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古代之我娶了个丑哥儿-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父被人叫老板,还有些不自在。
“您二位今天来,还是想找店铺?”
“是的,我那家店铺有些小了,有没有大一些的店铺。”
“现在的店铺是不打算继续租用了?”
“不,继续留用,只是想看看还有没有更大一些的。”
“那是想租用还是想买下来?”
“最好是买下来,有没有正出售的店铺?”
您来的巧了,我这正好有一间店铺准备出售,不“过位置并不在市中心。”
沈父看了眼沈长君,征询他的意见。
“先去看看再说吧”沈长君道。
他也不是非要在市中心开店不可,不过还是先去看看再说。
福盈县是属于东西有路,而南面和北面都是背靠大山的。
福盈县最繁华的街市是在福盈县的中心位置,它把福盈县分成了两部分,南面是一些官员,县学,商户等住宅区,北面则是像沈家这样的农户,福盈县的田地也大部分都是在北面,南富北穷,一直是外来人对福盈县的印象。
牙行管事领着沈长君看的这个地方,是在街市东面的路口处,这里经常有行商经过,店面多以客栈为主,餐饮为辅,而这里也是去府城的必经之路。
这家店铺还在营业中,并没有关门,上下两层,面积倒是挺大,沈长君大概估算了一下,上下加起来差不多能有800平。
管事带着沈长君去了二楼,这家店铺的老板姓姚,此时正在楼上的一间休息室里看账簿,听到伙计说有人找,便叫伙计将人请了上来。
“姚老板,我带人过来看店,这两位是沈老板和沈公子。”管事见到人忙介绍了起来。
“姚老板,久仰久仰。”沈长君拱手道。
沈父也跟着点了点头。
“哪里哪里,两位是来看我这店铺的?”
“是啊,我本打算要买家店铺的,去到牙行,管事说这里正好有一间,就带我过来看看,我刚上来的时候看了眼楼下的大堂,看这店的生意也还不错,怎么要卖掉了?”
“其实我也舍不得,儿子在临州,一直不回来,还经常催我和老伴过去,前不久接到他的书信,说他媳妇生了个胖小子,以前我们老两口不过去是不想给儿子添麻烦,现在既然有孙子了,自然要过去照顾的,这不,就只能忍痛卖掉了。”
沈长君点点头,人之常情。
“那不知你打算多少银钱出售?”
“这家店铺市价1500两,不过我可以只要1300两,我只有一个条件,我的这些工人,我希望能继续留在店里,他们的身契我也可以给你,不过你要答应我要好好善待他们。他们毕竟跟了我十几年了。”
沈长君想了想,道:“我可以留下他们,也会善待他们,不过我的眼里可容不得沙子,如果他们不够忠心,做出什么背主的事情,那我可是不会手下留情的。”
这个你放心,他们都是老实人,不会做出那等事来。”
既然两人都不再有任何异议了,就可以签合同了,签合同的日期定在了第二天。
第68章 捕鱼
第二天,沈长君和沈父相约来到了街东的店铺,店铺已经挂岀停止营业的牌子了。
姚老板已经等在了那里,还有店里的伙计,都面露紧张的站在大堂,眼神中充满了对于今后未知的迷茫
不知道他们的新主家是个什么样的人,也不知道他们以后会过着什么样的日子,一个个的心中都悬着一块大石,没着没落的。
父子二人进了店铺,交了钱后就把合同和所有伙计的身契都拿到了手。
姚老板对店里的伙计道:“以后这两位就是你们的新主子了。”
本来还想多告诫几句,又突然想起他现在的身份,已经不再是他们的主子了,便住了嘴,把工钱一个一个的发了下去。
每个人都发了双倍的工钱,伙计们的眼圈都有些红了,毕竟跟了主家那么些年,都很舍不得。可是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主家要走了,却并不想带着他们。
伙计们接过钱以后都道了谢,姚老板并没有久留,发完钱就走了。
沈长君看着他们,觉得这些人还真是挺老实的,人家都把他们卖了,他们还帮人数钱似的感动成这样。
不过,有情有义总比无情无义的好
沈长君对着众人道:“你们可以管我叫五少爷,我身边这位就是你们的老爷了,家里还有夫人,几位少爷和少夫人,还有一群小少爷,很快你们就会见到了。我对你们的要求只有一点,那就是忠心,绝不允许背叛,都记住了吗?”
