  而陈希风和陶仲商如今一个是随侍一个是马夫,只有两个小丫鬟来领了路。陈希风初见吴二娘子的确被惊艳了一番,但片刻之后,神情却无端地失落起来,像是被勾起了心中旧事。
  陶仲商与他并排行走,跟在两名小女孩身后,忽然问了一句:“怎么,不美吗?”
  陈希风知道他在说吴二娘,沉默了一刻,微微笑道:“杭州行首,自然美,只是曾经沧海难为水。”
  正说话,前面的小丫鬟忽然不小心脚下滑了一下,陶仲商忙上前扶了一把,那小女孩子怯怯地道谢,将陶仲商塞在她手中的一个纸团塞进袖袋。
  这一夜虽然宿在花柳巷,却什么也没发生,吴二娘命人为他们准备了房间,又陪着用了一顿饭,便温柔地请他们好好安歇说明日会安排出城,就款款去了。
  陈希风倒也没想能发生什么,便回房间舒舒服服洗了个热水澡,上床安歇。
  灯影摇曳。吴二娘坐在铜镜前卸了钗环,一个小丫鬟将一个小纸团放在妆台上,脆生生地说:“陶大爷偷偷塞给我的。”
  吴二娘不明所以地道:“怎么到了这里还偷偷摸摸。”言罢,拿起那个纸团拆开一看,神情立时一变,皱巴巴的纸条上写了一句话:
  禀报于大人,赵若明可疑。
  作者有话要说:
  想到一件事觉得还是要说一说,这文没有大纲。
  吴姑娘也是明朝有过的一个杭州名妓,因为杨慎写过她,我就推测她大概活在这个时期吧


第11章 第十章


第十章 
  京都昨夜落了第一场雪,整晚北风不绝,文渊阁顶的琉璃瓦上覆了层银披,黛色鸟雀停在枯枝上,喙上带着一抹鹅黄,是这幅笔墨萧疏的画卷上唯一一点亮色。
  文渊阁内温暖如春,铜炉中的银骨炭烧的通红。
  当今圣上朱祁镇不过十岁,阁臣议事冗长枯燥,他小小的身子端居御座,不动不闹,只是已神游天外。
  良久,阁臣议事的声音停止,铜壶滴漏声便清晰在耳。王振小心地将票旨理了理,便把最后一本奏折与其它奏章归拢在一处。
  杨荣苍老声音缓缓道:“请陛下圣裁。”
  朱祁镇尚带婴儿肥的小脸上茫然了一下,回过神来,立刻颇有风范地下令:“批红吧。”
  王振应道:“是。”便有小太监将奏章票旨分到各秉笔太监手中,由他们朱笔批红。
  今日议事已毕。
  杨士奇、杨荣、杨溥便起身向皇上告退,朱祁镇心里念着一会去和小太监击球玩耍,心中急躁面上却沉稳:“退下吧,雪厚路滑,王公公,你去送几位大人。”
  王振颔首:“遵旨。”
  几名小太监取来披风为三位老大人穿上,服侍杨荣的那小太监不小心压住了杨荣的胡子,王振忙走过去拂开那小太监,斥道:“笨手笨脚,还不滚开。”
  杨荣性情温和,看那小太监年岁不大被训地可怜,便道:“王公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