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嫡子攻略-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齐光严担忧的时候,齐张氏则是十分伤心。
  弘哥儿要去北方,彦思必然是跟他一块去的,温博独住,双生子还没有回中枢,之后府里就真没有人了。
  不过她更担心弘哥儿在外面的生活。
  虽然在整个九州大陆来看,粱境的北方不像遥远的翼州那么冷,但地处边境,难免偏僻一些。
  而且自从在京郊围场遇到妖魔,齐张氏就怕这些鬼地方,边境别的不说,妖魔可是不少!
  想到这些,齐张氏就烦恼,具体表现在林彦弘的行李越清越多。
  直到林彦弘安慰了舅母好几次,齐张氏才渐渐平复了些。
  ……
  离开天京之前,陛下召见了林彦弘。
  他看着眼前的年轻文官,想起三年前在殿中第一次见到这孩子,不禁有几分感慨。
  〃你的字是朕取的,原本想着让你在京中及冠,但现在恐怕是实现不了了。〃李祈熹对林彦弘道。:“不过去平武也不错,到时候请裕王为你张罗。”
  “臣不敢劳烦殿下。”林彦弘可不觉得自己此时谢恩能让陛下高兴。
  果然,李祈熹笑着道:“这是大事,不了草率……”
  却是再不提刚刚不经意的“建议”。
  又跟林彦弘交代了几句,梁帝才语重心长地道:“此番去平武,要多看……记住,莫要辜负朕对你的期待”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萌萌竹攸、西翮莫、yu的地雷投喂~!(*╯3╰)


第126章 宽慰
  从宫中出来的时候; 林彦弘回头望了望那被层层宫墙挡住、只能露出重檐的宫殿; 心中微微叹道。
  ——如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生活在这里,当是十分寂寞的吧……
  在殿中; 陛下跟他说了许多话; 虽然大半时间都在关心他现在以及以后的生活,但字里行间透露的意思; 还是十分清楚的。
  林彦弘不是不明白,而且在今上面前,他也不能不对此做出直接的回应,但他却有无法告诉君主,自己的秘密。
  无论陛下单纯是为了保他这种年轻臣子不至于早早折戟沉沙、折损在京中暗涌之中,亦或者是为了培养心腹作为他在北境的耳目; 还是说其实两者皆有……林彦弘对陛下还是心存感恩的。
  读书考学是自己的功劳,但也是陛下钦点了林彦弘这个探花,让他进入翰林院;
  在京郊围场救驾; 既是忠君; 也是在救自己的性命,最后陛下为他筹谋长远之事,林彦弘得到了朝议郎的封赐,在京中站住脚跟;
  流言传来传去,林彦弘那一箭双雕的计策再完备; 若陛下不信也是白搭……好在陛下不仅相信于林彦弘,还一直抬举和称赞他;
  现在朝局如此,一时之间风起云涌; 林彦弘明白自己已经陷入其中,再继续下去恐怕身不由己、难以保全,这时候陛下却送他去了边境,让他得以暂时远离纷争。
  ……
  这点点滴滴加起来,确实是皇恩浩荡,但陛下“交代”的事情,林彦弘却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的好,又该如何去做。
  林彦弘想到这里,无奈地摇了摇头,登上了齐府的马车。
  回到家中,齐大人自然立刻叫林彦弘到书房,舅甥俩儿详谈了一个多时辰,才从书房里出来。
  往日他们要是沉迷字画、下棋而没有准时出来用膳,齐张氏都会遣人或者亲自去催。
  但这次她却等在小厅中,见他们过来了,才让彦思跟长辈行礼。
  林彦思看到林彦弘,自然而然地就靠了过去,林彦弘现在很少摸他的头,但却喜欢拍拍他的肩膀,好像兄弟俩儿这样打起招呼来,显得更加成熟。
  落座之后,齐张氏绝口不提林彦弘被陛下召见的事情,而是等众人吃饭吃得差不多了,才道些出行的事情。
  “这次弘哥儿去平武走水路,先顺便带彦思回云阳过年,东西都整理得差不多了,待正式休朝之前,就出发吧。”这是齐张氏跟齐大人商量之后的决定。