“记住了。”伙计们都低着头回答道
沈长君满意的点点头,“你们以前是住在店里还是?”
其中一个伙计答道:“回五少爷,我们以前都住在主家,不,是,是姚老爷家。”他们已经不能再叫以前的家为主家了。
“嗯,那你们先跟我回家。”沈长君让伙计把店门锁了,然后一行人就朝着独家食肆走去。
沈长君带回来的伙计一共有8人,6名男子,其中一名男子带着夫郎和一名小哥儿,他们没有自己的姓氏,以前的主家姓姚,他们也就跟着姓姚了,现在到了沈家,自然要跟着姓沈了。
男子分别叫,沈卫,沈铁,沈护,沈兵,沈石,沈忠,沈忠的夫郎叫沈倩,他们的孩子叫沈烟,沈烟的年纪跟小虎一样大。
沈家上下都知道他们家买了一个店铺,昨夭晚饭的时候知道的,也知道会来一些新的伙计,所以看到他们也没有惊讶。
在独家食肆,沈长君问他们有没有会赶牛车的,沈忠说他会赶,所以他让沈忠赶着牛车,一行人又先一步回到了沈家村。
到了沈家的宅院时,牛车便停了下来,沈长君跳下车,沈忠还没来得及欣赏他以后将要生活的地方,就又赶着牛车回了食肆。
沈长君把他们安排在一进门的倒座房,让他们自己去选房间,就不管了。
到了傍晚十分,沈忠赶着牛车拉着沈家一行人回来了,回来的路上,他知道了原来沈家还有其他伙计,也是签了身契的
听说主家人很随和,只要认真干活不背主,主家是不会苛待他们的,还把他们当亲人一样,连做的活计都跟他们一样多,还能吃上白米白面,这简直超出了他的认知。
沈忠听到这些,心中的大石总算落了地,他决定一定要比以前更卖力的干活,至于忠心,这是他们从不缺的。
晚饭的时候,沈长君一家孑都在饭厅吃饭,下人们则是在厨房摆了张桌子,桌上的饭菜跟主家并无不同,这使得新来的下人们都面露震惊的看着桌上的吃食,呆愣不已,即便是沈忠已经知道了一些,却也忍不住面露惊讶。
张虎活泼好动,话也多,看见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小哥儿沈烟忍不住近乎道:“你好,我叫张虎,你快吃吧,主家人很好的,把我们当家人哩。”
沈烟听见有人说话,看了过去,是坐在他旁边的小哥哥,知道小哥哥是在对他好,于是小嘴咧开对着小哥哥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
王磊发现新来的下人都有些拘谨,看见两个孩子之间的互动,就开口道:“我们都是做下人的,不用太拘谨了,主家的人都是很好的,你们第一天来可能不太了解,以后就会知道了,只要踏实肯干,每天都是好日子。”
王磊的话打破了一桌子人的尴尬,都各自的介绍了起来,王磊的夫郎王敏,看见同样是哥夫郎的沈倩,一见如故,两人都是话不多的人,如今却也相谈甚欢。
大家很快的融入到了和谐的气氛中。
这一天,村子里组织起了捕鱼行动。
村子里有条河,这条河很宽,很长,不知道它的源头,也不知道它的尽头。
这条河并不是人们常常洗衣服的河,而是人们以前吃水的河。
不过,自从村中打了井之后,便再不许人来这里打水了,都是在村子里的公共井中打水,可见对这条河的重视。
这条河每年的十月中旬,都会从上游游下来一大群鱼,有大有小,大小不一。
通常沈家村的人都会在这个时间过来捕鱼,每家都有渔网,网上大的就留下,小的就放生,从来如此。
