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第2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2)班的这些男生,在沈诺菲、许思琳眼中都是大笨蛋。
  实验二小的女孩子们在各个方面飞速成长,转眼到了国庆假期,欧叶出院了。


第674章 改
  三氮杂辛烯素的I期临床试验结束,受试者们离开医院,回归各自原本的生活。
  总体来说,三氮杂辛烯素的I期临床试验是比较成功的。
  首先,三氮杂辛烯素在60位受试者身上被证明是安全的。其次,三氮杂辛烯素在部分受试者身上体现出了较好的药代/药效数据。
  欧叶回家之后,头也不疼了,胸也不闷了,她的食欲大增,每顿都吃一大碗饭,天天吃龙虾,日日吃鲍鱼,燕窝当零食吃,雪蛤当宵夜吃。
  营养充分摄入,身体机能迅速调整到良好状态,欧叶就像变了一个人,她气色上佳,容光焕发。
  沈奇、欧叶恢复了夫妻生活。
  令人吃惊的是,欧叶蜕变了,沈奇倒是吃不消了。
  “老婆……今天就到这里吧……”
  “不嘛,还要!”
  “我不行了……放开我……”
  “男人,不可以说不行!”
  ……
  1
  ……
  2
  ……
  3
  ……
  4
  ……
  沈院士别墅主人房淋浴间水流声哗啦啦。
  沈奇双手撑在墙壁上,头颅低下,任水柱无情冲刷他的肩膀。
  他的身体极度透支,他虚弱,他无助,他觉得有点疼。
  他不敢离开淋浴间,他无力面对自己的妻子,他感觉自己的能量一波波的被吸走,已无余勇可战。
  欧叶的紫色睡衣很性感,睡衣躺在地板上,她躺在床上。
  她充满激情,她炽热如火,她满足,却又不满足。
  她笑了笑,翻身下床,拉开淋浴间的门,走了进去……
  ……
  ……
  最近一段日子,父母整日整夜腻歪在一起,如初恋那般亲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暗中观察的沈诺菲全都瞅在眼里,她的心情相当复杂,她萌生了一种少女特有的敏锐预感,自己可能要添个弟弟或者妹妹了。
  “沈诺菲,你怎么了?感觉你有心事哦。”许思琳洞察到了闺蜜沈诺菲的异常,她十分关心的询问沈诺菲。
  沈诺菲勉强挤出一个笑容:“也没有什么心事啦,就是有点儿累而已。”
  “还说你没心事,你都瘦了!”许思琳心疼日渐消瘦的沈诺菲,她说到:“要不你去我家吧,我妈妈做饭可好吃了。”
  “我……我可以去你家玩吗?”沈诺菲从未去过别的小朋友家里,她特别感激许思琳在她最需要朋友的时候,伸出了温暖的、充满友谊的小手。
  许思琳重重的点头:“当然,我们是最好的朋友!”
  沈诺菲忽然问到:“许思琳,你有弟弟妹妹吗,就是你爸爸妈妈生的弟弟妹妹。”
  许思琳摇摇头:“没有呢。”
  沈诺菲:“哦哦。”
  许思琳又道:“我有个哥哥,我爸爸妈妈不喜欢他,把他轰到国外去了。”
  沈诺菲的心咯噔了一下:“你哥哥好可怜,你爸爸妈妈不要他了。”
  “哎,这就是命。”许思琳说到,“好了不提我哥了,沈诺菲你什么时候能来我家玩呢?”
  “嗯……我要回去问问爸爸妈妈,他们同意了,我就明天告诉你,行吗?”
  “好的,沈诺菲,你一定要来哦!”
  沈诺菲在实验二小跟许思琳窃窃私语,沈奇在他单位办公室生吃枸杞补充能量。
  “没想到我沈奇,也沦落到了吃枸杞的地步……”
  沈奇苦笑一声,继续吃枸杞。
  不吃不行啊。
  不出意料的话,今晚又是一场恶战。
  人呐,是会变的。
  沈奇变了,欧叶也变了。
  当年你让少女扶墙。
  天道好轮回。
  现如今,少女升级为少妇,她让你扶墙。
  为啥会发生这种变化呢?
  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答案很明确:科学。
  沈奇抄起座机打内线:“老梁,我最近有出差行程吗?”
