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嫡子攻略-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师是何时抵达天京的?”通过多年的书信往来; 林彦弘虽知道悟觉大师每年冬季都会来京城一趟,但却不知晓具体的时候。
上一封送去巫山的书信还没得到回信,林彦弘想来,应该是错过了。
“来了有大半月了,之前在宫中,这几日来天崇寺,见见老友……”悟觉大师回答道。
林彦弘以为他所说“老友”是天崇寺的某位高僧,于是道:“我与大师甚有缘分; 天京如此之大; 也能在城外相遇。”
说到这里,林彦弘想起,李景承曾暗示过; 官家可能已经好了,再联系悟觉大师刚刚的话; 似乎更是印证了这个说法。
——若是陛下还在病中,那悟觉大师肯定还留在宫中……现在大师之所以能够到处走动,恐怕是因为陛下身体已经无碍了; 不需要随时有高僧看顾在旁。
早在初见面的时候,林彦弘就察觉到悟觉大师这位扫地僧深藏不露。
后来林彦弘又知道了,悟觉大师“守”的是皇族禁地戒碑亭,而且能够应对李祈哲这样执掌一郡的郡王,几年前还被太后请到天京,林彦弘就更确定,自己“偶遇”的扫地僧,绝非普通僧人。
华音寺是镇国古刹,林彦弘早在“上辈子”就听过方丈洪旭大师的法号,但却从未听过悟觉大师的法号和事迹。
林彦弘猜想,若是自己没有寻求还魂时化猫的缘由而去巫山一趟,今生恐怕还是遇不到深藏在华音寺内的悟觉大师。
他这些年与对方互通信件,并非因为悟觉大师的藏而不露的身份,而是因为林彦弘心中确把悟觉大师当做自己的恩人。
悟觉大师曾为林彦弘解那只上上签,为他答疑解惑,教给林彦弘编蒲团,给他讲经令其静心,还把李景承带到他身边,让他初享为人兄长的乐趣……
除此之外,悟觉大师更是多次为了他与裕王交涉,为他争取机会,说是有救命之恩也不为过。
更不用说这些年书信往来,悟觉大师继续为他解心之困惑,才让他没得因为复仇而失了本心。
几年间,林彦弘其实多次想像母亲当年一样,去巫山“还愿”,可惜因为种种事由,最后都未能成行,
如今他留任京中,再想去一次巫山,恐怕又是几年之后的事情了。
林彦弘想到这里,又遗憾地提了这件事,悟觉大师道:“林施主心中有善念,每年都通过缙阳山寺的僧人施粮,这也是行善积德的行动……更何况,以后总会有机会的,总要等到施主真的心想事成了,再去还愿,也不迟。”
虽然林佟氏已经死了,卫辉父子和石佐彻底不敢蹦跶,但林彦弘并未停止施粮的事情。
缙阳寺的僧人在这方面处事十分妥当,林彦弘这些年依旧是请托他们来施粮,他曾在书信中跟悟觉大师提过一两句,所以对方知道此事。
——身体康健,考学进官,入翰林这等机要之处……难道这还不算心想事成?
林彦弘疑惑地看向悟觉大师,对方却又提及别的事情:“原本以为,先祖返魂要再过几年才能完全掌握自己的身体,没想到景承这么早就做到了。”
听大师提及李景承,林彦弘立刻把自己刚刚的疑惑抛之脑后:“大师每年都能见到景承,当是比我了解,这之中恐怕有不少艰辛?”