  彦思从小就一直跟着林彦弘。
  一开始他被林彦弘从五房接到长房,住在三哥的东苑;
  随后林彦弘去了青桐书院,为怕林佟氏和臻夫人相斗,会有碍彦思,所以林彦弘想办法说服了林佟氏和林穹德,带彦思去了云桐。
  过继之后,林彦弘又把彦思带到了京城,兄弟俩儿一起住在齐府,只是齐张氏喜欢孩子,林彦弘进了翰林院有事务要忙,所以彦思暂时由齐张氏带着。
  但是这一次,彦思却不会跟林彦弘到平武去。
  一来,林彦弘对平武的事不算了解,再加上年纪轻、经验少,到了地方势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在公务上。
  二来,林彦思已经进学,年后更是要返回原籍云阳参加童生试,所以也不适合跟林彦弘去平武。
  若是通过了童生试,要么在青桐书院,要么想办法进国子监,林彦思在林彦弘身边长大,却终究不能永远跟着他最喜欢的三哥。
  最近,林彦思一反常态地总是黏着林彦弘,齐张氏看在眼里,也为他心疼。
  听到舅母提到三哥要走了,林彦思心中一阵难过,不过他面上却依旧笑盈盈的,不想让长辈看着担心。
  林彦弘看了看彦思,知道这孩子必然是舍不得自己的,他看着这个弟弟长大,又何尝想让他孤身一人。
  若不是为了他的学业,林彦弘倒是想带彦思到处走走,看看,开阔一下眼界。
  用过晚膳之后,林彦弘带着林彦思给两位长辈行了礼告了退,然后就一起往外走去。
  林彦思就住在齐大人和齐张氏的院子里,只是这两天十分主动,每次林彦弘在家,就请求兄长给他讲学,或者表示想让林彦弘指点他棋意。
  过去他是决计不会在林彦弘休息的时候打扰于他的,尤其是那会三哥病着的时候。
  但是今天,还没等林彦思开口,林彦弘就对他道:“彦思,你来一下,我有事跟你说。”
  林彦思闻言,立刻跟了上去,眉眼弯弯的,很是好看。
  兄弟俩先后走进了林彦弘的书房,林彦弘示意彦思坐下,问他道:“我们马上要回云阳,你与书院的师长和同窗要好好道别……今日虽暂时分别,但他朝总有相见的一天。”
  林彦思知道林彦弘这是借书院做比,说来日可期。他乖巧地点点头
  林彦弘能“看”到他的魂现,那三角的小耳朵还耷拉着,就知道他一时半会是恢复不了精神的,只能说说别的话题:“听舅母说,你对算筹挺感兴趣的?”
  他听舅母齐张氏的意思,彦思那何止是感兴趣,简直是极有天赋。
  彦思小时候就对数字极其敏感,还只会写自己名字的时候,就能扳着手指头陪琥珀整理林彦弘的“小金库”。
  等到了稍长一些的时候,因为是春婶和琥珀带着他,偶尔教给他用算板,这小东西学得超快不说,而且很快就能熟练的运用,等再过几年,甚至比春婶这样用用得还溜。
  再到了现在,有时候齐张氏和侍女整理账目,彦思只是在旁边听她们念几句,不用算板就能立刻得到准确的数字,偶尔还能为齐张氏挑出些错误来。
  若只是算算账,心算厉害,那倒也没什么,关键是林彦思还能举一反三,对帐目的统算提出一些意见。
  再加上林府和齐府的藏书都很丰富,多少有些算筹一类的书籍,彦思在没有师傅教导的情况下,小小年纪就能够自学这,才让齐张氏发现他在这方面过人的天赋。
  大概是怕兄长觉得算筹一术有些不务正业,林彦思有些紧张地道:“只是闲暇时看到舅母,还有琥珀和紫槐姐姐她们算账,我就看了看。”
  林彦弘拍拍他的肩膀安抚道:“学得好、学得深,这也是门正经学问,若是真喜欢,抽出些时间正儿八经地研习一番,也是不错的。”
  林彦思见兄长眼中的鼓励,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觉得分外高兴。
  在书院里有跟他比较熟悉的同窗,因着喜欢画技而多花了些精力,就被家中长辈训斥和约束,常常与他们小声抱怨。
  但三哥却没有跟那个同窗的家长一样,而是对他的爱好表示了支持,
  他确实很喜欢这个,能得到兄长的鼓励,当然喜出望外。
  林彦弘见小家伙的“小耳朵”都竖起来了,“小尾巴”也摇来摇去,看上去精神了许多,心里不免为之高兴。