  秘书老梁:“沈主任有可能在12月10日去瑞典出差,我帮您预订了12月7日飞斯德哥尔摩的机票,您提前几天过去,这样时间比较充裕。如果您不去瑞典,到时候取消预订就行了。”
  沈奇:“离12月10号还有两个月呢,未来两个月之内,我没有出差安排?”
  老梁:“没有。沈主任您不是吩咐过我吗,除了斯德哥尔摩,不要给您接其他的出差行程。”
  沈奇:“计划有变,你赶紧给我安排个出差,越快越好。”
  老梁:“哦,这样啊,这事好办,外地的、国外的许多学术机构、企业公司,早就希望您去他们那里指导工作,您稍等,我马上来您的办公室当面汇报。”
  沈奇不禁为自己的机智点赞,我公务在身,工作上忙的很,我避战几天合情合理吧。
  梁秘书很快来到沈奇的主任办公室,手里拿着平板电脑。
  沈奇从未如此期待出差:“说吧老梁,哪些机构、企业邀请我去他们那里开会、参观?”
  “廊坊数学协会……”
  “远点。”
  “山大物理研究中心……”
  “再远点儿。”
  “华中科大……”
  “就华中科大吧,我正好有一位友人在那座城市,早就想去拜访了。”
  “您的友人,是海军工程大学的马院士吧?”
  “是他。”
  “行,那我知道了,我会安排的。”
  “尽快啊老梁。”
  “好的好的,对了沈主任,您今天不看直播的吗?”
  “什么直播?”
  “瑞典皇家科学院在今天召开本年度诺奖发布会,实际上发布会已经开始了,我刚才接您的内线之前,正在看瑞典方面的直播。”
  “是哦,我倒把这事给忘了。”沈奇在本章中第二次出现苦笑。
  科学证明,无节制的身体上的极度消耗,会影响记忆力。
  沈奇操作电脑进入直播频道,和往年一样,今年今日这个时辰,瑞典皇家科学院准时召开诺奖发布会。
  因大环化合物、新型重排反应的理论研究及实际应用,沈奇在今年年初被提名为诺贝尔化学奖候选人。
  直播画面中,瑞典皇家科学院院长正在公布今年物理学奖获奖者名字及获奖理由。
  “他,他,还有他,这一届的诺物得主,在我的预料之中。”沈奇作为两次诺物得主,他履行了自己的义务。
  沈奇在今年年初向瑞典皇家科学院推荐了他、他、还有他,这三位物理学家果然荣获今年的诺物。


第675章 向坚守岗位无私奉献的中国科学家致敬
  诺奖发布会进行到了医学及生理学奖公布的环节。
  医学及生理学奖的重要地位,或与物理学奖持平。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出现了淡化化学的思潮。在诺贝尔奖的几个自然科学类奖项中,诺化的地位或许最低。
  化学真的不重要了吗?
  不,化学依旧重要,这门学科无法被取代,也不可能消失。
  让化学重回巅峰,需要当代的化学家们卧薪尝胆、大胆创新。
  除了创新,更要创造,最终实现创世。
  这或许是当代及未来化学的唯一出路。
  任务很艰巨,化学狗们请努力。
  相比于学理论研究方向的数学狗、物理狗,至少化学狗比较容易找工作。
  沈奇科研中心楼下渐渐围聚了许多记者。
  本年度的诺化即将开奖,记者们翘首以待。
  中心保安老王手持两米多长的扫帚,他横亘在中心门口,眼中闪烁精光,肌肉虬结充满力量。
  记者们倒吸一口凉气,沈奇科研中心卧虎藏龙,即便是中心的保安,亦是天神下凡之姿。
  “王师傅,抽烟。”一位记者恭敬的递上好烟。
  老王接过香烟,记者为他点火。
  老王吐出烟圈,悠然道:“等会儿诺化出结果了,你们的采访要有秩序。”
  记者们连连点头:“一定一定!”
  中心的临时工老王看上去淡定从容,其实他心里也紧张。
  万一沈主任没有获得诺化,那咱们中心丢脸可丢大了!
  瑞典方面,皇家科学院的院长开始宣读诺化的消息:
  “本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是韦恩·塔布林、莎拉·诺曼,他们的获奖理由是,在make life方面取得了重要研究进展……”
  看直播的沈奇心中一凛,make life?