还没有分开前,林彦弘就见识过李景承的辛苦。
分开几年再见面,发现李景承已经几乎能完全掌控自己的身体,林彦弘除了为他感到高兴,心底也有几分遗憾——遗憾没有见证他的成长,遗憾在他努力成长、忍受痛苦的时候自己没有陪在他的身边。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自当劳其筋骨,”悟觉大师慈祥地笑道:“对你,亦是如此……对所有人,都是如此。”
他似乎想到了什么,停顿了一下又道:“若是有不劳而获之人,初时看着光鲜,总有阑珊之时。”
林彦弘听闻悟觉大师禅语,不禁想起了自己那位庶弟。
今岁林彦弘回乡祭祖,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将彦思从五房过继到父亲膝下,因着要准备和筹谋的事情多,所以他没怎么关注林隽,也没怎么关注林彦兴。
寥寥几面,林彦弘只知道林隽已经完全失了多年前的书生意气,只剩下满怀怨艾和满脸阴沉。
对此,林彦弘并不怎么感到意外。
有些人就是这样,若一路顺风顺水,多半能平步青云,可但凡遇到些大的挫折,因没什么反抗命运的能力,很快就会耗尽精气,变成被挫折和困境压倒的人。
林隽或许有几分才气,也是个努力勤奋的人,可惜把林穹德和林佟氏那点心胸狭隘的毛病继承了起来,然后在人生低谷的时候,彻底暴露了出来。
造成这个结局的原因有很多。
也许是因为林彦兴的一句抄文让林隽失了些名誉,也许是因为林佟氏的死让他又要蹉跎三年才能再次考官,甚至也可能是因为林彦弘这个侄子和张剑仪几位好友太过优秀,衬得他更加狼狈……
总之看林隽对自己的态度,以及听廖思洋透露的情况,林彦弘都不用再等三年就能预感,林隽怕是再难站起身来。
林佟氏泉下有知,可能要死不瞑目了。
相比于林隽,林彦兴过得似乎更加凄凉一些。
毕竟前者还有林穹德这个身为林氏族长的父亲为他筹谋,至少衣食无忧。
但林丰在府里依旧得听林穹德话,林穹德对臻夫人母子恨得要死,若不是怕巫蛊的事情牵连到全族上下,他恨不得将林彦兴从族中除名。
林穹德不能要其性命,就变本加厉地磋磨起他们,一方面以此来惩罚他们,一方面也是为自己出气。
林彦弘去见过臻夫人,自然知道她现在已经完全没有几年前那般年轻美貌的模样。
再加上林彦弘离开云水前往天京之前还送去了让她彻底心碎的消息——她的那个宝贝儿子是自己不愿去看她而非受人逼迫,臻夫人大病了一场。
林彦弘听石青来信禀报,说佟臻儿恐怕撑不过今岁冬季了。
没有了生母臻夫人的照顾和支持,现在又被祖父记恨磋磨,林彦兴的生活能好到哪里去?
原本林彦弘派了人跟着林彦兴,但却发现无法完全掌控他的动态,尤其是当林彦兴去府学读书的时候,连书童也不带在身边贴身伺候了。
虽然知道自己但凡开口,李景承都会让他得偿所愿,但林彦弘不可能真让裕王府的影卫去帮自己跟着一个庶弟,所以这件事就没能继续。
林彦弘清楚地看到林彦兴眼中的狠毒和恨意,但却并不害怕。
他已经留了石青在府里陪着父亲,而且裕王府也留了影卫帮忙照看,相信林彦兴再如何厉害,也无法近父亲林丰的身。
更何况现在整个林府,恐怕也就只有林丰对他还有几分父子之情,林彦兴若伤害了父亲,就再没人能为他考虑一二了,他除非是个傻子,才会这般行事。
至于他有没有办法对付林穹德,林彦弘是静观其变的——由着他们狗咬狗,不是最惬意不过的事情吗?
……
大师慈悲为怀,林彦弘很少跟他提及家中不好的事情。
所以即便他脑中走过的无数思绪,林彦弘面上依旧不显,倒是跟他聊起了一些值得高兴的事情。
比如他现在住在二舅父的府中,彦思被舅母齐张氏接去院里照顾,让小家伙能在兄弟之情外感受到几分父爱与母爱。
还有跟李景承的兄友弟恭,自忽略了些“旁枝末节”的事情……
当然,林彦弘也不忘提及自己几位表兄,对他们的优点和事迹如数家珍。
“齐大人的两位公子,如今已经外放为官?”
林彦弘点点头道:“舅父说,温博哥哥性子稳重谨慎,更适合留京,但温华和温书哥哥尚需历练,去地方任官职,体察民情,最是得宜。”
他发现悟觉大师似乎对双生子的事情格外感兴趣,问了几次都是关于齐温华和齐温书的事情,于是又说了些双生子的事情。
“有一次我们被舅父考校,以松柏为题即兴做诗,温书哥哥和温华哥哥做的两首极类,有一句更是只动了字词,舅父道他们常常如此。”
“又一次,那还是我们去蜀川城的巷中寻美食,中途不经意走散了去,我与温书哥哥一路,原本想去找另外两位兄长,温书哥哥却道不用,后来我们果然在远处的小桥相会,甚是神奇!”
