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第1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生锈的原因不难猜测,因为长期使用酰氯等酸性物质,实验室环境酸性高,腐蚀了铁纽扣、铜纽扣。
  上菜了,三人边吃边聊。
  不聊不知道,三人同年,今年都是29岁。
  沈奇大月份,被两位化院毕业的兄弟尊称为大哥。
  “两位老弟,咱们仨同年,同一届进入燕大读本科,今天我们能坐在一桌喝酒,这就是缘分。来,我干了,你们随意。”沈奇一饮而尽杯中酒,颇有大哥风范。
  “沈大哥,缘分呐!”程工喝了酒之后放的开了,不似刚才那般拘束。
  “沈大哥真的是个好大哥,老程啊,跟着谁都不如跟着咱大哥。”老烟知道老程在外包公司过的苦逼,这不中心化学实验室正好缺技能熟练的化学实验员吗?老烟旁敲侧击,希望老程能在酒桌上表个态,今后跟着沈大哥混。
  三个人都喝了酒,等下没人可以开车,沈老板自然会安排司机,这不是什么大问题。可这老程貌似不开窍,任凭老烟怎样打边鼓,老程就是不跟沈奇表忠心。
  “老程,你们实验室十几个人,一年做200多个化合物,平均一天多就合成出一个样品,这也太高效了吧?”沈奇喝着聊着,不经意间问个问题。
  “私企不就是这样,高效是比较好听的说法,说白了就是压榨员工。”老程喝的满脸通红,他介绍了一下他们公司的一些具体情况,以及有机合成外包行业的现状。
  有机合成外包为中国化学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使有机化学成为了化学中就业率最高的专业,不少化学专业的学生,即便本专业不是有机,也拼命的往有机方向挤。
  但这只是就业率最高,不代表待遇最好。
  老程说他们公司的业务构架是,海归博士做管理,海归们基本不进实验室。本土博士打通线路,也就是设计具体执行的合成路线,优化反应步骤,五步变三步,三步变一步,这是本土化学博士干的活。
  具体的实验室合成操作,由研究生和本科生完成。
  研究生和本科生来到老程的公司,没错,确实很好就业,刚毕业,一入职经过短期的培训,他们就进实验室搞合成了。
  老程抱怨,就这种工作模式,做具体操作的研究生和本科生,那都变成有机民工了。
  也留不住人才,好不容易培养出一个熟练民工,人家掌握了操作技能,便跳去待遇更好的公司。
  沈奇问到:“我问一下,你们的战略路线是自己设计的,还是怎么来的?”
  “公司不有一些老外顾问吗,九成以上的战略路线,是老外给的。包括我这个实验室负责人,其实也就是个高级民工,照着路线做合成,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老程说到。
  “我是燕大化院研究生毕业,我很清楚有机化学最需要花时间研究的就是路线设计,但没办法,私企老板不会给我很多时间研究路线,他要的是高效,以最快速度合成出样品,交付客户。”
  “我那个实验室,十几个人,其中一半是新人,我手把手教他们做合成。去年做了200多个化合物,几个项目同时开工很正常,一周休息一天,加班是常态。我不怕苦不怕累,但是,最苦最累最危险的活儿是我们干,论文和专利属于老外和海归,这让我很郁闷。”老程说着说着,显的不爽。
  “那还干个毛线啊!”老烟不忿的说到。
  “其实吧,跳到哪里都一样,天下乌鸦一般黑。”老程无奈的摇摇头,随即羡慕的说到:“老烟你真不错,你在《美国化学会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我看到了,苯并氮杂(上艹下卓)类的,我们实验室有做过这类化合物。”
  沈奇又问:“老程,如果我外包给你们实验室一个项目,只给你们路线,就类似你看到的老烟的那篇论文,苯并氮杂(上艹下卓)类的项目,你们拿到路线之后,多久可以出样品?”
  老程:“这要看具体的外包合同细节,老烟的那篇论文中的化合物算是比较复杂的,我们大概一周可以搞定。”
  “厉害厉害。”沈奇也不得不佩服私企的高效,在这种行业环境下,人家必须高效,否则活不下去。
  老程貌似开窍了:“大哥,你不会是想外包项目给我做吧?”