  化学界的make life可以理解为制造活的分子,从而实现生物分子到分子生命的飞跃,其终极目的是跨越化学进化到生物进化的鸿沟。
  新晋诺化得主韦恩·塔布林、莎拉·诺曼关于make life的公开报道极少,唯一能找到的就是他们发表在《自然》上的一篇寥寥几百个单词的简述。
  仅凭一篇《自然》简报,是不可能获得诺奖的。
  想必瑞典皇家科学院通过他们特殊的评审渠道,对韦恩·塔布林、莎拉·诺曼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调研。
  沈奇来不及细细琢磨,因为此时皇家科学院的院长说到:
  “本年度诺贝尔化学奖另外一位获奖者是……沈奇。”
  “沈奇的获奖理由是,在大环化合物、新型重排反应等方面的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陪同沈奇看直播的梁秘书兴奋的跳了起来:“沈主任,是你!恭喜你获得诺化!两次诺物,一次诺化,你拿到了三次诺奖,你创造了历史!”
  “确实值得高兴一下。”沈奇点点头道。
  这时系统出现了:“恭喜宿主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宿主成为人类历史上获得诺贝尔奖次数最多的伟人,奖励8000万点学霸积分。”
  “隐藏任务激活,提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X门学科全部抵达15级后,可向系统中设定的10门学科中的任意一门,发起16级冲击。注:0<X≤6。”
  沈奇表面笑嘻嘻,心中却是波涛汹涌。
  系统终于给出了晋升16级的官方线索!
  4+X!
  即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四门理科学科全部升到15级,这是4。
  X的取值范围是大于0、小于等于6。
  也就是说,剩下的6门学科中的至少一门,亦需升级为15级。
  换言之,系统设定的10门学科里的至少一半抵达15级,沈奇才能向“在非人的领域同样无敌”的16级境界发起挑战。
  有意思,很有意思。
  沈奇微微一笑,他渴望得知,在非人的领域同样无敌到底是怎样一种感受?
  其实沈奇做过预测分析,人是三维生物,活在三维世界。
  非人的领域,至少应该在维度上突破人类的桎梏吧?
  这种突破,或许是思想上的,也有可能是其他方面。
  进击吧少年!
  勇敢的去打开新世界、新次元的大门!
  沈奇热血沸腾,他似乎回到了第一次冲击菲奖、诺奖的激情岁月。
  “沈主任,楼下的媒体朋友疯狂了,您是要现在下去安抚一下他们吗?”老梁站在窗台前,俯瞰楼下芸芸众生。
  “我现在下去。”沈奇站了起来,整理衣冠。
  滴滴滴。
  沈奇的手机响了。
  沈奇瞅了瞅来电显示,这便接通电话:“吴大秘,你好。”
  吴大秘是一位大人物的大秘书,他在电话里特别激动的说:“恭喜沈院士获得诺化!首先我代表领导祝贺您,也代表领导邀请您赴军机处一叙。明早九点,可有空?”
  沈奇:“感谢党和国家的关怀,也感谢领导和吴大秘的关心,明早九点,我将准时抵达军机处。明天见。”
  滴滴滴!
  滴滴滴滴!
  沈奇的几部手机接连响起来电铃声。
  根本接不过来呀!
  没办法了,省部及以上的,或者院士级别的贺电,沈奇亲自接听电话。
  其他的来电由梁秘书代劳。
  在诺奖方面,沈奇已是三进宫。
  沈奇获得的这个诺化,对于中国科学界有着深远意义。
  即日起,中国籍科学家囊括了诺物、诺化、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等所有的自然科学类诺奖。
  获得自然科学类诺奖的中国籍科学家虽然只有沈奇和屠老师两人,但正是这两人,为中国的自然科学研究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亦为后来者铺平了道路。
  其实做科研挺苦逼的,酬劳不高,经常超工时工作。
  唯一的好处可能就是工作稳定,单位分福利房。
  沈奇和屠老师两人走上了科研的巅峰,这不仅仅是他们两人的胜利,更是全中国坚守岗位、无私奉献的科学工作者多年努力的结果。
  至此,只剩诺贝尔和平奖、经济学奖,尚未被中国籍学者收入囊中。
  打给沈奇的国内贺电一个接一个。
  越洋贺电也不少。
  “Key,congratulations!I'm so glad to……”
  “поздравлять!”