“还有一次……”
悟觉大师听得津津有味,点头称道:“双生子于冥冥之中,却有不同于常人的联系。”
林彦弘见悟觉大师说的笃定,顺口一问:“大师也见过旁的双生之子吗?”
他想,虽然双生子难得,但悟觉大师年事高,见识广,说不定还真遇过不少双生子。
悟觉大师回答;“当然,贫僧就有一孪生兄弟。”
这还是林彦弘第一次听悟觉大师说他出家之前的事情,再加上知晓大师也是双生子,他不禁有些惊奇:“不知大师的兄弟如今身在何处?”若他的孪生兄弟还在人世,应当也是这般年岁。
悟觉大师道:“先帝已经去世多年了。”
——哦,先帝已经去世多年了……等……等等,这跟先帝有什么关系?
林彦弘的思绪一时没有转换过来,他一脸迷茫地看向悟觉大师,脑中忽而闪过了什么,顿时瞪圆了眼睛。
“之前可能没跟你说过,先帝,乃是贫僧一母同胞的兄长。”
林彦弘闻言,眼睛瞪得更大了。
——这样的皇族辛秘,您可不可以不要说得如此轻描淡写,好像闲话家常一样!!!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萌萌竹攸地雷投喂~!(*╯3╰)
第103章 排挤
如此一来; 很多事情也就能够说通了。
像先祖返魂这样的秘密; 裕王不能告诉陛下,却可以告诉悟觉大师。
对于梁帝来说,李景承的先祖返魂太过特殊; 恐会引起动荡; 若是今上知晓此事,李景承就算不会性命堪忧; 但也必定会受之所控,所以万万是被隐瞒的对象。
但对于已经出家几十年的皇叔祖来说,李景承不过是他众多侄孙中的一个,正因为情况特殊些,自然也更加惹人疼惜。
他帮助裕王这个侄子保全李景承,无论是出于亲情,还是出于出家人的慈悲为怀,总之不涉及利益的事情; 就简单得多。
难怪太后当年会请悟觉大师到京中做法事祈福; 如今陛下生病卧床,也请他来天京一叙。
恐怕他们看到悟觉大师的脸,想起雄才大略的先帝来; 都能安定几分。
至于民间为何从未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林彦弘仔细思考了一番之后; 觉得也是正常。
等他再详细问了李景承之后,更是肯定了自己的猜想。
悟觉大师和先帝是显帝时孝仁皇后所出的双生子,其中哥哥生而有发; 如同带冠,令人称奇。
显帝和孝仁皇后乃少年夫妻,患难相随,情谊甚笃,显帝终其一生只有这一位皇后。
换句话说,作为皇后嫡子,双生子中的一位,将来是极有可能登顶大统的。
多半是为了防止将来兄弟阋墙,显皇帝给双生子之一的弟弟取字悟觉,并将其秘密送至华音寺,明面上则称皇后只产下一子,至其三岁就立嫡长子为太子。
林彦弘想,显皇帝这样做,这一方面是为了保全小儿子的性命,另一方面也杜绝了他与兄长争位的可能性。
双生子若是出生在普通人家,那绝对是件老天眷顾的喜事,但若放在帝王之家,就变成了隐藏的矛盾,潜在的威胁。
林彦弘这才知道,为什么今上为他取字“弘休”,李景承的反应会如此剧烈。
原来是有显皇帝给自己的儿子取字“悟觉”然后送他去出了家在先,李景承见“弘休”这个字也有出世的感觉,觉得不是个好兆头,所以才心生不快。
想到这里,林彦弘不禁有些无奈——这孩子也担心得太多了!