  沈奇笑了笑,不置可否,再问:“程老弟,你对外包行业很熟吧?”
  老程点点头:“我研究生就是学的有机,毕业五年,在同一家公司干了五年没跳槽,这个行业该摸清楚的基本上都摸清楚了。”
  沈奇依旧微笑:“挺好,挺好。”
  沉默了一会儿的老烟一直在观察。
  老烟明白了,沈奇刚才在中心实验室说,咱们以后只设计路线,做最前端的研究,这才是化学家应该干的事情。
  路线设计后面的一系列工作,沈大哥看来都想外包出去啊……老烟顿悟了,沈大哥开始寻找外部资源了,大哥要干正事了,他需要对外部资源、外包行业相当了解的人才,而不是仅仅招几个高级实验员而已。


第487章 酒品见人品
  沈奇去卫生间的时候,老烟对老程说:“你是不是傻?奇哥的意思你还不明白?难道要大哥低声下气的求你,程组长,来我们中心工作行吗?”
  “奇哥真想要我啊?”老程有些不自信,说到:“我听说你们中心只招博士,主要从事学术研究。我当了五年有机民工,学术那方面早生疏了。老烟,你不一样,你虽然也没博士文凭,但你毕业后一直留在燕大做学术。”
  “反正我觉得沈老板有这个意思,做学术的化学博士一抓一大把,沈老板想招你这种有一线行业工作经验的人。总而言之你自己看着办吧,我就说这么多。”老烟刚说完,沈奇进来了。
  沈奇递给老烟一张卡:“你去买单吧,我们准备撤了。”
  老烟出去买单,包厢里剩下沈奇、老程两人。
  “老程,你全名叫什么来着?”沈奇问到。
  “我叫程浩南。”
  “原来是浩南哥,失敬失敬。”沈奇笑道。
  “奇哥说笑了。”程浩南给自己的酒杯倒满酒,双手端起酒杯,恭敬诚恳的说到:“和奇哥相见恨晚,这杯酒我干了,今后还请奇哥多指教。”
  程浩南说干就干,很痛快的干了三两酒。
  “猛将啊,老程。”沈奇发现了一个酒桌人才,老程的酒量一斤往上走。
  “那我也干了。”沈奇这大哥不是白当的,两个小老弟的酒量加一起,刚好等于大哥的一半。
  酒壮怂人胆,一斤白酒下肚,程浩南敞开心扉:“奇哥,我想跟你混。”
  沈奇问到:“你们公司年终奖发了没?”
  程浩南:“昨天刚发,也不多,就三万块钱。”
  老弟已经表态了,沈奇也很爽快:“那你尽快来我这里报道吧,简历给到老烟,后面的事情有人帮你操办。”
  “谢谢奇哥,谢谢沈教授给我这个机会让我重回母校!”程浩南那个激动啊,他抄起白酒瓶,瓶内还有三四两酒,看样子准备直接吹了。
  酒品见人品,老程是个好同志。
  酒也喝了,感情也谈到位了,沈奇从有机外包公司挖来一个有行业经验的燕大化院同学。
  私企人才流动很正常,程浩南的辞职信交了,该结算的都结算清楚,没过几天就来沈奇数理研究中心报道了。
  这年头研究生多,博士也不少,即便是燕大毕业的博士,也不见得一定能留校工作,更别说研究生了。
  老烟研究生一毕业就留在了燕大,主要是他运气好,正好机缘巧合,化院当年有这么个机会。
  燕大这份工作稳定,没私企那么累,待遇好,程浩南非常感激沈奇,能在燕大工作,比在外面的外包公司上班强多了。
  “沈教授,我现在主要负责什么工作?”重回母校的程浩南立功心切,迫切的想为沈奇做点事情。
  酒桌上大家称兄道弟,工作场合大家称呼沈奇为沈教授、沈主任、沈老板。
  沈奇说到:“这都快过年了,老程你先熟悉环境呗。你在化院本科加研究生读了这么多年书,不得先拜访拜访导师,叙叙旧情什么的?”
  “说的也是。”程浩南点点头,转而问老烟:“林教授身体还好吧?”