这一日,沈父领着沈家兄弟到了大河边,孩子们也跟着过来看热闹,沈长富的手里拎着渔网,一家人到的时候,大河边已经有不少人在一旁等待了。
河面上有两叶扁舟,扁舟上正有人在撒网,看来已经开始有一会儿了。
村长正在组织安排着每家每户人员的捕鱼的顺序,捕鱼的顺序是孤寡老人优先,然后是独户,接着是人口少的,以此类推。
每家只能下去捕一次,能捕上来多少全凭各自的本事,沈家村上下少说也有四五十户,每户的人口倒是有多有少,除了独户和家里只剩下两个老人的,其他户人家都是少说五口,最多的,有那二三十口也不为过。
人口多的人家,织的网也大,不过能捕多少鱼,可不是网大就行的。
沈长君家大人孩子加在一起一共19口人,虽算不得人口最多的,但在这沈家村,也属于人丁兴旺的行列了,被安排在了后面。
沈家人并没有着急,在一旁看着别人捕鱼,也是种乐趣。
他们每年捕鱼并不是捕的最多的,但也不少。
他们的渔网并不大,扁舟很小,容不下太多人,一般两个人上去捕就已经是极限了。
不说河面上的人是如何扑腾的,就说岸边上的人却是个个欢声笑语的。
有的人说着去年捕鱼的收获,有的人说今年一定会捕的比去年多。
看见已经捕到鱼的人,捕的多的就夸他好运气,捕的少的也安慰他,说等自家捕的多会分给他们一些。
而那些捕完鱼的人呢,自己捕的多的,就一个个兴奋的吹着牛,说自己如何如何了得,如何如何厉害,而捕的少的,也会玩笑般的道一句,“那鱼真是成了精了,忒机灵了。
其实说他们捕的少,那是有针对性的,要是单拿出来说,捕的都不少。
因为鱼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总之此时此刻,人人都是开心的。
终于轮到沈长君家了,今年下去的是老三和老四,他们一个个斗志昂扬的踏上小扁舟,双手一扬下网,之后就耐心的等待,片刻之后起
哇,可真不少,把小鱼扔回河里之后,上了岸,沈长君数了数,足足50多条,真是太厉害了,晚上就算做全鱼宴也尽够了。
不过做全鱼宴是不可能的,做几条鱼解解馋还是可以的。
剩下的鱼都扔进他们家的荷花池里了,想吃的时候现杀就行。
转眼间,迎来了收获土豆的日子,沈父和沈家兄弟带着新来的汉子们下地干活,大豆,花
生,都早已陆续的收获完成。
收获土豆的这一天,福盈县县令周青云也来到了沈家村。
周青云不是自己来的,身边还跟着一个年轻人,一身白衣迎风招展,稍显稚嫩的脸上配上副严肃的面容,竟也没显得不协调
沈长君正指挥着众人先可一亩地挖土豆,想看看亩产的产量。
周青云他们到的时候,刚好一亩地的土豆全部挖好,称了一下重,5020斤,足足5000斤以上,产量高的简直令人咋舌。
“周大人,您来了。”沈长君看见了周县令,便对着他鞠躬行礼,对方并没有穿官府,也不用下跪。
“怎么样,有多少斤”周青云急急的问道。
“回大人,足有5000斤。”
“好,好,好,哈哈哈。”周青云一听五千斤,连说三个好字,满意的大笑起来,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种植的过程可有记录下来?”
“都已记录下来,大人放心。”
周青云点了点头,他似不经意般的看了一眼白衣少年,又收回目光正色道:“我记得你们家一共有六亩地都种了土豆,然否?”