皇族中也未必所有人都知道这件事情,除了梁帝李祈熹和裕王李祈裕,就只有哲郡王李祈哲知道这个“秘密”。
并不是因为他父亲哲王当年有多得宠,完全是因为华音寺在云水境内,掌云水一郡的哲王自然对此有所了解,连带着其子哲郡王,也知道悟觉大师的身份。
其实,这个秘密说重要也重要,说不重要,也没那么重要。
先帝作为显皇帝“唯一”的儿子,之后很顺利地成长起来并最终登基帝位,成为天下之主。
悟觉大师则在镇国之寺的华音寺潜心修佛,终成大智慧的高僧,为皇家守卫戒碑亭。
虽然看似“无权无势”,但和先帝长得一模一样的悟觉大师,在知情的皇族心里,地位肯定是不一样的。
可以说,悟觉大师的存在,对他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但昔年的皇子,如今的僧人,在巫山已经经历了十寒暑,悟觉大师对皇族的影响,已经没有当年那么明显,如果没有李景承的事情牵扯其中,其影响恐怕已经微乎其微。
说句现实的话,就算现在将悟觉大师的身份公布开来,会引起轰动,但却不至于动乱起来。
大家顶多是为他感叹一句“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或者再讨论讨论显皇帝与孝仁皇后的伉俪情深,或者再思考一下,为何先帝早年在“显盛之世”的基础上大展宏图,为何万年却陷入了令国本动摇的犹豫中。
“显皇帝只剩一个儿子,自然对其倾注了所有精力和耐心,先帝既有帝王之相吗,又有帝王之才,更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万千关怀于一身,实现起雄心壮志,自然事半功倍。”
林彦弘私下里跟李景承说话的时候,心中不禁唏嘘。
——也许正是因为先帝没有经历过兄弟相争的时候,所以当他面对一众优秀的儿子,先帝的犹豫成了会致人死地的诱惑,让皇子们被登临大统的愿想所迷,一步步走向兄弟相争相残的不归之路。
可见,没有儿子继承家业是很麻烦的事情,可一旦儿子多了,挑花了眼,也是个不小的问题。
先帝如此,如今的梁帝亦是如此。
尤其是中宫无子,诸皇子中除了那生母身份极差而无缘帝位的,其他人机会可以说是均等的。
陛下是立长,还是立贤,亦或是立宠,不到最后,谁也说不清楚。
因着悟觉大师的事情,林彦弘是第一次这般与李景承讨论朝中局势。
“陛下膝下,包括前几年刚得的小皇子,一共还有十一位皇子。”若几个小皇子都能平安长大,那今上比起先帝来说,选择还要更多,怕是更要纠结几分。
比起“上辈子”只能通过道听途说来了解皇族,林彦弘现在自己就在中枢,自然对此一清二楚:“二皇子,三皇子分别是德妃和淑妃所出,五皇子、九皇子和如今最小的十六皇子乃贵妃所出,六皇子和八皇子生母不显,不过世事难料,谁知道有没有可能母凭子贵……”
今上也非皇后所出,其生母是新皇登基之后才与先皇后一起分封为懿和、懿喜两宫太后。
其余几位皇子目前看来并不突出,出身没有几位兄长高,但也不至于如六皇子、八皇子一样不被今上待见,也是有机会继承大统的。
在林彦弘的记忆里,四年之后,陛下又重病过几次,那时候诸皇子已经不再如几年前那般“兄友弟恭”,纷纷崭露头角,甚至开始争锋相对。
其实,这一次官家生病,林彦弘已经感觉到朝中暗潮涌动,翰林院这等机要之地,更是反映直接的地方,有些人尚未完全浮出水面,但已经半遮半掩着开始做些什么了。
林彦弘这点和表兄齐温博十分相像,外表看着彬彬有礼,一派君子如玉的翩翩风采,但性格极其内敛,并不常与人交心。
他在翰林院,除了同科的韩齐和赵广颖,几乎不与其他人结交,也不像有些人一样,喜欢讨好和巴结上峰。
韩齐有自己的渠道在京中处世,赵广颖身边也有一些寒门子弟的至交好友。
但林彦弘身边却没有这等“利益相符”或者“志趣相投”的朋友,再加上每天都牵挂这家里的某只,大多数时候都早早归家吃饭,不与他人交往,时间久了,自然就显得“孤立”。
因着外貌出众,林彦弘在朝中有天人探花的称呼,起初是单纯附和官家对林卿的喜爱而发出的赞美,传来传去倒有了几分讽刺意味。
渐渐的,翰林院中有了小小声音,年轻一辈的翰林甚至对他隐隐形成排挤之意。
林彦弘明白某些人的想法,他们无非是觉得他是因着外貌出众、年纪又小,而今上向往睿宗和卢相当年的佳话,所以才点了一个年纪小、样貌佳的探花。
相较于韩齐、赵广颖和陈宇峰,林彦弘文风更稳重,所以不显华丽,才名确实不如他们这等成名已久的才子。
不过,喜欢林彦弘的人也不少,韩齐和赵广颖对他很友善,之前带林彦弘修史的老大人,对他也甚是满意。
至于其他人,有时间可以向他们证明,探花可不止有天人之貌。
……
“木秀于林,风必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