  老烟、程浩南读研时皆拜林教授为师,老烟说到:“他老人家身体好不好,你得自己去瞅瞅啊,你又不是不知道林老住哪里。林老当年对你挺不错的,你自己玩坏了。”
  “有故事?”沈奇颇感兴趣的问到。
  老烟:“程浩南,浩南哥,化院颜值担当,沈教授你看他这人蛮闷sao的吧,当年喜欢他的女孩子可不少,其中一个是林教授的千金。”
  “所以浩南最终没和林家千金在一起。”沈奇不难猜测出结局,他问程浩南:“林小姐长的不好看?”
  “那肯定没有林青霞好看。”程浩南说到,完事补充一句:“她长的有点像林心如。”
  沈奇笑了:“看来你要求太高了,林心如你都瞧不上。”
  程浩南摇摇头:“没有啊,我就一没背景的穷小子,配不上林教授的闺女。”
  “借口!程浩南你就是喜欢胸大的,林小姐在你的评价标准中不达标。”老烟爆出一个惊人秘密,说到:“研二的时候,你那前女友胸大,现在这个女友,更大。”
  沈奇诧异道:“老程,原来你是这种人?”
  “你这老烟,怎么老是关注我女友的size?”程浩南警惕起来。
  沈奇:“size话题先聊到这里吧,你们两个都是林教授的学生,熟门熟路,C01B这个项目,要不老烟拿到林教授的化院实验室,让他们帮忙优化一下。老烟是最熟悉这个项目的人,老程可以跟老烟一起去,从这个项目开始介入中心化学领域的正式工作。”
  “好的。”程浩南从老烟手里拿到C01B的资料,研究起来。
  C01B这个苯并氮杂(上艹下卓)类的化合物,路线是沈奇和老烟设计的,样品也做出来了。
  在程浩南之前的那家公司,做到这一步,实验组就将初步样品交给分析组,让分析组做优化。
  化合物优化是个常规工作,人手越多做的越快。有机合成最核心的工作是战略路线设计,这是沈奇对中心有机化学领域的定位,咱们掌握核心科技,其他的事情外包出去,找代工。
  只是外包一个化合物的优化,这活儿没啥油水,外面的外包公司基本不接。所以沈奇想麻烦燕大化院帮忙处理,让老烟、程浩南负责这个事情。
  “以我对化院的了解,他们设备充足,人手也够,应该很快就能给优化了。沈教授,C01B优化之后,咱们的计划是?咱们的客户是?”程浩南问到,他毕竟是外包公司过来的,有客户为先的意识。
  沈奇说到:“老程这个问题问的好,我的想法是,C01B的专利下来后,咱也不必囤着,走正式渠道,专利转让。”
  “了解。”老烟和程浩南干活去了。
  程浩南刚来不久就体会到,还是母校好,在沈奇数理研究中心工作前途光明。


第488章 审稿
  春节前沈奇参加了一场科学界的高端年会,和其他院士们畅谈很久。
  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的院士们都很关心沈奇数理研究中心的发展,沈奇也谈了谈中心的现状。
  谈完之后,沈奇自己总结就是,我的中心目前处于游击队阶段,还算不上是一支正规军。
  “沈奇,你可以申请国家重点实验室了。”曾委托沈奇解决量子密钥问题的盘院士说到。
  “有这么个想法,也提过,上面不是还没答复吗。”院士有很多,分为犇、牪、牛等不同级别,沈奇在其他人心目中算是个犇级院士。
  其他的犇级院士,掌管着各个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沈奇刚回国的时候,没钱没人,没出科研成果,自然不好意思提什么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心发展了几年,逐步壮大,沈奇将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计划提上了议程。
  中心现在的工作模式是,课题项目主导一切。
  N…S方程项目,沈奇拉上威腾,和周雨安、萧俊龙一起忙活一年搞定了。
  数学大一统项目,沈奇拉上李真强和自己的老婆,立项一年了,没啥具体进展。
  M理论项目,沈奇再次拉上威腾,目前由沙东东、屈洋跟进立项报告的审批进度。
  FASTER项目组专门做凝聚态物理课题,也只有这个项目组有点正规军的意思。
  所以沈奇笑称,他的中心是一支游击队。
  而现在,沈奇准备完成游击队到正规军的过渡,设立国家重点实验室。
  犇级院士掌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不管是经费还是设备、科研人员数量和质量,基本上就相当于一个独立的研究所了。
  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构架通常是,大老板是院士,大老板下面会有几个长江学者级的教授,他们是小老板。