  “Félicittion!”
  “沈さん,おめでとうございます!”
  “pliment!”
  “%¥#¥¥%¥!”
  ……
  科学不分国界,伟大的科学成就值得全世界科学家开香槟庆祝。
  沈奇一一回应各国科学家的贺电,他十分动情,他感慨良多。


第676章 地表最强爹
  诺贝尔奖的消息很快被各国媒体所报道。
  “三十三岁的沈奇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他成为历史上首位三次获得诺奖的人!”
  “沈奇接受采访时说到,化学的未来取决于化学家,以及数学家、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医学家,乃至未来的新型科学家。他希望他的研究成果,能服务于更多的人。”
  “沈奇宣称,这将是他最后一次领取诺奖,他的科学研究工作仍会继续,但不会再次领取诺奖。沈奇对瑞典皇家科学院表示了谢意,他说他的诺奖生涯到此为止,他希望更多的中国年轻科学家,能继续勇攀高峰。”
  “一次菲尔兹奖,三次诺贝尔奖,以及其他数不清的荣誉和头衔,沈奇在年仅三十三岁时,便将所有的荣誉刷爆。”
  “在争取奖项和荣誉方面,沈奇选择在三十三岁之年激流勇退。但他的科研之路并未结束,他表示仍将砥砺前行。”
  “沈奇说他未来的工作重点,是做一些有意思的研究课题,以及培养后备人才。他会拿出自己的一部分私人积蓄去做慈善,并资助一些年轻的学者。”
  “向沈奇致敬!”
  ……
  沈院士别墅。
  沈诺菲特别高兴的说:“爸爸,听说你又拿奖啦!”
  “对啊小宝贝,爸爸又拿奖了,这是爸爸最后一次拿奖。”
  “为什么呢?”
  “因为爸爸不想再拿了。”
  “哦,这样子的。”
  “但诺菲你要继续努力哦。”
  “嗯!对了爸爸,我这个周末,能去许思琳家里玩吗?妈妈同意了,你呢?”
  “你可以邀请许思琳来我们家里玩。”
  “你不许我去呀?”
  “不,我当然允许你去同学家里玩,我的意思是,有来有往,你以后也可以把许思琳带来咱们家。”
  “知道了,我能去许思琳家里啦!”
  次日,周五,沈诺菲来到学校后告诉了许思琳,她会在这个周六去许思琳家里玩。
  许思琳超级开心,于是她就给安排上了。
  沈诺菲也很开心,同时她也觉察到,别人看她的眼神变的有些不一样。
  凡是遇到沈诺菲的二小教职工,都会热情洋溢的称赞:“她就是沈院士的闺女,沈诺菲她爸太牛了,三次诺奖得主,前无古人!”
  “沈诺菲也很棒呢,沈诺菲是小天才。”
  面对铺天盖地的赞许,幼小的沈诺菲朦朦胧胧的意识到,父亲对于她来说太重要了。
  世界上最伟大科学家的女儿,来自父亲耀眼的光环笼罩在沈诺菲身上。
  作为一名自带父亲光环的少女,沈诺菲也感受到了一种隐隐约约的压力。
  沈诺菲的年纪太小,她难以准确描述自己最真实的感受。
  总而言之,以一个小学生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就对了。
  沈诺菲从出生那日起,便自带光环。
  而制造这个光环的人,则在大会堂开报告会。
  “如果成功有秘诀,我想那一定是勤奋。一位古老的篮球明星科比·布莱恩特有句名言,你见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吗?不,我没见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但我见过凌晨四点的未名湖……”
  沈奇在讲台上动情的演讲,心中却道,跟天赋相比,勤奋只能排在第二。
  天赋的来源各种各样,有先天遗传,有后天突变,也可能源自莫名其妙挂在你脑子里的神秘系统,或者住在戒指里的白胡子老爷爷。
  不论天赋来源何处,它一定是最重要的。
  做科研需要天赋,写小说需要天赋,就连修仙也需要天赋。
  沈奇见过不少半途而废的科研狗,这些科研狗极其勤奋,但他们最终放弃了科研。
  台下坐着一堆尚未放弃的、来自科研系统的科研狗们,面对这些科研狗,沈奇不可以说天赋至上,他反复强调勤奋二字。
  科研其实也是一份工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