“大人真是好记性,的确是六亩。”两人同时向地里看去。
就在两人说话间,沈家陆陆续续的把剩余的五亩土豆全部挖了出来,上称过了一遍,总共30800斤。
可真是惊呆了所有人。
“朝廷准备购买一半的土豆做种,你可愿意出售?“周青云道。
沈长君想,我能说不愿意吗,好歹您还知道给我留一半,心里撇嘴,但说出的话却是:全凭大人做主。”
周青云对沈长君更加满意了,他点了点头,拍了拍沈长君的肩膀,咧开嘴,露出了狐狸般的笑容。
5文钱一斤,这价钱不便宜,但要说贵,也并不贵,卖了15500斤,共计7500文,也就是77两又500文钱。
周青云带着人把土豆拉走了,至始至终,那白衣人没有说过一句话,但却没有任何人能够忽视他的存在。
“这人到底是何身份?”,沈长君心里暗自嘀咕,不过很快就将这问题抛之脑后了
第69章 羊来了
火锅店正在装修,也到了该定做铜锅的时候了。
这一日,沈长君来到了王掌柜的铁匠铺。
“哎呦,贵人,你可许久没来了。”王掌柜看到沈长君忙热情的迎了出来,他可是又托了贵人的福,借着曲辕犁又狠狠的赚了一笔,而且至今订单都没停过。
“王掌柜,最近接的活不少啊。”沈长君进到店里,看到角落处堆放着一堆制造完好的曲辕犁,就什么都明白了。
“托福托福,这不都是贵人您给某带来的,这让某如何感谢您才好啊。”王掌柜笑岀了一脸褶子。
“感谢就不用了,我这有两样东西需要你给做出来。”沈长君掏出图纸递给王掌柜。
王掌柜连忙双手接过,打开看了起来。
第一样东西,画的是铜火锅,铜火锅画了两种,一种是正常锅,一种是鸳鸯锅,哪一种都不难,以王掌柜的经验,基本上一看就会。
第二样东西就比较难理解了,旁边的拆解图看着到不难,可是组合在一起却是瞧不出门道。
沈长君第二个画的是刨子,拆开来单做确实不难,但是要想组装在一起,光看图纸是不够。
他拿过图纸,详细的为王掌柜如此这般的讲解了起来,王掌柜听后恍然大悟的点点头,表示可以做,没问题。
这次沈长君不着急,还有半个月的时间呢,交代好这几样东西的数量,约定好取货的时间就走了。
临走时,沈长君付了10两的银锭子,作为定金。
“郎哥,这次我们弄到这么多只羊,不知道爹在家里建的羊舍够不够大。”说话之人正是前不久答应沈长君出去寻找羔羊的吴凡,而他口中的郎哥,不是阿木郎又是谁。
此时二人正在草丰县的贝尔草原,这里的人以牧羊为生,草丰县在金都府的南部边境,离着福盈县很远,草丰县与福盈县同属于金都府管辖。
大晋朝一共有13个州,143个府,1573个县,县下面还有不计其数的村落,可以说,大晋朝地域辽阔,物资丰盈。
大晋朝在整个大陆板块的西部,周围有很多个小部落,其中,以东突厥最为神秘,南胡蛮最为狡猾,北匈奴最为好战
100年前,南胡蛮部落的小女儿嫁到了北匈奴部落,两部落因此结盟,修成了秦晋之好。
那时的大晋朝内部很紊乱,连年灾情不断,百姓衣不蔽体,沿街乞讨,民间更有起义军,不时的与官府和朝廷作对。
这便给了敌人可趁之机,南胡蛮和北匈奴趁机起兵来犯,打得大晋朝一个措手不及,尸横遍野。
当时大晋朝有一位少年英雄,名叫白占山,是武将世家白家的后人。
在大晋朝腹背受敌的情况下,与起乂军联合制敌,最终获得胜利。
至此,南胡蛮和北匈奴部落不得不与大晋朝签署多边条约,条约内容其中就包括,南胡蛮族,北匈奴族,与大晋朝在一百年之内的停战协定,而且南胡蛮族与北匈奴族每年必须对大晋朝进贡布匹,马匹及稀有土产方物等
条约上注明:100年后条约终止时,再由现任的两部落首领继续签署条约。
白占山因此一战成名,被誉为大晋朝的战神,攻无不胜,战无不败
可现如今,白家却无一儿半女剩下,说起来真是一把辛酸泪。
距离一百年的条约已经过去了九十年,而十年后不知又会是何等模样。
吴凡和阿木郎自从跟沈长君认识之后,日子也过的越来越好,两人在离家之前,吴凡的爹正准备重新把他们的房子推到重建,知道自己的儿子要养羊之后,便决定在自家房后修建羊舍。
他们的房子正好在山脚下,以后放羊可是方便多了
阿木郎听见吴凡的问话,并没有说什么,只是看向他。
吴凡被他看的有些害羞,他跟阿木郎的相识是一场意外。
那一年吴凡只有6岁,跟吴老爹回家的路上,遇到了浑身脏兮兮的阿木郎,那时的阿木郎虽然已经十岁,但是看起来跟吴凡差不多高,长的又瘦又小,哪像现在,已经如此魁梧挺拔了
有时吴凡也会想,当初自己为什么会带他回家,但至今也没有找出答案。
“郎哥,我们明天就回家了吗?”吴凡问道。
阿木郎点了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