  他语重心长地跟弟弟道:“彦思,人生苦短,可以做的事情其实并不多,若有什么你特别喜欢的,要给自己机会试一试。”
  “嗯!”彦思点着头如捣蒜。
  林彦弘这次没有拍他肩膀,而是像小时候一样摸了摸他的头:“回云阳之后,要好好读书,家里有父亲在,还有石青,我会让福叔盯着一些,你照顾好自己,也照顾好父亲。”
  他停顿了一下道:“彦思,孝之一道,必是双向的,上慈而下孝,而且就算要孝顺,也要讲究方法和原则……若是有人以孝道为名,强迫你做你不愿做的事情,或者根本是错的事情,你要学会拒绝,学会保护自己。”
  云阳城里还有林穹德,有越来越阴沉古怪的林隽,还有林彦兴这个不老实的家伙,林府里就算没有了两个作妖的女人,依旧不安定。
  但童生试又必须要返回原籍才能参加,林彦思得在云阳待很久,林彦弘虽知道父亲现在已经不像过去那般软弱,而且林彦弘自己对府里也有了控制,但还是想防范于未然,趁只有兄弟两个的时候,多提点彦思几句。
  彦思初始还有些疑惑,但很快就明白了林彦弘的意思,他坚定地点点头:“兄长放心。”
  等交代完事情,兄弟俩儿又一起下了会儿棋,林彦弘才让要外出取信的念北顺便送彦思回舅父舅母的院子。
  林彦思和念北走在齐府的小路上,两个人都默默无语。
  等到了齐大人和齐夫人的院子门口,林彦思抬头看了看念北,忽然停住了脚步,在腰上系的荷包里掏东西。
  念北没看他在翻什么,却看到一只握拳的手深到自己面前,等下意识伸手去接,发现林彦思竟然放了一根上面缝了玉环的束带在他手心。
  念北有些疑惑地看向林彦思,似乎在问“这是什么”。
  “这是给念北哥哥的生辰礼物……听兄长说,念北哥哥要提前去平武打点,所以不跟我们回云阳了,我怕之后不能亲自给你,所以只能提前送给念北哥哥了。”
  这一别也不知道何时才能见面,若想亲自给,自然只能在出发前。
  廿七盯着那根束带,心中百感交集。
  林彦思从小就乖巧听话,而且性格温顺友好,家里的几个丫鬟姐姐和林彦弘的几个随从都喜欢他,从他来就对他好。
  这孩子真真是良善,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对周围的人总是十分亲近和依赖。
  以前没有银钱的时候就自己跟着玄青做,后来有了压岁钱,就买些能够承受又实用的东西,送给这些哥哥姐姐。
  廿七虽然常常不在府中,甚至有两年干脆以回想探亲为由消失了,直到林彦弘入京了,他才“回来”,但林彦思对他却一点都没有生疏。
  其实他心里清楚,林彦思喜欢林彦弘,那是兄弟血缘的牵绊,也是彦思被林少爷救于水火、还得抚养的情感反馈。
  但彦思喜欢“黏”他,却是因为林彦思觉得他们同病相怜。
  也正是因为这份“同病相怜”,让林彦思特别亲近和关系失去父母家园的念北。
  “请念北哥哥也要好好保重,彦思会想念你的。”
  这时候廿七听到对方依旧带着稚气的声音传来,在冬季寒冷的夜晚,带来一丝无法忽略的温暖。
  ……
  等念北送了林彦思回院子,然后通过特殊的途径取了平武来的信,再回到房间里时,发现林彦弘正披着外衣在书房写字。
  林彦弘抬头看他,笑着道:“心情不错?”要不然你的魂现不会“蹦蹦跳跳”地进来。
  念北扳着脸不回答,把有纸封的信条递给林彦弘。
  林彦弘见那纸条封着印记,还以为李景承说了什么重要的事情,待他把纸条展开,入目的只有四个字。
  想你,等你
  某人只觉得自己脸上发热,他瞥了念北一眼,见他没注意,松了一口气。然后提笔在空白的纸条上写了两个字,“亦之”。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萌萌竹攸地雷投喂~!(*╯3╰)


第127章 都督
  再是舍不得; 还是得与舅父、舅母及表兄一家道别,年节将至; 林彦弘带着林彦思一行返回云阳城。
  虽然连着两年都是在京中过年; 但他们清明和中元祭祖还是会回乡。