  每位长江学者小老板带一个科研团队,其中的骨干是年富力强的副教授、中青年教授。
  团队里的副教授、中青年副教授根据个人的专业方向,组建不同的课题研究小组。
  课题研究小组里面干活的是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可以理解为打工的。
  科学家和科研民工有天壤之别,沈奇他们中心,能称得上科学家的只有两人,他和威腾。
  整个沈奇数理研究中心,目前具备国家重点实验室雏形的,是FASTER项目组。
  FASTER项目组的终极设定,是“沈奇数理研究中心凝聚态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这是沈奇的构想。
  FASTER项目组的班子已经搭建起来了,这几年时间都是专注于凝聚态物理的研究,出了几个科研成果和专利。
  FASTER项目组的升级,其实就是科研人才的升级。
  沈奇有一个储备人选,汤元。
  汤元已经评上副教授了,他处于职业生涯的关键阶段,目前正经历由高级科研民工向科研包工头小老板的转型。
  沈奇单独召唤汤元来主任办公室,问到:“那篇NMG论文,推进到什么程度了?”
  “即将定稿,这次咱们厉害了,都不用投的,人家期刊那边约稿。”汤元被沈奇指定为这篇论文的通信作者,第一作者是杨定天,沈奇的名字排在最后。
  国外期刊或者研究机构也不是太清楚中国每一家学术机构的体制,他们看一篇论文,最看重的是通信作者,然后是第一作者。
  通信作者负责一个课题项目的全局把控,第一作者通常是项目的具体执行者。
  沈奇在数学界、物理界已经不需要靠通信作者、第一作者的署名来刷声望了,他之所以署名在最后,一是为了学霸积分,二是挂他的名字,文章比较容易发表在知名期刊上,这对FASTER项目组其他成员来说有利。
  “汤元,你人品不错,学术水平稳中有进,有信心带好FASTER项目组吗?”沈奇询问到。
  汤元点点头道:“在沈教授的指导下,当然有信心。”
  “我的意思是,如果我长期不在国内,你单独带队,有没问题?”
  “你要去哪里?”
  “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我刚才说的后面一句话。”
  “应该……问题不大吧。”汤元一个激灵,沈老板这是要提拔我当组长了?
  算上沈奇这个兼任的组长,FASTER项目组一共有12人。
  除了杨定天,其余10位组员皆来自燕大物院。
  其实杨定天也是燕大物院出身,他本科和研究生在物院读的,博士跟着沈奇。
  汤元跟这群人都挺熟,之前有两个研究员在吸烟室聊天,对杨定天有点看法,但他们对汤元没意见。
  人际关系处的不错,是汤元的优势。
  汤元的学术水平能不能再上一个新台阶,需要持续观察。
  不管如何,汤元在学术态度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沈奇决定给他一个机会,或者说机遇和挑战并存:“我准备在中心建立凝聚态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FASTER项目组是班底之一,后续可能还会组建新的凝聚态物理团队。凝聚态物理有很多研究方向,FASTER项目组由你负责,主要研究非晶材料方向。”
  汤元在圈子里混了这么多年,他知道游戏规则,沈主任这是要提拔自己,当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带队小老板。
  带队小老板基本上都是长江学者,要么就是从国外请回来的牛人。这些人是院士预备役,时刻准备着更上层楼,晋升为真正的大佬。
  “谢谢沈主任,我尽力而为!”汤元还是有压力的,也有动力。
  沈奇话说的很明白了,今后将在中心引入竞争机制,不止一支凝聚态物理团队同时推进相关方向的课题研究。
  为了打造沈奇数理研究中心凝聚态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沈奇肯定是要从外面再挖些精英过来,从而实现人才升级。
  一旦这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了,经费什么的就会按新标准实施,沈奇他们就能做一些意义更重大的事情。
  除了粉丝来信,沈奇偶尔也会收到学术论文稿件,期刊那边发过来的,邀请沈奇做审稿人。
  普通期刊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