  初始; 林穹德对兄弟二人留在京城过年颇有异议,但族里都道弘哥儿这是忙于编史才无法频繁归家,十分体谅他忠君之心。
  林穹德这个族长也不能明目张胆地让林彦弘不要忠君; 说回乡才是大事。
  由于路途遥远; 往返可能就要月余,再加上在中枢通常事务繁忙,京城的京官往往一年只返乡一次,甚至几年才返乡一次; 这都是很常见的。
  这次林彦弘归家,族里可不管林穹德高不高兴; 尤其是三房; 十分殷勤地到渡港去接人。
  连五房的人也借口要看看林彦思,派了人一起等着。
  林穹德见林彦弘回来时前呼后拥,竟然比他这个做族长的祖父还要风光; 再想想林彦弘马上要去平武任平阳都督府长史,心情更加郁闷。
  他一辈子到六品也就到了头; 因为是荐官,连给妻子请一道敕命都做不到,但林彦弘还未及冠却已经是从五品的官员,这之间区别之大; 让人难以不介怀。
  原本想着要摆摆祖父的谱,但林彦弘却不吃他那一套,该行礼就行礼,但也不会由着林穹德沉默就继续弯腰。
  他带着林彦思抬起头来,极其平淡地道:“祖父安好。”
  结果林穹德还没有表示不满,站在一旁的林隽却是阴测测地开口,斥责林彦弘兄弟此举是对祖父无礼。
  林彦弘看着一脸阴郁的林隽,嘴角牵起一抹嘲弄的笑意:“我二人一进门就立刻跟祖父和叔叔行礼,自觉无不妥之处,叔叔何出此言?”难道林隽还能说,他们弯腰行礼没等林穹德叫起,就不是行礼了吗?
  林穹德见状,立刻给亲儿子帮口,对林彦弘斥责道:“你莫非以为自己位高,就能对长辈不敬?这等不孝之举,若让陛下知晓,当如何?”
  竟然还敢威胁他……林彦弘微眯了眼睛,并不畏惧:“祖父和叔叔这就冤枉弘休了,就算远在京中,我与彦思都十分牵挂家里,这次的年礼更是精心准备,舅父舅母都道我们长大了,周到了。”
  往年送去的年礼都是齐张氏帮忙看着张罗,但因为以林彦弘的名义送回云阳,所以林穹德只当不知地百般挑剔。
  早就料到林穹德还会当面提及此事,林彦弘干脆趁此机会自己开了口,堵住对方的话。
  他不等林穹德再说什么,就转而对林隽道:“叔叔明年又要参加春闱,之后还有殿试,弘休特意托表兄在国子监寻找有用的编目,亲自督人抄录,这才从京中带了些书籍回来,希望能对叔叔有所帮助。”
  当然,他自己当年整理的心得可不会给林隽,那全部是要留给他们家彦思看的……
  至于托表兄齐温博在国子监找书籍,也不是虚言。毕竟在人前,还是要“充分”表达一下侄子对叔叔的“关心”。
  做表面功夫,其实是这世上最容易的事情。
  那些历次春闱和殿试的名卷汇编,在地方并非找不到,只是没有国子监的全,一叠叠厚厚的卷宗带回来,看着就花了不少心思,只不过十几年前的题卷还有没有作用,那就不得而知了……
  反正谁在乎呢。
  林隽闻言,眼中闪过尴尬和恼怒,他觉得林彦弘根本就是在嘲笑他,讽刺他至今还要参加春闱,因着无功名在身,总感觉是低人一等。
  林穹德还没有看过这些书籍,想不到林彦弘会这般“大胆”。
  他以为林彦弘这是怕了他刚刚“被陛下知晓”的威胁,服了软,心中有些得意地道:“这都是你应该做的……早就让你找来,你竟是拖到现在,已是不该。”
  想想过了年,到春闱不过两月多,林穹德就觉得林彦弘这是故意现在才做这种事,顿觉不满,于是言语上就更加“严厉”。
  林彦思在旁听着祖父训斥兄长,饶是他平日再乖巧温顺,也忍不住为自己哥哥打抱不平。
  在他看来,兄长事务繁忙,年初还病了一场,极其凶险,家中竟然只是来了封书信,似乎完全不在意兄长的身体。
  那时候大家都为兄长揪着心,父亲随即也于云阳官属请假来了京中,也就没人去管林府的人在干什么。后来等兄长痊愈了,再去想想那时候的场景,真是令人齿寒。
  现在祖父还怪兄长送得晚了,这让林彦思不禁想起兄长在齐府跟自己说的话——孝之一道,应该是有前因后果的。
  林彦思觉得,一家人就当是像在齐府那样的。
  舅父严厉但关心他们的学业,偶尔也问两句生活上的事情,即便点到而止,也能感到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